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整理(必背)

合集下载

【精品】高一生物必修1必背知识点

【精品】高一生物必修1必背知识点

【精品】高一生物必修1必背知识点
1. 生命起源与进化
- 物质生命论和生命本原论
- 进化论和变异、适应、选择三个基本要素
- 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
- 人类的进化和文化进化
2.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
-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 DNA、RNA的结构及基本生物学功能
- 生物信息的本质、结构和作用
- 生物大分子合成原理和机制
3. 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
- 细胞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细胞壁、质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 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机制和调控
4. 遗传学基础
- 序列测定成果和基因本体论
- 遗传的分子基础和与生物表现形态的关系
- 遗传的分离规律和各自用途
- 遗传工程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5.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协调
-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 神经调控和反射的分子、细胞、群体生物学机制- 内分泌反应的分子、细胞、个体生物学基础
- 生物节律的生命基础和应用意义
6.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态学的流派、学科地位和研究领域
- 生态系统的组成、层级和调控
- 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耗、生物量和生物能流转- 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多样性和稳定性
7. 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生物资源的重要性、现状和问题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系统演变
-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5篇)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含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

)7.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含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8.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9.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10.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1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1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

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

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

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多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

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

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植物的南北栽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成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夏眠—-蜗牛;洄游:迁徙;季节性换羽。

高一生物大纲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大纲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大纲必背知识点一、细胞与分子1. 细胞理论:- 所有生物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持内外环境稳定。

-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提供细胞内物质交换和反应所需的环境。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含有遗传信息。

- 线粒体:产生细胞能量。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 高尔基体:合成、贮存和分泌物质。

-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消化、储存和分解物质。

-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修饰和运输的场所。

3.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有核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产生卵子或精子。

4. 细胞膜的运输:-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 被动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

- 渗透:溶液中溶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5. 酶:-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 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但不参与反应产物的生成和消耗。

-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的影响。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基础:- 染色体:携带基因的结构,位于细胞核中。

- 基因: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而表型是指该基因组合表现出的外观和性状。

2. 遗传的规律:- 孟德尔遗传法则: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与组合规律。

- 染色体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遗传中起到重要作用。

3. DNA与蛋白质合成:- DNA:储存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由核苷酸组成。

- RNA:DNA的转录产物,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 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将DNA转录为RNA,翻译将RNA翻译为蛋白质。

4. 进化:- 自然选择:环境对个体适应性较高的特征具有选择作用。

- 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液泡、细胞骨架等。

4.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遗传学1.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碱基对、脱氧核糖苷酸。

2. RNA的类型:mRNA、tRNA、rRNA。

3. 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

4. 细胞分裂时的遗传物质的传递: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无丝分裂中的DNA。

5.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转录、翻译、基因调控。

6.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中性突变。

三、生物进化1. 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形态学特征、生物的生物化学特征。

3. 进化的机制:突变、随机遗传漂变、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4. 进化的过程:物种形成、适应性辐射、群体遗传漂变。

四、生物间的相互关系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群落、生物种群、生境。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循环、碳循环。

3. 生态位和竞争:生态位的定义和类型、竞争的种类和结果。

4. 共生:互惠共生、寄生、中性共生等。

5. 群落演替:先驱种群、气候过程、演替阶段。

五、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1. 新陈代谢:有氧和无氧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自身免疫和机体免疫、淋巴细胞和抗体。

3. 激素调节:激素的分类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六、生命的起源与发展1. 生命的起源:原始地球的环境、化学进化理论、光合作用和化石记录。

2. 生物的发展历程: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等。

七、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1. 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

2. 实验技能:使用显微镜、实验仪器、染色技术、培养技术等。

以上是高一生物常见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必背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生命的科学,它探索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在高一的学习中,生物必修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其中有一些关键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理解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一必修一生物的必背知识点。

一、细胞结构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负责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并且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并传递遗传信息。

3. 基质:细胞的基质是细胞内的液体,提供细胞内的溶质和维持细胞内的形态。

二、遗传与进化1. 基因: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单位,储存着生物的遗传特征。

2.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了显性和隐性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编码蛋白质而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三、细胞分裂1.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方式,通过复制和分离染色体来形成新的细胞。

