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复习材料
伦理学 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伦理学复习资料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对于理解伦理学的核心原则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伦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学科。
一、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准则。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尊重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
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最大化幸福”。
这个原则认为我们应该追求最大化人类的幸福和福祉。
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为应该有利于他人的幸福,而不是对他人造成伤害或痛苦。
这个原则也强调了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
二、伦理学的理论伦理学的理论是用来解决道德困境和决策的工具。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伦理相对主义”。
这个理论认为道德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规范。
根据这个理论,没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来确定什么是对和错。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伦理普遍主义”。
这个理论认为有一些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不受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根据这个理论,有些行为是普遍错误的,而有些行为是普遍正确的。
这个理论强调了道德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三、伦理学的应用伦理学的应用包括医学伦理、商业伦理、环境伦理等。
医学伦理是研究医疗行为和决策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在医学伦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密性等。
商业伦理是研究商业行为和决策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在商业伦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如诚实和公正、尊重消费者权益和环境保护等。
这些原则帮助我们在商业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遵守道德规范。
环境伦理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责任。
在环境伦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等。
伦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规范伦理学:立足于价值——规范的方法,侧重于道德规范的论证、制定和实施来研究道德,其中涵盖了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的内容。
分为:价值论、义务论和德性论(美德论)三类。
2.科学的道德含义: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3.道德文化:是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道德,从总体上说属于精神文化的范围,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内在精神力量,是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内核,是人的意志、理智、情感的有机组合。
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深刻的内在性。
4.共产主义道德:就是无产阶级团结广大劳动人民,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和一切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服务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就是社会主义道德。
5.个人主义:就是一种尊崇个人利益和权利,捍卫个性自由的学说。
6.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就是适应各种职业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7.社会公德:⑴广义的,即把与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道德以及与个人品德、作风相对的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通称为公德。
⑵狭义的,即把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称之为社会公德。
8.什么是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道德活动中,人们依据一定社会的或阶级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对他人或自身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做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
9.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使人们接受和遵循其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并按其价值标准处世做人、塑造人的品德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10.行为道德价值:是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意识现象所具有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体现着这些实践活动和意识现象对一定的社会、阶级和个人具有的意义。
伦理学复习资料打印(DOC)
【伦理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公共伦理?一、公共伦理概念之辨析公共伦理既不是公共管理伦理,也不等同于政治伦理,它是服务型公共管理模式下的一种新型伦理形态,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与社会公共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在个性发展和道德约束间保持合理张力、规范公共领域中所有公共行为的价值准则。
它包括以下四层内涵:第一,公共伦理的主体是所有参与公共生活的组织与人员,既包括公共部门及人员,也包括参与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组织,还包括其他所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公民。
与公共管理伦理对公共行政伦理的进步一样,公共伦理扩大了公共管理伦理的空间与时间范畴,把所有参与公共生活的组织与人员都纳入了其中。
第二,公共伦理规范的是公共生活中的所有公共行为,既包括公共组织与人员的公共行为,也包括私人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行为;既包括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行为,也包括私人领中的公共行为。
第三,公共伦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它直接决定着公共领域的道德走向与精神建构,因此,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公共责任与合作是公共伦理的基本价值准则。
第四,公共伦理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性等特征。
公共性是公共伦理的本质特性,意指公共伦理是参与公共生活的所有成员,而不仅仅是公共管理部门与人员所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空间与准则。
平等性是公共伦理的关键特性,指在公共伦理规范下人们的交往方式不再考虑社会地位与等级,每个人都单纯作为人享有平等权利。
开放性是指公共伦理有可进入性和可分享性的特征。
服务性则根植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意指公共伦理是为公共领域以及参与公共生活的所有成员提供精神服务的价值体系。
【道德】伦理学中的“道”基本上是关照“天道”但又以“人道”为核心展开的,指示的是做人的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指示做人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的“人道”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集合体的类的人的做人原则、道理与途径,这是社会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方面;一是作为单个人的做人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这是个人做人美德方面。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1.伦理学的概念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2.道德现象的含义及特点含义:道德现象是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心理活动,思想观点的综合。
