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实验bk

合集下载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食品毒理学

英文名称: Food Toxicology

课程代码: 0601608

课程类别: 选修课

实验类别: 非独立设课实验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食品毒理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动态,掌握毒性物质在体内的作用规律、毒性的后果及其应用领域,掌握有关食品有毒物的检测、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法规,为将来学生在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以及卫生防疫工作中运用毒理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验证和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方法和掌握实验技能的必要环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实验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采用“学生实验平时考核成绩”取和按全部题目求平均的方法进行实验考核。

“学生实验平时考核”是指学生每完成一次实验题目要考核一次,每次考核的内容包括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其中,实验过程考核成绩占70%,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记录以及实验纪律;实验报告考核成绩占30%。

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如发现学生对本实验有独创的见解,或设计出独创的实验内容等,实验指导教师要及时以书面的形式报告主讲教师,由主讲教师审查,综合考虑给该学生加分,最高加分控制在实验成绩的20%以内。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给药方法;了解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试化学物后,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的特征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观察受试动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求出半数致死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动物:成年昆明系实验小鼠(SPF级别)。

器材:注射器(0.25,1,2,5ml)、吸管(0.1,0.2,0.5,1,2,10ml)、容量瓶(10,25,50ml)、烧杯(10,25,50ml)、滴管、灌胃针12号、动物体重秤、解剖剪刀、镊子、手术手套,口罩。

试剂:受试化合物(氯化钡溶液,20mg/mL)。

三、实验原理

氯化钡是强电解质,可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导致钡离子在小鼠血液内部引发急性低钾血症,故小鼠会出现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心肌应激性减低,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由于肌无力,严重中毒的小鼠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乃至死亡等症状。

四、实验内容

1.健康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4.小鼠灌胃操作技术。

(1)预实验,取小白鼠、称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以灌胃的方式给

予等体积、不同剂量的氯化钡溶液,摸索小鼠接近100%和0%死亡的剂量范围。(2)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以灌胃的方式给予等体积、不同剂量的氯化钡溶液。

小鼠灌胃法:

将钝头的12号注射针(适用于小鼠),安装在适当容积的注射器上,吸取所需的受试物溶液,左手抓住动物双耳后至背部的皮肤(小鼠仅抓住耳后、颈部的皮肤,用无名指、小手指和大鱼际肌将其尾根部压紧),将动物固定成垂直体位,腹部面向操作者。

食品毒理学:第7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食品毒理学:第7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
WHO在《临床前药物安全性实验原则》的文件中 指出“虽然事先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最仔细彻 底的研究,但给人使用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冒一 定的风险。”这就是利用动物实验的局限性,即 动物实验的结果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 1.物种差异的不确定 2.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的不确定。 3.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定。 4.反应的易感性不确定
②杂交群动物(杂交1代,F1),指两个不同的近交系之间有目的进 行交配,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
③封闭群:一个种群在五年以上不从外部引进新血缘,仅由同一 品系的动物在固定场所随机交配繁殖的动物群。
根据实验动物遗传的均一性排序,近交系最高、杂交群次 之、封闭群较低。
4.2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方法
第二节 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 本目的
毒性评价或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基本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1. 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2.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剂量-反应(效应)研究是毒性 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 3. 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4. 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当然,毒理学研究还可能有其他的目的和要求,例 如毒作用的敏感检测指标和生物学标志、毒作用机制 研究、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和代谢研究、中毒的解救 措施等。
4.2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方法
品系选择
品系(strain)是实验动物学的专用名词,指用计划交配的 方法,获得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动物。

食品毒理学实验方案

食品毒理学实验方案

食品毒理学实验方案

实验一操作技术

学习毒理学试验中有关动物试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性别鉴定,抓取方法,标记方法,染毒方法,生物材料采集和实验动物处死等技术。

