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修辞情感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脉,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比喻、拟人、对偶等表达技巧.
2.能力目标: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运用,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学会扩展阅读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美文的赏析学会审美,发现美,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领悟情志
教学难点:理清文脉
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讨论式结合,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有足够的钱,你会把你心目中理想的房子建在哪?为什么?
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暂且称它为小屋吧.这间小屋可能是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一间“陋室”,也可能在陶渊明笔下的清幽的世外桃源,可能在郑愁予那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也可能在徐志摩心中柔美的康桥边.总之,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作家简介
李乐薇,祖籍江苏南京,台湾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三、读课文,理清层次
1、体裁:托物言志散文(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2、字词音。
答:有。1—8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9—18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最新我的空中楼阁语段练习答案16956
我的空中楼阁语段练习答案16956
《我的空中楼阁》语段阅读
(一)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什么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③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空中楼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写作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
1. 课文中所涉及的复杂情感的理解。
2. 写作中如何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3)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
(1)学生自述课文大意,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学生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写作技巧: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学生讨论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3)教师示例,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课堂小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5.我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本文思路,整体感知作者描写小屋如诗如画的意境。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2.情感目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能力目标:分析本文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本文思路,整体感知作者描写小屋如诗如画的情境。
3.掌握本文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
2.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予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
赏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散文常识、字词
教学难点:课文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外人眼中的陋室,在诗人笔下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看看在作家李乐薇的笔下这个山间小屋有怎样的特点?
二.作者及题目
1.作者
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祖籍江苏南京。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2.解题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优美散文。“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我的空中楼阁3篇
我的空中楼阁3篇
我的空中楼阁篇一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的情趣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讨论本文与《陋室铭》在内容艺术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对个别段落的背诵情况
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通过描述作家形象,把握文章的情、志
1.教师提示:文章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有全景、夜景、远景、近景、特写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对小屋进行点染勾画。请同学们张开想像的翅膀,设想一下生活在小屋中的作者的形象。可以用我们知道的文人为其画像。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我觉得他是当代“陶渊明”。陶渊明曾有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他把田园描述得这般可亲,把农田劳作写得如此富有诗意,表现了向往大自然、寄情山水、回归田园的恬适之情。
生2:我觉得他是当代“王维”。王维在《山居秋瞑》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的“明月”“清泉”“竹”“莲”构成大自然清雅静美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向往大自然、追求归隐的人生理想。
生3:我觉得他是当代“李白”。李白有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诗人笔下,明月、敬亭山有了灵性,与诗人相知、相亲,自然成为诗人的知己,使诗人精神上获得莫大的安慰。
生4:我觉得他是当代“欧阳修”。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表现了他钟情山水的美好情怀。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分析重点语句,体味作者情感:
2、第7自然段,“这些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 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 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分析重点语句,体味作者情感:
2、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将 含蓄、有风度这样的品格赋予了小屋,实际 这是作者借小屋表达自己对人格尊严和崇高 精神品格的追求。
对小屋的由衷喜爱之情。作者生活在这样的小 屋中,是快乐幸福的。
分析重点语句,体味作者情感:
5、第18自然段,“门外有幅巨画 ——名叫自然。”(这里的“自然” 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分析重点语句,体味作者情感:
5、这里运用了比喻中暗喻的手法 ,将大自然比喻成一幅巨画,意 境开阔,十分自然;其次,这里 的“自然”既是指门外的巨画,同 时寄寓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导入新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 《陋室铭》的语句,在这一篇文章中,刘禹锡描 写了自己的居室,并借助陋室表现了作者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 道的隐逸情趣。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间山 间的小屋,去欣赏李乐薇笔下的《我的空中楼 阁》,看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的空中楼阁课文精讲
我的空中楼阁课文精讲
一、章节划分
