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华书局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

中华书局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1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一元谋人:(人类)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

能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70万—20万年,发现地点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生产和生活:会制造简单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3.体质特征:身体各部进化并不平衡,头部比较落后,前额低,下颏大,原始特征明显。

三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3万年左右。

2.体质特征:与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了。

3.生产生活:(1)掌握磨制工具和钻孔技术;(2)具有审美意识;(3)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1.2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原始社会有两种社会组织形态:1.母系氏族:在中国,其主要的代表是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村落,和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村落。

2.父系氏族:在中国,其主要代表是大汶口氏族村落(黄河流域)一半坡氏族村落(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典型)1.距今年代:6000余年2.生产状况:(1)以经营原始农业为主,使用磨制石器。

(2)工具:使用木石制成的耒耜等工具翻掘土地。

(3)农作物:种植粟、白菜或荠菜等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4)出现了彩陶,其代表是人面鱼纹盆。

(5)住房: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冬暖夏凉的半穴居式。

二河姆渡氏族村落(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典型)1.时间、地点:距今约一万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生产和生活:(1)种植作物:主要种植水稻。

(2)工具:使用磨制工具,使用木骨制成的耒耜耕种。

(3)住房:居住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子。

(4)手工业:他们已经掌握了凿井技术,也会制造陶器。

三大汶口氏族村落(父系氏族时期)1.时间、地点: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泰安大汶口。

2.生产生活:(1)制造黑陶和白陶(2)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

1.3中华文明之祖一炎帝、黄帝和蚩尤背景:距今约5000—4000年间,黄河流域居民多数进入到父系社会。

1.炎帝:改进农具,教人耕田;尝遍百草,发明了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组织了集市交易。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各课知识重点(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各课知识重点(中华书局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代第2 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原河半2、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1、农耕和医药的始祖是炎帝,号称“神农氏”。

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方法。

2、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部在涿鹿大败蚩尤,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4、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朝觐、纳贡,治理封国,战时出兵作战。

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5、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4、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独特的青铜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出土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为管仲相,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并在葵丘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4、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课:1、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1万年,位于长江流域的氏族村落的代表。

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家畜,打猎捕鱼;会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动物、使用弓箭、打猎捕渔;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第3课:1、黄帝和炎帝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

后来,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打败蚩尤。

从此,这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2、黄帝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黄帝也被称为“人文初祖”。

3、尧、舜、禹的“禅让”。

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第4课: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2、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4、由于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的暴政,导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5、商朝又称为殷朝。

因为商王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中华书局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一)一、原始社会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在二三百万年前的非洲产生的;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处于长江流域。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学会人工取火,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骨针),最早进入氏族时代(血缘关系)。

4、人和动物是根本的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5、从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一万年前)和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六千年前)开始有了农耕生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人)和粟(半坡人)的国家之一。

6、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有了定居生活,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半穴居式房子。

7、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

在山东大汶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8、炎帝和黄帝: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炎帝和黄帝战胜蚩尤,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9、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文明之祖”。

炎帝的贡献:改进了农具,教人耕田;发明了制陶技术;发明医药,组织集市交易。

黄帝的贡献:发明修改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制造车、船、兵器、衣裳;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方法。

10、尧、舜、禹实行禅让制,大禹治水(黄河)。

第一个通过禅让制传位的是尧,第一个通过禅让制当上首领的是舜。

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1、我国最早的国家(奴隶制)是夏,约前2070年由禹建立,建都于阳城。

夏朝的疆域大致包括今天河南西部的伊水、洛水流域,及山西南部地区。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破坏了禅让制。

2、商:约公元前1600年,由汤(任用伊尹)建立,定都亳;盘庚迁都到殷,故商朝也称殷朝。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一、元谋人: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处于长江流域。

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已掌握磨制工具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已经进入氏族社会。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一、半坡氏族村落:距今约六千余年,位于黄河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过定居生活,会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二、河姆渡氏族村落:距今约1万年,位于长江流域。

