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31例临床观察-论文
【 1 ] 吴在德 , 吴肇汉. 外科学 【 M ] . 7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8: 1 5 3 .
展成象皮肿 。由于 乙型溶 血性链 球菌 是一种 感染 力很 强 的细菌 , 治疗应使用抗生素 , 其 中青霉 素为首选 , 对青霉 素 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 头孢菌素等 , 疗效 可靠 , 但在早期症 状改善方面效果不佳 J 。 下肢丹毒属 中医学流火范 畴 , 多因皮肤外伤或血分 内 热, 火邪侵犯血分 , 导致火热之毒 留恋郁结肌肤 ; 或年老体 弱, 体表卫外失固 , 火 热湿毒 邪趁 隙而人 , 湿 热搏结 , 下 注 于下肢 , 形成红 、 肿、 热、 痛之症 。《 圣济 总录》 指 出: “ 热 毒 之气 , 暴发于皮肤问不得外泄 , 则蓄热为丹毒。 ” 因此 , 在治
1 . 3 . 2 治疗 组 在对 照组 治疗基 础上 加 中医 内服外 敷 。
2 0 1 1—1 0 , 我们采用 中西 医结 合疗 法治疗 下肢丹 毒 3 1 例, 并与单纯抗生 素治疗 2 8例对照观察 , 结果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全部 5 9例均为 我院外二科住 院患者 , 随
( P> 0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
中药 E l 服处方: 茯苓 1 6 g , 车前 子 1 5 g , 菊花 1 0 g , 牛 膝 l 6 g , 金银 花 1 5 g , 紫花 地丁 2 0 g , 革解 1 5 g , 薏苡 仁 、 滑石 各1 8 g , 牡 丹皮 、 泽泻 、 通草 、 黄柏各 1 2 g 。下肢 肿胀严 重 ,
2 0 0 9—0 l —2 0 l 1 —0 5 , 我 们对 3 0例 肛裂 患者在 术后
【推荐】【原创】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
【推荐】【原创】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
梦无痕
治疗方法: 抗生素用青霉素G钠800万u+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或者用新青霉二(苯唑西林钠)5.0+生理盐水250ml及甲硝唑250ML1次/d连续用药,如仍留局部症状可继续上述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抗革兰阳性球菌类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或者0.2%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同时局部给予50%硫酸镁温热湿敷,外敷时间与用抗生素相同。
用草药紫花地丁、蒲公英按1∶1剂量捣烂局部外敷,每日1次,每次两味新鲜草药分量≥50g,患处面积大者可随症加量,疗程同使用抗生素疗程。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皮肤或黏膜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
临床特点:具有好发于小腿皮肤,常有皮肤擦伤或脚癣病史,发病突然,恶寒战颤,高烧可达39℃~40℃,伴有头痛、呕吐、食欲减退症状,但亦有非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所见有半数均为局部症状。
局部灼热肿痛,皮肤鲜红如丹,边界清晰,稍高出皮面,硬的结节,形状不规则,压之褪色,去压后复原,且迅速向外蔓延时中心部分颜色稍退,略呈棕黄色。
有少数表面起水疱,很少化脓和坏死。
下肢反复在原处发作,皮肤粗糙变厚,最后形成橡皮腿。
西医用抗生素众人皆知,中医认为丹毒是由于血分郁热,郁于肌肤,外感粉丝毒热之邪或因皮肤损伤,毒邪乘隙而入所致。
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而紫花地丁与蒲公英不但单味药有此作用,且把两者结合来用有相乘之功效,清热解毒,疮疔消,结肿散,疗效特别明显。
改用中草药,发挥中草药的长处,标本兼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运用中西医结合之法,不但治标且治本,较单纯西医疗法,不仅缩短了疗程且复发率也明显降低,且此两味中草药既经济又来源方便,提倡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
4 体
会
程度降到最低 ,对减轻患者痛苦 , 利完成放疗计划具有重要作 顺
用 。 0 7年 6月 ~ 0 8 6月 我们 对 5 放 射 性 口腔 炎 的患 者 20 20 年 7例 采取 综 合有 效 护 理措 施 , 能 顺 利完 成 放 疗 计划 , 报 告 如 下 。 均 现
1 临 床 资 料
液腺 细胞 、 口腔 黏膜 细胞 也 产 生 亚 致死 性 损 伤 和 潜 在 致死 损 伤 ,
给予静 脉补 充营养 , 以保证 身体得到充足 的能量摄人 , 改善营养 状 况 , 高 机 体 抵 抗 力 , 轻放 疗 的不 良 反应 。 提 减
3 结 果
本 组 放 射 性 口腔 黏 膜 反应 时 间 为 ( 18 3 .7±1 8 ) ,7例 患 .6 d 5 者 能按 时完 成 放 疗 计 划 , 因 4级 口腔 黏 膜 反 应 终 断 治 疗 5~ 4例 7 , 对 症 支 持 治 疗 后 病 情 好 转 , 1 因 口腔 黏 膜反 应 而终 止 d经 无 例
级标 准 “, 生 1级损 伤 2 】发 5例 , 2级 2 例 , 1 3级 7例 , 4级 4例 。
2 护 理 措 施
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 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 此外 , P N C患者治疗时
间长 , 会心理压力大 , 神紧张 、 眠 、 欲不佳 、 社 精 失 食 营养 失 调 , 导 致机体抵抗力进 一步降低 , 组织修复能力差 。 本组患者通过早期采取心理护理 、 口腔 护 理 、 食 护 理 综 合 饮
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 , 尤其是鼻咽癌 ( P ) N C 最行之有效 的治疗 方 法 , 头 颈部 肿 瘤 的 治疗 中 占有重 要 的 地位 。 是 , 疗 在 但 放
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的应用进展
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的应用进展摘要:中医治法有多种,疗效好,疗程短。
它无显著的毒性,因此受到很多病人的欢迎。
对下肢丹毒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丹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症状是皮肤突然变得通红,颜色变得像是一种粘稠的液体。
多见于下肢及脸部。
其症状是起病迅速,局部有明显的片状红疹,呈亮红色,略有凸起,压迫后褪色。
皮肤变得滚烫,像是被火烧了一样。
伴有高热、畏寒、头疼等症状。
下肢丹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有四肢肿胀、皮肤损伤等。
本文从中药治疗丹毒的3个方面阐述了中药对下肢丹毒的疗效。
其次,介绍中药在下肢丹毒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下肢丹毒;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认为,下肢丹毒是一种急性的皮肤及淋巴管,多见于下肢、脸部。