《我的空中楼阁》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到第8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9自然段到第18自然段。
第一部分,立足于小屋之外,实写了小屋与山、树的关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第1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第二个层次是第4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第三个层次是第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立足于小屋之内,虚写了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第9自然段到第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与山上的云霞。第二个层次是第11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二、文章赏析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描绘作者居住在山上的小屋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到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和宁静。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屋和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和谐。作者以山为背景,以树为衬托,将小屋置于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山峦起伏,树木葱茏,空气清新,光线柔和,这种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同时,作者还通过描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文章还通过描绘小屋内部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小屋内部布置简洁而温馨,有着各种花卉和书籍的点缀,让人感到一种温馨和舒适。作者在小屋中品茶、读书、写作,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感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和追求。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优秀7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优秀7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篇一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人文美的结合,使得任何的拆解都于心不忍,于是笔者决定将本文上成鉴赏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很多人的梦想可能就是找一个世外桃源,享受一种安宁、和平、自由、快乐的生活,为什么呢?生:
1、那儿景色美、风光好。
2、那里不受外界干扰,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3、更接近大自然,空气新鲜而纯净。
师:我们喜欢大自然,大自然赋予我们美好的想象,尤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大自然的抚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二、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南京人,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他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婉丽而富有情感。他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想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主观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境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结”。
三、课文预习: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然后思考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什么是描写的重点?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问题。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答案。师生共同讨论,然后明确:
主要景物:山、小屋、树、花、花园、光线、山路、灯重点景物:山、小屋、树
2、研讨标题的含义。学生分小组讨论。生:(从课文中找)“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即指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最新3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最新3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语言清新明快,思想情感具有感召力,可以说是集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美文。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自然之景,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有关诗文,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情趣,同时,让学生领悟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致妙旨。
(二)说学情
1.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初中的学习已经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识的积累,但在鉴赏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上,还有待加强。
2.我们的学生大多阅读面不够广,文化积淀少,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对薄弱,再加上他们的社会阅历尚浅,所以在理解文章的内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老师作好引导工作。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以及新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用本文象征精神家园的空中楼阁来引导和熏陶学生,充分发挥散文的美育功能,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鉴赏诗化语言及精妙意境,领悟作者独特感受。
4.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即创新思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确立及依据
我的空中楼阁读后感
《我的空中楼阁》读后感
读完《我的空中楼阁》,我深深地被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所感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自己的小屋为中心,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场景。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和哲理的散文,其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句,以下是对其中一些语句的解读:“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比作眉黛,将小屋比作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屋在山间的位置和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这句话强调了树对小屋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的美妙和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山下的灯火和山上的灯光,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
福的终点。”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情感,认为小屋是他的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小屋比作空中楼阁,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理想化和情感化。
