第六章致突变作用
第六章遗传毒性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p147
第六章遗传毒性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突变是遗传物质中不是由于遗传重组产生的任何可遗传的改变。突变按发生原因又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遗传毒理学主要研究理化因素的致突变作用,即诱发突变。已知,
理化因素对DNA的损伤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修复,DNA序列将改变并导致突变。由于突
变是单个基因和基因组信息结构的改变,因此常常引起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改变。如果这些
损伤是非致死的,将导致可遗传改变。因此,遗传毒性(genotoxicity)通常被定义为损伤DNA
和改变DNA序列的能力。即遗传毒性是指遗传学的改变(或损伤),而与一般毒性的概念有
所不同,不是指遗传损伤的生物学后果如遗传病、肿瘤等。鉴于此,本章所指的遗传毒性类
型是指遗传学改变的类型,同样其形成机制也是指遗传学损伤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遗传毒性的类型
遗传毒性的类型依分类方法而异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至今尚无一致的意见。从机制
角度,可分为以DNA为靶的损伤和不以DNA为靶的损伤,前者包括基因突变(gene mu—
tation)和染色体结构畸变(structural chromosome aberration),后者主要指染色体数目畸变(numerical chromosome aberration),包括整倍体(euploidy)和非整倍体(aneuploidy)改变。
从遗传损伤能否为光学显微镜所见分为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两类损伤。从遗传学角度或
突变角度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改变三类。从遗传毒性上来分,
除三类遗传学改变外还包括DNA损伤(DNA damage)。另外,Thilly于1986年认为整倍
致突变作用实验方法
v 5. 标本制作时间: 分别在药物与细胞接触后 24和48小时收获细胞制作标本,代谢活化组在 24小时收获细胞制作标本。 v 6. 对照: 设空白对照、溶剂对照、阳性对照 和S9对照。 v 7. 镜检: 每种浓度至少观察100个中期分裂相 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在油镜下分别记录结构畸 变及多倍体的出现率。
1
(2)点试法: v 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 受试物即为致突变物质。 v 如 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 则为阴性。如在滤纸片周围见到抑菌圈,说明 受试物具有细菌毒性。
2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v 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都可发生染色体畸变,因此 染色体畸变试验应分别在这两种细胞中进行。 v 一般以骨髓细胞或外周血细胞代表体细胞,睾 丸精原细胞代表生殖细胞。
24
六、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nschedule DNA synthesis UDS)
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仅在S期进行 DNA复制合成。当DNA受损后,DNA的修复 合成可发生在S期以外的时期,这种合成称为 程序外DNA合成。 基本方法是测定S期以外3H-胸苷掺入胞核的 量,这一掺入量可反映 DNA 损伤后修复合成 的量。一般使用人淋巴细胞或啮齿动物肝细 胞等不处于正在增殖的细胞较为方便,否则 就需要人为地将细胞阻断于 G1 期,使增殖同 步化。
18
第六讲致突变作用
⑤ 自发回变数测定:受试菌株在保存或培养 过程中,能产生自发回变。 v 不 同 菌 株 的 自 发 回 变 数 有 一 定 范 围, T A97( 9 0 ~ 1 8 0 ) 、 T A98( 1 5 ~ 6 0 ) 、 TA100(75~200)、TA102 (240~360)。 v 鉴 定方法:取受试菌株新鲜培养液加到顶层 琼脂中,摇匀,迅速倾入底层葡萄糖平皿上, 培养48小时,计数自发回变菌落数。
22
一、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 (Ames试验) :
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化教授 Ames(1972)首创。 目前公认Ames试验作为筛选可能有致突变 作用的化学物,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23
z 优点: 1.可用来作为诱变指示物的微生物有噬菌体、 细菌和真菌等。 2.微生物具有繁殖快、个体数量多、容易观察 检出等特点,而且方法较为敏感、检出率较高、 试验周期短、费用也较低。
36
v 对照组
v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原作阳性对照。 v 对 需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应注意平行设 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以证实其为间接诱变物。
37
试验方法