特点:(1)道德一定是在两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一定是在他人有影响的行为中体现的。
道德最优先的内容是一种社会道德。
(2)道德一定是以合乎人的身份、合乎人性、合乎人道的方式对待人。
3.道德行为的概念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
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
4.伦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伦理学的性质,伦理学是一门哲学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
第一,伦理学是一门哲学理论科学。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对道德现象进行理论研究,而且还要揭示道德现象的哲学实质。
第二,伦理学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
价值的评价是价值认识的主要方式。
进行价值认识就得有一定的价值尺度,在道德生活中这个尺度就是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其特点在于它是功利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
第三,伦理学是实践科学。
(规范层面)道德始终作为行为方式而存在。
道德意识只有转化为道德行为才是真正现实。
实践理性。
5.伦理学的任务(1)科学的揭示伦理道德的本质、起源、发展和规律。
(2)为人们的行为活动概况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对特定社会成员既有约束力,还有唤醒人们使自身、他人和社会不断趋于完善的能动精神,对人既有约束又有启迪。
(3)研究一代新人的成长规律。
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把伦理道德的科学认识,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进而转化为人们的自觉道德实践。
用道德规范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6.当代伦理学对伦理学的分类(1)描述伦理学依据经验描述的方法,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道德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再现,也叫记述伦理学。
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相比,既不研究行为的善恶及标准,也不制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研究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分析、科学分析。
伦理学复习
伦理学复习1、比较道德、不道德、非道德、超道德。
名词解释“道德”与“不道德”,实质上就意味着“好(善)”或“对(正当)”、“坏(恶)”或“错(不正当)”,并常常依其用以定性人本身还是定性人的行为而定。
“非道德”是指没有任何道德观念,或是对正确和错误满不在乎。
“超道德”意味着完全超越于道德领域,本身就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
无所谓善与恶,不属于道德的范畴。
2、道德关系道德关系包括人与超自然存在物(宗教道德),人与自然界(自然道德),人与自身(个体道德),人与其他人(社会道德)。
道德的对象始终并且只有人。
3、道德的起源简答A,超自然论。
价值源自于超自然存在物或原则。
(柏拉图的善,上帝,佛,阿拉等)B,自然起源说:自然法则论。
价值蕴涵于自然界本身。
(康德)自然人性论。
道德和价值完全存在于人类自身,而在,人类之外则没有任何价值或道德可言。
C,契约说。
道德是人与人在理性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
D,社会交往说。
道德是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的。
4、道德的层次A,底线道德和崇高道德。
B,习惯的道德和反思的道德。
习惯的道德是以习惯或传统为基础,经常在不加分析或批判性评价的情况下被接受。
反思性道德是对传统的道德进行批判的分析。
检验和评价后产生的道德。
5、道德与法律、宗教、经济简答道德并非以法律为基础,道德先于法律,道德为一切重大法律提供基本依据;法律把道德变成了可以通过奖惩强制实施的法规或制度,规定了道德的行为方式,法律是对社会道德的公开表述和支持。
二者在很多情况下一致,但是不能等同起来。
在早期时代,道德蕴含于传统、习俗、惯例和当时文化下的宗教活动中,宗教鞭策人们合乎道德地行动,宗教在历史上可能先于道德和法律,可能为道德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有效支持。
但是道德不必要、实际上也不应当以宗教为唯一基础。
亚当〃斯密论证了商业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且认为商业蕴含了互助友爱、自由平等、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等美德,商业精神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商业蕴含着道德的思想。
伦理学复习文档
一、道德与伦理(一)道德概念(二)伦理概念(三)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四)道德判断简述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一)道德概念总之,无论中西,道德一词都是社会人伦秩序与个体品德修养二者的统一,都包括规范准则、风俗习惯、品质修养、善恶评价等含义。
(二)伦理概念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时应当遵循的道理、规范和规则等。
(三)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个体道德”(personal virtues)所关注的对象是个体善,即个体应当拥有何种道德责任与义务,个人应当具有的基本美德和与此相关的个体行为规范,以及个体的心性修养、灵魂陶冶与人格善美等与个体的心性直接相关的问题。
“社会伦理”(social ethics)以社会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权利与义务关系为核心,专门研究社会应当具有的内在结构、交往秩序与运行法则,其主旨为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
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作为价值本身,个体道德为个体寻求价值合理性根据及其存在方式,社会伦理为社会寻求价值合理性根据及其存在方式;个体道德是关于修身的学问,社会伦理是关于治世的学问;个体道德以善为核心,社会伦理以公正为核心。
作为规范,个体道德具有特殊性,社会伦理具有普遍性。
作为日常用法,个体道德更具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社会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道德”与“伦理”都是被用作为同义词使用的。
这是因为,道德运行的机制是社会调控和个体自觉、他律和自律的统一,道德运行的目标是社会秩序和谐和个体心性完美的统一。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在行为上能够遵从社会的普遍规范,就足以保持一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而只有人们的旨趣、偏好、信念、理想、价值观等等在自主决定的基础上保持多样性,这个社会才是有活力的。
总之,凡属于私人领域的问题,还是留给私人去省思;凡属于公共的问题,就得交给公共机构、秉行公共原则去处理。
(四)道德判断1、道德判断的主体要素(1)判断者必须是不自私的,他不能仅仅从有利于自己的观点考虑问题。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一、伦理学的含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当代伦理学界对伦理学的分类1、描述伦理学2、元伦理学3、规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1、含义:依据经验描述的方法,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道德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再现,也叫记述伦理学。
2、类型:道德社会学;道德心理学;道德人类学;道德民俗学;元伦理学1、含义:又叫分析伦理学、批判的伦理学、伦理学的认识论、伦理学的逻辑。
主张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
2、类型:直觉主义元伦理学;新实证主义元伦理学;元伦理学的性质与特征:1、强调逻辑分析,不涉及社会历史内容;2、强调“中立”,是一种无原则的道德和无道德的伦理学;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规范伦理学1、含义: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探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本质和评价标准的理论。
2、类型:价值论—关于善和恶的学说。
(善、恶)义务论义务论—关于责任、应当的理论。
