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覆铜板热导率测试方法探讨
铝基覆铜板的热阻与导热系数测量方法研究
t a n c e o f AI CC L a n d t h e t h e ma r l c o n d u c t i v i y t o f i t s i n s u l a t i o n l a y e r we r e o b t a i n e d .T h e me t h o d h a s a s i m-
n a t e ( A 1 C C L )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h e a t c o n d u c t i o n mo d e l o f A 1 C C L ’ S t w o l a y e r me d i u m,w e u s e d t h e
p i e o p e r a t i o n,a n d i t s t e s t r e s u l t s a r e a c c u r a t e .
Ke y wo r d s :a l u mi n m u b a s e d c o p p e r c l a d l a mi n a t e ;t he ma r l r e s i s t a n c e ;t he ma r l c o n d u c t i v i y; s t t e a d y h e a t
摘要 : 由于热流法与激光法在测量高导热铝基覆铜板 的导热 系数与热阻时均存 在一定 的局限 陛, 通过分析铝
基板两层介质的热传导模 型 , 提 出了利用激光法的测 量数据代入热传导模型中 , 求得铝基覆铜板实际热阻与
铝基覆铜板绝缘层导热系数 的新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 , 且测试结果 较准确 。
lo f w me t h o d ;l a s e r me t h o d 0 引 言 源自有一 定 的局 限性 。
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方法改进分析
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方法改进分析摘要:为了能够方便准确的测量铝基覆铜板的导热系数,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了一种强化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此方法用样本试件作为参照样本,使用两件随环境变化的导热系数比值近乎为一个定值,在待测试件导热度数被测量出来后,通过理论的研究分析以及相关的仿真实验后,建立了一种新的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此平台将误差有效地减少,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实验的总成本。
关键词:铝基覆铜板;导热度数;测试方法;热阻;热板;散热引言:铝基覆铜板拥有高散热性、耐高温等优势逐渐成为电子设备使用的主流机板,导热系数是热系数是热性能主要物理参数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当前,国内外对导热系数测试研究不够具体,标准没有相统一,测试设备缺乏,与铝基覆铜板的生产量和它的导热系数精度也不吻合。
因此,本文根据铝基覆铜板的物理相关特性,针对传统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的缺点,提出一种样本比较测试其导热系数。
该方法样本测试作为参照,利用两件随环境变化的导热系数比值将近为定值的原理,对测试件的导热系数进行数据的计算并求解。
与此同时,在测试的基础设施上,设计并实现一套完整的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平台,平台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测试所用的方法之外,在添加尼龙防护材料的作为保温材料、使用软件监控测试环境变化的有关因素,都需要具备创新性,此平台能够有效的减少测量误差,提升测量的具体精度。
一、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数测试原理1.1测试方法的分析与制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将测试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能够分为稳态法和瞬态法两种,典型代表为热板与TPS法。
以往的热板法是针对于稳态导热模型建设立的一种方法,原理很简单,操作也很便捷。
但忽视了过程中辐射散热、空气对流散热等各种形式的热散耗,也未将接触热阻带来的误差和热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计算进去。
此方法产生的较大的测量误差难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对于精度的要求,因此,此方法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热导率测试方法
热导率测试⽅法材料传热特性的测试⽅法Lars H?lldahl, Hot Disk AB, Uppsala, Sweden序论⼈们已经开发出许多⽤于测量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法。
然⽽伴随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测试⽅法提出了更⾼的要求,即不断拓宽应⽤范围、提⾼测试精度。
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传统测试⽅法,并采⽤全新的测量技术。
如今,对于很多新材料,我们常常很难从教科书中获得⾜够的相关数据,因此对实际样品的测量变得特别必要。
成分、⼯艺参数和使⽤条件上的微⼩变化都会影响材料的⾏为和性能。
要发挥新材料的最⼤优越性,对其性能的准确测量⾮常重要。
早期的⽅法最早的测量使⽤静态⽅法,它的普遍特点是操作⼈员在已知样品的壁厚上建⽴温度梯度,并控制从⼀边传递到另⼀边的热量。
最常⽤的热流是⼀维的,但有时也会使⽤其它的形式。
在测量中最常⽤的变量是Guarded Hot Plate(GHP)。
GHP 是指防⽌热量通过边界从系统散发出去的⼀种设置,例如在样品周围设置热障。
在这些⽅法中,热量在样品中传递的计算模型都⽐较简单。
该⽅法也是ASTM、ISO 等机构发布的标准测量⽅法的基础。
有了标准的指导,理论上可以在实验室建⽴⾃⼰的GHP,但⼈们⼀般还是购买现成的设备。
这些⽅法存在以下⼀些缺点:-为了使散发到环境中热量达到最⼩,要求样品的尺⼨很⼤。
因为样品的⾯积越⼤,其周边的影响就会越⼩。
- 由于该⽅法⼀般⽤于绝热材料,这些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很低,要在样品的壁厚上建⽴温度梯度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
- 温度梯度通常较⼤,有时达到50-60 o C,热导率的测量结果最多只能是该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测量结果不能反映样品中存在的相变或发⽣的反应。
- 静态法存在的最⼤问题是热电偶与样品表⾯的接触电阻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其中的差异所引起的误差尚⽆法进⾏补偿,该误差往往会造成材料的绝热性能测量值过⾼。
当温度很⾼、样品是良导热体或样品表⾯⽐较粗糙时,接触电阻产⽣的问题更为严重。
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瞬态测量方法与技术的探讨
0 引 言
1 导 热 系数 瞬 态测 量方法
随 着 信息 时代 微 电子 技 术 的迅 速 发 展 , 电子产
为 了 克 服物 质 导 热 系数 稳 态 测 量 方 法耗 时 长 的缺 点 , 近 年来 , 导热 系数 瞬 态测 量 方 法发 展 迅速 , 且 精 度 日益 提 高 。 以下 几 种 方 法 可 用 于 铝 基 覆 铜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us i n g t h e me t h o d s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t e s t t h e t h e r ma l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o f a l u mi n u m- b a s e d c o p p e r c l a d l a mi n a t e wa s a n a l y z e d . Ke y wo r d s :a l u mi n u m- b a s e d c o p pe r c l a d l a mi n a t e ;t h e m a r l c o nd u c t i v i t y ;t r a n s i e n t me a s u r e me n t
密 度 。 锦基 覆 铜板 以其 优 良的 电气性 能 、 电磁屏 蔽 性、 散热性 、 高耐压和可加1 T 二 性 而 成 为 电 子 产 品 的
主流基 板 。 因此 , 铝 基覆 铜 板 导热 系 数 的测 量 日益
热偏 转法 和显微 拉曼散 射法 。
1 . 1 Ho t d i s k 法
Abs t r a c t :S e v e r a l t r a n s i e n t m e a s u r e me n t m e t h o d s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t e s t i n g t h e t h e r ma l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o f r e g u l a r s o l i d s p e c i me n we r e r e v i e we d ,a n d t he i r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F i n a l l y ,
热阻及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Q12
=
l12 ´ d
A
´
[T1
-
T2
]
................................(0.1)
Q34
=
l34 ´ d
A
´ [T3
- T4 ]
................................(0.2)
上述3个公式中:
Q = Q12 + Q34 ....................................(0.3) 2
l=H R
报告 a) 试样名称、厚度; b) 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压力; c) 从A.7.5得到的金属基覆铜板热阻; d) 从A.7.6得到的绝缘材料热导率。
.......................................(0.8)
R