苦味酸酒精饱和溶液、美蓝溶液

托盘天平、电子天平、棉签、1mL注射器、烧杯、管、玻璃毛细管鼠笼

小鼠操作方法

实验动物的选择

毒理学研究中,无论应用何种种属品系的实验动物,都必须是健康动物。动物的选择,重点检查下述项目。

体形丰满,被毛浓密光顺,行动敏捷,反应灵活。

眼睛明亮,瞳孔清晰,双侧等圆,眼内无分泌物,眼睑无肿胀、发红。

耳耳道无分泌物溢出,耳壳无脓疮、糜烂。

鼻无喷嚏,无浆性黏液分泌物。

皮肤无创伤、脓疮、疥癣、湿疹。

头颈部姿势端正。颈项歪斜提示可能存在内耳疾患,不能用于实验。

消化道无呕吐、便秘、腹泻,粪便成形,肛门附近被毛洁净。

神经系统无震颤、麻痹、运动失调,如有转圈运动或倒提时呈圆圈摆动,不能用于实验。

四肢及尾四肢、趾及尾无红肿溃疡。

食欲及营养良好

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大鼠、小鼠主要观察肛门与生殖孔的间距,雄性间距大,而雌性间距小;雄鼠夏天或卧位可见睾丸,雌鼠腹部有明显乳头,大鼠6对,小鼠5对。实验动物的称重、编号和标记

一般同一组内,同性别动物体重差异应小于平均体重的10%,组间同性别动物体重均值应小于5%。

编号和标记

染色法一般采用不同颜色的染料涂擦于动物不同部位的被毛染色,表示不同号码,此法适用于大鼠、小鼠和豚鼠。常用的染料有苦味酸酒精饱和液(黄色)、美蓝溶液(蓝色)或甲基紫酒精饱和液、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红色)等。具体方法为:按右、右肋、右后肢、尾跟、左后肢左肋、左前肢、;部位涂染另一种颜色染料表示十位,两种颜色可编1~99号。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

引言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学科,其中实验是评估食品毒性的

重要手段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食品样品的毒性实验,评估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本文将逐步介绍实验的设计、步骤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设计

为了评估不同食品样品的毒性,我们选择了常见的食品类别,包括蔬菜、水果、肉类和加工食品。每个类别中,我们选取了两种常见的食品样品作为实验对象。实验采用小鼠作为模型动物,将食品样品以不同剂量投喂给小鼠,并观察其行为、生理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食品样品,确保其新鲜和无污染。

2.动物选取: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健康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3.实验组设置:将小鼠分为不同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分别接受不同剂量

的食品样品。

4.实验操作:将食品样品按照设定剂量投喂给小鼠,记录每组小鼠的进

食情况。

5.观察记录:观察每组小鼠的行为变化,记录可能存在的异常反应和症

状。

6.体重测量:定期测量每组小鼠的体重变化,以评估食品样品对生长发

育的影响。

7.生理指标测定:定期采集小鼠的血液样本,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如血

红蛋白水平、肝功能指标等。

8.组织取样:在实验结束后,取出小鼠的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

析。

9.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

差异。

实验结果

1.行为观察:根据观察记录,发现有两组小鼠在接受高剂量食品样品后

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异常行为。

2.体重变化:高剂量食品样品组的小鼠体重增长较慢,与对照组相比存

在显著差异。

《食品毒理学评价》课件

《食品毒理学评价》课件
黄曲霉素的危害
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等恶性肿瘤 的风险。
毒理学评价内容
通过动物实验等方法,评估黄曲霉素的毒性作用、致癌性等,并研 究其作用机制。
安全控制措施
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如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提高 食品加工工艺等,降低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
谢谢观看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毒理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利用先进技术手段 研究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毒性作用机制,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 ,将更加关注特殊人群和新型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02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 种类和来源
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植物毒素
某些植物中含有天然毒素 ,如豆类中的凝集素、蓖 麻中的蓖麻毒素等。
某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01
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剂量内是安全的,但过量或不
当使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毒理学评价流程
02
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系统的毒理学评价,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
毒性、慢性毒性、致畸、致突变等方面的试验。
安全评估结论
03
根据评价结果,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
01
02
03
04
危害识别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 以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为一般人 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而将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 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这样可 降低实验对象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
用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外推到人 群接触的安全性时,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性不同, 有时甚至存在着质的差别
★实验动物种类:常见包括:大鼠、小鼠、 豚鼠、家兔、狗、猫、猴、小型猪、鸡、 青蛙、蟾蜍、鱼类等。
பைடு நூலகம்
• 豚鼠:特点是毛短而光滑,生长快,抗病力 强,繁殖性能好。广泛用于药物学、传染病 学、免疫学、营养学、耳科学等各项医学及
生物学的研究中。
• SD大鼠:白色,产仔多,生长发育较Wistar 大鼠为快,对疾病的抵抗力尤以呼吸道疾病的
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
成年的健康实验动物(雄性和雌性未孕)和人可 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 代表性、可重复性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
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
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 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这两个假设也是全部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的前提。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处理 食品毒理学试验设计要点 实验动物的染毒和处置 体外试验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试验基础精品PPT课件