(道义论、功利主义)德性论——关于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的理论。
(品德、美德)二、规范伦理学的性质和特征(一)性质:注重价值分析的规范科学,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的结合。
(二)特征1、以价值分析方法为道德研究的基本方法2、以“应然”统摄“实然”的规范性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代美国的规范伦理学1、理论繁多,派别林立;(实用主义(杜威)、存在主义(巴雷特)、弗洛伊德主义(弗洛姆、马尔库塞)、现代功利主义(布兰特、图尔闵、辛格)、社会正义理论(罗尔斯)、基督教境遇伦理学(弗莱彻)、基督教伦理学(芬尼司))2、道德原则规范的构建服从于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想;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互补;4、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多尊重于个人生活;中国大陆的规范伦理学1、与前苏联规范伦理学同质;2、规范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一体;3、注重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研究;4、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思考题1、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的含义;2、当代美国规范伦理学的特点;3、中国大陆规范伦理学的特点第二章3、西方古典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1)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2)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特征;3)崇尚真理,热爱智慧;4)意志自由,提倡自我认识,尊重人权;5)博爱主义,号召普爱众生,平等待人;6)崇尚功利,渴求快乐与幸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科学性体现1、从社会的客观存在和社会的道德生活事实出发去研究道德问题;2、坚持从现实的社会道德关系中引申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3、承认道德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道德归根结底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人们总是从自己所处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1.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建立了伦理学,标志:《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出版2.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3.伦理的特点:1.广泛性2.永久性3.稳定性4.理论伦理学的三大类点:1.德性伦理学2.规范伦理学3.元伦理学5.道德的特点:1.具有很大的普遍性2.具有多方面的功能3.具有很高的理想性6.道德与政治的区别:1.道德与政治反映人们之间关系的角度不同2.道德与政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方式不同3.道德与政治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功能不同7.道德与政治的联系:1.政治变革和道德发展相互促进2.政治制度、政治决策与道德体系、社会道德风尚相互影响8.道德与法律的区别:1.道德与法律反映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2.道德与法律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方式和内容不同 3.道德与法律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不同9.道德与法律的标准是道德更高10.道德与宗教的区别:1.道德与宗教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方式不同2.道德与宗教对人们行为影响和调节的特点不同11.道德与宗教的联系:1.相互作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宗教对道德的施行起过保证作用 2.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道德的宗教化和宗教的道德化12.儒家:1.孔子(“仁”的二重含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2.孟子(性善论,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13.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孝、悌、忠、信14.道家:1.老子(主张清静寡欲、与世无争,要求人们做到无欲、无为和无争)2.庄子15.墨家:墨子(提倡“兼爱”的伦理原则)16.佛教:基本的原则主要概括为三条: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17.玄学:核心哲学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1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点:1.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2.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教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5.在道德价值的实施上,强调道德实践、知行合一。
伦理学复习资料
1.集体主义原则是对“集体”的规范和建设。
不能把集体理解为一种狭义的集体或小团体,小圈子,甚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一阶级,某一政治集团或某一国家。集体相对个人而言,就一般意义上说,它相当于整体范畴或社会范畴,就特殊意义说,它必须具体化为代表整体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而不是一个空间和名词概念。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主要有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
(2)孟子: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孟子》一书中。他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个
道德规范。提出“性善论”。
五.宋明理学的思想
(四)宋至明中叶: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出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本源,把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以朱熹和王守仁最为突出。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①统一的方面:集体利益是个人的集体利益,而不是绝对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利益实体;个人利益不是脱离集体利益的纯粹的个人利益,而是集体的个人利益。
②辩证的方面:集体利益不是简单相加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对于个人起着过滤和导向作用;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也具有过滤和导向作用,能筛选真假集体利益。脱离了集体利益的个人利益,往往流于一己私欲欲,而忽视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则会异化为专制主义、极权主义。
集体在代表整体或社会利益时存在真假程度问题,因而存在虚幻的集体。它声称代表社会利益,其实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其实只代表本阶级的利益,而以牺牲其他阶级的利益为代价,因而是虚幻的。虚幻的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有体现。真实的集体是把社会普遍利益秘个人利益真实地统一起来,是一个理想的集体,是“自由人联合的集体”。
自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以来,宣告了元伦理学(Metaethics)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它的代表人物,除了摩尔,还有普里查德、罗斯、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卡尔纳普、艾耶尔、史蒂文森、图尔闵、黑尔等等。元伦理学对于传统的批判,强调道德语言和概念的研究从而使伦理学日益严密和在科学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它否定道德的客观内容,难免走向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
伦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伦理学基础1.道德行为(1)道德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产生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
