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课件PPT

合集下载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精选ppt
10
心电轴测量—目测法(二)
若Ⅰ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III导联为正 向波,则属心电轴右偏;



精选ppt
11
心电轴测量—目测法(三)
若I导联为正向波, Ⅲ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 波,则属心电轴左(上)偏。此外,还可取其他 二个互相直交的导联,例如Ⅰ导联与aVF导联以 判定之,其结果大致相仿,但并不完全相同。

Ⅱ Ⅲ aVR
V6
V5
V4
V1
V2
V3
aVL aVF
精选ppt
19
正常心电图
精选ppt
20
二、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精选ppt
21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右心室向左移动,左心室被推向后 逆时钟转位 方,使V1~ V4 ,甚至V6均呈右心室
表面波型(r<S)。
精选ppt
17
顺时钟转位 clockwise rolation

Ⅱ Ⅲ aVR
V6
V5
V1
V4
V2
V3
aVL aVF
精选ppt
18
逆时钟转位 counterclockwise rolation
心电图的测量 和正常数据
精选ppt
1
一、心电图的记录
心电图记录于 心电图纸上
标准走纸速度 25mm/s
标准电压 1mm=0.1mv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可编辑课件
26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 • 提前的P波重叠于前面的T,且不下传,可无
QRS波 • 不完全性代尝间歇居多 •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可编辑课件
27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P波: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 时限:0.12~0.20s (3)PR段: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 时限:0.02~0.12s
可编辑课件
9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
10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2.QRS波群:为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波型:
13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正常Q-T间期及其最高限
R-R 间期度
心率
(s)
(次/min)
正常
正常 最高限度(s)
1.50
40.0
0.478
0.52
1.20
50.0
0.427
0.47
1.00
60.0
0.390
0.43
0.80
75.0
0.348
0.39
0.60
100.0
0.302
2.房性心动过速
可编辑课件
28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可编辑课件
29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 P波消失,代之规律的锯齿状F波,等电线消失 • F波频率250~350次/分 • 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心电图导联及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导联及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QRS波群形态因导联不同而各异,在标 准肢体导联中,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 联主波向下,Ⅱ、aVR、aVL、aVF导 联主波方向不定。胸导联中,V1~V6
导联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T波形态与意义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电位 变化。
正常T波形态圆钝,占时较长 ,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 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 肢较短的波形。
正常值范围
成人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 新生儿和儿童心率较快,随年龄增长 逐渐减慢。
各波段时限测量方法及正常值范围
P波时限测量方法
01
从P波起点到终点的时间。
正常值范围
02
P波时限一般小于0.12秒。
QRS波群时限测量方法
03
从Q波起点到S波终点的时间。
各波段时限测量方法及正常值范围
1 2
率减少或波形改善。
药物副作用监测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异常改 变,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可引起 ST-T段鱼钩样改变。通过监测心 电图变化,可及时发现并处理药
物副作用。
药物剂量调整依据
根据患者心电图表现及病情变化 ,医生可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包 括药物种类、剂量和使用频率等

06
心电图操作注意事项和技巧分享
附加导联及其应用
附加导联包括右胸导联、后壁导联等,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右胸导联(V3R-V6R)主要用于检测右心室病变,后壁导联(V7-V9)用于检测心 脏后壁病变。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疑心脏病变位于非常规部位或需要更全面评估心脏电活动 时,可使用附加导联进行心电图记录和分析。
02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 方向一致。在Ⅰ、Ⅱ、V4~ 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其他导联可因QRS波群主波方 向不同而发生改变。

