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句子赏析
老山界阅读理解
![老山界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71603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5.png)
字词句段含义分析1.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陡峭崎岖,表现了红军队伍的浩大壮伟2. “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勇于战胜艰险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 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口语色彩,将红军战士纯朴的性格,急于过山的心情表露无疑。
4.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5. “那女人哭起来了。
”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
一个“哭”字既含悲苦,又含憎恨,又含感激。
6. 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
7. “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后两个加点字写出了山高得几乎可以攀月摘星了。
8. “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横着心”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
“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太疲劳,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
9. 如何理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句话?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睡半醒之间,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方,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像是近在咫尺,而且响亮宏大,变化多端容易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老山界景物描写赏析
![老山界景物描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d1d8363c1ec5da51e27039.png)
《老山界》景物描写的特点及表达作用教学目标:1 深刻感受特定环境下景物之美。
2领会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
3学习运用景物描写的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长征的亲历者陆定一同志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详细地讲述了红军战士当年克服种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热情赞颂了红军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读后倍受激励和鼓舞。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地感受一下文中的三处景物描写:(一)夜晚翻山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段,在之字形路上一步一步上去一段)(二)半夜露宿山腰部分(22段)(三)下山部分(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到清的透底。
)怎样理解12段的“奇观”?“奇观”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一直连到天上,说明老山界的险和山势之高。
“许多”一词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在攀登。
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
“奇观”一词及表现出了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又颂扬了红军顽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18段继续描写红军爬山进一步写出了山势陡峭险峻,反映了红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大自然的夜景是那么美妙,星星好像宝石缀在天幕上。
“缀”字传神而又具立体感,好像人工装点在上面似的,突出夜之深,景之美,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感受自然景色的丰富情感。
文中用“巨人矗立”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山谷,既突出了山势险峻连绵,又暗示了红军处境艰难。
“矗立”形象地说明了困难像拦路虎阻挡在前,但直立高耸的老山界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长征必胜的信念。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像波涛在澎湃。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比喻排比拟人,形象地描绘出瑰丽的山色夜景。
战士们反复被冻醒连续不断的轻声话语声,野马奔腾说明半夜山风之大,山泉呜咽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山泉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陡峭,山路崎岖。
波涛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
老山界句子品析
![老山界句子品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f7343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0.png)
老山界句子品析
老山界句子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和意境的句式,是汉语句法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它以“老山界”为主题,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出一种具有深刻意义和诗意美感的语言形象。
老山界句子通常采用倒装结构来表达强调和突出语气,使句子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它还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
式结构,表现出老山界的神秘、幽美和壮美之美。
在老山界句子中,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也非常讲究。
它们常常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通过运用这些词汇和语言形象,来表达出老山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同时,老山界句子还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使语言更加优美和动听。
总之,老山界句子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它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展现出老山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老山界》朴实自然的语言 精彩细腻的描写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老山界》朴实自然的语言 精彩细腻的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797a1ec565ce050876321370.png)
朴实自然的语言精彩细腻的描写
——《老山界》语言赏析
陆定一写的《老山界》,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精彩细腻,可作为我们学习语言的借鉴。
准确表意内涵丰富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照着习惯”“躲”,准确地反映了反动军阀、国民党部队欺压百姓,给老百姓造成了恐惧心理,也从侧面表现了红军是人民的队伍,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是解放人民的军队。
淳朴、自然、生动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小山都成了‘矮子’”,生活化的语言,比喻的修辞,表现了红军战士战胜困难后的豪情。
