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电子教案-第07章过滤
07第七章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反应是非极性均裂逆合成切断的合成 应用 自由基主要在光照或加热情况下得到,该类 物种反应具有特殊性
7.1 自由基与自由基化学
➢自由基的定义:
自由基是一种含不成对电子的化学物种,它可 以是原子、分子或基团。
自由基分为活泼自由基和稳定自由基。大部分 为活泼自由基,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极少数 是稳定的,如二苯基苦基肼(DPPH)自由基 (固态时)、三苯甲基自由基(溶液中)等
一些有机物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也是自由基取 代反应:过氧自由基进攻C-H得到过氧化物并 重排,最终得到醛酮结构。
山东科技大学
王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7.3 自由基的反应
具有合成价值的烃卤代反应:
• 烯丙基和苄基型卤代烃的合成:
PC H hC H C H 3
• 反应历程:
Br + R H
O
P C H hC H C H 2B r
➢ 自氧化反应:
自氧化反应是C-H键被C-OOH键取代的反应,它并非 是真正的自身氧化反应,而是在接触氧气后发生的缓 慢氧化反应。
典型代表是苯甲醛、乙醚、THF的氧化
• 简答:为什么蒸馏过的醚不能长时间存放?因为醚本身会发生 自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而买来的醚中含有少量的稳定剂,可以 消除生成的过氧化物。而蒸馏后的醚比较纯净,不存在稳定剂, 生成的过氧化物不能被消除,在加热时会剧烈反应而可能引发 事故。
第07章 环境制图
东部 西部 北部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荷兰风向与风速图
德国兰茨胡特市分区统计图
③质底法;百度文库
加拿大土壤气候图
④等值线法;
⑤分级统计图法:
⑥网格法。
噪声分布图
动态环境现象表示方法: ①同心符号法; ②扩展等值法; ③质底法与等值法相结合。
环境工程学----环境制图
1.2环境地图的基本特性与构成
基本特性:构成环境地图的数学法则(可测量性); 环境地图的符号和注记 环境地图的制图综合 构成要素:数学要素; 内容要素; 辅助要素。
环境工程学----环境制图
2 环境地图的编制与表示方法
2.1 编制工作程序
编制准备(制图区域、目的内容) 原图绘制(地图设计、编图大纲) 出版校核(排版印刷、图件审核)
山地赤红壤季雨林景观, 丘陵砖红壤季雨林景观, 丘陵砖红壤草原景观, 台地燥红壤草原景观, 平原冲积土草原景观,
评价数据来源
扫描相关图件成数字图形文件,矢量化后获取空间信息
以TM 图象资料为基本信息源, 以非遥感信息为补充信息源 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单位编绘出版的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系列图 1992 年南京土壤研究所编绘的海南岛土壤与土地图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1988 年编绘的海南省土壤侵蚀图
精品工程类本科大三课件《建筑环境学》07第七章第 5节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噪声控制原则 • 声源的噪声控制 • 在传播途径中的控制 • 在接收点的噪声控制
• 城市噪声控制 • 室内设备噪声控制
声源的噪声控制
——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 通过改进结构设计、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精度等措施来降低
噪声的辐射; • 采取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措施,及安装消声器等控制声源的
在接收点的噪声控制
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不能有效实现,或只有少 数人在吵闹的环境中工作时,个人防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 佩戴护耳器:耳塞、耳罩、防噪头盔等。
• 耳塞要与外耳道相匹配,长期佩带,会有耳道中出水(汗)或其他生理反应; • 耳罩不易和头部紧贴而影响到它的隔声效果,且受到佩戴者的头发及眼睛的影
消声器原理及种类
• 按消声原理,可分为:
• 阻性消声器 • 抗性消声器 •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以上两类消声器结合起来扩大控制噪声的范围
阻性消声器
• 设有一均匀、无限长的管道,如果管壁为刚性,即不吸收声能,则平面声 波沿管道传播时就不会有衰减。当管壁有一定吸声性能时,声波沿管壁传 播的同时就会伴随着衰减。
城市噪声的控制
• 避免交通噪声和工厂噪声干扰居住区 • 利用临街的建筑物作为后面建筑的防噪屏障 • 严格施工噪声管理 • 对居住区,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应采取消声建造措施,并布置
[宝典]环工原理
第02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二节质量衡算
1、什么是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
2、以物料的全部组分为衡算系统时,其衡算方程如何表述?