3-心电图测量与正常值

3-心电图测量与正常值
* 窦性P波: PⅡ、avF 直立, PavR 倒置。
2、时间:<0.12s。双峰时,峰间距<0.04s。
3、电压:肢导联<0.25 mv、胸导联<0.20mv
*P波(P wave)
P波方向和形态:高尖、双向、低平、双峰、倒置。
4、 PtfV1
V1导联P波呈双向波时,应测量
—— 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 terminal force)。 PtfV1 =负向波的宽度(S)×负向波的振幅(mm)。
*T波(T wave)
1、T波: 心室复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时间、 电压变化。 2、方向: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与R波同向。 3、形态: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双支不 对称;顶光滑无切迹。 4、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同导 联R波的1/10 (V3最高可达1.5mv)。
5. T波的临床意义:
2、QTc * : 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 计算公式:Q-Tc = 实测Q-T间期 /√R-R。 正常高值:0.44s。 3、临床意义: ⑴Q-T间期延长: 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损害、药物影响(乙胺 碘肤酮、奎尼丁)、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低血钙)。 ⑵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效应, 高血钾。
Q-T间期(Q-T interval)
1、*正常值: 成人0.32-0.44s。
心率快Q-T间期短;心率慢Q-T间期长。 不同心率的QT限度(最高值) 心率 45 50 55 60 65 70 QT 0.50 0.48 0.45 0.44 0.42 0.40 心率 75 80 85 90 95 100 QT 0.39 0.37 0.36 0.35 0.35 0.34 心率 107 115 125 130 150 180 QT 0.32 0.31 0.30 0.29 0.27 0.26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PPT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PPT
MAX Rv5+Sv1<3.5(女) Rv5+Sv1< 4.0mV(男
) MIN Rv1<1.0mV,Rv1+Sv5<1.2mV,RavR<0.5mV
RI+ SIII < 2.5mv RII+ RIII < 4.0mv
电压增高:心室肥大
❖ 时间延长:心室肥大、 心室内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室性心搏、室内差异性传 导等。
4、间期的测量: ❖ P-R(or P-Q)间期的测量:
选择有明显P or Q波的导联进行(Ⅱ): 自P波的起点量至QRS波群的起点。 ❖ Q-T间期〈V3〉: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 程所需时间。
选择T波比较清晰的导联。 自QRS波群的起点量至T波终点。 ❖ 若心律不规则, 应取3~4个间期的平均值。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 波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电压:
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电压降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 身水肿、心肌炎、 心肌病、心肌梗 死、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气 胸等 及肥胖人。
Rv5<2.5mv,RI<1.5mV, RavF<2.0mV,RavL<1.2mV
HR(次/每分钟)=60(s)/R-R (or P-P)间距平均值 (s)
可查表。
不规则节律时测HR:
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 或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 乘以10。计头不计尾。
目测:
15~25格为正常。
(三)各波段的测量
1、电压 ❖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
顶点;向下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到 底端测量。若为双向P波,应以上 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值。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各波段时间与心率的检测:心电图 纸上横坐标代表时间,每一小格距离为 1.0mm,心电图机采用25mm/s的走纸速度 时,横坐标上1.0mm的距离等与0.04s。 心率=60/RR间期(或PP间期)测各波段 的时间应自该波的内缘的起点测至波形 内缘的终点。
ppt课件
17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V3 ~V6导联↑;aVR导联↓ 。在Ⅲ、aVL、
V1 ~V2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pt课件
6
P-R间期
• P-R间期代表从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 始除极的时间。在正常心率下,成年人P-R 间期在0.12~0.20s之间。
•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P间期 可能相应的缩短。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反之越长。
塞,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ppt课件
13
ST段及测量与TP段
ppt课件
14
T波
• 心室复极波。 方向: T波的上升速度较慢而下降较快,
双支不对称。方向:正常情况下Ⅰ、Ⅱ 、 aVF、 V4~V6↑;aVR波↓。
高度: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 1/10
ppt课件
15
T波及测量
ppt课件
16
第二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ppt课件
28
监测方法
• 1.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2.心电导联连接及其选择
ppt课件
29
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1.心电监护系统 • 2.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 3.电话传输心电图 • 4.遥控心电图监测仪
ppt课件
30
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心电监护系统: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内,常 配备心电监护系统。心电监护系统由一台 中央监测仪和4~6台床边监测仪组成,常 以生命体征监测仪代替。床边监护仪的心 电图信号可以通过导线、蓝牙、电话线或 遥控输入中心监测站。