局部有明显的片状红疹,呈亮红色。
临床特征: 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表现为畏寒、全身不适、高热。
皮肤损害特征:有明亮的红色浮肿,有清晰的边缘。
很多人在患有下肢丹毒的时候,都会选择中医[1]。
因为中医药在治疗下肢丹毒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很多中医药起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服用之后效果明显。
若是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相信在未来发展中治疗下肢丹毒将更加容易,造福于患者。
那么如何应用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本文将从内外同治、针刺治疗、综合治疗 3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下肢丹毒的病因1.1感染该病是由 a族 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所致,可由皮肤或粘膜擦伤或其它轻度外伤所致,也可由血路感染所致,常见于鼻炎、口腔粘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疫苗接种、放射性损伤、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挠和轻微创伤等都会导致,特别是未经清洗的伤口更容易受到感染,有的伤口很小,很难察觉,比如脸部的丹毒可以通过鼻子上的一个小伤口造成,而复发性丹毒则是因为细菌潜伏在淋巴管中,一旦身体免疫力下降,就会复发。
1.2免疫功能降低该病主要见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低 v球蛋白血症、酗酒等全身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房林晓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下肢丹毒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的护理要点。
结果:15例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和护理后痊愈。
结论:在西医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及食疗,能缩短丹毒治愈疗程,降低转为慢性几率。
关键词:丹毒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小损伤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致炎症,是常见外科体表感染性疾病。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丹毒起病急骤,红肿蔓延较快,有烧灼样痛,常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头痛、畏寒、体温高、白细胞增多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丹毒患者15例。
在治疗过程中将辨证治疗与辨证施护结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调动患者的治疗信心,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5~60岁,平均40.5岁。
患者大都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恶心等全身症状。
局部皮肤鲜红,中央淡,周围深,边界清楚,压之褪色,去除压迫后恢复红色,局部温度增高,有烧灼样痛和压痛,符合丹毒临床诊断。
1.2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早期、及时、彻底,避免淋巴管阻塞。
西医治疗:抗生素类药物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等头孢类抗菌药,根据病情决定抗生素的量及治疗疗程。
全身应用抗生素,剂量要大、时间要长,以防复发。
局部外敷碘仿制剂。
中医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本病辨证为热毒外侵,气滞血瘀,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法治疗。
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5 g、野菊花15g、紫背天葵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石膏10g、元胡10g、川牛膝10g、丹参10g、甘草10 g。
上方头煎加水400ml,煎30分钟,取汁15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150ml,二煎混合,分二次温服,一日一剂。
连服10~15天。
有高热时及时降温对症处理。
1.3 观察治疗标准[1]①48小时观察指标:疼痛发热症状缓解,局部红肿范围缩小60% 以上为显效;疼痛发热症状缓解,局部红肿缩小60%以下为有效;发热疼痛症状及局部红肿减轻不明显为无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自2 0 1 0 ~ 2 0 1 2年 ,笔者采用 中西 医结合方法 治疗下肢丹 发 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 毒4 4 例, 疗效满意 , 现总结如下。 3讨 论 1临床 资料 丹毒 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 破损 的皮肤或黏膜 ,导致 1 . 1 一般 资料 : 观察 病例共 8 3例 , 均为 门诊患者 , 随机分 为 2 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 ,因其发病 时皮 肤突 组。 治疗组 4 4例 ,男 2 9例 , 女1 5 例 ;年龄 1 0 ~ 5 9岁。 对照组 然发红 , 色如丹涂脂染 , 故名丹毒 。西药治疗一般首选青 霉素 3 9例 , 男2 9例 , 女l 0例 ; 年龄 l 0 5 9岁。 两组在性别 、 年龄 、 病 注射液或者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 ,大剂量足疗程治疗 对初 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 理 , 差 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 0 . 0 5 ) , 具有 可 发丹毒急性期患者效果较好 , 疗 效确切。但研 究表 明, 单 纯西 比性。病例人选标准 : 均为 门急诊患者 , 符合《 中医病证诊断疗 药治疗 复发率高 , 且长期 使用抗生 素易导致耐药 , 影 响免疫 效标准》 l l l 有关丹毒诊 断标准 。 球蛋 白的合成 , 降低机体抵抗力 。 1 . 2治疗方法 : 对照组( 西医组 ) : 仅用 常规 的西药治疗 , 予 以青 中医学称 下肢丹毒 为“ 流火” , 多为血热 内郁 , 外 感毒邪 , 霉素 8 0 0万 u静脉滴注 ( 过敏者给予头孢呋辛 4 . 0 g 或者克林 侵犯 肌肤 , 或 因肌肤破损 , 感 染毒 邪 , 毒邪乘隙而入 , 郁蒸血分 霉素 1 . 2 g静脉滴注 ) , 并用 5 0 %硫 酸镁湿敷患处 , 每 日一次 。 嘱 所致 。急性期属热 毒炽盛证 , 恢复期属湿热蕴结证 , 多夹有瘀 患者休息 , 并抬高患肢。