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讲义模版(B4)4.9(十一)docx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讲义教师学生双用带答案一对一班课通用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讲义教师学生双用带答案一对一班课通用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并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2、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并能用符号“∈”或“”来表示。
3、 掌握列举法和描述法,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表示集合,记住常用数集的符号。
一、集合与元素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集合中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如所有的三角形可以组成集合,每个三角形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组成集合,每个直角三角形都是集合的元素;由1,2,3,4组成的集合{1,2,3,4}。
1,2,3,4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类似“与2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高个子”这样模糊的说法就不能确定集合。
特别提醒:1、集合是一个“整体”。
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那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全体,而非个别对象。
2、集合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合条件。
3、集合通常用大写的字母表示,如A B C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字母表示,如a b c d 、、、……。
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x 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二者必居其一,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意两个元素是不能相同的。
集合中相同的元素只能算是一个。
北师版初三数学上册秋季班讲义(最新版;可直接打印)
第1讲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知识点1:矩形1.矩形的性质:(1)矩形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它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2.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典例】1.矩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AOB=60°,AC=10.(1)求矩形较短边的长.(2)矩形较长边的长.(3)矩形的面积.【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察矩形对角线的性质——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1)矩形对角线与一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2)在上一问的基础上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出长边;(3)直接对公式的应用。
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E,DF⊥AC于F点,若∠ADF=3∠FDC,则∠DEC的度数是____【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本题要求两条对角线的较小的夹角∠DEC,利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DCE即对角线与短边的夹角即可得出结论;求∠DCE需要将其放到直角三角形中求出与其互余的锐角,综合已知条件:两互余且有倍数关系.解这种类型题需要将已知与所求相结合,引入方程思想可以将解题过程简化.3.已知,如图,△ABC中,CE、CF分别是∠ACB和它的邻补角∠ACD的平分线,AE⊥CE 于E,AF⊥CF于F,直线EF分别交AB、AC于M、N.求证:(1)四边形AECF是矩形;(2)MN与BC的位置有何关系,证明你的结论.【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察矩形的判定以及矩形性质的运用。
第(1)问给出了AE⊥CE、AF⊥CF,可以得出四边形有两个直角,欲证明该四边形是矩形,可以找第三个直角。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试讲逐字稿-教师资格证-教师编面试
1.1同底数幂的乘法我们知道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太阳系之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什么呢?对,是比邻星。
同学们,请阅读题干,计算出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多少?王丽同学,你计算的结果是7810*10*98.37,说的很准确,请坐。
同学们思考一下,7810*10等于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请看做一做。
3210*10等于多少呢?王鑫同学,你说210是两个10相乘,310是三个10相乘,所以总共有五个10相乘,结果就等于510了,分析得很透彻,请坐。
