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翻译的目的之交际
翻译概论之翻译有什么作用
翻译有什么作用?8.1对“译何为”的理论思考8.1.1“译何为”与翻译目的论“译何为”即“翻译应该有何作为?”,而更多的是要落在“应该”一词上。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一些翻译理论流派,其中有尤其是“目的学派”的理论作为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弥补了传统翻译的不足,也为思考“译何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译论家弗美儿发展起来的翻译模式。
他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动,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视为一种行动。
任何行动都必须有目的”狭义角度下的翻译“目的”:一是“谈翻译过程时,指过程的目标”二是“谈翻译结果时,指译文的功能”三是“谈翻译模式时,指模式的意图”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翻译的目的是目的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这个目的有三种因素: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如谋生);目标与环境中译文的目的(如启发读者);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体现某种语言结构的特点而采用的直译法)弗美尔目的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根据目的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原则”。
根据目的原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
若我们在进一步研究,不难看到,弗美尔所指的“目标”,“功能”与“意图”与“译何为”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目的,是翻译应该达到的要求,或者说是实现原文的原动力;制定目标,实际上为翻译应有何为确定一个坐标;而“译文的功能”更是翻译行为最终完成到底能起何种作用的具体体现;至于“模式的意图”的确立,直接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采取,涉及到“欲何为”的关键所在。
8.1.2“译何为”与译之“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果说“译何为”是对翻译作用的理想期待,那么译之“用”则是对翻译所实际发挥作用的揭示。
首先,翻译之“用”的探讨需以翻译观的确立为前提。
翻译观是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它决定着对翻译的理论思考以及翻译的实际操作中的价值取向。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 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 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 “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
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钱钟书:化境说—理想
sublimed adaptation
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 维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 活动”。
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 维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 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 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 。(古今明,P4)
2 翻译的目的
交流信息,克服语言障碍 学习其他语言的文化和文明,帮助向更高的
第一部分 翻译概论
1 翻译的定义 2 翻译的目的 3 翻译的意义 4 翻译的条件 5 翻译的分类 6 翻译的方法 7 翻译的步骤(过程)
1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 文字表达出来
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 Oxford: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P17)
6 翻译的分类
工作方式 ●笔译 translation ●口译 interpretation ●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机助翻译 machine-aided translation
内容题材
●文学翻译 literary translation: 诗歌、小说、戏 剧、散文和其他文学作品,着重情感内容、修辞特 征以及文体风格的传达
1_翻译概论.
第一单元 翻译概论
• 到底什么是翻译?这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 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人们对翻译并不陌生, 因为它时刻都会发生。比如,一个不懂粤语的东 北人和一个广东人交谈时出现了语言交流的障碍, 这时有一个既懂东北话又懂粤语的人帮助他们进 行解释和沟通,那么这个(既懂东北话又懂粤语 的)人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翻译。翻译的涵盖面 很广,除了方言之间转换,还有将古汉语用白话 文来解释,将汉语意思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来表达 等都属于广义的翻译范畴。由此可见,你我在日 常生活中经常扮演翻译的角色。
1.2 翻译的分类
• 按翻译主体的性质来分: 人工翻译、机器 翻译
• 按工作方式来分: 口译、笔译 • 按翻译的材料来分: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
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和实用翻译 (包括科技、商务、新闻、法律等资料 的翻译)
• 按处理的方式来分: 全文翻译、摘译、编译、 节译、改译、综译
• 按翻译技巧来分: 直译、意译、音译 • 按翻译原则方向来分: 异化翻译、归化翻译 • 按翻译的目的来分: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 按翻译的效果来分: 显性翻译、隐性翻译
• 翻译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 理解。广义的翻译指语言与语言、语言与 非语言之间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 狭义的翻译指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 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 来。