=
A Q
´[TH
- TC ]
................................ (0.7)
金属基覆铜板热阻 金属基覆铜板热阻为按公式A.7计算值减去按A.6.3测定的接触热阻RI。
绝缘材料热导率 热导率通过试样热阻与相应的试样厚度作图求得。在图中,试样的厚度值为x轴,试样的热 阻为y轴(见图A.3)。
TH
= T2
-
d d
B A
[T1
-
T2
]
.................................(0.5)
式中: TH:与试样接触的热测试块表面的温度,单位为 K; T1:热测试块的较高温度,单位为 K; T2:热测试块的较低温度,单位为 K; dA:T1 与 T2 之间的距离,单位为 m dB:T2到与试样接触的热测试块表面的距离,单位为m。 冷测试块表面温度
金属基覆铜板的性能要求、标准及相关检测方法
金属基覆铜板的性能要求、标准及相关检测方法一、性能要求及标准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一些覆铜板制造企业70年代初期已经能生产铝基覆铜板并实现工业生产,但日本工业标准(JIS)未制定铝基覆铜板标准。
到目前为止,国际有影响的标准化组织如IPC,IEC,NEMA,ASTM尚未制定铝基覆铜板的标准。
在我国,随着铝基覆铜板市场逐步扩大,PCB及覆铜板行业迫切要求制定铝基覆铜板行业标准,1999年由704厂负责起草制订了电子行业军用标准《阻燃型铝基覆铜箔层压板规范》。
其主要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1.尺寸要求(1)尺寸和偏差铝基覆铜板的标称板面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规定,非标称板面尺寸及其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2)标称厚度及偏差铝基覆箔板标称厚度及偏差应符合表5-4规定。
(3)垂直度铝基覆箔板的垂直度按GB/T 4722检验时,应符合表5-5规定。
(4)翘曲度铝基覆箔板的翘曲度当按GB 4677.5检验时,应符合表5-6规定。
1 翘曲度测量时,试样尺寸应不大于300mmx300mm若为整板或边长大于300mm,则应切成300mmx300mm。
但是计算时边长为被测边长。
2.外观1铝基覆箔板端面应整齐,不应有分层、裂纹和毛刺。
2铝板面平整,氧化膜均匀,光洁,不应有影响使用的凹陷、裂纹、划痕等缺陷。
3铜箔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气泡、皱折、针孔、划痕、麻点和胶点。
任何变色或污垢应能用密度为1.02g/c㎡的盐酸溶液或合适的有机溶剂擦去。
3.性能要求铝基覆箔板的各项性能应符合表5-7规定1对LI-11型铝基覆铜板板高频下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性能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
二、铝基覆铜板的检验方法电子行业军用标准《阻燃型铝基覆铜箔层压板规范》中制定了两项铝基覆铜板的专用检测方法:1介电常数及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方法———变Q值串联谐振法;2热阻测量方法。
1.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方法———变Q值串联谐振法1)方法原理本方法利用将试样与调谐电容串联接入高频电路,测量串联回路的品质因数E 值的原理,测量大电容,小电阻,小电感板状试样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电路如图5-3所示。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定与分析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定与分析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在工程实践中,热导率是评估材料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测定方法以及对测定结果的分析。
一、热导率测定方法1. 平板法:平板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导率测定方法。
首先,根据样品的尺寸要求,制备出一系列准备好的样品,并对其表面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两个热平板之间,其中一个热平板加热,另一个热平板保持冷却。
通过测量热平板之间温度差以及施加的热功率,可以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
2. 混凝土热导率测试仪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尺寸或复杂形状的样品。
具体操作时,将样品放置在混凝土热导率测试仪的测试台上,并在样品表面施加恒定的热功率。
测试仪会测量样品表面的温度变化,并根据相应的热传导理论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
3. 巴东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在高温下进行热导率测量。
首先,将样品与两个内部温度控制器相连,其中一个是加热控制器,另一个是冷却控制器。
然后,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控制器的温度差,测量样品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并基于所施加的热功率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
二、热导率分析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基体材料的热导率:基体材料是指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主要金属成分。
一般来说,金属基体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因为金属之间的原子结构紧密,电子在金属中容易传递热能。
因此,金属基体的选择对复合材料的整体热导率有显著影响。
2. 强化相的尺寸和分布: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在金属基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强化相,如陶瓷颗粒、纤维等。
强化相的存在可以阻碍热能在材料中的传递,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强化相的尺寸和分布对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析至关重要。
较小的强化相颗粒或更均匀的分布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3. 接触热阻: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与强化相之间存在接触热阻。
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 可以优化材料的 热导率性能,提 高材料的应用价 值
对实际应用的指 导意义还包括对 材料加工工艺的 改进和优化,以 降低生产成本和 提高生产效率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探索更多新型材料的热导率
研究不同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 热导率变化
开发高效热导材料,提高热管 理效率
研究热导率与材料结构、成分 的关系,为材料设计提供理论 支持
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实 验探究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原理
04
实验步骤
05
实验结果分析
03
实验材料
06
实验结论与展 望
01 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材料的热导率特性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材料的热导率特性 实验材料:各种常见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等 实验方法:通过测量材料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热导率 实验结果:得出各种材料的热导率数据,分析其特性和影响因素
数据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包括样品名 称、测量时间、热导率值等
分析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不同材料的 热导率差异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 验报告
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收集实验数据:记录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值 整理数据: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形,便于分析 分析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值,分析其差异和规律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关于不同材料热导率的结论
器等行业
06 实验结论与展望
总结实验结果与发现
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差异显著 金属材料的热导率普遍较高 非金属材料的热导率相对较低 热导率与材料的结构、成分和温度有关 实验结果对未来材料选择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研究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研究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温抗性和抗氧化性的材料。
它由难熔金属基体和其他添加材料(如陶瓷颗粒、碳纤维等)组成,通过烧结、熔融等工艺制备而成。
其中,热导率是评估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
一、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量方法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热响应法、热脉冲法、瞬态热导率法等。