(1)掺入法:将测试菌液0.1ml、测试样品0.1ml 和S9混合液0.5ml加入顶层琼脂中,充分混匀后迅速 倾入葡萄糖琼脂底层培养基平皿上。琼脂凝固后将 平皿放入37℃培养箱,2天后计数测试平皿和对照平 皿的菌落数。如菌落太小,可继续培养到72小时观 察结果。
《动物毒理学》课件:第六章 特殊毒性作用-
主要致突变试验
❖ Ames试验 ❖ 微核试验 ❖ 显性致死试验 ❖ 染色体畸变试验 ❖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 小鼠淋巴瘤试验 ❖ 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 精子畸形试验
1.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Ames)试验
❖ 原理
野生型细菌
(原养型)
正向突变 回复突变
突变型细菌
(组氨酸缺陷型)
存活突变
遗传性疾病 基因负荷
(二)致突变物的检测方法
致突变物一般通过致突 变试验检测。 致突变试验中应注意:
❖ DNA完整性改变 ❖ DNA重排或交换 ❖ DNA碱基序列改变 ❖ 染色体完整性改变 ❖ 染色体分离异常
❖ 观察的效应终点类型 ❖ 试验配套
➢ 不同类型的遗传学终源自文库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 体细胞和生殖细胞
检出的诱变剂(如甲醛、过氧化氢 化合物等): TA102
菌株 TA97 TA98 TA1357 TA1359 TA100 TA102 TA104 TA1535
检出突变类型 移码 移码 移码 移码 置换及移码 置换及移码 置换及移码 置换
Ames试验设计
❖ 受试物
最低剂量每皿0.1μg,最高剂量每皿5 mg,设4~5个剂量
突变率MR=(诱变菌落平均数/皿)/(空 白对照菌落平均数/皿)
水样的Ames试验结果 二氧化氯
6 第6章 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试验与评价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的观察内容(P132) • 中毒出现的时间和症状 • 死亡时间及死亡数→计算LD50
• 剖检、生化及病理学检查
• 毒代动力学分析
啮齿类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主要的观察项目
器官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和躯体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胃肠系统 观察项目或中毒后的一般表现
行为:姿态改变、叫声异常。不安、活动增多或少动 动作:痉挛、震颤、运动失调、麻痹、惊厥、强制性动作 刺激反应:易兴奋,对外界刺激反应过敏或迟钝 肌肉张力:强直,迟缓
4日接触总剂量 (LD50)
累积接触总剂 量(LD50)
0.40
1.00
1.90
3.26
5.26
8.26
12.74
蓄积毒性试验的目的:
• 求出外源化学物的蓄积系数,了解蓄积毒性大小
• 为慢性毒性试验和其它有关毒性试验的剂量选择提 供参考依据 • 为制定有毒物质在食品中的卫生限量标准时,为安 全系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 确定该受试物可否用于食品供人类长期食用
2、剂量设计与分组
• 根据受试物或其近似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与本实 验相同动物物种或品系,相同染毒途径的LD50值作为 参考值,选择剂量系列。 • 一般分四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一个阴性对照组
3、确定实验动物染毒方法: 灌胃
4、观察周期及观察内容
观察周期:一般为14天或24h,但计算出LD50时应注明
第六章 毒理学的研
幻灯片1
第六章毒理学的研究与方法
●一、急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毒性试验
●三、蓄积性毒性试验
四、慢性毒性试验
五、致癌试验
●六、致畸试验
●七、致突变试验
幻灯片2
一、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一次(指瞬间给实验动染毒,如经PO、注射染毒,但经R道与皮肤染毒,
则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限内使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化学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的因素)或在24小时内多次(当化合物毒性过低,需给予实验动物较大剂量时,则需在24h 内多次染毒,即多次)染毒的条件下研究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给予受试物后,动物所产生的快速而剧烈的毒性反应)。试验期通常为7~14天
幻灯片3
●1.研究目的
①测定化学物的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估计其毒性大小。
●②揭示毒作用的靶器官和敏感动物。
●③观察毒效应的特征。
●④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
幻灯片4
●2.试验设计
●(1)试验动物的选择
●最理想的试验动物是选择最终应用或接触受试物的动物。但往往由于动物的价格,来源,
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受到限制。
●急性毒性试验选用的动物可分为两大类,啮齿类动物最常用的是小鼠或大鼠,因经济易
得,操作方便,而且用这些动物所做的毒理研究资料较多,有利于化学物的相互毒性比较。
幻灯片5
●家兔、豚鼠也可选用,特别是经皮肤接触的毒作用试验。
●非啮齿类动物,有犬、猫等,往往因条件限制,不能大数量使用,一般不用其测定外来
化学物的LD50,仅用来验证对人或靶动物的毒性或深入探讨化学物的毒效应。
幻灯片6
●(2)性别和年龄