2.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受精、卵裂和器官形成等。

四、组织与器官1. 功能组织:植物的维管束组织和动物的神经组织是生物体正常运作的关键组织。

2. 器官: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的,可以完成特定功能的生物结构。

五、免疫系统1.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生物对外界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机制。

2. 抗体: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具有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能力。

六、生态系统1. 生态位:生态位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角色。

2. 食物链: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路径。

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种类。

七、物质与能量的循环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3.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在生物体内的循环和转化过程。

通过掌握以上必背知识点,高一的生物学学习将更加稳固和有效。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全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全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全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高一生物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质是细胞的基质,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4.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合成场所,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5. 液泡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细胞器,其内有大量细胞液。

6.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细胞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7.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染色体和核仁。

8. 真核细胞有两种生殖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9. 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具有双螺旋结构。

10.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二、分子与细胞1. 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主要有单糖、双糖和多糖。

2. 脂肪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主要有甘油三酯和磷脂。

3. 蛋白质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氨基酸组成。

4. 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5.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储存分子,能够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6. 细胞膜在物质的输送和信号传递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7.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利用太阳能进行光能转化的过程。

8.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

9. 发酵是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产能过程。

三、遗传与进化1. 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携带者,位于细胞核内。

2. 接合是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3. 基因突变是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一种途径。

4. 种群遗传学研究的是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5. 进化论是解释物种起源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理论。

6. 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重要机制,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7. 生态位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地位。

8.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所有地方的总和。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整理(必背)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整理(必背)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高一生物早读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早读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早读必背知识点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早读生物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高一生物早读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细胞结构a.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b.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胞质基质,是生化反应的场所。

c.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e.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f.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2. 遗传学基础a.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b.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遗传信息。

c. 遗传物质DNA: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和碱基。

d. 遗传密码:三个碱基对应一个氨基酸,决定蛋白质的合成顺序。

3. 生物进化与分类a. 进化理论:生物种类的起源和多样性是通过进化而来的。

b. 天然选择:环境中对适应性较强的个体进行自然选择。

c. 进化证据:化石、同源器官和胚胎发育等。

4. 细胞代谢a. 新陈代谢: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包括合成和分解。

b.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c. 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质。

5. 细胞周期和遗传变异a. 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b. 有丝分裂:一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保持染色体数目不变。

c. 无丝分裂:细胞直接分裂为两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6. 遗传性状的分离和交叉a.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解释了遗传性状的分离和重新组合。

b.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决定个体的遗传信息,表型表现出的形态。

7.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a.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b.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物质组成的生态单位。

8. 生物节律与环境适应a. 地球生物节律:动物和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b. 生物钟:生物体内具有的自主调节作用。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态媒介,细胞核则控制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细胞有许多种类型,包括原生质细胞、细菌、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3. 细胞的器官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等。

这些器官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协调细胞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

二、遗传与变异1. 遗传是指基因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2. 生物的遗传方式有两种:一是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后代,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二是无性生殖,不需要配子的结合,直接由一个个体产生后代,基因组合不发生变化。

3. 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的突发或随机变化,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重要途径。

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

三、细胞代谢1. 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物质合成、分解和能量转换等过程。

2.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来源,同时也释放出氧气。

3.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质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糖类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糖类的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

四、生物进化1. 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发生变化和演化的过程。

进化是由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随机漂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适者生存是进化过程中的核心原则,指的是对环境有利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其有利基因给下一代。

3. 进化树是一种表示生物进化关系的图形,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共同祖先和进化趋势可以揭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五、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地球环境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一生物笔记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笔记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笔记必背知识点细胞(Cell)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1.0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内外水分的限制和物质的交换。

- 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活动,包含核膜、染色体和核仁等。

- 内质网:由平滑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组成,调控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

-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和分泌。

-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 溶酶体:降解细胞内外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1.02 细胞的基本功能:- 营养摄取:通过细胞膜的渗透、扩散、载体介导等方式吸收必需的营养物质。

