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李商隐无题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了无题诗特有的感情基调。
三、无题诗代表作——
《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品读探讨
这是一首抒离别相思的爱情诗。 写难以经受的离恨,终生不渝的 回忆和重见无期的哀伤,是李商 隐“无题”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 篇之一,意境朦胧,感情深沉, 极富艺术感染力。
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什么样的新意?
⑴原意: 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⑵新意: 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 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 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 “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 头发散乱 渐白也懒得去梳,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 愁之深。“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 月光的凄清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艺术特色
•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 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 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 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 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
• 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 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 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 隽永
李 商 隐 的
无 题 诗
[
]
一、走近诗人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
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一生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 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后。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 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 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 此后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 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 怀报国之志,在悲愤寂寞中死去。终年四十六岁。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概括颔联的内容: 爱情忠贞。 2.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
表情作用。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兴的 手法,极为熨贴。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 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 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 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 永。 “方”和“始”强化了这种怀感。成为表达坚 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二、无题诗基调
浓烈而凄清构成了无题诗的情感基调。 所谓“浓烈”,是说它绝不作浮泛的情语。所 谓“凄清”,就是说,无论诗中的相思与追求是 怎样的一往情深、缠绵萦回,那结果却总是伤怀, 总是无望,总是迷茫。 这种基调除了有着时代内涵外,还打上了诗人 自己的烙印。诗人深爱妻子王氏,然而婚后他辗 转奔波、漂泊四方,夫妻长年分居。正届中年, 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正是 个人的不幸和社会上的爱情悲剧互相融合,才形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 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 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和爱情上的 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二、无题诗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 《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 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 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 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 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 “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 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 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 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
• 4.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小结
这首诗是描写爱情相思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千百年来其影响巨大深远。颔联以“春蚕”“蜡 烛”一对最有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 至死不渝的爱情,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 千古传诵的名句。这种忠贞的感情是一种高尚的 精神,不管是对爱情、对友情、对工作、对事业 都需要。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之苦;后者 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 “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 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 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理解典故—— 见课后注释。 2.表意作用。
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以传说中的 仙山---蓬莱山 作为对方居处的象征,以王母驾下的青 鸟使者代为打探她的下落。
既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劝慰之情,也倾诉了自己绝对 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但这个 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 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写 完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如何,我们无法知晓,或许抒 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全诗构思巧妙,想象细致入微,比喻精确得 当,语言生动精辟、意境优美,如同一支动人的 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这首 “爱情的绝唱”——
三、无题诗代表作——
《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品读探讨
这是一首抒离别相思的爱情诗。 写难以经受的离恨,终生不渝的 回忆和重见无期的哀伤,是李商 隐“无题”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 篇之一,意境朦胧,感情深沉, 极富艺术感染力。
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什么样的新意?
⑴原意: 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⑵新意: 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 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 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 “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 头发散乱 渐白也懒得去梳,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 愁之深。“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 月光的凄清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艺术特色
•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 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 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 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 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
• 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 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 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 隽永
李 商 隐 的
无 题 诗
[
]
一、走近诗人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
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
李杜”。一生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 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后。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 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 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 此后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 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 怀报国之志,在悲愤寂寞中死去。终年四十六岁。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概括颔联的内容: 爱情忠贞。 2.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
表情作用。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兴的 手法,极为熨贴。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 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 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 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 永。 “方”和“始”强化了这种怀感。成为表达坚 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二、无题诗基调
浓烈而凄清构成了无题诗的情感基调。 所谓“浓烈”,是说它绝不作浮泛的情语。所 谓“凄清”,就是说,无论诗中的相思与追求是 怎样的一往情深、缠绵萦回,那结果却总是伤怀, 总是无望,总是迷茫。 这种基调除了有着时代内涵外,还打上了诗人 自己的烙印。诗人深爱妻子王氏,然而婚后他辗 转奔波、漂泊四方,夫妻长年分居。正届中年, 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正是 个人的不幸和社会上的爱情悲剧互相融合,才形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 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 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和爱情上的 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二、无题诗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 《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 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 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 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 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 “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 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 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 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
• 4.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小结
这首诗是描写爱情相思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千百年来其影响巨大深远。颔联以“春蚕”“蜡 烛”一对最有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 至死不渝的爱情,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 千古传诵的名句。这种忠贞的感情是一种高尚的 精神,不管是对爱情、对友情、对工作、对事业 都需要。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之苦;后者 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 “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 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 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理解典故—— 见课后注释。 2.表意作用。
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以传说中的 仙山---蓬莱山 作为对方居处的象征,以王母驾下的青 鸟使者代为打探她的下落。
既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劝慰之情,也倾诉了自己绝对 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但这个 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 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写 完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如何,我们无法知晓,或许抒 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全诗构思巧妙,想象细致入微,比喻精确得 当,语言生动精辟、意境优美,如同一支动人的 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这首 “爱情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