3、以某种组分为衡算系统时,其衡算方程如何表述?
4、什么是转化速率?如何确定其正负?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热量衡算方程?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热量衡算方程?
第03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管道系统的衡算方程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
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4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其宏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5对于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若无外功加入,则流体将向哪个方向流动?
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
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1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2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什么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牛顿型流体有哪些?
4简述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黏度的影响。
第四节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
1写出圆直管中阻力损失通式。
2试推导层流流动的速度分布和阻力损失公式。(课后练习)
3圆管内,层流流动的摩擦系数如何确定?
4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直管中稳态层流流动,试分析以下情况下,管内压力差如何变化: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环境学科体系
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第7章(化工厂布置)
一、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1) 符合国家工业布局、城市或地区规划要求,尽可能靠近城市 或城镇原有企业,便于生产协作,方便生活。 (2) 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便利的地区,并在储运、机 修、公用工程和生活设施等方面有良好基础和协作条件。 (3) 靠近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源地,当有城市供水、地下水 和地面水三种供水条件时,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选用。 (4) 应靠近原有交通线(水运、铁路、公路),即交通运输便利 的地区;对于有超重、超大或超长设备的工厂,还应注意沿 途是否具备运输条件。 (5) 厂址应尽可能靠近热电供应地,应考虑电源的可靠性。 (6) 应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厂区大小、形状和其他条件 应满足工艺流程合理布臵的需要,并留有发展的余地。
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地区; 国家规定的历史文物、生物保护和风景游览地区; 对机场、电台等使用有影响的地区。 自然疫源区和地方病流行地区。 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尽量满足对建厂最有影响原则要求。 二、厂址选择的工作阶段 1. 准备阶段 (1) 确定选厂指标 ① 拟建化工厂的产品方案和规模,主、副产品的品种和数量; ② 基本工艺流程和生产特性; ③ 工厂项目构成,即主要项目表;
① 检验实际情况与所绘图纸是否相符,如果选用,决定该地区 是否要重新测量,研究厂区自然地形的改造利用方式,和场 地原有设备加以保留或利用的可能性; ② 研究工厂现场基本区划的几种可能方案; ③ 研究确定铁路专用线接轨点和进线方向,航道和码头的适宜 地点,公路连接和工厂主要出入口的位臵。 ④ 实地调查厂区历史上的洪水淹没情况; ⑤ 实地观察厂区的工程地质情况;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七章
项目 布水小孔直径(mm) 布水管距离滤料高度(m) 进水压力(kPa) 整机外形尺寸(mm) 整机重量(Kg) 参数 10-15 0.15-0.25 2.5-1.0 φ26600×3890 1700
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供氧量 由温差确定
(7-8)
v = 0.075△T - 0.15 式中:v ─ 空气流速(m/min)
△T ─ 池内外温差,一般为6℃
氧的利用率一般按5~8%考虑。
生物滤池的运转管理与优、缺点
运行管理
挂膜、防止堵塞、减小环境影响
优点
动力省(不需曝气)、操作运转简便
缺点
处理效率低于活性污泥法
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与构造
布水系统
作用:向滤池表面均匀地撒布污 水,应能适应水量的变化,不易堵 塞,易于清通,不受风、雪等的影 响。 常用布水系统:间歇喷洒布水系 统。普通生物滤池中常采用固定喷 嘴布水系统,一般由投配池、配水 管网、喷嘴等几部分组成。 利用投配池中的虹吸作用达到间 歇投配,目的是使空气在间歇时进 入滤池,循环周期一般5~15min。
两段流程中一、二级滤池的负荷不均是主要弊端,前段负荷高,生 物易积存,产生堵塞;二段则负荷过低,效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 , 当 进 水 浓 度 较 高 ( BOD5>200mg/l ) , 出 水 要 求 较 高 (BOD5<30mg/l)时,可考虑采用交替流系统。
环境工程原理第07章过滤讲解
过滤速度 u定义为:
表观 u ? dV Adt
dt—微分过滤时间 , s dV—dt时间内通过的滤液量 , m3 A—过滤面积 , m2
过滤速度与推动力间的关系 可用Darcy 定律表示:
u ? ?p
Rm:过滤介质过滤阻力 , 1/m
(Rm ? Rc )? Rc:滤饼层过滤阻力 , 1/m
过程速率 =过程推动力 /过程阻力
深层过滤无滤饼形成,主要用于净化含固量较少 (<0.1% )的流体,如水的净化、烟气除尘等。
快滤池等。
在拦截、惯性碰撞、扩 散沉淀等作用下,颗粒 物最终附着在介质表面
过滤介质 深层过滤示意图
四、滤饼的压缩性和助滤剂
滤饼
不可压缩滤饼 : 颗粒具有一定刚性,形成的滤饼
不因受到压力而变形。
可压缩滤饼 : 颗粒较软,形成的滤饼在压差作用
积用 Ve表示
Le ?