道德行为是与他人或社会有利害关系的行为,是自知的行为,是意志自由的行为。
(2)非道德行为行为主体未受道德意识支配或者对他人或社会不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
非道德行为明确指向那些不是由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也不涉及他人或社会利害的行为。
(3)道德的行为也称善行,指的是行为主体在善良动机支配下自觉做出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4)不道德的行为也称恶行,指的是行为主体在自觉地非善或邪恶的动机支配下做出的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2.伦理道德的必要性(1)伦理规范与社会有序运行➢社会伦理规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产物。
伦理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伦理反映了和平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客观矛盾的努力,社会伦理的目标就在于既要注重个人的发展和个人利益的满足,又要注重社会的发展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社会伦理规范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手段。
社会伦理承担着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向和相互关系、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使命。
(2)道德要求与个体自我完善➢道德是个体立身行事的价值旨归。
➢道德是个体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
3. 道德相对主义(1)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并且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
但相对主义者强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是一种口味,各有所好;对社会来说,道德是一种习俗,各不相同。
道德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或是相对于不同社会和群体而言的。
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无所谓绝对的善和恶,无所谓绝对的道德和不道德。
正如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口味那样,也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道德。
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
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
(2)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一.伦理学的基本发展形态(基本类型)1、元伦理学:优良道德之制定方法有时称形式主义伦理学或科学主义伦理学。
它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伦理术语(如“善”、“应当”、“正当”等等)的意义和道德判断的逻辑及道德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否定传统伦理的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方法,主张用逻辑实证,分析原则来分析道德,使伦理学形成象数学和逻辑学那样的“科学”。
元伦理学与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一起构成现代伦理学三大形态。
自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以来,宣告了元伦理学(Metaethics)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它的代表人物,除了摩尔,还有普里查德、罗斯、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卡尔纳普、艾耶尔、史蒂文森、图尔闵、黑尔等等。
元伦理学对于传统的批判,强调道德语言和概念的研究从而使伦理学日益严密和在科学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它否定道德的客观内容,难免走向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
2、美德伦理学:优良道德之实现是以品德、美德和行为者为中心的伦理学。
在美德伦理学中,主要的、基本的目的则是成为善良人。
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反对规范伦理学的所谓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的复兴。
代表人物有麦金泰尔(其代表作是《德性之后》)。
美德伦理学以“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为中心。
美德伦理学家认为:做具有美德的人比做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更为根本、更重要、更具有决定意义。
因为人们如果没有美德,那么再好的道德规范也不可能被遵守,因而也就等于零。
但当我们进一步追溯美德来源时会发现,一个人的品德乃是他的行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规范所得到的结果:“规范”和“做什么”是原因、前提,“品德”和“是什么”则是结果、结论。
3、规范伦理学:优良道德之制定是关于义务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一种哲学研究。
伦理学复习资料
【良心】: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
【荣辱】:“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里体验。
“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里体验-【-义务】: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进行的价值付出。
【公正】:不偏私,正直;”公正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
认为公正就是一种“同次相等的数”(即数的平方),所以公正就是永远与自身同一。
【正义】: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
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人们行为是否符合正义的客观标准。
【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封建制度的积极作用。
【功利主义】:主张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不但使社会无法发展,还会带来很多的有害因素。
持这种观点的人,实质上也是对集体与个人利益处理不当的人,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主观为自己过于强调了自我优先性,往往会牺牲集体利益满足个人利益。
但他没有看到集体利益得不到实现,个人利益是难以保障的,同时对社会的危害已经形成了。
故我们认为这种社会意识是危险的,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根本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
【善与恶】善是指符合社会历史进步的阶级、集团和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反之,阻碍、违背社会历史进步的阶级、集团和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就是恶。
伦理学复习资料
1.道德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产生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
道德行为是与他人或社会有利害关系的行为,是自知的行为,是意志自由的行为。
道德行为的性质取决于主体持有的怎样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实现还需要主体具有一定的动机。
2.道德认知是指行为主体持有的关涉道德的自觉意识或者在行为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明确具有道德意义的认识因素。
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动因,也是一个学习和获得新知的过程。
道德认知具有行为定向、统摄情感和形成道德自我等功能,大体经过反映、评价、升华和整合四个阶段。
3.道德选择就是个人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根据不同的道德要求并在各种具体的行为可能性中所作的权衡。
道德选择是一种主体性行为,是主体为完善自身而作出的主动取舍。
4.道德情感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一个人所具备的情感体验程度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
道德情感主要表现为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
