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加坡组屋政策与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差异

合集下载

新加坡住房制度的启示

新加坡住房制度的启示

买的房屋面积越小 、 家庭收入越低 , 政府的补贴越多 。银行 按 揭购买组屋 ,每月 的还贷金额往往会低 于租住 同面积房屋 的
租金。
3 、 转售市场购买组屋( 不享受政府补贴 ) 条件 : 新加坡公 民或永久居 民、 至少 2 1 岁、 组 成一个核心家
目前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 以下几层 :
( 一) t t l 租 组 屋
组合房屋 , 简称组屋 , 是 由新加 坡建 屋发展局 承担建设 的楼 房, 最小的是一房式 , 最大的是六房式。新加坡房产和发展委员会 将“ 廉租 房” 分 为两个档次 , 家庭月收入 在 8 0 0新元 或 以下 的家
历, 但 他 们通过 修 建组屋 形 式 , 实现 了为绝 大多数 国民提供 经济适 用住房 的 目标 。 文 章分析 了新 加坡 和我 国的住 房制度 , 进 而给 我 们 带来 了一定 的启 示 , 以期 对我 国 目前住房 制度 的 改革和 完善 有一 定的借 鉴作 用。
关键 词 : 住 房制 度 ; 启 示
衡 社 区 的人 文居 住 环 境 。 该 委 员 会 还 将 部 分 空 置 楼 房 中 的 多 居
镇居 民最低生 活保 障标 准且住房 困难 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
的住房 。 廉租房的分配形式 以租金补贴为主 , 实物配租和租金减 免为辅 。廉租房是 国家 和当地政府 为了解 决城市中低经济收入 家庭住房 困难 而建 的普通住宅 ,有社会公 共福利和住房社会保 障性质 。 廉租房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 一是 由政府 出资建好后 , 低租 金给住房 困难户 , 二是由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给住房 困难户 , 由他 们租赁社会房屋居住 。 2 、 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是指具有社会保 障性质的商品住宅 , 它是根据 国 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 的 ,是 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 、 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 , 免收土地出让金 、 对各种经批 准的收费 实行减半征收 、 出售价格按 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 , 具有经 济性 和 适用性的特点 。经济牲是指住宅价格相对市场价格 而言, 是适 中 的, 能够适应 中低 收入 家庭 的承受能力 ; 适用性 是指 在住 房设 计 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 的使用效果 , 而不是降低建筑标准。它 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人家庭住 房问题而修建的普通住房。这类住

浅析新加坡组屋政策与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差异

浅析新加坡组屋政策与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差异

新加坡组屋与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差异浅析摘要:本文主要从公积金制度、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三个方面对新加坡组屋政策和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建设进行对比浅析,分析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问题以及新加坡组屋政策给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组屋政策;中国保障性住房;保障房空间选址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rovident fund system, the protection of housing space location, affordable housing facilities in Singapore three aspects of housing poli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 in China compared to analysis of China's current security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the Singapore group Enlightenment of Housing Polic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Housing in China.

Key words: Singapore 's HD policy; China 's affordable housing; Protection of room space location

新加坡组屋政策与中国住房市场——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新加坡组屋政策与中国住房市场——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2018年 3月 第 36卷 第 2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Jour n al of Hainan University
M ar.2018 V01.36 No.2
新 加 坡 组 屋 政 策与 中国住 房 市 场
— — 新 政 治经 济 学分 析
[收稿 日期 ]2017—11—04 【作者简介 ]阳旭东(1982一),男 ,湖北广水 人 ,厦 门大学公 共事务 学院 2017级 博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为政府
治 理 、公 共 政策 。 ① 何洪静 :《新加坡住房政策的发展进 程及效果评价》,《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 1期 ,第 21—24页 。 ② 吴 元华 :《新加坡 良治之道》,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14年版 ,第 140页。
阳旭 东 ,。
(1.厦 门大学 公共 事务来自百度文库学院 ,福建 厦 门 361005;2.贵州师范大学 教务处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 ]住房是 民生 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和经 济问题 。新加 坡组 屋政策堪 称世界 典范 。组屋 政策 体现 了居住 的本质属性 ,同时被政府赋予政党竞选 、社会稳定 、国家认 同 、种族融合 、社 区建设 、城市 开发 、 经济发展等多重意蕴 。政府通 过组 屋政策很好地解决了各类社会问题 ,履 行了社会管理职能 。住 房作为 生 活必需品 ,其首要属性 是居住属性而不是经济属性 。我 国政府应结合 国情 ,学习研究新加坡 成功经验 , 为中国住房市场 的长期健康有 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始于1960年,当时,新加坡刚刚从英殖民统治下脱离,成立自治机构,整个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政府财力有限,民众住房条件比较差。李光耀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要实现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建国初期,普通居民的居住条件恶劣,平均每一户居民不足一间居室。据官方统计,当时200万人口中有40%的家庭住在贫民窟或棚户区,能够住上像样住宅的人口只占居民总数的9%,政府面临严峻的住宅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成立了建屋发展局,专门负责建造公共组屋(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住房)。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宅问题,建屋发展局开始大规模兴建低标准、小户型住房。后来,政府又宣布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励中低收入阶层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组屋。