fVe A
则: u ? dV ?
A? p
Adt r? f (V ? Ve )
滤饼比阻 r 有两种情况: 不可压缩滤饼: 滤饼层的颗粒结构稳定,在压力作用
下不变形, r与? p无关 。 可压缩滤饼: 在压力作用下易变形, r与? p有关 。
经验式: r ? r0? p s
单位压差下滤饼的 比阻,m-2 Pa-1
悬浮液 (滤浆)
滤饼 过滤介质
环境工程原理第07章_过滤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2.颗粒床层的比表面
颗粒的比表面a: 单位体积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
颗粒表面积 a 颗粒体积
床层的比表面积ab:单位体积的床层中颗粒的表面积
ab与a之间的关系如下:
ab (1 )a
属丝等编制成的滤布。
• 多孔固体介质:如素烧陶瓷板或管、烧结金属板或管等。
• 多孔膜:由高分子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的薄膜,根据 分离孔径的大小,可分为微滤、超滤等。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三、过滤分类
1.按过滤机理分:有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 2.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分:
•重力过滤:在水位差的作用下被过滤的混合液通过过滤介 质进行过滤,如水处理中的快滤池。
d eb p ul 32l '
(7.3.7)
2
ul——流体在床层空隙中的实际流速,m/s;
deb——颗粒床层的当量直径,m;
若忽略过滤介质阻力,则简化为:
K 2 V A t (7.2.18a) 或 2
2
K q t 2
2
(7.2.18a)
在恒速过程方程中,过滤压差随时间而变化, 因此过滤常数 K 随时间 t 变化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三、过滤常数的测定
环境工程原理 第七章
第二节 吸收过程中的相平衡关系
可解得:
A
(2cA
Ka) 2(1
Ka (4cA
K B)
Ka
)
Ka
K1K B 1 K B
相平衡关系式:
pA*
A
H
1 H
(2cA
Ka) 2(1
Ka (4cA
K B)
Ka )
此时,pA*与cA不再是亨利定律的正比关系。
所以溶液中溶解的 SO2 总的浓度为
SO2 + HSO3- 0.0788 0.0366 0.1154 kmol/m3=7.4kg/m3
(此处忽略了 SO2 +H2O
为 H2SO3,然后解离)
H2SO3 的反应平衡,而认为 SO2 全部反应
第二节 吸收过程中的相平衡关系
四、化学吸收的机理与特点源自文库
1.溶质与吸收剂反应: 如用水吸收氨。
ABM
假设溶质在溶剂中的总浓度为cA, cA AM
化学反应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K
M AB
cA A AB
进而可得
A
1
cA
K
B
第二节 吸收过程中的相平衡关系
将此浓度代入亨利定律,可得溶质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
教案标题:环境工程原理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环境工程原理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如环境污染、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等。
3. 理解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基本原理,如污染物迁移转化、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教学难点:
1. 理解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复杂概念和原理。
2. 运用环境工程原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
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环境工程原理。
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第一课:环境工程原理概述
- 环境工程原理的定义和意义
- 环境工程原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课:环境污染与污染物迁移转化
- 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分类
-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 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和模拟方法
第三课:环境监测与评价
-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
- 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第四课:环境治理与修复
- 环境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 污染物治理与减排技术
- 环境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
第五课:环境工程原理的应用与展望
- 环境工程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环境工程原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学生自主研究和创新项目的展示
教学评估:
1. 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掌握程度。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2025
