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会学论文

合集下载

性社会学论文

性社会学论文

五邑大学性社会学论文

思想与身体的束缚

——论缠足的危害

1.劳动力减半——加剧社会贫困

人类社会男女各占其半,女子缠足,半为残废,缠足时代的女子多以“没脚蟹”自比。脚小难行,行必扶墙,拄杖持杆,有条件者则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仅能步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背负的时有所闻,倘若孤立无助,那么由此室移至相邻的彼室也难以做到。至于出门行路,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远便以气喘吁吁,时不时地靠扶婢肩,倚柱而息,摸捏莲钩解痛除乏。若逢兵荒马乱,只有坐以待毙。缠足后的女子连走路都难,又怎能参加社会劳动呢?

2.女人是“玩物”——失去独立自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缠足后的女子,行动不变,无法参加社会劳动和家庭中繁重劳动,社会和家庭中的财富都是由男子创造的,她们失去独立人格和自尊,她们只是男子的附属,是属于男子的财产,男子把她们做为一种“玩物”。而缠足风俗的形成更加剧了女人是“玩物”。

3.折筋又断骨——身心受到摧残

金莲的缠裹,血泪斑斑,惨无人道。俗话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千百年来,为了缠足,使无数无罪无辜女子身心受到摧残。

通过缠足风俗形成原因及危害的叙述和分析,我们对这一陋习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这种陋习已成过去,可它却能给我们现代人以启示,使我们懂得了我们应该有健康、正确的审美意趣,不能盲从和跟风,同时,女人要独立、自爱、自尊,从而“缠足”这种陋习才不会重演。尽管“缠足”这种陋习才不会重演,可是新时期的女性穿得高跟鞋,简直就是变相“缠足”。高跟鞋,虽然是现代文明的衍生物,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这实际也和缠足、高底鞋如出一辙的。缠足是三寸金莲,风摆荷叶,而高跟鞋也是变相增高,强化曲线。为悦己者容,这些不能不说是缠足与高跟鞋的共同之处,但是给妇女姐妹带来的身心伤害,男士是体会不到的,而只有她们自己含泪买笑了。

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工作者问题探讨

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工作者问题探讨

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工作者问题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性工作者的想法也在不断地改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性工作合法化,让其成为一种正常的职业,获得了政府的保护。但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性工作仍然被视为一种违法或者不道德的行为,性工作者也与“卖淫”“罪恶”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性工作者问题,既能了解性工作者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一、性工作与社会结构

性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与社会结构存在较大的联系。性工作者的数量,性别,种族等因素均会影响他们的地位和权利。在发达国家,女性是性工作者的主要群体,这一问题与男女不平等和工资差距等社会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种族成为另一个影响性工作者地位和权利的因素,许多移民和非洲裔人士在性工作行业中往往处于较低地位,并且遭受种族歧视和迫害。

二、性工作者的生存状态

性工作者的生存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首先,性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往往充满暴力和危险。他们经常受到性侵犯、敲诈勒索、偷窃等威胁,缺乏法律保护。其次,性工作者经常被社会边缘化,缺乏生活必需品和社会福利,使得他们的生命质量大打折扣。此外,性工作者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杀、毒瘾和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

三、合法化与社会进步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性工作的合法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性工作者的合法化可以为他们提供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改善生活质量。但是,性工作的合法化也需要考虑到性工作者本体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性工作者孤立于社会之外,被迫在非正当渠道下寻找生计,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顺利发展,也不利于性工作者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社会学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

导论

同性恋是指个体在情感、性欲与性行为等方面对同性而不是异性产生吸引的性取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对同性恋的接纳度和认知逐渐提高。然而,同性恋在社会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偏见、歧视和不理解。本文旨在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一、定义同性恋

同性恋是指个体在性取向上倾向于同性而非异性。在社会学中,性取向被视为个体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一部分,既有生物因素,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

1. 肯定和接纳态度

近年来,社会对同性恋的接纳度逐渐提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也趋向肯定和接纳。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大学生中,超过70%表示能够接受同性恋,并认为同性恋个体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和尊重。

