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合集下载

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及环网箱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及环网箱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3)采集开关合位、未储能(若有)、分位(若有)、SF6浓度(若有)遥信量,遥信量接口不少于3个。
(4)采集1路开关的分(电磁式操作机构配套的不考核)、合闸控制。
(5)1个串行口和1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航插、电缆密封要求
(1)开关本体与馈线终端之间、电压/电流互感器与馈线终端之间的一二次连接电缆需配置航空插头,航插插座、插头定义及尺寸见附件4。
(3)柱上负荷开关内置1套零序电压传感器。
(4)柱上负荷开关内置1组电流互感器,提供Ia、Ib、Ic、I0电流信号。
(5)采用真空灭弧方式的柱上负荷开关需内置隔离刀闸,隔离刀闸应与灭弧室串联联动;采用SF6灭弧方式的柱上负荷开关断口距离大于35mm。
配电终端
接口检查
分段/联络:
(1)采集2个线电压量、1个零序电压。
(2)一次相电流:准确度等级为0.5级。
(3)一次零序电压:准确度等级为3P。
(4)一次零序电流:一次侧输入电流为1A至额定电流时误差≤3%,一次侧电流输入100A时,保护误差≤10%。
二次
(1)二次线电压:准确度等级为0.5级。
(2)二次相电流:测量准确度等级为0.5级,保护准确度等级为3级(10In)。
(5)测量成套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准确度。
7
配套电源带载能力试验
不投入后备电源,配套电源应能独立满足配电终端、配电终端线损模块、配套通信模块、开关操作机构同时运行的要求。
8
传动功能试验
基本功能
试验
(1)具备采集各线路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测量数据的功能。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及环网箱
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配网考试提纲

配网考试提纲
1、配电网组成及特点—组成:馈线(架空线或电缆)、降压变、断路器、各种开关(也包括继保、自动装置、测量、计量仪表、通信、控制设备);配电网特点:1)负荷集中(深入城市、居民点)、传输功率较小、距离较短、用户类型要求变化大;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
2、配电网的体系结构:树状网、辐射网、环状网、网格式接线
6、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种类—有线通信方式:电力线:高压、低压的载波通信;电话线:电话专线、拨号电话等;CATV通道:有线电视网;光纤通信:多模光缆、单模光缆;双绞线:现场总线、 RS-485;无线通信方式:调幅广播、调频广播、VHF电台、UHF电台、卫星。一般采用多种通信方式混合使用。
7、调制解调器与复接分接器的作用—调制解调器:将基带信号的频谱移到载频附近适应信道频带要求;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压缩信号宽度,便于数据传输;复接分接器作用:将高速数据传输信道转换为多个较低速数据传输信道。
20、电子式电能表类型
热电转换型、模拟乘法器型、数字乘法器型
21、抄表方式分类
手工抄表;本地自动抄表;移动式自动抄表;预付费电能计费;远程自动抄表。
22、远程自动抄表电能计费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结构
组成:具有自动抄表功能的电能表、抄表集中器、抄表交换机、中央信息处理机。
系统结构:三级、四级
11、事件顺序记录(SOE)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SOE:对事故时各种开关、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状态变化信号按时间顺序排队;作用:用于事故分析;SOE分辨率影响因素:RTU时钟精度;系统时钟、通道延时、CPU处理速度。
12、直流采样和交流采样的优缺点
直流采样:直接对变送器直流输出(直流电压或电流)进行采样。
特点:简单,但数据稳定性、实时性差,变送器故障几率较高、维护工作量较大;造价大。

专业检测大纲

专业检测大纲

附件1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
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表1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入网专业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
(1)电压、电流准确度等级为0.5,误差极限为 0.5%。

(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准确度等级为1,误差极限为 1%。

表2 一二次融合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入网专业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
(1)相电压、零序电压、相电流、零序电流准确度等级为0.5,误差极限为 0.5%。