03.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原理04.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06.课程性质:必修
07.课程学时:48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08.课程学分:3
09.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5学期(秋季)
10.选用教材: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胡洪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
[1]郭仁惠等,《环境工程原理》,郭仁惠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温瑞媛等,《化学工程基础》,温瑞媛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志魁,《化工原理》,(第三版),王志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大纲执笔人:11.课程中文简介:
《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在《数学》、《物理》、《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
主要讲述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过程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别离过程原理和反响工程原理三局部。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局部主要讲述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传递过程等。别离过程原理局部主要讲述过滤、吸收、吸附等基本原理。反响工程原理局部讲述化学和生物反响计量学、动力学、各类反响器的过程解析等。
第07章 环境资源价值与费用效益分析
取ENPV较大者 较大者 (投资不同时, 投资不同时, 投资不同时 结合ENPVR一 结合 一 起考虑) 起考虑
不能直接用,可 不能直接用, 计算差额投资 经济内部收益 率(∆EIRR)。 。 当∆EIRR≥r时, 时 投资大的方案 好,反之,投 反之, 资小的方案好
不能直接用
项目排队 (独立方案按优 独立方案按优 劣排序的最优 组合) 组合
理论进展(一)
费用效益分析的思想之父是19世纪的法国人杜波伊 特,他在论文《论公共工程效益的衡量》中,认同 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并指出:公共工程的效 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工程本身所产生的直接收入。 1950年,美国《关于流域项目经济分析实践的建 议》。这份报告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奠定了 一定的理论基础。 1958年出版了三本关于费用效益分析方面有影响的 书籍:《水资源开发:项目评价的经济学》(埃克 斯坦);《河流开发的多重目标:经济分析的应用 研 究》(克鲁蒂拉和埃克斯坦);《通过系统分 析看政府的效率》(迈肯)。
理论进展(二)
1962年,麦斯等人撰写了《水资源系统设计》一书, 深入探讨了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在费用效益分析 领域内的运用。 同年,多夫曼出版了第一本超出水资源领域,从一 般意义上探讨费用分析的著作:《衡量政府投资的 效益》。 此外,最早把费用效益分析原理应用于污染控制研 究的是哈曼德。他分析了水污染控制的费用与效益。 而美国的未来资源研究所则为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 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费用效益分 析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
第07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3
dV
R
r i ′′ = ±
r i ′′′= ±
dN dW
dN dS
i
(10-5)
i
(10-6 )
R
对于催化床 要测定反应物A的瞬时摩尔流量 较困难, 要测定反应物 的瞬时摩尔流量NA较困难,故 的瞬时摩尔流量 工程上常用反应物初始浓度和转化率来表示催化 反应速度,其表达式可由( - 反应速度,其表达式可由(7-138)式推出 )
二、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
废气中污染物含量通常较低, 废气中污染物含量通常较低,用催化净化法处理 往往有下述特点: 时,往往有下述特点: 污染物含量低, (1)由于废气污染物含量低,过程热效应小,反应器 )由于废气污染物含量低 过程热效应小, 结构简单,多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结构简单,多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2)要处理的废气量往往很大,要求催化剂能承受流 )要处理的废气量往往很大, 废气量往往很大 体冲刷和压力降的影响。 体冲刷和压力降的影响。 净化要求高, (3)由于净化要求高,而废气的成分复杂,有的反应 )由于净化要求高 而废气的成分复杂, 条件变化大,故要求催化剂有高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 条件变化大,故要求催化剂有高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
η=
实际反应速率 = 0 Ks f (CAS ) Si 按外表面反应物浓度计算得到的理论反应速率
∫K
si
s