2. 保持中立态度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持保持中立态度。他们不排斥同性恋,

但也有些保留和观望。这可能是由于宗教信仰、家庭背景或文化传统

等因素的影响。

3. 偏见和歧视态度

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这种态度

可能源于传统的社会观念、缺乏对同性恋的了解以及对性取向的偏见。

三、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

1. 社会观念和文化因素

大学生的态度往往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观念和文化因

素对个体形成对同性恋的态度具有重要作用。比如,一些传统观念认

为异性恋是唯一正常的性取向,而同性恋则被视为不道德或不正常。

2. 家庭和教育背景

家庭和教育背景也对大学生的态度产生影响。家庭对性别角色的教

育方式、家庭成员的态度以及对性取向的认知水平,都可能影响到大

性社会学论文

性社会学论文

性社会学论文

通过对性社会学这门课程短暂的学习,虽不能说是受益匪浅,但有所收获却是不容置疑的。首先,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社会上还有这么一门学科,以前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说这门课程让我长了见识,这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这门课程也纠正了以前我对性社会学理解的误区,性社会学并不只是针对于“性”这个字,它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与性学社会学与性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与综合性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性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在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文学艺术以及法学等学科广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性社会学并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能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两性心理的学习,可以让你更多懂得人性的需要,并在交往中应用出来,能增加你的感染力,使你更有魅力,比如,一般女性都是比较爱美的,在与她的交流之中,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这会让你在交往中受益匪浅。这不是虚伪,这是交往的一种手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两性思考方向的不同,这是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开始至今的分工不同所造成的,在原始社会,男性由于体质原因(男性一般都比女性强壮)更适合于外出狩猎,而女性则留在家里做饭带孩子,再由于女性工作时说话不会干扰到工作,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些俗语。而男性由于狩猎是不能讲话的,而需要敏锐的判断力,所以也就养成如今男性的思维比较理性,而女性则比较感性。所以说女性较男性来说容易受伤,而这就需要我们多注意一下女性心理了,为了我们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由于懂得了这,我想在以后我会更加的理解她们的做法,会更加懂得如何处理与女性之间的问题。

政治社会学论文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与性政治

政治社会学论文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与性政治

政治社会学论文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与性政治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与性政治

巴特勒(Judith Butler)是当代政治社会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她提出

的性别理论对于性政治的分析和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

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以及它在性政治中的应用。

一、巴特勒的性别理论

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性别困扰》(Gender Trouble)中。在这本书中,她挑战了传统性别观念的二元对立,并提

出了性别是一种表演的观点。她认为,性别不是生物学的差异,而是

一种社会建构的行为。

巴特勒引入了“性别表演”的概念,认为性别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言语和装扮等方式来表达和展示的。她认为,性别的二元对立,

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的规范所创造和维持的。因此,性别并非固定不变的特征,而是一种不断被重复和再现的行为。

二、性别理论在性政治中的应用

巴特勒的性别理论对性政治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她的理论提醒我们要批判性地审视性别规范和性别身份的建构。传统

的性别观念常常导致对于性别非二元的排斥和歧视,而巴特勒的理论

呼吁我们要超越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尊重每个人的自我认同和

表达。

其次,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为性别政治中的性别平等争取提供了新的

视角。她的理论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主张通过打破传统的

性别规范和创造多元的性别身份来实现性别平等。

此外,巴特勒的性别理论还对性别政治中的权力关系和身体政治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她认为,性别的建构不仅仅影响了性别身份的认同,也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于性别身体的权力认知和控制。她提出了“规训”(disciplinary)和“生活文化”(biopolitical)等概念,揭示了性别政治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性别社会学分析-社会学论文-管理论文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性别社会学分析-社会学论文-管理论文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性别社会学分析-社会学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性别社会化与体育参与

性别社会化又称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研习如何做个社会规范和期望的男人或女人,即是个体形成不同性别的规范、期望,并使自己行为与之相符的过程[1]。性别差异是贯穿生命全程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因此,“社会化”成了两性性别角色差异形成的一个关键概念。所谓社会化,简单而言,就是一个“自然人”被塑造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体育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体育是实现青少年社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体育参与”一方面是参与者塑造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过程[2],是围绕如何形塑、锻炼人们身体的社会安排;另一方面是一种社会化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背景,也是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一项“社会化”意义上的制度安排。因此,体育参与的一贯行为与社会化不可割裂开来进行讨论[3]。和其他如地位、阶层以及权力等社会结构因素一样,通过对人们的“体育参与”倾向的培养,“社会性别”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得以复制。当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青少年也自然地习得了性别上的差异性。通过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诠释性别角色差异是如何