《我的空中楼阁》中的经典语句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这些语句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这些语句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篇散文的主题和意义。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5篇】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优秀15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别具一格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学习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描绘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状物写景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把“小屋”和周围环境对比,作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是本文状物写景的特点。文章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至“轻灵而自由”,是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后一部分则是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前一部分有三层:第一层(开头至“一点情调”),写小屋和山的关系,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山外,是远观,看全景。第二层(“小屋点缀了山”至“含蓄而有风度”),写小屋和树的关系,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第三层(“换个角度”至“轻灵而自由”),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后一部分有四层:第一层(“小屋之小”至“叫它云或霞”),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
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第二层(“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至“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第二层(“山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至“唤做空中走廊”),写小屋和外界的相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第四层(“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至结尾),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我的空中楼阁》的体裁
《我的空中楼阁》的体裁
我曾经沉迷于一个美妙而神秘的空间,那就是我心中的空中楼阁。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我可以随意创造、思考和沉思。这个空中楼阁
的体裁,可以说是一篇自由散文,因为在这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
我的感受、思考和梦想。
第一节:自在自由的创造
在我的空中楼阁里,我可以自在地创造一切我所想象的东西。比如,在这里我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自由翱翔的鸟,能够自由地飞向蔚
蓝的天空;或者,我可以变成一朵美丽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第二节:思考与沉思
在这个空中楼阁中,我可以静下心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我可
以思考生活中的点滴,反思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对未来的人生目标进
行规划。同时,我也可以沉思世间的美好与意义,思考自己对世界的
认识与理解。
第三节:美丽梦幻的幻境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幻境。在这里,我可以随心所
欲地创造出美丽的景色和场景。比如,我可以在这里创造出一片蓝天
白云的海滩,躺在细软的沙滩上,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沐浴着
温暖的阳光。
第四节:情感的流淌
在空中楼阁里,我可以尽情地流淌我的情感。我可以将自己的喜怒
哀乐都表达出来,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当我快乐的时候,我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欢笑,并将快乐的感染力传递给别人;当我伤心
的时候,我也可以在这里独自黯然神伤,将自己的悲伤完全释放出来。
第五节:心灵的净土
在这个空中楼阁中,我可以找到心灵的净土。远离尘嚣和喧嚣,我
可以独处一隅,静心沉思。这里没有烦恼的纷扰,只有宁静的氛围。
我可以自由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寻找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结尾:
《我的空中楼阁》比喻手法赏析(人教版高一教学论文)
《我的空中楼阁》比喻手法赏析(人教版高一教学论文)
读《我的空中楼阁》就仿佛踏上了美的旅程。群山、小屋、纯绿的无花树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远离尘嚣、辽阔优美的世外桃源。心为之雀跃,我几乎无法用俗世的字词来形容这纤尘不染、充满活力的灵透之境。细细品味之下,这样美的文章离不开作者对语言纯熟的驾驭技艺,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比、用典等各种表现手法的使用,长句、短句的变化,整句、散句的组合……总之,让我来形容的话,我只想用一个词--摇曳生姿!在众多的语言枝叶中,我最想采撷的便是“比喻”,它是最有活力、最生动、最有魅力的一根枝条。作者笔下那些生动、新鲜、奇异的比喻,引领我们去欣赏一幅幅灵动的优美的图画,引领我们去感受作者内心深处对快乐、自由、和谐的追求。
作者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极为奇特,他取譬用喻超乎我们的想象,总是那么生动,那么新颖,甚至是那么奇异,但读来又让你觉得再恰当不过,觉得它不仅描摹出了事物的形态,而且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且引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思。如开篇第一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眉黛”从色彩和形状两个方面写出了山的特点,写出了黛青色的山脊蜿蜒起伏的形态;而“眉梢的痣一点”,则刻画出小屋在山脊上的位置和大小。不仅如此,这样的比喻还描出了山的万般情意,千般柔思。山如女子额上凝结着情思的“眉黛”,而小屋是为本已柔美难禁的她增了无限风情的那一点“美人痣”。这奇异的比喻激起了人内心深处遥远而广阔的情思。
作者写小屋的夜景,这样写道:“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疏落的灯光使山上的夜色朦胧,作者将这朦胧的夜色比作“烟”,比作“雾”,使难以想象的夜色立刻变得生动形象可感。“雾失楼台”的情景,为这夜色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小屋则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作者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定稿
一、文本特点。
本课时属于苏教版高一必修二读本里的一篇文章。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用清新、自然、精巧而有创造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间“理想”的“空中楼阁”,艺术地表达了一种对精神的追求,表达了他对这理想小屋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品读课文,用默读,出声朗读,单人读和齐读的方式品味课文的语言之美。
2、欣赏并学习作者在描写抒情时所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
3、理解“空中楼阁”的含义,并借此体会“艺术的生活”理念。
4、品读文章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的抒情方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家”对于我们来说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高一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板块教学中,我们已经明确“家”、“故园”在人们生命里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正是由于“家”的内涵带来的。
“家”不仅是外在的形式——房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精神栖息地。所以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保佑那么深切的情感,用那么多美丽的文字去描写!去讴歌!去念想!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台湾作家李乐薇先生所写的有关“家”文章——《我的空中楼阁》,让我们走近他的家,品读他的文字魅力!