诊断学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诊断学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各波段时程的检测
01.
RR间期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PR(PQ)间期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5.
QT(QTc)间期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P波时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4.
QRS时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心电图时程测量注意
一.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二.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横坐标为时
间,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 三.时间:横坐标,1小格=1mm=0.04
秒 四.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
心率的检 测
常用两种方法:
○ 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或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 数目乘以10
○ 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 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一.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二.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纵坐标为电压。
心脏解剖位置
一.横位心电轴可左偏, <-30°
二.垂位心电轴可右偏, >+120°
左右心室的对比
左室肥大,电轴偏左 右室肥大,电轴偏右 婴幼儿右室比例大,电轴右偏
平均心电轴 的临床意义 2
一.心室内除极顺序
○ 下列除极顺序异常会导致心电轴方向改变: ○ 激动起源于心室 ○ 室性心动过速 ○ 心室起搏心律 ○ 室内传导阻滞 ○ 心肌局灶纤维化,心肌梗死

所 有 肢
所 有 导
偏 移
导 联 及
ST

段 下
正 常 范
移围
导:
无.
明 显 偏 移
段 一 般 位



≤0.5mV

正常心电图完整完整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完整完整ppt课件

• 波形:反映心室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 I、II、V4 ~ V6导联主波:向上
–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 avR、Ⅲ、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
• Ⅰ、Ⅱ、avF、V4~V6导联
不应有Q波(可有q波)
–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向量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四.心电图导联体系: 五.心电轴的测量
ppt精选版
1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ppt精选版
2
心脏活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产生 电激动,它出现在心脏机械性收缩之 前。心肌激动的电流可以从心脏经过 身体组织传导至体表,使体表的不同 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
ppt精选每版 1大格=0.2sec
23
1. X轴(时间): 小格 40ms 中格 200ms 大格 1.0s 纸 速 25mm/s
ppt精选版
24
2.Y轴(电压):
小格 0.1mV
中格
0.5mV
2个中格 1.0mV
标准电压
10mm=1mV
ppt精选版
25
3.心率的计算:
• 律齐时: 每分钟心率=60/P-P或R-R(s)
– Q波小于 0.04秒,振ppt幅精选<版 1/4同导联R波
43
各导联波的电压正常范围:
• 高限:
RⅠ+SⅢ<2.5mV,
RaVR<0.5mV,
RaVL<1.2mV,
RaVF<2.0mV,
RV1<1.0mV,
R V1+SV5<1.05mV
R V5<2.5mV,
R V5+S V1<4.0mV(男) <3.5mV(女)

正常心电图完整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完整ppt课件
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可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改善情况。例如,对于心肌缺血患者,治疗后 心电图中ST段压低程度减轻或恢复正常,可提示治疗效果良好。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02
03
04
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与波形特征
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方 法
常见心电图异常及其临 床意义
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 R波的1/10。
U波形态与意义
U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是 T波后0.02~0.04秒出现宽 而低的波。
U波形态一般呈圆钝形或驼 峰状。
U波方向在正常情况下与T 波方向一致。
U波振幅一般较低,通常不 超过同导联T波的1/2或R 波的1/4。在某些情况下 (如心动过缓、低钾血症 等),U波可能会增高并超 过T波振幅。
线与V4同一水平处。
特殊导联
包括右胸导联和后壁导联等,用 于特殊情况下的心电图记录和分
析。
02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P波形态与意义
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 变化。
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 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 有轻度切迹。
P波方向在肢体导联中, Ⅰ、Ⅱ、AVF、V4-V6导 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 低平均可。
交界性心律
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逆行P波 出现在QRS波之后,R-P间期 <0.20秒。
室性心律
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方向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P波与QRS波无固定 关系。
传导阻滞类型及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二度房室传导阻 滞分为Ⅰ型和Ⅱ型,分别表现为P波后QRS波群脱落和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

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解心脏在运动状态下的功能和耐受能力。
监测心脏起搏器功能
03
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可以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
设置,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评估心脏康复效果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评估药物治疗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如抗 心律失常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等。
评估非药物治疗效果
心电图可以评估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如心脏康复训练、心脏手术等, 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和治疗效果。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05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诊断心脏疾病
01
诊断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为心
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02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变化,如ST段抬高或压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波倒置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
预测心脏事件风险
心电图的某些特征可以预测患者未来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如心肌梗 死、心力衰竭等,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心电图概述 • 正常心电图的特征 • 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 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的对比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01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的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记录心 脏电活动变化的一种图表,可 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变化。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 病的常用手段。
形成心电图。
心电图的导联
心电图的导联是指心电图机上与患者体表接触的电极,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电位 变化。