(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准确度等级为1,误差极限为 1%。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附件1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入网专业检测大纲表1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入网专业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序号检测项目检测要求1外观与结构检查(1)配电终端应具备唯一的ID号和二维码,硬件版本号和软件版本号应采用统一的定义方式。

(2)应有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接地螺栓直径不小于6mm,并可以和大地牢固连接,接地端子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3)外接端口采用航空接插件时,电流回路接插头应具有自动短接功能。

(4)馈线终端底部上具备外部可见的运行指示灯和线路故障指示灯:运行指示灯为绿色,运行正常时闪烁。

线路故障指示灯为红色,故障状态时闪烁,闭锁合闸时常亮,非故障和非闭锁状态下熄灭。

2 接口检查馈线终端(FTU)三遥(1)采集不少于2个线电压量、1个零序电压。

(2)采集不少于3个电流量。

(3)采集不少于2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4)不少于1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

(5)具备不少于1个串行口和2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馈线终端(FTU)二遥基本型(1)具备至少1个串行口。

(2)应具备汇集至少3组(每组3只)故障指示器遥信、遥测信息,并具备故障指示器信息的转发上传功能。

馈线终端(FTU)二遥标准型(1)采集不少于2个线电压量、1个零序电压。

(2)采集不少于3个电流量。

(3)采集不少于2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4)具备不少于1个串行口和1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馈线终端(FTU)二遥动作型(1)采集不少于2个线电压量、1个零序电压。

(2)采集不少于3个电流量。

(3)采集不少于2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4)不少于1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

(5)具备不少于1个串行口和1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站所终端(DTU)三遥(1)采集不少于4个母线电压和2个零序电压。

(2)每回路至少采集3个电流量。

(3)采集不少于2路直流量。

(4)采集不少于20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5)不少于4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

专业检测大纲

专业检测大纲
(3)采集不少于2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4)不少于1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
(5)具备不少于1个串行口和1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站所终端(DTU)
三遥
(1)采集不少于4个母线电压和2个零序电压。
(2)每回路至少采集3个电流量。
(3)采集不少于2路直流量。
(4)采集不少于20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8)具备短路故障判别功能,配合负荷开关使用时结合变电站出线开关的动作逻辑实现故障的有效隔离。配合断路器使用时,具备故障直接切除功能并可选配三次自动重合闸功能,支持重合闸后加速。
(9)具备故障动作功能现场投退功能。
馈线终端(FTU)
二遥动作型
(分段开关配套)
(1)具备就地采集模拟量和状态量功能,并具备测量数据、状态数据远传的功能。
(2)采集不少于3个电流量。
(3)采集不少于2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4)不少于1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
(5)具备不少于1个串行口和2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馈线终端(FTU)
二遥基本型
(1)具备至少1个串行口。
(2)应具备汇集至少3组(每组3只)故障指示器遥信、遥测信息,并具备故障指示器信息的转发上传功能。
(5)不少于4路开关的分、合闸控制。
(6)具备不少于4个可复用的RS232/RS485串行口和2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站所终端(DTU)
二遥标准型
(1)采集不少于4个母线电压和2个零序电压。
(2)每回路至少采集3个电流量。
(3)采集不少于2路直流量。
(4)采集不少于12个遥信量,遥信电源电压不低于DC24V。
输入10倍电流标称值,误差应不大于5%。

配网终端验收测试大纲

配网终端验收测试大纲

西安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I期配电自动化终端工厂验收测试大纲西安**保护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一年四月目录1 概述 (1)2测试环境及条件 (2)2.1试验的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试验用仪器、仪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外观及结构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检查内容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试验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装置的绝缘、耐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1、系统说明配电自动化终端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配电系统保护、测量、监视、控制于一体,通过变电站各种设备间的相互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自动监视、管理、协调与控制大大提高和改善了配电网的控制水平。