那8510*10又等于多少呢?刘洋同学,你类比上一道小题的做法,得到这个题的答案是1310。
那剩下这些题目结果又是什么呢?这些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共同特征呢?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
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都很热烈,哪个小组能起来说一下这些算式的结果?三组同学,你算得他们的结果分别是()n m n m n m n m ++++-⎪⎭⎫ ⎝⎛3,71,210,。
同学们同意他的答案吗?哪个小组起来说一下这些算式之间的共同特征?五组同学,你们发现等式左边两个数底数相同,等式右边都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形式,观察的真仔细,请坐。
通过刚才的题目,我们发现,不管是正数、分数、负数,它们都具有以上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呢?刘伟同学,总结的很到位。
如果我们用字母a 来代表底数,有n m n m a a a +=*,同桌还有补充?嗯,你说这里m 和n 都应该是正整数,思维真缜密,请坐。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等式,m a 就是m 个a 相乘,n a 是n 个a 相乘,所以这里总共有m+n 个a 相乘,最终结果就是n m a +了。
实际上,这就是同底数幂求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加深一下对法则的理解,同学们请看例一。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第一小题,()()673*3--,根据法则,底数-3不变,指数相加,得到最终结果()133-。
我找三位同学上来板演一下234小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辅导讲义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辅导讲义《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图形》一、计算。
(25分)1、直接写出得数。
(仔细点,你一定行!)(6分)2.4+2.6= 0.78+1.02= 0.09+1.91= 8.6-6=3.14+3.41= 0.98+2= 0.65-0.65= 3.02+1.8=8.59-0= 0.4+0.65= 0.5-0.05= 2-0.04=2、用竖式算一算。
(请写出第三题的验算过程)(7分)35.62+4.38= 11.43-6.7= 10-5.97= 40.5-18=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分)8.65-3.47+3.5 5.62+31.8+4.38 37.25+(16.3-7.25)8.78-(3.78+3.5) 7.53+4.8-2.47 9.61-2.85-1.15二、填空。
(仔细想,认真填,看谁最能干!)(32分)1、0.8表示( )个0.1,还可以表示( )个0.01; 0.45里面有( )个0.01,其中“4”在( )位上,表示( )个( ),“5”在( )位上,表示( )个( )。
2、3、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直角或者是( )个钝角,最少有()个锐角。
4、由1个百,5个一,3个0.0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5、把小数写成分数,分数写成小数。
0.6= 0.07= 0.034= 0.35=1003= 103= 100015= 1000606= 三角形按照内角大小不同可以分成(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 )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 )形。
我们学过的( )形和( )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
8、在○内填上 “>”“<”或“=”。
7.70 7.695 1 0.99999 4. 60米 4.6分米9、小红和小明的身高都不超过1.4米,小红比小明高一些。
如果小明的身高是1.36米,小红的身高可能是( )米。
人教B版数学必修四讲义:第1章 1.2 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Word版含答案
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平方关系:sin 2 α+cos 2 α=1.商数关系:sin αcos α=tan_α⎝ ⎛⎭⎪⎫α≠k π+π2,k ∈Z .(2)语言叙述:同一个角α 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商等于角α的正切. 思考:“同角”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提示] 一是“角相同”,如sin 2α+cos 2β=1就不一定成立.二是对任意一个角(在使得函数有意义的前提下),关系式都成立,即与角的表达式形式无关,如sin 215°+cos 215°=1,sin 2π19+cos 2π19=1等.1.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sin α=513,则cos α=( ) A .-1213 B .-513 C .513D .1213A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中的平方关系计算.因为α为第二象限角,所以cos α=-1-sin 2α=-1213.]2.已知sin α=55,则sin 4α-cos 4α的值为( ) A .-15 B .-35 C .15D .35B [∵cos 2α=1-sin 2α=1-15=45,∴sin 4α-cos 4α=(sin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15-45=-35.] 3.若sin α+3cos α=0,则cos α+2sin α2cos α-3sin α的值为________.