完整心电图学习课件

完整心电图学习课件
• 检测电极如对向电源描记出高T-P段, ST段表现压低。
• PR间期 从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代 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 正常值: 0.12 ~ 0.20s • 与年龄和心率有关 幼儿及心率快时,
PR 缩短;老年人及心率慢时, PR 略延 长,但不超过0.22s。
正常心室除极顺序
• 开始于室间隔中部, 自左向右除极; • 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除
胸导联心电图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直接记录探查电
极下方那一部位的心电变化。
导联轴: 每一肢导联正负极之间的假想连线。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
• 横向表示时间 – 每小格 - 0.04 s – 每大格 - 0.20 s
• 纵向表示电压 – 每小格 - 0.1 mV – 每大格 - 0.5 mV
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双侧心室肥大
• 大致正常心电图。 • 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 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 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 会影响心室肌的复极, 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ST-T改变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 • 缺血型改变 T波改变(高耸、低平、双向、倒
双侧心房肥大
• P波增宽 ≥ 0.12s, • 振幅 ≥ 0.25mV, • V1呈高大双向P
波, 上下振幅均 超过正常范围。
二 心 室 肥 大
左心室肥大
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重要) Rv5或6>2.5mV; Rv5+Sv1 >4.0mV(男) >3.5mV(女) R I >1.5mV;RavL >1.2mV; RavF >2.0mV; R I +SⅢ>2.5mV。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13页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14页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15页
QRS波群
波形和振幅
胸导联
形态:V1、V2导联中多呈rS型;V5.V6导 联中多呈qR、qRs、Rs或R型;V3、V4导 联中呈RS型(R波与S波振幅大致相等)。
振幅:Q波,V5.V6常有小Q波,但不超出 R波1/4,宽度不超出0.04s;R波, RVl<0.7 ~1.0mV,Rgt;1。
第12页
QRS波群
波形和振幅 肢导联 形态: 通常在工、Ⅱ、Ⅲ、aVL、aVF导联
中,呈qR、RS或R型;在aVR导联中,可呈 QS、rS、rSr‘或Qr型。 振幅: 大多数肢导联中,R波振幅在0.06 ~ 1.5mV之间,其中RaVR<0.5mV,RaVL<1.2mV, RaVF<2.OmV,RI<1.5mV。
测定P-R间期应 选择P波最宽, QRS波群起点清 楚, 最好有q波 导联, 普通选 择Ⅱ导联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11页
QRS波群
时间 普通测量标准导联中最宽QRS综合波群,或在V3导
联中测量 正常成人为0.06~0.10s, 最宽不超出0.11s。儿童
0.04~0.08s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38页
V1 呈rSr’(室上嵴)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39页
早期复期综合征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40页
或倒置 但若V1导联直立, V3导联就不应倒置。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专家讲座
第26页
T波
振幅 胸前导联中, T波较高, V2~V4导联可高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 钟 向 转 位
心脏循长轴转位的临床意义
–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 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 – 钟向转位也可见于正常人 并非都是解剖上的转位,而是心电位变化的结果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P波 QRS波群 ST段 QT间期
心电图波形组成:
P-R间期 J点 T波 U波
P波
练习1:
练习2:
查表法:
分别测出Ⅰ、Ⅲ导联QRS波群振幅代数和, 查心电轴表

+5

+2
-1
(+4,-2)查表
-4
+8°
作图法:
分别计算Ⅰ、Ⅲ导联QRS波群振幅代数和
-2
O
+4

A

+8°
±180º
-90º Ⅰ
-30º 0º
+90º
正常心电轴及其偏移
3 .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
心脏解剖位置
QT(QTc)间期
(四)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1. 概念: 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 向量的综合(平均QRS向量)。
用心电轴与Ⅰ导(正向)夹角表示平均 心电轴的偏移方向
(四)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2. 测定方法:
• 目测法: • 查表法: • 作图法:
※目测法 :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


