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合集下载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

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

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一、社会认知的简介1、社会认知的概念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

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

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

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

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 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 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消费者行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消费者行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消费者行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 国外研究综述1、消费者行为的含义消费者行为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涵义,20世纪60年代正式开始了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版本的定义,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丰富消费者行为的定义。

Wood(1981)将狭义的消费者行为定义为人们为了得到需要的东西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包括商品的选购、比较、购买以及使用和评价等活动。

Schiffman,Kanuk(1987)对消费者行为的定义是消费者在寻找、购买、使用以及评价与处理希望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全部行为。

恩格尔(1996)将消费者行为定义为人们为了获取自己需要的消费品并且对该种消费品进行使用与处置,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及决定这些行动的决定过程。

各学者对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争议,产生的原因在于研究范式与判断角度不同。

2、消费者行为的特点Barry(1990)认为消费者行为是非常复杂的概念,并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非理性以及不可预测性、可诱导性等特点,不能够简单的通过性别、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简单的说明。

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表现在受到消费者个体差异的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偏好、需求和产品选择方式各有侧重;复杂性表现在消费者的同一种消费动机能够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同一种消费行为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消费动机。

但是,同一时期统一社会中的消费者,受到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消费行为上常常表现出一些共性的特点,例如消费者都希望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回报,消费者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一致性,同一个消费者也存在多种多样的消费行为;不可预测性表现在消费者除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外,其他层面的需求均具有可替代性,即属于非刚性需求,因此消费行为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多边形,难以预测;可诱导性指消费者并不能够对自己的消费需求有客观、理性的认知,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营销措施来诱导消费者需求,刺激消费者行为。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近十年来,国外对助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助推理论作为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助推理论主要是研究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如何推动彼此的积极行为,以及在团队合作和集体行动中的影响机制。

本文将对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述评,探讨其在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助推理论的起源和基本概念助推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劳尔·鲍德里亚和马克斯·哈尔基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如何在社交互动中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促进积极行为的发生。

助推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交互动中会产生一种“助推机制”,因为他人的积极行为可以促使自己做出积极回应,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助推行为可以在个体层面产生影响,也可以在群体层面产生影响,对于团队合作和集体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助推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助推行为”、“被助推者”和“助推者”。

助推行为指的是促进他人积极行为的行为,被助推者是接受助推行为的个体,助推者是产生助推行为的个体。

助推理论认为,助推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比如情感支持、认知帮助、物质帮助等,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外助推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1. 助推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助推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助推行为的产生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对亲近的他人进行助推,这与情感联系和社会归属感有关。

另一些研究则揭示了助推行为的奖励机制,即人们产生助推行为时会获得内在的满足感和社会认可,从而强化了这种行为。

这些研究为揭示助推行为的心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2. 助推理论与团队合作研究除了对助推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外,国外学者还将助推理论应用到团队合作和集体行动中,探讨了助推行为对于团队效能和群体凝聚力的影响。

他们发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助推行为可以促进团队内部的合作和沟通,改善工作氛围和团队效能。

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与处置实践述评

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与处置实践述评
从, 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此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 中最 先 出现又迅速得 到其他 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做 是“ 紧急规范” 。
现, 传统社会 由于权力过分 集中 , 社会 冲突 的积 累会 指向同一 目标 。当压力过大 , 冲突会沿着一条裂缝进
发, 结果往往是社会整体的崩溃 。 而在现代社会 , 由于
战, 也成为各 国政府都在认真对待的棘手 问题。 鉴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 如何认识 群
体性事件并 进行预 防和控 制 已成为理论 和实践 面临 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 本文拟对 国外群体性事件的理论 研究与处置实践进行述评 。

体性 事件 是一种 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它通常是 自发
权力 和利益的分化 , 社会冲突会沿着不 同的方 向。这
就 好 比汽 车 的 安 全 玻 璃 , 受 到撞 击 时 , 然 会 出 现 在 虽

