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
组织失败与成功案例分析
组织失败与成功案例分析组织是一个集体行动的形式,需要领导者的引导和成员的支持。
组织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取决于领导者的能力,更取决于组织的成员能否达成共识和紧密合作。
在下面,我将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组织的成功与失败因素。
一、失败案例——行政机构中的腐败猖獗在现代社会,行政机构是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桥梁。
然而,在一些行政机构内部,腐败、权力滥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社会信任。
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根源就在于组织的失败。
首先,行政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许多行政机构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以政治利益优先,对防治腐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不作为或滥用权力等现象,进而引发腐败。
其次,行政机构内部缺乏维护集体利益的共识。
一些行政机构存在个人主义、局部利益至上的现象,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组织精神,在协同工作中往往只看重自身利益而忽视团队合作,这就助长了腐败的发展。
第三,行政机构中的领导者不负责任。
组织成功与失败取决于领导者的意愿和行为,如果领导者缺乏追求公正、诚信、责任的品质,那么组织很容易缺乏动力和使命感,产生腐败行为。
二、成功案例——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是当前最具代表性和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
其成功之处在于其组织的高效性和优秀的团队合作。
首先,互联网企业具备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互联网企业注重制定高效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能够使得员工们更加自觉遵守,制度罚则的实施也使得员工不敢滥用职权,这为公司保障了运营效率和运转秩序。
其次,互联网企业具备高度协作精神和强烈归属感。
互联网企业文化注重个人的价值和荣誉感,鼓励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同时强调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
团队的协作意识和强大的凝聚力,为公司整体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得团队成员共同为企业的目标奋斗,实现了成功。
第三,互联网企业注重领导者和团队成员的素质培养。
互联网企业中的成功不能仅仅靠管理制度和团队合作,领导者和员工的素质培养也是关键因素。
当代中国省部级高官受贿罪案例分析
/articles/zgyj/fzyj/arti cle_2013032780025.html张涛:当代中国省部级高官受贿罪案例分析发布时间:2013-03-27 15:20 作者:张涛字号:大中小点击: 5066次一、引言有效治理腐败的前提条件,无疑是对腐败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换言之,需要我们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工作,去观察腐败事物,去描述腐败事物的各种现象,尽可能透视腐败事物特性的各个要素,探寻腐败事物的客观特性,进而发现腐败事物的通则性,在此基础上产生治理腐败的决策。
因而对腐败事物的经验观察、精确测量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有系统的事实陈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章研究对象定位在省部级政府官员(包括副部级以上的党委和政府、国有企业干部)和已经完成司法审判的受贿罪案这两项标准上。
腐败是“政府官员违背公约的准则以谋取私利的行为”,(萨缪尔·亨廷顿,1989)换言之,就是利用公共权力获取非法的个人利益。
在刑事责任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受贿罪、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行贿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为腐败犯罪。
有证据表明,受贿罪是省部级政府官员腐败的主要罪名。
当然,研究对象也涵盖因受贿罪与其它罪名数罪并罚的省部级政府官员。
未进入司法程序,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受贿腐败的省部级政府官员不在研究范围内。
二、数据说明在1978年以前,因为受贿罪而受到刑罚的省部级政府官员一个没有。
第一个因受贿罪受到刑罚的省部级政府官员是原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洪清源,1987年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10年徒刑。
本文作者收集了从1987 年到2011年因受贿罪受到刑罚的省部级政府官员76个案件,这些案件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等官方出版物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这 76个案件并不是随机抽取的样本,而是只要符合受贿罪、省部级政府官员这两个条件均收集在内。
公职人员贿赂受贿案例分析
公职人员贿赂受贿案例分析公职人员贿赂案例分析引言公职人员贿赂受贿案件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公信力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正行政和法律的公正适用。
本文将分析一起发生在2010年之前的公职人员贿赂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法律分析和律师点评。
案例一:公职人员贿赂案事件时间:2005年至2010年事件地点:某市政府细节描述:1. 2005年,某市政府财务局负责人张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某建筑公司负责人李某给予的贿赂款项,以便在招标过程中为该公司提供内部信息,帮助其中标市政府的建筑工程项目。
2.张某于2006年至2010年期间,接受李某多次贿赂,共计贿款500万元。
在这期间,该建筑公司中标了多个市政府的工程项目,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巨额利益。
3. 2010年,某政府进行反腐败行动,成立了一个专案组对市政府的各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发现了张某收受贿赂的问题。
4.张某被依法逮捕,并被指控犯有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
在接受审讯时,他供认了自己的罪行,并主动退还了部分贿赂款项。
5.在法庭审理中,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李某因为主动供述犯罪行为,获得从轻处罚,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律师点评:这起案件体现了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和受贿的严重性,对社会公信力造成了很大损害。
首先,公职人员应当为公众利益服务,违背了职责使他人获利是严重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行为。