专项检测大纲

专项检测大纲
附件 1
国家电网公司 2017 年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表 1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入网专业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要求 (1)每套(只)指示器都应设有持久明晰的铭牌,应包含型号及名称、制造 厂名、出厂编号、制造年月、二维码信息。 (2)采集单元上应具有圆形(ø25mm)相序颜色标识,安装对线路潮流方向有 要求的采集单元应在外壳以“→”标识方向。 (3)应具备唯一硬件版本号、软件版本号、类型标识代码、ID 号标识代码和 二维码,并按照附件 3 方式统一进行识别。 ( 4 )采集单元重量不大于 1kg ,架空导线悬挂安装的汇集单元重量不大于 1.5kg,电缆型故障指示器零序电流采集单元重量不大于 1.5kg。 (5)架空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应采用翻牌和闪光形式指示报警。指示灯应 采用不少于 3 只红色高亮 LED 发光二极管,布置在采集单元正常安装位置的下 方,地面 360°可见。内部报警转体颜色应采用 RAL3020 交通红。 (6)电缆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应采用闪光形式指示故障,报警指示灯应采 用不少于 3 只红色高亮 LED 发光二极管,布置在采集单元正常安装位置的上 方。 ( 7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和显示面板之间应采用光纤或电缆进行连 接。带显示面板的电缆型故障指示器除采集单元应具备就地故障闪光指示外, 显示面板也应具有故障报警指示灯和低电量报警指示色卡。电池工作正常时色 卡显示白色,电池低电量时色卡显示黄色。 (8)采集单元应有电源、电池正负极等外接端子。汇集单元应有 SIM 卡槽, 外接端子及 SIM 卡规格参数应按照附件 4。 (9)卡线结构应在不同截面线缆上安装方便可靠,安装牢固且不造成线缆损 伤,支持带电安装和拆卸。结构件经 50 次装卸应到位且不变形,不影响故障 检测性能。 (10)外观应整洁美观、无损伤或机械形变,内部元器件、部件固定应牢固, 封装材料应饱满、牢固、光亮、无流痕、无气泡。 (11)汇集单元应具备至少 1 个串行口。 (1)架空型指示器电杆固定安装汇集单元电源回路与外壳之间绝缘 电阻≥5MΩ(使用 250V 绝缘电阻表,额定绝缘电压 Ui≤60V)。 绝缘电 (2)电缆型指示器汇集单元电源回路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应≥5MΩ 阻试验 (使用 250V 绝缘电阻表,额定绝缘电压 Ui≤60V,使用 500V 绝缘电 阻表,额定绝缘电压 Ui>60V)。 汇集单元电源回路与外壳之间: (1)额定绝缘电压 Ui≤60V 时,施加 500V/1min 工频电压应无击 绝缘强 穿、无闪络。 度试验 (2)额定绝缘电压 Ui>60 时,施加 2000V/1min 工频电压应无击 穿、无闪络。 (1)短路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指示器应能判断出故障类型(瞬时性故障或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标准化配电终端入网专业检测申请表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标准化配电终端入网专业检测申请表

附件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标准化配电终端入网专业
检测申请表
注:专业检测申请表一式二联(纸质盖章原件需正反面打印),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授权委托书
致:
(委托单位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企业,(授权人)特授权(被授权人)代表我公司全权办理(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检测业务的签约、执行等具体工作,签署全部有关的文件、协议及合同。

我公司对被授权人签署的所有文件、协议及合同负全部责任。

在检测机构收到撤销本授权的通知以前,本授权书一直有效。

被授权人签署的所有文件、协议和合同不因授权的撤销而失效。

被授权人不得转授权。

被授权人签名:授权人签名(章):
(单位公章)
日期:年月。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是在2014版基础上,由国网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系统梳理电网技术发展需求和新技术工作成果,以“先进成熟、普遍适用、影响重大”为原则总结提炼,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配电与用电重点推广新技术。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一、技术原理与特点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指采用环保气体为主绝缘、真空灭弧、所有高压带电部件(进出线装置除外)全部密闭在微正压(≤0.04MPa)金属箱体内、用少量固体绝缘材料作支撑、连续运行性不低于LCS2A、具备零表压条件下正常开断额定短路故障能力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按其应用功能可分为环网柜(RMU)和开关柜(充气柜、C-GIS)两大类,以干燥空气、纯N2或其它合成环保气体为主绝缘,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对SF6气体的依赖,且制造成本与原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当。