热响应法是在稳态条件下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材料的温度响应来计算热导率。
热脉冲法则通过对样品施加短暂的热脉冲,测量相应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热导率。
瞬态热导率法是利用材料在短暂的时间内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热导率。
二、影响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因素1. 基体材料:难熔金属基体材料的热导率是影响复合材料整体热导率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难熔金属基体材料包括钨、钼等。
这些金属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使得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得以提高。
2. 添加材料:添加材料的种类和含量也对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添加高导热性的陶瓷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而添加比热导率较低的材料则会降低热导率。
3. 界面热阻: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界面热阻会降低热传导效率,从而影响热导率。
因此,研究界面热阻的降低方法,如表面处理、界面剂增加等,对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具有重要意义。
4. 微观结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对热导率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例如,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导热通道、增加界面接触面积等可以提高热导率。
因此,通过微观结构优化,调控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三、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其良好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特殊领域。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温材料的需求很高,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叶片、航天器热防护材料等;能源领域对高温抗腐蚀材料的需求也很大,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石油化工设备、核电站部件等。
金属及其他无机涂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定
金属及其他无机涂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定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etal and other inorganic coatings, variou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can be employed. These techniques are aimed at measuring the ability of the coating to conduct heat, which is an important property for materials used in high-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such as turbines, engines, and aerospace components.其中的一种测定热导率的方法是通过热响应法。
该方法基于测定涂层材料在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变化。
一个恒定的热源被放置在涂层中一侧,并给予其恒定的能量输入。
然后使用一个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涂层另一侧的温度变化。
根据温度差和给定能量输入,可以计算出涂层材料的热导率。
Another method commonly used for measur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atings is the laser flash technique. This method involves applying a short-duration pulse of laser light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ating and then measuring the resulting temperature rise on the opposite side. By knowingthe energy input, thickness, and time required for heating, as well as the temperature rise observed, it is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of the coating material. From this value and knowing the density and specific heat capacity, one can obtai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除了这些常见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技术可以用于测量金属及其他无机涂层的热导率。
测量金属热导率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手段
测量金属热导率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手段热导率是衡量物质传导热量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金属材料来说尤为关键。
准确测量金属材料的热导率有助于我们了解其热传导性能,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测量金属热导率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手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相关知识。
一、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测量金属材料的热导率,研究其热传导性能。
2. 实验器材与材料- 金属样品:选择不同金属材料的样品,如铜、铝、铁等。
- 导热仪器:例如热电偶、热电阻等仪器,用于测量温度变化。
- 绝热容器:确保实验过程中避免热量的散失。
- 双层容器:分别用于放置样品和控制样品外部温度。
3. 实验步骤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待测金属样品准备好,确保其形状与尺寸符合提前设计好的实验条件。
b. 清洁金属样品,保证其表面无污垢或氧化物。
步骤2: 构建实验装置a. 将绝热容器内壁涂覆黑色吸热材料,以减小辐射传热。
b. 在绝热容器的两侧固定好金属样品,确保接触良好。
步骤3: 测量温度变化a. 在金属样品两侧分别安装热电偶或热电阻,用于测量温度的变化。
b. 连接热电偶或热电阻到计算机系统,记录温度的变化曲线。
步骤4: 实施实验a. 将一个金属样品的一侧暴露在恒定的热源中,通过加热使其达到一定温差。
b. 记录金属样品两侧的温度变化,并计算热传导过程中的温度梯度。
步骤5: 数据处理a. 将测得的温度变化数据输入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b. 根据实验数据,利用热传导理论计算金属材料的热导率。
二、实施手段1. 实验注意事项a. 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其他热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注意操作安全。
2. 数据处理与分析a. 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金属材料的热导率。
b. 比较不同金属材料的热导率数据,分析其热传导性能的差异。
3. 结果呈现a. 将实验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便于理解和比较不同金属材料的热导率。
覆铜板基材XY轴热膨胀系数测试研究
器 测 试 XY-CTE值 时 , 厚 度 大 于 0.80mm 的 样品放置在测量平台上可以进行正常测试, 而 对 于 厚 度 小 于 0.80mm的 样 品 会 出 现 样 品 较 难 竖 立 放 置 于 测 试 平 台 上 ,或 在 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 过 程 中样品容易倾斜或倒塌。选用不同厚度样品 型 号 为 A和 B的 两 种 类 型 样 品 ,用 拉 伸 法 和 压 缩 法 两 种 方 法 进 行 对 比 测 试 ,数 据 列 于 表 2中 ,0.80mm和 1.0mm厚 度 两 种 方 法 都 能 测 得 的 数 据 对 比 列 于 图 5中 。 可 见 ,压 缩 法 比 拉 伸 法 测 得 的 X/Y-CTE值 高 ,且 不 同 型 号 样 品间 两种测试方 法的差值不 一。样品 A压缩 法 的 测 试 值 比 拉 伸 法 高 1ppm左 右 , 样 品 B 压 缩法的测试 值比拉伸法 高 2ppm左右。
样品 C
1
测量值
2
3
平均值
极差
5.75 5.60 5.43 5.59 0.32
5.60 5.39 5.56 5.52 0.21
表 1 样品 C稳定性测试数据
Y-CTE(ppm/℃) 5.50 5.98 5.47 5.46 5.47 5.55 5.34 5.48 5.49 5.61 5.77 5.57 5.49 5.71 5.53 5.50 0.03 0.43 0.43 0.11
图 5 两种测试方法的差异
样品型号 A B
样品规格(mm)
0.50 0.60 0.80 1.00 1.20 1.50 0.50 0.60 0.80 1.00 1.20 1.50
表 2两种测试方法的差异
X/Y-CTE(ppm/℃)
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技术使用技巧分享