现在的新加坡,组屋已成为当地住房市场的主体,87%的人住在其中。这种住宅比私人房地产市场上的商品住房便宜许多,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组屋的定价不以成本为考量,多年来建屋发展局几乎一直都在做亏本生意。在2006~2007财年,政府建屋发展局亏损了7.4亿新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建屋发展局的赤字由政府资金填补,而从政府开始拨款计算至今,累计的政府补助金总额已达160多亿新元(约合800亿元人民币)。

新加坡政府公共住房计划优惠政策很详细,比如申请购买组屋的家庭,成员最少只需两个人即可;申请者家庭月收入不超过8000新元。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买得起住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

首先,制定公积金制度,进行强制性储蓄,即规定雇主和雇员各按雇员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月缴纳公积金,分别用于未来的养老、住房、医疗、保险、教育等用途,使得居民的购房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建屋发展局将根据购房者收入情况发放贷款,确保购房者每月还款额比例不会超过其收入的四成,房屋的分期付款最长期限可为30年。此外,购房者同时还可以申请商业贷款。

“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

“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

“居者有其屋”是每个市民的梦想,但对于香港这样的高密度城市来说,实 现起来并不容易。为了解决广大市民的住房问题,香港政府于1950年代开始推行 公共房屋政策。这个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让所有市民都有能力购买或租住合适的住 房,不论他们的经济条件如何。
公共房屋政策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市民的住房问题,也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 量。通过政府补贴和贷款计划,许多中低收入的家庭得以拥有自己的住房。这种 普惠性的政策也减轻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紧张,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3、保障方式多样: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采取了多种保障方式,包括公共 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住房补贴等。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承受能力选择 适合自己的保障方式。
4、保障力度强大:新加坡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不仅投 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公共住房的建设和维护,还为居民提供了丰厚的住房补贴。
2、建设公共住房:政府通过专门的公司负责公共住房的建设,并向符合条 件的家庭提供购买和租赁优惠。
3、严格管理:政府对公共住房的购买者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只有符合条件 的家庭才能购买。此外,政府还实行定期复查制度,对已购住房的家庭进行收入 等审核,以确保其仍符合补贴条件。
4、动态调整: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住房保 障政策,确保其有效性。
3、“居者有其屋”计划的有效实施:该计划不仅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可 负担的住房,还实现了居民住房自有率的提高,同时保证了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

新加坡组屋制度与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比较分析

新加坡组屋制度与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比较分析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是国际公认的政府公共住房政策成功实施的典范,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国情市情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对新加坡组屋制度作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深圳市有关主管部门先后多次派遣考察团到新加坡举行实地学习考察,对这一制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本文试结合深圳的实际,对新加坡组屋制度与深圳保障性住房制度(包括政策性支持住房)作对比分析,为深圳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住房政策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订,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加坡

2017年的GDP总量为3239亿美元,

人均GDP5.77万美元,已跻身于发达

国家行列,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已

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

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经过

39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

辉煌成就,2017年GDP总量为22438

亿元,经济总量已赶上新加坡,人均

GDP约为2.5万美元,达到国内城市

的领先水平。深圳也一直把新加坡作

为学习借鉴的榜样。但是总体而言,

二者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住房制度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二、从住房政策制定的自主性