2、解题,初读课文。
快速浏览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的空中楼阁》这个题目包含那几个要素?如何解读?
在文章初读的时候,可以不求甚解,只需要找出相关对应的句子即可。教师略作补充。
3、分析,细读课文。
再次仔细阅读文章,从文章里找出对应的段落和句子,解读题目要素。
①“空中”要素的解读分析。
A、从文中找出小屋在“空中”的句子,作者怎样描写的。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思路,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独立生活的向
往和迷恋之情。
2.鉴赏散文清新、自然、含蓄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3.体会文章的主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教学重点:
1.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
2.鉴赏散文清新、自然、含蓄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
1.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迷恋之情。
2.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现代都市生活中独立精神的缺失问
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技巧和表达
方式。
4.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游览过的风景名胜,引出“我的空中楼阁”这个主题。然后请学生谈谈对“空中楼阁”的理解和感受,以此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特点
介绍作者李乐薇,简要介绍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正形。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
3.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四、深入研读课文
1.分析托物言志的手法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小屋及其环境的
句子,分析其表达方式和特点。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些描写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
2.鉴赏散文清新、自然、含蓄的语言。选取一些典型的句子进行赏析,引导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我的空中楼阁》这篇短文的内容,
理解并掌握短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想象力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
维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短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学生手册
3.黑板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大家曾经有没有想象过在空中
有一座自己的房子?你们想象过那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2.阅读理解(15分钟)
让学生先浏览短文,然后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并使用多媒体设备呈现短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答案。
问题:
a.文中的“空中楼阁”是什么样子的?
3.词汇学习(15分钟)
列出短文中的重点词汇,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词汇的词义和用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总结词汇的意思和用法。最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共享他们的答案,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
词汇:
a.这幅画像展示了我想象中的空中楼阁。
b.我用竹竿、纸张和塑料搭建了空中楼阁的骨架。
c.我在空中楼阁里过上了安静又自由的生活。
4.句型学习(10分钟)
列出短文中的重点句型,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句型及其用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总结句型的结构和用法。最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共享他们的答案,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李乐薇,祖籍江苏省南京市,1930年生,早年肄 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以散文 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 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 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声、 光、色、味、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 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气息。在《我的 空中楼阁》这篇散文中,她引入现代派诗歌艺术, 综合运用多项叠景,以及幻觉错觉,虚实相应等多 种手法,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达,从而使 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 感。
巧妙的比喻
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 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 只飞鸟,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 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 调。
3、花好比人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4、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 却像鸟一样,碟一样,憩于枝头,轻 灵而自由。
这是由自家有形的围墙联想到了天空这个无 形的大围墙,二者都围住了一些东西,由自 家院中各种各样的花联想到天上的彩霞,二 者在色彩形状上都有相似之处,只有心境自 由,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有如此可爱而美好 的联想,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3、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 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 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5、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 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 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6、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 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 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生动的比拟
1、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2、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 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3、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 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山下
9-18.立足于小屋,写周围环境和小屋。 (定点换景)
领土与领空
→ 其他装饰
小屋
夜晚
围墙 ↓
交通
空气与光线
用一两句话表现全文的情思
作者通过对小屋极其周围 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 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和追 求,这就是作者的“志”,可
见作者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解题
本文题为《我的空中楼阁》, 一语双关,既指“我”居住的小 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 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 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 生活环境。