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试验基础精品PPT课件
3.标准化原则:选用经遗传学、微生物学、环境、营养控制的标准 化试验动物,排除微生物及疾病的干扰。
4.规格化原则:选择与实验要求一致的动物规格,消除个体间差异。 5.经济性原则:易获得、价格便宜、饲养经济的动物。
1.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 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此原则是根据质反
2.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是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通过对 不同有害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研究,可以得到该受试物的多 种毒性参数。
3. 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这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以阐明受试物毒作用的特点,并为进
一步的机制研究和毒性防治提供线索。
4. 确定损害的可逆性。一旦确认有害作用存在,就应研究停止接触 后该损害是否可逆和消失,器官和组织功能是否能恢复,还是像化 学致癌作用那样停止接触后损害继续发展? 毒性的可逆性关系到对 人的危害评价,如果受损的器官组织能够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则 可能接受较高危险性的接触水平。
随机化:受试动物以同等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不同试验组。
重复:指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多层次研究或多次观察,以提高试 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1.相似性原则:动物与人某些机能、代谢、结构、疾病等的相似性, 将动物试验结果可外推到人类;
2.特殊性原则:利用不同种系试验动物,其机体存在的特殊构造或 某些特殊反应来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和要求的动物。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

篇一:毒理学实验指导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半衰期的测定-比色法测定水杨酸钠的血浆半衰期

实验二兔血液红细胞计数

实验三四氯化碳对家兔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

(GOT)的影响实验

所需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水浴锅、pH计(试纸)、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一次性注射器。

实验一半衰期的测定-比色法测定水杨酸钠的血浆半衰期

一、原理、目的

药物血浆半(转载自:.iaocaOfaNWen. 小草范文网: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衰期t1/2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绝大多数药物是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恒比消除),因此每种药物都有固定的t1/2,不因血浆浓度高低而改变。本实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钠的血浆浓度并计算t1/2。水杨酸钠为抗炎药,经肝代谢,在酸性环境中与三氯化铁生成一种紫色的络合物,在520nm波长下比色,其光密度与水杨酸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水杨酸钠的血浆半衰期,使学生了解水杨酸钠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并掌握其血浆半衰期的测定方法。半衰期是判断毒物蓄积程度的重要参数,对中毒和解毒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试剂、器材及动物

离心管、试管、磅秤、玻璃棒、注射器、吸管、离心机、721型分光光度计;三氯醋酸、水杨酸钠、三氯化铁;兔。

三、方法步骤

1、取离心管和试管各5支,分别标为1~5号,备用。5支离心管各加入10%三氯醋酸7ml。

2、取兔1只,称体重,从耳静脉取血2ml置入1号离心管,用玻璃棒搅拌。然而自耳静脉注入10水杨酸钠 (剂量为150mg/kg),并立即和60min后两次自另一耳静脉取血2ml,分别注入2、3号离心管中,搅拌。4、5号离心管分别加入蒸馏水和0.02水杨酸钠2ml。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实验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实验

⾷品添加剂的毒理学实验

⾷品添加剂的⾷品毒理学评价与⾷品安全性

2010/1/3 16:55:37

⾷品添加剂对于改善⾷品⾊⾹味,对于⾷品原料乃⾄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品的营养价值,对于⾷品加⼯⼯艺的改善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都发挥着极为积极的作⽤。由于⾷品⼯业的快速发展,⾷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

对⾷品添加剂的毒理学的评价是正确认识和安全使⽤⾷品添加剂的基础。

⼀.⾷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

FAO/WHO在1962年所提出的⾷品添加剂的国际定义为:“国际⾷品标准计划中的⾷品添加剂,是指其本⾝通常不作为⾷品消费,也不作为通常⾷品的典型成分使⽤的物质,所以,不论有⽆营养价值,在⾷品的制造、加⼯、调制、处理、装填、包装、运输或保管的过程中,出于技术⽬的(包括调味、着⾊、赋⾹等)⽽有意识地添加到⾷品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本⾝或其副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品的⼀部分,或给⾷品的性质以影响,或者可以充分造成预结果。它们不包括污染物质或者是为了维持或改善⾷品营养价值的物质”。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品卫⽣法》(1995年)的规定:⾷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品品质和⾊、⾹、味,以及为防腐和加⼯⼯艺的需要⽽加⼊⾷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加⼊⾷品中的天然或⼈⼯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品添加剂”称为“营养强化剂”。因此,营养强化剂显然也属于⾷品添加剂范畴。