主要有欧式和日式两种结构。

欧式结构的气箱采用薄金属板焊接,制造工艺简洁,能保障规模生产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运行的可靠性;日式结构采用厚金属板焊接,体积大,防腐处理工艺落后,整机的机械联锁复杂。

国内主要采用欧式结构,以干燥空气或纯N2为主绝缘的环保气体。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对于敞开式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设备占地可减少50%以上,安全性可提高70%,耐受恶劣运行环境影响的能力提高90%以上,维护成本降低80%以上;相对于SF6气体绝缘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环保性可提高10000倍以上,安全性也显著提高,设备LCC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效降低,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排放任何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及温室气体,性价比较高。

二、适用条件(1)对环保要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地区;(2)运行环境恶劣的地区(沿海、潮湿、高热、严寒、高海拔、具有腐蚀性化学气体或污秽严重地区等);(3)偏远、交通与运输不便、不易巡视维护的地区;(4)额定电流630A及以下、开断电流20kA及以下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环网柜;额定电流630A以上,开断电流20kA以上,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开关柜。

配电网自动化提纲

配电网自动化提纲

配电网自动化复习要点第1章概述1、简述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P2】(1)提高供电可靠性;(2)提高设备利用率;(3)经济优质供电;(4)提高配电网应急能力;(5)通过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长期监视和记录,掌握负荷特性和发展趋势,为科学发展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与改造提供客观依据;(6)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

2、在lEC 61968 (DL/T 1080)协议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那些子系统关联?并作图说明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P3】与地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故障报修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关联。

图1.1 基于lEC 61968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DAS)由那些部分组成?【P1】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4、配电网自动化有那些发展趋势?【P4】(1)多样化;(2)标准化;(3)自愈;(4)经济高效;(5)适应分配式电源接入。

第2章配电网架和配电设备1、配电网按电压等级分为哪几类?【P5】可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2、在我国配电网一般包括那些电压等级?【P5】110kV、35kV、10kV、0.4kV。

3、简述配电网在网架结构、线路参数、负荷、参数信息上的特点?【表2.2,P6】网络结构:配电网络正常运行时呈辐射状的拓扑结构,线路功率具有单向流动的特性,分支线路较多。

中性点主要采用非有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向接地时,仍允许供电一段时间。

近年来,随着城市电缆线路的增加,一些城市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线路参数:配电网络中支路的R/X比值较大,使得在输电系统中以小R/X比为前提的算法不再适用。

一般情况下,我国配电线路中的三相电抗值也不相等,造成配电系统三相参数不对称。

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集中负荷和大量沿线分布式负荷并存,对分布式负荷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等效分析计算。

国家电网公司设备材料抽检大纲

国家电网公司设备材料抽检大纲
c)按委托协议要求开展抽检工作,向委托人出具抽检报告,做到科学、公正、公平、准确。
d)有权要求委托人按照抽检委托协议的约定支付抽检费用。
5.3
a)应认真履行线路材料采购合同中有关线路材料抽检条款的要求,积极配合抽检工作;
b)应向抽检实施方提供抽检所需资料;
c)对抽检结果进行确认,并按照抽检相关要求做好后续工作。
×