●由于试验动物的性别、年龄等均可影响外来化学物的毒性,测定LD50时,一般应选用
第六章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第六章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一、物理致突变作用
物理致突变作用包括辐射和高温等。辐射致突变作用主要有电离辐射
和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DNA分子,产生切割和离子化,
导致碱基的改变和突变;非电离辐射通过激发态分子产生自由基,再与DNA发生反应,引起碱基缺失、骨架断裂等突变。高温致突变作用主要通
过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导致碱基的改变和突变。
评价物理致突变作用的方法主要有突变频率、突变谱和克隆肥大度等。突变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和单位器官细胞中突变细胞的比例,可以通过突变
频率实验来测定。突变谱则是指突变细胞中各类突变的比例,可以通过分
子生物学技术和测序方法来分析。克隆肥大度是指突变细胞在培养基上形
成的克隆的大小和数量,可以通过克隆形成试验来测定。
二、化学致突变作用
化学致突变作用包括化学射击和化学诱变剂两类。化学射击是指化学
物质直接与DNA发生反应,引起碱基改变和突变。化学诱变剂则是通过诱
导DNA产生加合法或错配法复制,导致突变。常见的化学诱变剂有碱基类
似物、交联剂和DNA切割剂等。
评价化学致突变作用的方法主要有突变频率、突变谱和鉴定突变基因等。突变频率的测定方法与物理致突变作用的评价方法相同。突变谱的分
析和鉴定突变基因的方法则需要借助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多种
技术手段,如突变谱分析和基因克隆。
三、生物致突变作用
生物致突变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引起的突变。内源性因素包括细胞自身的突变机制和DNA复制错误等,外源性因素则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
评价生物致突变作用的方法主要有突变频率、突变谱和鉴定突变基因等。突变频率和突变谱的测定方法与物理致突变作用和化学致突变作用的评价方法相似。鉴定突变基因的方法则需要借助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如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验证。
6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解读
5.染毒剂量与分组:
了解化学毒物的理化特性,纯度,杂质成分与含量等。
有相关毒性资料可供参考者 近似化学物的LD50值 作预期毒性的中间 剂量,上下各设计12个剂量组进行预实 验
没有毒性资料可供查阅者 预试验
限量试验
触时间和接触方式下对试验动物产生的综合毒效应。
• 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分为:
– 急性毒性 – 亚慢性毒性 – 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实验 →亚慢性毒性实验 →慢性毒性实验 – 亚急性毒性(重复剂量毒性)→重复剂量毒性实验
一般毒性试验项目
污染物理化特性
一 般 毒 性 测 试
致死试验
了解毒性大小和特征 急性毒性试验 非致死试验
• 检疫
2/18/2019 21
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
急 性 毒 性 作 用
• 1).试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最好用两个种属的动物
–啮齿类(为主):小鼠、大鼠、豚鼠或家兔
–非啮齿类:狗或猴。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
优先考虑白色家兔。
–急性吸入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大鼠 (优
先)、小鼠
2/18/2019 22
注射途径
染毒途径(exposure routes)的选择需 考虑:模拟人在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实际 接触受试物的途径和方式;有利于不同 化学物之间急性毒性大小的比较;受试 物的性质和用途;各种受试物毒性评价 程序的要求等。 最常用的染毒途径为
致突变作用名词解释
致突变作用名词解释
致突变作用(inducing mutation),是一种通过外部因素导致突变的过程。常见的致突变作用包括化学物质、放射线、紫外线、高温、高压、病毒等等。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细胞DNA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影响到细胞的生长、分化、转化等过程。
在生物学研究中,致突变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通过对生物体进行致突变作用,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变异体,用于基因功能研究、育种、基因治疗等方面。同时,致突变作用也是一种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安全的监测手段,通过检测生物体中的突变频率可以评价环境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然而,致突变作用也是有风险的,如果过度或错误地使用会给生物体带来严重的损害,甚至引发癌症等疾病。因此,在使用致突变作用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对生物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11级学习部整理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11级学习部整理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名解:毒理学(toxicology)、毒物、毒性、毒效应、LD50、LD100、LOAEL、NOAEL、毒效应普、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剂量-量反应关系、剂量-质反应关系、急性毒作用带(Zac)、慢性毒作用带(Zch)