国 外对 群 体 性 事件 的 理 论研 究
( 关于群体性事件 的定义界 定 一)
件是一种行为者相互依赖和影响的行为。在群体性事
件中 , 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 , 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 、 相互影 响而产生的持续 时间较短 的从众行为 。因此 , 笔者认为 ,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人数众多 的 自发 的无组
( 群体性事件产生原 因的理论 二) 从 一般 意义 上看 ,国外群体 性事件 产生成 因复 杂, 尤其与社会 转型期 的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结构剧变 有关。对此 , 国外学者给予 了不同的理解。塞缪尔 ・ 亨
众” 是根本不 同的 。它强调 的是一群人 的集合 。西方 社会学 家通 常把群 众分为 “ 偶合群 众 ”即 “ f 临时 群 众” “ ) 常规群 众”即遵照 已经建立 的社会准则或 常 和 (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近十年来,国外助推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助推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和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外助推理论研究的述评及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助推理论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影响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助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他们不仅从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了人们为什么会助推,还关注了助推行为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他们还结合了神经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研究了助推行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丰富了助推理论的内涵。

近十年来的助推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到了人的内心世界。

传统上,人们认为助推行为是出于同情心、社会责任感或者奖赏性动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助推行为可能受到自我利益、社会期望、身份认同等因素的影响。

2015年一项由美国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受试者的助推行为受到社会期望和自我认同的影响,而非单纯的同情心。

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对于助推行为的动机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近十年来的助推理论研究逐渐从传统的行为实验转向了神经科学的研究。

通过使用脑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助推行为时大脑的激活情况,这为助推理论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奖赏系统、社会认知系统等部分在助推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还有研究发现,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助推行为,这表明助推行为可能受到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助推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

近十年来的助推理论研究逐渐从实验室转向了现实世界。

研究人员不仅关注助推行为的发生在实验条件下的情况,还关注现实世界中的助推行为。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助推行为。

他们还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助推行为的态度和表现也存在差异。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助推行为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近十年来的助推理论研究在方法上也日益多样化和综合化。

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定向动机流理论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定向动机流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特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高度专注的经验时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指出人们在执行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会进入一个状态,这个状态被称为“流”(Flow)。

在这个状态下,人们能够完全专注于任务,感觉非常有干劲,时间似乎飞逝,享受着来自任务完成的直接反馈。

流是人类心理健康的一种关键体验,并且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动机,进而推动个体实现他们的目标。

国内外学者对定向动机流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果。

在国内,近年来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探索定向动机流的影响因素、特征和应用。

研究表明,个体的个性特质、动机、情感调节和自我监控等因素对于进入定向动机流状态至关重要。

此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也会影响定向动机流状态的出现和体验。

在国外,定向动机流的研究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和应用。

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定向动机流与其他心理学过程之间的关系,例如创造性、学习、工作满意度等。

例如,贝蒂·爱德华兹等研究人员探究了学生在学校课程中体验定向动机流的因素和学习表现的关系,而迈克尔·基斯托斯等研究人员则尝试研究定向动机流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尽管定向动机流的概念十分独特,但它的应用却是相当广泛的。

定向动机流的理论已经在物理学、工程学、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在体育运动中,定向动机流的状态被普遍认为是优秀表现的关键因素。

而在音乐和绘画中,定向动机流的体验则被视为已经进入创造力深处的艺术家es的非凡体验。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定向动机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例如,目前流的触发因素缺乏高度的理论统一性,志愿者的特质能否促进流的实施,以及流状态是否有机会使(个体、组织和社会)进步,这些都是值得未来研究探究和回答的问题。

总之,定向动机流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不仅为我们了解人类心理健康提供了关键的洞察,而且为我们开发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积极动机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对从众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对从众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对从众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一、概述从众行为,作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指的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身观点、判断或行为,以符合群体多数成员的意见或行为方式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消费选择、政治观点还是文化习俗,都深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行为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互动、群体影响以及个体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群体压力时,如何权衡个人意愿与群体期望,以及这种权衡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同时,从众行为也与社会认同、群体规范、社会影响等概念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机制也在不断变化。

对从众行为进行深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规律,还能为应对社会挑战、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从众行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探讨其产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后果,以期为深入理解从众行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将关注从众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从众行为的概念定义从众行为,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它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或群体压力下,倾向于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观点或行为,以符合群体大多数成员的观点或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并非出于个体自身的独立思考或判断,而是受到了群体氛围和群体规范的影响。