在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面前,还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高山呢?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骨碌”“睡一晚准会疼死人”,质朴的语言,生动地写出道路的狭窄、环境的险恶,反衬了下文所写的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妙语连珠沁心脾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鲜明、生动、形象的比喻,细致入微的描摹,描绘出瑰丽奇异的山色夜景,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课文精讲
![老山界课文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9af258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2.png)
老山界一、章节划分《老山界》的章节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第2~33自然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第2~11段):山脚访瑶家,表现了军民关系,既不脱离中心,又展示了长征生活的一个侧面。
第二层(第12~23段):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主要内容有:在“之”字拐的路上和山腰露宿(表现登山艰苦和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层(第24~31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主要内容有:攀登雷公岩、继续登山到达山顶、山顶所思(表现红军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点明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四层(第32~33段):下山的情景。
最后一段:呼应开头,小结全文。
以上是《老山界》的章节划分,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清晰地看到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以及作者对翻越老山界的生动描述。
二、文章赏析《老山界》是一篇描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文章,通过作者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成功翻越老山界的壮丽画卷。
以下是对《老山界》的赏析: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开篇,概括介绍了老山界的高峻和险要,为后文的叙述做好了铺垫。
接着,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军战士们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如山路崎岖、气候恶劣、粮食匮乏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红军战士们并没有退缩和放弃,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步步向前推进。
他们在“之”字拐的路上互相搀扶,共同克服困难;在山腰露宿时,他们互相鼓励,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在攀登雷公岩时,他们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最终成功登顶。
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红军战士们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文章还通过对红军战士们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即使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他们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胜利就在前方。
浓墨重笔 意境淳美--赏析《老山界》中景物描写
![浓墨重笔 意境淳美--赏析《老山界》中景物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d5a6a0ed5022aaea998f0f42.png)
浓墨重笔意境淳美--赏析《老山界》中景物描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老山界》有两处景物描写的地方,其中对下山部分的景物淡笔轻描,浓笔重写了夜宿雷公岩石梯的所见所闻,“夜宿‘之’字路”一部分,说“除此以外,就是寂静”,接着描写了多种声音,看似矛盾中,巧妙地表现了寂静的意境美。
和王维的《鸟鸣涧》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诗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
“惊山鸟”之后,“时鸣春涧中”便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在非常安静、没有丝毫声响的时候,人们对静的感知还不太强烈,假如突然有一声响动,就会让人怵然一惊,进而会感到环境更加静谧。
“时鸣春涧中”,不是鸟儿的叽叽喳喳的喧闹,而是偶尔一声鸟鸣,鸣过之后又是长时间的寂静。
按照常理,鸟鸣会打破春山的静,可王维正是利用了鸟鸣山更幽的特点,把对春山夜静的描写推向了极致。
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以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作者用耳朵感觉到的音响,借助四个刻画入微的比喻,绘声绘形,着力渲染,刻画入微,写出红军战士对这些声响的具体感受。
老山界句子赏析
![老山界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7c93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2.png)
老山界句子赏析
老山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原始古山。
它因为地处偏远,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所以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植被和动物资源。
老山界景区山高林密,水源丰富,风景秀丽,是一座天然的生态宝库。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关于老山界的句子,感受一下这座古山的魅力。
1. “老山界,一座被遗忘的角落,一片净土,一方天地。
”这句话用了三个并列的修饰语,形象地描绘了老山界的原始和宁静。
它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亲自去感受一下这片净土的美丽。
2. “老山界的山峦叠嶂,峰峦起伏,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苍翠的树木点缀其间,宛如仙境。
”这句话通过对老山界山峦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3. “老山界的清泉石径,古树参天,翠竹掩映,藤萝垂挂,形成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卷。
”这句话通过对老山界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幽静和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4. “老山界的日出,云雾缭绕,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传说中。
”这句话通过对老山界日出景观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一种神秘和神话般的美丽,让人不禁想要去一探究竟。
5. “老山界的夜晚,星空璀璨,山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宛如置身于宇宙之中。
”这句话通过对老山界夜晚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一种宇宙和神秘的美丽,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老山界,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原始古山,它的美丽和神秘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希望这些句子能够带给你一些关于老山界的美丽和神秘,让你也能够亲自去感受一下这座古山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赏析环境描写(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赏析环境描写(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510fa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2.png)