07 第七章 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一节确保工期的组织保证措施
一、建立施工进度管理领导管理体系
1、实行项目经理为首的负责制,对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实施、监督六项基本职能,确保指令畅通、令行禁止、重信誉、守合同。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有关施工班组负责人均签署施工进度责任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使之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2、项目部除项目经理主管项目的总体协调控制以外,还设置主管计划协调控制的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协调管理,并从承包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自身工作内容和施工班组以及指定承包商进行总体控制。
3、为确保本工程进度,成立以总承包项目部和业主指定的各专业施工队及各劳务施工队组成的工期组织机构。
二、建立施工进度的计划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是掌握施工管理主动权、控制施工生产局面,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一环。
本项目将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建立大计划管理体系。
1、大计划定义
“大计划”就是综合管控计划,在工程分部分项计划管控的基础上,围绕着实现工期节点目标,将各业务系统和相关单位的前置工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以时间为轴、工期计划和工作计划融为一体的综合计划。
2、大计划的意义
工期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施工并交付使用,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效益的发挥,对工程成本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系统的管理工作。工程进度控制管理不应仅局限于考虑施工本身的因素,还应有其它相关环节和相关部门自身因素的协同配合,如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分供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变更、协作单位等。“大计划”管理就是将上述因素与总进度计划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推动所有相关系统围绕工期目标进行正常有序的循环运转,只有通过对整个项目计划系统的综合有效控制,才能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在恒压过滤阶段,应用式(7-2-15) ,
V 2 V12 KA2t
p1s A2t 2 102 30 60 8 V p0.7 1.436 102 p0.7 (2) r0 f 1 103 4 1011 0.0627
K 2 (7.2.17a) 或 V VVe A t 2
K (7.2.17b) q qqe t 2
2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若忽略过滤介质阻力,则简化为:
K 2 V A t (7.2.18a) 或 2
2
K q t 2
2
(7.2.18a)
在恒速过滤方程中,过滤压差随时间是变化的, 因此过滤常数K随时间t变化 。
1103 q1 1102 m3/m2, t1 5 60 300 s 0.1 1 0.6 103 1.6 102 m3/m2, t 600 s q2 2 0.1
代入过滤方程得
110
2 2
2 1102 qe 300 K (1)
第七章 过 滤
第七章 过滤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本节的主要内容
一、过滤过程
二、过滤介质 三、过滤分类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一、过滤过程
• 混合物的分离:液体和气体混合物 • 什么现象属于过滤? 混合物中的流体在推动力(重力、压力、离心力)的 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固体粒子被截留,而流体通过 过滤介质,从而实现流体与颗粒物的分离。 液-固分离,气-固分离 如砂滤池、袋式除尘器、口罩…… • 过滤分离的对象? 粗大颗粒、细微粒子、细菌、病毒和高分子物质等
相应的滤液量为V 某一过滤时间t时的过滤状态 过滤速度u定义为:
(表观)
dV dV——dt时间内通过过滤面的滤液量, m3 u Adt 2
A——过滤面积, m
dt——微分过滤时间, s
(7.2.1)
Lm
过滤 压差
p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过滤速度与推动力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Darcy 定律表示: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二、过滤介质
•固体颗粒:由一定形状的固体颗粒堆积而成,包括天
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天然: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粒等。 人工: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球等。
固体颗粒过滤介质在水处理中的各类滤池中应用广泛,
通常称为滤料。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 织物介质:又称滤布,如棉、麻、丝、毛、合成纤维、金
