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PPT
合集下载
第三章-哈贝马斯(三)PPT课件
2021
2
一、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二、系统的理性化过程 三、对生活世界殖民化危机的消除
2021
3
一、生活世界与系统
(一)生活世界 1、概念
(1)哲学 胡塞尔——前科学世界(知觉预设)
2021
4
(2)社会学
A、现象学社会学 文化的世界,是文化资料的储存库,是日常人们 所作所为的基础(行动预设)。 B、功能学派的传统 生活世界的功能是牢固社会稳定和秩序的确立。 C、符号互动论 生活世界的作用是促使个人社会化,帮助个人建 构其社会的角色。
在人格方面
沟通行为达到社会教化的过程,以及促使个人自 我观的建构。
2021
9
由是可以看出,社会结构及其演变是 部分的取决于生活世界的存在和变动, 生活世界构成了社会的意义层面,由 此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更新。这也代表 着调节社会的机制由依赖制约转为依 赖理性讨论。
2021
10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意味着生活世界的结构转变, 这种转变是指生活世界结构上的区分,即文化、社 会与人格这三种结构不再笼统地受具有神秘色彩的 世界观所控制,而是各自顺应着理性交往的角度独 立起来。
2021
5
(3)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既具有描述的功能,
也具有批判的意义。
2021
6
生活世界:一方面是代表着一种规范人类互 动的整合准则,指谓着以人类共同接受的价 值理念,也同时构成了个人行为取向的养料; 但另一方面,生活世界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 架构,代表着研究者同时是社会参与者,采 取了一个介入自己价值判断的研究进路。
➢ 如文化承担着文化传统传承的功能,社会承担着 借助规范和价值达到整合的功能,个体承担着促 进个人同一性的形成和延续以后各代人的社会化 的功能。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ppt
• 第二,认识的兴趣与科学的发展。
• 要使纯粹认识论从自然科学的静观,即实 证主义的知识论重建为批判的和自我反思 的社会理论,首要的问题是建立兴趣同认 识的内在联系,把兴趣置入认识论中作为 核心范畴。
• 兴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理性指导原则,它 不服从与“任何自然基础”,而是同人的 劳动和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它是劳动和相 互作用联系的基本导向。兴趣指导认识, 作为认识的基础。由此确立兴趣在作为社 会理论的认识论中重要地位。
• 2、交往期(1969-1981)
• 哈贝马斯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初 步完成了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 系的建立。
•
• 3、后交往期(1982-1989)
• 这期间,哈贝马斯主要致力于对现代性范畴的 历史清理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后现 代主义和阐述一种建立在语言学转向基础上的“ 后形而上学思想”。
• 主要争论:是否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 判理论本身进行合法性论证问题。
• 法兰克福老一代理论家基本没有提出自身 的合法性基础的问题。
• 哈贝马斯直接提出了批判理论的合法性问 题。他认为在批判社会之前要先反思批判 理论本身,解决批判理论的规范性问题。
(一)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确是“第一生产力”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 劳动虽然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其主导指 向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改 造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就人本身的发展而言 ,合理和平等的交往与理解具有更重要的人本价 值,它代表着人类进步的方向,同人类解放的目 标是一致的。
• 更深的意义上说,劳动中所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关 系,只有在主体间自由交往的基础上才能走向和 谐。
• (一)科学技术的异化:在工具理性批判中
交往行为理论 ppt课件
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
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 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是“前所未有”的, 它“既依赖理性,又吹毛求疵”。哈贝马斯 也探讨了公共领域的机制:首先,要求具备一
•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在当代发生的重大转 型作了分析,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 家权力的膨胀和商业化原则的盛行,公共领 域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国家日益干 预经济,使得经济系统不再作为独立于国家 的私人领域而存在。第二,公共领域受到商
• 现代社会危机发生的根源之一就是系统世 界日益侵蚀生活世界,追求金钱和权力的行 为取代了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其
结果是社会的整合、人格都出现了问题。 因此,哈贝马斯主张重建“非政治化的公共 领域”,还主张使交往行为及其所遵循的原 则扩展到系统世界的领域中去,使人们重新 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哈贝马斯认为,由这一角度或模式研究或检 视西方理性化的过程,是看不到人类其实有 另一条可能的出路,看不到人类的存在并非 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向 理解”的沟通作起点 瑏瑧。因此,现代社会 虽然产生了科学技术理性的独断,但同时也 显示出人类解放之可能性。