- 消化代谢:通过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参与分解、合成和转运物质。

- 能量转化:通过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如葡萄糖)转化为能量(ATP)。

- 细胞分裂: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细胞的增殖。

遗传与进化(Heredity and Evolution)遗传是生物种群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进化是种群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化。

2.01 孟德尔遗传定律:- 隐性和显性:遗传物质在表现型上的表现。

- 一对等位基因:同一位点上两个可能形式的基因。

- 随机分离和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分离和组合。

注:包括孟德尔在内的人类对遗传的认识是在基因学研究发展初期积累的成果,后续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将给细节上带来更多解答。

2.02 自然选择理论:- 适应性: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决定了其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 优势性状:具有有利特征的个体在竞争中具有优势。

- 过渡形态:中间形态的存在说明环境中进化过渡的可能性。

- 繁衍隔离:种群在地理、生态或生物学上被分隔导致的隔离。

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细胞分裂是生物正常发育和繁殖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01 有丝分裂:- 前期: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膜消失。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一、细胞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结构和功能;•内质网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溶酶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

2. 细胞代谢•物质的运输和代谢;•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3.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细胞的增殖和发育。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学说与性状的遗传;•遗传的分子基础。

2. 遗传变异与进化•突变和遗传多样性;•进化的选择与适者生存;•进化的机制和证据。

3.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生物分类的历史与意义;•现代生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进化的证据与模式。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的适应与环境的变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

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层级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四、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DNA与基因工程•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2. 蛋白质的功能与应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3. 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应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4. 进化与人类健康•人类进化历程和生殖策略;•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和预防。

五、生物科学与社会1. 遗传与人类社会•遗传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遗传咨询与生命伦理。

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3. 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以上是高一生物必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背的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背的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背的知识点一、细胞与组织1. 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具有代谢、生长、分裂等功能。

2.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官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参与细胞的代谢、合成和分泌等过程。

3. 组织的分类与特点组织由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具有各自的形态和功能。

二、遗传与变异1.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遗传物质,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2. 遗传物质的复制与表达DNA的复制过程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转录和翻译作用使基因表达为蛋白质。

3.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理论和基因突变等,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与变异。

三、生物进化1.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进化是物种在适应环境中的逐渐演变,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生物地理等。

2. 自然选择与适应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对环境的适应使物种进化。

3. 物种形成与演化物种形成包括隔离、突变和选择等过程,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多样性的物种。

四、生物多样性1. 生物分类与命名生物分类将生物按照共同特征进行分组,命名则使用拉丁学名系统,方便研究与交流。

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组成,通过能量流向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3. 物种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意识的提升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五、分子与细胞技术1. DNA技术与应用DNA技术包括DNA提取、PCR扩增、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等,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和科学研究中。

2. 细胞培养与克隆细胞培养是通过体外培养细胞实现细胞繁殖和组织再生的技术,克隆则利用细胞核移植实现个体复制。

3.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利用DNA技术对生物基因组进行编辑和改造,转基因技术则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内,用于农作物改良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梳理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梳理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梳理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①光的波长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光照时间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温度温度低,光合速率低。

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3)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生产上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足的CO2(4)水分的供应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产上应适时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高一生物重要知识点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背大全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背大全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背大全一、细胞与生物大分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参与细胞代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聚合物,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核酸包括DNA和RNA,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的合成;多糖是由单糖单元组成的聚合物,可作为能量储存或结构支持;脂类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具有储能和构建细胞膜的作用。

二、细胞分裂与遗传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减数分裂Ⅰ和Ⅱ两个阶段。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由DNA组成,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化成蛋白质。

突变是指基因发生变异,可由突变引起的基因重组导致新的遗传特征。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血型遗传规律和连锁互换等。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单基因的隐性和显性遗传规律;血型遗传规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的遗传规律;连锁互换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会发生互换。

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组成的生态单元。

生态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例如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范围,由大气圈、水圈和陆地圈组成。