其次,受贿犯罪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正行政,还为贿赂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
在本案中,张某贪婪地接受了一名建筑公司负责人的巨额贿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为该公司提供了不公正的优势。
此外,他还滥用职权为该公司泄露内部信息,扭曲了公开透明的招标过程。
法院对此案的审判结果是合理而严厉的。
张某作为公职人员,他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对他的惩罚与其罪行相称。
国家对腐败行为一直持零容忍态度,正义的审判结果将向社会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从而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
行政监督案例分析
行政监督案例分析
行政监督是指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执行职责的过程中,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制度。
行政监督的目的在于保障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行政监督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行政监督的实际运行情况。
案例一,某地政府部门在拆迁过程中存在强制拆迁、低价补偿等问题。
在这一案例中,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及时介入,对拆迁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拆迁程序合法、补偿合理。
同时,还应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妥善解决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某行政机关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腐败行为。
对于这样的情况,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招标程序的监督,建立健全的招标监督机制,加大对招标过程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操作和腐败行为,保障招标工程的公平、公正进行。
案例三,某政府部门在公共资源分配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监督部门应当深入调查,严格审核公共资源分配的程序和结果,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综上所述,行政监督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防止滥用职权、腐败现象的发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各级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介入,妥善解决各类问题,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行政审批廉政风险案例
行政审批廉政风险案例引言行政审批是指政府机关对特定事项进行的一种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然而,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廉政风险,包括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行政审批中的廉政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廉政风险案例分析1.1 案例一:某地区建设项目审批中的腐败问题在某地区的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
有些项目审批人员收受开发商的贿赂,违规通过了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1.2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权力滥用导致不公正审批某政府部门的审批人员滥用职权,对某公司的申请进行了不公正的审批。
这种滥用行为导致了该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的公正性。
二、廉政风险的原因分析2.1 缺乏监督机制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廉政风险的存在。
审批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滥用权力或接受贿赂。
2.2 制度不完善行政审批的制度不完善也是廉政风险的原因之一。
相关制度规定模糊、不明确,容易给行政审批人员留下漏洞,从而产生腐败问题。
2.3 个人素质问题行政审批人员个人素质不高也是廉政风险的原因之一。
一些审批人员缺乏廉洁意识,对贪污腐败问题缺乏足够的警惕性。
三、解决行政审批廉政风险的对策3.1 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是解决行政审批廉政风险的关键。
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来约束审批人员的行为。
3.2 完善制度规定为了降低行政审批的廉政风险,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明确审批程序、责任分工以及惩处措施,强化制度执行力度,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3.3 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加强行政审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减少廉政风险的发生。
3.4 增加公众参与度加强公众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和参与,可以有效减少廉政风险。
可以通过建立投诉举报渠道、公开审批信息等方式,让公众参与行政审批过程,监督审批人员的行为。
贪贿案件剖析材料范文(通用篇)
贪贿案件剖析材料范文(通用篇)贪污贿赂是指公职人员为谋取私利而滥用职权、索取或者收受财物,严重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贪渎之风令人深感忧虑,对于这种社会毒瘤,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原因和危害,加强预防和打击,以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
一、案例介绍2018年11月,某省某市发生了一起贪污贿赂案件。
王某是该市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长期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与某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勾结,通过贿赂手段牟取了大量的不正当利益。
王某贪污了数千万元的公款,并在企业采购环节中收受供应商的回扣。
这些行为不仅使企业陷入深重困境,还严重损害了公信力和社会正义。
二、案件分析1.原因分析(1)体制腐败:在这个案件中,企业主要是通过与政府官员的勾结来实现腐败行为。
政府官员在行使职权时缺乏监督和制约,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2)制度不完善:在该市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对权力的运行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查制度,容易给腐败行为提供生存空间。
