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具备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级技术人才。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满足行业对这方面人才需求的增长,我们制定了以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工科基础知识,具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应对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时代要求的适应能力,善于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熟悉相关国家法规、规范和标准,能够进行机电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维修与管理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电气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4.专业拓展课程:包括行业热点课程、前沿技术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和拓宽人才培养的广度。

三、实践实习环节1.实验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实验、电气控制实验、自动化控制实验、计算机应用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

2.设计实训:学生参与各类实际案例的机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加强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到实际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了解和掌握生产现场的操作技巧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实验室建设1.机械设计实验室:配备各类机械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让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验和仿真。

2.电气控制实验室:配备各类电气控制设备和实验平台,进行电气控制实验和控制系统仿真。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职业能力:具备机电技术应用领域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发展: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 升的能力,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05 培养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
选拔标准:具备丰 富的实践经验和理 论知识
培训计划:定期进 行专业培训和技能 提升
激励机制:设立优 秀教师奖,鼓励教 师积极参与教学和 科研
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评价方法:采用创新项目、创新竞赛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创新成果、创新过程和创新能力等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职业素养评价
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 重他人,诚实守信
职业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 主动,勇于创新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 养方案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培养目标
02
培养内容
03
培养方式
04
培养评价
05
培养保障
01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机电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掌握机电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机电设备操作、维护和维修能力
具备机电技术应用项目实施和管理能 力
04 培养评价
知识技能评价
理论知识:掌握机电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实践技能:具备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 创新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团队协作: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 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
实践能力评价
评价标准: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评价方式:项目实践、实习、竞赛等 评价周期:定期进行,如每学期一次 评价结果:作为课程成绩、奖学金评定、就业推荐等的依据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告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2. 专业代码:XXXX3.学制年限: 学制:3 年;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4.就业领域及岗位:适应在各类机电企业中从事机械零部件生产、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生产的治疗检验与质量管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生产管理等岗位。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三、人才培养要求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见表1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表表四、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结合区域和学校的实际,与企业紧密合作,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

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

根据能力目标,形成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和素质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三个课程模块。

并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相对应的研究和开发,最终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

模式创新:1.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点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以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贯通”。

2. 积极推行校企联合。

通过与中国一汽海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金海浆纸厂、琼海玉柴机器有限公司、威隆造船有限公司、广东镇泰集团、金鹿集团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并完善工学一体、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完整版)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整版)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78
2
语文
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无人机方向:包括电子电工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无人机构造与原理,遥控技术,五门课程。
专业职业能力模块(专业技能方向课)
机器人方向:电子工艺实习,电力拖动,钳工实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PLC。
无人机方向:电子工艺实习,无人机模拟飞行,钳工实习,无人机操控实训,无人机摄影。
此外顶岗实习也是本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
3.能读懂无人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原理图;
4具有无人机的日常维护能力。
5.掌握无人机操作飞行能力。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素质教育、专业基础技能和专业职业能力三大模块。
素质教育模块(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物理与历史八门课程。
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课)
机器人方向:包括电子电工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五门课程。
2.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
3.掌握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4.掌握机械图样的基础理论知识;
5.掌握机械基础、电工识图、装配钳工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
7.掌握一般机电设备安装及修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8.掌握常规机械部件的检测知识;
9.掌握机器人的结构与原理等基础知识;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1月28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学制与招生对象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40301学制:三年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2. 专业人才需求分析(1) 行业背景分析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

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一方面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

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院,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机器人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机电领域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培养方案的建议。

二、基础课程学习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基础课程学习。

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基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课程学习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学习机械设计、材料力学、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原理、机器人技术等课程。

这些课程将使学生了解机电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能力培养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机电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各类实验设备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习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了解行业现状。

五、创新能力培养机电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需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课程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与研究,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实习与就业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机电工程技术人才。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或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就业需求,提升其就业能力。

七、终身学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机电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

学校可以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开设碩士研究生课程或为毕业生提供进修机会,以满足其继续学习的需求。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扩大。

为满足市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设计原则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适应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市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的要求。

2. 突出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通过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4. 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他们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具备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工程实施和管理的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进,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培养内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电一体化理论基础:包括机械基础知识、电气基础知识、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机电一体化相关实验和项目。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一、调研目的、时间、对象、方式1、调研目的:了解山东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情况,定位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及其他职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情况。

了解毕业生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听取各类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此作为我们高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依据。

