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课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25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1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025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1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e42998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9.png)
02 重点互动突破
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保证一楼全年有阳光照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 离应大于L=h·co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02 重点互动突破
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如上图所示,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当α+H=90° 时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佳。
类型 春季
夏季
范围 秋季
冬季
一年内白昼
一年内白昼
天文 过渡 __最__长__ 、 正 过渡季 _最__短___、正午太 四季 季节 午 太 阳 高 度 节 阳高度_最__低___的
_最__高__的季节
季节
气候 四季
3、4、 5月
_6_、__7_、__8__月
_9_、__1_0_、_ _1_1___月
(1)成因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2)基本规律 ①任意相邻的两个 节气,时间上相隔 约15天。 ②相对于夏至或冬 至对称的两个节气, 太阳直射点大致位 于同一纬度。对任 何一地,此两天日 出日落方位、正午 太阳高度、昼夜长 短等均相同。如芒 种与小暑、立冬与 立春。
01 图表自主填绘
(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02 重点互动突破
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真题感悟
[典例] (2023·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
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
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
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2020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2020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https://img.taocdn.com/s3/m/5449f41ccfc789eb172dc885.png)
第六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等级考内容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1.四季更替(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1)五带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五带划分:[名师注解]【注1】 (1)太阳高度角是线面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是特定时刻(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但不一定是90°。
【联1】 正午时日影朝向(1)北极点:朝正南。
(2)北回归线~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北。
(3)南极点:朝正北。
(4)南回归线~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南。
(5)南、北回归线之间:因太阳直射点不同而出现朝北、或无影子、或朝南。
影子朝向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
【点】 (1)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正午太阳高度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正午太阳高度](https://img.taocdn.com/s3/m/7f9f01d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8.png)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北回归线向 南 、
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c折线所示。
(2)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 ___折线所示。 (3)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b折线所示。
深化整合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某日,手表为12:28,此时该地太阳高度达 到一天中的最大,求该地经度?
决定地面 所获光热
2.H=90°-【 Φ(当地纬度)±θ(太阳直射纬度)】
3.L(楼间距)=
h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tan(H)
4.太阳能集热板倾角(α)和正午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α+h=90°
四季和五带
知识梳理
1.四季更替 (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2)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
夏季:一年中白昼最 长 、太阳高度最 高 的季节 四季 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 春季 ,依此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 季节。
更符合气候实际的四季划分
知识梳理
2.五带的划分 (1)五带成因: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有规律地减少。 (2)五带划分:
2.读图,试求30°N、45°S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总结春 分日正午太阳高度(H)的 计算公式。
60° 45° H=90°-Φ(当地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
1.右图为夏至日光照图,读图总结该日的正午太阳度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读图,试求30°N、45°S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总结夏 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的 计算公式。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2.3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2.3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27f76940722192e4436f619.png)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 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 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 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 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 位置。
2、该地的经度为
A.30°E
B.30°W
C.60°E
D.60°W
3、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10°N
B.10°S
C.50°N
D.50°S
答案 2.A 3.C 解析 第2题,根据题干:北京时间为18时,而该地为12时,利用时 差算出该地经度为30°E,A项正确。第3题,因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 示为具体哪一日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 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可。夏半年太阳直射 点纬度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经计算,该地纬度介于21.5°和66.5° 之间,只有C和D项符合。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确定该地 为北半球,只有C项符合
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与应用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 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
5、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 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 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d768e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9.png)
4.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 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大(由23.5°增大到 47°),赤道上为23.5°,回归线上为47°。 (2)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 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7°)。 (3)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小(由47°减小到23.5°),极 圈上为47°,极点上为23.5°。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3讲 课时10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
(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 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
注意:不一定是90°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基本概念]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基本原理]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直射点H=90˚-Fra bibliotek纬度差释义:若两地纬度相差一度, 则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一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40°N 15°N
差25° 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
H北京=90°-25°=65°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40°N 15°N
23°S
25° 38°
H圣保罗=90°-38°=52°
针对训练
123456
下图为我国某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极昼期第一天拍摄的
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据此完成1~2题。
1.拍摄P位置的太阳轨迹时,摄影机镜头朝向
√A.正北
B.正南
C.正西
D.正东
根据材料,黄河站位于北半球,该日极昼,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极昼期0时 太阳位于正北方向,P点是该日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正值0时,故摄影机镜头朝 向正北,故选A。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d8486e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b.png)
1. “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 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 2. “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 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3. “同线相等”: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4. “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 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思考: 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 地方?正午太阳高度 角的变化规律?