• “翻译对于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英国的汤因比说,‘没有任何文明是能永存的。’ 我本 人把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诞生,成长,繁 荣,衰竭,消逝。问题是,既然任何文化都不能永存,都 是一个发展过程,那为什么中华文化竟能成为例外呢?为 什么中华文化竟延续不断一直存在到今天呢?我想,这里 面是因为翻译在起作用。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若拿河 流来作比较,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 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 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 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 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 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 季羡林
E-C3翻译概论
语义翻译: 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 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
注重译文读者产生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 语义翻译注重译出原文的所有含义,它们的 根本区别在于交际翻译强调信息产生的效 果,语义翻译强调信息内容,但是,它们之间 的区别是相对的,在翻译实践中,往往是两 种翻译方法交替使用,相辅相成,以期达到 译文的最佳效果。
翻译的意义
尤金· 奈达Eugene Nida:翻译是“人们所能从 事的最复杂的脑力劳动”。 Richards:翻译是开天辟地以来最为复杂的事 件。 西欧之所以有今天的文明,要“归功于翻译 者”。Kelly,1979 季羡林: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灵之 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林煌天, 1997序)
有关翻译的言论: 意大利谚语:Traduttore, traditore. 翻译即叛 逆。 翻译好像女人,忠实的不漂亮,漂亮的不忠实。 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 觉不到他的存在(果戈理) 把翻译看作是“译者摆布文本的一个过程” (Susan Bassnett)
关于译者的比喻 A courier of the human spirits (普 希金) A sculptor who tries to recreate a work of painting A straitjacketed dancer A musician / an actor
国际译联主席Betty Cohen:Never in history have we been so indispensable to trade, culture, peace, and humanity…Just imagine one day in the world without translation…would all be mute. We are like the electricity in the wires and the water in the tap.
翻译篇_第一章_翻译概论
一, 理解阶段
第三节 翻译的过程
3.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 对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 对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 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理解得不透彻, 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理解得不透彻, 致使译文出现错误或让读者不知所云. 例如: 致使译文出现错误或让读者不知所云. 例如: The elevator boys ooze the spit and polish of West Point cadets and in polite English remind you that you must not smoke inside their lifts. 开电梯的人像西点军校学生那样衣着整洁,劲头十足, 开电梯的人像西点军校学生那样衣着整洁,劲头十足, 并用彬彬有礼的英语提醒乘客不得在电梯内吸烟. 并用彬彬有礼的英语提醒乘客不得在电梯内吸烟. 这句话涉及spit polish两词的背景 spit和 两词的背景, 这句话涉及spit和polish两词的背景,说的是美国西 点军校学生为了使自己制服上的铜纽扣和所穿的皮鞋发出 亮光,在涂上鞋油后再吐口唾沫, 亮光,在涂上鞋油后再吐口唾沫,这样擦纽扣和皮鞋就更 光亮.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逐字翻译,岂不成了笑话. 光亮.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逐字翻译,岂不成了笑话.
Progressive Tran一部分 翻 译 概 论
第一章 翻译概论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 第三节 翻译的过程 思考和练习题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
什么是翻译?人们从不同的着眼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 什么是翻译?人们从不同的着眼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 比较而言,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 尤金的翻译定义更为全面 尤金的翻译定义更为全面, 比较而言,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尤金的翻译定义更为全面, 更为准确: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 更为准确:"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 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的这一定义也进一步道出了翻译这一语言活动的复杂性. 奈达的这一定义也进一步道出了翻译这一语言活动的复杂性. 要用译语准确地再现原语信息, 要用译语准确地再现原语信息,必须经过由原语理解到译语 表达这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 表达这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翻译既然是以完全不同于原 文表现形式的译文再现原文内容, 文表现形式的译文再现原文内容,这就必然需要进行一系列 的再创造. 的再创造.