5.道德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6.道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对自我或他人的行为的是非、善恶及道德与不道德等作出一定的价值评判,从而促使自我和他人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纠正不道德行为的社会活动。
道德践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7.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已做出道德选择,实现道德目的的精神与能力,它体现了道德主体的自制力。
道德意志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明确化和强化过程中形成,在道德实践中反复磨练。
8.道德习惯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
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有利害关系。
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克服不良的道德习惯,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
道德习惯是激发个体道德行为的又一个重要动因。
伦理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讲伦理学导论●什么是伦理学?如何理解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哲学思考和哲学考察。
伦理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于其研究对象——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性。
伦理学既是一门哲学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
伦理学学科表达出以下特点:(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2)理论性与操作性的统一;(3)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研究对象:1道德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表现为善恶对立并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以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意识、原则规和行为实践的总和。
2道德现象的特征①多样性;(主流与非主流)②变化性;(历时态与共时态)③复杂性。
(层次之复杂与结构之复杂)●伦理学的研究视野有哪些? .视角个人视角整体视角●伦理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和论证道德的社会本质与其发展的规律2、概括和阐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规体系3、应用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价值评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具体的研究和回答当代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大量实践问题。
4、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道德文明成果,积极汲取当代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全面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水准。
5、探求当代社会主义理想道德品质的构成,总结社会主义新人的道德成长规律。
伦理学研究的最高目的,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精神气质的社会主义新人。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一是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即是经济利益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利益,以与被决定者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不同解决。
二是社会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即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集体利益,还是社会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道德原则的容,也决定着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评价、道德品质形成的途径和方法的差别和对立。
伦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部分1、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伦理学对道德的研究一般涉及三部分内容:一是道德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的起源与发展规律,道德的本质、结构与功能等;二是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等;三是道德活动或实践,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建设等方面。
2、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伦理学界存在多种看法,将伦理学基本问题概括为道与德、群与己、义与利三个方面,比较而言,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更切中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实质。
道德与利益关系问题是人们道德生活的基本矛盾,是人们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最普遍最基本的伦理学问题。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伦理学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二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第一章1、理解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①家国同构基础上的忠孝伦理②公忠爱国的整体主义精神③仁爱和谐的伦理情怀④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追求⑤修身为本的尊道贵德传统⑥包容会通的伦理文化胸怀2、理解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①价值两分的张力结构 ②神人二元的伦理互竞 ③个人和权利优先④道义与目的两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历史贡献答: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的通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③提出并建构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型道德观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伦理和政治伦理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一)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和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2、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三大工人运动)3、自然科学的进步和重大发现。
(达尔文进化论)(二)理论来源1、英法唯物主义道德观;2、德国古典伦理学;3、西方传统伦理思想。
2、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变革、发展(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及意义(一)变革批判的继承,汲取其中的优秀成果1、第一,以唯物史观研究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使伦理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伦理复习资料
伦理复习资料伦理复习资料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了解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判断和处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伦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伦理学是研究人类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学科。
它探讨人们应该如何行为,以及如何判断行为的好坏。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道德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道德行为的规范性和价值性。