三、理论的内容
• <一>社会行为的四种类型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 哈贝马斯建构生活世界的目的是,对交往的 普遍性前提做出论证,超越工具理性层面即 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力层面,在交往理性层面 即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关系层面上论述道德 观念、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等上层建筑现 象及其发展逻辑,从而将交往理论发展成新 的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行动理论”的萌芽——“公 共领域”研究
• 三是戏剧性行为。与培根的剧场假相相类 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一个个体 都要在观众或对象面前表演自己,背诵着 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让观众去领会他的 “潜台词”,因此这也不是一种合理性的 行为。但是社会却需要这种行为,因为它 是人的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前面的三种 行为或者压制人的主体性,或者使人变为 一种社会化符号而异化为某种工具,因而 都是不合理的行为,于是他提出了交往行
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 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是“前所未有”的, 它“既依赖理性,又吹毛求疵”。哈贝马斯 也探讨了公共领域的机制:首先,要求具备一
•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在当代发生的重大转 型作了分析,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 家权力的膨胀和商业化原则的盛行,公共领 域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国家日益干 预经济,使得经济系统不再作为独立于国家 的私人领域而存在。第二,公共领域受到商
• 现代社会危机发生的根源之一就是系统世 界日益侵蚀生活世界,追求金钱和权力的行 为取代了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其
结果是社会的整合、人格都出现了问题。 因此,哈贝马斯主张重建“非政治化的公共 领域”,还主张使交往行为及其所遵循的原 则扩展到系统世界的领域中去,使人们重新 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哈贝马斯认为,由这一角度或模式研究或检 视西方理性化的过程,是看不到人类其实有 另一条可能的出路,看不到人类的存在并非 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向 理解”的沟通作起点 瑏瑧。因此,现代社会 虽然产生了科学技术理性的独断,但同时也 显示出人类解放之可能性。
三、理论的内容
• <一>社会行为的四种类型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 哈贝马斯建构生活世界的目的是,对交往的 普遍性前提做出论证,超越工具理性层面即 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力层面,在交往理性层面 即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关系层面上论述道德 观念、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等上层建筑现 象及其发展逻辑,从而将交往理论发展成新 的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行动理论”的萌芽——“公 共领域”研究
• 三是戏剧性行为。与培根的剧场假相相类 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一个个体 都要在观众或对象面前表演自己,背诵着 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让观众去领会他的 “潜台词”,因此这也不是一种合理性的 行为。但是社会却需要这种行为,因为它 是人的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前面的三种 行为或者压制人的主体性,或者使人变为 一种社会化符号而异化为某种工具,因而 都是不合理的行为,于是他提出了交往行
交往行为理论 ppt课件
社会行为的四种类型
• 第三类是“戏剧行动”。它是指行动者在 观众或社会面前有意识地表现自己主观性 的行动。这种行动重在自我表现,主要涉 及到的,既不是孤立的行为者,也不是某 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而是互动参与者,他 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对方面前表现
社会行为的四种类型
• 第四类是“交往行动”。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 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行动者使用语言或非 语言符号作为理解其相互状态和各自行动计划 的工具,以期在行动上达成一致。相互理解是 交往行动的核心,“言语行为”是交往行动的 基本形式。
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 在哈贝马斯看来,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化,主要是因为工具理性的需要,由技术 统治的制度化所造成的。在现代社会,人 们越来越被各种各样的系统组织所笼罩, 人的自由空间、自主选择都受这些系统所 控制。系统世界的形成是源于社会管理的 需要,但是应这种需要而形成的各种制度
哈贝马斯对理性的重建: 交往理性
• 交往行为(也译作沟通行为)是一种主体之问 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助,并以语言为主要媒 介,通过对话沟通,达到人与人之问的相 互理解和一致。