15
半导电绝缘屏蔽剥离试验

×
16
绝缘老化前机械性能试验


17
护套老化前机械性能试验


18
聚氯乙烯外护套热失重试验

×
19
聚乙烯外护套碳黑含量


20
阻燃电缆成束燃烧试验


21
局部放电测量


22
工频电压试验


23
4h工频耐压试验

×
24
电缆电容测量
×

25
电缆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

26
d)送检的样品,需要做好样品的包装和防护,送往指定地点进行检测。
6.2.2检测
a)检测地点包括制造厂内、安装现场、线路材料仓库、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b)在供应商厂内检测时,抽检实施方可自备检测设备或使用供应商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必须在法定检定检验合格期内;
c)对送检样品的检测,尽量采取盲检方式;
d)各类电气线路材料抽样检测的抽测项目、抽测内容与要求见附录,抽样检测项目应包括并不限于附录中所列项目。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线路材料抽检大纲
(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部
二〇一一年七月

配电设备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配电设备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国家电网公司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及环网柜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
入网专业检测项目及要求
一、结构与配置
1、柱上断路器
2、柱上负荷开关
3、配电终端接口检查
4、航查、电缆密封要求
二、外观检查
三、绝缘电阻试验
四、工频电压试验
五、雷电冲击试验
六、准确度试验
七、配套电源带载能力试验
八、传动动能试验
九、故障检测与处理
十、防抖动功能试验
十一、馈线自动化功能试验
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入网
专业检测项目及要求一、结构及配置
二、外观检查
三、绝缘电阻试验
四、工频电压试验
五、雷电冲击试验
六、准确度试验
七、配套电源带载能力试验
八、传动动能试验
九、故障检测与处理
十、防抖动功能试验。

配电自动化终端FTU及环网柜工厂化调试检验大纲4

配电自动化终端FTU及环网柜工厂化调试检验大纲4

配电自动化终端控制箱FTU、环网单元——工厂化检测大纲1.总则本细则适用于中低压配电线路(10kV/20kV/35kV)上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规定为终端在停电安装施工前,及在仓库调试验收阶段的工作流程及细则;旨在确保供货到现场的馈线终端及环网单元功能配置正确无误,在现场设置客户要求的定值参数,就地调试后即投入运行。

2.标准依据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3906-2006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 4473-2008高压交流断路器合成试验GB 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11022-1999GB/T 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同技术要求GB/T 17626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通用规范附件2-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标准化配电终端(馈线终端)入网专业检测大纲附件1-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二次融合标准化柱上断路器及环网箱入网专业检测大纲附件2-5: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标准化配电终端(业务功能安全)入网专业检测大纲附件3-1:12千伏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及配电自动化终端(FTU)标准化设计方案(2021版)说明:本手册中“选做”部分没特殊说明可不做,带*的为抽检项目。

环网柜为默认永磁机构的间隔,也适用于带DTU的环网单元检验试验。

3.工程化调试检验流程图4.工厂化调试检测工器具序号工具名称数量备注1 万用表 1 带钳表2 继保仪 1 精度:0.2级3 拖线板 14 笔记本电脑 1 带上位机测试工具5 数据线 1 USB转232串口、网线6 模拟开关 1 可用实际永磁或者弹簧断路器带航插替代7 断路器专用航插连接线若为一二次融合的则使用对应的标准航插件8 DLFSQ250型单相电流发1生器19 FH-10型应急分合闸控制箱10 检验用蓄电池 111 手机卡 112 绝缘摇表 113 工频耐压测试仪 1 2kV14 接地电阻测试仪 15.测试检测要求5.1.装置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指在终端以及FTU箱体、环网单元二次室没有进行实验前对其整体的外观检查,有无外力等因素造成的损坏,螺丝松动等。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目录(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目录(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