(7.2.8)
或:
dV A2 p dt r f (V Ve )
……(7.2.8)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滤饼层的比阻r有两种情况: •不可压缩滤饼:滤饼层的颗粒结构稳定,在压 力的作用下不变形,r与p无关
•可压缩滤饼: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
经验式:
r r0 p
s
(7.2.9)
3
KA t p A t V 2 r0 f
2 2 2 1
1 s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滤液的物性可查得:黏度 μ =1×10 Pa·s,密度为 998.2 kg/m3,根据过滤的物 料衡算按以下步骤求得 f: 已知 1m3 悬浮液形成的滤饼中固体颗粒质量为 60kg,含水的质量分数为 0.3,所 以滤饼中的水的质量 y 为: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表面过滤过程
滤饼过滤
被过滤的颗粒粒 径较小的情况
多孔性 介质
表面过滤通常发生在过滤流体中颗粒物浓度较高或过滤速 度较慢的情况。 给水处理:慢滤池 污泥脱水:使用的各类脱水机(如真空过滤机、板框式压 滤机等)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转筒真空过滤机
回转真空过滤机工作过程示意图
p u ( Rm Rc )
(7.2.2)
Rm:过滤介质过滤阻力, 1/m Rc:滤饼层过滤阻力, 1/m
假设rm,r分别为过滤介质和滤饼层的过滤比阻, 1/m2 Rm= rmLm;Rc= rL
p u (rm Lm rL)
(7.2.3) Ruth 过滤方程
r:与过滤介质上形成的滤饼层的孔隙结构特性有关。 L:与滤液量有关,在过滤过程中是变化的。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带式脱水机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一、过滤基本方程
主要特征: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流体中的固体颗粒被截
留在过滤介质表面并逐渐积累成滤饼层。 滤饼层厚度:随过滤时间的增长而增厚,其增加速率与过 滤所得的滤液的量成正比。 过滤速度:由于滤饼层厚度的增加,因此在过滤过程中是 变化的。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实际上过滤模式常常采用:
先恒速过滤后恒压过滤
在开始过滤时,以较低的恒速操作,避免颗粒穿透过滤
介质。
当压差上升到给定数值后,再采用恒压过滤,直到过滤
终止。
计算:
恒压过滤中的起始滤液量为恒速过滤末段的滤液量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例题 7.2.2】用一台过滤面积为 10m2 的过滤机过滤某种悬浮液。 已知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含量为 60kg/m3 ,颗粒密度为 1800 kg/m3。已知滤饼的比阻为 4×1011m-2,压缩指数为 0.3,滤饼含 水的质量分数为 0.3,且忽略过滤介质的阻力,滤液的物性接近 20℃的水。采用先恒速后恒压的操作方式,恒速过滤 10min 后, 进行恒压操作 30min,得到的总滤液的量为 8m 。求最后的操作压 差和恒速过滤阶段得到的滤液量。 解:设恒速过滤阶段得到的滤液体积为 V1,根据恒速过滤的方程 式(7.2.18a) ,得
-3
y 0.3 ,所以 y 25.7 kg, 60 y 60 25.7 0.059 m3, 所以滤饼的体积为 滤液体积为 1 0.059 0.941 m3, 1800 998.2 0.059 0.0627 所以 f 0.941 p1s A2t 102 10 60 2 所以 V1 p0.7 2.394 103 p0.7 (1) r0 f 1 103 4 1011 0.0627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假设每过滤1m3滤液得滤饼f,单位为m3
fV LA
fV L A
V:滤液体积,m3
(7.2.4)
另外,可把过滤介质的阻力转化成厚度为Le的滤饼层阻力
rm Lm rLe
则:
(7.2.6)
fVe Le A
(7.2.7)
dV Ap u Adt r f (V Ve )
(7.2.13a)
q
0
2(q qe )dq Kdt
0
t
q 2qqe Kt
2
(7.2.13b)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若过滤介质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简化为:
V 2 KA2 t
(7.2.14a)
q 2 Kt
(7.2.14b)
K可通过实验测定。 如果恒压过滤是在滤液量已达到V1,即滤饼层厚度已
属丝等编制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滤布。
• 多孔固体介质:如素烧陶瓷板或管、烧结金属板或管等。
• 多孔膜:由高分子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的薄膜,根据 分离孔径的大小,可分为微滤、超滤等。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三、过滤分类
1.按过滤机理分: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 (1)表面过滤:采用的过滤介质(如织物、多孔固体等) 的孔一般要比待过滤流体中的固体颗粒的粒径小,过滤时这些 固体颗粒被过滤介质截留,并在其表面逐渐积累成滤饼,此时 沉积的滤饼也起过滤作用。因此,表面过滤又称滤饼过滤。
2 当 t3 15 60 900 s, 则: q3 2 0.7 102 q3 0.8 106 900 ,
解得: q3 2.073102 m3/m2
2 2 3 所以 q3 q2 0.1 2.073 10 1.6 10 0.1 0.473 10 m3
过滤速度是描述过滤过程的关键!
