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
半夏干姜散证与吴茱萸汤证鉴别: 半夏干姜散证 病机 吴茱萸汤证 肝胃虚寒,寒饮上逆 中阳不足,寒饮上逆 主症 干呕,吐涎沫,巅顶痛,胸满 干呕,吐涎沫,畏寒喜热,舌淡
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半夏干姜散(偏治胃) 治疗 暖肝温胃,降逆止呕——吴茱萸汤(肝胃同治)
虚寒性呕吐小结
大半夏汤证 脾胃虚弱,气阴俱伤 吴茱萸汤证 病机 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半夏干姜散证 中阳不足,寒饮上逆 四逆汤证 阳气虚弱,阴盛格阳
胸满——阴邪上逆、胸阳不展
干呕吐涎沫——胃失和降、浊阴上逆 头痛——肝寒循经上冲
胃失和降 胃虚寒逆 肝胃虚寒 浊阴上逆
肝寒犯胃
兼:心下痞闷、口淡、苔白腻、脉弦迟等症。 治疗:温胃暖肝,散寒降逆——吴茱萸汤
(2)阴盛格阳 第十四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 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讨论
病机:阳气衰弱,阴盛格阳 症析:呕——胃虚寒盛、胃气上逆 脉弱——阳气衰微 小便复利——肾虚不能固摄 微热肢厥——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治法:回阳救逆——四逆汤
鉴别
兼心悸.头晕.心下痞等症 茯苓泽泻汤证 呕吐,口渴 五苓散证 下焦蓄水,气化不行 胃有停饮,中阳不运 重茯苓配生姜—温胃化饮 兼小便不利 重泽泻配云苓桂—偏利水
(3)寒饮搏结胸胃
第二十一条: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 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讨论
病机:饮停胸中 气机阻滞 症状:似喘不喘 似呕不呕 似哕不哕,心中愦然无奈 治法:辛散寒饮,舒展气机 方药:生姜半夏汤 生姜汁一升——宣散寒饮,舒展气机 半夏半升——燥湿降逆
(4)呕后调治
(2) 胃肠实热
第十七条: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讨论:
• • • • • • 病机:胃肠实热,邪热上逆 症状:食入即吐,面赤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等。 治法:通便泄热 方药:大黄甘草汤 大黄:泄热通便,荡涤肠胃 甘草:以甘缓之,预防伤胃

鉴别
大黄甘草汤证 胃肠实热,腑气不通
食已即吐,便秘
(2)饮阻气逆
第十八条: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茯苓泽泻汤主之。
讨论:
• 病机:脾失健运,胃有停饮 • 症状:反复呕吐,口渴不欲多饮,胃纳不佳,心下痞, 大便溏,舌淡苔白多津。 • 治法:健脾利水,和胃止呕 • 方药: 茯苓、泽泻——淡渗利水 茯苓泽泻汤 白术、甘草——健脾燥湿 桂枝、生姜——温阳化气止呕
㈢寒热错杂
第十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
讨论:
• • • • • 病机:脾胃虚弱,病邪乘之,寒热互结,中焦痞塞。 症析:心下痞——寒热互结,气滞不通 呕——中焦痞塞,胃气不降 肠鸣——脾失健运,肠失传导 治法:辛开苦降,散结除痞。 方药: 半夏、干姜——辛开散结,温中降逆 寒热兼用 半夏泻心汤 芩 连 ——苦寒清热 辛开苦降 参、枣、草——补中扶正
鉴别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呕、下利或肠鸣 半夏泻心汤证
邪热内迫,肠胃俱病 脾胃虚弱,寒热互结 下利为主兼呕——治肠兼胃
区别 呕,心下痞为主兼肠鸣——治胃兼肠
㈣寒饮
(1)寒饮呕吐
第十二条: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
讨论:
• 病机:饮停于胃,胃气上逆
• 主症:呕吐,谷不得下,口不渴,心下 痞,舌淡苔白滑等。 • 治法:散饮降逆,和胃止呕 • 方药:小半夏汤
有物有声为之呕 呕吐 有物无声吐之征 皆属胃 哕即呃逆——胃气上逆动膈而成 泄泻 下利 病变部位在肠 痢疾
属消化道 病故合为 一篇
胃气上而 不下也
呕吐
证治
㈠寒性呕吐 (1)肝胃虚寒
第八条: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第九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讨论 症状与病机:
呕——胃阳不足、寒饮上逆
百度文库
阴盛格阳—难治
(3)虚寒胃反
第十六条:胃反呕吐者,大半夏 汤主之。
分析
• 病机:脾胃虚弱,气津俱伤,胃失和降。 • 主证: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痞硬, 呕吐不消化食物,神倦乏力,大便秘结等。 治法:和胃降逆,益气润燥 方药: 大半夏汤 半夏——和胃降逆 人参——益气补虚 和胃降逆,益气润燥 白蜜——养阴润燥
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症状 呕,吐涎沫,胸满,头痛 干呕,吐逆,吐涎沫 呕而脉弱,厥逆,微热,小便复利
㈡热证
(1) 热郁少阳
第十五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讨论:
• 病机:少阳邪迫胃
• 主证:呕而发热(往来寒热),伴胸胁 苦满,口苦咽干,脉弦等。 • 治法:和解少阳,泄热止呕 • 方药:小柴胡汤
鉴别
小半夏汤证 半夏干姜散证 病 生姜半夏汤证 机 饮盛抑阳 中阳不足,寒饮内停 寒饮搏结,气机阻滞 诸呕,谷不得下,不渴,心下痞 症 干呕,吐涎沫 状 似喘不喘,似呕不呕 似哕不哕,心胸懊憹
治 法
化饮降逆——夏,生姜(分温再服) 温中降逆——夏,干姜(顿) 宣散寒饮 夏,生姜 舒展气机 (小冷分四服)
大半夏汤证 脾胃虚弱,气阴俱伤 面赤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兼症 乏力,呕吐不消化食物脉弱等
(4)热利兼呕
第十一条: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讨论:
• 病机:邪热内迫,肠胃俱病 • 症析:干呕——邪热犯胃,胃气上逆 • 下利——热迫于下,肠失传导 • 兼: 腹痛、下利热臭粘滞不爽,脉滑数或弦滑,舌红 苔黄。 • 治法:清热和中,降逆止呕。 • 方药: 黄芩汤——清热和中 • 半夏、生姜——降逆止呕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 七
目的要 求:
• 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和合篇的意义。 • 熟悉呕吐、哕、下利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禁 忌。 • 掌握呕吐、哕、下利的辨证施治。 • 掌握条文:8、9、10、11、12、13、14、15、16、 17、18、20、21、22、23、42、43、44
概述
(4)阳虚饮停
第二十条 干姜散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
讨论:
• 症状与病机: 干 呕 吐 逆 中阳不足,寒饮内停,胃气上逆 吐涎沫 • 治法: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 方药:半夏干姜散
鉴别
干姜—守而不走以温之 半夏干姜散 半夏—燥湿降逆止呕 小半夏汤 生姜——走而不守以散之 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中阳不足之寒饮呕逆 和胃降逆,宣散水饮—饮盛抑阳之呕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