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 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思考: 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 地方?正午太阳高度 角的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 由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B
2.该地所在地理纬度是( )
B
A.18°N B.28°N C.32°N D.52°N
3.次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A
★★【我要挑战】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
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
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
12.22
N
S
北回归线
0°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影子朝向
正北 ,
夏至日时影子最 短,冬至日时影子最 长 。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情况相反。
当堂训练
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
影子始终朝南的是 ( D )
A.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 北回归线以北 C. 南回归线之南 D.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h L=
tanH
h
HL
(5)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读右图,思考怎样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51577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d.png)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m></m> ( <m></m> 为当地纬度)
年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方法技巧: 突破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判断技巧
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左图)。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右图),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3-4题。
该广场位于110°E,当北京时间12点10时,当地地方时为11点30分,太阳位于南偏东,影子朝北偏西方向,指向标为图中的②,B正确,A、C、D错。
3. 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
(2)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小。
(1)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大;
(1)影长的变化。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影长。日出、日落时影长最长,日出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直射点上无影子。(2)影子方位的变化。影子位于太阳相反方位,根据太阳方位即可推知影子方位。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例,分析如下:
B
A
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则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6月22日的太阳高度并不是一年中最小值,其最小值应在12月22日,则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选项只有10°N符合,应选B。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5:核心考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5:核心考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63013bfba1aa8114531d99d.png)
[解析] 根据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太阳直射 11°N,直射点向 北移动,说明位于春分到夏至的中间位置上,距该日最近的节气 是立夏,B、D 错。该日 P 点是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与晨昏线的 节点,正午太阳高度约是 22°,A 对,C 错。
[答案] A
二十四节气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 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两个 相邻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度数相隔 15°,但由于地球公转速度 不同而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第二步:计算应用时注意节气的变化。 为保证楼房终年有阳光照射,在进行楼高及楼间距计算时,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应以冬至日为标准,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应以夏 至日为标准;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热水器与楼面的夹角小, 冬至日热水器与楼面的夹角大,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反之;北回归 线以北地区夏至日雨篷遮阳、挡雨的面积大,冬至日雨篷遮阳、 挡雨的面积小,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反之。
(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
[模拟角度练] 角度一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分析 (2018·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读图,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北 移,线段 PQ 为某日地球上正在日落各点的连线。据此完成 1~2 题。
1.对此时 Q 点地理现象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B.地方时为 18:00 C.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D.地方时为 12:00
3.根据刘先生的要求,售楼人员向刘先生推荐的楼号与楼 层是( )
雨篷 遮阳、 挡雨 的应
用
一般情况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太阳光照射到的房间面积越小,因 此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光夏至 日照射到的房间面积最小,冬至日 照射到的房间面积最大。为遮阳、 挡雨,人们往往在窗户上安装雨 篷,雨篷长度越长,遮阳、挡雨的 面积越大,进入房间的阳光面积越 小;雨篷安装高度越低,遮阳、挡 雨的面积越大,进入房间的阳光面 积越小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2022届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同步课堂课件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2022届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同步课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c8dcc459eef8c75ebfb381.png)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北京时间12点时,马累地方时大约为9点,4小时后飞机到达马累时, 马累地方时大约为13点;12月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0°S,该日马累的正午 太阳高度大致为90°-(5°+20°)=65°,该地纬度低,昼长约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 度为65°,到日落太阳高度变为0°,可求出每小时太阳高度约降低10°,则13点时 太阳高度大约为55°,据三角函数原理可以求出机长到达马累机场时身高影 长接近于1.8÷tan55°=1.2 m,故选B。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5.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 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 ×cotH。如下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 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H)互余,即α+H=90°时效 果最佳。如下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能拓展 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
(1)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北(太 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南(太阳从东南 升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在此过程中,总是从 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正午过后太阳高度逐渐 变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 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 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f3673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6.png)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课时10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一、太阳高度
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取值 范围是0°≤ H ≤ 90°。 特点: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 线上,太阳高度是0°。
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1.极点上
在极昼期间,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不发生变化。 极点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2.非极点地区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 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 时12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最小为 0°。
正午太阳高度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2.非极点地区
正午 20°
10° 日落
问题:北极极地某地一天内日出、日落太 阳高度图,思考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哪?
