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8)(含解析)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88)(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 100 天第89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答案】角度一,意境雄浑。
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角度二,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角度三,感情浓郁。
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赏析。
可以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来分析。
这两句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用“黑云”“日光”营造初一种危急的气氛,目的是为了衬托守边将士的英雄气概。
2.尾联诗人引用了“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案】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忠君爱国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中引用典故的作用。
诗句中提到的“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祖国的决心。
表现力自己誓死报销国家的爱国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32)(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 天第33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从练字角度赏析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妙处。
【答案】“破”写出国破家恨的悲哀,“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用草的茂密生长,来表现国家遭难,百姓生灵涂炭的现状。
【解析】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这首诗以《春望》为题,描述作者望到的景象。
【答案】国家残破,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
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解析】整体感知,理解诗句。
诗中一二联是作者所望,展开想象,加以描述,注意语句要通顺。
二、文言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3.为下列语句断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答案】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断句处一般为短暂停顿处或者语义相对完整处。
4.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加点词语。
(1)无案牍之劳形劳:(2)每移案案:【答案】(1 )使……劳累(2)桌子【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50)(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100天第 60 天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赏析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答案】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解析】本题考察对诗词名句的赏析,做好此题,要抓住语句的主要特点进行赏析,本句的特点是优美的景物描写。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答案】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做好此题,要认真读诗词,理解内容并摘录词语作答。
3、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答案】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主旨的理解,做好此题,要认真读诗词,理解内容并通过关键词语去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
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
③正:只。
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词语的意思(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2)上诘之,诘:(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4)安可诬一世之人,安:【答案】(1)喂养(2)责备(3)况且(4)怎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做好此题,平时要加强积累,做题时要结合句子意思去理解。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 8 天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夜雨寄北李商隐 (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点词语的作用,做好此题,要认真读诗词,“秋”即秋季,点明季节。
2、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答案】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做好此题,要认真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本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一实一虚。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主旨的理解,做好此题,要认真读诗词,理解内容并通过关键词语去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词语的读音和意思(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答案】(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做好此题,平时要加强积累,做题时要结合句子意思去理解。
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答案】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做好此题,要逐字逐句解释句中词语,尤其是重点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21)(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 天第22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用得好,请分析原因。
【答案】“敲”既是动作描写,又是细节描写,写出了诗人约客久候不到,内心十分焦燥的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字词的能力,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概括总结。
“敲”既是动作描写,又是细节描写,写出了诗人约客久候不到,内心十分焦燥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前两句景色。
【答案】池塘边的青草因为雨水而湿漉漉的,水面上漾起薄薄的水汽,远处的黄梅树静静地立在夜中,蛙声清脆悠远。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述的画面尽量符合作者的心情即可。
示例:池塘边的青草因为雨水而湿漉漉的,水面上漾起薄薄的水汽,远处的黄梅树静静地立在夜中,蛙声清脆悠远。
二、文言文阅读口技(节选)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3)几欲先走走: (4)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色:【答案】(1)夹杂(2)说出 (3)跑 (4)脸色【解析】考查学生文言实词的掌握,在平素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尤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词语形象,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现象。
在解释这些词语时,要注意(2)名:名词活用做动词(3)走:古今异义词4、用现代汉语描述下列句子。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9)(含解析)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9)(含解析)第一篇: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9)(含解析)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第100 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
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1.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答案】B 【解析】画线句子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奇异的想象,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只有B项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一句所表现的景象。
【答案】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
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
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只直译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的描绘,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紧扣诗句中的关键意象词语,然后借助于想象、联想展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尽量要做到描写细腻传神,语言优美流畅。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要点:思念家乡。
【解析】有“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分析可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做题时注意围绕所对应的重点语段或字词,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提炼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苏秦之楚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①,辞而行。
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揭者②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矣。
” 注:①卒:完毕。
②揭者:接待宾客的近侍。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2)(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 3 天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案】顺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平”“风正”说明路途很顺利。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答案】“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做好此题,要分析诗词的特点,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3、本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答案】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可以看出。
【解析】乡书不知道寄往何处,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二、文言文阅读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①弗②是故③自反④相长【答案】①不②因此③自我反省④互相促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的意思,做好此题,平时要加强积累,注意书写要正确。
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答案】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其中的好处。
【解析】要逐字解释词语,重点词语要解释准确,如“善”要解释为好处。
6、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节奏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答案】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解析】是故是因此之意,是一个意群,不能分开。
7、你对“教学相长”如何理解?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一谈。
【答案】教学相长,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
从学生的角度讲——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和难处。