从众行为的核心在于个体对群体压力的感知和响应。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显性的群体规范,如明文规定或群体共识,也可能来自隐性的社会期望和群体氛围。

在感受到这种压力后,个体往往会选择顺应群体的期望,以避免被孤立、排斥或遭受其他形式的负面后果。

从众行为并非总是负面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群体凝聚力。

过度从众也可能导致个体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极化、盲目跟风等不良社会现象。

浅谈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浅谈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浅谈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关于浅谈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的论文报告一、概述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往大部分人的决策方向上靠拢的一种心理现象。

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非常普遍,并且在各种场合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自20世纪初以来,国外学者先后对从众行为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1. 从众行为的定义及类型2. 从众行为的原因分析3. 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4. 从众行为的应用和实践措施5. 国内从众行为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二、从众行为的定义及类型从众行为是一种人类心理现象,它通常在面对不确定性或者危险时出现。

从众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在从众和外在从众。

内在从众指的是个体因为内部心理需要而服从其他人,例如因为与他人一致而感到快乐;而外在从众是指受到他人行为或言论的影响,而做出与自己实际想法不一致的决策。

三、从众行为的原因分析从众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认同感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都来源于社会化认同感。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为了获得社会认同感,会倾向于服从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

2. 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个体的决策往往受到信息不足、风险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

此时,个体更愿意采取从众的方式降低自己面临的风险。

3. 群体压力在群体中,个体常常受到同伴的认同和压力,若个体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同,则往往会偏向于从众行为。

四、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此处只列举其中几个:1. 群体人数研究表明,群体人数越多,从众现象就越明显。

这是因为个体在面对大量的同伴时,会受到更多的压力和认同感。

2. 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对从众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电视和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中,个体更容易受到从众行为的影响。

3. 社会身份认同不同的社会身份认同对个体从众行为都有影响。

例如,年轻人往往比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因为年轻人更希望得到社交认可。

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向

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向

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向一、概述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向。

通过回顾国外相关文献,我们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不仅关乎教学质量和效率,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深入剖析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热点问题,以及探索其未来研究趋势,对于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主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方面。

这些研究旨在揭示有效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依据不足、研究方法不恰当等。

本文在梳理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势和走向,以期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对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其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类、热点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研究应注重多元化研究方法、关注情境变化和复杂性行为研究、以及重视学生学习行为研究等方向。

本文总结了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建议。

1. 简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精准有效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推动教育向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近十年来,国外对助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助推理论是指在认知心理学中,一种解释人们对自己或他人为何采取某种行为的认知过程。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索。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外对助推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并进一步探讨其最新的进展。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助推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的趋势。

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学者们纷纷探讨了助推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助推理论对于解释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为助推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神经影像技术等手段,科学家们可以深入探讨助推理论在大脑活动中的表现和机制。

国外学者对助推理论的研究不仅关注其理论框架和概念的完善,还注重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学者们将助推理论与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问题相结合,探讨了在群体中助推理论的作用和影响。

一些研究还将助推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相结合,探讨了助推理论在改变人们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的潜在作用。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助推理论的研究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发现。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一些学者提出了“双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受到两个认知系统的影响,其中一个与助推理论相关。

一些心理学家还提出了“情感助推理论”,认为情感对助推理论的形成和运作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新观点和发现为助推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近十年来国外对助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和创新的特点。

未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理论框架的完善,助推理论的研究必将迎来新的突破和发展,为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的理解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人际传播是指个体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际传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国内人际传播研究的现状在国内,人际传播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际传播的形式和特点也在发生着变化。

近年来,国内的人际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交媒体与人际传播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研究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在影响着人们的交往和沟通方式。

国内的研究者们纷纷投入到社交媒体与人际传播的研究中,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社交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 人际沟通技巧与培训在现代社会,人际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和提升,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解决与他人的沟通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沟通技巧的训练方法、培训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旨在为个体的人际传播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支持。

3. 跨文化人际传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人际传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国内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跨文化人际传播的特点和挑战,探讨跨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模式、沟通策略等问题,以期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传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与国内的情况类似,国外对人际传播的研究也一直备受关注。