2、调研时间:2012年9月23~10月24日。

3、调研对象:行业内的国有、民营等企业,具体有:三菱重工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烟台富士康、LG等。

4、调研方式:参观企业、与企业领导交流座谈会等.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1、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

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 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结构需求分析(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钳工装配、电工装配、焊接工、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实施方案

2012级三年制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用班级:机电1201、1202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二年五月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用班级:机电1201、1202)一、培养方案说明(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学制:全日制3年(二)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相关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初步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三)业务范围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1、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2、中等复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实施;3、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和操作;4、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初步设计与制造;5、在机电制造企业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

(四)业务要求1、职业岗位能力素质构成: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2、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掌握机电专业方向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计算、绘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设备操作能力和数控加工的编程和调试能力;能力素质基本能力与素质 专业能力与素质 人文素质专业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语 言 表 达 与 写 作 能 力计 算 机 应 用 能 力工 程 计 算 能 力外 语 应 用 能 力身 体 素 质 锻 炼 能 力思 想 道 德 素 质 心 理 健 康 素 质 文 化 修 养 素 质职 业 道 德 素 质 科 学 精 神 素 质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机 械 制 图 能 力机 加 工机 床 操 作 能 力机 械 设 计 基 本 能 力加 工 工 艺 设计 能力电 气 控 制 技 术 应 用 能 力电 子 技 术 应 用 能力P L C 编 程 能 力企 业 管 理 能 力企 业生 产 管 理 能力●具有设计简单的机电产品、机电控制系统的能力,具有设计一般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掌握设备性能、结构、使用、维修以及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1 专业背景机电一体化是一门涉及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和电子技术基础,具有综合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的专业人才。

1.2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机械、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

二、培养方案2.1 专业课程设置在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领域设置基础、专业、实践性课程,包括机械设计、电机原理、数字电路、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设计等,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实践教学开设实训基地,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并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工程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3 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创业基础和能力。

2.4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了解企业生产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了解行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与人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施方案3.1 教学团队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强专业领域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3.2 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教学设备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需求。

3.3 课程体系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3.4 实习基地合作与行业内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四、评估与提高4.1 教学质量评估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2 学生评价与调研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二、入学要求 (1)三、学制 (1)四、培养目标 (1)五、职业范围 (1)六、人才培养模式 (1)七、人才规格 (2)(一)职业素养 (2)(二)专业知识 (2)(三)专业技能 (3)八、课程设置 (3)(一)职业素养模块 (3)(二)职业能力模块(基础) (6)(三)职业技能模块(方向) (8)(四)职业拓展模块 (10)九、教学时间安排 (12)(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12)(二)教学计划安排表 (12)十、师资队伍 (13)十一、教学评价 (14)十二、校企合作 (15)十三、教学实施 (15)(一)教学资源库 (15)(二)教材选用 (15)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0513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机电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学校培养方向,专业需要创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符合岗位人才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自设置以来,立足**省**市及周边地区的市场,结合本省经济区域优势和办学特点,明确了专业办学定位。

确立了以“就业为目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的”的专业建设目标,构建“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彰显职教特色。

七、人才规格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职业素养1.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热爱劳动,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4.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职业道德,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5.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提高就业能力;6.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培养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7.有严谨务实、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8.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有敬业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6603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面向本地区五金刀剪行业、粤西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类、机电行业类企业的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管理和维修的岗位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自动生产线调试、运行、维护与维修、营销和技术服务等岗位核心技能,适应相关机电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应用、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岗位。

(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4.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路原理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识图能力,同时,熟悉相关CAD绘图软件,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5.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与日常维护保养。

6.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7.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8.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气等控制技术。