(3)腐败思想观念:一些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为谋取私利不择手段。
由于缺乏廉洁的思想理念,他们往往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2.危害分析(1)财产损失:案件中,企业损失惨重,负债累累,不得不面临倒闭的危险;与此同时,纳税人的利益也受到损害,公共财政面临困境。
(2)社会不公:腐败行为的存在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增加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
(3)破坏社会道德:贪污贿赂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4)扶贫攻坚受阻:贪污贿赂行为侵占了国家财政资源,导致扶贫事业发展受限,阻碍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三、预防和打击1.加强制度建设(1)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权力公开、权力分工、权力运行的规定,确保权力一个人一岗、一岗到底。
(2)建立权力审查制度:对拥有一定权力的公职人员开展定期有偿和无偿财产申报,对重要决策进行事后追责和问责,确保公职人员的行为合法合规。
2022年司河北省法行政系统反腐败案例
2022年司河北省法行政系统反腐败案例案例一:谢步升,今天已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却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后枪决的第一个贪污分子,时间是1932年5月9日。
这个人当过江西瑞金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
他的罪行是:利用职权贪污打土豪所得财物,偷盖临时中央政府管理科公章,伪造通行证私运水牛到白区出售。
为谋财,他秘密杀害了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的一名军医。
20年前,当年的见证人有的还在世,他们曾向现任江西瑞金市委党史办副主任的刘良讲述往事:此案是时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亲自指示查处的。
事发不久,办案遇到了阻力。
邓小平决定亲自去中央局反映谢步升的犯罪事实,同时,要调查员去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情况。
毛泽东当场表态:“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案例二:肖玉璧,红军英雄,全身伤疤90多处,曾任陕甘宁边区某区主席、贸易局副局长,同时是抗日战争时期因贪污被查处的最大典型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美华查阅了当时的史料,勾勒出这起曾轰动陕北的大案的原貌:在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期间,肖玉璧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采用多收少报的方法欺瞒上级。
被发觉后潜逃了几个月,最终被捕。
边区政府依法判处肖玉璧死刑,他不服,写信向毛泽东求情。
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把信带给毛泽东,毛泽东问:“肖玉璧贪污了多少钱?”林伯渠答:“3000元。
”毛泽东又问:“他的态度怎样?”林伯渠说:“他给您写了一封信,要求您看在他过去作战有功的情分上,让他上前线,战死在战场上。
”毛泽东没有看信,又问林伯渠:“你们的态度呢?”林伯渠说:“这股风非刹住不可!不过最后究竟怎样处置肖玉璧,边区政府和西北局都想听听您的意见,所以特来请示。
”毛泽东明确表示:“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
”1941年底,肖玉璧被执行枪决。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精编版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相关案例:利用影响力受贿2010年11月,首起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件被查处———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判处萍乡市国土资源局原职工李阳有期徒刑1年零10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5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10月,李阳调入萍乡市国土资源局,担任局长刘某的司机。
2008年9月27日,萍乡市蓝波湾花园酒店有限公司因违法用地被萍乡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处罚罚款117.7万余元。
蓝波湾酒店负责人邓某找到李阳帮忙。
在多次见面后,李阳表示会尽力帮忙,邓某等人提出拿10万元给李阳,李阳表示接受。
后李阳对蓝波湾酒店称,他找了自己某亲戚。
2009年6月26日,萍乡市国土局以蓝波湾酒店违法用地罚款39万余元。
2010年1月12日,李阳到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检察院投案。
同年2月2日,李阳在上海将10万元退回给邓某。
案例分析:政府的行政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一个焦点。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属性决定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部门,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然而,处于固定领域高层的政府很多都违背了这个宗旨,它的政府工作人员不仅没有为人民服务,反而利用人民赋予他的权利来为自己服务,大肆贪污腐败,损公肥己。
在这个层次问题上,人民不仅没能享受国家主人应有的福利,反而成了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的“仆人”。
减少甚至杜绝政府行政腐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改革和完善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体制,并立法加以强制执行。
以上面案情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迄今为止,我国刑法已经形成针对受贿行为的三道堵截网:第一道是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务行为而索贿或受贿的行为;第二道是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针对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而索贿或受贿的行为;如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设立了第三道法网。
滥用行政职权的案例及危害
滥用行政职权的案例及危害滥用行政职权指的是行政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依据自己的意愿或私利而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律规定或权力滥用,从而损害公民、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的行为。