-511 [因为sin α+3cos α=0,所以tan α=-3,因此 原式=1+2tan α2-3tan α=1+2×(-3)2-3×(-3)=-511.]【例1】 (1)若sin α=-45,且α是第三象限角,求cos α,tan α的值; (2)若cos α=817,求tan α的值; (3)若tan α=-158,求sin α的值.[思路探究] 对(1)中明确α是第三象限角,所以只有一种结果.对(2),(3)中未指出角α所在象限的情况,需按α所在象限讨论,分类求解,一般有两种结果.[解] (1)∵sin α=-45,α是第三象限角, ∴cos α=-1-sin 2α=-35,tan α=sin αcos α=-45×⎝ ⎛⎭⎪⎫-53=43.(2)∵cos α=817>0, ∴α是第一、四象限角. 当α是第一象限角时, sin α=1-cos 2α=1-⎝ ⎛⎭⎪⎫8172=1517, ∴tan α=sin αcos α=158; 当α是第四象限角时,sin α=-1-cos 2α=-1-⎝ ⎛⎭⎪⎫8172=-1517, ∴tan α=-158. (3)∵tan α=-158<0, ∴α是第二、四象限角. 由⎩⎨⎧tan α=sin αcos α=-158,sin 2α+cos 2α=1,可得sin 2α=⎝ ⎛⎭⎪⎫15172.当α是第二象限角时,sin α=1517;当α是第四象限角时,sin α=-1517.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给值求值问题的方法:(1)已知角α的某一种三角函数值,求角α的其余三角函数值,要注意公式的合理选择,一般是先选用平方关系,再用商数关系;(2)若角α所在的象限已经确定,求另两种三角函数值时,只有一组结果;若角α所在的象限不确定,应分类讨论,一般有两组结果.1.已知sin αcos α=-1225,且0<α<π,求tan α的值. [解] 法一:∵sin αcos α=-1225,sin 2α+cos 2α=1, ∴sin 2α+cos 2α+2sin αcos α=1+2×⎝ ⎛⎭⎪⎫-1225=125,∴(sin α+cos α)2=125,∴sin α+cos α=±15. 同理(sin α-cos α)2=1-2sin αcos α=1+2425=4925. ∵sin αcos α=-1225<0,0<α<π, ∴π2<α<π,∴sin α>0,cos α<0, ∴sin α-cos α=75. 由⎩⎪⎨⎪⎧sin α+cos α=±15sin α-cos α=75,得⎩⎪⎨⎪⎧sin α=45cos α=-35或⎩⎪⎨⎪⎧sin α=35cos α=-45,∴tan α=-43或tan α=-34. 法二:∵sin αcos α=-1225, ∴sin αcos αsin 2α+cos 2α=-1225,∴tan αtan 2α+1=-1225,∴12tan 2α+25tan α+12=0, ∴(3tan α+4)(4tan α+3)=0, ∴tan α=-43或tan α=-34.[解] ∵sin α·tan α<0,∴cos α<0.原式=(1-sin α)(1+sin α)(1+sin α)2+(1+sin α)(1-sin α)(1-sin α)2=|cos α||1+sin α|+|cos α||1-sin α|=-cos α1+sin α+-cos α1-sin α=-2cos α1-sin 2α=-2cos α.解答此类题目常用的方法有:1.化切为弦,即把非正、余弦的函数都化成正、余弦函数,从而减少函数名称,达到化简的目的.2.对于含有根号的,常把根号下化成完全平方式,然后去根号达到化简的目的.3.对于化简含高次的三角函数式,往往借助于因式分解,或构造sin 2α+cos 2α=1,以降低函数次数,达到化简的目的.2.化简:(1-tan θ)·cos 2θ+⎝ ⎛⎭⎪⎫1+1tan θ·sin 2θ.[解]原式=cos θ-sin θcos θ·cos2θ+sin θ+cos θsin θ·sin2θ=cos2θ-sin θ·cos θ+sin2θ+sin θ·cos θ=cos2θ+sin2θ=1.1.证明三角恒等式常用哪些方法?[提示](1)从右证到左.(2)从左证到右.(3)证明左右归一.(4)变更命题法.如:欲证明MN=PQ,则可证MQ=NP,或证QN=PM等.2.在三角函数的化简和证明问题中,常利用“1”的代换求解,常见的代换形式有哪些?[提示]sin2α+cos2α=1,tan π4=1.【例3】求证:(1)sin α-cos α+1sin α+cos α-1=1+sin αcos α;(2)2(sin6θ+cos6θ)-3(sin4θ+cos4θ)+1=0.[思路探究]解答本例题可以从左边推到右边,也可以作差比较.关键是利用好“1”的代换和乘法公式等变形技巧.[证明](1)左边=(sin α-cos α+1)(sin α+cos α+1) (sin α+cos α-1)(sin α+cos α+1)=(sin α+1)2-cos2α(sin α+cos α)2-1=(sin2α+2sin α+1)-(1-sin2α)sin2α+cos2α+2sin αcos α-1=2sin 2α+2sin α1+2sin αcos α-1=2sin α(sin α+1)2sin αcos α=1+sin α cos α=右边, ∴原等式成立.(2)左边=2[(sin 2θ)3+(cos 2θ)3]-3(sin 4θ+cos 4θ)+1 =2(sin 2θ+cos 2θ)(sin 4 θ-sin 2θcos 2θ+cos 4θ) -3(sin 4θ+cos 4θ)+1=(2sin 4θ-2sin 2θcos 2θ+2cos 4θ)-(3sin 4θ+3cos 4θ)+1 =-(sin 4θ+2sin 2θcos 2θ+cos 4θ)+1=-(sin 2θ+cos 2θ)2+1=-1+1=0=右边, ∴原等式成立.1.证明恒等式常用的思路是:(1)从一边证到另一边,一般由繁到简;(2)左右开弓,即证左边、右边都等于第三者;(3)比较法(作差,作比法).2.常用的技巧有:(1)巧用“1”的代换;(2)化切为弦;(3)多项式运算技巧的应用(分解因式).3.解决此类问题要有整体代换思想.3.求证:1+2sin x cos x cos 2x -sin 2x =1+tan x1-tan x.[证明] 右边=1+sin xcos x 1-sin x cos x =cos x +sin xcos x -sin x=(cos x +sin x )2(cos x -sin x )(cos x +sin x )=1+2sin x cos x cos 2x -sin 2x=左边,∴原等式成立.(教师用书独具) 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变形形式(1)平方关系:1-sin2α=cos2α,1-cos2α=sin2α.