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步步高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章 第1课时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Na 2CO 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____的分类法。
(2)举例:物质⎩⎪⎪⎨⎪⎪⎧⎩⎪⎨⎪⎧ 单质⎩⎪⎨⎪⎧(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二、分类法的应用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如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化学自由复习步步高系列+03含解析
2019年高考备考之考前十天自主复习步步高第三天【课本内容再回顾一一查缺补漏】回顾三:基本概念(一)(-)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x)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是两性氢氧化物(X)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V)4.复盐是纯净物,而混盐(如CaOCl2)是混合物(X)5.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只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X)6.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汽油、牛油均属混合物(J)7.电解、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X)8.指示剂遇酸、碱发生颜色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V)9.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应是物理变化(X)10.金属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发生了化学变化(X)11.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碳酸钠晶体的风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J)12.蒸馅、分馅、干德均属化学变化(X)13.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反应均为化学变化(X)14.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X)15.晶体的熔化、水的汽化和液化、KMnC>4溶液的酸化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X)16.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X)17..核的聚变和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J)18.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均是化学变化(X)19.明矶净水、甲醛浸制生物标本、Na2.FeC>4消毒净水均发生化学变化(J)20.化学反应必定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X)2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X)22.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馅产品汽油为纯净物(X) (-)化学计量1.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考点归纳一一判断正误并纠错(1)常温常压下,22.4L02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X)(2)常温常压下,3.2g Ch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M(V)(3)常温常压下,1摩尔氮气所含原子数为M(V)(4)标准状况下,2.24LH2和C2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0.1M(V)(5)标准状况下,2.24L%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M(X)(6)标准状况下,2.24L Cb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O.IN a(X)(7)标准状况下,22.4LHF所含分子数为M(X)(8)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8L(X)(9)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M(X)(10) 3.4g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M(X)(11) 2.4g Mg无论与O2还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0.2M(V)(12) 5.6gFe与Cb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M(X)(13) 6.4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X)(14)31g白磷中含P—P键数为1.5N a(V)(15)Imol白磷分子中含有P—P键数为1.5N a(X)(16)12g金刚石中含C—C键数为4M(X)(17)12g石墨中含C—C键数为1.5N a(J)(18) 6.0g SiO2晶体中含有0.2M个Si—O键(X)(19) 6.0gSiO2晶体中含有0.2M个O原子(J)(20)1L1mol 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L C H3COOH的总数为M(")(21)1L1mol-L"1饱和FeCb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数为M个(X)(22)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 a(X)(23)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小于皈(X)(24)Imol—OH中所含电子数为9M.(V)(25)Imol CH;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V)(26)2gNO2和44gN2C)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 a(")(27)25°C1mL H2O中所含OlT数为10~lo N A(V)(28)T°C1LpH=6的纯水中含10「6心个OH」(V)(29)18.gD2O所含的电子数为ION a(X)(30)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当溶解5.6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M(X)2.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i为单位)与6.02X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V)(2)0.5mol氢的质量为0.5g(X(3)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X(4)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5)同种气体的摩尔体积总是相同的(X(7)(8)(9)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它的基本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可以用于度量分子、原子及离子等微粒(X(V)))))))(10)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V)(1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kg碳所含的原子个数(X)(12)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mor1,则所处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X)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分子个数一定相同,原子个数也一定相同(X(2)(3)标准状况下,1.12IJ6O2和1.12L18O2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V)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2(^0和咔2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V)(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比(甘=m2也=B)(j m2~d2)(v(5)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希=役)(V)(6)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岩=盘)(X)(7)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鼻=铮)(X)£72I以2(8)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岩)(V)(9)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斜=苜)(V)(10)同温、同体积、同质量,则同密度,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合=针)(V)(三)氧化还原反应1.