极昼区一天中最小和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倍。
正午太阳高度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2.非极点地区
日
正午
日
出
落
①交点的横坐标时间,即日出、日落时间。可推测昼长时间,日出日落方向及大致日期。 ②最高点的纵坐标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算本地纬度或太 阳直射点纬度。 ③最高点的横坐标即为正午时间(地方时必为12:00。
√D.该日当地东北日出
正午太阳高度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问题:观察夏至日北极点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答案:度数相等,都是23°26′。
正午太阳高度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1.极点上
高三一轮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和等太阳高度线专题复习(共52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和等太阳高度线专题复习(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2314991eb91a37f0115c53.png)
直射点移去正午太阳高度减少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 (由 23°26′增大至 46°52′),赤道上为 23°26′,回归线上为 46°52′。 (2)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 46°52′)。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 度越小(由 46°52′减小至 23°26′),极圈上为 46°52′,极点上 为 23°26′。
例1、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 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9所示),在甲楼顶层 GPS测得纬度为31.8366 º、经度为117.2179 º、高度为96m。
B (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2021/9/122021/9/122021/9/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22021/9/12September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一轮复习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c9f407ddccda38366baf57.png)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极点
极昼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太阳高度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介于0°到23°26'之间.
赤道
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时日出,18时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至 66°34′间变化。
太阳直射地点
正午的太阳高度为90°,且非赤道地区在6时以前日出,18时以后日落。
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
N
S
H
N
S W
春秋分
高度
′高度 小时 90°
极昼的地点总是
0时日出,24时日落。
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极圈以内地区
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0°,这现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6°52′(非极圈)。
处于冬半年的地点(非极夜区)
6时以后日出,18时以后日落。
夏半年的地点(非极昼区、
6时以前日出,18时以后日落
S 小时 0 6 12 18 24 N S 90°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由于有两次直射现象,因此正午 太阳高度最大值有两次可以达到90°,并且最小值 不低于43°08′。
(3)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解析】第(1)题,考查如何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地理纬度。太阳从正南和正北方照过来,只能是太 阳直射该地所在经线的时候,也就是正午或子夜时。 据 图 可 知 , 正 北 太 阳 高 度 35° 大 于 正 南 太 阳 高 度 5°,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是35°。太阳直射点在该 地的正北方,由于子夜也有太阳高度,则出现极昼 现象,正午和子夜的太阳高度相差30°,那么该地 和极点的纬度相差30°÷2=15°;在南极圈以内, 所以该地地理纬度是75°S。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 值时( D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2】(2013·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 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 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 题。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 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A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 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B )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解析】第(1)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与地方时的确 定。该学校位于110°E,当地理兴趣小组测量正午 太阳高度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应为12:40。 第(2)题,考查区时的计算。3月21日全球各地6点日 出,此时110°E为12点,可求出19°E大约是6点。 第(3)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与日影的关系。通过图 中的影长变化的南北分布情况,该地应位于北半球, ③处的竿影最长,此时为冬至日;①处的竿影向南, 为夏至日。因而,表示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应该 是④。
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2)题。
(1)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D )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1—2】(2013·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
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 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
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2)题。
【2—2】(2013·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 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 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 题。
【2—2】(2013·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 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