在⾷品加⼯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还有可能应⽤某些辅助物质。这些物质本⾝与⾷品⽆关,如助滤、澄清、润滑、脱膜、脱⾊、脱⽪、提取溶剂和发酵⽤营养剂等,它们⼀般应在⾷品成品中除去⽽不应成为最终⾷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品加⼯助剂。

《食品毒理学教案》

《食品毒理学教案》

《食品毒理学教案》

教案章节:第一章食品毒理学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了解食品毒理学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定义: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对食品及其摄入者健康影响的科学。

研究对象: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食品污染。

2.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毒性评价:毒性物质的毒理学特性、毒性作用的机制。

暴露评估:人群暴露水平、个体暴露水平。

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管理。

3.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毒理学实验:体内实验、体外实验。

毒理学模型:个体水平模型、群体水平模型。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4. 食品毒力学的应用领域

食品安全监管:食品中毒物的检测与监控、食品安全标准制定。

食品产业: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食品质量保证。

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食品安全政策制定。

教学活动:

1. 导入:介绍食品毒力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食品毒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食品中毒事件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毒力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食品毒力学的应用领域,分享各自的观点。

教学评价:

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毒力学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章节:第二章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和检测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和种类。

食品毒理学实验

食品毒理学实验

实验一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毒理学研究需要用实验动物来进行各种实脸,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来研究毒作用,获得毒物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本次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抓取和分组等技术。

2. 实验原理

做毒理学实验,首先要了解实验动物选择的要求,实验动物分组、实验样品的采集、实验动物处死方法等。

3. 实验仪器设备:

小鼠若干,手套15副,苦味酸酒精饱和液,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棉签,解剖剪刀10把,感应量为0.1g的天平一台。

4. 实验内容步骚:

(一) 健康动物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种属品系的动物进行实验,均要求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健康动物检查时要求达到:外观体型丰满,被毛浓密有光泽、紧贴体表,眼睛明亮,行动迅速,反应灵活,食欲及营养状况良好。选择时重点检查以下几项:

1. 眼睛明亮,瞳孔双侧等圆,无分泌物

2. 耳耳道无分泌物溢出,耳壳无脓疮

3. 鼻无喷嚏,无浆性粘液分泌物

4. 皮肤无创伤、无脓疮、疥癣、湿疹。

5. 颈部要求颈端端正,如有歪斜提示可能存在内耳疾患,不应选作实验动物。

6. 消化道无呕吐、腹泄,粪便成形,肛门附近被毛洁净。

7. 神经系统无震颤、麻痹。若动物(大鼠、小鼠)出现圆圈动作或提尾倒置呈圆圈摆动,应放弃该动物。

8. 四波及尾四肢、趾及尾无红肿及溃疡。

(二) 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小鼠主要依据肛门与生殖孔间的距离区分,间距大者为雄鼠,小者为雌性。成年雄鼠卧位可见睾丸,雌性在腹部可见乳头。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毒理学

课程编码:1002527038

课程类别:专业课

所属学科:预防医学

实验总学时:44学时

一、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食品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营养与食品专业的学生掌握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进行简单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教学中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又要掌握实验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同时在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1.掌握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方法,如:大、小鼠的性别判定,捉拿,固定,灌胃等毒

理学常用技术。

2.掌握急性毒性实验设计,操作方法,结果判定。能较熟练地计算出LD50。

3.掌握Ames实验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的全过程。

4.掌握胎鼠鼠仔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药物致畸胎鼠标本。

5.掌握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标本及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掌握染色体、微核标本分析

技术,能对畸变类型进行判定。

6.了解人类染色体常规标本、G显带标本的制备技术,SCE形成原理及标本制备技术。

通过对预先制备好的标本片的镜检分析,了解不同诱导因素引起染色体畸变的类

型。

7.掌握精子标本制备及畸变类型分析技术

8.掌握皮肤刺激实验操作技术及判定标准

四、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实验课学时数为44学时,占总学时的55%。

教学文件:自编实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

食品毒理学实验

(一)毒理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有关的毒理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实验效率,特作如下要求:

1.课前预习实验指导,对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应有充分了解,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理论根据,作到心中有数,避免实验中出现忙乱和差错。

2.进入实验室后,首先检查实验桌面上的仪器、器皿、药品等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及有无损坏。

3.实验时务必安静,不能喧哗,作到整齐整洁,有条有理。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用药量,注意爱护实验动物,节约实验材料和药品。

4.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根据实验指导进行小组分工,尽可能每人都有操作机会。

5.及时地、准确地将观察到的数据和反应如实记录。实验完毕,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6.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作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实验室规则

1.实验室须保持安静、整齐和清洁。

2.实验完毕将实验台、桌、仪器、用具等擦洗干净。仪器、用具如有损坏,应报告老师,各组轮流打扫实验室。关好门窗,切断水源及电源。

3.节约实验用品,爱护器材及动物。

4.随时注意安全操作。

实验一、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常用实验动物的捉取方法

小鼠:用右手提起尾部,放在鼠笼盖上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紧紧抓住粗糙表面,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颈部皮肤并以小指和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手中。

兔:捉拿时一手抓其颈背部皮肤,轻轻将兔提起,另手托其臀部。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毒理学中研究外源化学物的基础毒性主要是进行体内试验,常选用大白鼠和小白鼠、家兔。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可选用不同实验动物。例如,皮肤刺激实验,可选用家兔,因为家兔为皮肤刺激实验的敏感动物。

动物应注明来源及品系。除特殊要求外,动物年龄一般选用初成年者:大白鼠、小白鼠为出生后2~3个月左右,体重分别为180~240g和18~24g;家兔为2~2.5kg,猫为1.5~2kg;狗为出生后一年左右。实验中一般均应采用两种性别动物进行试验。所用动物进入实验室后,于实验开始前应观察一周以上,以删除不健康的动物,并使实验动物适应环境。

三、染毒途径和方式

1、经口染毒

①灌胃灌胃体积依所用实验动物而定,小鼠一次灌胃体积在0.1~0.5ml/kg体重,大鼠在1.0ml/100g体重之内,家兔在5ml/kg体重。

②喂饲喂饲方法染毒是将化学物溶于无害的溶液中拌入饲料或饮用水中,使动物自行

摄入含化学物的饲料或水,然后依每日食入的饲料与水在推算动物实际摄入化学物的剂量。由于摄入的化学物量不准确,仅适用于动物数量较大的毒理学实验。此种方法更适宜进行多日染毒,急性毒性试验一般不用之。

2、经呼吸道染毒

凡是气态或易挥发的液态化学物均有经呼吸道吸入的可能,经呼吸道染毒有两种类型,一是动物自行吸收,一是人工动物气管注入。动物自行吸入呼吸道染毒又分静式吸入染毒与动式吸入染毒两种方法。

静式吸入染毒,即在一定容积的染毒柜内加入一定量受试物造成含一定浓度受试物的空气环境,使受试动物在规定时间内,经吸入而达到染毒,故适用于短时间染毒的试验使用。

动式吸入染毒,即采用机械通风为动力,连续不断地将含有已知浓度受试物的新鲜空气送入染毒柜内,并排出等量的污染气体,使染毒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使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室)容积的限制,也可避免动物缺氧、二氧化碳积聚、温度增加等对试验结果的可能影响,故适用于较长时间以及反复染毒的试验使用。

气管注入,将液态或固态外源化学物注入肺内。这是一个手术过程,仅适用于制造化学物对肺脏损伤模型的制备,而不用于一般毒性研究。

3、经皮肤染毒

经皮肤吸收的化学物主要以扩散方式经过皮肤角质层屏障,在表皮角质细胞的间质中充满非极性的脂类物质。脂溶性化学物主要通过这种途径渗透入皮肤,所以角质层薄的皮肤部位更易吸收。面积则依据选用动物及受试物的剂量和剂型而定。如,家兔可取5cm×6cm、豚鼠取3cm×4cm、大鼠取1.5cm~2.0cm直径的面积,小鼠取1.0cm~1.5cm直径的面积。实验前详细检查去毛部位皮肤有无擦伤、红肿、皮疹等异常现象,剔除不合格动物。

4、其它途径染毒

注射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大鼠、小鼠尾静脉,兔耳缘静脉)、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及小动物腹腔注射染毒。但注射时应控制注射体积。