在国外,人际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外的研究者们对社交媒体和虚拟人际传播的关注度较高。

他们尝试探讨社交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和机制,以及虚拟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的异同,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为人际传播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

2. 亲密关系与人际传播国外一些研究者致力于探讨亲密关系与人际传播之间的关系。

他们关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表达、冲突处理、信任建立等问题,试图揭示亲密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为人际传播理论的深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消费者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前言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做好对消费者行为分析不仅能够为商业营销活动提供基础,还能够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做出贡献。

相比于国内而言,国外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时间更长,很多商学院已经将消费者行为学设置为科学课程。

近年来,国内也逐渐加大对了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二、国外研究现状(一)收入决定消费行为1936 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 aynard K eynes)首先提出消费函数概念,并在《通论》同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支出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存在的原因,进而发展了以需求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体系,并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后来消费函数理论的研究方向。

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它没有考虑到利率和未来收入等因素在当前消费决策中的作用。

1957 年,弗里德曼(Friedm an)在《消费函数理论》中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水平取决于人的持久收入,也就是说,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直接影响当前的消费支出,所以消费者行为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

(二)理性预期的消费行为1978 年,霍尔(H all)提出理性预期生命周期模型。

他认为消费只与本期消费有关。

之后,利兰德(Leland)提出预防性储蓄理论。

他认为,在不确定性情况下,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应要大于确定情况下消费的边际效应。

未来的风险越大,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应也越大,因此越能激发消费者的储蓄行为。

储蓄不仅是为了在生命周期内扩展配置资源,同时也是为了对不确定加以保险。

有学者认为,这一理论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现实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三)消费品存量调整假定消费品存量调整假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塔克(HSH outhakker)和泰勒(LDtayloy)提出的。

国内外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国内外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国内外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消费者的行为可谓千变万化,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想想你自己,走进一家店,哇,琳琅满目的商品,心里可能瞬间就打起了小算盘,今天是买还是不买呢?消费者行为研究就是在揭示这些瞬间决策背后的心理活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大家购物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上线下比拼得如火如荼,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当然也更复杂了。

你看,在网上购物,不仅要考虑价格,还有评论、物流、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因素,这可真是个大难题。

不光是国内,国外的消费者行为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比如,美国的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品牌,品牌效应可不是开玩笑的。

他们会为一个小小的标志而掏出大把的钞票,真是有点儿让人哭笑不得的。

不过,说到忠诚度,有些品牌真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却又忍不住再买一次,啊,这种感觉就像是爱与恨交织的情感,没办法呀。

对比之下,中国的消费者则更灵活一些,看到打折、促销,简直就像打了鸡血,买买买的冲动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底,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捡便宜”的小算盘。

有趣的是,文化背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在日本,大家对细节的追求无与伦比,包装都做得精致得像艺术品。

而在欧美,消费者可能更在乎商品的实用性,没那么讲究外表。

这就像你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他家布置得美轮美奂,你可能会感叹“这真是太好看了”,但也有可能会想,“哎呀,真是麻烦打理”。

文化差异不仅影响购物的选择,也影响了购物的体验,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再来聊聊心理因素,心理学的理论在这里可是一针见血。

比如,有时候人们会因为社会认同感而购买某些产品,明明不需要,但看到别人用得好,就忍不住跟风。

这种现象就像是一种“从众心理”,不管你是不是需要,大家都买,自己也想试试,毕竟“人云亦云”是常态。

还有那种“损失厌恶”,你在店里看到某个商品打折,立马就想“这可不能错过”,生怕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心里想着“这买到就是赚到”的想法油然而生。