简答:
1、化学物对机体有选择性毒性的原因;P 15
2、简述毒理学研究领域;P1
3、简述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P4
4、剂量—反应的曲线类型有哪些;P13
5、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P16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名解:生物转运(biotransportation)、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蓄积(accumulation)、消除半减期、代谢灭活、代谢活化、终毒物、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简答:1、列举Ⅱ相反应;P35
2、简述外源化学物吸收入机体的主要途径;P24
3、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P32
4、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P32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及机制
名解:血/气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联合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简答: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P42
2、简述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P53
3、简述联合作用的类型P50
第四章毒理学试验基础
名解: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品系(strain)
简答:1、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P61
2、人体观察必须遵循的伦理学原则;P60
3、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P62
4、毒理学试验设计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P65
六章节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及检测方法-精选文档
三. 其它的改变 四. 突变的后果
(一) 生殖细胞突变 1.遗传病 2.增加下一代基因库的遗传负荷
基因库:指某一物种在特定时期中能将遗传信息传至下一代
的处于生育年龄的群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遗传负荷: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
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3.生殖毒性:胚胎死亡,畸胎,胚胎功能不全及生长迟缓
国际环境致突变物致癌物防护委员会(ICPEMC)于1983年
提出致突变试验的遗传学终点分为5类:
①DNA完整性的改变(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 ②DNA重排或交换; ③DNA碱基序列改变; ④染色体完整性改变; ⑤染色体分离改变。 其中③实际上指基因突变,④指染色体畸变。
2. 选成套观察项目的原则
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故称为点突变。
2.基因突变的种类: (1)碱基置换:指DNA核苷酸链上出现错误配对,某一碱基 被 另一碱基所致取代。
转换:同类碱基间的取代。 颠换 :不同类碱基间的取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在DNA碱基序列
中,插入或丢失一对或几对碱基,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
① 选择的遗传毒性试验应包括5种类型的遗传学
终点。
② 应包括多种进化程度不同的物种,如原核细胞,
低等和高等真核细胞。 ③ 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配合。 ④ 应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 。
《动物毒理学》课件:第六章 特殊毒性作用
2) 错义突变
错义突变 (Missense mutation):DNA分子中的碱 基置换后,形成新的密码子,从而导致所编码的氨 基酸发生改变,产生活性降低、无活性或无功能的 蛋白质。
遗传毒理学的研究意义
❖ 我们只是人类基因库的“暂时保管者”。 ❖ 工业化、化学合成、电能、核能等科技成果给人类
带来了好处,但也可能改变人类的基因库。 ❖ 有责任尽量防止遗传毒物诱发新的突变,防止产生
新的遗传病。 ❖ 意义重大和深远。 ❖ 保护人类基因库,建立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