来看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可以

独立自主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住房政

策。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新加坡

建国之初,就制定并实施了《新加坡

建屋与发展法》,明确了政府发展公

共住房的方针、目标,同时还颁布了

《建屋局法》和《特别物产法》等,

加上1953年颁布的《中央公积金法》,

有效地解决了本国居民无力购房的难

题,为组屋制度实施构建了比较完善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首先,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强调政府主导以及多元供应的原则。新加坡政府通过建立公共房屋发展局(HDB),在不同地区建设公共住房,向居民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同时,政府也鼓励私营部门参与住房建设,增加住房供应。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建立相应的政府机构负责住房供应、规划和监管,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住房建设,提高住房供给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其次,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注重住房改善和户外环境建设的结合。新加坡政府在公共住房项目中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为居民提供安全、基本的住房条件,而且还注重户外环境的美化和社区设施的建设,使居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国在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时可以注重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关注社区发展和户外环境建设,从而提高住房保障的综合效果。

再次,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鼓励居民通过储蓄购买住房。新加坡政府通过建立特殊的储蓄机制,鼓励居民进行住房储蓄,并提供贷款和购房补贴等措施,帮助居民实现购房梦想。中国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建立健全的住房储蓄和购房贷款机制,引导居民进行住房储蓄,从而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

此外,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还注重提供各类住房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比如,新加坡的公共住房项目中既有承租制度,也有购买制度,满足了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的住房需求。中国可以学习这一做法,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形式的住房供应,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总之,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政府主导和多元供应、注重住房改善和户外环境建设、鼓励住房储蓄和购房贷款以及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是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成功的关键点,对中国在住房保障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可以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居民的正当住房需求。

新加坡组屋与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对比分析

新加坡组屋与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对比分析

新加坡组屋与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对比分析

引言

组屋是新加坡独特的住房形式,其与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

文将对新加坡组屋与我国经济适用房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国在住房政策上的差异和共同点。

新加坡组屋概述

新加坡组屋起源于1960年代,是新加坡政府提供给低收入家庭的平价住房。

组屋是由新加坡房屋发展局(HDB)建设和管理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新加坡当时存在的住房问题。新加坡组屋通常是高层建筑,分为不同尺寸的单位供不同家庭规模使用。

新加坡的组屋拥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例如学校、医疗中心、购物中心等,以

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此外,组屋社区也注重社会建设,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来促进邻里关系和社会凝聚力。

我国经济适用房概述

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是指由政府提供的价格适中的住房,旨在解决低收入群体的

住房问题。经济适用房项目通常由政府投资建设,并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需求进行住房分配。

经济适用房在我国的建设和管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以及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我国的经济适用房项目通常包括住房本身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学校、医疗中心、商业设施等。

对比分析

政府角色

新加坡组屋和我国经济适用房都是由政府提供的住房。然而,在两国的住房政

策中,政府的角色存在一定差异。

在新加坡,政府的角色比较突出,新加坡房屋发展局(HDB)是负责组屋建设

和管理的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和资源。新加坡政府通过HDB积极干预住房市场,控制房价,确保低收入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住房。

相比之下,我国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和住房

浅谈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

浅谈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

浅谈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

2016年4月13日,学校组织考察新加坡建屋发展局。通过参观样板房、座谈、参阅资料及到组屋区现场考察,对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有了较为深入和直观的了解。新加坡通

过修建公共组

屋(“组合房屋”

的简称)形式,

实现了为绝大

多数国民提供

经济适用住房

的目标。可以这么说,公共住房政策是新加坡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在民众中享有的较高的支持率。

一、发展理念

来到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写着杜甫的三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即每个人

都珍惜自己的财产,

只有让人民拥有财

产,社会才会变得更

加安定。新加坡建国

总理李光耀正是接

受了这一思想,制定和实施了“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以体现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治国理念。

从历史上看,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开始执政,就十分重视住房问题,李光耀曾经指出:解决住房问题是为了经济、社会、政治和安全。新加坡政府认为,拥有房屋所有权有助于增强社区归属感,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能够为居民提供保值的资产,使居民积极参与维护居住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居民建立良好的工作意识。为此,1964年新加坡宣布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1965年独立建国后,李光耀强调,为了让那些儿子必须履行国民服役的父母觉得新加坡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值得他们的孩子去捍卫,就必须让新加坡的每个家庭拥有自己的资产,特别是拥有自己的住房。