二、伦理学的主要理论1. 伦理相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标准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不同的文化和个体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种观点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个体自由。
2. 伦理普遍主义:伦理普遍主义认为道德标准是普遍适用的,存在于所有人类社会中。
它强调了道德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 伦理功利主义:伦理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的好坏应该根据其结果来评判,即根据其对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和利益的贡献程度来决定。
这种观点强调了最大化幸福和最小化痛苦的原则。
4. 伦理权利论:伦理权利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尊重。
三、伦理学的应用领域1.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研究医疗行为的道德问题,如生命伦理学、医疗资源分配、医学实验伦理等。
在现代医学发展中,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于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商业伦理学:商业伦理学研究商业行为的道德问题,如商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等。
在商业活动中,伦理问题的解决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道德关系,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伦理学的挑战和反思伦理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反思。
首先,伦理学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优质文档 新
伦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伦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一、名词辨析(4*5’)1.伦理与道德伦理:即指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原则,也即“伦类的道理”。
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1)道德指实际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伦理还包括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理论;(2)道德侧重于个人、主体、主观性,伦理侧重于群体、客体、客观性;(3)道德侧重于特殊性和方向性,伦理侧重于普遍性和双向性。
联系:两者均指现实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应当遵守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2. “实然”与“应然”“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原本是休谟提出的著名难题,即所谓的“休谟法则”。
“实然”、“是”、“事实如何”是客体独具的属性,“应然”、“应该如何”是客体的关系属性。
道德的实然性:表现的是一定的现实利益关系,表现的是道德的实际状态,因而,对人们提出的是现实的道德要求。
道德首先是现实道德生活的反映,道德规范首先是现实道德关系的概括。
道德的应然性:表明的是道德的理想状态。
道德表现的又可能是一定的未来利益关系,因而对人们提出的是理想的道德要求。
道德通过向人们展开这种对世界的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从而希望在现实的基础上达到把人们引向未来道德理想的目的。
也正是道德的应然性、理想性的特征,使人类增强了走向理想未来的信心,并充分展示出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理想世界的主体性。
3.道德的阶级性与全民性道德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和道德总是表现着本阶级的生活条件,包括三个方面:①阶级社会里的一切道德,都是不同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的反映,体现着不同阶级的意志和要求;②一切阶级都是从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来进行道德评价的;③一切道德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道德的全民性: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基于共同的生活条件和要求而形成的某些道德意识、行为准则等。
伦理学复习资料
道德概念: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正当与不正当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念品质、行为活动的总和。
1.基本问题:(1)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实质)(2)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3)善恶问题(4)现有与应有的关系问题(5)人的自由和道德责任问题2.简述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与性质。
⑴对象:道德⑵伦理学的性质:哲学的分支学科,被称为“道德哲学”。
⑶伦理学的定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本质,道德水平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
3.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谈谈如何学习伦理学?1、学习伦理学要同对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
2、要同学习哲学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3、要批判的汲取人类历史上各种伦理学理论中的有益成分。
4、要把理论学习同道德实践联系起来。
4.伦理学对道德的研究涉及的内容:1.道德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的起源于发展规律,道德的本质、结构与功能。
2.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
3.道德活动或实践。
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建设。
5.伦理学的研究方法:(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2)理性思辨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历史分析方法。
(5)价值分析方法。
第一章伦理学思想传统1.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阶段(1)先秦时期:萌生孕育和形成时期(2)秦汉至宋元明清时期:地主阶级伦理思想演变、发展、日益系统化并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3)近代时期:传统伦理思想遭受批判和资产阶级伦理思想艰难孕育于曲折发展的时期。
2.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1)国家同构基础上的忠孝伦理。
(2)公忠爱国的整体主要精神。
(3)仁爱和谐的伦理情怀(4)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潜在贡献:是指才能、品德等自身的、内在的贡献因素和运气、出身等非自身、外在的贡献因素。
3、节制,亦即自制,是受理智支配而不做明知不当做之事的行为。
4、人道主义,其实质是一种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是一种将人道奉为社会治理最高原则的社会的理论
5、基本权利:是指人们生存和发展必要的、起码的、最低的权利,是满足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而基本的、起码的、最低的需要的权利。
6、道德评价:是指在道德活动中,人们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他或自身的行为和品质做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褒奖态度,以达到“扬扇抑恶”的目的。
7、良心:从内容上看,是现实社会道德要求在个体内心的反映,是道德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的一种强烈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良心的表现形式是良知、良情、良意的有机统一。
8、谦虚:是指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是卑己尊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
9、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伦理强调外在规范、他律、理性认知,而道德是一种内心的生活,是立于信仰之上的自主的、可以自我求取的精神空间。
道德相对于伦理更具有永恒性和普世性。
伦理突出条理,更具理性层次,更具概括抽象性,而道德则更具体、更细致。
10、简述消除宗教异化的原则?