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 题。
【解析】从题中所给的资料中可以得出如下信息: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说明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 射点在赤道。第(1)题,通过北京时间8时日出,可 以计算出120°E与该船所在经度相差2小时,为东 经90°洋面上,位于印度洋;此日太阳直射点在赤 道,而桅杆影子朝正南说明该船位于南半球。因此 为南印度洋。
(2)极圈内(除极点)
若在极圈和极点之间,则可能出现如图上所示极昼 现象,但最大值H小于46°52′。当地最小太阳高度 与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
(3)极点
极 点 出 现 极 昼 时 : 太 阳 高 度 日 变 化 范 围 在 0° 至 23°26′之间。并且每天都保持一个定值。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1)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7课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锦囊】 常见太阳高度示意图 1.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使用地方时) (1) 任意地点(除极点和极圈内)
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模式图:上图中的H表示该地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并且最大值可以等于 90°(需考虑纬度)。a表示日出时间,12时表示正午 时分,b表示日落时间。若该地位于赤道,则a=6 时,b=18时。若该地不在赤道上,则b- a可大于 12小时,也可小于12小时。若位于极圈上,可能出 现a=0时、b=24时的现象。
北极地区:春分至秋分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出现 极昼,其中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并且 极昼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极圈以内。秋分至次年春分 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出现极夜,其中冬至极夜范 围扩大到整个北极圈以内。
3.不同纬度地点二至日太阳方向及太阳高度
图中反映的是不同地点二至日太阳的方向,其中a表 示冬至日太阳高度和方向,b表示夏至日太阳高度和 方向。
【解析】第(2)题,从材料中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 以计算出该船经历的昼长是19:45-8:00=11小 时45分,小于12小时,说明该船向偏东方向航行(向 东航行船只昼夜更替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导致昼 长小于12小时。因此只能选B项。第(3)题,桅杆影 子正南说明此时为正午,太阳高度60°,说明该船 位于30°S附近海域,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天气晴朗少云、风浪小。
【解析】第(1)题,考查太阳高度变化图在经纬网上 的分布及与时间的关系。图示经度位置60°W的太 阳高度最大,故判断为当地正午,即地方时为12时, 计算莫斯科(东二区)时间约18时,开普敦(东二区)时 间约18时,北京(东八区)时间为0时,纽约时间(西 五区)约为11时;故C项正确。第(2)题,考查太阳高 度纬度分布规律。图示纬度位置15°S的太阳高度 最大达90°,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15°S,正午 太阳高度自15°S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a>b; c<d;b<c;故A项正确。
回归线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直射现象,因此其最大 值在冬至或夏至达90°,并且最小值等于43°08′。
(4)北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在一年内既无直射现象,也无极 昼现象,因此其最大值小于90°,最小值大于0°, 并且仅在冬至或夏至时出现最大值。
(5)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解析】第(1)题,注意关键词“正午”和“一年最 大值”,结合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到室内的面积 越小,反之,照射面积就越大。该地位于福建省(北 半球),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是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极昼现象,因此选D。
【解析】第(2)题,济南的纬度比福建纬度更高,一 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比福建更小, 正午太阳照射室内面积的最大值会更大,因此为了 让遮阳板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安装高度不变,正 午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光线更斜,那么遮阳板必须 要加长,如图1所示;第2种情况,如果遮阳板长度 不变,那么安装高度应该降低,如图2所示。
【解析】第(4)题,考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纬度。 判断该学校的纬度,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太阳 高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首先通过冬至日竿影长度 和竹竿实际长度的比值为1,推断出冬至日当地的正 午 太 阳 高 度 角 为 45° , 从 而 计 算 出 纬 度 大 约 为 21.5°N;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图中的竹竿影长两 次为0,可以判断该地有两次直射,又位于北半球, 因而正确答案是21.5°N。
【解析】第(2)题,考查最小太阳高度出现的时间及 时间计算。b位置时,当地时间是0时,国际标准时 间即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20时,所以该地的经度 是60°E,选择C项。
【1—2】(2013·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 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
(3)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考查根据太阳高度示意图计算地 理坐标。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昼长时间12小时, 所以应是位于赤道上;北京时间18时日出,当地时 间为6时,相差12小时,所以经度是60°W。第(2) 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6月22日,赤道上 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选择C项。第(3)题,考查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赤道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 射的机会,所以符合的是A。
(2)日志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B )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1—2】(2013·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 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 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 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2)题。 (3)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 况多为( C )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