经由社会化附着于青少年体育参与。

2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性别社会化分析

2.1青春期男女两性生理的变化与体育参与

青春期是青少年很重要的心理、生理发育时期,是个体性别刻板定型最强的阶段,又被称为性别强化期。这一时期激素的变化使女孩的脂肪量、男孩的肌肉量增加,这使得男孩在速度和力量等运动素质方面都比女孩占优势。而且从儿童期到青春期,在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变得更加明显的有利于男孩[4]。这些加强了男性坚强、勇敢、雄心勃勃、事业有成的性别刻板印象。相比较男生而言,社会会告诉女生们应该表现更多的温柔,更少的顽皮,同时对青春期女生行为规范的约束更多。至此减少了女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加之,女性生理周期的禁忌形形色色,使女生心里形成自觉的性别认同。开始相信身体方面天生柔弱,不如男性,女性不适合参与激烈的体育运动。温柔、体贴、贤淑的女性角色定位使许多女性拒体育于门外,即便是参加体育活动也多是能展示女性魅力的或是运动强度低的体育项目。这些强化了女性柔弱、细腻、文静、应是贤妻良母的性别刻板印象。女生第二性征可能刺激父母将自身早已内化了的社会性别文化灌输给孩子,限制孩子的言行。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女生,社会已为她指明了未来的社会角色—妻子、母亲。

试析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

试析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

价值工程

0引言

根据马斯洛需要的五个层次,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以及性等。性是和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有着密切关系的大问题,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性社会学研究是相当必要的。西方对于性社会学研究在十九世纪就开始了,但是我国的性社会研究才仅仅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本文试析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试探讨中国性社会学发展的研究方向。

1什么是性社会学?

1.1性社会学的定义目前,在社会学界对于性社会学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T·M·坎多在《转变中的性行为与家庭生活》(1948)一书中提出:“性社会学研究有关性行为的特定领域。并且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地把注意力转向一些差异形态,例如色情品、强奸、娼妓和同性恋。”这一对性社会学的解释有些偏颇。性社会学除了研究与性有关的差异行为和社会问题外,还应该包括对于人类的性观念和性态度等常态行为相关的各种课题的研究。美国性社会学家J·M·汉斯林的《迈向性社会学》(1978)是这样解释性社会学的:“性社会学并非社会学的外围领域。它所研究的乃是作为社会秩序基础之中心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文化诸群体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中国学者刘达临的《性社会学》(1988)则认为“性社会学是研究人类性行为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性社会学是性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学际学科’。”①上述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性社会学的概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性社会学,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野来探讨与性相关联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同时也从性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一门社会科学。

基于社会学的性观念与性教育的研究

基于社会学的性观念与性教育的研究

基于社会学的性观念与性教育的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性观念和性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公

众对性健康和性意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们对性的认知也逐渐

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理性地对待

性和性教育,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

性观念和性教育。

一、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性观念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性观念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

些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对性的认知往往是保守的。例如,在一些南亚和东亚的国家中,传统上对女性的性态度比较封建,

大众普遍认为女性应该保持贞洁,而性关系应该局限于婚姻关系中。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中,社会文化背景更为开放,人们对

性的态度也相应开放,认为在成年人之间,性关系可以是任意的、自由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还会影响人们对于同性恋、双性恋等性倾向的

看法。在一些传统文化国家中,同性恋、双性恋等性倾向被视为

不正常的行为,并因此受到歧视和压制。但是,在一些西方国家

中,这些性倾向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公众视为被尊重和接纳的社会群体。

二、社会学的视角下的性教育

在通常情况下,性教育通常被视为一项生物学教育。但是,性教育在社会学的视角下能够更全面地进行研究。社会学角度下的性教育可以更好地考虑到性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性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健康的性行为知识、更好地认同自己的性别身份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建立更健康和平衡的性观念和行为。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性教育,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发现性教育需要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于性的态度和认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制定不同的性教育政策,以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此外,性教育应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可以采用在线教育,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性社会学 论文