患足癣者 同时治疗足癣。 血 阻络 , 所 以治疗 当清热解毒 , 利 湿化瘀 。我们 采用 以清热解 治疗 组( 中西组 ) : 中西组 在上述 西药组 治疗方法 的基础 毒利 湿为主的加味凉血利湿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法 ,取得 上加用 中药 内服与外敷。 内服 : 口服加 味凉血利湿汤 。 处方 : 金 良 好 的疗效 。方中金银 花清气血 热毒 , 加紫花地 丁 、 野菊 花配 银花、 紫花地丁各 1 5 g , 连翘 、 大青 叶 、 野菊 花各 3 0 g , 黄芩 、 黄 伍 能清热解毒凉血 、 消散疔毒 之力尤强 ; 连翘清热 解毒 , 散结 柏各 1 2 g , 栀子 、 牡丹皮 、 赤芍各 9 g , 伴高热者加生石膏 3 0 g , 牛 消肿 ; 牡丹 皮 、 赤芍 、 大黄凉血散瘀通络 , 大黄 配伍 黄柏 、 金银 膝、 革薜各 1 2 g , 苍术 、 薏 苡仁 、 车前草各 1 0 g , 生玳瑁 9 g 。 每天 1 花、 紫花地 丁加 强泻火解 毒作用 ; 黄柏苦寒燥 湿清热 , 直 达下 剂, 水煎 , 分早 晚 2次温服。 外敷: 取如意金黄散( 北京 同仁堂股 焦 ; 薏苡仁甘淡渗湿除痹 , 兼能清热 ; 苍术苦温燥湿健脾 , 用除 份有 限公 司同仁堂制药厂 , 国药准字 Z 1 1 0 2 0 9 0 6 ) 适量 , 用 白醋 生湿之源 ; 牛膝重在引湿下泄 , 导热下行 。诸药合用内服 , 共奏 调成糊状外敷 患处 , 覆 盖无菌纱布 , 每 日2次 。 清热解毒 、 利湿化瘀之功。 在 口服汤药 同时兼 以外用药如意金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黄膏 l 3 l , 原方 出 自明代陈实 功《 外科 正宗》 的如 意金黄散 , 由大 观察 指标 : 皮肤 红斑 、 局部 皮温 、 白细胞计 数 、 附近淋 巴 黄 、 黄柏 、 姜黄 等 1 0味药 经麻油煎 炸而成 。清热解 毒 、 消肿 结、 体温 。 止痛 , 用 于痈疽 、 发背 、 疔疖及 乳痈 、 流火 、 丹毒等一 切阳性疮 2 . 1 参照《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 准》 丹毒疗效判 定标准拟 定如 疡症 。 下: ① 治愈 : 经1 0 d 治 疗后体 温 、 血 白细 胞计 数 正常 , 红 肿热 中药 的清热解毒 药理作用 主要 体现 为抗 病原 微生物 、 抗 痛 消失 , 皮损 消退 , 出现皮 皱 , 附 近淋 巴结明显 缩小 或消退 。 毒素 、 解热 、 抗炎、 对免疫功能 的影 响、 抗氧化 、 清 除 自由基等 , ②有 效 : 体 温逐渐下 降或接近 正常 , 患处红肿 减轻 , 患肢肿胀 具有 清热 凉血解毒利湿功效 的中药能抗菌 、 抗病毒 、 改善 血液 仍 在。 局部温度稍高 , 附近淋 巴结压 痛减 轻 。 血 白细胞 明显下 循环 、 提高机体免疫功 能。金银花 目前已被列入重要的 中药抗 降。 ③无效 : 经1 0 d 治疗后体 温及血 白细胞计数变化 不明显 , 菌药物 ,其有效成分银花皂素对溶血性链球菌分泌 的毒 素有 患肢红肿热痛 , 患处及附近淋 巴结 肿痛如前 。 ④ 复发 : 随访一 较强的抑制作 用 , 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 的功 能 ; 野菊 花所含黄 年 内出现临 床症状 者⑤ 总有效 率 : 治愈 率 , 有 效率 之和 为总 酮苷可扩张周 围血管 , 促 进局 部血 液循 环 、 改善微循 环的血液 有效率 。 瘀滞状态 , 促进 炎症消退 ; 黄芩 可清 除氧 自由基 , 抑制炎 症反 2 . 2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5 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 计 应 。外用金黄散调敷 , 缓解患者局部 灼热肿痛 的感觉 。中西 医 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 组 间比较采用 x z 检 验。P < 0 . 0 5 为差异 结合疗 法 标本兼治 , 较单 纯西 医抗感 染治疗优 势明显 , 值得 有统计学 意义 。 临床推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 中医药治疗丹毒的方式虽多种 2 . 3 治疗结果 多样 , 但是结合笔者经验 以及其他 的文献报道来看 , 多着 眼于 两组疗效 比较 疗效 的比较与评价 , 其机理 阐述较少 , 缺乏更深层次 的规范化 研究 , 如对有效药物 的药效学研究 , 消肿止痛消炎作用机制 的 更深层次 的规 范化研究 ,从 而取 得中医药治疗丹毒 的循证 医 学 的证据 。希望在将来 随着中医药药效学等多学科 的参 与能 使本病 的研究更进一步 。 治疗组病例数 4 4例 , 治愈 3 8 例, 占8 6 . 3 6 %, 有效 6例 , 总 参考文献 有效率 1 0 0 %。对照组病例数 3 9例 , 治愈 2 8例 , 占7 1 . 7 9 %, 有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 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 M 】 . 南京: 南京 大 效7 例, 总有效 8 9 . 7 4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 , 差异 有 学 出版社 , 1 9 9 4 . 显著性 ( 氏O . 0 5 )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可 以看出治疗 【 2 ] ' g I L  ̄ A . 斌. 分型辨治抗生素药后证 8 0例 [ J 1 . 长春 中医药大学学 组复发 2 例, 占4 . 5 4 %对照组复发 4例 , 占1 2 . 8 2 %。对照组复 报 . 2 0 1 0 , 2 6 ( 4 ) : 5 3 1 1 卷第 1 期
病案——5——丹毒(下肢)
答案: 1、中医诊断:流火;血分热毒,挟湿热郁于肌肤; 西医诊断:下肢丹毒 2、中医治疗: 内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选方:萆薢渗湿汤合五神汤加减: 萆薢10g 、 苡仁10g 、 黄柏10g 、 茯苓10g 泽泻10g 、 丹皮10g 、 滑石(包)10g 、银花10g 川牛膝10g 、车前子(包)10g 、 地丁10g 外治法:箍围消肿 金黄散或玉露散冷开水调敷;或用气。一日忽感恶 寒、发热、 骨节酸楚,溲赤、便秘,休息一晚,次日 清晨发现右下小腿鲜红 色一片红斑,边界清楚,按压 时红色消退,放手立即恢复,略高 于皮肤,红肿处有 多个大小不等水泡,伴壮热,舌红,苔薄 黄,脉滑数。 请回答: 1、中、西医双重诊断(证型、分期) 2、中医治法、方药 3、西医治疗原则 4、预防及护理
法:局部消毒后用 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 皮炎洗剂(或三黄洗剂)外洗(脚部) 3、西医治疗: 5%GNS500ml+青霉素800万u/vigtt qd×5~7d (青霉素皮试(—));达克宁(或霉克) 1支 外用
4、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局部清洁,忌搔抓,抬高患肢。
病案分析
2、患者,男,54岁,夏季蚊虫叮咬面部后,出 现恶寒、发热, 继而面部皮肤出现小片红斑,迅速蔓 延成红色一片,散在水泡,边界清楚,焮热肿胀,红 色中央较淡,四周较深,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请回答: 1、中、西医双重诊断(证型、分期) 2、中医治法、方药 3、西医治疗原则 4、预防及护理