学生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体验了成功,兴趣就越高,也就越谦虚,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因而进步就愈快;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体会到自己学问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6)(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 7 天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文中哪两句写出了清幽寂静的环境?【答案】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解析】“万籁此俱寂,”写出了万籁俱寂的环境,“但余钟磬音”以动衬静,更显清幽。
2、诗的尾联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答案】不矛盾,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以悠旷的晚钟的声音来反衬出夜晚的寂静,更体现出了夜晚的安静【解析】这是用声音来反衬寂静,和“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3、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首诗借题咏佛寺禅院,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后的愤懑抑郁之情。
B.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在“清晨”和“初日”之时“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
【答案】A【解析】这首诗借题咏佛寺禅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常嬉为墓间之事嬉:②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处:③复徙居学宫之旁徙:④遂居焉居:【答案】①游戏,玩耍②安置、居住③搬家④住【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做好此题,平时要加强积累,做题时要结合句子意思去理解。
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②此可以处吾子矣【答案】①经常把处理丧事作为玩耍。
②这里可以用来安置我的孩子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做好此题,要逐字逐句解释句中词语,尤其是重点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一百天【100】(含答案解析)
阅读一百天100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
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1.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一句所表现的景象。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二、文言文阅读:苏秦之楚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①,辞而行。
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揭者②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矣。
”注:①卒:完毕。
②揭者:接待宾客的近侍。
③就舍:回到宾馆。
4.用“/”划分朗读停顿(断2处)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苏秦和楚王这两个人物形象?苏秦:楚王:7.文中苏秦揭示楚国现状的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
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的句子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文中内容进行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三好生”陈庆苞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
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
他那时很自卑。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
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吸烟,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坐在下面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4)(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 5 天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解析】本题考查对致辞内容的赏析,做好此题,要抓住诗句的特点,本句是把老年的自己比作老马。
表现了豪情壮志。
2、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是全诗的核心。
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
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答案】B【解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全文的核心。
3、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答案】《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主旨的把握,做好此题,要整体理解全诗,结合关键语句理解主旨。
二、文言文阅读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③。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④可知。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87)(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 100 天第88天年月日班级某某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某某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首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某某路八千”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感情及主旨的理解。
诗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自己“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2.请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答案】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诗人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读来诗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鉴赏能力。
这两句诗即景抒情,既悲且壮。
诗人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二、文言文阅读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18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的词语是_ ____,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的词语是_ ___ 。
【答案】“阴阴”“又”【解析】“杨柳阴阴细雨晴”的意思是: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
“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
根据诗句的意思可解答此题。
2. ①第一、二句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描写这些景物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暮春;衬托诗人思乡的伤感。
【解析】根据“残花落尽”可知是暮春时节。
诗人运用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衬托诗人思乡的伤感。
3. 这首诗的“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思乡之情【解析】“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
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
二、文言文阅读食喻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
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
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3)(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 4 天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答案】枯藤、老树、西风,昏鸦。
【解析】树叶枯萎,刮西风是秋天的典型景物特征,“昏”即黄昏,与“夕阳”照应。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答案】A【解析】“秋思”的意思是秋天对家乡的思念,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感情。
【解析】“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断肠人”是因思念家乡而孤寂愁苦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词语的意思(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答案】(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做好此题,平时要加强积累,做题时要结合句子意思去理解。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天含解析
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26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答案】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理解文意,准确的把握诗中的意象。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2.在这首曲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解析】考查学生对情感的理解,表达了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二、文言文阅读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选出含有通假字的一项()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通假字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识记每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并会解释。
C止通只,只有。
4.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④止增笑耳【答案】①紧跟②一起③回头④笑料。
【解析】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要注意特殊文言词语现象,如“顾”古今异义词“笑”形容词活用做名词,笑料。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6)(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第97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结合诗意理解“羁旅”、“寥落”的含义?【答案】羁旅:漂泊他乡。
寥落:稀少。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概括词语积累直接判断即可。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诗歌的综合考核的题目,诗歌的综合鉴赏会涉及到诗歌的意象、意境、主旨、情感、手法风格等内容,一般题目答错误选项比较明显,答题时注意甄别。
此题选项B “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分析有误,这是诗人想象的,在理解诗歌虚实上出现了偏差。
3.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兄弟离散的惨状,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亲人分离的凄苦之情和对战乱的不满。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联系“弟兄羁旅各西东”“骨肉流离道路中”两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骨肉分离之苦,联系“田园寥落干戈后”了解诗人所暗示的造成这骨肉分离的原因,体会诗人不满情绪。
二、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读 100 天第79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可以看出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答案】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解析】第一、二句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间绿树间交加着鸟儿的啼叫鸣欢,万里晴空下款款的春风将落下的花瓣吹拂的四处飞舞。
用对偶的手法铺写了绿树,山鸟,晴风,落花,形象的描绘出春日景色,突出了其明媚的特点。