62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 第 3 部分: Q/GDW 540.3-2010 电容型设备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在线监
测装置
国家电网科〔2011〕 133 号
63 Q/GDW 541-2010 电力光纤到户组网典型设计
国家电网科〔2011〕 275 号
64 Q/GDW 542-2010 电力光纤到户运行管理规范
74
Q/GDW 553.1-2010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 第 1 部分:技术条件
国家电网科〔2011〕 260 号
75 Q/GDW 554-2010 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科〔2010〕 1738 号
76 Q/GDW 555-2010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科〔2010〕 1364 号
36 Q/GDW 513-2010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国家电网科〔2010〕 1364 号
37 Q/GDW 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国家电网科〔2010〕 1364 号
38
Q/GDW 515.1-2010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用绝缘子使用导则 第 1 部 分:瓷玻璃绝缘子
输电线路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与安装工艺导 则
国家电网科〔2010〕 1507 号
51 Q/GDW 527-2010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科〔2010〕 1739 号
52 Q/GDW 528-2010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科〔2010〕 1739 号
53 Q/GDW 529-2010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检修规范
9 Q/GDW 242-2010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引言概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复习要点,包括监测与诊断、保护与自动化设备、通信技术以及智能配电网。

一、监测与诊断1.1 监测技术: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监测主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常用的监测技术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智能电表等。

电流互感器可实时监测电流的大小,电压互感器可实时监测电压的稳定性,智能电表可实时监测用电负荷情况。

1.2 诊断技术: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诊断主要是指对配电设备的故障进行判断和定位。

常用的诊断技术有故障定位系统、故障诊断装置和故障诊断软件等。

故障定位系统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判断故障的位置,故障诊断装置可通过对故障信号的处理,判断故障的类型,故障诊断软件可通过对故障数据的分析,判断故障的原因。

二、保护与自动化设备2.1 保护设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保护主要是指对配电设备进行保护和控制。

常用的保护设备有保护继电器、保护装置和保护开关等。

保护继电器可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判断设备是否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可通过对故障信号的处理,实现对设备的保护,保护开关可通过对故障电路的切断,保护设备免受故障影响。

2.2 自动化设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对配电过程的自动控制。

常用的自动化设备有自动开关、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监控系统等。

自动开关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自动切换供电线路,自动调节装置可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自动监控系统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三、通信技术3.1 通信网络: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通信网络主要是指用于配电设备之间、设备与监控中心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

常用的通信网络有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通信网络等。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拓展功能专项检测大纲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拓展功能专项检测大纲

附件1: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拓展功能专项检测大纲
1.1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拓展功能(应用配电网故障波形分析标准算法模块)专项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备注
1 配电自动化
主站系统拓
展功能
(1)配电主站故障录波数据采集功能测试,配电主站支持接收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运检部关于做好“十三五”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定义的暂态录波型终端设备采集的故障录波
信息,并以指定的zip形式将录波文件打包后传输至FTP指定服务器或本地,并能够供配电网故障波形
分析标准算法模块调用;
(2)配电主站配电网故障波形分析标准算法模块应用测试,配电主站支持标准算法模块输出指定格式的故障判断结果信息解析、展示和处理,分析判断结论应与标准算法模块输出结果、运行日志文件
相应信息保持一致,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标识、故障时间、算法标识、输入/输出文件大小及文件名称、
故障定位信息、故障类型等。

管理信
息大区
1.2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拓展功能(应用配电网故障波形分析标准算法模块)专项检测典型网络
1
3
2
4 5
691112 7810
13
L
S
W
19181415
16
17
注:图例①-⑲为录波装置的测量点,图例LSW为常开节点。