答案: 1、中医诊断:抱头火丹;血分热毒,挟有风热郁于肌 肤;2、中医治疗: 内治法: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选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牛蒡子10g 、 黄芩10g、 黄连4g、 玄参10g 连翘10g 、 板蓝根10g 、马勃10g 、僵蚕10g 升麻10g 、 桔梗10g 、 陈皮10g 、柴胡10g 丹皮10g、 甘草10g 。 外治法:箍围消肿 金黄散或玉露散冷开水调敷; 3、西医治疗: 5%GNS500ml+青霉素800万u/vigtt qd×5~7d (青霉素皮试(—)); 4、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局部清洁,忌搔抓。
病案——5——丹毒(下肢)
答案: 1、中医诊断:抱头火丹;血分热毒,挟有风热郁于肌 肤;2、中医治疗: 内治法: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选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牛蒡子10g 、 黄芩10g、 黄连4g、 玄参10g 连翘10g 、 板蓝根10g 、马勃10g 、僵蚕10g 升麻10g 、 桔梗10g 、 陈皮10g 、柴胡10g 丹皮10g、 甘草10g 。 外治法:箍围消肿 金黄散或玉露散冷开水调敷; 3、西医治疗: 5%GNS500ml+青霉素800万u/vigtt qd×5~7d (青霉素皮试(—)); 4、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局部清洁,忌搔抓。
法:局部消毒后用 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 皮炎洗剂(或三黄洗剂)外洗(脚部) 3、西医治疗: 5%GNS500ml+青霉素800万u/vigtt qd×5~7d (青霉素皮试(—));达克宁(或霉克) 1支 外用
4、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局部清洁,忌搔抓,抬高患肢。
病案分析
2、患者,男,54岁,夏季蚊虫叮咬面部后,出 现恶寒、发热, 继而面部皮肤出现小片红斑,迅速蔓 延成红色一片,散在水泡,边界清楚,焮热肿胀,红 色中央较淡,四周较深,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请回答: 1、中、西医双重诊断(证型、分期) 2、中医治法、方药 3、西医治疗原则 4、预防及护理
病案分析
1、患者,女,60岁,平素有脚气。一日忽感恶 寒、发热、 骨节酸楚,溲赤、便秘,休息一晚,次日 清晨发现右下小腿鲜红 色一片红斑,边界清楚,按压 时红色消退,放手立即恢复,略高 于皮肤,红肿处有 多个大小不等水泡,伴壮热,舌红,苔薄 黄,脉滑数。 请回答: 1、中、西医双重诊断(证型、分期) 2、中医治法、方药 3、西医治疗原则 4、预防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50例观察
注射 液静 脉 滴 注 , 优 点 为 见效 快 , 其 但部 分 患 者 用药 后 会
出现皮 肤红 肿 褪 之 不 尽 的“ 化 ” 象 , 且 往 往 长 期 存 僵 现 而
在, 导致反复发作。抗生素的使用还会影 响免疫球蛋 白的
合成 , 降低机体 抵抗力 。 中医认 为 , 毒 为血 分 郁 热 、 于 肌 肤 、 感 风 湿 毒 , 丹 郁 外
丹毒 多 由皮 肤 、 黏膜 的某 种 病损 引 起 。发病 后 淋 巴管 网分 布 区域 的皮 肤 出现 炎 症 反 应 , 引流 区淋 巴 结 也 常 累 及 。病变 蔓延快 , 愈后 容 易复 发 。病 变反 复 发作 易 导致 治 淋 巴管 阻塞 , 巴淤 滞 。长 期 淋 巴淤 滞 , 含 高蛋 白淋 巴 淋 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下肢 丹毒 5 0例 观 察
李 明辉
( 湖北 省丹 江 口市第一 医院 , 湖北 丹 江 口 420 ) 470 [ 图分类 号 ] 7 35 [ 中 R 5 . 文献标 识码 ] [ B 文章 编 号 ]0 4— 84 2 1 )7— 6 O 10 2 1 {02 0 54一 2
治疗 组加 用 五 味 消毒 饮 合 萆 薜 渗湿 汤加 减 。金 银 花 3 g 蒲公 英 3 g 紫花地 丁 1 g 野 菊 花 1 g 黄 柏 1 g 薏 苡 0, 0, 2, 2, 2, 仁 3 g 苍术 1 g 怀 牛膝 1g 草薜 1 g 丹 皮 1 g 茯苓 2 g 0, 2, 2, 5, 2, 0, 泽泻 、 草各 l g 通 O 。每 日 l , 剂 水煎 2次 , 汁 4 0— 0 m 取 0 5 0 L, 分 早晚 2次服 。另用 金黄 膏 ( 如意 金 黄散 ) 大黄 、 , 黄柏 、 姜 黄、 白芷各 2 0 , 南 星 、 5 g胆 陈皮 、 苍术 、 朴 、 草各 1 0 , 厚 甘 0 g 天 花粉 5 0 。共研 细末 , 凡 士林 调 成 糊 状 , 0g 用 均匀 摊 于 棉 垫 上, 厚度 为 2~3 mm。 面积 以超 过 患肢 红 肿皮 肤 边缘 1 m m 为度 , 日 1次 。治疗期 间减少 活动 , 高患肢 , 食清淡 , 每 抬 饮
中西医结合护理下肢丹毒患者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下肢丹毒患者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3-02-24T05:41:37.07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1期作者:沈婷[导读] 分析予以下肢丹毒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价值。
沈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0032【摘要】目的:分析予以下肢丹毒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70例下肢丹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1/1纳入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比较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予以下肢丹毒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患者预后恢复,获得患者认可,可行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下肢丹毒;常规护理;护理效果;满意度丹毒是因链球菌所致的皮肤浅层感染,其主要经皮肤黏膜破损入侵,以下肢为多发部位。
该病起病急,具有热、肿、红、痛、机能障碍等表现,病发严重下红肿处可出现紫癜、瘀点、瘀斑等表现,或发生皮肤坏死、化脓等现象[1]。
在正规治疗下,丹毒基本可痊愈,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而在下肢丹毒患者治疗期间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2]。
对此,本次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为例,分析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价值。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70例下肢丹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1/1纳入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为19/16;年龄25-66(46.23±5.77)岁;观察组男女比为20/15;年龄25-67(46.35±5.81)岁。