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J)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作氧化剂(X)3.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J)4.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J)5.强氧化剂不一定能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J)6.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的得与失(X)7.向新制氯水中加入FeBr2>Fel?的混合物,最先被氧化的是Fe?+(X)8.盐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亚硫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J)9.Ca(CIO)2溶液中通入SO?、FeS+HNO3>Na2SO3+HNO3>Fe(OH)2+HNO3>Fe(OH)3+HI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V)10.失电子越多,还原性就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X)11.金属阳离子只能作氧化剂(X)12.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就不可能作还原剂(X)13.单线桥即只能用一根线来表示电子转移(X)14.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一定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X)15.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X)16.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X)17.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X)18.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V)19.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J)20.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X)21.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为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一定作,为氧化剂(X)22.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X)【热点知识再梳理——胸有成竹】热点三:氧化还原反应【典例】K2FeO4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Fe2O3,KNO3、KOH混合共熔,反应为FezCh+ 3KNO3+4KOH==2K2FeO4+3KNO3+2田0。
2019版步步高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一章 第2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Word版含解析
课时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一、选择题1.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0.2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 mL,要用到的仪器是()①250 mL容量瓶②托盘天平③烧瓶④胶头滴管⑤烧杯⑥玻璃棒⑦试管⑧药匙A.①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⑥⑧D.全部解析由于只需要进行溶解、转移、洗涤和定容操作,故需用的仪器只是①④⑤⑥。
答案 A2.(2017·洛阳模拟)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200 mL 2.5 mol·L-1MgCl2溶液B.1 000 mL 2.5 mol·L-1NaCl溶液C.250 mL 1 mol·L-1AlCl3溶液D.300 mL 5 mol·L-1KClO3溶液答案 A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标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解析A项,c(NaOH)=10 g40 g·mol-10.25 L=1 mol·L-1;B项,c(H2SO4)=80 g80 g·mol-11 L=1 mol·L-1;C项,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浓度也不是1 mol·L-1;D项,c(HCl)=22.4 L22.4 L·mol-11 L=1 mol·L-1。
答案 C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5.85 g NaCl晶体溶入100 mL水中,制得1 mol·L-1NaCl溶液B.将1体积c mol·L-1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 mol·L-1硫酸C.将25 g无水CuSO4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D.将w g a% NaCl溶液蒸发掉w/2 g水,得到4a% NaCl溶液解析A项,NaCl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所得溶液中c(NaCl)小于1 mol·L-1;C项,CuSO4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则c(CuSO4)大于1 mol·L -1;D项,若不析出晶体,得到的是2a%的NaCl溶液。
高中化学学案人教版步步高必修1第二章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2.会制备Fe(OH)胶体。
3.了解胶体的性质。
3一、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是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的体系。
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大家熟知的溶液都是分散系。
(1)分析指出下列分散系各自的分散质、分散剂;比较分散质、分散剂的存在状态(填写下表)。
(2)9类。
(3)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类:①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分散系是溶液;②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的分散系是浊液;③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分类(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1.现有如下各混合物:①将1 g氯化钾加入99 g水中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③将1 g碳酸钙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④将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
答案①⑤②③④解析①分散质KCl溶于水后以离子形式存在,粒子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②淀粉分子大,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③CaCO3不溶于水,振荡后所形成的是不稳定的体系,放置即沉淀,所以属于悬浊液;④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⑤中分散质是水,二者以任意比混溶,是溶液。
2.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乳浊液C.悬浊液D.胶体答案 D解析雾、云、烟都是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即气溶胶。
二、胶体的制备和性质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第1讲 钠及其氧化物 课件 人教大纲
基础回归
1. 钠 的 物 理 性 质 (1 )N a 、 H 2 O 与 煤 油 的 密 度 大 小 为 : _煤_ _油_ _<_N_a_<_H_2_O_ 。 (2)熔 点 低 、 硬 度 小 、 具 有 良 好 的 导 电 性 和 传 热 性 。
2. 钠 的 化 学 性 质
(1)与 非 金 属 单 质 的 反 应
2. 将 一 小 块 钠 放 入 硫 酸 铜 溶 液 中 , 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钠_ _ 浮_ _ 在_ _ 溶_ _ 液_ _ 的_ _ 液_ _ 面_ _ 上_ _ ,_ _ 很_ _ 快_ _ 熔_ _ 化_ _ 成_ _ 闪_ _ 亮_ _ _的_ _小_ _球_ _,_ _小_ _球_
g/cm 3, 与 水 互 不 相 溶 , 且 不 与 钠 反 应 )各 50 m L , 将 一
小 粒 金 属 钠 ( 密 度 为 0 .9 7 g / c m 3 ) 投 入 烧 杯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可能为
()
A. 钠 在 水 层 中 反 应 并 四 处 游 动
B. 钠 停 留 在 苯 层 中 不 发 生 反 应
2_
N_
_a
_O
_
H_
_=
_=
_=_
C_
_u
_(
_O
_H
_
_)
2_↓
_
_+
_
_N
_
a_
2_S
_O_
_4
;_
C_
_u
_(
_O
_H_
_)
2_=
_=
△ _=_
=_
=_
C_
_u
_O
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2高一下学期步步高配套学案第一章章末检测(一)