翻译概论期末总结
翻译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翻译概论是学习翻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翻译的概念、历史、理论和技巧等内容。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翻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定的翻译技能。
在此总结中,我将回顾我在这门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知识回顾1.翻译的概念和分类: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口语或手语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根据翻译的形式和途径,可以将其分为口译和笔译。
口译是指即时翻译,而笔译是指将文字材料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根据翻译的用途和领域,还可以将其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
2.翻译的历史:翻译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经典翻译到现代的科技翻译,翻译一直在桥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3.翻译的理论:翻译理论是对翻译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常见的翻译理论包括等效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文化转码理论等。
4.翻译的技巧:翻译技巧是为了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而采用的方法。
常见的翻译技巧有逐字翻译、意译、增译和删译等。
三、技能拓展在翻译概论课程中,我不仅学习了翻译的理论知识,还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训练,提高了我在翻译方面的技能。
1.翻译实践: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翻译实践。
实践中,我积累了一定的翻译经验,并提高了自己的翻译质量。
2.语言能力:翻译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包括对原文和目标文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在这门课程中,我通过不断的语言训练,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文化素养: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要准确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并在目标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翻译概论,我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在翻译中处理这些差异。
四、评价和反思在这门课程中,我对翻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提高了自己的翻译技能。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翻译概论翻译的目的之交际
1. 标题改写
•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其功能是“提炼内容、美化版面和吸引读者” (郜书锴)。好的新闻标题常常具有简约、醒目、概括、风趣的特点 (刘宓庆)。标题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篇新闻的交际效果和读 者的兴趣。 (1) 苏州纺织业——重围中求生 Suzhou‟s Textile Industry: Besieged, yet Fighting Hard 对比例(1)的原文和译文,最明显的是中文的破折号改成了冒号,这是 符合英文标题的习惯写法的。英文标题分成两部分,第二部分对第一 部分构成修饰或主谓关系时,通常用冒号加以隔开。 (2) 苏州迎来轻轨时代 Suzhou Ready to Build Its First Light Rail Line 例(2)原文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翻译成英文时用了省略句,这符合英 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非谓语动词的惯 例。另外,此例英译文摈弃汉语中“轻轨时代”过分夸张的说法,代 之以“Build Its First Light Rail Line”,这符合英语平实的语言风格。
交际翻译法在汉英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以Suzhou Weekly为例
• 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取决于三个因素:文本类型、读者身份和翻译目的。 新闻属信息型语篇,适合用交际翻译法。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 依据,对Suzhou Weekly中的若干汉英译例从标题改写、词汇变通和 句法重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解决汉英新闻翻译中可能遇到 的种种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Abstract]Newmark contends that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method is determined by three factors: type of text, nature of the readership and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Accordingly,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method appli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which falls into the type of informative text. This paper, based on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explores feasible solutions to various problems likely encountered in Chinese-English news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the typical examples taken from Suzhou Weekly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 title rewriting, lexical change and syntactic restructuring.
翻译概论Chapter1-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
Chapter1----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1.第一章内容概述1)翻译的重要性(对翻译和翻译家的种种比喻):普希金------“人类精神的传递者。
”歌德------“世界上全部交际来往中最重要、最高贵的事业之一。
”理查兹------“整个宇宙中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人类自有语言交流以来,翻译活动也就一直相伴相随。
翻译不仅使得人类各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而且还帮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
2)从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宏观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1)对翻译或者翻译者总体或宏观的比喻;歌德------翻译家应是“忙碌的媒人”钱钟书------将翻译比作“做媒”《翻译、历史与文化》------把翻译比作婚姻翻译者还被比喻成“像一位雕塑家,用雕塑再现油画作品的形象”,也是“珍宝的发现者”或是“掘金者”。
在西方,翻译家数百年来也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翻译并不是简简单单“倒酒”的机械动作,而是一个需要翻译者在艺术上有所倾注的复杂微妙的过程。
(2)从对翻译操作过程的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①把翻译比作渡河——船是要翻译的文本,领航者是翻译者,渡河的行程便是翻译的过程,河的两岸分别就是原语与译入语的文化。
②美国翻译家Margaret Sayers Peden把原作想象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冰,翻译的过程就是这块冰的熔化过程。
这个比喻借用了自然科学对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描述,十分生动,也颇富揭示性。
③对翻译,另一种最新的、更具揭示性的比喻是“没有舞台的演出”。
④巴西翻译家——“食人者”对翻译者或者翻译的种种比喻尽管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们基本上都是正面的,都包含对翻译者工作的褒扬,是确实还有少数比喻表达了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否定或批评;如“翻译即背叛者等”。