系统,制订合理的防护标准,并尽可能把健康配子 的基因组传给后代。
(二)致突变物的检测方法 1.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Ames)试验 2. 微核试验 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4. 显性致死试验 5. 染色体畸变分析
(一)概述
1. 基本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念
❖ 遗传毒理学 (genetic toxicology) 研究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
损害作用及其规律。 是建立在100多年的遗传学实验技术的基础上; 是遗传学实验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1)——碱基置换
❖ 碱基替换:指DNA分子中一个碱基被另 一个不同的碱基所替换。
第六章--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国际环境致突变物致癌物防护委员会 〔ICPEMC〕于1979年曾把致突试验按其观察的 遗传学终点分为四类:
〔1〕基因突变; 〔2〕染色体畸变; 〔3〕不别离; 〔4〕原发性DNA损伤。
1983年重新提出将致突变试验所反响的遗传学终点 分为5类:
〔1〕DNA完整性的改变〔形成加合物断裂、交 联〕;
〔2〕 DNA重排或交换;
1 细菌回变试验 遗传学终点:基因突变
指示微生物: 突变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与 突变的色氨酸缺陷型大肠肝菌。 原理: 特点:快捷、简便,48h左右即可得到结果, 且费用较低 。但没有动物体内代谢酶对受试物 的生物转化 。
2 Ames试验: 指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 体酶试验,由Ames首先建立。
〔二〕生殖细胞突变
1、致死性影响 A、显性致死:突变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在着床前 或着床后的早期胚胎死亡 B、隐性致死:需要出现纯合子或半合子,才能出现死 亡之效应。
2、非致死性 可能出现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包括先天性畸形,
在遗传性疾病频率与种类增多的同时,突变的基 因以及染 色体的损伤将使基因库〔gene pool〕的遗传负荷〔gentic load〕增加。
正常小鼠PCE发生率为1~3‰。
6 精子畸形试验
原理: Krzzanowska认为“Y-性连锁基因控制畸形精子的
数量,常染色体控制精子的表形,如上述基因发生突变, 或性-常染色体易位,就是化合物诱发精子畸形率增高的主 要因素。
食品毒理学第六章外源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
食品毒理学第六章外源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
第一篇:食品毒理学第六章外源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
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其主要目的是检测那些能引起DNA损伤的环境因素,研究其遗传毒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1、突变(mutation)
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ζ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由于偶然的自制、转录、修复时的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
ζ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人为造成的突变。
ν正面意义
培育新品种,如农业、林业、养殖业等
ν负面意义
对环境、人类健康、物种等的危害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
(mutagenesis)
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体突变发生(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这种改变随细胞分裂过程传递)的作用及过程称为致突变作用
即: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诱发因素
化学因素
药品、农药、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化妆品、洗涤剂、塑料、着色剂、化肥、化纤等
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紫外线、电磁波、温度(超高温、超低温)等
生物因素
真菌的代谢产物、病毒、寄生虫等
1、基因突变
指在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主要包括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整码突变、片段突变(大段损伤)等。
ν碱基置换
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
ν转换AG / TC
第六章_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是指人为的造成突变 。它已被农、林、牧、渔 业和园艺学家利用来培育和选择新种或良种。
特点:发生过程短,频率高,既可被人类利用, 也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