滥用行政职权的案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贪污腐败:一些官员利用职权之便,以权谋私,违法违纪。
他们滥用权力谋取私利,通过收受贿赂、挪用公款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2. 不作为或懒政:一些官员滥用职权,故意不履行职责,不积极办理事务,拖延处理时间,并推诿扯皮。
这种滥用行政职权导致了司法资源的浪费,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3. 过度干预:一些官员在行使职权时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破坏市场秩序,干扰市场自由竞争,损害了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比如,某地政府滥用行政职权通过强制要求企业以高价购买政府发包工程的材料,从而获得利益。
4. 乱用行政强制措施:一些官员滥用行政职权,滥用行政强制措施,过度侵犯公民和组织的权益,扰乱社会秩序。
例如,某地政府滥用行政权力,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企业解散工会,维权员遭到辞退和迫害。
滥用行政职权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侵害公民个人权益:滥用行政职权可能导致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而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滥用行政职权将对公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 扭曲市场秩序:滥用行政职权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过度干预市场会扭曲市场秩序,造成不公平竞争,阻碍企业发展,最终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
3. 降低政府公信力:滥用行政职权会使政府失去公信力和权威,不仅会影响政府的形象,也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降低,进而加剧社会信任危机。
4. 丧失社会稳定:滥用行政职权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损害社会稳定。
因为滥用行政职权不仅剥夺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进而可能激起社会的不满情绪。
滥用行政职权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对法治社会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张永斌腐败案例讨论分析报告
张永斌腐败案例讨论报告————————————————————————————————作者:————————————————————————————————日期:讨论主题:权利腐败问题“权力腐败”背景:所谓权力腐败,是指党或国家机构的一级组织,党或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构任命的其他人员,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严重违背党纪政纪,违犯国家法律、侵犯党和国家、人民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蜕化变质行为。
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权力腐败”问题的现状有以下的几种表现形式:一、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二、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生活作风腐化的桥梁。
三、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获取名利的条件。
案例概述2010年4月13日,江苏省海门市原副市长张永斌因犯受贿罪,被南通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财产70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2003年至2009年,张永斌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企业改制、工程承接、工程款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贿赂款人民币410万元、美金1.3万元、欧元8000元,共计折合人民币428万元。
张永斌利用掌握全市建设系统工程承接、工程款拨付等大权,始终把获取非法利益的目光紧盯在那些有求于他的单位和个人身上,尤其是通过收取远高于正常借款利息的方式,曲线收取他人贿赂,还美其名曰“正常的民间拆借资金利息”。
2004年底,海门市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某以公司经营需要资金为由,收下了张永斌的“借”款100万元。
2005年初,张永斌又借给他200万元。
自2004年至2009年间,徐某一共给了张永斌410万元的利息,实际利率已经高达40%。
而在当时的海门市,同行业的民间拆借资金利率仅为10%左右,最多不超过20%。
张永斌受贿案的特别之处,是他通过收取远高于银行正常借款利息的方式受贿,仅这一项,法院认定的款项就达150万元。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相关案例:利用影响力受贿2010年11月,首起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件被查处———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判处萍乡市国土资源局原职工李阳有期徒刑1年零10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5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10月,李阳调入萍乡市国土资源局,担任局长刘某的司机。
2008年9月27日,萍乡市蓝波湾花园酒店有限公司因违法用地被萍乡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处罚罚款117.7万余元。
蓝波湾酒店负责人邓某找到李阳帮忙。
在多次见面后,李阳表示会尽力帮忙,邓某等人提出拿10万元给李阳,李阳表示接受。
后李阳对蓝波湾酒店称,他找了自己某亲戚。
2009年6月26日,萍乡市国土局以蓝波湾酒店违法用地罚款39万余元。
2010年1月12日,李阳到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检察院投案。
同年2月2日,李阳在上海将10万元退回给邓某。
案例分析:政府的行政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一个焦点。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属性决定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部门,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然而,处于固定领域高层的政府很多都违背了这个宗旨,它的政府工作人员不仅没有为人民服务,反而利用人民赋予他的权利来为自己服务,大肆贪污腐败,损公肥己。
在这个层次问题上,人民不仅没能享受国家主人应有的福利,反而成了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的“仆人”。
减少甚至杜绝政府行政腐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改革和完善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体制,并立法加以强制执行。