性社会学 论文

性别认知

陈裕发3112003925

“伪娘”成为一种当下的社会流行时尚,引起争议本就在预料之中,它具有意义,同样也有失落意义。观点的碰撞,可以激发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增加社会的宽容度。每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带来不同的声音,正好符合民主进程的规律,是对民主意识的一次洗礼。然而,一方面,“伪娘”娱乐毕竟只是一种浅层的快感消费,快餐式的文化与瞬间的笑声掩盖的是社会的浮躁,背后是转型社会中人们普遍具有的精神危机与压力,在“伪娘”盛行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社会的人文关怀,要正确理解性与社会的关系。

“伪娘”来自于日本动漫界的名词,是指正常男性角色通过变装之后,有女性一样的美色。一般来说他们的性别认知是正常的,即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一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纯粹表演为性质的角色反串,比如梅兰芳、李玉刚。对于反串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并乐于欣赏的。通常人们不会将他们称为伪娘。

性别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内在确知。普遍认为,孩子在五岁之前会完成性别认知的整个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不需要在性别认知方面给孩子很多专门的教导,因为孩子会从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吸收信息,来建立性别认知。很多事实表明,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他们需要来自同性父亲或是母亲的帮助,来鼓励他们建立坚实稳定的性别确知。

认知性别,我曾认为是那样理所当然的事,生下来是男性便是男

的,是女的便是女性。可在后来的成长认知中,我了解到有那么一群人,对自身性别的认知有障碍,这使他们或多或少陷入了某种痛苦之中。他们因为不同于大众对于男性与女性普遍的认知,被迫承受着诸种议论与压力。无论是何种因素导致的这一人群的出现,我认为都不应该将其判定为是一种错误,一种病态。他们若真有错,那便是他们没有让自己迎合大众的认知。就如同我们对同性恋的看法转变一样——从罪恶到宽容,从厌恶到理解,对伪娘的看法或也要经历这样艰难的过程。即使最后依旧不能做到理解,但至少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客观尊重态度去看待他们。至于说有一部分人认为伪娘的出现会误导青少年对性别的认知。我不能否认这种影响的存在,而且现在影视作品中阴柔风的男性角色与中性风的女性角色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传统性别认知产生了冲击,但我必须说永远不要低估青少年的判断能力,他们绝没有大人们想的那样低能。

关于李银河性社会学观点浅谈

关于李银河性社会学观点浅谈

关于李银河性社会学观点浅谈

李银河是当代中国最富有社会影响力同时又最富有争议性的社会学家。她在性社会学方面大胆的言论给中国社会的性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此,我们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在李银河心目中,“性自由”的底线是:第一,当事人自愿;第二,私密场所;第三,成人之间。进而她提出了诸如“一夜情和婚外恋是合法的,卖淫非罪化”等诸多挑战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的观点。但是性社会学究竟研究的是什么呢?引用著名性社会学家潘绥铭先生的定义:“即研究关于性的社会属性、社会观念、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社会行为、社会角色、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等等。”它的研究目标同社会学的研究目标应该完全一致,应该有一个社会学家的社会责任。而根据李银河的性学三基石,自愿、私密、成人来看,也就是说“换妻、婚外情”等行为都是合理的。我之所以用合理而非合法是因为很难从中看出道德和法律的作用。

她这些在当今社会都算是亚文化了。而她的这些观点应该深受西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性解放思潮的观点影响。是一种文化的接触、突变,通过与西方性解放思潮思想的接触、融合,产生了她现在的理论。但是个人而言,不是很赞同她的观点。