06、《老山界》——群文阅读诗情画意——赏析环境描写“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这清新、明朗、优美的自然环境,衬托了翻越老山界以后红军战士愉悦轻松的心情,展现了一种前途光明的意境。
【考点解读】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所进行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景物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中考中对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考查比较多。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画线句是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技法点拨】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3.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或烘托、衬托人物心理;4.象征、暗示社会环境;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7.揭示或深化主题,增强意蕴,营造意境。
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有:1.切入角度: ①指向环境:交代时间(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指向情节:推动……发展,勾连……情节,为……做铺垫,为…埋下伏笔;③指向人物:暗示……思想,侧面写……性格,烘托……心理;④指向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深化主旨。
⒉根据位置判断作用:如在开头,往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在中间,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气氛,衬托情感,表现心理;在结尾,往往是升华主题,照应开头。
答题模式:文中交代了……的环境,营造了……的氛围,表现了……的情感(或体现了……的主题)。
【真题演练】(一)美丽墓园刘月新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老山界优美句子及赏析
![老山界优美句子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bafc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1.png)
老山界优美句子及赏析1. 老山界的优秀语句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
就在这里睡觉,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路只有一尺来宽,简直是绝壁,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果然陡极了?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但就在路上睡么,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
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就在脚底下。
向上看,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火把照着人的脸,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脚骨都断了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向下看。
2. 老山界中表现老山界陡峭的语句有哪些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
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3. 老山界句段《赏析》《老山界》重点赏析所选语段是本文中最为重要的景物描写片段。
老山界句子赏析
![老山界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2713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3.png)
老山界句子赏析老山界,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部,是湘粤两省交界处的一座山峰。
老山界山峰陡峭,云雾缭绕,景色优美,被誉为“南国第一奇观”。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老山界的句子赏析。
1. “老山界,亦称老阳山,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部,海拔1341米,与广东省和江西省交界处。
”。
这句话首先介绍了老山界的位置和海拔高度,简洁明了地向读者介绍了这座山的基本情况。
2. “老山界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山高云低,常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老山界山势的险峻和云雾缭绕的景象,增加了对老山界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3. “登上老山界,可以俯瞰群山,云雾缭绕,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
这句话通过描述登上老山界的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巅,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4. “老山界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云雾缭绕,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银装素裹。
”。
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老山界四季的景色变化,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彩。
5. “老山界是郴州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湖南省的一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
这句话展示了老山界作为旅游胜地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6. “老山界以其险峻的山势、神秘的云雾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
这句话表达了老山界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也展示了老山界所蕴含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价值。
7. “老山界是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每一处景色都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老山界如画般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8. “老山界,是一座神奇的山峰,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景色,成为了湖南省的一张名片。
”。
这句话突出了老山界的神奇和壮丽,以及其在湖南省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为读者展现了老山界的独特魅力。
总结,老山界以其险峻的山势、神秘的云雾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了湖南省的一处旅游胜地。
《老山界》(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老山界》(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afadb8804d2b160a4ec06a.png)
第6课《老山界》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感受老山界①我是在今年早春时节走进老山界的,虽说我的家乡也属于老山界地区,上中学时又读过陆定一的名篇《老山界》,知道此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可真正与老山界零距离接触,平生还是第一次。
所以,当我随“红军长征路线考察组”夜宿老山界脚下的岔岭村时,兴奋得一夜难眠。
②第二天早上出发时,岔岭瑶寨雾气弥漫,天空还不时下着小雨。