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国外 从 众 行 为 理 论研 究 进 展 述 评
谈 友 胜
( 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 金融 学院, 湖北 武汉 4 0 7 ) 30 2
【 摘 要 】 文章通过 分析 国外有关从 众行 为的理论研 究 的文献 , 当前国 际上 从众行 为理论及 实证研 究的 已有 对 成果 , 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进行 了总结和评 论。就 目前有 关从众行 为研 究的情况来 看 , 研 国外 主要从理 性假设 和非理性 ( 或不完全理 性 ) 两个角度进 行从众 行为成 因的理论分析 , 其 以理 性假设 的信息 类模 型或 社会 学 习类模 型文献最 多 , 尤 从非理性假设 出发来解释从众行 为的文献近年来也 开始增 多。绝大 多数理论模 型都认为经济 中尤 其是 金融市场 中存在 从众行为 , 它会 降低 市场 的效率。 【 键 词 】 从众 行为 ; 关 理论 模型 ; 述评
为。 Leabharlann 从 众 行 为 ( r eai ) 称 羊 群 行 为 , 照 Shr t n He B h v r 又 d o 按 eafe si 和 Se ( 9 0 的定义是指 投资 者违反 贝叶斯 理性 的后验 分布 ti 19 ) n 法则 , 只做其他 人都做的事情 , 而忽略 了 自己的私有信息 。已有 的研 究表 明在个人投 资者 , 机构投 资 者 , 分析 师以至 整个 市场 层 面都可 能受到从众行 为的影响。因此许多政策制定 者也对从 众行 为非 常关注 , 为从众 行为会 增加 市场 的波 动性 , 认 造成 市 场 的不稳 定 , 大金 融体系 的脆弱性 , 加 甚至会 加剧 金融危机 。 如 Ece gen和 Ma isn等 ( 8 就认 为从 众跟风 效应放 大 了 i nre h t eo h 19 ) 9 与亚 洲金融危 机相关 的资本 流动 的波动性 ,oka — ad u和 Fle sL n a G re( 9 9 及 F r n和 Si i (9 8 在 讨 论 国 际 金 融 体 系 abr 19 ) uma tlz 19 ) gt 建设 时都提 到从众跟风效应 的重要影响 。 当前全球金 融危机 在 的影 响尚未消退 的背景下 , 我们有 必要深入地 分析与研究 市场 的从众行 为 , 以促进该领域 的进一步发展 。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国内外研究人际传播的领域中,学者们对于人际传播的机理、影响因素、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本文中,将对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进行评述,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的进展与现状1. 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学者在人际传播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人际传播的机理方面,中国学者关注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亲密、沟通技巧等问题,并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进行探讨。

刘扬等(2015)提出了“面子威胁”理论,指出中国人更注重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从而对人际传播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在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学者探讨了社会关系、文化、个人特质等因素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在传播技巧方面,中国学者在人际传播的技巧培养、交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升人际传播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人际传播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和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了情商理论,指出情商对于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堡曼提出了人际亲密理论,系统阐述了亲密关系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对人际传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传播技巧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有效的人际传播技巧,如积极倾听、表达清晰想法、察言观色等,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侧重理论构建,实践应用不足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人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实践应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尤其是在人际传播技巧的培养和提升方面,目前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构建阶段,对于具体的实践指导较少。

这就导致了人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 缺乏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目前,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多集中在传统的视角和方法上,如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缺乏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

从众效应的经典研究

从众效应的经典研究

从众效应的经典研究主要有两项:一个是谢立夫(Sherif)的团体规范形成的研究,另一个是阿希(Solomon 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

1. 谢立夫的团体规范形成研究:这项研究主要关注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谢立夫在实验中要求参与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例如测量线段的长度。

他发现,当参与者处于群体中时,他们的答案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不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判断。

谢立夫的研究表明,群体压力和期望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使个体更容易从众。

2.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阿希的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阿希要求参与者判断一组线段的长度。

在单人进行判断时,大部分参与者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线段的长度。

然而,当参与者处于群体中时,他们的答案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

阿希发现,只有很少数的参与者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而大多数人会跟随群体的答案。

这个实验表明,从众现象在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个体往往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放弃自己的判断。

阿希从众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实验之一,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会更容易从众,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阿希的实验对于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

近十年国外助推理论研究述评及进展近十年来,国外在助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助推理论是一种将社会影响力与个体行为相结合的理论,它试图解释为什么人们更容易被他人的行为或言论所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发生。