推动力 其他因素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过滤过程的主要参数
处理量:处理的流体流量或 分离得到的纯流体量V,单位为 m3 过滤推动力:由流体位差、压差或离心力场 造成的过滤压差p 过滤面积:表示过滤设备的大小A,单位为m2 过滤速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滤液量u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因此可再得到的滤液为 0.473L。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二)恒速过滤 恒速过滤是指在过滤过程中过滤速度保持不变,即滤 液量与过滤时间呈正比。
q ut
(7.2.16a) 或 V Aut
(7.2.16b)
dV V 常数 Adt At
2
代入式(7.2.11)
dV KA2 dt 2(V Ve )
1.6 10
2 2
2 1.6 102 qe 600 K (2)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联立(1)(2)两式可以求得 、
qe 0.7 102 m3/m2, K 0.8 106 m2/s
因此, q2 2 0.7 102 q 0.8 106 t ,
已知过滤面积和悬浮液的处理量,求推动力。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例题 7.2.1】在实验室中用过滤面积为 0.1 m2 的滤布对某种水悬 浮液进行过滤试验,在恒定压差下,过滤 5min 得到滤液 1L,又过 滤 5min 得到滤液 0.6L。如果再过滤 5min,可以再得到多少滤液? 解:在恒压过滤条件下,过滤方程为 q2 2qqe Kt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本节思考题
(1)过滤过程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应用?
(2)环境工程领域中的过滤过程,使用的过滤介质 主要有哪些? (3)过滤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本节的主要内容
一、过滤基本方程
二、过滤过程的计算 三、过滤常数的测定 四、滤饼洗涤 五、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2)深层过滤:通常发生在以固体颗粒为过滤介质的过滤 操作中。由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过滤介质层通常较厚,过滤通 道道长而曲折,过滤介质层的孔隙大于待过滤流体中的颗粒物 的粒径。过滤过程中,颗粒物随流体进入过滤介质层,在拦截、 惯性碰撞、扩散沉淀等作用下进行分离。
第一节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三、过滤分类
r0:单位压差下滤饼的比阻,m-2 Pa-1;
s:滤饼的压缩指数,
对于可压缩滤饼,s=0.2~0.8, 对于不可压缩滤饼,s=0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将比阻计算式代入式(7.2.8),得:
dV Ap1s Adt r0 f (V Ve )
假设
(7.2.10)
2p1s K r0 f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二、过滤过程的计算
确定滤液量与过滤时间和过滤压差等之间的关系。 (一)恒压过滤 在过滤过程中,过滤压差自始自终保持恒定。 对于指定的悬浮液,K为常数。 对式(7.2.11)或式(7.2.12)进行积分:
V
0
2(V Ve )dV KA2dt
0
t
V 2 2VVe KA2t
则: dV
Adt
KA 2(V Ve )
(7.2.11)
令q=V/A,qe=Ve/A(qe称为过滤介质比当量滤液体积),则
dq K dt 2(q qe )
(7.2.12)(滤饼过滤基本方程)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K:过滤常数,如何测定?与下列因素有关:
•滤饼的颗粒性质
•悬浮液浓度 •滤液黏度 •滤饼的可压缩性 qe:过滤介质特性参数
累计到L1的条件下开始时,应如何计算?
积分时:时间0 t, 滤液量V1V
L1
(V V ) 2Ve (V V1 ) KA t
2 2 1 2
(7.2.15)
V1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如何应用恒压过滤方程?
设计型: 已知要处理的悬浮液量和推动力,求所需的过滤面积。
操作型:
已知过滤面积和推动力,求悬浮液的处理量;
2.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分: •重力过滤:在水位差的作用下被过滤的混合液通过过滤介 质进行过滤,如水处理中的快滤池。 •真空过滤:在真空下过滤,如水处理中的真空过滤机。
•压力差过滤:在加压条件下过滤,如水处理中的压滤滤池。
•离心过滤:使被分离的混合液旋转,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 力的作用下,使流体通过周边的滤饼和过滤介质,从而实 现与颗粒物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