不偏
左偏(背道而驰) 右偏(针锋相对)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 常数据
本节主要内容
一、心电图测量(掌握)
(一)心率的测量 ※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三)各波段时间测量 (四)平均心电轴 ※ (五)心脏循长轴转位※
二、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掌握)
心电图示例
(一)心率的测量
–查表法:
–常用简便方法:5×小格(0.04s)=1大格(0.2s)
QRS波群 1
1.时间: 0.06~0.10秒,<0.12秒 2.波形与振幅:
胸导联:
➢ 形态:较恒定,V1~V6 R波逐渐增高,S波逐 渐变小,R/S由小变大;V1、V2呈rS, R/S〈1, V3、V4呈RS,R/S=1,V5、V6 R/S〉1。
➢ 振幅:Rv1<1.0mV, Rv5<2.5mv,
T波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多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I、II、
V4-V6导联直立,avR倒置,其余可直 立、平坦、倒置、双相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纵坐标为电压, 通常情况下,1mm=0.1mV 正向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顶点;负向波
从基线的下缘到底端测量。 基线
P波:以P波起始前水平线为准(T-P段) QRS、J、ST、T、U等: 以QRS水平线/起点为准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三)各波段时间的检测
• RR间期 • P波时限 • PR(PQ)间期 • QRS时限 • QT(QTc)间期
否则为低电压
QRS波群3
3. Q波:
时间: <0.04s
振幅: Q波 <同导联 ¼ R波
异常Q波(病理性Q波):Q波过深或过宽,时
间〉0.04s,振幅〉同导联 ¼ R波
QRS波群4
4 . R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R peak time Rpt)
概念: QRS起点到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如有R’波应测
形态: 钝圆 时限:<0.12秒 振幅:<0.25mV(肢导联)
<0.2mV(胸导联) 方向:窦性心律
Ⅰ、Ⅱ、avF, V4-V6导联 直立 avR导联 倒置,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P-R间期
PR正常值:0.12~0.20秒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ST段
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 J点后0.04s开始测量至T波的开始 时限:0.05~0.12s
ST段水平延长(〉0.12s)与冠脉早期缺血有关 偏移正常范围:
(1)下移: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 (2)抬高: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
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 V3导联ST段抬高≤0.5mV
至R’峰,R峰呈切迹,测至切迹第二峰)
时限:≤0.04s (在V1、V2) ≤0.05s (在V5、V6)
Rpt
QRS波群5
各种波形的R峰时间测定
无R峰时间
J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
随ST段偏移而偏移
早期复极综合征
上移:早期复极 除极未完,部分复极开始
下移:心动过速
–横位心电轴可左偏,<-30° –垂位心电轴可右偏,>+120°
左右心室的质量比例
–左室肥大,电轴偏左 –右室肥大,电轴偏右
• 婴幼儿右室比例大,电轴右偏3 .平均心源自轴的临床意义心室内除极顺序
下列除极顺序异常会导致心电轴方向改变:
–激动起源于心室
• 室性心动过速 • 心室起搏心律
–室内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左偏
心电图时间测量注意
❖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 心电图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横坐标为
时间,1小格=1mm=0.04秒 ❖ P波及QRS波群:最宽的导联 ❖ P-R间期: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 ❖ Q-T 间期:最长的 ❖ 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
练习:
RR间期
P波时限
PR间期 QRS时限
Rv1+Sv5<1.05mV Rv5+Sv1<3.5mV(女)
Rv5+Sv1< 4.0mV(男)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QRS波群 2
肢体导联:
➢ 形态:Ⅰ、Ⅱ导联主波向上,avR导联主波向下
➢ 振幅: RavL<1.2mV,RavF<2.0mV RavR<0.5mV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R间期
HR
1大格 ———300次/分 2大格 ———150次/分 3大格 ———100次/分 4大格 ———75次/分 5大格 ———60次/分
练习:
1.HR计算
R-R 间期=23小格 23×0.04s=0.92s HR=60/0.92≈65次/分
2.算一算你手中的心电图心率是多少?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左后分支阻滞—右偏
–心肌局灶纤维化,心肌梗死
(五)心脏循长轴转位
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五)心脏循长轴转位
• 顺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
• 逆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
心脏循长轴转位
V1
V3
V5
逆钟向转位
RS
Rs
Rs
正常
rS
RS
Rs
顺钟向转位
rS
rS
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