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一个或几个DNA 碱基
对的改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必须通过生长
二、遗传学基础 有丝分裂(mitosis):指细胞核分裂的过程,一个细胞 由此生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完
全相同的染色体。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一步浓缩成典型的形态,且分 散排列在赤道面上,中期很适合做染色体的形态和结 构方面的研究。 减数分裂(meiosis):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通过两 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成为单倍体。
碱基臵换的分类
转换(transition):指原来的嘌呤被另一个嘌呤 所取代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取代。 颠换(transvertion):指原来的嘌呤被另一个嘧 啶所取代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个嘌呤所取代。
一、基因突变
2.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发生一对或几对(3对除外)碱基减少或增加,以
(二)DNA链受损
1. 二聚体的形成
第六讲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的类型
v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外源化合物对遗传物质的影响仅涉及某一部分, 如三联密码中碱基对的改变或基因中密码的改变, 使基因的功能产物发生变化称为基因突变。 v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 外源化合物对遗传物质的影响涉及到整个染色体, 表现为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
33
⑤ 自发回变数测定:受试菌株在保存或培养 过程中,能产生自发回变。 v 不 同 菌 株 的 自 发 回 变 数 有 一 定 范 围, T A97( 9 0 ~ 1 8 0 ) 、 T A98( 1 5 ~ 6 0 ) 、 TA100(75~200)、TA102 (240~360)。 v 鉴 定方法:取受试菌株新鲜培养液加到顶层 琼脂中,摇匀,迅速倾入底层葡萄糖平皿上, 培养48小时,计数自发回变菌落数。
27
v T A 97 、 TA 98 和 TA 100 菌株均有切除修复突变, 即ΔuvrB; v 四种标准菌株均有深粗糙型突变, 即rfa突变; v 四 种标准菌株均有 R 因子,对氨苄青霉素具有 抗药性; v TA102菌株还有PAQ1质粒,对四环素具有抗药 性。
28
v △uvrB:紫外线抗性基因突变―细菌失去对 紫外线损伤的修复能力; v rfa:深粗糙型基因突变―细胞壁脂多糖的性 质改变,丧失屏障作用,使许多物质渗入细 胞中; v R因子质粒PKM101-增加细菌的易错误修复 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还有些化学物质可在体内形成有机过氧化物或自 由基,如甲醛、氨基甲酸乙酯和乙氧咖啡碱等,可间 接使嘌呤的化学结构破坏,容易出现DNA链断裂。
4、 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 `
有些大分子能以静电吸附形式嵌入DNA单 链的碱基之间或DNA双螺旋结构的相邻多核苷 酸链之间,称为嵌入剂,它们多数是多环的平 面结构,特别是三环结构,其长度为 6.8102nm,恰好是DNA单链相邻碱基距离的两 倍。如果嵌入到新合成的互补链上,就会使之 缺失一个碱基;如果嵌入到模板链的两碱基之 间,就会使互补链插入一个碱基。无论多或少 一个碱基都造成移码突变。
•重复的类型
染色体内重复——顺向重复(衔接重复)、反向 重复(倒位重复)
12345645678 12345665478
(6) 易位(translocation):
从某个染色体断下的节段接到另一染色体上称为 易位。 单方易位:两个染色体各发生一处断裂,仅一个染色体 的节段连接到另一个染色体上称为单方易位,又叫不 对称易位 相互易位:两个染色体各发生一处断裂,其节段相互交 换重接形成两个结构重排的染色体称为相互易位,又 叫对称易位。 复杂易位: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发生断裂,其节段相 互交换重接形成的具有结构重排的染色体称为复杂易 位。
(二)DNA链损伤
1.二聚体的形成
当细胞或机体受到紫外线刺激,会使DNA发生化学变化,其主要产生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这些损伤可阻止DNA的复制,并引起细胞死亡。 紫外线和许多化学物致突变性表明突变作用作为细胞过程的复杂性, 不仅涉及已改变碱基的配对特异性,而且还涉及与复制和修复有关的细胞 机制相互作用。 辐射的致突变机制有: 使连接A-T、C-G之间的氢键断裂;DNA分子的一个或两个键中的糖— 磷酸基之间断裂; DNA同一条链上,相邻的嘧啶形成二聚体; 水的电离,可产生自由基,也可引起突变。此外,辐射可形成DNA双链 断裂或单链断裂,从而引起缺失、倒位、易位,甚至碱基破坏,情况比较 复杂。
(三) 大段损伤
大段损伤是DNA链大段缺失或插入。这种损伤有时 可跨越两个或数个基因,涉及数以千计的核苷酸。 缺 失的片段远远小于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染色体缺失, 故称小缺失。它往往是DNA断裂的结果,有时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发生错误联合和不等交换也可造成小缺失。 小缺失通常可引起突变。 小缺失游离出来的DNA片段可整合到另一染色体 某一位置而形成插入。每次整合都可能发生突变。小 缺失的片段也可倒转后仍插入原来位置而造成基因重 排。