向导告诉我们,上山的小路已经罕有人走,杂草灌木丛生,雨天攀登,不但会湿衣裤,把人冻病,而且极易迷路,因此建议我们乘车先进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再走红军当年下坡时走的那段路。
③一辆农用车载着我们一行人开始在螺旋上升的公路上爬行。
车外浓雾弥漫,目力所及,只看得见路边的青草绿叶。
汽车穿行于云蒸霞蔚之中,如历仙境。
令人惊奇的是,山中的山茶花已经星星点点,迎风绽放了。
车行数小时后停下来,向导带我们去瞻仰红军长征纪念碑、亭。
碑面刻有陆定一的题词:“老山界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并镌有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简介。
立于碑前,翘首远眺,身后青山迷蒙,似无尽头,前边峰峦叠翠,连绵无穷。
神秘肃穆之情在心底愈发浓郁起来......④重新登上公路之后,开始弃车步行。
向导引我们走入公路下一条小道,斜插入山谷腹地。
下山的路陡峭崎岖,人行其间,只能一溜小跑,想收住脚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林间倒是空旷,林木茂密处,地面寸草不生,只有一层厚厚的枯枝败叶,踩上去,软软的如踏棉絮。
腐殖质的特殊气息自脚下弥漫,直钻鼻肺。
白色的雾气填满山谷,成股地往上涌,又向谷底滚去,一团团,一缕缕,毫无规则可言。
脚下溪流交错,泉水汨汨;头顶百鸟乱飞,任我们扯破嗓子恐吓,亦不惊不散。
当年,红军就是沿着这条山路摆脱敌军追击的。
可惜他们经过此处时,行军心切,无心欣赏沿途风物景致,要不,那绝对是一次充满诗意的梦幻旅程。
⑤向下行进近两个小时,大伙都有些累了。
向导说,快到老山门了。
又走数十分钟,奇观果然出现,方知老山门是一道通往山外的山沟,两边是高高的土坎,夹着一条狭长的小路,土坎上长满了常青乔木,枝叶相连,一眼望去,俨然是一条绿色甬道。
老山界课文优美句子和点评
![老山界课文优美句子和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2a4933a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e.png)
老山界课文优美句子和点评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和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这句话中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表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爬山的艰难;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老山界的高峻,也显示了红军指战员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这句话理解的时候可以这样想: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中,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
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来在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
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3.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抢在这里没有贬义的意思,形象的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任务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老山界细节描写批注
![老山界细节描写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ae34e97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a.png)
老山界细节描写批注《老山界》是一篇意境深远的散文,作者吴晗为读者细致描绘了老山界这片天地的风貌与情趣,通过她的笔墨,我们不仅看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奇妙,更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共生。
文中作者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亲身在老山界中游走,感受红土高原的风光和人文气息。
下面就来一一分析。
首先,文中描写了老山界的地理环境。
比如笔锋若飞的描写:老山界是“绕山起伏的红路,舍不得冷去的硬土,冒险的沟壑,十字路口的枯木,围屋的黄土墙,日出和日落前的红霞和月光和漫漫的星空。
”这些句子通过对老山界内外的风光与景象的描述,勾勒出了这片土地的整体形态与身世。
红路、硬土、沟壑和围屋,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自然画卷,隐喻着老山界的生命力和历史文化。
而红霞、月光和星空,则为老山界铺就了一幅天空中的浪漫画卷,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与追寻。
其次,作者用色彩独特的描绘技巧,表现了老山界的神秘、安详和恬静。
比如笔触精湛的句子:“黄色的秋天里,松软的丘陵和黄色的老土交相辉映”、“青色和白色的文艺至上和坚定的无语沉默交错相映,山后田地远处银色的茧灯都散发着迷人的人文气息,仿佛人们就在那里徘徊。
”这些语言表现了老山界独特的景色和文化,又反应了这里的自然美和文化美相得益彰的特殊魅力。
最后,作者通过生动有趣的句子,让读者对老山界的物种以及人文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比如:“蜂鸟飞翔,露水朝霞,草木繁生,一个天旱前的境界;于是草木也长得那么奇妙,辛辣、香和味道,它们和花儿女郎,小蜜蜂、筛饭鸟和霸鹟一起生活着。
”这些描写不仅描绘了老山界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了生命的多姿多彩和众生之间的互动与依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吴晗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在散文表现手法上有着精湛的掌握。
她以琼瑶式的意境来描绘老山界的风景,以自然主义的视角去展现生命的美妙与多彩。
作品中,细节描写让人感到这里的风物生灵皆有灵性,时而慷概,时而温柔,长久以后回首,仍会发现被这一片寂静高原,这一片瘦削沃土的清秀、深邃和磅礴而震撼。
老山界的原文赏析
![老山界的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d206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0.png)
老山界的原文赏析老山界,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作者不详。
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度境界和卓越才华。
文章开篇即以“老山界,天下第一奇境也”为开端,直接点出了老山界的独特之处,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奇境的赞美之情。
接着,作者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其壮美、奇绝的景象。
他用“悬崖峭壁,飞瀑流泉”来描绘山的险峻,用“青松翠柏,翠峰叠嶂”来描绘山的美丽,用“云海烟波,彩虹霞光”来描绘山的神秘。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而在文章的中部,作者则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他用“山下有一村,村中有一人”来描绘一个普通的村民,他勤劳朴实,一生过得平凡而快乐。
然而,作者却通过对这个村民的命运的描写,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他用“风雨夜,狂风呼啸,雷电交加”来描绘这个村民的不幸遭遇,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来描绘这个村民的悲惨命运。
这些描写,使人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社会的残酷,引发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则通过对自己的心境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超然态度。
他用“我行过老山界,心中多少感慨”来表达了对这片奇境的感慨,用“山高水长,人生几何”来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用“且行且珍惜,莫问前程”来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超然和豁达。
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度境界和卓越才华,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和气度。
总的来说,老山界的原文,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度境界和卓越才华。
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山界景物描写的句子和作用