二、发展思路

新加坡的组屋对我国公租房设计的启发

新加坡的组屋对我国公租房设计的启发

关键词 : 新 加坡组屋; 公租房; 建筑设计
Ke y wo r d s :S i n g a p o r e HDB f l a t s ; p u b l i c r e n t l a h o u s i n g ; b u i l d i n g d e s i g n
丁 平 DI NG P i n g
( 江 苏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建 筑 设 计 与 装饰 学 院 , 徐州 2 2 1 1 1 6 ) ( S c h o o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a n d D e c o r a t i o n, J i a n g s u J i a n z h u I n s t i t u t e , X u z h o u 2 2 1 1 1 6 , C h i n a )
0 引言
针 对低 收入 群体 并 以租 赁 的形 式 出现 ,各 地 纷 纷 制定 和 完 善 保 障性 住 房建 设 计 划 , 并 已开 展 大 量 建设 , 在 建 设 中有 必 要从 其 他 国家 吸取 一 些 经验 , 以 防走 弯 路。 笔者 在 新加 坡 学 习期 间 曾走 访 了 当地 的 一 些公 共住 房 ,发 现 新加 坡 的公 共
3 m2 . 3 7 m 2 . 5 4 m 等 。 随 着人 民生 活 组 屋 到 一 定 年 限 ,大 多 数住 户 可 以提 出 申请 进 行 翻 修 , 费 套 内 建 筑 面 积 分 别 是 2 水平 的 提 高 ,新 加 坡人 目前 更趋 向 4 一 R M 及 更 大 的单 元 。 用 大部 分 由政 府 提 供 。 现 在 新加 坡 的 公共 住 房 为 8 0 %以 上 目前 所 执 行 的标 准 为 : 两 室 一 厅 的 3 - R M 套 型 , 套 内 建 筑 的居 民 提供 了住 所 ,大 约 9 5 % 的成 年人 有 自 己的住 房 , 而 面积标准 为 6 5 m 2 ;三 室 一 厅 的 4 一 R M 套 型 ,面 积 标 准 为 且 就住 在 组 屋 里 。 9 0 m ; 四室 一 厅 的 5 一 R M 套 型 , 面 积 标 准 为 1 1 0 m 。 由于 家 2 新加坡组屋的特点

从新加坡“居者有其屋”制度看中国住房保障问题

从新加坡“居者有其屋”制度看中国住房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I S O C I A L S E C U R I T Y
从新加坡 “ 居者有其屋’ ’ 制度看中国住房保障问题
李尔斯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武汉
4 3 0 0 7 2
【 摘要】 我国 住 房保 障问题一 直是 民众关心的热点, 也是政府 着力解决 ( 三) 建立 强制性 的中央 公积 金制度作为住房 保障的关键支撑 的重要民生问题之・。 我国 房价_直居高不 中 低收 入群体 面 临着巨 大的 新加坡 在 1 9 5 5 年建 立了中央公积金 制度 , 由中央 公积 金局专 门负 购房压 力。 相比之下, 新 加坡成功 的解决了针对社会是不 同收入 群体的住 责 公积 金的管 理运营 。 该制度 的主 要特征 为政 府立法 强制个人储蓄 , 不 也是一种带有 强制性的社会 保障制度 。 公积金 的缴 房供应的难题 , 研究新加坡住 房保障制度 的成功经验 , 对 完善我 国 住 房保 仅 是强制储蓄 制度 , 交由雇 主和雇员各按雇员工资收 入的一定 比例逐月缴 纳 , 公积金 的本息 障体 系具有重要 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住房保 障新加坡住 房公积金
二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
组屋 是 由新 加坡建 屋 发展局 承担 建筑 的公共房屋 , 为 大部分 新加 坡人 的住所。
1 . Fra Baidu bibliotek 造背景

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分析

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分析

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分析

作者:李倩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从国情环境、重视程度、参与程度和发展情况四个方面,对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