以上面案情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迄今为止,我国刑法已经形成针对受贿行为的三道堵截网:第一道是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务行为而索贿或受贿的行为;第二道是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针对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而索贿或受贿的行为;如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设立了第三道法网。
廉政学习材料2:几个反面典型案例的剖析
廉政学习材料2:几个反面典型案例的剖析1、“温和腐败”:一个贪官的发明云南省麻栗坡县委原书记赵仕永说:“那些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人是‘暴力腐败';像我这样,在为人办好事的情况下收点钱,是温和的,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温和腐败的县委书记。
”云南省麻栗坡县委原书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原局长赵仕永,因受贿索贿400多万元、贪污50多万元,6月29日被法院一审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50万元.赵仕永说,自己在受贿贪污这些钱的时候自认为是正常行为,直到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才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
为群众谋利的同时也为自己捞钱赵仕永说:“我收了人家的钱,是在为麻栗坡做好事中收的,这是正常的.现在别人都这样,我为什么不这样呢?"客观地讲,赵仕永知识面广,能力很强.他在为官的20多年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群众办了许多有益的事情,特别是在他担任麻栗坡县委书记不足6年的时间里,使麻栗坡县发生了较大变化。
麻栗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2年12月,赵仕永到麻栗坡县任县委书记时,该县的全年财政收入位居文山州倒数第二名。
面对贫困,赵仕永因地制宜,采取了若干既可行又见效快的全县经济建设发展措施,大手笔地进行市政建设、房地产和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整合等等……经过4年的奋斗,到2006年底,麻栗坡县的财政收入已跃居文山州第三名。
然而,赵仕永在为民谋利的同时,也大肆地为自己捞钱。
他收受了在麻栗坡县搞开发建设的20多位老板送给的包括“年节礼金”在内的400多万元贿赂款;以购买个人用品开成公务开支发票报销的手段,贪污公款50多万元。
对于自己的敛财行为,赵仕永觉得很正常。
他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因为现在社会上有‘潜规则’。
很多人是在损害别人的利益、损害麻栗坡的利益,可我不是,我不存在收了钱不办事、吃拿卡要,我是正常地履行县委书记的职责.我收人家的钱,是在为麻栗坡做好事的情况下收的,这是正常的,而且没有损害麻栗坡群众的利益。
行政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行政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近年来,行政案例分析在法律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行政案例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法律条文,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法律适用的实际情况。
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行政案例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案例一,某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违法建设。
某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违法建设了一座高楼大厦,该建筑不仅超出了规划范围,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居民纷纷向政府提出投诉,要求政府依法拆除违建并进行赔偿。
分析,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的,市政府违法建设高楼大厦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法律,政府应当依法拆除违建,并对受影响的居民进行合理的赔偿。
答案,政府应当依法拆除违建,并对受影响的居民进行合理的赔偿。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在招聘中存在腐败行为。
某政府部门在招聘人员时存在腐败行为,明显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导致一些合格的应聘者无法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不满。
分析,根据《公务员法》规定,政府部门在招聘人员时必须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存在腐败行为。
该政府部门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损害了公平竞争的权利。
答案,政府部门应当彻查腐败行为,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重新进行公平竞争的招聘程序,确保合格的应聘者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案例三,某政府部门滥用职权导致损害公民权益。
某政府部门在行使职权时滥用职权,导致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抗议。
分析,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政府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滥用职权。
该政府部门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答案,政府部门应当立即停止滥用职权的行为,并对损害公民权益的行为进行赔偿,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政案例分析在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和实际情况的处理。
损害营商环境以案促改个人剖析材料
损害营商环境以案促改个人剖析材料一、引言营商环境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而提供的整体条件和环境。
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吸引外资、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营商环境并不理想,甚至存在一些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剖析这些行为造成的损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案例分析1. 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在一些国家,政府官员存在腐败行为,例如受贿、贪污、侵吞国有资产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财富,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经营。