![老山界景物描写的句子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e041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3.png)
老山界景物描写的句子和作用老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自身居住的历史深厚的感情,也承载了自然与生活的景象。
老山景物的描写,不仅能够把精神世界的安静,宁静,以及简约地表达出来,还能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与生活之间的流动感。
以山林景观为例,老山景物的描写,往往可以让人们体会到令人振奋的崇高之感。
绿色的树林,它们似乎可以将这片老山吸收入自己,繁花如锦,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将自然美景表达得无比绚烂。
描写树林的句子是:行走在这片葱葱绿林里,脚下踩到的青草如软毯,近处的一棵桃树上挂满了红绿相间的鲜果,远处的一棵栗树上挂满了醉人的果香。
山谷景色也是老山景物的一部分,描写这样的景象会让人们有种与世隔绝的幽然之感。
山谷曲折,河流蜿蜒,小桥流水,落花飘飞,老古林立,仿佛置身神仙世界。
可以用如下句子来描写:每一条山谷都犹如一条深谷,凶峻的山峰浮现在眼前,小桥流水,清澈的河流纵横其中,远处的茂密的树林间更隐约透出香草的馥郁。
老山的景物还有晴日风光,老山在晴朗的天气更是秀美,例如蓝天绿野,白云满载,林中湖泊晶莹,空气中满是清新的气息,还有许许多多奇特的景物,即使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可抗拒的美好。
晴日风光可以用这样的句子表达:晴日老山,青山绿谷,白云蓝天,流转的溪流间,绿芽绽放,山野之木开满了花朵,而湖泊晶莹,鸟语花香,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老山景物的描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与生活之间的流动感,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滋养。
描写景物,不仅能够从生活中抽离出来,适度放松,又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生活中的一切,从而使得心灵达到一种境界。
当你身处于这样的景物之中时,你会感受到它的伟大,可以以它为依托,在极度苦闷的时刻,让你的心灵得到滋养,让你变得更加坚强。
在总结老山景物描写的句子和作用上,景物的描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与生活之间的流动感,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滋养。
景物描写句子简洁有力,可以使人们用以表达自然环境中的宁静,安静,简约,绚烂,幽然,伟大,崇高等多种感受。
老山界的句子欣赏
![老山界的句子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e43de2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9.png)
老山界的句子欣赏
老山界,古老而神秘的山峦,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神灵的居所和仙境的胜地。
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洗礼,老山界留下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诗句和名言佳句,让人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山峦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一些老山界的句子欣赏:
1. '山峰屹立,云海翻腾,老山界真是一条神秘的龙脉。
'
2. '登上老山界,俯瞰群山,犹如置身于天地之间。
'
3. '老山界的山势险峻,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创造力。
'
4. '老山界的景色变幻莫测,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风雨交加,让人心旷神怡。
'
5. '一步步攀登老山界,体验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心灵上的愉悦。
'
6. '老山界的石头、水、树木都是神灵的化身,吸纳了大自然的精华,是人类智慧与大自然力量的结晶。
'
7. '老山界的清泉,源源不断地涌出,给予人们生命的滋养和灵感的启示。
'
8. '老山界的文化底蕴深厚,藏着许多历史的秘密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山峦的博大精深。
'
9. '老山界是一座自然博物馆,它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让人感到敬畏和惊叹。
'
10. '登上老山界,可以看到山的另一侧,更能体会到人生的另
一种境界。
《老山界》的原文赏析
![《老山界》的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7cc00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79.png)
《老山界》的原文赏析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
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
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次又要停下来。
天*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
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
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
”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
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
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
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
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阀特别欺侮瑶民。
你们红*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
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
我们给她钱,她不要。
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
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老山界第22自然段赏析
![老山界第22自然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5472e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f.png)
老山界第22自然段赏析1、老山界第22段句句赏析第一句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红军的勇敢和无奈,第2句表现了红军的劳累和长征的困难.全文表现了红军的英勇,想要战胜困难大无畏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的艰苦和他们爱护人民想解放全中国的革命理想..2、老山界第二十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势的险峻,突出行军困难,渲染了战士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精神.这一段中,作者把山峰比作巨人,把山谷比作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山势的险峻,突出了战士们行军的困难,从侧面烘托出战士们顽强不屈的精神.3、老山界选文第二十二段运用了啥写法?《老山界》的第22自然段里,运用了好几种写作手法,供你参考.1.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2.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4、老山界22段写景有何作用?这一段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将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将山峰比做巨人,将这山比作井而用排比,拟人和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夜的寂静,所见景象给人庄严,奇伟之感,所听声音给人寂静之感,这便是这一段的特点.5、老山界22自然段中的比喻和排比句有哪些?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6、老山界22段内容老山界22段应该按照从远到近顺序描写景物.老山界第22段环境描写,用到了哪些方法?说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三处景物描写答案:夜晚翻山的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的上去”一段.) 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从“半夜里忽然醒来”到“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下山部分.(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到“清得透底”.)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希望帮到你!!~7、《老山界》第22段中“极远的又是...澎湃”一句,是从声响的- ---、-----和---这三个角度写你好!《老山界》第22段中“极远的又是……澎湃”一句,是从声响的_距离__、_轻重__和_感觉__这三个角度写。