氮循环、水循环和碳循环是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循环过程。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常见的环境保护举措包括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四、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产生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相似性等。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等。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变化中适应度较高的个体生存和繁殖更多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背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背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背诵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利用细胞内的物质结构进行繁殖。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可化做个体层次或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如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如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包括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它们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而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这些生命活动以细胞代谢为基础,涉及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长与发育、遗传与变异等方面。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是放大光圈和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下,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低倍镜下,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核。

细胞膜起着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完成不同的生物功能。

细胞核则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2. 细胞生长与分裂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和细胞质量的增加,可以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其中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3.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生物种群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基因的传递和表现。

变异则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信息中的突发性改变,是进化的基础。

4.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个体特征的分子。

染色体则是基因在细胞分裂中的携带者,不同种类的生物具有不同数量和形态的染色体。

5. 遗传的规律遗传的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硬骨鱼尾的遗传规律以及血型的遗传规律等。

这些规律对于理解遗传现象和遗传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6. DNA与RNADNA是遗传物质的核心,包含了生物个体所有的遗传信息。

RNA则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关键中间产物。

7. 酶的作用和调节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分子,能够调节代谢过程和细胞功能。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8. 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实现,其中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过程。

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保持了生物体内物质的平衡。

9. 免疫与免疫系统免疫是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防御反应,免疫系统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层次。

通过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和抗体的产生,生物体能够抵抗各种疾病。

10.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生物工程则是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

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环境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的一些必背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 肽键:—NH—CO—︳NH2—C—COOH︱H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5 、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基本元素:C、H、O、N(4种)最基本元素:C(1种)主要元素:C、H、O、N、P、S(6种)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及重点

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及重点

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及重点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的保护和选择性渗透- 细胞质: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发生的地方- 线粒体:能量合成的中心-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 液泡:物质贮存和分解的空间2.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细胞增殖,遗传物质准备和平均分配 - 胞质分裂:细胞质和细胞膜分裂的过程3.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携带基因的载体-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4.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 遗传交叉和连锁性:基因的重新组合和遗传规律的例外情况二、生物分类与进化1. 生物的分类体系- 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等级- 动物和植物分类特征2. 物种起源和进化- 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起源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三、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 环境要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群落:各种生物在一定地点的集合体- 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传递和消耗关系2. 生态平衡和生态破坏- 生态平衡的维持和调控- 生态破坏的原因和后果-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四、免疫系统与疾病防控1. 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 免疫反应:机体对抗外来抗原的应答过程2. 疾病的传播和防控-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特点- 疫苗和药物的预防和治疗- 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五、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1. DNA的重组与克隆-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克隆生物的制备和应用2. 转基因技术和遗传改良- 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应用-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六、人体生长发育与健康1. 青春期和性别发育-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性别特征的形成和维持2. 饮食与营养- 主要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消化吸收- 膳食结构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3. 健康与生活习惯- 锻炼和休息对身体的影响- 不良习惯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以上为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及重点,这些内容将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生物学。

生物高一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一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一必背知识点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2.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

5.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作用,产生ATP分子。

6.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

7.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储存器官,储存水分和溶质,维持细胞的稳定状态。

8. 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的消化器官,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分解和回收。

9.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的有丝分裂中心,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

二、生物大分子1.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具有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2. 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能源和结构材料,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等。

3.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的能源供应者,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4.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包括DNA和RNA两类,由核苷酸组成。

5. 酶是生物体内参与催化反应的蛋白质,能提高反应速率,具有高度特异性。

6. 抗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蛋白质,能识别并结合抗原,参与免疫应答过程。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是DNA,包含了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2. 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通过碱基配对而成。

3. 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采取半保留复制的机制,确保每个新生物体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4. RNA是DNA的转录产物,分为mRNA、tRNA和rRNA等多种类型,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5. 遗传密码是DNA和RNA中的三个碱基组成的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6. 基因突变是遗传信息发生变异的基础,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7. 通过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生物体能够产生新的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DNA(脱氧核糖核酸)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免疫功能(抗体)
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R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
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H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无机
盐脂质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糖类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0.01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微量元素:Zn、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