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

掌握掘井技术,会制陶器、玉器、乐器。

三、大汶口氏族村落:距今约四五千年,能制造黑陶白陶。

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已处于阶级社会的边缘。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一、炎帝、黄帝: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

涿鹿之战联合战败蚩尤,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首领没有特权,“公天下”)。

尧、舜、禹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2、禹死后,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开始。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4、夏桀的暴政,导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5、商朝建立后,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故又称殷朝。

6、商纣的暴政,导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一、甲骨文:商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是今天研究商朝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二、青铜工艺:司母戊鼎(迄今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三、青铜文化:“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1-8课)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1-8课)中华书局版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第一课、神州大地上的远古人类1.人类是由非洲古猿(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产生地是非洲,距今天二三百万年。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的科学理论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3.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决定作用4.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能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能使用天然火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体形特征:原始特征较明显,直立行走,能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使用的工具为打制石器(旧石器)。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征服大自然的能力。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山顶洞人体形特征与现代人很接近。

生产生活情况:1、使用磨制石器(旧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2、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相互交换生活用品3、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4.装饰品的发现证明山顶洞人具有爱美之心7.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8.原始社会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没有贫富差距的群居生活(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由于生产力低下,不得不采用群居的生活方式以抵御禽兽,提高生存的机率,因而原始社会是野蛮的、不文明的)。

第二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1.半坡氏族:发现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村,距今6000年,是母系氏族,经营原始农业,以种植粟为主。

是我国在世界种植干旱作物粟最早的国家。

使用磨制石器。

会制作彩陶。

住半穴居式房屋(北方寒冷,有利于取暖)。

2.河姆渡氏族:发现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1万年,是母系氏族,经营原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是我国在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使用磨制石器。

绘制做玉器、陶器、石器等。

掌握了挖井汲水技术、住杆栏式房屋(南方炎热,潮湿,有利于通风防潮)。

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科知识要点 (中华书局版2016)

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科知识要点 (中华书局版2016)

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科知识要点(中华书局版2016)第1课中华大地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

特征:①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②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③会捕猎和采集。

④会使用天然火。

※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体形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人工取火。

第2课氏族村落1、半坡氏族: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种植粟,饲养猪、狗,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

2、河姆渡氏族: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种植水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居住干栏式的房子。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1、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蚩尤,构成华夏族的主体,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2、农耕和医药的始祖是炎帝,号称“神农氏”。

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方法。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分封制:①目的:加强对国家的统治。

②内容: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政令,定期向周天子朝觐、纳贡,战时要“出兵勤王”。

③作用:西周中前期,统治基本稳定。

4.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第5课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3、商朝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的成都平的“三星堆文化” 。

出土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1、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由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进化来的。

距今约有二三百万年。

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

他们已经会制造简单工具和使用天然火。

3、能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原始人类,称为“北京人”。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

5、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能制造简单工具,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7、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活着“山顶洞人”。

他们的体形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8、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组织。

他们已掌握磨制工具和钻孔技,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相互交换生活用品。

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1、距今约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村落遗址,因最早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

2、半坡居民属于母系氏族,住半穴居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木石制成的耒耜翻土,用石镰收割,主要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

3陶器是半坡居民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

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代表陶器有“四鹿纹盆”和“人面鱼纹盆”。

有些彩陶上出现了早期文字出符号。

4、半坡氏族村落遗址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窑场三部分。

5、约一万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因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而得名。

6、河姆渡居民属于母系氏族,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使用磨制石器,掌握掘井技术,会制造陶器,会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用木骨制成的耒耜耕种,饲养猪、狗和水牛等。

7、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氏族村落,在山东大汶口,是我国远古时代黄河下游氏族村落的代表,大汶口文化属于父系氏族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中华书局).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中华书局).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中华书局)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一、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 元谋人一一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 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 、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 、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④ 、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 、北京人过群生活,第2课生产生活情况: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2、 磨制石器用耒粗耕地。