一、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学界对于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的探索也经历了从模式的选择与建立,再到理论依据的探寻这样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早期文献多针对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实践经验展开分析。其中,李薇辉等(2005)从住房制度、住房机构、住房法规、调控手段四个方面,对世界各国的政府干预住房问题进行了比较说明。李扬等(2008)重点阐述了美国政府主导的抵押市场模式、德国住房储蓄银行模式和新加坡公积金加“组屋”模式的基本运行机制和特点。郭伟伟(2008)重点从政府主导、严格控制土地资源、中央公积金制度、家庭收入基准、法律规范、规划设计六个方面对新加坡“住者有其屋”住房保障制度展开了详细说明。在对国外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殊性国情,国内学者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王晖,2006)。进一步地,聂曙光等(2007)指出,尽快建立并完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并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张振勇等(2010)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庇古旧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等不同视角切入,构建住房保障的理论依据。

尽管既有文献已经关注到,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实践经验借鉴与中国特色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尚且缺乏深入探讨。例如,如何将新加坡成功的“组屋”发展模式应用到中国特色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来?事实上,由于我国与新加坡在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均存在较多的不同之处,盲目地效仿与照搬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是行不通的,在建立并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过程中,既要借鉴新加坡“组屋”模式成功发展的经验,也要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符合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考虑到新加坡与中国在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背景与发展阶段等方面均具有差别,单纯通过对两国当前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明显是缺乏信服力的。因此,本文结合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中国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新加坡在发展“组屋”模式的过程中值得中国学习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美国、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少于 l 5年 。 政 府 向低 收入 家 庭 发 放 房 租
联邦政府的住房补贴从住房供应者转 向需求者 ,保障形 式 主要转成货币补贴 。 对于本国的中低收人群体 。 美国则
完 全 从 需求 端 出发 ,通 过 利 率 优 惠 和 首付 担 保 使其 买 得 起 房 。2 0 0 3年 后 由 于房 价 的过 快 上 涨 , 府 也 开 始 提 供 政
的 补助 — — 住房 津 贴 , 似 于 国 内所 说 的 “ 人 头 ”典 型 低息贷款 、 类 补 。 首付担保及首付补贴 ; 针对所有购房者的贷款 代 表包 括 美 国 17 年 起 的租 房优 惠券 和 租 金证 明 , 国 94 英 和 欧洲 大 陆 国家 的 住房 津贴 等 。
坡 为例 , 主要 介 绍 这 两种 模 式 的保 障 目标 及 覆 盖 范 围 、 保 40万套 为 私有 公 寓 。 外 , 邦 政 府 每 年编 制 10亿 美 0 另 联 5 障形 式 、 资金 来 源 、 出机 制 等几 个 方 面 。 退
( ) 国模 式—— 高 度 市场 化 的保 障 性住 房 政 策 一 美
冈 此带 有 很 强 的政 策 性 。 根 据 保 障方 式 和 环 节 的不 同 ,公 共 住 房 政 策 分 为 两
供 给 导 向 型 的公 共 住 房 政 策 所 采 用 的公 共住 房 金融 工具 ,包 括 政 府 向公 共 与 私 营 的 住 宅 建筑 商 以及 个 人 通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及借鉴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及借鉴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及借鉴

摘要:国内外经验都表明,住房关系民生,住房问题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住房,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国外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概况入手,继而对发达国家新加坡的住房保障体系进行分析,最后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来针对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健康发展做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国际经验;对策

abstrac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hows tha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housing, the housing problem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the societ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mediate interests of residents. how to improve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to meet their basic living needs housing for vulnerable groups,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guarantee of housing,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singapore’s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finally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mature for china’s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make the beneficial discussion on the healthy