• 交往行动的核心是理解,体现的是主体与 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而工具行动、
交往行为的特点
1. 理解是交往行动的核心要素。 2. 交往理性是交往行动遵循的基本准则。 3.言语行为是交往行动最主要的形式。
• “目的行动”指向客观世界,表征的是人
社会行为的四种类型
• 第二类是规范调节的行动,即一个群体的 受共同价值约束的行动。
• 规范调节的行为(normreguliertes Handeln) 概念涉及到的,不是孤立的行为者的行为-而是社会群体的成员。
• “规范调节的行动”指向社会世界,表征 的是社会系统对人的控制关系。
第二讲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第二讲 哈贝马斯与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 Jü rgen Habermas 1929~ )
德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被 公认为“批判 理论”和新马 克思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 被称为“德国 思想威力最强 大的哲学家”。
哈贝马斯
第一节 哈贝马斯简介
一、生平简介 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祖父是一位神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那么,沟通行动如何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这就涉及到沟通行动的有效性要求(validity claims),包括四个概念:可理解性要求、真实 性要求、正确性要求与真诚性要求(sincerity claim)。简单来说:
可理解性要求:言语必须符合语言规范, 明白易懂;
真实性要求:言语符合客观情况;
第二种情况则是学生对上述三个有效性中 的部分或全部否定。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3、理性讨论
上面提到的四种有效性要求,其中第一种提 得不多,因为对于一个正常人,一般都能够用语 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三种是重点。
但是,要形成沟通行动,还必须要求行动双 方相互承认这些要求,这是一种相互的期望,即 我让我的言语符合有效性要求,对方也应这样 (这是沟通理性的一种表现)。
由于《沟通行动理论》第一卷更多谈微观交 往问题,特别是他对戈夫曼思想的解读(包括误 读)等。所以,可以看到哈贝马斯与互动理论之 间有相对较近的关联。
哈贝马斯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应以共同的规 范为基础;而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共识促成的。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对话。对话应以相互谅 解为目的,而不能以追求自己取得成果为目的, 抱着这种目的的人,是不会开诚布公地同他的伙 伴进行诚实对话的,是不会同对方进行协调行动 的,因此也就无法同对方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物理学也群星璀璨:泡利、费米、海森堡、 狄拉克、普朗克、奥本海默、赫兹、波恩等等。
哈贝马斯( Jü rgen Habermas 1929~ )
德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被 公认为“批判 理论”和新马 克思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 被称为“德国 思想威力最强 大的哲学家”。
哈贝马斯
第一节 哈贝马斯简介
一、生平简介 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祖父是一位神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那么,沟通行动如何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这就涉及到沟通行动的有效性要求(validity claims),包括四个概念:可理解性要求、真实 性要求、正确性要求与真诚性要求(sincerity claim)。简单来说:
可理解性要求:言语必须符合语言规范, 明白易懂;
真实性要求:言语符合客观情况;
第二种情况则是学生对上述三个有效性中 的部分或全部否定。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3、理性讨论
上面提到的四种有效性要求,其中第一种提 得不多,因为对于一个正常人,一般都能够用语 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三种是重点。
但是,要形成沟通行动,还必须要求行动双 方相互承认这些要求,这是一种相互的期望,即 我让我的言语符合有效性要求,对方也应这样 (这是沟通理性的一种表现)。
由于《沟通行动理论》第一卷更多谈微观交 往问题,特别是他对戈夫曼思想的解读(包括误 读)等。所以,可以看到哈贝马斯与互动理论之 间有相对较近的关联。
哈贝马斯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应以共同的规 范为基础;而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共识促成的。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对话。对话应以相互谅 解为目的,而不能以追求自己取得成果为目的, 抱着这种目的的人,是不会开诚布公地同他的伙 伴进行诚实对话的,是不会同对方进行协调行动 的,因此也就无法同对方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物理学也群星璀璨:泡利、费米、海森堡、 狄拉克、普朗克、奥本海默、赫兹、波恩等等。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通用课件
对政治学的影响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对政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 民主政治应以沟通为基础,公民之间的自由和平等沟通是实 现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这一观点对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产 生了深远影响。