9.能初步进行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1)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1)三、培养模式 (1)四、培养目标 (1)五、主要职业范围 (2)六、人才规格 (2)(一)职业素养 (2)(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3)七、主要接续专业 (3)八、课程结构 (4)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4)(一)公共基础课 (5)1.公共必修课 (5)2 公共选修课 (7)(二)专业核心课 (8)1 专业核心课 (8)2 专业(技能)方向课 (10)3 专业选修课 (12)4 专业拓展模块 (12)十、教学时间安排 (13)(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13)(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14)十一、教学实施 (18)(一)教学要求 (18)(二)教学管理 (18)十二、教学评价 (19)(一)专业课程的考核 (19)1 过程性评价 (19)2 结果性评价 (19)3 课程总体评价 (19)(二)顶岗实习课程的考核评价 (19)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20)(一)校内实训基地 (20)(二)校外实训基地 (21)十四、专业师资 (21)(一)师资队伍构成 (21)(二)教师结构和要求 (22)十五、其他 (23)(一)毕业标准 (23)(二)编写说明 (23)附件: (24)《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专家评审意见表 (24)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代码:051300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学习形式:全日制三、培养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创建“双核心、三阶段、五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行业专家密切合作,依托区域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核心技能”为中心,经过第一、二学期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阶段,第三、四、五学期进行工学结合,交替学习提高阶段,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全面提升阶段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的能力从职业基础能力到专业核心能力最后到岗位综合能力,并达到五合一的目标,即“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融通合一”、“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合一”、“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合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合一”的目标。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机械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电气技术或电子设备理论知识的职业能力,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一)素质要求在校园文化、课程教育、职业环境中展开系列活动,达到职业培养的目标。

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较完备的法律(法规)意识。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备勤于思考、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探究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习惯。

4、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机械知识,能绘制和读识机械加工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

3、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基本知识,能识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

4、掌握电机和电气控制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或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5、掌握机械、电子、气动、液压技术、PLC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中的应用知识。

6、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动化设备结构的基本知识。

(三)能力要求1、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

2、对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使用能力和专业设备基本操作能力。

3、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4、具有熟练的电子、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分析常规电气、电子电路的能力。

5、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能力。

6、具有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7、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8、具备调试、维护、保养自动化设备的能力。

9、具备较强的职业承受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11、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三、修业年限:学制三年四、主要课程:1、电工基础(136学时)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的求解方法;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电容器的连接与充放电;磁场与磁路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定律;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专业代码6603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学历教育,三年四、职业面向表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主要面向机电设备制造及机电技术应用行业企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照明线路安装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机械装调技术、液压与气压控制技术及电子线路装调技术等知识;熟悉常用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维修、常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各种照明线路的安装与维护及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等技能;面向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和智能制造职业群,能够胜任机电设备装调工、维修电工、自动化生产线维护工、产品质量检验,机电设备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一线职业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养(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服务意识、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有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8)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9)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就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培养目标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1)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2)掌握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机电技术领域内开展创新工作;(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具体实践中,不同层次的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有所不同的,但是遵循上述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必要的。

二、课程设置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要有一个完整的课程设置,以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

一般来说,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基础理论课程: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后续的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等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等课程。

(3)实践课程:机械原理与设计、电气控制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4)选修课程:如CAD、CAX、CAM等相关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在机电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实施方式较多,以下列举几种方法:(1)课程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校内实习:利用学校内的实际机电工程项目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暑期实习:在暑期期间组织学生到有关机电企业参加实习,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毕业实习:学生必须在实际企业中进行3-6个月的毕业实习,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机电工艺操作和管理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单 位: 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培养层次:中职学 制:三年制二0一二年五月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并结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和《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为了适应我县农业特色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县委、县政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社会,熟练应用现代技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为了加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建设,以人才市场和企业岗位的动态监测为基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一、专业调研报告 (3)(一)专业历史背景与现状 (3)(二)专业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 (5)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 (7)(一)指导思想 (7)(二)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分析 (7)(三) 专业设置的教学条件 (9)(四)专业设置的教学特色 (10)三、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 (12)(一) 制定计划的基本原则 (12)(二)教学计划的构成及安排原则 (13)附件: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4)(二)培养目标 (14)(三)培养要求 (14)(四)骨干课程和实践环节 (16)(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16)(六)课程教学要求 (17)一 专业调研报告(一)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状背景:我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开办于1984 年,当时学校因地制宜,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到本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分析市场特别是本地市场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在充分考察、调研,反复论证后,报经上级部门同意,于1984 年开办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伴随改革发展潮流,面向石门县区域内兴起的农业特色和促进经济结构发展的工矿企业,学校坚持队伍建设与硬件建设两手抓,经过多年的努力,现行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理论知识,扎实的农机使用与机械设备基本维修技能的社会服务型人才,至此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已成为我校的主体和优势专业。

现状:首先,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应用专业已经拥有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为优良的教师队伍。

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现有专业课教师26 人,他们的特点是中青年教师比例大、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

中级职称17 人,达到了70 %以上,“双师型”教师 17 人,达到了 70 %,实验实训教师8 人,均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课教师24 人有本科学历,达到了100 %;有直接来自于企业的罗清发、马浩波、王志强、谯从云、胡贵佑等5名兼职教师。