(2)商数关系:sin α=tan α·cos α,cos α=sin αtan α.2.已知sin α±cos α,整体代入求值已知sin α±cos α求值的问题,一般利用三角恒等式,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求解.涉及的三角恒等式:(sin α+cos α)2=1+2sin α cosα;(sin α-cos α)2=1-2sin α cosα;(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2=2;(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2-4sin α cos α.所以知道sin α+cos α,sin α-cos α,sin α·cos α这三者中任何一个,另两个式子的值均可求出.3.应用平方关系式由sin α求cos α或由cos α求sin α时,注意α的范围,如果出现无法确定的情况一定要对α所在的象限进行分类讨论,以便确定其符号.1.如果α是第二象限的角,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A.tan α=-sin αcos αB.cos α=-1-sin2αC.sin α=-1-cos2αD.tan α=cos αsin αB[由商数关系可知A,D项均不正确,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cos α<0,sin α>0,故B项正确.]2.已知α是第四象限角,cos α=1213,则sin α等于()A.513B.-513C.512D .-512B [由条件知sin α=-1-cos 2α=-1-⎝ ⎛⎭⎪⎫12132=-513.] 3.已知sin α+cos α=12,则sin αcos α=________. -38 [∵sin α+cos α=12, ∴(sin α+cos α)2=14.∴sin 2α+2sin αcos α+cos 2α=14. ∴1+2sin αcos α=14. ∴sin αcos α=-38.]4.已知tan α=43,且α是第三象限的角,求sin α,cos α的值. [解] 由tan α=sin αcos α=43得 sin α=43cos α. ① 又∵sin 2α+cos 2α=1,②由①②得169cos 2α+cos 2α=1. ∴cos 2α=925.又∵α是第三象限的角, ∴cos α=-35. ∴sin α=43cos α=-45.。
00梅老师讲义模版(B4)4.9(五)docx
(初二下)第5讲 分式(二)知识点一、分式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1、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注意:(1)、正确地运用运算法则; (2)、灵活的运用运算律;(3)、运算结果能化简的化简,使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的形式。
1、计算下列各题: (1)、22(1)y x y x x y -÷+- (2)、)111()121(2+-÷---a a a a(3)、22221244x y x y x y x xy y---÷--+ (4)、22221(1)121a a a a a a +-÷+---+(5)、2481124811111a a a a a ++++-++++(6)、++++++++)9)(6(1)6)(3(1)3(1x x x x x x …)102)(99(1+++x x2、化简求值:(1)、222412()4422a a a a a a--÷-+--,其中a 是方程2310x x ++=的根。
(2)、已知:0634=--z y x ,072=-+z y x ,求22222275632z y x z y x ++++的值。
知识点二、分式方程的解法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
例题1、(去分母法)1211422+=+--x x x x x 2、1313122-+=+--x x x x3、(换元法)15222152=++-++x x x x4、(局部通分法)78563412++-++=++-++x x x x x x x x知识点三、分式方程的增根与无解问题例题:若关于x 的方程:1151222--=+-+-x k x x k x x 有增根1=x ,求k 的值。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辅导讲义(B)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辅导讲义(B )一、考点对应热身训练 1.已知 ∠A 为锐角,且sinA 21=,那么∠A 的度数是( )A. 15B. 30C. 45D. 602.有一种圆柱体茶叶筒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3.在△ABC 中,D 、E 为边AB 、AC 的中点,已知△ADE 的面积为4,那么△ABC 的面积是()A. 8B. 12C. 16D. 20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A. 290x -=B. 210x x --=C. 29304x x -+-= D. 210x x ++= 5.一元二次方程022=-+px x 的一个跟为2,则p 的值为( ) A.1 B.2 C.-1 D.-2 6.抛物线2-(2)1y x =--的顶点坐标是()A .(-2,1)B .(-2,-1)C .(2,-1)D .(2,1)7.抛物线y =-2x 2不具有的性质是 ()A. 开口向下B. 对称轴是y 轴C.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函数有最小值8.函数y=-x 2-3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是()A .y=-(x+2)2-1B .y=-(x-2)2-1C .y=-(x-2)2+1D .y=-(x+2)2+1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3122=-++-k x x k 有一根为0,则k 的值是()A. -1B. 1C. 1±D. 010.