第一批配电自动化终端专业检测大纲

第一批配电自动化终端专业检测大纲

冲 击 电 d)应按电压等级施加冲击电压,额定电压大于 60V 时,应施加 5kV
12
试验电压;额定电压不大于 60V 时,应施加 1kV 试验电压;
压试验
e)冲击波形,三个正脉冲和三个负脉冲,施加间隔不小于 5s。
冲击电压施加部位:
a)电源回路对地;
b)输出回路对地;
c)状态输入回路对地;
d)工频交流电量输入回路对地;
设。
序号 1
2
表 2 二遥配电终端检验项目
试验项目
试验指标要求
结构检查 接口检查
配电终端应具备唯一的 ID 号,硬件版本号和软件版本号应采用统一的定 义方式。
a) FTU 1) 基本型要求具备至少 1 个串行接口; 2) 标准型采集不少于 2 个电压量; 采集不少于 3 个电流量; 采集不少于 2 个遥信量; 采集不少于 2 路直流量; 至少 1 个串行口和 1 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3) 动作型 采集不少于 1 个电压量; 采集不少于 3 个电流量; 采集不少于 3 个遥信量; 采集不少于 2 路直流量; 不少于 1 路开关分合控制,至少 1 个串行口和 1 个以太网通信接口。
扩展;
3) 具备就地/远方切换开关和控制出口硬压板,支持控制出口软压板功能;
4) 具备故障检测及故障判别功能;
5) 具备双位置遥信处理功能;
6) 具备串行口和以太网通信接口;
7) 具备同时为通信设备、开关分合闸提供配套电源的能力;