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技术使用技巧分享导热系数是描述物质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享一些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技术使用的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相关实验。
一、实验准备在进行导热系数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样品和实验设备。
样品的选取要符合实验要求,最好是纯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并且表面需光滑平整。
实验设备包括热源、热传导测量仪器等,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环境控制在进行导热系数测试时,实验环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气流等环境因素,并使用恒温箱等设备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
三、测试方法选择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有多种方法,如稳态法、瞬态法和比热容法等。
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所需测试的参数和条件进行判断。
比如,稳态法适用于导热系数较小的金属材料,而瞬态法则适用于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验数据采集完成后,还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进行数据平滑处理,可采用滤波算法等方法去除数据的噪声。
然后,根据实验原理和公式,计算出导热系数的数值,并进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五、误差分析与校正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差,例如温度测量误差、样品表面不完全光滑等。
因此,在进行导热系数测试时,需要对误差进行分析和校正,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重复实验、改进实验方法和设备,来减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六、应用与展望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材料研究、工艺改进等方面。
通过准确测量和分析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技术将越来越完善和精确。
总结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技术在热传导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工程设计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分享,希望读者能够掌握一些金属导热系数测试技术使用的技巧,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关实验,并取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测定与分析
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测定与分析导热性能是评估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领域中,铜合金由于其较高的导热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导热元件、散热器等领域。
因此,准确测定和分析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导热性能测定方法1.1 热传导法热传导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导热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样品两端施加热量,测量样品温度变化来确定导热系数。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样品切割成规定尺寸的试样。
然后,将试样置于导热材料的环境中,并在试样两端施加一定的热流。
通过测量试样两端的温度差和时间来计算导热系数。
1.2 电导率法电导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导热性能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导电性与热导电性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导热系数。
实验中,先将铜合金样品切割成条形试样,并测量其电导率。
接下来,在相同条件下测量试样的热电导率,并根据电导率和热导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导热系数。
2. 导热性能分析2.1 导热性能与材料结构的关系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主要与其晶体结构和缺陷有关。
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和晶粒尺寸的大小会影响材料内部热传导的障碍程度,从而影响导热性能。
研究表明,晶粒尺寸较小的铜合金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性能,原因是小晶粒尺寸能够减少晶界的散射和热阻。
此外,杂质和缺陷如位错、孔洞等都会降低导热性能。
2.2 导热性能与温度的关系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晶格振动加剧,从而增强了导热传导。
然而,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晶粒的生长和杂质扩散会导致晶界的散射增加,进而降低导热性能。
因此,在选择铜合金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性能。
3. 结论本文介绍了铜合金材料导热性能测定的常用方法,包括热传导法和电导率法。
导热性能的测定对于评估铜合金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导热性能分析中,我们了解到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与材料结构和温度密切相关。
一种导热铁基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印制电路信息2021 No.6短兵相接实战场Comment Encountered一种导热铁基覆铜板的制作方法楼红卫(浙江罗奇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磐安 322300)中图分类号:T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96(2021)06-0064-03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ron based CCLwith thermal conductivityLou Hongwei(Zhejiang Leu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td., Panan, Zhejiang, 322300)0 引言金属基覆铜板的基体由金属薄板(铝、铝合金、铜、铁、钢等金属)、绝缘介质层(改性环氧树脂、PI树脂、PPO(聚苯醚树脂等)和铜箔(电解铜箔、压延铜箔等)三位一体复合制成,可以用其制作一种十分特殊的印制电路板(PCB),称为金属基印制电路板。
由铁作为金属基板的是铁基印制电路板(铁基PCB),主要应用于高端机电产品,如电机、马达等。
市场上大多铁基PCB为单面板、双面板,厚度一般是1 mm~6 mm之间,线路铜箔厚度35 m m至8 m m之间。
制造铁基PCB是用铁基覆铜板,而铁基覆铜板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难度大,其制作技术主要难点是:(1)铁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极易氧化生锈,会导致与绝缘导热层的结合力差或分层异常;(2)表面硬度不足,在生产以及客户使用过程中极易划伤,对产品的品质成本以及产品的加工性和适用性都是瓶颈;(3)成本高,为解决结合力以及加工性和适用性,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费和产品质量成本。
故市场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还存在基板导热性能不佳,不能有效满足机电设备的高散热性需要的问题。
我们研发了一种六步高导热铁基覆铜板制作方法,包括铁基底板制作、配制导热胶水、生产导热胶膜、板材组合、热压成型、裁切入库等六个具体步骤,以下作具体介绍。
ASTM D5470方法测试金属基覆铜板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ASTM D5470方法测试金属基覆铜板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刘旭亮;杨单阜;陈毅龙;丘威平
【期刊名称】《印制电路信息》
【年(卷),期】2023(31)1
【摘要】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散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金属基板领域应用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稳态热流法ASTM D5470的测试标准及原理,从测试参数(压力和时间)、导热膏(热阻抗测试方法和特性)、试样(表面粗糙度和形状尺寸)等方面,分析对金属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测试人员提供参考及获得更加精确数据。
【总页数】5页(P26-28)
【作者】刘旭亮;杨单阜;陈毅龙;丘威平
【作者单位】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广东省金属基印制电路板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41
【相关文献】
1.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2.金属基覆铜板热阻影响因素及测试方法
3.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方法改进分析
4.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的改进与实现
5.