2)翻译的本质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翻译不仅仅是文本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过渡,也是文本之间、文化之间的一种协商过程,是以翻译者为中间人进行交流和斡旋的过程;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涉及语符转换、意义传递的技巧或技艺,更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译者像画家、表演家”那样具有高超创作才能的艺术。
《翻译概论》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使用)
《翻译概论》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使用)Ⅰ前言本课程是为翻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全面介绍和翻译相关各种知识,使学生对翻译的原则、分类和方法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把握翻译中的各种现象,了解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作为译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掌握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概念和英汉翻译中的等值与近似、形合与意合等相关知识。
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和翻译相关的各种知识并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高屋建瓴,为将来的翻译实践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
四教材:姜倩、何刚强《翻译概论》(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参考教材:(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3)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II 正文第一章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一教学目的从翻译或者翻译者的宏观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让学生通过从翻译操作过程的比喻来认识翻译的本质。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翻译的操作过程(二)掌握翻译的本质三教学内容(一)翻译本质(二)对翻译本质的理解第二章翻译的原则一教学目的概念的界定;中外翻译原则的代表性观点;翻译原则之厘定。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中外对翻译原则的不同阐述(二)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三教学内容(一)翻译原则的界定(二)翻译原则的不同观点(三)让学生利用所学翻译的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第三章翻译与文化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让学生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加深认识。
英汉翻译-翻译概论
目录
•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 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 翻译中的语义分析 • 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
01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翻译的定义
0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 过程,同时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02 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还包括文化、语境和 语意的传递。
归化与异化
归化
归化是指将原文翻译成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 惯和审美需求。归化的优点是易于理解,但有时可能会失去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异化
异化是指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 点是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色彩和语言风格,但有时可能会使目标语读者感到陌生或不习惯。
准确
机器翻译通常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翻译结果,特别是在 处理一些常见和规范的文本时。
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01
语义理解不足
机器翻译在处理复杂的语义和语 境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导致翻译 结果不够准确。
文化差异
02
03
需要人工校对
机器翻译难以完全理解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语言含义,可能会造成 文化信息的损失。
• 灵活性高:人工翻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 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翻译,满足不同的翻 译要求。
人工翻译的优势与局限
成本高
人工翻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高。
效率低
人工翻译的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像机器翻译一样快速 完成大量文本的翻译。
语言错误
人工翻译在处理一些复杂或专业的文本时可能会出现 语言错误或疏漏。
03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背景的差异
01
翻译概论
1.翻译的宏观比喻:德国:赫尔德——“混血儿”歌德——“媒人”(钱钟书——“做媒”,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弗菲尔——“婚姻”)其他比喻:“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英国,纽马克——“一种方案与另一种方案间的妥协”西方:“翻译有如女人,漂亮便不忠诚,忠诚便不漂亮”德里达——“对原著的粗暴侵犯”2.翻译者的比喻:巴西,翻译者——“食人者”意大利——翻译者=背叛者3. 中国代表性翻译原则:公元4四纪,道安: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
唐朝,玄奘:既需求真,又需喻俗。
严复:信、达、雅鲁迅:忠实,通顺。
傅雷:神似说钱钟书:化境说许渊冲:译文优势竞赛论辜正坤:多元互补论外国代表性翻译原则:亚历山大·泰勒——翻译三项基本原则:译作应保全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奈达——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纽马克——文本三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威密尔——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标准: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因此,目的为最高标准,主要准则按轻重依次归纳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译文为译入语文化提供有关原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文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语内一致,译文必须语际一致。
所有的准则从属于目的原则。
只要达到了翻译目的的译文就是合格的译文,即使与原文有些出入,也是可以接受的。
4. 翻译研究的三大范式演变:作者中心论范式;文本中心论范式;译者中心论范式5. 中西语言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差异是在思维模式方面:东方人重视综合,归纳,暗示和含蓄,求精神,其思维是一种浑然的,混沌的状态,因此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横向的,在于空间上的舒展和收缩,关心的是心灵空间。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another language Catford: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SL) 的文字
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TL)的对等的文 字材料。
奈达: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 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 义上,其次是文体上。
贸易、文化、和平、人道等都离不开翻译,翻译在 历史上从未如此不可或缺……请大家试想一下,世 上一日无翻译会怎样……都将鸦雀无声。翻译工作 者就象电线中的电流,水管中的水流。
5 翻译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汉语功底要好。 第二个条件就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强。 第三个条件是知识面要广。 第四个条件是译者的责任心、工作条件等
The craft of translator is … deeply ambivalent; it is exercised in a radical tension between impulses to facsimile and impulses to appropriate recreation.