例如,一位政府官员因受贿被判刑,导致国内外投资者对该国的投资信心受到重大打击,投资额大幅减少,企业纷纷撤离,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改进措施: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加强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廉洁自律意识。
2. 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行政审批制度不合理,存在审批难、审批繁琐等问题。
企业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一家外资企业在投资一项项目之前需要经过数十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这不仅拖慢了项目的进度,也增加了企业的不确定性,降低了投资者的信心。
改进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清晰的流程和标准,加强内部审批机制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3. 不公平的法律环境在一些国家,法律环境不公平,司法独立受到侵蚀,法律的执行存在差异和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投资。
例如,一家企业与合作伙伴发生了合同纠纷,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由于司法独立受到侵蚀,法官判决的结果不公正,企业遭受了重大损失。
改进措施: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加强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贪污腐败案例
贪污腐败案例
贪污腐败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以及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这
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贪污腐败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某地政府的贪污案。
据报道,该地政府一名高级官
员利用职权之便,将大量公共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并以各种名目用于个人消费。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也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其次,某公司高管因为贪污腐败问题被曝光。
该公司高管利用职务之便,向供
应商索取回扣,并将公司资金用于个人挥霍。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员工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再者,某医院因为贪污腐败问题受到了舆论的谴责。
据报道,该医院管理人员
利用职权之便,向药品供应商索取回扣,并将医院公共资金挪用于个人消费。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医院的形象,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医院的信誉和形象。
最后,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某地教育系统的贪污腐败案例。
据报道,该地教育
系统一名教育官员利用职权之便,将教育经费挪用于个人消费,并向教育机构索取回扣。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教育系统的形象,也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贪污腐败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监督,严惩不贷,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案例警示教育_行政管理(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一些失误和问题时有发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对行政管理中的失误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警示教育措施。
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区在开展一项民生工程——修建公共停车场时,由于行政管理不善,导致项目进度缓慢、质量堪忧,引发群众不满,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二、案例剖析1. 项目规划不合理。
在项目规划阶段,相关部门未能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导致停车场规模过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进而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 项目招标过程不规范。
在招标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问题,导致中标单位资质不合格,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3. 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导致项目进度缓慢、质量堪忧。
4. 群众诉求未得到及时解决。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导致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警示教育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学习。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政策法规意识,确保在项目规划、招标、施工等环节依法行政。
2. 严格规范招标程序。
完善招标制度,加强招标过程监督,确保招标公平、公正、公开。
3. 强化项目管理。
加强对项目进度、质量的监管,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4. 注重群众诉求。
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奖优罚劣。
6. 加强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防止权力滥用。
7. 强化责任追究。
对项目规划、招标、施工等环节中的失误和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结语行政管理中的失误不仅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不便。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训,加强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行政违法行案例
行政违法行案例
1. 某政府机关在进行招标过程中,采取了不公平的竞标规则,违反了招标法规定。
2. 某政府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进行非法处罚。
3. 某政府官员在行使职权时,要求企业进行行贿才能获得相关执照或证件。
4. 某政府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泄露了一些敏感信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5. 某政府官员滥用职权,将公共资源非法转让给他人牟取私利。