对比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无统计差异(P>0.05),可比。
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参与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下肢丹毒,且对研究内容知情。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患者入院后予以青霉素(国药准字H20033291;产自石药中诺药业;规格120万U)、清开灵(国药准字Z13020880;产自神威药业;规格10ml)等药物治疗,每日静滴青霉素3次,320万U~640万U/d;每日滴注清开灵1次,200ml/d。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下肢丹毒临床治疗中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60例因下肢丹毒而于2010年06月至2015年0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患者,依据其就诊时间的不同,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而对照组30例则实施西医方案治疗,并于治疗后比较其临床效果以及治愈时间等。
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两种治疗方案后,治疗组30例治愈率76.7%(23/30),而对照组30例是53.3%(16/30),两组治愈率比较结果有差异,(P<0.01)。
此外,治疗组患者在治愈时间方面仍然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临床上对下肢丹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除了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治愈率外,同时还能缩短其治愈时间,所以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青霉素;下肢丹毒;西医方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愈时间【中图分类号】R7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214-02笔者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法配合西药治疗下肢丹毒3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下肢丹毒患者60例,均符合下肢丹毒诊断标准,将其等分位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8岁;合并脚湿气24例。
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580岁;合并脚湿气23例。
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P>0.05,可用于临床比较。
1.2 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饮食清淡,忌辛辣发物之品。
抬高患肢,将800万U青霉素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青霉素皮试过敏者改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每日两次,7天为一疗程;有足癣者外涂达克宁霜。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药物组成:蒲公英 30g、紫花地丁 30g、当归 24g、赤芍 12g、丹皮 10g、赤茯苓 12g、猪茯苓 12g、泽泻 12g、天花粉 12g、车前子包 12g、拳参 10g、六一散包 12g、桃仁 10g、川牛膝 10g。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
1982019.10护理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沈素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摘 要】目的:对于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19例下肢丹毒患者,将这些患者划分成两组,分别落实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于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的成效进行观察及比较。
结果: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并发症率,结果显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明显的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比较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明显的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
结论:予以下肢丹毒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期间,进行科学的护理模式,可以辅助患者治疗成效的提升,应用价值巨大。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体会丹毒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皮肤部位或者黏膜病损处,对于皮内网状淋巴管产生侵犯,导致了急性炎症反应问题,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头痛、发热、局部皮肤红肿痛等,在面部和下肢处是主要的发生位置。
对于丹毒疾病来说,往往具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同时改变症状是相对缓慢的,而且患者通常不具有正确的疾病认知,缺少保健意识,所以也是导致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1-2]。
临床上对下肢丹毒患者实施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及时的实施科学药物治疗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应该配合有效的、全面的护理方案,辅助治疗成效的更好发挥。
本研究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 HAMD 评分为:(6.35±1.34)分,HAMA 评分为:(6.84±2.12)分,对照组患者的 HAMD 评分为:(13.61±3.16)分,HAMA 评分为:(16.27±4.14)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见表2,观察组患者在躯干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生理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急性丹毒41例临床观察
An e c 1 9 7 ( ): 0 — 0 a s h, 9 3, 0 3 3 631 .