我国保障性住房公积金扩充融资模式新探索——以新加坡组屋融资经验为鉴

我国保障性住房公积金扩充融资模式新探索——以新加坡组屋融资经验为鉴

3 9 4一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年第 4 1 卷第 7期
牛丽云, 刘玲璞 , 张 梅.我国 保障性住房公积金扩充融资模式新探索—— 以新加坡组屋融资经验为鉴[ J ] .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 , 4 1 ( 7 ) : 3 9 4 — 3 9 6
我 国保 障性住 房公积金扩充融资模 式新探索
中图分 类号 : F 2 9 3 . 3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0 7— 0 3 9 4— 0 3
随着房价的持续走 高, 中低收入群 体无力购 买商品房 已 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保 障中低收入群体 的居住权利 , 国家开 始进一步推进住房保 障制度 , 大规模建设保 障住房 。根据 国 家“ 十二五 ” 规划 的要 求 , 到“ 十二五 ” 末, 我 国的住房 保障制 度计划覆盖全 国 2 0 %的城镇家庭 , 2 0 1 1 —2 0 1 5年我 国计划建
住房的同时 , 也能够让经济条件 优越的 国民通 过房地产市场 购买私宅 , 因此 , 在新加坡 1 2万新元 ( 约合 6 0万人 民币 ) / m
的私人公寓也_ 不 足为奇 。总之 , 新加坡 的住房 供应体制 既满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 学基金 ( 编号 : L G 2 0 1 2 0 3 0 3 ) ; 河 Baidu Nhomakorabea农业 大学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一、新加坡组屋制度的由来与主要内容

新加坡的组屋是住房建设局造的房子。新加坡面积现在是701平方公里,人口505万,中间拿新加坡护照和新加坡永久居民的是360万,华人74%,马来14%,印度9%,其它3%,是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的一个国家。平均每户人数3.6人,人均GDP(2009年)51119新元,平均受雇人数月收入3690新元,2万人民币不到。居住政府组屋人口(2010)为82%,其中:自有80%,租住2%,新加坡的政策跟其它国家有很大不同。

组屋制度最初来自于李光耀的基本理念

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80%新加坡居民租住政府造的房子?最初来自于新加坡第一代领袖的基本理念,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要建造一个居者有其屋的社会。我自己很荣幸在1992年到新加坡后,我的老板是新加坡的副总理,我跟他做了两年,听他进过很多新加坡的早期故事以及早期政策怎么形成。

一开始已经说了,60年代新加坡是非常贫困的地方,新加坡不像香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批大陆去的公民在那里打下了工业基础,新加坡在60年代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新加坡主要的就业机构为两个:一是英国殖民地政府,二是英国的太平洋基地。

新加坡立国为1965年,新加坡的立国跟所有国家不一样,是被立国。新加坡于1965年在马来西亚联邦两会上,被要求离开马来西亚联邦,当时的李光耀向老百姓宣布这个消息时,是流着泪的,政治家一时不知道怎么才能领导这个国家生存下去,就业困难、住房困难,怎么走?他们定了非常重要的政策——打开大门,引进外资,建立新加坡裕廊工业园,由外资提供条件。在当时反潮流的历史中(50年代、60年代经济学界流行的思想是南美洲左派经济学家的不平等贸易理论),发达国家拿着昂贵的工业品去交换中等国家、落后国家非常便宜的产品。新加坡形成的经济政策思路是自己发展民族经济,发展进口替代产品,中国叫自力更生,在这种大趋势下,新加坡被逼走出来,打开门,让外国资本家进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组屋与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差异浅析摘要:本文主要从公积金制度、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三个方面对新加坡组屋政策和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建设进行对比浅析,分析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问题以及新加坡组屋政策给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组屋政策;中国保障性住房;保障房空间选址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rovident fund system, the protection of housing space location, affordable housing facilities in Singapore three aspects of housing poli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 in China compared to analysis of China's current security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the Singapore group Enlightenment of Housing Polic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Housing in China.

Key words: Singapore 's HD policy; China 's affordable housing; Protection of room space location

1. 新加坡组屋和中国保障房建设历程简析

1.1新加坡组屋历程概述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华人占75.2%,马来人占13.6%,印度人占8.8%,其他种族占2.4%。国土面积仅有699.4平方公里,却居住着448万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很大。在建国初期1959年自治时面临着严重的房荒,住房形势十分严峻:当时200万人口中有40%的人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大多数居民只能栖身于用木板和铁皮搭建的棚屋之中,能够住上像样住房的人口仅占居民总数的9%,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3平方米。恶劣的住房条件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恶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以至于政府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立国之初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我们的新社会,居者有其屋是关键”。

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指出:“我们将全力以赴去达致我们的目标:使每一个公民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家。”面对严重的屋荒,为解决居住及其引发的社会问