铝基覆铜板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PCA《印制电路用金属基覆铜箔层压板》标准的介绍
CPCA《印制电路用金属基覆铜箔层压板》标准的介绍刘申兴【摘要】文章介绍了最新发布的CPCA标准T/CPCA 4105-2016,说明了该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修订要点及该标准的意义。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leased CPCA standard T/CPCA 4105-2016, which mainly shows the background, process, technical poin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tandard.【期刊名称】《印制电路信息》【年(卷),期】2016(024)011【总页数】3页(P13-14,66)【关键词】覆铜箔层压板;金属基;导热【作者】刘申兴【作者单位】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41T/CPCA 4105-2016《印制电路用金属基覆铜箔层压板》是CPCA 4105-2010的修订版本,于2016 年8月1日发布,2016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原标准已实施多年,在这几年里以LED为代表的技术不断更新,对金属基覆铜板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标准的一些要求对现有市场已经不再适用,为了使本标准贴近市场,使其更具适用性、广泛性,CPCA提议对此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修订是以CPCA 4105-2010为基础,参照刚性覆铜板国家标准、铝基覆铜板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金属基覆铜板的现有技术发展水平及原标准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的不足,符合市场的需求,获得行业内的广泛认同,使此标准能引导并促进行业及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本标准的修订是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格式编排,并考虑了与相关标准的协调统一。
2015年底,在CPCA标委会的提议下,对该标准进行修订,CPCA标委会协助新增了一些工作组成员,同时这些新成员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稳态法测定金属热导率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稳态法测定金属热导率实验的探究与改进范敏良 冯杰(浙江海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 浙江舟山 316000)竺哲欣(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浙江杭州 310008)竺江峰(浙江海洋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浙江舟山 316000)摘要:改进稳态法测定金属热导率实验,给出了整个实验过程,重新修正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减小了实验误差,从而提高金属热导率测定值的精确度.关键词:稳态法 金属热导率 树脂圆盘 散热面积1 引言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热导率测定仪来测定良导体(金属)热导率的相关实验[1~2],但在实际过程中,实验结果的误差很大.尽管采用各种方法来减小实验误差,但是效果不明显.分析认为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导体的传热面积小于加热盘和散热盘的面积,使得两铜盘间有很大的一部分面积处于裸露状态.本实验运用树脂圆盘将与金属导体两端接触的铜盘裸露部分遮掩,起到隔热的效果,从而改变散热面积,并且对传热距离进行调整,重新推算公式,计算金属导体的热导率.将实验结果与原方法所求得的结果作比较,发现更接近金属热导率的理论值.2 实验原理根据教材[1]给出的原理,由于加热盘A和散热盘B都是良导体,两者的温度可分别代表金属导体上、下两个面的温度.当热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通过金属导体C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散热铜盘B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通过铜盘B在稳定温度T a2时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 Qt,如图1(a).作者简介:竺江峰(1961- ),男,浙江宁波人,浙江海洋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高级实验师,从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图1 改进前后实验装置比较Qt=m B cTt T=Ta22 R B2+2 RB h B- R C22 R B2+2 R B h B(1)此时,热导率的计算公式为1=m B c Tt T=Ta22R B+2h B-R C2R B2R B+2h Bh CT a1-T a21R C2(2)59式中,m B为散热铜盘B的质量(kg),c为铜的比热容(J/kg K), Tt T=Ta2为散热盘在Ta2温度下的散热速率(mV/s),R B为散热盘B的半径(mm),h B为散热盘B的厚度(mm),R C为金属导体C的半径(mm),h C为金属导体C的高度(mm),T a1为金属导体上端温度(mV),T a2为金属导体下端温度(mV).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金属导体的直径小于加热盘A和散热盘B的直径,使两盘间有很大一部分(A 盘下底面和B盘上底面的圆盘部分)处于裸露状态,如图1(a).A盘散发出很多的热量,加上处于B盘下面的风扇的风吹不到B盘的上端,导致B盘上端面积散热被减缓,而实验中仍然将该部分视为等效的散热面积,给结果带来不小的误差.因此,本实验在良导体两端垫上树脂圆盘,使该裸露部分隔热,如图1(b).垫上树脂圆盘后,在稳定状态下,B盘的散热面积被改变,此时散热面积为B盘的下底面和侧面,即 R B2+2 R B h B.