5 B r a u by o cd s s o r p flp s es dr c n i— o ge tA S b pn f o e fp o oo o s s ie ta te i
关键 词 下 肢丹 毒 金 黄散 中药 外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78 (00 1—3 30 R7 3 5 B 10 —5 52 1 ) 11 1—1
丹毒是 由溶血 性链球 菌感染引起 的皮 肤或黏膜 、 皮下组
织 内 淋 巴管 及 其 周 围 组 织 的 急 性 炎 症 , 称 “ 火 ” 在 基 层 俗 流 ,
( 辑 编
江 山)
t b t n c mp r o ewe n p o o o d t ip n o e[ ] B u a i :o a i n b t e r p fl ho e t n J . r o s n a J
・临 床 实 践 ・
中西 医结合治疗下肢急性丹 毒 4 例临床观 察 1
孙召军 江苏省灌 云县 四队中心卫生 院 2 2 3 224
摘 要 目的 : 察 中 药 金 黄 散 外 敷 配 合 青 霉 素 治 疗 下 肢 丹 毒 的 疗 效 。 方 法 : 4 例 患 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机 分 为 2组 , 疗 组 2 观 将 l 治 1
例 , 照组 2 ;在 青霉素治疗基础上 , 对 0例 治疗组给予金黄散外敷 , 对照组 给予硫 酸镁外敷 ; 程均为 2 。结果 : 疗 周 治 疗 7 治疗组 治愈 9例( 28 o , d后 4 . %) 对照组为 5例( 5 ) 治疗组 治愈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 O 0 ) 平 均治愈时 间 2 , P .5; 比较 亦 以治 疗组 为优 。结论 : 黄散外敷 配合青霉 素治疗下肢丹毒 可缩短疗程 、 金 提高治愈率 。
刺络拔罐、针刺配合中药联合治疗下肢丹毒28例
例 1患 者 , ,3岁 , 3年 前 患 丹 : 男 5 于 毒 , 下 肢 红 赤 灼 痛 , 胀 疼 痛 , 斑 上 散 右 肿 红
中药联合治疗 下肢 丹毒 2 , 8例 疗效 满意 ,
现 总结 如下 。 资料 与 方 法 2 8例 患 者 均 来 n 于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 其 中男 1 8例 , 1 女 2例 ; 龄 1 年 3~7 7岁 , 平均 4 7岁 ; 程 3天 ~7年 。所 有 患 者 病 均属于丹毒 。
刺 络 拔罐 、 刺 配 合 中药 联 合 治 疗 下肢 丹 毒 2 针 8例
觯 渗 湿 汤 加 减 : 银 花 1g 蒲 公 英 1 g 金 5, 5,
杜 娟
时 , m 常 呈 抛 物 线 形 向 外 喷 射 , 出 至 颜 色 变 浅 后 可 臼止 。 每 周 治 疗 2次 , 一 般 治 疗 3 7 右 , 性 m 络 就 可 恢 复 正 欠左 阳 l
死, 病变附近有晷核肿痛 ; 开始 即有恶寒 ,
发热 , 头痛 , 身 不 适 等 症 状 。 可 有 皮 肤 、 周 黏 膜 破 损 或 脚 癣 等 病 史 ; 白细 胞 总 数 及 血
中性 粒 细 胞 明 增 高 。
底 治疗 脚癣。患者应卧床休息 , 抬高患肢 3 。~ 0 , 0 4 。 忌食辛辣 、 鱼腥 之物 , 尤其是牛
可泻m分郁热 , 此乃 “ 陈则 除之 ” 意。 菀 之
穴取曲池 、 i里 , 清 阳明之 热 ; 足 以 m海 、 阴 陵 泉 化 太 阳之 湿 , 血海 义 可清 泻血 中 郁
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 用 金 银 化 、 公 英 清 热 解 毒 ; 初 蒲 因
期都有 表证 , 用防风 、 故 自芷疏散外邪 , 透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参与情况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以及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涂金黄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69;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2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5;P<0.05)。
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应用中药与西药联合实施内外治疗的总体效果良好,能提高总体的疗效效果。
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下肢丹毒;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58-02下肢丹毒在临床中是皮肤病的一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肤色发红,伴随皮肤表面发热紧张,并且迅速向四周延展,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形成的急性感染的疾病[1];主要发病的区域在患者的下肢和面部位置。
该病经过治疗后大多均会痊愈,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患者患病时间久后病情严重,会导致其有慢性淋巴水肿的情况发生[2];在西医治疗中主要以抗生素类或其他西药进行治疗,虽然能够痊愈,但是治疗的不够彻底很容易导致复发情况的发生,而下肢丹毒在中医中认为是由于患者血分多热或者多夹湿热而导致;主要应对其进行清热解毒和除湿;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实施应用中药+外敷以及西药联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下肢丹毒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观察分析患者在经过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后的总体效果。
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下肢丹毒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排除具有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具有重大外伤的患者,排除具有其他严重肾脏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下肢丹毒的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全部6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3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3例临床观察李聪【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符合标准的丹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钠静脉滴注,硫酸镁外敷治疗;观察组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口服三妙散,外敷金黄散,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87%和治愈时间(7±3.02)d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60.9%和治愈时间(9±3.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明显、病程短,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7(041)012【总页数】2页(P1284-1285)【关键词】金黄散;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作者】李聪【作者单位】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江苏昆山 2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丹毒(erysipelas)如治疗不当,可反复发作,引起下肢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难治性橡皮腿[1],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临床常规治疗手段为抗生素治疗,但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2]。
笔者采用口服三妙散联合金黄散外敷配合抗感染药物治疗下肢丹毒23例,与抗感染并外敷硫酸镁治疗23例作对照观察。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