8) 具备双路电源输入和自动切换功能。
d)TTU 基本功能
1) 具备对配电变压器电压、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有功功率、无
a) FTU 1) 基本型 1.1) 具备接收故障指示器的遥测数据并进行数据转发功能;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电变压器终端,简称配变终端)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验的检测条件、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并明确了相关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系统内的配电终端检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怛定湿热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测)GB/T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B/T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IEC 60664-1:2007,IDT)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17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是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1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盘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lEC 61000-4-2 2001,IDT)Q/GDW 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1:国家电网公司 2017 年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入网专业检测大纲
序号 1 2
3
检测项目 系统架构 支撑软件
数据管理
检测要求
a) 从管理信息大区调取所需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及分析结果; b) 接收从生产控制大区推送的实时数据及分析结果;
c) 通过协同管控机制实现权限、责任区、告警定义等的分区维护、统一管理,并保证管理信息大区不向生产控制大区发送权限修改、遥控等
询、打印。
生产控制大 区、管理信 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 区、管理信 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 区、管理信 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 区、管理信 息大区
2
序号 8 9 10
11
检测项目
检测要求
系统运行 状态管理 流程服务
人机界面
云技术应 用
a) 应具备节点状态监视功能,动态监视服务器 CPU 负载率、内存使用率、网络流量和硬盘剩余空间等信息; b) 应具备软硬件功能管理功能,支持对整个主站系统中硬件设备、软件功能的运行状态等进行管理; c) 应具备状态异常报警功能,支持对于硬件设备或软件功能运行异常的节点进行报警; d) 应具备程序异常自恢复功能。 e) 应提供在线、离线诊断测试工具,提供完整的在线和离线诊断测试手段; f) 应提供冗余管理、应用管理、网络管理等功能。 a) 应支撑流程的新建、流转、回退、终止; b) 应提供界面化工具,实现对流程状态信息的监控;
换应用,并发出告警信息;普通进程异常,应自动重启,并发出告警信息。 d) 日志管理,应以规范化的文本格式记载和保存日志信息;应提供一组函数接口,实现日志的记录和查询等功能;应提供日志文件的备份功
能。 a) 数据维护工具,具有完善的交互式环境的数据录入、维护、检索工具和良好的用户界面,可进行数据删除、清零、拷贝、备份、恢复、 扩容等操作,并具有完备的数据修改日志; b) 数据同步,具备全网数据同步功能,任一元件参数在整个系统中只输入一次,全网数据保持一致,数据和备份数据保持一致; c) 多数据集,可以建立多种数据集,用于各种场景如培训、测试、计算等; d) 离线文件保存,支持将在线数据库保存为离线的文件和将离线的文件转化为在线数据库的功能; e) 带时标的实时数据处理,在全系统能够统一对时及规约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数采装置的时标而非主站时标来标识每一个变化的遥测 和遥信,更加准确地反映现场的实际变化; f)系统应提供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具体要求包括: 1) 全数据备份,能够将数据库中所有信息备份; 2) 模型数据备份,能够单独指定所需的模型数据进行备份; 3) 历史数据备份,能够指定时间段对历史采样数据进行备份; 4) 定时自动备份,能够设定自动备份周期,对数据库进行自动备份;
应用协同管控要求包括: a) 应支持终端分区接入、维护,共享终端运行工况、配置参数、维护记录等信息; b) 应支持馈线自动化在生产控制大区的应用,支持基于录波的接地故障定位在管理信息大区的应用,以及多重故障跨区协同处理和展示;
c) 应支持管理信息大区分析应用在生产控制大区调用和结果展示。
a) 系统应具备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等应用场景,各态独立配置模型,互不影响; b) 各态下可灵活配置相关应用,同一种应用可在不同态下独立运行;
备注 生产控制大 区、管理信
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 区、管理信 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 区、管理信
息大区
1
序号
4 5 6 7
检测项目
检测要求
备注
协同管控
多态多应 用
权限管理
告警服务
5) 全库恢复,能够依据全数据库备份文件进行全库恢复; 6) 模型数据恢复,能够依据模型数据备份文件进行模型数据恢复; 7) 历史数据恢复,能够依据历史数据备份文件进行历史数据恢复; 8) 数据导出功能,为离线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导出,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指标评价分析提供数据导出。 支撑平台协同管控要求包括: a) 在生产控制大区统一管控下,实现分区权限管理、数据管理、告警定义、系统运行管理等; b) 应支持配电主站支撑平台跨区业务流程统一管理; c) 应支持配电主站支撑平台跨区数据同步。
c) 多态之间可相互切换。
a) 层次权限管理,系统的权限定义应采用层次管理的方式,具有角色、用户和组三种基本权限主体; b) 区域配置,权限配置可与配电网区域相关,不同区域的用户可赋予不同的权限; c)权限绑定,权限配置可与工作站节点相关,不同工作站节点可赋予不同的权限; d)权限配置,权限配置可与岗位职责相关,不同岗位用户可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 a) 告警动作,告警服务应具备多种告警动作,包括语音报警、音响报警、推画面报警、打印报警、中文短消息报警、需人工确认报警、上告 警窗、登录告警库等; b) 告警分流,可以根据责任区及权限对报警信息进行分类、分流; c) 告警定义,可根据调度员责任及工作权限范围设置事项及告警内容,告警限值及告警死区均可设置和修改; d) 画面调用,可通过告警窗中的提示信息调用相应画面;
c) 应提供查询工具,实现对流转历史的分析、统计、查询等功能。
a) 界面操作,提供方便、直观和快速的操作方法和方便多样的调图方式,满足菜单驱动、操作简单、屏幕显示信息准确等要求; b) 图形显示,实时监视画面应支持厂站图、线路单线图、环网图、地理图和自动化系统运行工况图等; c) 交互操作画面,交互操作画面包括遥控、人工置位、报警确认、挂牌和临时跳接等各类操作执行画面等; d) 数据设置、过滤、闭锁,可根据需要设置、过滤、闭锁各种类型的数据; e) 应支持多屏显示、图形多窗口、无级缩放、漫游、拖拽、分层分级显示等; f) 应支持设备快速查询和定位; g) 应提供并支持国家标准一级字库汉字及矢量汉字; h) 人机界面应遵循 CIM/E、CIM/G,支持相关授权单位远程调阅;
操作性指令。
a) 关系数据库软件,存储电网静态模型及相关设备参数、系统配置、告警和事件记录、历史统计信息等需要永久保存的数据; b) 实时数据库软件,用以提供高效的实时数据存取,满足电力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电网分析等应用需求; c) 进程管理,用以监控应用进程的运行情况,可根据进程的重要性级别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关键进程异常应自动重启,如重启失败,应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