而当B盘和树脂圆盘暴露在空气中冷却时,其散热表面积为整个散热盘B的表面积减去树脂圆盘的面积,即2 R B2+2 R B h B- (R B2-R C2)化简得R B2+ R C2+2 R B h B考虑到物体的冷却速率与它的表面积成正比,故表达式(1)应修正为Qt=m B c Tt T=Tb2RB2+2 RBhBR B2+ R C2+2 R B h B(3)此外,我们根据教材,将热电偶的导线连接在接近金属导体两端的热电偶导线插孔中,以这两处的温度作为T1和T2(图1).但是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式[3]Qt= A T1-T2h(4)式中的h表示两温度差T1-T2之间的垂直距离,A为截面积.在本实验中,导体下端温度与B盘温度不相等,而T1-T2代表导体中的两导线插孔间的温度差,不能用导体的高度作为热量的传递距离,而应该是导体上导线插孔的孔间垂直距离.同时在求散热速率 Tt T=Tb2的过程中,导体下端温度与B盘温度不相等,T b2已经不适合使用;需要测出稳态下B盘的温度T b3,T b3以温度作为求散热速率的稳态温度.即此时的散热速率为Tt T=Tb3.因此,最终的热导率计算公式为2=m B c Tt T=Tb2R B+2h BR B+2h B+R C2R BhT b1-T b21R C2(5)式中,Tt T=Tb3为散热盘在T b3温度下的散热速率(mV/s),h为金属导体C的孔间垂直距离(mm),T b1为金属导体上端温度(mV),T b2为金属导体下端温度(mV),T b3为稳态时散热盘B的温度(mV).其他符号的意义与(2)式相同.3 实验方法及结果3.1 实验方法原方法步骤见教材[1].改进后实验步骤如下.(1)用实验器材测量待测圆柱形金属导体C的直径、孔间距、高度、质量以及散热盘B的直径、质量和厚度.(2)将金属导体C套上树脂圆盘,并在两端涂上硅油,置于加热盘与散热盘之间,将热电偶的导线连接在金属导体C的插孔中,当达到稳态时,每隔3m i n记录T b1和T b2的值.(3)将导线连接于B盘的导线插孔中,记录稳态时的散热盘B的温度T b3.(4)移开圆A盘,取下金属导体C和树脂圆盘,使A盘的底面与B盘直接接触,当B盘的温度上升到高于B盘在稳态下温度T b3若干K(0.2mV左右)后,关掉加热器开关S A(电扇仍处于工作状态),移去A盘,在B盘上盖上树脂圆盘,让B盘自然冷却,记录T b3,每隔30s一次,共约6~8次.(5)根据实验数据,按照相应的公式计算出金属导体的热导率.3.2 数据记录(1)基本数据铜的比热容c=385.06J/(kg K)室温t=(15.5 0.5)1)散热盘B60半径R B =(65.04 0.01)mm 厚度h B =(7.86 0.02)mm 质量m B =(893.00 0.05)g 2)金属导体C半径R C =(19.55 0.01)mm 厚度h C =(102.00 0.02)mm 孔间距h =(86.28 0.02)mm (2)实验数据表1 稳态时的相关数据序号12345平均热导率/(W m -1 K -1)不加树脂圆盘温度T a1/m V 1.931.931.921.911.901.92T a2/m V 1.541.531.531.511.511.52120加垫树脂圆盘温度T b1/mV 2.332.332.332.332.322.32T b2/mV 2.032.032.032.032.032.03T b3/mV 1.88138注:每隔3m in 记录一次.表2 散热速率相关数据时间t /s 0306090120150180 TtT=T 2/(m Vs -1)不加树脂圆盘温度T 2/mV 1.601.541.491.441.381.341.291.7 10-3加垫树脂圆盘温度T 2/mV2.031.971.911.851.801.761.711.8 10-33.3 数据处理(1)T tT=T a2值的计算本实验运用斜率法求散热速率[4-7].散热曲线的斜率即为此时的散热速率 TtT=T a3.1)不加树脂圆盘图2 不加树脂圆盘的散热曲线根据图2中曲线关系得,不加树脂圆盘时的散热速率绝对值为T tT=T a2=1.7 10-3mV /s2)加树脂圆盘图3 加树脂圆盘的散热曲线根据图3中曲线关系得,加上树脂圆盘后的散热速率绝对值为TtT =T b3=1.8 10-3mV /s(2)热导率的计算1)不加树脂圆盘1=120W /(m K)2)加树脂圆盘2=138W /(m K)(3)相对偏差的计算实验室采用的良导体为铝合金金属棒,其热导率的理论参考值为130~150W /(m K )[1].为便于相对偏差的计算[8~9],我们对理论参考值取平均值0=140W /(m K ).则e 1=1- 00 100%=-14.3%e 2=2- 0100%=-1.5%3.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求得1=120W /(m K) 2=138W /(m K )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实验方法和计算公式能够将相对偏差由原来的-14.3%降为-1.5%,而且热导率实验值 2处于理论参考值范围之内,更说明该方法能够减小实验的误差.虽然散热面积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但由于加上树脂圆盘后,散热盘B 的温度有所升高,与环境温度差增大,使得加树脂圆盘的散热速率1.8 10-3mV /s ,与不加树脂圆盘的散热速率1.7 10-3mV /s 相差无几,由此可知,热导率结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61散热面积大小和稳态时温度差[10].4 结束语本实验改进方法能够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在测定金属导体的热导率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良导体下端处与B盘的温度差较大.在求散热速率的时候只能以散热盘的温度作为稳态温度,使得达到稳态时,还得更换热电偶导线插孔,这里会带来误差.(2)在树脂圆盘与B盘暴露在空气中时,树脂圆盘中心部分也处于裸露状态,由于风扇的原因,使该部分散热比其余地方散热较慢.但是B盘上面裸露面积的减小,使比原方法引进的误差更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导体的传热高度发生了改变,高度为金属导体两插孔间的垂直距离.通过该实验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接触了实验创新的实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师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拓了思维之路,为以后设计创新实验打下了基础.参考文献1 竺江峰,芦立娟,鲁晓东.大学物理实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6~912 罗积军,徐军,张清华.大学物理实验.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 王志魁,刘丽英,刘伟.