题,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组屋计划,正式开启新加坡的组屋年代。该计划主要是由政府拨出国有土地和适当征用私有土地作为建房之用, 同时由银行和中央公积金局提供建房所需资金。在政府组屋计划的实施中,建屋发展局、中央公积金局和银行部门相互配合、同运作、相得益彰。其具体做法是:政府主导组屋的开发与建设,由建屋发展具体

图1:新加坡组屋变迁示意

实施。新加坡是市场经济国家,但住房的建设与分配并不完全通过市场来实现,而是由政府主导公共住宅的开发与建设。1在住房保障方面,新加坡政府一直都是其国人出色的管家和掌舵人,政府干预和介入很有本国特色。新加坡政府十分明确自身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的责任,制定了符合其国情特点的住房政策和分阶段建房计划(每五年制定一个计划),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法律、金融、财政的手段,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

1.2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概述

1998年中央政府推行的住房商品化改革促进了从福利分房制度到商品住房1俞永学.新加坡的住房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8.

制度的根本性转变。自2002年国有土地招拍挂制度实施以来,商品住房的价格急剧飙升,越来越多的市民难以负担高额的购房支出,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激增,迫切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201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年内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导致了保障性住房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保障性住房管理渠道十分分散,这导致了住房多头管理的现象:一般来说,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出让由国土部门每年按照计划推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由建设部门执行,而房屋的管理则由房屋管理部门负责,中低收入家庭的资格审查又由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来完成,另外还需要税务等其他部门支持与合作。

图2:新加坡组屋与中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示意

因此,对保障性住房进行管理的权利与义务其实是掌握在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中的,需要经过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在目前的政府机构职能中,即使在大部制改革之后,无论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或者“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部门或者政府其他部门中都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对保障性住房这一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管理,因此保障性住房容易处于“多人管理”,却又“无人管理”的局面。2

对比新加坡和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建设进程可以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仍存在较大问题并和新加坡有一定差距,这一方面基于不同国情,不同市场机制及实施政策。也与国家的扶持力度,政策的可实施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效果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两国住房公积金政策,保障房空间选址、配套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对新加坡和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对比分析。

2马建平.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新加坡和中国公积金制度对比浅析

2.1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简析

1955年,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这是一项全面的强制储蓄制度,规定雇主(不论是私人机构还是国家机关)和雇员都必须以雇员的薪金为基数,按照法定的公积金缴纳率将个人月薪的一部分存入中央公积金局的个人账户,用于退休、住房、医疗、教育、投资增值等诸多方面。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与公共住房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保证“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实现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兴建政府组屋、解决住房问题方面成绩最为显著。中央公积金制度在“组屋”建设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首先,完备的公积金制度成功地运用了人们的储蓄积累,为国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住宅建设资金。雇主和雇员按照一定缴纳比率将公积金储蓄存放在中央公积金局,中央公积金局把公积金归集起来后,除留足会员提款外,其余全部用于购买政府债券;公积金会员动用公积金储蓄购买建屋发展局的政府组屋,以现金支付或抵押支付房款,这又促使更多的款项转入国家手中,为政府建立了强大的资金储备。政府利用部分公积金储备,以贷款和补贴的形式注入建屋发展局的组屋建设,从而使建屋发展局有能力大规模地进行公共住房建设。3

自1968年新加坡大力推行公共住宅出售政策以来,购房者日益增多,如何搞好公房合理配售,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有序的市场分配原则,成为建屋发展局的重要课题。

为此,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缜密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购买人条件、购买程序、住宅补贴等均作出严格规定,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合理分配。政府制定了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购屋准入政策,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调整收入顶限。

在20世纪70年代,规定只有月收入在1500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以下者才可申请购买组屋,80年代提高到2500新元,随后又放宽到3500新元,目前,组屋政策已逐渐放开至8000新元。这样基本保证了80%以上的中等收入家庭能够购买到廉价的组屋。而对高收入水平的家庭(家庭月总收入超过8000新元),建屋发展局不负责提供组屋,而是通过住房商品化方式解决,从房地产市场直接购买私宅。在购买程序方面,一般来说,符合政府配房条件的住户,一律排队等候政府分配住房。依购房者的经济收入水平区分层次,低收投入者可以廉价租房,中等收入

3陈志刚.新加坡组屋与中央公积金政策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14,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