老山界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及赏析
![老山界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040d1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a.png)
老山界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及赏析1. 描写景物的句子,并赏析1、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高尔基《时钟》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时钟的无情,提醒我们珍惜时间。
2、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比作黄金,生动形象。
3、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这句话运用叠字,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
4、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现了牡丹卓越的风姿。
5、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张爱玲《秋雨》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2. 描写景物的句子外加赏析青色的微光在东方弥漫开,银线湖像一个巨大的染坊,晨雾像挂在空中的千条待染的白纱,缓缓地摆动着。
.又缀上了无数细碎的金片,太阳君临湖上,变幻奇异的色彩,雾帐迅速被风卷到远远的天边去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边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老山界》阅读答案
![《老山界》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820d2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1.png)
《老山界》阅读答案《老山界》阅读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山界》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山界》阅读答案篇1(一)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我们顶着天啦!”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第①段写景的观察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⑦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脚。
山腰,高、陡)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指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奇观”是指成千上万的人在攀登,人、夜色、高山整合在一起,瑰丽、壮观。
体现了红军队伍庞大的气势,并歌颂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
作者用赞赏的口吻来描绘景物,抒发了豪迈的情怀,是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
3.文段中对红军战士的对话描写表现了什么?战士们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文中加点的“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每步都要非常小心,这里通过战士的谨慎和行军速度之慢,来衬托老山界的陡峭和险峻。
5.赏析划线的句子。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和高峻,并写出火把之多,队伍之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老山界教案总第课时《老山界》教学研究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方法;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教学重点:1、感受并传承长征精神,培养乐观坚强的生活意志;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
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
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用回忆录的形式,真实地记叙了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朗读一遍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提示:概括事件内容时,一定要抓住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读完课文,请先找出本文的记叙六要素。
时间: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下午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概括故事内容: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理清结构层次。
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本文是如何这样安排的?明确: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本文分三部分,起因: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经过: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结果: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4段)。
三、课文探究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
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的呢?明确:时间变化、地点转移1后才下山,整整一天时间,队伍走走停停,从中我们看到老山界之险峻难走,表现了红军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艰苦乐观的生活。
由上表还能得出,本文是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
这样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一层一层说下去,十分顺畅,文章脉络十分清晰,这种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写法,值得我们写记叙文时借鉴。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
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读一遍课文,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2)、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3)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明确: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4)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这些描述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揣摩描写1、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明确:生动的描写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明确:行动、语言、场面、景物3、揣摩场面描写(1)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