化工原理(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20~1284 李志强,陆魁春,游开明.不良导体热导系数快速测定仪.物理实验,2004,24(10):19~215 王珏,章子旭,杜晓宁.稳态法测棉布的热导率.物理实验,2006,26(3):43~466 王云,李宝河,李长江.半导体热电特性综合实验的设计.物理实验,2005,25(4):6~87 丁方圆,潘黎明,于瑶,等.热线法测定气体导热系数实验的探究与改进.物理实验,2004,24(12):39~418 胡险峰,张明宪,李化,等.热功当量测量实验中的散热修正.物理实验,2004,24(11):35`9 赵艳娥,黄玲凌.动态法测定良导体温度分布的数据处理.大学物理实验,2008,22(2):77~8110 张琳,宋贤征.导热系数测定过程中下铜板散热速率的理论计算.大学物理实验,2008,21(4):45~48SteadyM ethod for Deter m ination ofM etal Ther mal Conductivity of Experim entW ith CorrectionsFan M in liang Feng Jie(Chem ica l eng i neer i ng and techno logy Zhe ji ang ocean un i v ersity,Zhe jiang Z houshan,31600)Zhu Zhex in(T echno l og y of m ater i a ls sc ience and eng i neer i ng Zhe ji ang un ivers ity o f sc ience,Zhe jiang H angzhou,310008)Zhu Jiang feng(Phys i c s exper i m ent teach i ng cente r Zhe ji ang ocean un iversity,Zhe ji ang Z houshan,316000)Abstract:T o am end the exper i m ent o f m eta l the r m a l condu ctiv ity M easur i ng w ith ste aely-state M ethod,g ive the w ho le proce ss of the exper i m ent and co rre ct the exper i m ent formu lae.R e sults show that the e rro r ha s been reduced so large ly as to i 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m e ta l therm a l conduc ti v ity M easu ring.K ey w ord s:steady m ethod;m etal t he r m a l conductiv ity;resin d isks;coo li ng a re a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良、张伟、张力、杨振英 13927426159
一、金属基覆铜板市场现状及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子产品轻、薄、小、多功能等要求的日渐提高,元 器件的自身的运算能力以及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 随之而来的是功率不断增 加后对于 PCB 基板的散热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作为一个电子产品,如果承担元器件组装 载体的基板的散热性不好,就会导致印制电路板上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除, 造成器件过热甚至损坏, 从而使整机可靠性下降。 正是在此背景下, 诞生了高散热金属 PCB 基板。 金属 PCB 基板是由电路层,高导热绝缘介质层和金属基板构成。电路层(即铜箔)通 常经过蚀刻形成印刷电路,使元件的各个部件相互连接,一般情况下,电路层要求具有很大 的载流能力,从而应使用较厚的铜箔,厚度一般 35μ m~280μ m;导热绝缘层是金属基板核 心技术之所在,它一般是由特种陶瓷填充的特殊的聚合物构成,热阻小,粘弹性能优良,具 有抗热老化的能力,能够承受机械及热应力,一般厚度为 80μm-100μm。金属基板按照不同 的金属种类,可以分为铝板、铜板、铁板、硅钢板等,厚度规格有 0.5mm,1.0mm,1.5mm, 2.0mm,3.0mm。各种金属基板中,铝基板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加 工性能,在汽车、摩托车、计算机、家电、通讯电子产品、电力电子产品中得到了较为广泛 的应用,目前市场容量最大且未来发展潜力也不容小视。
直线的斜率的倒数 就是热导率(λ)
图 2.厚度-热阻曲线 对于单个试样,如果接触热阻相对于试样热阻非常小时(通常小于 1%) ,试样的热导 率可以直接用厚度 d 除以试样热阻 R 求出。计算公式如下: λ= d ……………………………………………(2) R
2.2 激光闪射法测试原理(ASTM E1461)简介
热极和冷极错位
图 6.热极和冷极错位示意图
3.3 测试结果分析
3.3.1 绝缘材料测试结果: 绝缘材料由于容易制备不同厚度的试样,所以便于使用作图法求热导率,且真实性更 好。以下列举几个华测检测的测试结果,见表 1。 表 1. 样品 编号 热阻 (m2K/W) 热导率 (W/wK) 作图
0.000340
3.2 测试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3.2.1 导热硅脂的选用: 1)金属基板或绝缘材料测试热导率时,必然会用到导热硅脂。导热硅脂的作用是填充 试样两表面与仪器冷、 热极接触面间的小孔隙, 使接触更加严密, 从而降低接触热阻。 然而,
导热硅脂自身也是具有一定热阻的, 如果使用导热性能本身就不是很好的导热硅脂, 接触热 阻就会增大,这时用公式 2 计算出的热导率就更趋于不准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导热硅脂导热系数主要是 1.0~5.0W/mK 之间, 华测检测推荐使用导 热系数≥4.0W/mK 的导热硅脂来进行金属基板和绝缘材料的热导率测试。 2)导热硅脂的涂抹要注意,只能涂到试样上、下两表面上,不能涂到试样侧壁上。由 于试验过程中试样会受到压力,加压后导热硅脂会向外围扩散,很容易流到侧壁上,所以在 测试前涂抹导热硅脂时就不要涂的太多太厚,而且也不要太靠近边缘,以防加压后溢出。如 图 5 所示。