一项重要的研究主题是助推效应的机制。

国外学者通过实验证据和理论模型提出了多种观点。

社会认知观点认为,助推效应是由于人们以社会准则为导向的行为所导致的。

而另一种观点是认知吸引力观点,它认为助推效应是因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倾向于参照他人的选择。

在助推理论的应用方面,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市场营销。

助推理论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购买那些被他人推荐的产品。

研究表明,个体的购买行为可以受到他人的推荐影响,这进一步带动了口碑营销的发展。

助推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舆论引导方面。

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巧妙地利用社交媒体和信息传播渠道,政府或组织可以更有效地影响人们的意见和决策。

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国外学者提出了几个有前景的方向。

他们呼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助推理论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他们认为需要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将助推理论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相结合。

研究人员还在探寻助推效应的限制条件和影响因素。

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发展实证模型的建议,以便更好地理解助推效应的发生机制。

近十年来,国外的助推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深入探究助推效应的机制和应用,学者们为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有必要将助推理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

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周炎根,桑青松(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结合自主学习的概念内涵,系统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观、人本主义观、信息加工观等七种理论观点;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归因倾向等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探讨了以人际互动为取向、以意义建构为取向和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三种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并指出了我国自主学习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体性;能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

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内容进行介绍,为深入研究自主学习理论提供方法和借鉴。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一) 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研究方法手段的不同,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其观点大致有下列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

如余文森等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

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也就是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他们把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获得知识过程中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

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

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

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

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

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

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

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

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评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你好!以下是关于【背景介绍】的内容: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际传播研究也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国内外对人际传播的研究逐渐深入,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关系、工作环境、社交媒体等。

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影响着个人的情感体验、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

人际传播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对于个人而言,掌握有效的人际传播技巧能够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对于组织而言,良好的人际传播可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组织发展。

对人际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内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展望,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人际传播作为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人际传播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互动的规律和特点,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研究人际传播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人们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管理能力。

人际传播研究还能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减少人际冲突,增进社会和谐。

2. 正文2.1 国内人际传播研究现状国内人际传播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涉及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方法也趋于多元化。

国内研究者对于人际传播的定义和范畴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

有学者将人际传播定义为人们之间通过语言、行为和符号进行的信息交互过程,强调了双向交流和关系建立的重要性。

国内研究者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探讨了不同的因素,包括情感、信任、认知等因素对于沟通效果的影响。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揭示了人际传播行为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国外有关从众行为的理论研究的,对当前国际上从众行为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已有成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评论。

就目前有关从众行为研究的情况来看,国外主要从理性假设和非理性(或不完全理性)两个角度进行从众行为成因的理论分析,尤其以理性假设的信息类模型或社会学习类模型文献最多,从非理性假设出发来解释从众行为的文献近年来也开始增多。

绝大多数理论模型都认为经济中尤其是金融市场中存在从众行为,它会降低市场的效率。

【论文关键词】从众行为;理论模型;述评从众行为(HerdBehavior)又称羊群行为,按照Seharfstein和Stein(1990)的定义是指投资者违反贝叶斯理性的后验分布法则,只做其他人都做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的私有信息。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分析师以至整个市场层面都可能受到从众行为的影响。

因此许多政策制定者也对从众行为非常关注,认为从众行为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造成市场的不稳定,加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甚至会加剧金融危机。

如Eichengreen和Mathieson等(1998)就认为从众跟风效应放大了与亚洲金融危机相关的资本流动的波动性,F olkeas―Landau和Garber(1999)及Furman和Stiglitz(1998)在讨论国际金融体系建设时都提到从众跟风效应的重要影响。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市场的从众行为,以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一、探究从众行为产生机理的理论研究从众行为可以分为理性从众行为与非理性从众行为,在前者中行为人被认为是理性的,而在后者中行为人被认为是非理性或不完全理性的。

从而关于从众行为产生机理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从理性人假设出发是,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基于信息角度的信息类模型,基于声誉的观点和基于报酬结构的观点;另一种从非理性和不完全理性假设出发进行讨论。