(2) 无着丝粒断片和缺失 (acentric fragment and deletion): 一个染色体发生一次或多次断裂而不重接,并且这些 已断裂的节段远远分开,就会出现一个或多个无着丝粒断 片和一个缺失了部分染色质并带有着丝粒的异常染色体, 后者称为带着丝粒断片。常将无着丝粒断片简称为断片 (acentric fragment ),在下一次细胞分裂时断片因无着 丝粒,故不能进入分裂的核中而滞留在细胞质中,称为微 核(micronucleus,MN,1/5-1/20)。如断片很小,小于 染色单体宽度,则称为微小体(minute body)。
(二) 移码
移码是DNA中增加或减少了一对或几对不等于3的倍数 的碱基对所造成的突变。由于碱基序列所形成的一系列三 联体密码子相互间并无标点符号,于是从受损位点开始密 码子的阅读框架完全改变,故称移码。 其结果是: 从原始损伤的密码子开始一直到信息末端的氨基酸序 列完全改变; 也可能使读码框架改变其中某一点形成无义密码(终止 密码),于是产生截短了的蛋白质产物,及一个无功能的 肽链片段。 移码较易成为致死性突变。 UAG、UAA、UG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致突变物改变或破坏碱基的化学结构
有些化学物可对碱基产生氧化作用,从而破坏或改变碱基的 结构,有时还引起链断裂。 例如,亚硝酸根能使腺嘌呤和胞嘧啶发生氧化性脱氨,相应 变为次黄嘌呤和尿嘧啶。羟胺能使胞嘧啶C-6位的氨基变成羟氨 基。这些改变都会造成转换型碱基置换。但是亚硝酸虽然也能使 鸟嘌呤变为黄嘌呤,但是由于黄嘌呤的配对性能与鸟嘌呤一致, 故并不发生碱基置换。
易位的类型——平衡易位与不平衡易位
•相互易位:也称平衡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互
相交换染色体片段的易位。较常见,也研究得较多。
•单方易位:不平衡易位:也称移位(shift),是指一
条染色体的片段转移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易位。
2.染色体单体畸变
指某一位点的损伤只涉及姐妹染色单体中的一条。 (1)染色单体裂隙、断裂和缺失: 含义与染色体型畸变的裂隙、断裂和缺失基本相 同,不同的是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的结构改变。 染色单体断片在下一次细胞分裂中也可滞留于细胞 质而成为微核。
一、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即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 有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移码(frame shift) 和大段损伤。
(一) 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是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而引起的 突变。此时首先在DNA复制时会使互补链的相应位点配 上一个错误的碱基,即发生错误配对。这一错误配上的 碱基在下一次DNA复制时却能按正常规律配对,于是一 对错误的碱基置换了原来的碱基对,亦即最终产生碱基 对置换或简称碱基置换。原来的嘌呤被另一种嘌呤置换, 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种嘧啶置换,都称为转换;原来的 的嘌呤被任一种嘧啶置换,或与此相反,原来的嘧啶被 任一种嘌呤置换,都称为颠换。无论是转换还是颠换都 只涉及一对碱基,是名符其实的点突变,其结果可造成 一个三联体密码子的改变;此时可能出现同义密码、错 义密码或终止密码。由于错义密码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同, 于是基因表达产物的蛋白质有可能受到某种影响,终止 密码可使所编码的蛋白质肽链缩短。
DNA复制
由于拟放射性断裂剂能在细胞周期任一时期发生作用, 并在立即到来的中期相观察到染色体结构改变, 故称S期不依赖断裂剂。
1.染色体畸变
是染色体中两条染色单体同一位点受损后所产生 的结构异常,可分为下列类型: (1) 裂隙和断裂(gap and breake): 是指染色体上狭窄的非染色带。过去以带宽超过 染色单体宽度为断裂,不超过者为裂隙。此种线状连 接多排列成直线或圆滑弧形。无线状连接者为断裂 (break),保持线状连接者为裂隙(gap)。一般认为 裂隙属于非染色质损伤。裂隙一向不计入畸变范围。
第六章 外来化合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内 容 提 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诱发突变的类型 化学诱变的分子机理 突变后果 遗传性疾病概述 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
第一节 诱发突变的类型
诱发突变的分类可按后果或遗传物质损伤的性 质等多方面进行。较常见的分类是根据遗传物质损 伤能否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进行观察。光学显微镜分 辨率的极限为0.2um。这一长度的染色体约含4, 7X106 核苷酸对,在这一长度以下的改变不能用光 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要依靠对其后代的生理、生化、 结构等的表型改变来判断突变的发生。遗传物质损 伤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的称为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 否 则 称 为 基 因 突 变 (gene mutation),亦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2.DNA加合物形成DNA adducts