• 〔雾失楼台〕楼台在浓雾中隐没了身影。 • 〔空中楼阁〕常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虚构的
事物。
1-8.立足小屋之外,写小屋和周围环境。
(定景换点)
一层(1~3)小屋和山。 (山外远观全景。)
二层(4~7)小屋和树。 (山上近看全部。)
三层(8)小屋和山。 山外
(山下仰望,(先局 部后全景。)
小屋 山上
2、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又富于 浪漫的文学性。
科学的时间性:早晨光线强夜晚弱,光线因时间变 化而有强弱之分,这是科学的。光线强的时候能清 晰地看到层山,感到它的遥远;光线弱的时候,黑 糊糊一片,远处的山看不见,山的层次也不再清晰, 好像近在眼前,触手可及。这种景物的透视感也因 光线的时间变化而发生,符合科学的时间性。
课堂练习:
• 仿照下列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 “大海”、“天空”,造两个句子。
•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 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 参考答案:
• 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 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 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 是一朵飘浮的淡淡的白云。
课后作业
不同点:1、体裁上:《陋》是铭体,首尾有议论, 中间是记叙,本文是抒情散文。
2、《陋》表现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贫 乐道的精神。本文表现的是现代人对自由生活、 独立人格的向往。 3、《陋》着重写室内生活,本文突出小屋周围的环 境,将小屋置于大自然中去关照。
4、《陋》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批 判官场生活,本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则含而不露。
“觉得”二字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明作者欢快的心情, 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
4、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表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愉快心情。
5、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 自然
将大自然说成是天然的巨画,足见小 屋主人心情欢愉,热爱自然回归自然 的情怀,暗示作者对尘世喧嚣的厌弃 和抵制。
陋室铭
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艺术表现手 法,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一个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雪 梅 竹 松树
绿草 大江 高山 太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讨论本文与《陋室铭》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异同。 相同点: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主题。
点题。这是一个象征性比喻。空中楼阁本 来是用来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空想、计 划大等,含贬义的味道。秦观的“雾失楼 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写的 是理想的破灭,表现悲苦绝望的心情。这 里是反其意而用之。空中楼阁比喻超脱世 俗喧嚣的理想境界,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 神的象征。
5、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和领土相对的 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 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 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所 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 性的院子。
2、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 的是香! 将清新的空气用香来表现,沁人心脾,给人以切
身感受,而且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3、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 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 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 动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 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 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领土和领空特指作者专有的的小屋、花园小路
等,表达出作者对拥有自由、独立天地的欣喜豪迈 之情,“有限”与“无限”对举是说身体的活动空 间虽小,但是心灵的活动空间却无比广阔,展示出 作者自由开放的心态。“开放性的院子”在这里比 喻无限的领空,表明作者已经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 体。
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
1、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游 目骋怀。 (表明作者在这个天地里何等自由舒畅。)
重点字词
• 眉黛(dài)——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眉为 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 憩(qì)——停歇。 • 游目骋怀——游目,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看。
骋怀,敞开胸怀,尽情畅想。放开视野四下观望, 放开胸怀尽情畅想。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俯仰天地——俯,低头;仰,抬头。尽情观赏天 地景色。
对称的句式
1、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2、树的动,显示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 显示出小屋的小巧。
3、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 “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 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又盼有 绿野阡陌。
4、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 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 品味语言的诗意美:哪些句子富有诗意美?找出来说明 一下。
寻处。” • 小结: • 语言的诗意美体现在: • 内容化用古诗句;
句法近似古诗句; 直接引用古诗句。
重难点句子探讨。
1、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 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含蓄和 风度”本来是用来写人的,这里用来写 小屋,把小屋写得像人一样有生命,有 气质,从中寄托了作者对小屋的赞美和 热爱,暗含了人格中的尊严与深沉。
• “山如眉黛”出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 《卜算子》)
• “山也虚无”出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汉江临眺》)
• “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使你想起哪句唐诗? • “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 “雾失楼台”出自谁的作品? •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
浪漫的文学性:作者运用文学的想象,把层山比喻成 花瓣章,而“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 接着用花蕊的绽开和花瓣的收拢形象地描绘了“光强 山退。光弱山进”的视觉感受,确实富有“浪漫的文 学性”。但作者不说自己浪漫,而是将它移情到了小 屋。
4、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 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条 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 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 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赏玩的 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