(一)关于从众行为的理性解释1.信息类模型(1)外生序列信息流模型。

外生序列信息流模型的关键特征是决定信息流的决策序列是外生的,在这一前提下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Bane~ee(1992)较早提出外生序列的信息类从众行为模型,其关键假设包括:假设存在N个投资者,每个人都最大化同一资产收益空间上的期望效用函数;决策按外生序列进行的;博弈的结构和贝叶斯理性是共同知识。

这一模型的主要结论是决策者并不总是按私人信息做出决择,后续决策者会受到前面决策者的影响。

Bikhchandani,Hirshleifer和Welch(1992)提出了信息流(informationcascade)的概念,进入信息流是指决策者将忽略自己的私有信息,而依靠观察前面决策者获取信息。

信息流一经形成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将阻止新的信息进入,最终产生无效率的结果,而且信息流的产生和信息传递的次序有关,他们还论证了信息流具有迅速性、随机性和脆弱性。

Avery和Zemsky(1998)采纳外生序列信息流模型的主要观点,解释股票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从众行为,他们认为如果股票价格仅由一维的不确定性如不确定的指令流控制则从众行为发生的程度将较低,但实际上股票价格由多维的不确定性支配,而衍生证券增加股票价格的维度,协助定价过程,使从众行为和价格泡沫减少,因为多维的股票价格可匹配揭示多维的不确定性。

Park和Sabourian(2006)通过修改Avery和Zemsky(1998)模型的信息结构后,证明即使股票价格仅由一维的不确定性支配,从众行为仍会发生。

完全信息阻塞(informationblockage)的信息流模型一般没有考虑私人信息获取成本,Bur―guet和Vives(2000)分析了有调查成本的社会学习模型,其结论与基本的信息流模型类似,认为信息阻塞仍会出现。

Calvo和Mendoza(2001)的模型则涉及跨国资产投资行为,他的模型假设投资者在N个不同的国家投资,关于国家A的信息搜集成本固定,那么投资者搜集信息的回报随着投资国家总数的增加而下降,当N充分大的时候,掌握国家A信息的投资者数量将显着减少,因此投资者在作关于国家A的决策时将出现从众行为。

(2)内生序列信息流模型。

Chamley和Gale(1994)提出对外生序列这一假设的质疑,因为在实际的市场中,并不存在决策者要依次作出决策的规定,决策者可以有决策的延迟或选时。

在他们的不可逆投资模型中个体拥有投资项目质量的私人信息,可以决定投资或延迟,模型论证在均衡状态下是存在延迟的。

投资者延迟决策可以从先行者的行动中获取信息,但如果每个人都延迟则延迟就没有优势。

因此在均衡状态投资者延迟的长短是随机决定的,一个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可以立即触发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小的投资可以跟随巨量的投资或崩溃。

因此这个模型不仅论证了序列可以内生而且论证了信息流的瞬时性(Simultaneity)。

Chamley和Gale(1994)中,时间是离散的,GulandLundholm(1995)发展了连续时间模型,内生序列将同样导致信息流形成。

Gale(1996)又对参与者行动的收益假设了连续分布,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人在开始两期行动,那么博弈将永远结束,即投资行动崩溃将发生。

Zhang(1997)的模型中投资者不仅有投资项目质量的信息还有信息精确度的信息,他论证信息精确度高的行动者的延迟会少于信息精确度低的行动者,因为信息精确度低的投资者需要时间确认信息精确度,在均衡状态的延迟应是拥有最高信息精确度的关键投资者的延迟,因此只要他投资其他投资者会立即跟从,即使他的投资是无效率的。

Chaf和Kehoe(1999)也证明了信息流与个体内生的决策时间选择,连续行动空间和信息分享概率相关。

(3)基于信息学习的模型。

针对序列性模型市场参与者进入市场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且决策不可逆的假设,有学者提出非序列性的模型,较早对非序列性模型进行研究的有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Hirshleifer,Subrahmanyam和Titman(1994)、Odean(1995)等。

非序列性的模型允许市场参与者同时处在市场中,且他们的决策在通过信息沟通、相互调查,相互学习后可进行修正,因此也把非序列假设下的模型称为信息学习模型。

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的模型认为通常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投资模型都表明交易者将尽力去了解别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其隐含的假设是投资者是长期视野的,而他们的模型证明短期视野的投资者在同样的信息下发生从众行为,这些短线投资者也会尽力去学习哪些消息灵通的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因此存在多重羊群均衡。