翻译概论
主讲人 刘毅 外国语学院
第一部分 翻译概论
1 翻译的定义 2 翻译的目的 3 翻译的意义 4 翻译的条件 5 翻译的分类 6 翻译的方法 7 翻译的步骤(过程)
1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 文字表达出来
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 Oxford: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 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Hale Waihona Puke 语言和文化的障碍(Language / Cultural Barriers)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概论2009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概论一、翻译的定义二、翻译的目的和任务三、翻译的标准四、翻译问题研究五、翻译方法研究一、翻译的定义自从人们的翻译活动开始以来,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给翻译下过定义。
关于翻译,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翻译家们对翻译总是产生新的认识,不同的翻译家以及不同时期的翻译家对翻译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这些解释各有千秋,有的比较片面,有的比较全面。
如何给翻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受到人们对翻译实践过程的认识的约束。
目前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定义有许多种,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国内的翻译家及学者对翻译的定义:1.吴献书认为,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
2.张培基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刘宓(mi)庆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蔡毅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5.王克非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6.李运兴认为,翻译就是用译语语篇传达源语语篇及译者的交际目的。
7.汪涛和黄新渠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利用一种语言文字将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确切而完善地重新表达出来的实践。
8.王宏印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所谓翻译,就是把见诸于一种语言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造出来,使译作获得与原作相当的文献价值或文学价值。
9.冯庆华认为,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
10.陈宏薇认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是科学,是艺术,是技能。
国外的翻译家及学者对翻译的定义:1.泰特勒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英汉翻译第一章
1.2 翻译的分类
分类的角度类型 按翻译主体的性质来分: 人工翻译、机器翻译 按工作方式来分: 口译、笔译 按翻译的材料来分: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小 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和实用翻译(包括科技、 商务、新闻、法律等资料的翻译
按处理的方式来分: 全文翻译、摘译、编译、 节译、改译 按翻译技巧来分: 直译、意译、音译 按翻译原则方向来分: 异化翻译、归化翻译 按翻译的目的来分: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按翻译的效果来分: 显性翻译、隐性翻译
泰特勒( Tytler)(英国):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 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 和文体;(3)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 3 (1) A translation 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vs.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Milky Way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面 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 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 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 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的地方, 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陈福康。P299) behind the mountain, the sun set. “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虽然不顺,也决不改作“日落山 阴”,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unit 1
主体 “介入”
近二、三十年流 行
侧重以解构主义 等受“后殖民主 义”思潮影响的 翻译理论
强调译者操纵
1.5 翻译的主体
• 翻译研究界已逐渐开始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但 这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呼吁“正名”阶段,而应进
一步探讨“译者背后的总的原因”、机理和特征,特
别是应从理论上真正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
严复 “信、达、雅”
《天演论》、《原富》
1.3 翻译史简介
东方翻译史始于翻译佛经
高潮 时期
特点及代表人物
4th 五四运动至 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莎士比
建国前
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
《死魂灵》、《毁灭》等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5th 建国初期到 东西方文学翻译
文革之前
译介学
6rd
20世纪70年 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
• 杳杳寒山道,rough and dark-the cold mountain trail,
• 落落冷涧滨。sharp cobbles-the icy creek bank. • 寂寂更无人。bleak,alone,not even a lone
hiker.