首先,文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李银河的思想能在中国现在有如此的影响力与中国传统对于性的压抑有关,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寻求一种解脱的方式,于是跟西方的性解放一样,人们也首先从此处开始了。但是文化是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文化应作为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从这一点来讲,从西方性解放的后果来看,这种理论都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西方性解放运动的二十年后,离婚率、未婚妈妈、各种疾病、青少年犯罪率激增等各种社会问题全部凸显出来。这是需要用时间才能证明出的惨烈的代价。其次,李银河的这种观点还是一种对道德的摧残。虽然她认为比如“婚姻制度不是永恒的,一夫一妻模式显得过于单调”这些在道德上没有问题,但是个人觉得深究的话就会发现这其中的道德问题,甚至不仅是道德问题,更牵涉人类文明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关于一夫一妻过于单调,如果一对夫妇他们有了孩子,他们自己每天去参加所谓的换妻活动,把他们的孩子置于何地呢?当他们每天寻欢作乐的时候有想过他们的孩子?孩子的思想观念,教育怎么进行呢?父母都那样,他们的孩子会不会在未成年时就已经性混乱呢?那样,即使说是“自愿私密,成人”又有什么用呢?鼓励所谓的换妻,其实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把社会性用自然性代替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放纵所谓的欲望从社会进程来看也许是一种打破传统束缚的进步,但是从人类进程来看,其实是一种从理性到兽性的倒退。

性社会学 第十章:性交往与性的社会网络

性社会学 第十章:性交往与性的社会网络

二、涉性的人际交往
涉性的人际交往指交往的双方虽然从长远来看 是试图建立某种形式的性关系,但是在交往的 当时却不一定具有直接的和明确的性动机,或 者并不一定对目前交往的这个具体对象怀有性 企图。
它与性交往的最主要区别是,性交往是在直接 的性活动中进行的交往,而涉性的人际交往却 是在直接的性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涉性的人 际交往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通常所说的“谈恋 爱”、“求爱”或者“择偶”。
2
“性交往”的理论来解释以前
那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情况?(P97)
3 的作用?(P100)
wk.baidu.com
四、性别偏见
性别误解一般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形 成的。性别偏见则是主流社会故意制造的一种 工具,用来维持自己的秩序。它往往表现为对 弱势性别的歧视。
五、多元性别之间的交往
至少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里,多元性别 之间的交往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很现实的 生活问题。居于人口多数的异性恋者应 不应该与那些其他社会性别的人交往, 又应该如何与他(她)们交往,这很快 就会引起社会的讨论。
三、性别误解
性别误解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 同性别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不了解、猜疑、 偏见和误会。
性别误解也可以指属于某个性别的大多 数个人都相信的、对于其他性别的偏见 或者误会。
性别误解主要是指发生在男女两大性别 之间的种种误解,但是同性恋者与非同 性恋者、双性恋者与非双性恋者之间, 也同样存在这种性别误解。

社会学论文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社会学论文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社会学论文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

因素的研究综述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导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大学生的性行为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

注的话题。本文旨在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行为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影响这一现状的因素。

一、性行为现状

1. 性行为普遍化趋势

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和性教育的普及,女大学生的性行为普遍化趋势逐渐增加。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有性经历。

2. 性行为频率与伴侣数量

女大学生的性行为频率和伴侣数量呈现多样化。有的女大学生选择保持贞操,

有的则选择与固定伴侣发生性关系,还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多个性伴侣。

3. 性行为态度与价值观

女大学生的性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也存在差异。有的女大学生对性持保守态度,

将其视为婚姻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女大学生则更加开放,认为性是个人自由和享受的一种方式。

二、影响因素

1. 社会观念与价值观

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对女大学生的性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性观念和道德

约束可能导致女大学生对性持保守态度,而较为开放的社会观念则有助于女大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2. 性教育与知识水平

性教育的普及和女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性行为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性教

育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了解性知识,提高性行为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3. 媒体与网络影响

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使得大量的性相关信息可以轻易获取。这些信息可能对女大

学生的性行为态度和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引导她们形成不同的性观念。

4. 人际关系与社交环境

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环境也会对性行为产生影响。与性伴侣的关系、朋

社会学论文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状况探究

社会学论文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状况探究

社会学论文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状况探究

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状况探究

引言

在当代社会,同性恋话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

观念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同时也希望能够在大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找到支持和理解。本文将探究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的状况,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影响和对策。