3、 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 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生产生活情况: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粘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

3、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 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2、 3、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山东大汶口文化: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答: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元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2.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3.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3)体质特征: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生产生活:制造和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4.北京房山周口店距今约1.8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人工取火。

5.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出来;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佩带装饰品;已经会人工取火。

二、星罗密布的氏族聚落1.最具代表性的氏族和聚落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3.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的贡献: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制陶技术;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开辟集市。

2.黄帝的贡献:修盖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制造车、船、兵器、衣裳;还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3.华夏族的形成约40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在逐鹿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联合,不断繁衍,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4.尧舜“禅让”皇帝之后,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5.大禹治水成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元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2.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3.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3�体质特征�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生产生活�制造和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4.北京房山周口店距今约1.8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人工取火。

5.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山顶洞人的面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出来�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佩带装饰品�已经会人工取火。

二、星罗密布的氏族聚落1. 最具代表性的氏族和聚落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时间距今约6000多年距今约7000年地点今陕西西安半坡村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石斧耕地�种植粟、白菜、芥菜。

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

制造彩陶。

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制造黑陶。

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挖掘和使用水井。

意义黄河流域氏族聚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长江流域氏族聚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3. 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炎帝是神农氏。

2. 华夏族的形成约40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在逐鹿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联合�不断繁衍�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3. 尧舜“禅让”皇帝之后�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七年级上册中华书局版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中华书局版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一、元谋人1、时间:距今 170万年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1)、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产、生活:会制造石器,知道用火。

(旧石器时代)(能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二、北京人1、时间:距今 70万--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3、特征:生产情况:使用打制石器;生活情况: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身体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三、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 3万年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3、特征:生产情况:使用打制石器,懂得磨光和穿孔技术,会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

生活情况:过着氏族生活,共同劳动,无贫富贵贱的差别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母系氏族社会)1、时间:距今约 1万年2、地点:长江流域(浙江)3、特征:生产情况: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会造陶器。

生活情况: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掌握掘井技术,会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母系氏族社会)1、时间:距今约6千余年(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2、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的半坡村)3、特征:生产情况: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懂得纺线、织布、制衣,会制造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生活情况: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父系氏族社会)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3、特征:生产情况:磨制石镰、石锄,会制造黑陶、白陶,制作的玉器工艺精美。

生活情况: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人文初祖”: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尧舜禹:相传继皇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他们更替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禅让3、距今约5000---4000年间,黄河流域居民的多数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中有两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中华书局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中华书局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中华书局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见后面表格)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1万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饲养猪、狗、水牛等,属于母系氏族。

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饲养猪、狗等,属于母系氏族。

10.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

炎帝的贡献:(1)改进农具,教人耕田,(2)发明制陶技术(3)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

黄帝的贡献:(1)修盖房屋(2)种植谷物(3)挖井造车、船、兵器等(4)发明文字、历法、音乐等。

11.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3.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定都亳。

14.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中华书局版定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中华书局版定用)

7、原始社会是怎样结束的?你怎样认识这一问题?
生产 发展
剩余 产品 出现
私有 财产 出现
贫富 分化
氏族 贵族
早期 奴隶 主
早期 奴隶
战俘 犯罪的 平民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约 公元前2070
年)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本课重点语句:
禹当部落联盟首领期间,部落联盟内的社会经济有 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在部落 内贫富分化在加剧,阶级在产生,与之相应的政治、 军事等权力机构也在建立,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 逐渐形成为奴隶制国家。从此,我国古代以财产公 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奴隶社会开始。也就是我国古代由野蛮时期进入 文明时期。 课后习题 炎帝和黄帝生活在我国古代的(B ) A辽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第3课 中华文明之祖
炎黄战蚩尤——后来逐渐形成华夏族
黄帝——“人文初祖‛,华人的共同祖先
炎帝——神农氏。
顺口溜:炎神农,黄初祖
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5、黄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1)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距今四五千年,黄帝联合炎 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炎黄部落结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2)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贡献: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 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后人尊他为“人文初祖”。 6、尧舜禹时期实行什么办法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有什么贡献? 实行“禅让制”。 大禹的贡献:1)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 2)公元前2070年,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目的
巩固统治 奴隶分给亲属、功臣 等,封他们为诸侯