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该专业教师多次在省、市技能比武中获奖。

其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已经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内部专业结构,逐步分化出了维修电工方向、机修钳工方向、制图员方向、农机具使用与维修等专业方向,使该专业初步形成了技能、就业指向明确的专业方向群。

图1 专业服务面向的产业群第三,该专业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上级的扶持,现已拥有12个实训室,校内实训工位达到生均0.8台。

第四,该专业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县农机局、常德市矿山机械厂、宝川连杆厂、海螺水泥、香港莱依迪国际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深圳连展公司等8家企业主动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养合同。

该专业毕业“定单式”培养比例达到了65%,且大多数从事机械制造与维修、农机使用与维修、钳工、维修电工等技术工种。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分析现阶段,通过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充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和专业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调研了一批大型机电企业和有发展前景的单位。

当前,由于市县两级政府均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石门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仅二三产业急需技能型人才10000余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推广,县内已经拥有近20000台新型农机具,且逐年增加。

县委县政府继续坚持调整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战略部署,引进了一批机械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机具的使用与维修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

每年需求专业技术人员至少500人。

石门虽地处内陆,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县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战略是以建设工业强县作为经济强县的突破口,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

我县现有作为本地经济发展支柱的机电企业113家,年产值95.7亿元。

尤其是大唐发电、兆恒水电、皂市水电、中美矽砂、海螺水泥、宝川连杆等亿元企业相继落户石门,使机电产品制造加工、组装与调试、销售与技术服务、操作与维护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逐年上升。

据调查,目前县内有34万劳动力,要实现农业兴县,工业强县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类专门型操作人才。

目前企业员工总数3.56万人,按每年5%正常减员计算,三年内需补充员工5340人。

根据石门县“十一.五” 、“十二.五” 发展规划,到2012年我县机电企业将新增133家,需新招收员工5万人,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每年需求在1000人以上。

随着我县生态石门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大批人员转移输出,需要进行机电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每年在1000人以上。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随着中部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

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

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工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人才需求日增,建设好本专业,大力培养机电专业技术人才,是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必需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装配、操作、维护、检测、故障分析和维修,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中专层次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能胜任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生产一线工作,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分析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和课程体系如方框图所示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成为懂法守法的公民。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数学、外语、计算机、企业文化知识等;3、业务素质:具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控制系统的调试、设备故障诊断、检测与维修、机械加工、机床操作、编程、维修及电机的拆装与维修的应用能力;具有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和造型设计能力;4、身心素质: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不断进取,在工作中有广泛的社交能力,适应各种环境。

(三)专业设置的教学条件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并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教材建设条件。

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材采用的是省教育厅中职学校规划或推荐教材,并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根据理论课“必需”、“够用”的原则,对原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整合,根据专业指向选用了部分专业性很强的教材和自编校本教材,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

2、师资队伍建设条件。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主要是通过培养和引进,注重在职研修,提高研发能力,建设一支“学历达标、职称合格、技能突出、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

3、实验实训室建设条件。

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12个,近500 个工位,有深圳中集、宝川连杆、大唐电厂等稳定优良的校外实习基地,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要和实习需要以及企业员工岗位培训需要。

建有8个校外实训基地,并计划投资520万元、新建、扩建14个实验实训室,使硬件建设日趋完善。

(四)专业设置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特色。

1、细化专业指向,贴近岗位实际。

学校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细化为维修电工方向、机修钳工方向、农机具使用与维修、制图员方向等专业方向,通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调整,并引进企业、行业标准,使学生就业岗位指向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较好的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的良好对接。

2、开展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

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县农机局、乡镇农机站、常德市矿山机械厂、宝川连杆厂、海螺水泥、玖龙纸业集团、深圳富士康、深圳连展公司等8家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教师到企业锻炼、企业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培训、校本教材开发、学生实习就业等多方面合作。

如,2004年3月与香港莱依迪国际光电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香港莱依迪国际光电有限公司提供20万元设备,建成了“湘北职业中专学校光电科技实验实习室”,并建成了光电科技培训基地;该公司把学校作为人才基地,今后补充员工主要录用我校毕业生;每年该企业派1-2名技术人员来校培训,学校派老师到该企业顶岗培训。

该专业“订单式”培养的比例达到了 65 % 。

3、培养培训并举,多种形式办学。

学校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培训任务越来越重的实际情况,学校两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采用模块教学,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认真办好机电专业学历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