已知粉笔盒里有4支红色粉笔和n 支白色粉笔,每支粉笔除颜色外均相同,现从中任取一支粉笔,取出红色粉笔的概率是,则n 的值是() A .4 B .6C .8D .1011.反比例函数xy 3=的图象上有两点M ,N,那么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12.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13.点(一1,一2)所在的象限为()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4.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生经过点(1,-2),则k 的值为() A .-1 B .-2 C .1 D .215.若y = kx -4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值可能是下列的() A .-4 B .0 C .1 D .3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 -x +1的图象经过()25A B C DA .第一,二,三象眼 B.第二,三,四象限 C .第一,二,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17.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B =50°,则∠A 的度数为() A .80° B .60° C .50° D .40°18.抛物线y =-3x 2-x +4与坐标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A .3 B .2 C .1 D .019.如图,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标有刻度的尺OA 、OB 在O 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 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A .10个单位B .12个单位C .1个单位D .15个单位20.如图,O ⊙的直径AB 垂直弦CD 于P ,且P 是半径OB 的中点,6cm CD =,则直径AB 的长是()A.B.C.D.21.抛物线322+-=x x y 的顶点坐标是.22.如果关于x 的方程062=+-m 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第12题图23.直线y =kx +b 经过点(0,0)和(1,2),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24.如图,A 、B 、C 是⊙O 上的点,若∠AOB =70°,则∠ACB 的度数为__________25.如图,己知点A (O ,1),B (O ,-1),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交 x 轴的正半轴于点C .则∠BAC 等于____________度.26.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是. 27.若43=x y ,则xy x +的值为_____. 28.2sin60°+tan45°=_______. 二、选填压轴题1.在小孔成像问题中,光线穿过小孔,在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若O 到AB 的距离是18cm ,O 到CD 的距离是6cm ,则像CD 的长是AB 长的( )A.3倍B.21C.31D.不知AB 的长度,无法判断2.如图,在△ABC 中,AB =BC ,∠ABC =90°,BM 是AC 边上的中线,点D ,E 分别在边AC 和BC 上,DB =DE ,DE 与BM 相交于点N ,EF ⊥AC 于点F ,以下结论:①∠DBM =∠CDE ;②S △BDE <S 四边形BMFE ;③CD·EN =BN·BD ;④AC =2D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3.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在D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连接OE 交BC 于点F ,已知AB=4,BC=6,CE=2,则CF 的长等于( ) A.1 B.1.5 C.2 D.34.如图,是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一部分。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培优精品讲义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九年级(下)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1讲-----锐角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几何意义及计算公式;②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进行熟练计算;③能根据题目已知条件,进行解三角形;④能利用三角函数进行简单的应用,并解决问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体系搭建(三)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余角关系:在∠A+∠B=90°时B A cos sin = B A sin cos = 1tan tan =⋅B A2、同角关系sin 2A+cos 2A=1. .cos sin tan AAA = (四)斜坡的坡度1、仰角、俯角、坡度、坡角和方向角(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2)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坡比),用字母i 表示.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坡角,用α表示,则有i =_tan α 如图所示,l hi ==αtan ,即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值.