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群体性癔病的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群体性癔病的防治措施

学生心理特点造成其暗示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发生群体性癔病。本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事件,往往因处理不当,造成群体性癔病而发展成为一起重大事件。为了更好地预防校园群体性癔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一、正确认识群体性癔病临床表现

群体性癔病是在一个群聚人群组中发生的具有暗示性器质性病患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与精神因素和身体素质有关,任何因素对精神造成刺激均可导致发生。群体性癔病临床类型呈多样化,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阵发性腹痛、阵发性抽搐,肢麻、肢痛、喉头异物感,哭闹、嗜睡。患者无任何阳性体症。

二、了解群体性癔病发生的原因

1、宣传解释不力。某些应激事件或事物使个别学生因紧张、害怕而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心因性反应时,由于教职工处理不当,宣传解释不力,遇事惊慌失措而诱发其他学生出现类似反应。

2、不恰当暗示。学校老师和周围学生对某些应激事件或事物引起的一般性反应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提示或暗示而诱发群体性癔病的发生,使一般反应夸大化。

3、求同心理。中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完善,对周围事物的识别、鉴别能力差,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同时,学生们普遍具有求同心理,看见别人难受,便觉得自己也难受,从而导致感应性癔病的发生。

三、预防群体性癔病的措施及处理办法

(一)加强管理,消除隐患。

1、学校制定预防可能引发群体性癔病发生的应急预案。

2、开展一项群体性活动前,必须先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的原理,了解是消除紧张和恐惧的最好办法。

3、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4、尽量创造减少心理应激的氛围,把人为因素减少到最低。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

(二)遇事从容,分散处置。

1、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不良反应时,教师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2、如果学生反应轻微,可将其送到卫生室休息;反应较重的,可送往医院治疗。

3、一旦发生群体性癔病,要及时疏散发病人群,采取隔离、对症、暗示疗法,正面疏导,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稳定学生的情绪。并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同时要搞好治疗,防止蔓延。

4、对群体性癔病的处理,班主任要配合医护人员搞好心理治疗。

(三)普及知识,提高素质。

1、要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卫生知识,开展适时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适应性、承受力、意志力、创造性和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学会认知自己和环境,减轻学生在某种刺激下的心理应急反应。

2、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

健康,教师为班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稳定的性格特征及学生心理健康。

3、对入学新生,要加强独立生活能力、学生之间沟通能力及自我表现约束能力培养,尽早适应团体生活,以积极健康心态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群体性癔病的治疗

因为癔病是心理暗示导致的,治疗也应以暗示的方法最好。

1、语言暗示:就是向学生说清楚个别人的反应并没有什么特别,大家政治性紧张;

2、药物暗示:即安慰剂的使用,打一针维生素说是特效药;

3、心理治疗:这必须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来进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