明确:“之”字奇观(13、19节)(2)思考讨论:这两段写出山路,山势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何种精神?明确:从不同的视角方位,描绘出老山界山势的特点。
如:写“之”字路上的火把,先写从山下向山上望的情景,写出山的曲折;写到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突出了山的险峻;再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下看的情景,“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以俯视再现山的陡峭。
2这两段描写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反映了红军在艰难征程中昂扬奋发的精神境界。
4、揣摩景物描写(1)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明确: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23节)(2)这里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顺序是什么?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主要描写了星星,山峰,四围的山。
是按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运用了许多比喻,比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把“星星”比作“宝石”,形象而美丽;“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把“山峰”比喻成“巨人”,写出山的气势;“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把“山谷”比喻成“井”,写出红军当时所处环境的特点。
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然景物,而且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情趣。
(3)作者在这节中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到的各种声响,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所听到的声响? 这些声响突出了夜的什么特点?明确:运用连续比喻(博喻)把各种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写得活灵活现。
又用一个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变化。
比喻声音轻小的时候,用“春蚕咀嚼桑叶”,“山泉在呜咽”;比喻声音大时,用“野马在平原上奔驰”,“波涛在澎湃”。
寂静。
(4)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明确:不矛盾。
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
(5)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明确: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
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五、小结全文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1、背诵第23节。
2、继续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进一步体会长征精神。
3篇二:《老山界》教案《老山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3.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教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导入新课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板书:老山界难二、自主学习1、放录音,听朗读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回忆录;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以翻山为索(决定翻山、翻山经过、翻山之后)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时间地点所做的事情第一天下午山脚傍晚天黑翻越老山界,从第一天下午动身到第上半夜山顶二天下午午两点以后才下山,整整一天的,半夜里从中我们看到老山界的险峻难走,特别是红黎明的时候军战士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艰苦乐观的生活。
下午两点多钟下山2、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
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㈠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考。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㈡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㈢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㈣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鼓”字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文中指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从而克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如改为“凭”,就缺乏这种表现力。
㈤首尾两段的作用。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2、研读首段:⑴首段交代了些什么?高度(三十里高)名称(土名叫老山界)⑵交代高度起什么作用?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
⑶文题为何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3、研读尾段。
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
三、自主精读,赏析语言(一)赏析重要语句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2. 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继续学习课文,揣摩生动描写1、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生动的描写。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行动、语言、场面、景物3、揣摩行动描写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抢,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
因为“山路很难走”“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机关枪声很密??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因而不可能性有充裕的时间吃饭。
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4、揣摩语言描写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
描写了红军战士豪壮的语言、畅快的心情,渲染了他们顽强不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5、揣摩场面描写⑴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
“之”字奇观⑵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
⑶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6、揣摩景物描写⑴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⑵“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⑶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庄严、奇伟。
寂静星星——宝石上所见山峰——巨人奇伟镇定山谷——井下豪迈醒来奇观野马乐观远大波涛声所闻寂静春蚕静近切山泉⑷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