收集我科2013年6月至2015 年6月确诊下肢丹毒患者46例,排除患处皮肤黏膜破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皮损,糖尿病及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所有入选病例青霉素皮试均为阴性并无对金黄散、硫酸镁过敏者。
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观察组男15 例,女8 例,年龄38~76岁,平均(49.2±8.62)岁,病程2~15 d,平均(5.2±2.4) d,患病部位:左下肢12例,右下肢8例,双下肢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肖玲;郑光儒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8(033)016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下肢丹毒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头孢替安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中药四妙勇安汤和五神汤加减方,外涂三黄膏,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治疗下肢丹毒有助于提高疗效,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总页数】3页(P2422-2424)
【作者】肖玲;郑光儒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脉管科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福建三明 36600;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脉管科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福建三明 36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40例临床观察
2.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3.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4.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3例临床观察
5.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40例临床观察
马朝群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14(46)6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
方法:选取下肢丹毒
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9例予西药抗生素治疗,以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组40例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2组疗程均为
1周,治疗后观察并比较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0.00%,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率10.26%,总有效率82.05%。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
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总页数】2页(P45-45,46)
【作者】马朝群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3.50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31例临床观察
2.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6例临床
观察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56例体会4.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3例
临床观察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40例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3例发表时间:2014-07-30T16:09:36.1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罗卫国[导读] 综上所述治疗下肢丹毒在静脉应用青霉素同时加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其疗效显著,价格便宜,使用简便,值得推广。
罗卫国(东台市新街镇卫生院江苏东台 224234)【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239-02 丹毒在基层医院较常见,其病变好发于颜面及腿足,尤以下肢较多见。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笔者于2008年3月~2011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 年3月至2011 年6月以来,我院收治下肢丹毒病例共4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1~72岁,左下肢13例,右下肢10例,首发19例,反复2次以上4例,合并足癣者13例;对照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0~70岁。
左下肢13例,右下肢8例,首发18例,反复2次以上3例,合并足癣者12例。
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损面积等通过统计学比较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1)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要求,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排除标准:反复发作已形成慢性皮损者;糖尿病患者及肿瘤晚期患者;丹毒患处皮肤黏膜破损,不宜敷药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患者均予以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40度,目的是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回流。
治疗组:首选青霉素480万u 静滴,一日2次。
青霉素皮试阳性者改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
丹毒创面使用袋包装的如意金黄散。
金黄散使用方法:将金黄散先加用食用白醋调成糊状,患处用碘伏消毒后再将调成的金黄散敷于患处,厚度约0.6cm,面积大小稍大于病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效 评定 标准 。痊 愈 : 体 温及 血常规 白细胞计 数恢
复 正常 , 全身症 状 及患 处 红肿 热痛 消 退 , 附 近 淋 巴结 明 显 缩小 或消 退 ; 好转 : 体温下降接近正 常, 全 身 症 状 消
退, 患处 疼痛 肿胀 减轻 , 红 肿 范 围缩 小 , 附 近 淋 巴结 压 痛
马应 龙麝香 痔疮 膏含 麝香 、 珍珠 、 人 工牛 黄 、 琥珀、 硼砂、
冰片 、 炉甘 石等 药 , 有 清热解 毒 、 祛腐 生肌 、 活血 化瘀 、 抑 制多 种致病 菌生 长并 杀灭 细菌 、 促进 肉芽 组织 生长 等功 效 。在给予 足量 有效 的抗 生素 治疗基 础上 , 采用 马应 龙
全可 靠 , 未发 现 明显 不 良反应 , 值 得 临床 医师 进 一 步研
究推 广 。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8 — 2 9 )
中 西 医结 合 治 疗 下肢 丹毒 2 2例
武 娜 刘 文明
( 济 南 军 区青 岛 第 二 疗养 院 , 山东 青 岛 2 6 6 0 7 1 )
【 关键词】 下肢丹毒 ; 青霉 素钠 ; 马 应 龙 麝 香 痔 疮 膏
丹 毒是 由溶 血性链 球菌 感染 引起 的皮肤 或黏 膜 、 皮 下组织 内淋 巴 管 及 其 周 围组 织 的 急 性 炎 症 , 俗称 “ 流 火” 。下肢 丹毒多 由足癣 继 发 感染 或 下 肢 外 伤 引起 , 其 主要特 点 为患肢皮 肤 红 、 肿、 热、 痛, 并 伴 有 不 同程度 的
[ 1 ]张 学 军 . 皮肤性病学 E M] .第 7版 .北 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0 8: 73 .