一、同性恋在大学校园中的存在

同性恋在大学校园中的存在并不罕见。随着社会的开放,大学生们更加勇敢地

表达自己的性取向。他们可能是在大学期间才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也可能是在高中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性取向。无论何时,大学校园都成为了他们接触同性恋群体、寻找自我认同和建立情感关系的重要场所。

二、同性恋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尽管大学校园相对开放和包容,但同性恋大学生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首先,他们可能会遭受歧视和偏见,不被部分人群接受。其次,同性恋大学生常常需要面对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同性恋大学生也可能面临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问题,他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份认同。

三、大学校园中的支持和资源

为了帮助同性恋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许多大学提供了各种支持和资源。例如,一些大学设立了LGBTQ+组织,旨在为同性恋学生提供安全的空间和社交

机会。此外,心理咨询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可以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帮

助同性恋大学生处理压力和情感问题。同时,大学还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增加对同性恋和性别议题的了解和认识。

四、建立包容和平等的大学环境

社会学论文男孩危机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挑战

社会学论文男孩危机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挑战

社会学论文男孩危机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挑

社会学论文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如男孩危机、剩女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等。这些问题

不仅对个体生活产生了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就

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性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男孩危机

男孩危机是指男性在多个方面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尤其是在教

育和就业领域。近年来,大部分招生比例倾向女生的大学以及诸多职

业领域对女性更为倾斜,使得男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此外,现

代社会对男性的角色定义和期望也在发生变化,使得男性面临着心理

和情感压力。

男孩危机的出现与社会性别观念的演变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过去,社会倾向于认为男性应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而女性则更

适合从事照顾家庭的工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性别平等观念的

普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期望逐渐被重新评估和重构,这导致了男性

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

要解决男孩危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门应该关注男孩

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多针对男孩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同时,家庭和社

会也应该改变对男性的期望和评价,给予男孩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

他们不受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实现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

剩女现象是指年龄较大但未婚的女性数量增加的现象。与此同时,

女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剩女现象和女大学生就业难

一起构成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一种被动局面,让女性面临就业和婚姻的

双重压力。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职场中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社会学论文

通过对性社会学这门课程短暂的学习,虽不能说是受益匪浅,但有所收获却是不容置疑的。首先,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社会上还有这么一门学科,以前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说这门课程让我长了见识,这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这门课程也纠正了以前我对性社会学理解的误区,性社会学并不只是针对于“性”这个字,它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与性学社会学与性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与综合性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性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在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文学艺术以及法学等学科广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性社会学并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能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两性心理的学习,可以让你更多懂得人性的需要,并在交往中应用出来,能增加你的感染力,使你更有魅力,比如,一般女性都是比较爱美的,在与她的交流之中,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这会让你在交往中受益匪浅。这不是虚伪,这是交往的一种手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两性思考方向的不同,这是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开始至今的分工不同所造成的,在原始社会,男性由于体质原因(男性一般都比女性强壮)更适合于外出狩猎,而女性则留在家里做饭带孩子,再由于女性工作时说话不会干扰到工作,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些俗语。而男性由于狩猎是不能讲话的,而需要敏锐的判断力,所以也就养成如今男性的思维比较理性,而女性则比较感性。所以说女性较男性来说容易受伤,而这就需要我们多注意一下女性心理了,为了我们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由于懂得了这,我想在以后我会更加的理解她们的做法,会更加懂得如何处理与女性之间的问题。

从这门课上,我还了解到如今社会中,很多男不像男,女不像女,性别本来是一个很明确的特征,却被搞成这样,,这是对还是错呢?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这些现在更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如今的“中性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原因肯定有许多,我想可能是很多人喜欢尝尝鲜,看看做异性是什么感受的,还可能是因为他(她)们厌倦了自己的性别。还可能是由于异性吸引力,觉得换性别好。按照中国的传统,这些统统都是不道德的。但如今这社会,是自由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只有你有想法,你就可以去做。但我想,不管你的想法有多么无厘头,不管你有多么的开放,你都应该要把握一个度,像武汉17中这种已经超越了开放,是不道德的。

最后,我想说,性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很有必要的学科,其中的知识很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对两性心理的认识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后我将进一步去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