章末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A.一定是离子键B.一定是共价键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C解析该元素位于第ⅠA族,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KCl 等。
2.对于A Z X和A+1Z 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答案 A解析B项,一种是原子,另一种是离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项,A Z X若代表11H,则不含中子;D项,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3.有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2-与R+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与R的质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B.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C.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D.M和R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答案 D解析可知M为氧、R为钠或M为硫、R为锂,则A、B、C均正确,D不正确。
4.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B.干冰升华C.水通电分解D.氯化氢溶于水答案 B解析化学变化肯定存在化学键的破坏,A、C两项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加热NH4Cl破坏了NH4Cl内的离子键和共价键;水通电分解破坏了水分子内的共价键;D项,HCl溶于水,破坏了HCl 分子内的共价键;B 项,干冰升华没有化学键的破坏,只是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5 g 核素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 92U +10n ――→裂变9038Sr +136 54Xe +1010n,净产生的中子(10n)数为10N A B.3517Cl 与3717Cl 得电子能力相同C.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 92UD.235 92U 和238 92U 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答案 B解析 A 项,核素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 92U +10n ――→裂变9038Sr +136 54Xe +1010n,净产生的中子(10n)数为10-1=9,235 g 核素235 92U 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发生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 A ,错误;C项,表示铀原子为238 92U,错误;D 项,235 92U 和238 92U 是不同核素,错误。
化学步步高练透高一123~124
化学步步高练透高一123~124化学步步高练透高一123~12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被广泛学习和应用于各个领域。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贯穿整个高中化学课程。
在高一123~124单元,我们将学习有关离子和离子键、金属元素和金属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对这两个单元的详细介绍。
在123单元,我们学习了离子和离子键。
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取电子而带正或负电荷。
离子键是指正负两种离子通过电荷引力互相结合形成的化学键。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离子的成因、离子的命名和离子键的特点。
我们首先学习了离子的成因。
离子的生成可以通过原子的电子转移形成。
当金属元素失去外层电子时,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而当非金属元素获取外层电子时,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离子的生成可以通过电离和电子亲和力的概念进行解释。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离子的命名。
离子的命名可以根据其所含元素及其电荷情况来命名。
对于单负离子,一般以元素名字加上“化”字作为离子的名字;而对于常见的多负离子,一般采用特定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学习离子的命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式及离子的组成。
最后,我们学习了离子键的特点。
离子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离子键的结构稳定性较高、离子键通常在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在物理性质上具有一定特点等。
了解离子键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合物结构和性质。
在124单元,我们学习了金属元素和金属化合物。
金属是指一类具有特殊性质和结构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人类生活和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的化合物和金属的应用。
我们首先学习了金属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塑性等。
这些性质是由金属的结构和金属键的特点所决定的,有助于解释金属的各种特点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化合物。
2019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资料高中化学步步高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6.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2.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1)水煤气:CO、H2(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4)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9)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10)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的物理性质:①丁达尔效应;②电泳现象;③介稳性;④聚沉等。
(3)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4)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5)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
(6)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
胶体与溶液一样是呈电中性的。
(7)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8)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如盐酸、硫酸)时,出现的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
【步步高】(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无 机 化 合 物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无 机 化 合 物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无 机 化 合 物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不 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2O 和 Na2O2 均能与 H2O 反应生成 NaOH,故二 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考点一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题组训练
1
2
3
3.下列物质中①属的于组纯成净是物水的分一子组;是
( C)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⑩存⑥在漂同白分粉异构⑦体二;甲⑦苯有邻⑧、T间NT、对⑨之溴分苯;
⑩马C林5H10⑭⑪密含封氧⑭ 共保存中4存0;N%的O的2和N氧ON化22O镁气4
⑫花生油 ⑬福尔 体 ⑮CuSO4·5H2O
⑯KAl(SO4)2·12H2O ⑰聚氯乙烯 ⑱液氯
A.②③结④晶⑥水合物、复盐均B为.纯⑦净⑩物⑫。⑬⑭⑮⑯
C.①⑧⑨⑪⑮⑯⑱
D.①④⑧⑨⑪⑫⑰⑱
考点一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题组训练
1
2
3
归纳总结
步步高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化学安徽专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答案 ②④
热点题型突破
学案1
2.(2013·江苏,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
保的是
本
学 A.甲醇
B.天然气
(D )
案 栏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
目
开 关
解析 甲醇、天然气(CH4)、液化石油气(气态烃)燃烧均生