哈贝马斯还对公共领域理论做出了贡献。他认为,公共领域 是公民自由和平等沟通的场所,对民主政治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观点对公共领域理论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 考方式和研究路径。
符号性
沟通行动依赖于语言、文 字、图像等符号系统,这 些符号系统承载意义。
理解导向
沟通行动的目标是达成相 互理解,而非单纯的传递 信息或实现目的。
沟通行动与目的行动的区别
目的行动是指具有特定目的的行 为,如追求利益、解决问题等。
沟通行动不局限于特定目的,更 注重主体间的理解和关系建立。
目的行动通常关注行为的效率和 结果,而沟通行动更注重过程和沟通与理性Fra bibliotek总结词
哈贝马斯认为沟通行动是实现理性的一种方 式。
详细描述
哈贝马斯认为,通过语言进行的沟通行动可 以使人们相互理解并达成共识,这种共识是 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他批判了工具理性主 义,认为工具理性主义忽视了沟通行动中的
理性和意义,导致现代社会的异化和冲突。 他提倡通过建立理想的言谈环境,促进理性
哈贝马斯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被认为忽略了实证主义在科学方法、社会研究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解决社会 问题中是不可或缺的。
07
CATALOGUE
哈贝马斯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有效沟通
哈贝马斯的理论强调沟通的合理 性,有助于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 的有效沟通,促进知识的传递和 理解。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被批评为具 有普遍主义倾向,试图将普遍适用的 规范和原则应用于所有文化和社会。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PPT
对“合理性”概念的论证过程及 方法
掌握知识的人以及体现知识的符号表达、语言行为和 非语言行为,交往行为和非交往行为等,这些或多或 少都可能是合理的。我们可以说男人和女人、儿童和 成人、部长和售票员等是“合理的”,但不能说鱼、 丁香花,山脉、道路或椅子等是“合理的’。我们可 以说道歉、迟到,外科手术、宣战、修理,建筑设计 或会议作出的决议等是“不合理的”,但不能说暴风 雨、事故、中奖或生病等是“不合理的”,那么,人 在一定的情境下行为举止“合乎理性”,究竟有何意 义呢;也就是说,人的表现“合乎理性”究竟意味着 什么呢? ——“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 P26
关于本书的宏观认识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的一部重要的代表著作,但不 是他的集大成著作,因为按照哈贝马斯自己在前言中的交代, 这部著作不过是他对自己前期思想的总结,是他从规范的角 度重构社会批判理论的绪论,因而不是一部结论性的著作, 而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 书名问题:许多友人都曾向我提出,认为这本书的标题翻译 为“沟通行为理论”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个人认为,把 “Kommunikation”一词翻译成汉语的“交往”和“沟通”, 只是字面上的差别,而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这里之所以 坚持选用“交往”,主要是想强调啥贝马斯作为“后马克思 主义者”的特征,强调这本书中所理解的“Kommunikation” 概念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所提出的“Kommunikation”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曹 卫东
1、“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 P26
无论何时,我们一旦使用“合理的”这样一种说法,也就 在合理性和知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合理性更 多涉及到的是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如何才能获得和 使用知识,而不是对知识的占有。我们可以认为知识是不 可信的,因而对它加以批判…我们从知识与理性之间的紧 密关系可以推断,一种表达的合理性取决于它所体现的知 识的可信性。 至此,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一种表达的合 理性可以通过批判和论证加以还原。与此相应,我们把 “合理的”一词用作那些尤其是在困难的情况下希望听到 这些表达的人们所支配的宾词。……把一种表达的合理性 还原为可批判性。 P26—27
第七章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第三节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的结构转型问 题,不仅是哈贝马斯用批判的辩证方法研 究社会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贯穿于他从 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学术研究历程的主线 之一,并且可以说,他后期关于交往行为 和交往理性等方面的研究是这一研究的深 化或展开。
一、广场型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认为,到近现代越来越模糊的公 共领域,在古希腊时代是界限分明、形式 清楚、功能明确的。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社会结构转型和言语行 为理性基础的研究,都与交往行动 和生活 世界的问题直接相关,公共社会的展开形 式是公众社会交往,公共社会结构转型的 结果是生活世界殖民化,言语行为是交往 行动和生活世界的基本内容, 而言语行为 的理性基础则是交往行动和生活世界的关 键或根本。
一、交往行动的地位与意义 二、道德—实践学习 三、交往行动理性化 四、社会世界的结构与异化