6. 某政府机关在办理某项公共服务时,故意违反规定,延长办理时间,给公民带来了不便。
7. 某政府部门对某企业进行非法调查,泄露了企业的商业秘密。
8. 某政府官员收受他人贿赂,违反了反腐败法规定。
9. 某政府机关在进行环评过程中,故意隐瞒了一些环境信息,违反了环保法规。
10. 某政府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权力对个人进行非法拘禁。
福利院腐败 案例剖析
福利院腐败案例剖析
福利院作为一个政府机构,其关注的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也存在着腐败问题。
最近,一桩突出的福利院腐败案件被披露出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腐败案件的细节依据为:一位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被指控与公司合作人员互相勾结,经由虚假的对基金申请存在大量欺诈,窃取了数十万元的政府基金,用于购买私人用品。
该员工原本应服务于贫困社区,但却不正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瞒着领导,以谋取私利。
该案例的腐败行为让人愤慨,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在这桩腐败案件中,腐败者结合虚假的对基金申请,盗取了数十万元的政府资金,用于满足个人私欲。
这被认为是一种贪婪、欺诈行为,严重违反了干部及公职人员廉洁行政的要求。
有效打击和预防福利院腐败行为,需要出台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有必要加强对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落实对公职人员持任制和进修制的约束措施,建立多部门联合抽查、抽检制度,
同时监督和审核福利院在基金申请程序上的有效管理,以便减少或杜绝欺诈行为。
此外,福利院还可以通过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治理机制和协调处方等措施,有效地阻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加强对福利院员工的严格管理,加大从严查处力度,以防止同样的行为散播到其他地区,同时要强化内部法律法规意识,以保障公共福利资源能够如期服务于贫困社群。
以上就是福利院腐败案例剖析的简要介绍。
腐败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不仅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影响着公共福利的发展。
政府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更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确保福利院的公平、公正的运作。
行政案件案例
行政案件案例最近,我国发生了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行政案件,涉及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贪污腐败问题。
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之便,通过虚报、盗窃等手段非法获取巨额财富,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这起案件的主角是该企业的总经理张某,他是一位资深的企业管理者,多年来一直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务。
然而,由于他的权力滥用和贪婪心态,使得企业沦为了他的个人摇钱树,为自己谋取不义之财。
张某通过虚构企业项目、瞒报财务收支等手段,非法获取了数亿元的巨额财富,其中部分资金被他用于购置房产、投资股票等个人利益,部分用于向他人行贿,以换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该案件的曝光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和不满。
社会对于高级领导人员的滥权和腐败现象一直持有零容忍态度,而这起案件的发生再次暴露出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众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起更为严格的制度和规范,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对于违法犯罪的行政人员,法律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迁就。
同时,该案件也给了企业一次反思和警醒。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规范权力行使和资金使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员工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党性修养,牢记为企业和国家服务的宗旨,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意识,不为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
此外,媒体在该案例的曝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报道和曝光,舆论压力可以迫使有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推动案件的进展。
媒体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舆论引导,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腐败斗争,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这起行政案件的发生是对我们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警示,也是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一次检验。
我们不能容忍腐败,更不能被腐败所蚕食,唯有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清廉的行政机构,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行政腐败
案例:
有媒体报道称,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当地奶农每日产出的鲜
奶均被雀巢公司所收购,但该公司拉地方政府参股并借助行政力量垄断奶源,在双城克扣奶农。
具体情况如下:双城市多年前就跟雀巢公司签有协议,不准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双城市的鲜奶原则上必须交给雀巢。
在行政之手强力干预之下,双城鲜奶市场只有雀巢一家,别无分店。
报道称有记者曾跟随当地奶农到双城雀巢有限公司设在双城镇承旭村的奶站去送奶,结果发现平均送一桶奶就要被雀巢扣掉1.25公斤奶。
不少奶农反映,雀巢公司克扣奶农已延续多年,现已成为“公开秘密”。
双城雀巢还通过“以质论价”的方式,将鲜奶分成四个等级,变相克扣奶农,出现低等奶的奶农要被迫承受一个月的低奶价。
当地政府还阻止奶农把奶卖给外地企业,并曾由公安、畜牧等多部门组成工作组四处拦截。
本来,市场竞争能够带来多重利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然而,双城市却做出让雀巢独家经营的“拍脑袋”决定,难道是相关权力的脑袋被拍坏了吗?当然不是,当地政府只是屁股坐歪了,完全掉进钱眼里钻不出来了,双城市政府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呢?