成 CO2 和 H2O,CO2 会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燃烧只生成 H2O,
酸性
关
成盐
碱性
两性
不成盐
热点题型突破
学案1
(4)能电离出 H+的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 属于盐,溶液显 碱性的不一定是碱,如纯碱属于盐;酸或碱的区分及元数的
确定,不能只看“H”原子或“OH”原子团,如醋酸是一
元酸,乙醇(C2H5OH)不是碱。
本 学
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概念辨析
案 栏
平上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A 项错;
本
学 B 项,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
案
栏 解、复分解、置换四种类型,B 项错;
目
开 关
D 项,2NO2(红棕色)
N2O4(无色),ΔH<0,放入热水中,平
衡向左移动,颜色加深是化学变化,D 项错。
答案 C
热点题型突破
学案1
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不符合“绿色
热点题型突破
学案1
解析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
境的污染,不产生废弃物,原子利用率为 100%。B 项中可燃
本
学 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大量使用必然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
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2高一下学期步步高配套学案第二章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一、详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经常会感受到有热量的变化,比如钠与水的反应等,其实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即新物质的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是吸热的,有的反应是放热的。
而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能量变化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能量的变化,而这些能量变化大多数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这就实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在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原子之间的重组和整合;原子进行重组、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由于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要消耗能量,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要释放能量,因此我们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表示为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生成物 这样,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时,反应表现为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小于释放的能量时,反应表现为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典例1】 已知:①1 mol H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436 kJ 的能量;②1 mol Cl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243 kJ 的能量;③由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1 mol HCl 分子时释放 431 kJ 的能量。
则1 mol H 2和1 mol Cl 2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时的能量变化为( ) A.放出能量183 kJ B.吸收能量183 kJ C.吸收能量248 kJD.吸收能量862 kJ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2+Cl 2=====点燃2HCl,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 mol H —H 键、1 mol Cl —Cl 键,同时形成2 mol H —Cl 键。
计算可知生成2 mol HCl 气体时,吸收的热量为436 kJ +243 kJ =679 kJ,放出的热量为431 kJ ×2=862 kJ,故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862 kJ -679 kJ =183 kJ,A 对。
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2高一下学期步步高配套学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项训练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项训练题组一构成原子的微粒间关系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答案 D解析13C与14C、11H与21H分别互为同位素,故A、B两项正确;14C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14-6=8,14N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14-7=7,故C项正确;6Li与7Li互为同位素,二者的质子数、电子数都相等,中子数不相等,故D项错误。
2.居里夫人因对Ra(镭)元素的研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人们在测定物质放射性时通常用226 88Ra 作为标准。
下列有关226 88Ra的说法正确的是()A.226是R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226是Ra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C.226R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6D.226Ra的质量数为226,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答案 D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该元素的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计算的平均值,A错;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该元素的各种核素的质量数和它们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计算的平均值,B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C错。
题组二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3.下列叙述能说明A金属比B金属活泼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比1 mol B与酸反应放出的H2多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答案 D解析根据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逐项分析,可知D正确。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答案 C解析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元素与H2化合越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X单质能从Y的氢化物中置换出Y单质,说明X非金属性强于Y,所以A、B、D项都能说明X非金属性强于Y;而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并不一定能判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步步高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第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错误!错误!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无 机 化 合 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H2S等
酸
含氧酸:HClO4、H2SO4等
按酸性强弱强酸:HCl、H2SO4、HNO3等 弱酸:CH3COOH、HF等
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3、HCl等 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
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 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
碱
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Ba(OH)2、KOH等 弱碱:NH3·H2O等 正盐:BaSO4、KNO3、NaCl等 盐 酸式盐:NaHCO3、KHSO4等
碱式盐:Cu2(OH)2CO3等
复盐:KAl(SO4)2·12H2O等
4.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错误!