• 朝朝不见日,morning after morning I don't see the sun
代至今
文教、卫生等领域
翻译爆炸
1.4 翻译的标准
• 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 “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
• 严复:信、达、雅
•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 •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意美、
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 化)
翻 译 概 论
玄奘: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慧远的“厥中” 论,指出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梁启超评价道:“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 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不过在实际 的翻译实践中,玄奘有时却推崇“五不翻” 的音译技巧。正是这种技巧指导下的译文 让鲁迅感叹“粗粗一看,简直是不能懂 的”。(鲁迅《二心集》)
明末清初时期魏象乾在《繙清说》中表达 了自己对翻译的看法。刘半农指出此文涉 及的问题和观点“多与今世译人不谋而 合”。魏氏论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翻译 之道”即“翻译标准”: “窃惟翻译之道,至显而寓至微,至约而 寓至博,信乎千变万化、神妙莫测也。惟 其变化无穷,遂有出入失正之弊,学者不 可不审焉。夫所谓“正”者,了其意,完 其辞,顺其气,传其神,不增不减,不颠 不倒,不恃取意,而清文精练,适当其可 也。”
失之交臂
1988年辜正坤发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一文,认为“用以指导翻译实践并判断译 作价值的具体标准不但有,而且不止一 个”。这些标准构成了翻译标准的一个多 元系统:绝对标准——最高标准——具体 标准。在这个系统里,所有标准都统一于 绝对标准,翻译的绝对标准就是“原作本 身”。由于绝对再现原作不可能,所以翻 译只能追求最高标准,即“最佳近似度”。 要判断译文是否最近似于原文就需要一些 具体的标准衡量。具体标准是由翻译的功 能、人类的审美情趣以及读者、译者的多 层次性决定的,因此翻译的具体标准不止 一个。
莱斯的学生费米尔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 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 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目 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 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 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 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 (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 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 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 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 的交际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翻译法在汉英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以Suzhou Weekly为例
• 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取决于三个因素:文本类型、读者身份和翻译目的。 新闻属信息型语篇,适合用交际翻译法。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 依据,对Suzhou Weekly中的若干汉英译例从标题改写、词汇变通和 句法重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解决汉英新闻翻译中可能遇到 的种种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Abstract]Newmark contends that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method is determined by three factors: type of text, nature of the readership and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Accordingly,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method appli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which falls into the type of informative text. This paper, based on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explores feasible solutions to various problems likely encountered in Chinese-English news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the typical examples taken from Suzhou Weekly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 title rewriting, lexical change and syntactic restructuring.
交际翻译试图使人读起来不像在读”译文。”
以标语为例的交际翻译
1.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新北京, 新奥运。( 北京申请2008 年奥运会口号) 这个例句题材属于广告标语类翻译, 语篇目的明确、形式单一, 是人 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际手段。译文与原文的语场基本一致, 语 旨各有特点而导致语式不同, 但是其交际功能却显而易见。 原文与译文都是讲北京与奥运会, 其内容明确, 所用的表达形式简短, 表意清楚、鲜明。Beijing 、Olympics与北京、奥运对应, 语场基本 相同, 但语旨不同。中国读者与西方读者在社会、文化背景、经验、 视野、思维方式及审美角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因而采用直译和意 译相结合, 新北京直译成New Beijing而新奥运则意译成great Olympics。 虽然语式不同, 但是原文与译文所传达的信息却是相同, 符合交际的 目的-信息的交流。这个例句的语式是书面语, 读起来朗朗上口, 简 洁有力, 表达了明确的信息。
2.2 减词
(1) 据沪宁高速扩建工程指挥部的消息,时下沪宁高速改扩建工程已进入 大规模路面施工,并争取在今年内实现双向八车道贯通。 According to the Command Office of the Nanjing-Shanghai Expressway Widening Project, the project has already kicked off its overall road surface construction, aiming at widening the expressway to eight lanes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双向八车道”中的“双向”属冗余信息,翻译时删去。 (2) 据市博物馆副馆长张照根介绍,这些瓷器碎片都是没有用过的新瓷, 估计是运输途中损坏后,在交易过程中发现随手抛弃在城根边的。 According to Zhang, deputy curator of Suzhou Museum, the unearthed debris is believed to be fragments of unused porcelain items which were thrown away near the wall by traders after transportation damage had been spotted. 删掉“没有用过的新瓷”中的有冗余信息,译成“unused porcelain items”。