四.几种常用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的操作方法

小鼠

1.灌胃法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无名指和小指将尾部紧压在手掌上,使小鼠腹部朝上。右手持灌胃管(注射针头稍加弯曲制成)经口角插入口腔,用灌胃管向后上方压迫小鼠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再将胃管沿上颚壁轻轻推进食道,推注药液。

2.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可选背部皮下,操作时轻轻拉起背部皮肤,将注射针头刺入皮下,稍稍摆动针头,若容易摆动则表明针尖的位置确定在皮下,此时注射药物。拔针时,轻捏针刺部位片刻,以防药液逸出。

3.肌肉注射

小鼠固定如上述,将注射器针头刺入小鼠臀部外侧肌肉,注入药物。

4.腹腔注射

左手固定动物,使小鼠呈头低位,腹部朝上,右手持注射器,在左或右侧下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3~5mm,然后使针头与皮肤呈45。角方向穿入腹腔。针尖进入腹腔可有抵抗消失感,此时可轻推药物。

5.尾静脉注射

将小鼠装入笼内,使其尾部外露.尾部用温水浸泡半分钟或用酒精棉球擦拭,使其血管充血和表皮角质软化,以拇指和食指捏住尾根部的两侧,阻断其静脉回流,使尾静脉充盈明显,

以无名指和小指夹持其尾尖,用中指托起尾巴,使之固定。选其一侧尾静脉穿刺,如针头确在血管内,则推注药液。需反复静脉注射时,易从尾端开始。

家兔

1.灌胃法

可用固定箱,将开口器固定于兔口腔中,术者将胃管经开口器中央小孔慢慢沿上颚壁插入食道,为避免插入食道,可将胃管的外口端放入水中,如有气泡逸出,说明已插入气管,应拔出从插。若无气泡逸出,则用注射器将药液灌入,并以少量清水冲洗胃管。灌胃完毕,先拔出胃管再拿出开口器。

2.腹腔注射法

参照小鼠腹腔注射法。

3.静脉注射法

兔静脉注射一般采用耳缘静脉(兔耳缘静脉为静脉,中央的血管为动脉)。先用酒精棉球涂擦耳缘静脉部皮肤。以左手食指放在耳下将兔耳垫起,并以拇指压耳缘部分,右手持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尽量从血管远端刺入血管,注射时针头先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少许,然后刺入血管。针头刺入血管后再少向前推进,轻轻推动针栓,若无阻力和局部皮肤隆起发白现象,即可注药。注射完毕后,用棉球压住针眼,拔去针头。

几种动物不同注射途径注射量(ml)范围

注射途径小鼠大鼠豚鼠兔狗

静脉肌肉皮下腹腔0.2~0.5

0.1~0.2

0.1~0.5

0.2~1.0

1.0~

2.0

0.2~0.5

0.5~1.0

1.0~3.0

1.0~5.0

0.2~0.5

0.5~1.0

2.0~5.0

3.0~10

0.5~1.0

1.0~3.0

5.0~10.0

5.0~15.0

2.0~5.0

3.0~10.0

五、实验动物处死及生物标本采集

1.实验动物处死方法大小鼠可用颈椎脱臼法,然后股动脉放血。兔、豚鼠、狗等一般用股动脉放血处死。应尽量采用适当的处死方法,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

2.血液采集大小鼠如需血量小可用鼠尾采血,如需血量较多可用眼眶静脉丛采血或处死时股动脉放血采血。

六、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检查

1、一般性指标

1).一般综合性观察指标

①动物体重实验动物在亚慢性方式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动物体重的增长,包括食欲变化、消化功能变化、代谢和能量消耗变化等。体重变化的表示方式,可将接触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绝对增长的重量加以比较和统计学处理。也可将接触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百分增长率(以接触化合物开始时动物体重为100%)进行统计和比较。

②实验动物在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所出现的中毒症状及出现各症状的先后次序、时间均应记录和分析。

③脏器系数是指某个脏器与单位体重之比值或称脏/体比值。单位体重通常以100g 体重计,如肝/体比,即指(全肝湿重/体重)×100。其依据是实验动物在到达成年末期或老年期之前,尤其是小动物均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且各脏器与体重之间的重量比值有一定规律。若某脏器受到受试化学物损害,此比值将发生改变。一般包括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子宫、脑、前列腺等。在排除称重前的失水、年龄、性别、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后,脏器系统增大,表示脏器充血、水肿或增生肥大性变化等;脏器系数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