从众行为的投资者会选择学习信息,甚至包括那些完全与基本面无关的信息。

他们认为对于短期均衡,信息学习是有效的,市场在信息无效的条件下也可以达到均衡状态,在这种均衡状态中包含了某种程度的从众行为。

Hirshleifer,Subrahmanyam和Titman(1994)的模型则提出已有的信息学习模型中所有投资者都是同时收到信息的,他们的模型则分析一些投资者在其他投资者之前收到私人信息时,交易者行为和均衡变化情况。

他们的模型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将仅关注于证券的一部分而忽视其他有同样外生特点的证券,即发生从众行为。

模型也说明投资者中幸运的,有较高技能的人能在其他投资者之前获取潜在信息,而且能利用信息获取优势,因此稍迟被发掘的信息将有较少的价值,即使它们还没有被公布。

Odean(1995)也舍弃了序列假设,并通过一群相互影响的代理人处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去研究信息收集和学习过程。

其关键点在于个体对于不同来源的信息(如他的私人信息和他对群体意见的观察)占有不同权重。

如果个体给集体信息权重较大,则个体的行为会依赖集体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学习,主体的行为最终会收敛于某一行动(买或卖)。

2.基于声誉的从众行为模型考察从众行为产生原因的另一个角度是考虑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一代理问题。

投资基金经理的报酬一般不是直接来自其投资收益,而是来自其掌管的基金的管理费,因此可以认为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是为了表现更好的能力,赢得更好的声誉,增加管理费。

Scharfstein和Stein(1990)建立了基于职业声誉的从众行为模型,该模型考虑两个面对同一两元投资选择的经理,经理能力有高低但无法直接观察,因此观察者只能从他们的投资行动上推断,并根据推断的能力给予回报。

模型假定高能力的经理们能观察到同样的有价值的信号,而低能力的经理只能观察到独立的噪音。

模型论断存在羊群均衡,其中第一个经理作出选择,第二个经理则模仿这个行动忽略自己的信息,假如第二个经理遵从他自己的信息,做不一样的选择,观察者会认为两个经理都是低能力的,而第二个经理模仿的话,观察者会认为两个经理都是高能力的,即使失败也属于偶然。

因此基金经理为了提高个人的声誉,有模仿他人决策而忽略自己私有信息趋势,这种行为将无助于提高市场效率,只会催生更多的从众行为。

在Seharfstein和Stein(1990)声誉模型后,不少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延展。

Trueman(1994)将声誉模型应用到金融分析师的从众行为上,认为分析师有动机作出偏向原先市场预期的预测。

Prendergast(1993)的模型认为下级经理存在动机作出和他们上级原先信仰一致的推荐。

Graham(1999)也发展了声誉理论认为如果一个投资经理对于自己的投资决策没有把握,那么在考虑投资失败产生的声誉成本时,会产生从众行为。

Zwiebel(1995)指出基金经理宁愿选择一个常见的决策而非创新决策,原因在于相对于创新决策,社会对评估常见决策的相的评估标准。

DevenowandWelch(1996)指出经理人为了避免业绩落后于同行,将倾向于做出与其他经理人类似的投资决策。

Sciubba(2001)提供了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组合管理经理总是追寻过去的表现,而发生惯性从众行为,目的也是提高声誉。

DasguptaandPray(2008)的模型也指出基于声誉的考虑,金融市场上会出现从众行为和信息流现象。

3.基于报酬结构的从众行为理论从报酬结构来考察从众行为也是一类重要模型。

Brenman(1990)和Roll(1992)提出假如一个投资者(代理人)的报酬取决于他的表现与其他人的表现的比较,那么这将扭曲代理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无效的投资组合,也将导致从众行为。

Maug和Naik(1996)指出,风险厌恶的投资者(代理人)在与基准挂钩的报酬结构下将面临极大的压力,虽然基金经理(代理人)和基准投资者都有不完美的私人信息,但为避免业绩落后于基准,谨慎的策略是舍弃自己的信息或信念,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趋同于基准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