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市民社会最初的主体是手工业者、小商人、医 生、教师和职员等社会阶层,这时市民社会的力 量还不足以同公共权力领域对峙。随着资本主义 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家、小商人、银行家、出 版商和制造商的队伍逐渐扩大,他们成为市民社 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活动能 量同公共权力抗衡。
四、公共领域的结构 为了更具体地揭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性 质,哈贝马斯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 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五、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关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哈贝 马斯讨论了制约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各种 因素,实质上他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结 构分析的进一步展开。
第四节 言语行为的理性基础
第六节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是当代学 术思潮中的热点之一,贝尔、福 柯、利奥 塔、布迪厄、吉登斯、罗蒂等当代著名哲 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卷入了这场争论之中。
第九讲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 3、不同行动概念的比较 、 • 社会理论中三种行动概念: • 目的(策略)性行动:韦伯—既定目标与实现手段之间 的联系—间接沟通 • 规范性行动:符号互动论—两个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 世界)—共识行动 • 戏剧行动:戈夫曼—自我展现(客观世界、社会世界、 主观世界)—自我表现 •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 • 两个以上行动者通过语言交流寻求相互理解、共同合作、 协调相互关系的行动。 • 除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外,还有语言世界, 具有反思性,间接性: • 对客观世界的陈述是真实的 • 沟通行动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正确的; • 言辞表达与说话者的意图是一致的 • 言语的非工具性
第二节 沟通行动与沟通合理性
• 1、沟通行动:概念与规定 、沟通行动: • 沟通行动的理论出发点始于韦伯的理性化概念(见表14-1) • 韦伯行动类型划分之局限:忽视了人类行动的互动或者相互 协调,忽视了具有言语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 是一种孤立行动主体的行动 • 社会行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 哈贝马斯的行动类型学:社会行动可分为策略行动和沟行动 (见表14-2) • 沟通行动的概念规定:为了协调相互的行动而进行的行动, 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沟通而达致;简言之,个体行动是人民 相互之间的一种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行动,是使用语言的形 式,即言语行动
• 社会世界的理性化表现为:文化、社会 和人格的相互关系及其界限变得越来越 清晰,可从三个方面看待生活世界理性 化: • 生活世界结构上的区分: • 内容与形式的分离: • 符号再生产的反思性的增加:
• 2、体制及其理性化 、 •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依赖于人际沟通的理性讨论 而不是外部强制 • 西方社会的理性化在生活世界与体制两个层面 展开 • 体制具有两个层面含义: • 其一,影响人类生活的社会制度或者组织 • 其二,一种重视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方法 • 体制理性化的四个阶段: • 平等部落社会:亲族 • 阶层部落社会:物物交换、分工、神秘世界观 • 政治分层社会:权力、国家、司法制裁 • 经济结构社会:金钱主宰社会 • 人类用理性代替了权威或传统文化制约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本书的宏观认识
十多年前,我在《社会科学的逻辑》一书的前言里提 出要建立一种交往行为理论。当时,我把方法论兴趣 和“社会科学的语言理论基础”联系在了一起,而今, 这种方法论兴趣已经变成了一种实际关怀。交往行为 理论不是什么元理论,而是一种试图明确其批判尺度 的社会理论的开端。我不认为对理解行为的普遍结构 的分析只不过是变换了一下手段,在步认识论的后尘。 ———哈贝马斯 第一版序言 P3
交往行为理论:
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
(德)尤尔根·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 旗手。1929年生于杜塞 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 大学、苏黎世大学、波 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 学、历史学、经济学等, 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代表作包括:《公共领 域的结构变化》、《合 法化危机》、《沟通与 社会进化》、《交往行 为理论》、《晚期资本 主义的合法性危机》等。
1、“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 P26