(二) 染色体数目异常
各种生物都有其固定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以动 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为标准,染色体数目异常 可能表现为整倍性畸变和非整倍性畸变。 整倍性畸变可能出现单倍体、三倍体或四倍体。 超过二倍体的整倍性畸变也统称为多倍体。 非整倍性畸变系指比二倍体多或少一条或多条染 色体。例如:缺体是指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单体或 三体系指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应地少或多一个,四体 则指其比同源染色体多一对染色体;于是在染色体数 目上相应为2n-2、2n-1,2n+1和2n+2。
•缺失的类型——末端缺失与中间缺失
例如:猫叫综合征(46,5p-),慢性骨髓性白血 病(46,22q-,也称费城染色体,ph)。
(3)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 染色体两臂各发生一次断裂,其带有着丝粒的节 段的两断端连接形成一个环时,称为环状染色体;如 果是一条较长的无着丝粒断片的两端连接,就形成无 着丝粒环。
二、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
(一) 染色体结构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是染色体或染色体单体受损而发生断裂,且断端不发生 重接或虽重接却不在原处。能使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发生断裂的物质称为 断裂剂(clastogen),这种作用的发生及其过程称为断裂作用。断裂作用的 关键是诱发DNA链断裂。大多数化学断裂剂像紫外线一样,只能诱发DNA 单链断裂,故称为拟紫外线断裂剂。这种断裂需要经过S期的复制,才能在 中期相细胞出现染色单体型畸变( 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
(4) 倒位(inversion):
当某一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其中间节段倒转 180再重接,称为倒位。
倒位的类型——臂内倒位与臂间倒位
臂内倒位:不包括着丝粒区域的倒位。
臂间倒位:包括着丝粒区域的倒位。
(5) 插入和重复(insertion and duplication):
当一个染色体发生三处断裂,带有两断端的断片 插入到另一臂的断裂处或另一染色体的断裂处重接起 来,称为插入。如此时有缺失的染色体和有插入的染 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且分别有一处断裂发生于同一位 点,则插入将使该染色体连续出现两段完全相同的节 段,此时称为重复。
第二节 化学诱变的分子机理
一、直接以DNA为靶的诱变 (一)碱基损伤
1、 碱基类似物取代
有些化学物的结构与碱基非常相似,称碱基类似物。 它们能在S期中可与天然碱基竞争,并取代其位置。例如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能取代胸腺嘧啶,2-氨 基嘌呤(2-AP)能取代鸟嘌呤。
2、 烷化剂的影响
烷化剂是对DNA和蛋白质都有强烈烷化作用的物质。 烷化剂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烷基硫酸酯、N-亚硝 基化合物、氮芥和硫芥以及卤代亚硝基脲等。各类烷化 剂其分子上的烷基各不相同,因而烷化活性有别,在一 般情况下甲基化>乙基化>高碳烷基化。 目前认为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嘌呤的N-7位,其 次是O-6位。而腺嘌呤的N-1、N-3和N-7也易烷化。 目前认为鸟嘌呤的N-7位发生烷化后可导致鸟嘌 呤从DNA链上脱落,称为脱嘌呤作用。致使在该位点上 出现空缺,即碱基缺失,其结果是移码突变。即使在复 制时空缺位上随机配上一个碱基 ,也会导致转换型或 颠换型碱基置换。
无论如何,拟紫外线断裂剂的作用必须经过一个S期的作用之后才呈现出来。所
以又称为S期依赖断裂剂(S-dependent clastogen)。
DNA复制
少数化学断裂剂与电离辐射一样,可诱发DNA双链断裂,故称为拟 放射性断裂剂。所以如在S期已发生复制之后或G2期发生作用, 在中期相呈现染色单体型畸变,而在G0期和G1期作用,则经S期 复制,就会在中期相呈染色体型畸变。由于拟放射性断裂剂能在 细胞周期任一时期发生作用,并在立即到来的中期相观察到染色体 结构改变,故称S期不依赖断裂剂。 在任何情况下见到的染色单体型畸变都将在下一次细胞分裂 时衍生为染色体型畸变。
(2) 染色单体交换( chromatid exchange) 是两条或多条染色单体断裂后变位重接的结 果。在同一染色体内的染色单体交换称为内换, 在不同染色体之间的染色单体交换称为互换。
(3)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 当使用差示染色法时,可见到染色体的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染色一深一浅。如某一染色体在姐妹染 色单体间发生同源节段的内换,就会使两条姐妹染 色单体都出现深浅相同的染色,但同源节段仍然是 一深一浅。这种现象称为SCE。1978年ISCN(人类 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将SCE列入染色单体型 畸变的范围,但其发生机理目前倾向于与染色单体 断裂无关。 原理 :半保留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