要消除宗教和宗教异化,应循由四大原则:
一是发展科学,破除引发神灵信仰的理智迷信;
二是正确对待死亡,避免引发神灵信仰的死亡恐惧;
三是提高生产力,消除导致神灵信仰的自然压迫;
四是改造社会,消除经济异化和政治异化以及社会异化,摆脱造成神灵信仰的社会苦难。
11、简述良心在个体道德活动中的作用?
(1)在行为前,良心对个体选择行为的动机起着制约作用。
(2)在行为进行中,良心起着监督的作用。
(3)在行为之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起着评价作用。
12、简述道德规范的特殊性?
(1)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2)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3)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4)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13、简述自由-人道社会的普遍原则?
(1)自由的法治原则。
社会的所有法律和道德,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得到全体成员的同意。
(2)自由的平等原则。
人人应该平等地享有自由:在自由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应该平等地服从强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自由的限度原则。
一个社会的强制,应该保持在这个社会的存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一个社会的自由,应该广泛到这个社会的存在所能容许的最大限度。
14、简述幸福的原则?
(1)应当使自己“对幸福的认识与幸福的客观本性相符”,这是追求幸福的正确的“认识原则”。
(2)应该使“对幸福的选择(欲)与自己的才、力、命、德一致”这是追求幸福的正确的“选择原则”。
(3)应当使“求幸福的努力与修自己的德性相结合”,这是追求幸福的正确的“行动原则”。
15、论述社会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答:(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起决定作用。
①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是由作为经济关系表现出的利益和利益关系所决定的。
如果社会不存在共同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有全社会成员共同的道德原则和主要规范。
③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和影响着道德的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一切道德体系的兴衰和起落,进步与消长,归根到底,也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结构状况的。
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迟早要引发社会或阶级的道德体系的新旧更替。
从总体上看,新道德总是具有根本不同于旧道德体系的性质,也必然程度不同地显现出人类道德的历史进步。
当某种社会经济结构内部出现了重大改革,社会道德体系必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了道德的转型。
(2)道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
①道德的变化发展和社会经济体系的变化发展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
道德的发展变化,在总体上往往落后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
在新的经济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取替旧的经济关系以后,旧的道德体系也就随之失去了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但是,在相当长久的时期内,它往往还会以完整的或残余的形式,继续在社会生活里发生作用和影响,有时甚至泛滥于整个社会。
②道德的发展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不同步性。
③道德能够相对独立地直接同上层建筑的其他成分发生某种关系和联系。
道德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而且要程度不同地直接接受上层建筑其他成分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政治和法律对它的影响尤为显著。
同样,上层建筑的其他成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而且也要程度不同地直接接受当时社会道德状况的作用和影响。
④道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每个时代的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分工而形成的独立领域,同其他类似的思想领域一样,都具有由它的前辈传下来的历史内容。
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出发点的特性。
由于道德毕竟不是经济关系本身,而是悬浮于经济关系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所以要完全根据新的经济关系的要求,来批判地继承旧的道德传统,改变社会的和个人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习惯,就一定要经过一个相当长久的过程。
总上所述,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反映着特定阶级(阶层)的利益。
同时,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在受制于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
16、论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的必要性何在?
答: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必要性:1、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应当特别强调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道德个体诚实守信的品格。
在全社会大力推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使道德主体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2、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引领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潮健康发展。
3、人是要有道德的,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一旦离开这个先进性的要求,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上邪路
4、要能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时常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就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而且,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也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思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人们思想的腐蚀,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想,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又要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保障通过诚实劳动所应取得的正当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