二、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Peter 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
“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 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
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 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 翻译中有较多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 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
(3) 交通出行须注意 Travel Information Update 例(3)译文中并没有用“attention”或“notice”之类的词,而是用了英语新 闻中常用的“update”,如美国CNBC频道中就有个栏目叫“NEWS UPDATE”。同时,这样选词非常切合该则新闻的语境,因为接下来的副 标题道出了新闻的具体内容:沪宁高速开始大规模施工,上海两大机场 航班调整。其实就是要通报道路和航空两方面的最新情况,所以用 “Travel Information Update”译出显得格外简洁醒目。
3.Wet paint! 湿油漆! / 小心油漆! ( 告示牌)
这个例子不管看原文还是看译文, 一眼就知道它的内容: 油漆。原文 与译文都是向公众说明油漆未干这一事实。 语义翻译法, 把Wet paint!译成湿油漆! 交际翻译法, 把Wet paint !译成小心油漆! 公共招牌告示语, 形式简单明了, 主题内容明确、易懂。对于这两种翻 译方法, 哪种更好? 既然翻译是交际行为, 那么就应该顾及译文读者的感受, 信息第一, 形 式第二, 也该考虑读者的情感反应。把原文翻译成湿油漆!和小心油 漆! 这两种翻译法所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 但读者对它们的反应却是 有所不同的。 语义翻译法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 而交际翻译法重视 的是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所以, 湿油漆!纯粹是传递信息与讲述事实,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而 译成小心油漆,不仅是现象的描述和信息的传递, 而且带有丰富的感情 色彩, 它使读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 这样更能体现翻译的交际功能。
翻译的目的
一、翻译的交际功能
际行为 2.翻译目的和 翻译策略 1.翻译是一种交
二、翻译的文化功能
翻译的交际功能
一、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
• 翻译是语言行为的一种特殊种类,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纯语言 间的转换,而首先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为了达到特定环境和条件 的特定交际目的。
• 语言交际有一定的交际目的: 信息的交流。翻译过程涉及两次交际 过程, 第一次交际过程是发生在原文作者与原文读者之间, 然后是 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过程。就是说原文是原文作者与原文 读者之间的交际文字记录, 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 把原文所传递 的信息译成另一种语言传达给译文读者, 完成翻译的两次交际过程。
1. 标题改写
•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其功能是“提炼内容、美化版面和吸引读者” (郜书锴)。好的新闻标题常常具有简约、醒目、概括、风趣的特点 (刘宓庆)。标题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篇新闻的交际效果和读 者的兴趣。 (1) 苏州纺织业——重围中求生 Suzhou‟s Textile Industry: Besieged, yet Fighting Hard 对比例(1)的原文和译文,最明显的是中文的破折号改成了冒号,这是 符合英文标题的习惯写法的。英文标题分成两部分,第二部分对第一 部分构成修饰或主谓关系时,通常用冒号加以隔开。 (2) 苏州迎来轻轨时代 Suzhou Ready to Build Its First Light Rail Line 例(2)原文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翻译成英文时用了省略句,这符合英 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非谓语动词的惯 例。另外,此例英译文摈弃汉语中“轻轨时代”过分夸张的说法,代 之以“Build Its First Light Rail Line”,这符合英语平实的语言风格。
(4) 自己建房怎么样? Build-It-Yourself: To Be or Not to Be? 译文套用了英语读者熟悉的“Do-It-Yoபைடு நூலகம்rself”和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 中的名句,在实际表达效果上超过了原文。
2. 词汇变通
词语搭配指在文本中实现的一定的非成语意义并以一定的语法形式因 循组合使用的一个词语序列,构成该序列的词语相互预期,以大于偶 然的几率共现。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别在词汇搭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纽马克说过:把本族语译成外语的人“每次出‘毛病’不在语法方面, 他的语法可能比一个受过教育的本族人还要‘好些’; 也不在词汇方 面,也许他掌握的词汇比本族人还要多些。他的‘毛病’出在搭配上, 他的搭配无法令人接受,难以成立。”( “He will be„caught‟ every time not by his grammar, which is probably suspiciously „better‟ than an educated native„s, not by his vocabulary, which may well be wider,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汉英新 闻翻译中,要提高语言对英语读者的可接受性,有时需用增词、减词 及换词等手段加以变通。
2.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 事竟成。( 英语格言)
这一例句宣传意志力的主题, 目的在于劝告人们为人要有志向, 不要毫无生活目标而碌碌无为。人只要有了理想, 有了顽强的意 志力, 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原文与译文的语场基本一致, 但是 语旨却不同。 中国读者的性格比较内向, 认为人的价值是通过内省克己来表现。 所以把Where there is a will译成 有志者, 体现人的主观性, 强调 事竟成的重点在于有志者, 这样号召人们树立起坚强的意志, 符 合中国人的心理。 由于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西方读者外向的性格重视的是外在形式, 因而采用了头韵( alliteration) 和元韵( assonance) ; 而中国人内向的性格重视的是内在的形式, 于是采用了归化翻译 法, 用文言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原文译文读起来琅琅上口, 译文 读者从译文所获得的信息的反应与原文读者从原文所获得的信 息的反应大致相同, 译例实现 了翻译的交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