注意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Na2O2 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 物(如 CO、NO)。
组别
备选项
A.S2- B.I- C.Fe D.SO
(1) 错误!
高中化学 步步高一轮复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检测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B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 .“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 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 +S ,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 +S===HgS ,由于反应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A 项错误;“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意思是流水在冰层下发出低咽的声响,原来崎岖不平的沙路铺上厚厚的积雪显得很平坦,未涉及化学变化,B 项正确;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 项正确;黄铜是铜锌合金,D 项正确。
2.(2020·宿州期中)已知NaCl 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1 mol NaCl 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1 mol NaCl 溶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散系①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B .分散系②与云、雾为同一种类型的分散系C .分散系②中,分散质粒子的个数为N A 个D .两种分散系都有丁达尔效应答案 B解析分散系①是1 mol 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溶液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小于1 nm,故A错误;分散系②1 mol NaCl溶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云、雾也是胶体,为同一种类型的分散系,故B正确;分散系②为1 mol NaCl溶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为微粒集合体,分散质粒子的个数小于N A外,故C错误;分散系①为溶液,无丁达尔效应,分散系②为胶体,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故选B。
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2高一下学期步步高配套学案第二章章末检测(二)
章末检测(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是( )A.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C.均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D.均为污染环境的能源答案 C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①不可再生;②储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③污染环境;④来自太阳辐射能。
生物质能的特点:①储量大;②可再生;③无污染;④源自太阳辐射能。
2.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 2O=====激光2H 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氢气是一次能源C.使用氢气作燃料将会增加温室效应D.在这一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 D解析 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 2是二次能源;H 2是清洁能源,不会增加温室效应。
3.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次能源中的水能、地热能、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中的电能、氢能等。
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 ⑤潮汐能 ⑥木材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⑤ 答案 D解析 石油、煤、木材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出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4.下列图示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答案 A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需要吸收热量,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该过程并未发生化学反应,C项错误;稀盐酸与铁粉发生的置换反应是放热反应,D 项错误。
5.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B.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C.相同状况下,2SO2+O22SO3是放热反应,则2SO32SO2+O2是吸热反应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答案 C解析由题意可知,在相同状况下,如果一个反应过程放出能量,那么使反应向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吸收能量,所以C项正确。
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2高一下学期步步高配套学案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题组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答案 A解析由图像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A项正确,C 项错误;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项错误;对于任何一个反应而言,升高温度,可以使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都加快,D项错误。
2.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使用时将它们混合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
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答案 C解析铵盐不会自身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又不具备与Na2SO4·10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C 选项错误。
3.下图是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试问:(1)步骤1、2分别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步骤1:,步骤2:。
(2)比较E1、E2、E3的大小:。
答案(1)吸热放热(2)E2>E3>E1解析由题中转化图可知,步骤1为化学键的破坏过程,要吸收热量,步骤2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要放出热量,且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为吸热反应,故E2>E3>E1。
题组二原电池基础知识及应用4.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合的原电池是()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银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答案 C解析根据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可知,Fe为负极,比Fe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含Fe3+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一、选择题1.下列食用品的有效成分正确的是()答案 C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胆矾、石膏、漂白粉都是纯净物B.氢氧化钙、盐酸、硫酸铜均为强电解质C.氯化钙、烧碱、聚苯乙烯均为化合物D.稀豆浆、鸡蛋清溶液、雾均为胶体解析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石膏是二水硫酸钙,属于纯净物,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A项错误;氢氧化钙、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均完全电离,均为强电解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符合电解质的概念,B项错误;氯化钙、烧碱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均为化合物,聚苯乙烯属于混合物,C项错误;稀豆浆、鸡蛋清、雾均为胶体,D项正确。