E 2 3顾 伯 华 .实 用 中 医 外 科 学 E M] .上 海 :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1 9 9 6 : 4 2 6 .
减轻; 无效 : 全 身症 状虽 改善 , 体温及 白细胞计 数改 变不 明显 , 局 部红 肿灼 痛无 明显 改善 , 或 丹毒 病灶 结毒 化脓 。
对 照组 予注射 用青 霉素 钠 8 0 0 万 U, 加入 0 . 9 氯 化 钠注 射 液 2 0 0 mL中静 脉 滴 注 , 每 日 1次 ; 青霉 素 过
敏 者采用 左 氧 氟 沙 星 注 射 液 0 . 4 g静 脉 滴 注 , 每日1
次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治 疗 基 础 上 联 合 马 应 龙 麝 香 痔 疮
1 周 治愈 率 : 7 d内丹 毒 痊 愈 患 者 占该 组 总 人 数 的百
5 2 中 国民 间疗法 2 0 1 5年 4月 第 2 3卷 第 4期
E 3 ]刘 明 辉 , 李 长安 , 江 山 .金 黄 散 外 敷 联 合 青 霉 素 治 疗 丹 毒 2 2
麝香 痔疮膏 外敷 治疗 下 肢 丹毒 能 在 较 短 时 间 内促 进 肿
痛消退 , 缩短 痊愈 时 间 , 提 高 治愈 率 , 方便价廉 , 适 于 临
床进 一步推 广应 用 。
参 考 文献
膏外敷 , 用无 菌棉 签蘸 药涂擦 患处 , 用无 菌纱 布覆 盖 , 胶
布 固定 , 每 日 2次 。 治 疗 结 果
中 西 E结 合 l 中国民 姆i 疗珐
CHI NA’ S NATUR OP ATH Ap r 20 1 5 Vol 23 No 4
.
均匀性 , 从 而达 到治疗 心律 失常 的 目的 。笔 者用 稳心 颗 粒与 美托 洛尔联 用治 疗器质 性 和功能 性房性 心 律失 常 , 疗效优 于 单独使 用美 托洛尔 组 。稳心 颗粒 服用 方便 , 安
全 身症状 [ 1 ] , 临床 常规治疗 方 法为青 霉素 类抗 生素 静脉
滴注 , 但 疼痛 缓解 较 慢 , 病情 好 转 及 痊 愈 时 间较 长 。笔 者 采用 传统 抗生 素治 疗 的基 础 上 外敷 马应 龙 麝 香 痔疮 膏, 以更 快地 缓解 疼 痛 , 缩短 治 愈 时 间 , 疗 效 较好 , 现报
分率 。
治疗 组疼 痛缓解 时 间 、 病情缓解时间、 治愈 时 间 明 显短 于 对 照 组 ( P< 0 . 0 5 ) 。治 疗 组 1周 治 愈 率 为 9 0 . 9 ,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的 6 5 . 0 ,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5 )。
般 资 料
4 2例 患者 均 为 我 院 门诊 就 诊 的下 肢 丹 毒 患 者 , 其 诊 断符 合《 皮 肤性 病学 》 诊 断标 准Ⅲ 。4 2例 患者 随 机分
为 两组 , 治 疗组 2 2例 , 男 1 2例 , 女 1 0例 ; 平 均 年 龄 ( 5 4 . 6 ±1 8 . 2 ) 岁 。对 照组 2 O例 , 男 1 2例 , 女 8例 ; 平均 年龄( 5 0 . 8 ±1 7 . 5 ) 岁 。两组 年龄 、 性 别 等一般 资料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具有 可 比性 。
道 如下 。
一
讨 论
丹毒是 由溶 血性 链 球 菌从 皮 肤 或 黏 膜 的 细微 破 损 处侵 犯皮肤 内网状 淋 巴管 所 引 起 的 弥 漫性 炎 症 。通 常 采用 抗菌药 物全 身治 疗及 局部 敷药 治疗 以杀灭 病原 菌 。 丹毒 在 中医学 上属 于 “ 流火” 范 畴, 是 由于 素 体 血 分 有 热, 外 受火 毒 , 火 侵脉 络 , 热毒搏 结 , 郁阻 肌肤 而发 , 发 于
治 疗 方 法
下肢 者夹有 湿热 _ 2 ] ; 或 因体 表失 于卫 固 , 邪 毒乘 隙而 人 ;
或 因破伤感 染 , 以致 经 络 阻 塞 , 气 血 壅滞 而 成 。治散 结 化 癖 。传 统 的抗 菌药 物 不 具
有止 痛和 消肿作 用 , 在 早 期 症 状 改善 方 面 效 果 不 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