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1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课时规范训练(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独成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B.分子中若有化学键,则一定存在σ键
C.p和p轨道不能形成σ键
D.含π键的物质不如含σ键的物质稳定
解析:选B。A项,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但如果存在化学键则一定
有σ键;C项,若p与p轨道“头碰头”重叠就能形成σ键;D项,如N2中虽有π键,
但N2很稳定。
2.甲硫醇(CH3SH)可用于合成染料、农药、医药等。下列有关甲硫醇与甲醇的判断正确
的是( )
A.甲硫醇与甲醇是等电子体
B.甲硫醇与甲醇的沸点高低相近
C.甲硫醇与甲醇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
D.甲硫醇与甲醇均存在分子间氢键
解析:选A。甲硫醇与甲醇均为6原子分子,价电子总数均为14,A项正确;由于甲醇
羟基氧原子、氢原子之间能够形成氢键,常温下甲醇为液态,而甲硫醇为气体,B项、D项
错误;甲硫醇与甲醇的碳原子均采取sp3杂化,C项错误。
3.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
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解析:选B。干冰、碘为分子晶体,除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外,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
NaOH中Na+与OH-间存在离子键,OH-中O、H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氯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
4.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B.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就是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致
C.氢原子和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原子(F、O、N)形成的共价键,称为氢键
D.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相应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氢键也可存在于分子内
解析:选D。氢键存在于H和非金属性很强的原子F、O、N之间,不属于化学键,大多
存在于相应分子间,少数分子内也存在分子内氢键,氢键的存在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2
5.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
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叁键
B.CO分子中有一个π键是配位键
C.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
D.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选D。由题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CO分子中C、O原子之间通过2个π键,
一个σ键,即叁键结合,其中,CO分子中1个π键由O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C原子
提供空轨道通过配位键形成;N2与CO两分子的原子数和价电子总数相等,互为等电子体,
N2化学性质相对稳定,CO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
解析:选C。气体单质分子中,可能只有σ键,如Cl2;也可能既有σ键又有π键,
如N2;但也可能没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B.在SCl2中,中心原子S采取sp杂化轨道成键
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D.凡AB3形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解析:选C。A项,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分子构型可以是正四面体形,也
可以是三角锥形或V形,A错误;B项,SCl2中S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B错误;D项,
AB3型共价化合物,中心原子可采取sp2杂化,如SO3等,D错误。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解析:选B。A中CO2为非极性分子;B说法正确。D中水为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不是直
线形,属于V形结构。选项C中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9.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3
①NH3的熔、沸点比Ⅴ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
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
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水分子高温下很稳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水分子高温下很稳定是因为分子中O—H键的键能大。
10.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下列关于
氯化亚砜分子的几何构型是和中心原子(S)采取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锥形、sp3 B.V形、sp2
C.平面三角形、sp2 D.三角锥形、sp2
解析:选A。SOCl2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1+3=4,S原子采取sp3杂化,由于
孤电子对占据一个杂化轨道,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
11.元素X和Y位于同一主族。负二价的元素X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
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88.9%;元素X和元素Y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在这两种化合物中,X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60%。
(1)确定X、Y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元素X和元素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写出X质量分数为50%的化合物的化
学式 ;
该分子的中心原子以sp2杂化,是 分子,分子构型为 。
(3)写出X的质量分数为60%的化合物的化学
式 ;
该分子的中心原子以sp2杂化,是 分子,分子构型为 。
(4)由元素氢、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两种,其水溶液均呈酸性,试分别
写出其分子式 、 ,并比较酸性强弱: 。
(5)由氢元素与X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写分子式),
分子构型为V形的是 (写分子式)。
解析:根据氢化物化学式H2X知MM+2×100%=88.9%,M(X)=16。可推知,X为O,
则Y为S,则其氧化物分别为SO2、SO3,根据杂化轨道理论易确定其分子构型、极性。三种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H2SO3、H2SO4,其酸性:H2SO4>H2SO3。X元素为O,与H元素形成两种化
合物H2O和H2O2,其中H2O的分子构型为V形,H2O2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O—O—”。
答案:(1)X:第二周期,ⅥA族;Y:第三周期,ⅥA族
(2)SO2 极性 V形
(3)SO3 非极性 平面三角形
4
(4)H2SO3 H2SO4 H2SO4>H2SO3
(5)H2O2 H2O
12.为了比较温室效应气体对目前全球增温现象的影响,科学家通常引用“温室效应指
数”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表中有(A)至(I)共9种气体在大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及其温室效
应指数。
选项 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 (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
应指数
A N2 78 0
B O2 21 0
C H2O 1 0.1
D CO2 0.03 1
E CH4 2×10-4 30
F N2O 3×10-5 160
G O3 4×10-5 2 000
H CCl3F 2.8×10-5 21 000
I CCl2F2 4.8×10-5 25 000
(1)下列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是( )
A.N2 B.O2
C.H2O D.CO2
E.CH4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l3F与CCl2F2互为等电子体
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
C.CH4是目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H2O的沸点是九种物质中最高的,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出气体如:NF3、CHClFCF3、C3F8,它们
虽是微量的,有些确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确定NF3分子呈三角锥形
B.C3F8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
C.CHClFCF3存在手性异构
D.第一电离能:N<O<F
(4)水能与多种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已知某红紫色络合物的组成为
CoCl3·5NH3·H2O。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腾有氨放出,同时产生Co2O3沉
5
淀;加入AgNO3于该化合物溶液中,有AgCl沉淀生成,过滤后再加AgNO3溶液于滤液中无变
化,但加热至沸腾有AgCl沉淀生成,且其质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二分之一。则该配合物的
化学式最可能为( )
A.[CoCl2(NH3)4]Cl·NH3·H2O
B.[Co(NH3)5(H2O)]Cl3
C.[CoCl2(NH3)3(H2O)]Cl·2NH3
D.[CoCl(NH3)5]Cl2·H2O
(5)在上题中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为 。
(6)表格中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结构
式 。
解析:(1)N2、O2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H2O为V形结构,由H—O极性键构
成的极性分子,CO2为直线形结构,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H4为正四面体结构,由极
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2)由表可知,虽然其他物质温室效应指数高,但CO2含量大,是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3)N原子2p轨道半充满,稳定,第一电离能N>O。(4)溶液呈
弱酸性,说明NH3均在内界中,由第二次沉淀只有第一次一半可知,3份Cl-,2份在外界,
1份在内界,选D。(5)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先写出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再失去3
个电子。
答案:(1)C (2)C (3)D (4)D
(5)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6)N2O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