最新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复习重点知识用

最新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复习重点知识用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1--11课复习重点知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位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能制造工具3、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4、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大汶口文化生活在黄河流域。

5、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阪泉大战,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6、尧舜禹的“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7、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8、汤灭夏桀,建立商朝,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商朝统治稳定。

9、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纣,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西安)。

10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是从商朝开始的。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或钟鼎文。

11、商周是青铜器鼎盛时期。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三星堆”文化(又叫“巴蜀文化”)遗址(位于四川成都平原)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1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13、战国时期,赵括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14、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5、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

见课本第8课16、刑徒七十万,起山骊山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墓)说明了刑法严酷17、大禹治水中的水是黄河。

方法:18、西域就是今新疆。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19、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今西安。

刘邦就是汉高祖一.材料一《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知识点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中华大地上的史前时代第1课中华大地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北京人的发现1、元谋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期间,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北京人的发现:1929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一座山洞里,以掘出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后来又有大量发现。

二、北京人的体质1、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2、劳动在人的进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北京人的生活1、北京人忆能制造不同用途的简单工具。

打制石器、木棒。

2、食物:有捕猎的动物和采集的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

3、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来加工实物。

第2课氏族村落一、半坡氏村落1、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村发现一处古代村落遗址,是黄河流域氏族村落的代表。

2、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以经营农业为主,使用的工具有耒耜、石镰。

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家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3、半坡人还饲养猪、狗等家畜,捕鱼、狩猎,烧制陶器。

4、半坡遗址面积很大,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窑场三部分组成。

二、河姆渡氏族村落1、距今约六七千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

是我国长江流域氏族村落的代表。

2、他们人工栽培水稻,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使用的农具有骨耜,饲养的家畜有猪、狗和水牛。

3、他们居住在木结构的房屋,上面一层住人,下面一层饲养牲畜。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一、炎帝、黄帝1、时间:距今约5000—4000年间,2、地点:在今陕西、甘肃一带3、炎帝姓姜,黄帝姓姬,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炎帝战败,其部落并入黄帝部落。

后来黄帝又打败蚩尤,控制了今河南中部和河北南部地区。

4、黄帝和炎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称“炎黄”。

相传炎帝教人制耒耜,给人治病,尝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

还组织集市交易。

相传黄帝教人修宫室,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制造车船,还有文字、历法、算术和音律的发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一、我国大地上的最早人类1.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由古猿(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产生地是在非洲,距今约有二三百万年。

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3.能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生活在今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原始人类,我们称之为“北京人”。

2.北京人体形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到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还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和木棒作为工具。

三、山顶洞人1.距今约3万年左右,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类,我们称之为“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的体形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相互交换生活用品。

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一、半坡氏族村落1.半坡氏族村落遗址,最早发现于我国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村,距今约有6000余年。

2.半坡人属于母系氏族,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石制的耒耜耕地,用石镰收割庄稼,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居住半穴居式的房屋,会制造彩陶。

二、河姆渡氏族村落1.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最早发现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有1万年。

2.河姆渡人属于母系氏族,使用磨制石器和木骨制的耒耜,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掘水井,会制造陶器,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三、大汶口氏族村落1.大汶口氏族村落遗址,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距今约有5000至4000年。

2.大汶口人属于父系氏族,使用磨制石镰、石锄等,制作陶器有黑陶、白陶,制造玉器工业精美。

3.大汶口晚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一、炎帝、黄帝和蚩尤1.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间,黄河流域居民多数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2.炎帝的贡献:改进农具,教人耕田;发明制陶技术;发明医药,组织集市交易。