2、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答案】拟人(或夸张)。
表达效果:①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歌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活泼迷人、充满生机等;②或者: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解析】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诗句的精妙。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
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乙)宋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
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
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9)(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20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鹧鸪天①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释】①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通判,居镜湖三山时所写。
②玉瀣(xiè):一种美酒。
③黄庭:道经的名称。
④元,同“原”。
1、请赏析“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这句话中“卧”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赏析词语【解析】本题有难度,学生对赏析诗歌的方法不太了解,一般只会简单地说说诗歌的内容。
赏析,比之一般的分析句子,要细致些要生动些,细致,即要分析写法方法、关键词的妙处,句子表达的含义;生动,即分析的语言要有情感色彩,要有描述性,多形容多修饰,带有“赏”的特点。
【答案】“卧”指躺着,用过“卧”这个动词写出了诗人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景的姿态,表现了他生活的闲适、惬意。
【点评】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赏析诗句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时结合具体的诗句即可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解析】根据“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一句结合注释内容来理解诗人为国担忧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答案】既写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感慨也可)。
【点评】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体会作者情感时结合诗歌的内容、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即可。
3、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表面意思是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19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1、根据诗歌意境,体会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特点?【答案】(1)幽深、宁静的特点(或偏远、幽静)【解析】一、二两句的意思是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来表达山村的静谧。
2、请结合全诗的内容赏析诗的三、四两句“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中“闲”字的妙处。
【答案】(2)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解析】三、四两句的意思是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根据句意可知,“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3、联系诗歌意思,谈谈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
,【解析】根据诗歌意思,可知,“妇姑相唤浴蚕”是从正面来反映山村的繁忙,而“闲着中庭栀子花。
”一句,通过写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从侧面衬托繁忙景象。
【诗意理解】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二、文言文阅读买鸭捉兔苏轼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①,买一凫②而去。
原上兔起,掷之使击③。
凫不能飞,投④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⑤,奈何加我以投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⑥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⑦得他兔否?”【注】①鹘(hú):一种打猎用的凶猛的鸟。
②凫:野鸭子。
③投:掉落。
④其分:我的本分职责。
⑤搦(nuò):持握、捕捉。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将猎.而不识鹘__________ ②凫忽蹒跚而人.语曰____________③买一凫而去.___________ ④我谓尔.为鹘____________【答案】①打猎②像人一样③离开④你【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注意“凫忽蹒跚而人语曰”的“人”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人一样。
5.选出下列句中的“而”与“将猎而不识鹘”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A、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八则》)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C、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梵天寺木塔》)D、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答案】C【解析】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A项与B项的“而”都是表顺承,D 项的“而”表修饰C项与例句的“而”都是表转折。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投掷之苦乎?【答案】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我),这是我的本分,(你)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强加于我呢?【解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
如:“食”是动词吃的意思。
“奈何”是“怎么”的意思。
7.仔细揣摩短文,说说这则寓言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答案】示例:选用人才务必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不然的话,就会像该文描写的猎人那样,不但捉不住兔子,而且白白糟踏了鸭子。
(意思对即可)【解析】作者通过鸭子的这些风趣幽默、令人发笑的语言,善意地讽刺了那个猎人。
文章刻画鸭子的形态,用“蹒跚”一词来形容鸭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样子,既表现了鸭子的形体特征,又说明它不是捉兔子的材料。
并用鸭子拟人化的语言,来表现它不被合理使用,反吃投掷之苦的委屈和略带嗔怒的情绪。
当鸭子知道猎人是因为不识凫鹘,不是存心要它吃苦,便又转嗔为喜,举起宽厚的掌子,说了句笑话。
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长在心上的眼睛梅贻涵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
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
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
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
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
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
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
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
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
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
”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
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
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
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
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
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
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我在山上挖的。
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
”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
小驴赶紧往后躲,但还是被奶奶抓住了。
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
他流着泪说:“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
”奶奶笑了笑说。
8.根据文章内容,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 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 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项“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直接引出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鞋”是小说的线索,文章用它引出奶奶给小驴做鞋的情节,表现出奶奶对小驴的爱。
(2)小驴穿着破旧的鞋在雪地里找药的情节描写,突出了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感情。
【解析】此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读出围绕着“鞋”写出了奶奶对孙子的爱,还有孙子对奶奶的爱。
10.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此句运用环境描写,交代了小驴为奶奶上山找药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大雪封山、无比寒冷的氛围,表现了小驴为奶奶寻找治疗失眠草药的艰辛,体现了他对奶奶的爱。
【解析】自然环境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了怎样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什么样情感、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结合本文具体分析。
11.将本文的标题改为“奶奶的眼睛”,好不好?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好。
“奶奶的眼睛”则较为普通,既不形象,也没有文采。
而原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更合适。
因为“心上”一词最集中、最具体的表现了奶奶的爱,形象生动,深化主题,而。
(意近即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回答此类型题目时,先看标题的本义,在思考深层含义。
重点分析“心上”一词,最集中、最具体的表现了奶奶的爱,形象生动,深化主题。
12.文章结尾“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
”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答案】结构上:与文题相照应。
内容上:卒章显志,点明了文章主旨:我们只要用心去关心、关注别人,你就会对他的冷暖苦乐明察秋毫。
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解析】记叙文结尾的作有:(1)语义双关,以富有哲理的警句结尾,给人以人生的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回应标题和上文,使文章结构严密;或者是回答文章开始提到的悬念。
(3)画龙点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结尾的作用多种多样,有单一的,也多种的,需要联系上下文,得出解答。
13.读完本文后,请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
【答案】广告词示例:关爱留守儿童,呵护祖国花朵。
爸爸(妈妈),请别走得太远。
同在一片蓝天下。
【解析】根据此情景,写短信,称呼,内容(介绍小驴和奶奶的的近况),要求,语气委婉。
广告语,围绕“关心留守儿童”,语言简练即可。
(二)说明文阅读凶手WiFi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
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