无论何时,我们一旦使用“合理的”这样一种说法,也就 在合理性和知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合理性更 多涉及到的是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如何才能获得和 使用知识,而不是对知识的占有。我们可以认为知识是不 可信的,因而对它加以批判…我们从知识与理性之间的紧 密关系可以推断,一种表达的合理性取决于它所体现的知 识的可信性。 至此,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一种表达的合 理性可以通过批判和论证加以还原。与此相应,我们把 “合理的”一词用作那些尤其是在困难的情况下希望听到 这些表达的人们所支配的宾词。……把一种表达的合理性 还原为可批判性。 P26—27
关于本书的宏观认识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的一部重要的代表著作,但不 是他的集大成著作,因为按照哈贝马斯自己在前言中的交代, 这部著作不过是他对自己前期思想的总结,是他从规范的角 度重构社会批判理论的绪论,因而不是一部结论性的著作, 而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 书名问题:许多友人都曾向我提出,认为这本书的标题翻译 为“沟通行为理论”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个人认为,把 “Kommunikation”一词翻译成汉语的“交往”和“沟通”, 只是字面上的差别,而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这里之所以 坚持选用“交往”,主要是想强调啥贝马斯作为“后马克思 主义者”的特征,强调这本书中所理解的“Kommunikation” 概念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所提出的“Kommunikation”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曹 卫东
本书结构
一 导论:对合理性问题的理解 二 马克斯· 韦伯的合理化理论 三 第一卷的中间考察:社会行为,目的行为以及交往
四 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作为物化的合理化
对交往行为理论的定义
所谓交往就是将人们之间的差异作为基本出发点。哈贝马斯认为只有由没有 强制和支配的交往所产生的交往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中冈成文(日) 哈氏把“社会”划分为“生活世界”和“制度”两部分。而他在语言中敞开 的社会交往行为,则为揭示生活世界的规范性基础提供了现实途径。交往行 为理论正是通过对生活世界和以语言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活动的语用学分析, 发现了交往行为的三大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而语 言交往的三种有效要求集中到一点,便是符合理性的要求。 ——章国锋 (社科院) 在我看来,所谓交往行为,是一些以语言为中介的互动,在这些互动过程中, 所有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言语行为所追求的都是以言行事的目的,而且只有 这一个目的。相反,如果互动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者试图通过他的言语行为, 在对方身上唤起以言取效的效果,那么,这种互动就是以语言为中介的策略 行为。 ——哈贝马斯 (第一卷的中间考察:社会行为,目的行为以及交往 P298)
对“合理性”概念的论证过程及 方法
我们可以认为知识是不可信的,因而对它加以批判。我们从知识 与理性之间的紧密关系可以推断,一种表达的合理性取决于它所 体现的知识的可信性。我们来看两个范例,一个是A为了交往和表 达具体意见而采用的断言,另一个则是B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 取的涉世目的行为。二者所体现的知识都有可能是错误的;二者 都是处于尝试之中,都有可能失败。两种表达,即交往行为和目 的行为,都可以加以批判检验。听众可以对A所提出的断言的真实 性提出疑义;观众则会对B的行为结果提出疑问。在这两种情况下, 批判都涉及到一种要求,行为主体必然会把这种要求和他的表达 联系起来,只要它们具有断言或目的行为意向。A如果不为他所断 定的陈述“p”提出真实性要求,并且使人认识到,他确信必要时 可以对他的陈述加以论证,那么,他就不会提出什么断言;同样, B如果不认为他所打算的行为大有希望,并且使人认识到,他确信 必要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他所选择的手段加以证明,那么,他 就不会去实施任何目的行为,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想通过目的 行为实现任何目标。 ——“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 P27
对“合理性”概念的论证过程及 方法
掌握知识的人以及体现知识的符号表达、语言行为和 非语言行为,交往行为和非交往行为等,这些或多或 少都可能是合理的。我们可以说男人和女人、儿童和 成人、部长和售票员等是“合理的”,但不能说鱼、 丁香花,山脉、道路或椅子等是“合理的’。我们可 以说道歉、迟到,外科手术、宣战、修理,建筑设计 或会议作出的决议等是“不合理的”,但不能说暴风 雨、事故、中奖或生病等是“不合理的”,那么,人 在一定的情境下行为举止“合乎理性”,究竟有何意 义呢;也就是说,人的表现“合乎理性”究竟意味着 什么呢? ——“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 P26
一、导论:对合理性问题的理解(P19—159) 概论:社会学中的合理性概念
1、“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 2、神话世界观和现代世界观的若干特征 3、四种社会学行为概念中行为与世界的关联以及合理性层面 4、社会科学中的意义理解问题 ● 本书结构总揽 ● 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合理性概念、本书写作背景、以及若 干相关重要的主题是:合理性问题并不是外 在强加给社会学的。对于任何一种提出社会理论 要求的社会学而言,(一直具有丰富规范内涵的) 合理性概念的使用问题都必须落实到三个层面上。 (使用合理性概念),既无法避免其主导行为概 念的合理性内涵的元理论问题,也不能回避通过 理解意义而进入客观领域所具有的合理性内涵的 方法论问题,最后还有经验理论问题——即从何 种意义上讲社会现代化堪称是合理化——也是绕 不过去的。—— P8 第一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