图 4. DRL-III 型导热系数测试仪照片 3.1.2 设备测量装置简介: 本仪器主要由热流测试头、试样厚度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电动加压系统、数据 测控系统、冷却恒温水槽和计算机系统组成。 热流测试头由加热器、连接样品的上下热极、冷却器、测量热电偶、保温套组成。加 热器采用黄铜材料加工而成,内装内热式加热器,由高精度数显温控表控温,提供稳定的热 极温度上下热极由纯铜制成,表面安装有热电偶,热极的作用是传递热量和测量热量。冷却 器也是黄铜材料加工而成,内有水槽,通过管道与外恒温水槽相连,利用外恒温水槽与冷却 器的水循环,在冷却器中形成第二恒温场,提供下热极冷端稳定温度。测量热电偶由 6 支组 成,分别测量上下热极表面的 6 个温度点,利用温度梯度计算热流量。试样测厚装置由位移 传感器和数字显示仪表组成, 可实时检测试样厚度。 压力测量系统由压力传感器和数字显示 仪表组成,可实时检测试样压力。电动加压系统由电机、直线减速机、电子调速器和控制电 路组成,实现自动加压和卸载。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仪器控制,实现全自 动测试。 3.1.3 测试条件: 1)为测得较为准确的热导率值,每类样品都需三种不同绝缘层厚度的试样。 2)如果只有一种绝缘层厚度的试样,只能测得其导热率参考值。这个值仅是近似值, 仅供参考。
激光闪射法是使用脉冲激光照射到试样的一个表面,然后通过红外线测温器监控另一 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 然后计算出试样的热扩散系数和比热容, 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出热导率。 公式如下: λ = ρ··C ………………………………………(3) 式中 ρ——试样的密度 ——试样的热扩散系数 C——试样的比热容 激光闪射法测试范围很宽,主要适用于均质、不透光的材料。其原理如图 3 所示。
1#
1.60
0.000609
0.000271
2#
2.04
0.000438
0.000335
3#
0.000589
1.02
0.000831
0.000240
4#
0.000321
1.90
0.000504
对于两个不同厚度的试样,作图时直接把两点连成一条直线。对于三个不同厚度的试 样,应当用线性拟合的方法用三个点作出一条直线。线性拟合是指:已知某函数的若干离散 函数值{f1,f2,…,fn},通过调整该函数中若干待定系数 f(λ1, λ2,…,λ3), 使得该函数与已知点 集的差别(最小二乘意义)最小。如果待定函数是线性,就叫线性拟合或者线性回归。 在用三个试样测试时,各点与线性拟合的直线十分靠近,这说明数据偏差较小。如果 各点与直线分散越远,则数据越不准确。在表 1 中,3#和 4#试样的曲线很理想,测试结果 较为准确。 有时也会遇到各点偏离线性拟合直线较远的情况,这时应检讨测试过程是否存在不恰
当之处,并最好重新测量试样厚度,再复测热导率和热阻。 3.3.2 金属基板测试结果: 金属基板是绝缘材料、金属基材、铜箔压合到一起的整体。但由于金属基材和铜箔的 热导率相比绝缘材料来说非常大(铜的热导率约为 401,铝的约为 237,绝缘材料约为 1.0~ 2.5 左右,单位 W/mK) ,所以金属基材和铜箔的热阻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金属基板整体导热 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绝缘材料。 金属基板通常没有绝缘层是同种材料不同厚度的样品,所以无法通过作图求斜率法计 算其热导率。所以只能测试出其热阻,也可以用公式 2 的方法粗略计算出其热导率参考值。 这个参考值有时会偏差非常大, 所以一般不推荐这样计算。 以下列举几个金属基板热导率和 热阻的测试结果,见表 2。 表 2. 样品编号 1# 2# 3# 绝缘层厚度 (mm) 0.075 0.075 0.1 总热阻 (m2K/W) 0.000095 0.000076 0.000106 接触热阻 (m2K/W) 0.000039 0.000039 0.000042 试样热阻 (m2K/W) 0.000056 0.000037 0.000064 热导率参考值 (W/mK) 1.34 2.03 1.56
试样上表面的导 热硅脂,未溢出 过多至侧壁
试样下表面的导 热硅脂,未溢出 过多至侧壁
图 5.试样加压后导热硅脂溢出量示意图 3.2.2 压力设定: 测试过程中设备热极和冷极会夹紧试样, 加载的压力会直接影响到接触热阻的大小。 不 同仪器对压力的控制方式可能不同。有些仪器是以压强(Pa 或 psi)的方式来控制压力,又 有些仪器是直接用力的单位 N 来控制压力。华测检测推荐金属基板和绝缘材料测试时使用 压力为 200N,约合 40psi。 3.2.3 冷、热极重合度(同心度) : 热导率或热阻测试时, 实验设备的冷极和热极必须平行, 而且要求它们夹在试样表面上 的位置必须是重合的,不能错位。有些导热系数测试仪有一极是可活动的,有时因设备放置 不平或是活动端摇动后复位不彻底等原因会导致冷热两极出现错位的情况, 如图 6 所示, 这 时的测试结果可能就会不太准确。所以每次测试前都应检查冷、热极重合度。
4.1 测试设备及条件
4.1.1 设备参数: 名称:闪光法导热分析仪 型号:LFA-447 温度范围:室温~200℃ 使用红外检测器,进行非接触式的样品表面温升信号测试 热扩散系数范围:0.01~1000 mm2/s 导热系数范围:0.1~2000 W/mK 样品直径:12.7± 0.1mm 样品厚度:1~3mm 仪器照片:见图 7
图 7. LFA-447 型闪光法导热分析仪照片
4.1.2 测试条件: 1)为了促使激光被试样尽可能多的吸收,测试前须在试样两表面喷上一层石墨。 2)本方法需用到试样密度来计算热导率。
4.2 测试结果及金属基板可用性介绍
4.2.1 绝缘材料测试结果: 由于绝缘材料是单种均质材料, 比较适合使用本方法进行测试。 热导率测试结果见表 3。 注:稳态热流法为用三种厚度试样作图法求得,激光闪射法为用单个试样测得。 表3 样品编号 1# 2# 3# 稳态热流法测试结果(W/mK) 1.5985 2.2034 2.0466 激光闪射法测试结果(W/mK) 1.599 2.095 2.023
金属基板用激光闪射法测试出来结果差异非常大, 远远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 由于金属 基板是三种材料压合在一起的整体,并非均质材料,所以计算时用到的密度很难界定。以上 测试结果是用试样质量除以体积折算出的理想均质材料的密度。 如果只取绝缘材料的密度用 来计算,热导率值仍然远远超出了可接受范围。另外,这种三层物质叠加而成的整体,热扩 散系数和比热容也会与均质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热导率的测试结果。 所以, 金属基板并不适合用激光闪射法测试热导率。
激光闪射法测试结果和稳态热流法测试结果比较接近, 准确性较好。 且激光法只要单个 试样即可测出热导率值。 4.2.2 金属基板测试结果: 金属基板用激光闪射法和稳态热流法比对试验结果见表 4。注:稳态热流法为用单个试 样 d/R 求得参考值, 激光闪射法也是用单个试样测得。 并且用金属基板的整体密度和绝缘材 料密度分别进行了计算。 表4 样品编号 1# 2# 稳态热流法测试结果(W/mK) 1.83 1.70 激光闪射法测试结果(W/mK) 40.325 3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