答案 D3.(2017·湖南五市十校模拟)如下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C.SO2和N x O 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解析NO、NO2都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
答案 C4.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①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③钠盐④电解质⑤离子化合物⑥氧化物A.②⑤⑥B.①②⑥C.①③④D.①④⑤解析①Na2O、NaOH、Na2CO3、NaCl、Na2SO4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①正确。
②Na2O、NaOH与硝酸反应均生成NaNO3和H2O,Na2CO3和硝酸反应可生成NaNO3、CO2和H2O,NaCl、Na2SO4与硝酸不反应,②错误。
Na2CO3、NaCl、Na2SO4是钠盐,Na2O属于钠的氧化物,NaOH属于碱,故③⑥错误。
④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④正确。
⑤Na2O、NaOH、Na2CO3、NaCl、Na2SO4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⑤正确。
即分类标准正确的是①④⑤,故本题选D。
答案 D5.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D.①③④⑥解析水煤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纯碱是Na2CO3,是一种盐而不是碱。
因此②⑤错误。
答案 D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C.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解析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如O2与O3组成的物质。
答案 B7.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分子或离子解析有新元素生成的变化属于核变化,A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当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该微粒应为不带电的中性微粒,不可能为离子,D项错误。
答案 A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解析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和冷却NO2气体都发生化学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但均无颜色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木炭吸附NO2气体是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且均有颜色变化,C项符合题意;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和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均为化学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9.(2015·课标全国Ⅱ,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A项,硅胶疏松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B项,P2O5具有吸水性,吸水生成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的磷酸或偏磷酸,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C项,六水氯化钙没有吸水性,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错误;D项,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正确。
答案 C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溶液、豆浆、碳素墨水均可发生丁达尔效应B.将适量的铜、锌熔合成合金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硝酸型酸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解析淀粉溶液、豆浆、碳素墨水都是胶体,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形成合金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项错误;明矾净水利用的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但Al(OH)3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C项错误;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N2→NO→NO2→HNO3,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 项错误。
答案 A11.(2015·福建理综,9)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金属铜B.Y不可能是氢气C.Z可能是氯化钠D.Z可能是三氧化硫解析A项,若X是Cu,Y是Cl2,Cu在Cl2中燃烧生成CuCl2,电解CuCl2溶液生成Cu和Cl2,符合图中转化关系,正确;B项,若X是Cl2,Y是H2,H2在Cl2燃烧生成HCl,HCl溶于水生成盐酸,电解盐酸则生成H2和Cl2,也符合图中转化关系,错误;C项,若Z是氯化钠,则X、Y分别是Na和Cl2中的一种;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生成的是H2、Cl2、NaOH,不符合图中转化关系,错误;D项,若Z是SO3,而X、Y 可能是O2和SO2中的一种,SO3溶于水生成硫酸,电解硫酸溶液实质是电解水,产生H2和O2,不符合图中转化关系,错误。
答案 A12.已知A是单质,E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则A可能是()A.Cl2B.CC.N2D.Si解析A是单质,能和氢气反应,则A是非金属单质,A能被氧气氧化生成C,C能被氧化生成D,则A在氧化物中是显不同价态,E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则A中元素是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
A项,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和氧气不反应,错误;B项,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和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H2O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是弱酸,错误;C 项,N2和H2反应生成NH3,NH3和O2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和O2反应生成NO2,NO2和H2O反应生成硝酸,硝酸是强酸且是强氧化性酸,正确;D项,硅和氧气反应时,无论氧气是否过量都生成SiO2,且SiO2和H2O不反应,硅酸是弱酸,错误。
答案 C二、填空题13.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用化学试剂鉴别,写出鉴别B、C分散系的两种简单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C中逐滴加入稀H2SO4,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悬浊液溶液胶体(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①观察颜色,红色的液体为B,红褐色的液体为C②用一束光照射两液体,有光亮通路的液体为C,另一液体为B(4)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沉淀消失形成棕黄色溶液14.物质A~E均含同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可发生如下图所表示的反应(除A~E外的其他物质已略去):(1)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2)在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和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故C为Cu(OH)2,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则D为CuO;依据图中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一步推知E为CuSO4,A为Cu,B为CuCl2。
答案(1)盐碱碱性氧化物(2)①、②、⑦③、④、⑤(3)CuO+2H+===Cu2++H2O、Fe+Cu2+===Cu+Fe2+15.(2017·忻州模拟)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中学化学教材中出现过的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______。
(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C 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 2O 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B 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转移,则有________g 该物质参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