3.黄帝的贡献:发明修盖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制造车、船、兵器、衣裳;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4.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方法。

5.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6.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部在涿鹿大败蚩尤。

二、“禅让”时代的尧、舜、禹1.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2.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3.禹:治理洪水,同甘共苦4.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制。

三、大禹治水1.禹改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用13年治平洪水。

2.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加剧部落内贫富分化,产生阶级,建立政治、军事等权力机构,形成奴隶制国家。

3.我国以财产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开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一、“夏传子,家天下”1.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王朝——夏朝,建都于阳城。

2.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时代开始,史称“夏传子,家天下”。

3.夏朝的疆域大致包括今天河南西部的伊水、洛水流域,及山西南部地区。

4.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5.夏朝存在400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桀,无休止地征发劳役,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汤任用伊尹,约在公元前1600年,起兵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定都亳。

盘庚迁都到殷,故商朝也称殷朝。

2.商朝的疆域东到今山东西部,北到河北中部,南至长江流域。

3.商朝统治500余年,最后一个国王纣。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史称“武王伐纣”。

5.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目的:为巩固周朝的统治。

2.分封制内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要随天子作战。

3.分封制影响: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4.西周后期爆发了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暴君)。

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建立。

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一、甲骨文1.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3.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5.商朝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一些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风俗等情况,是今天研究商朝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二、青铜器的精湛工艺1.商朝最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

代表:西周时的毛公鼎,铭文近500字。

3.金文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4.与商周同期,四川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

出土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5.三星堆文化是古代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春秋五霸1.公元前770年,建立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积极扩充军队,国力迅速强大。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后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6.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退避三舍),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7.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8.秦穆公在位时,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国力强盛,专意向西部戎狄地区发展,成了西部地区的霸主。

9.春秋争霸得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兼并,出现了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诸侯之间较大的战役有: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增兵减灶)、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3.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攻韩上党郡,韩将上党献与赵,引发秦赵争夺上党,在长平激战。

战争持续两年,赵国大败,四十多万人被坑杀或俘虏。

4.影响: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进攻。

※三、孙武和孙膑1.孙武,春秋晚期齐国人,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著作《孙膑兵法》。

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一、商鞅变法1.战国初期,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改革。

2.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主持变法。

3.商鞅变法的目的: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4.商鞅变法的内容:(1)政治方面,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20级爵位制,立有军功的人,由国家赐与相应的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实行中央集权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削弱贵族分封制。

(2)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好的可免除徭役,反对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统一度、量、衡;还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5.商鞅变法的意义或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6.商鞅变法成功原因:(1)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2)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意义;(3)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符合人民利益;(4)商鞅个人的才能、魄力、勇气;(5)奖励耕战,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铁器牛耕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迅速推广。

2.我国比欧洲国家早使用铁器1900年。

3.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4.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三、都江堰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泯江中游修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2.都江堰的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一、老子与道家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言论收在《道德经》,又名《老子》。

2.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思想主张: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国家不安定是统治者造成的,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

二、孔子与儒家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主要由“仁”和“礼”两个部分组成。

“仁”包含做人的一切美德,主张“爱人”。

“礼”要求人们时刻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3.孔子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

要求统治者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任意刑杀和横征暴敛。

4.孔子在教育上:注意因材施教;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教育学生树立诚实的学习态度,“温故而知新”。

5.孔子在文化上:整理和编订《诗经》;编写《春秋》;其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

6.孔子的地位:孔子的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三、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战争日益激烈,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当时的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在思想领域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孟子,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反对兼并战争,主张实行“仁政”,轻徭薄赋;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学说;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的道德观念。

言论收在《孟子》。

※3.荀子(荀况),赵国人,战国时期儒家又一代表人物,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言论收在《荀子》。

4.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政治上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言论收在《庄子》。

5.墨子,名翟(dí),鲁国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主张人们互助互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