首先,可以给予肯定的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市政府有权干涩市场经济,但是,双城市政府对市场的干涩却不是向有益于全面市场共同发展的方面进行,他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一个政府应有的对市场调控的职能。
双城市与雀巢公司签订协议,不允许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就是说双城市政府允许雀巢公司在该地区实行垄断,这只会导致“市场失灵”,而在“市场失灵”的产生中我们看出“政府的失灵”。
对于双城市政府的行政行为,我只能说他并没有从大众的利益出发。
行政行为是具有维护、监管、裁判、服务和发展的功能,所有行为都要在合法的法律依据下进行。
但在这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双城市政府却因为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而允许其做该地区的垄断企业,为的只是钱,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双城市政府不惜做出有违政府行政职能的决策。
更加让人失望的是,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官官相腐啊,一官腐,影响的不只是短暂的该政府管理的社会发展,还会深远持久的影响着下一代政府。
经调查发现,双城市政府部门帮助雀巢垄断奶源的主要原因,是雀巢的税收支柱地位。
有关专家认为,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甘当企业的“守财奴”,是明显的行政错位。
从总体上看,形成腐败的主要原因是法制不健全、监督不有效。
1、监督制度滞后。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然而政府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难以提前预料,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监督制约的及时性,增加了监督和制度建设的难度,使权力者有机可乘,钻法律空子打政策擦边球。
2、监督主体模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和地方利益的不断调整,人事管理、领导体制、经济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使监督管理的主体也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监督工作显得被动,给实施有效的监督带来很大困难。
监督主体的混乱,使权力者产生侥幸心理,甚至是无所顾忌,导致了权力腐败屡禁不止,花样不断翻新。
3、监督对象失衡。
我国党政机关内
部监督中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往往是监督下级较多,监督上级较少;监督一般干部较多,监督领导干部较少,所有这些不可避免地影响监督的效果和权威。
4、监督方式单一。
从目前监督的实践来看,监督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往往不重视事前、事中监督,案发后才进行纠错和处理,不能防患于未然;在经常性、定期性和不定期监督中,往往不重视经常性监督,从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5、监督法制不健全。
监督机制应该是一整套的科学体系,需要法律作为后盾,失去法律支持的监督是盲目的,它不但难以遏制腐败,而且还会降低监督的权威性,使权力腐败现象不断出现新形式。
怎样才能阻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
怎样才能做到行政监督的完善呢?先要搞好法律架构,然后实行内外部共同监督:1、外部监督,包括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等等;2、内部监督,包括行政内部组织自我监督、例如审计局等,还有就是司法监督,包括检察院、法院。
行政监督的核心问题,是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的问题,是保证工作监督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如果监督部门只有一条干线的话,那监督是否能实施到位,就不能很明确的得到答案了。
所以,应该将行政监督设上几个不同方向的部门,这样就可以减少行政监督部门腐败的出现。
就是要实行分工负责、责权一致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还要建立和健全门类齐全、明确严格的行政规章制度,并以此作为规范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标准。
还要与法制监督相伴。
法制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法定的权力主体通过享有和行使监督权,来督促和保证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遵从法律,对国民尽职尽责,履行行政责任。
它们与行政监督一起,共同构成国家法制行政的完整的监督体制和制度。
为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还要做到:1、改革行政监督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起行政监督的垂直领导体制。
2、重视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实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3、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强化社会及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
4、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为政在人”,行政监督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督人员的工作来实现,提高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完成行政监督职能任务的重要保障。
像上面的案例,我们要加大对双城市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能让其继续滥用行政权来谋取利益而损害国家的名声。
政府要驱除腐败,建设一个廉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