(3)方向角:平面上,通过观察点O 作一条水平线(向右为东向)和一条铅垂线(向上为北向),则从O 点出发的视线与水平线或铅锤线所夹的角,叫做观测的方向角.(五)解三角形1、定义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 的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5个元素:3条边和2个角.除直角外只要知道其中2个元素(至少有1个是边),就可利用以上关系求出另外3个元素.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题的步骤(1)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画出平面几何图形,找出已知条件中各量之间的关系.(2)若是直角三角形,根据边角关系进行计算;若不是直角三角形,应大胆尝试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行解决.3、解三角形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时,正确选择关系式是关键:(1)求边时一般用未知边比已知边,去找已知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2)求角时一般用已知边比已知边,去找未知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3)求某些未知量的途径往往不唯一,其选择的原则:①尽量直接使用原始数据;②计算简便;③若能用乘法应避免除法.考点一:三角函数的概念例1、已知,在Rt△ABC中,∠C=90°,AB=,AC=1,那么∠A的正切tanA等于()A.B.2 C.D.例2、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cos∠ABC等于()A.B.C.D.例3、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例1、在△ABC中,若|sinA﹣|+(﹣tanB)2=0,则∠C的度数为()A.30°B.60°C.90°D.120°例2、计算:sin45°+cos230°﹣+2sin60°.例3、考点三:斜坡的坡度例1、一个公共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米,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A.斜坡AB的坡度是10°B.斜坡AB的坡度是tan10°C.AC=1.2tan10°米D.AB=米例2、一辆汽车沿坡角为α的斜坡前进500米,则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A.500sinαB.C.500cosαD.考点四:解三角形例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ADC=90°,AB=6,CD=4,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1)若∠A=60°,求BC的长;(2)若sinA=,求AD的长.(注意:本题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根号)例2、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卡片ABCD放在每格宽度为12mm的横格纸中,恰好四个顶点都在横格线上,已知∠α=36°,求长方形卡片的周长.(精确到1mm)(参考数据:sin36°≈0.60,cos36°≈0.80,tan36°≈0.75)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课堂狙击1、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A.2 B.C.D.2、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b=a•sinB B.a=b•cosB C.a=b•tanB D.b=a•tanB3、已知∠A为锐角,且tanA=,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A<30°B.30°<∠A<45°C.45°<∠A<60°D.60°<∠A<90°4、在△ABC中,若|sinA﹣|+(cosB﹣)2=0,则∠C=()A.30°B.60°C.90°D.120°5、在Rt△ABC中,∠C=90°,sinA=,则tanA的值为()A.B.C.D.6、如图,小阳发现电线杆AB的影子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量得CD=8米,BC=20米,CD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测得1米杆的影长为2米,则电线杆的高度为米.7、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tan∠BAC等于.8、计算:3sin60°﹣2cos30°﹣tan60°•tan45°.9、如图,在Rt△ABC和Rt△CDE中,AB与CE相交于点F,∠ACB=∠E=90°,∠A=30°,∠D=45°,BC=6,求CF的长.➢课后反击1、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cos∠ABC等于()A.B.C.D.2、在△ABC中,,则△ABC为()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含60°的任意三角形D.是顶角为钝角的等腰三角形3、在△ABC中,∠C=90°,tanA=,则sinB,cosB,tanB中最小的是()A.tanB B.sinB C.cosB D.sinB或cosB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5、某水库水坝的坝高为10米,迎水坡的坡度为1:2.4,则该水库迎水坡的长度为米.6、如图,水平面上有一个坡度i=1:2的斜坡AB,矩形货柜DEFG放置在斜坡上,己知DE=2.5m.EF=2m,BF=3.5m,则点D离地面的高DH为m.(结果保留根号)7、计算:6tan260°﹣cos30°•tan30°﹣2sin45°+cos60°.8、如图,在Rt△ABC中,∠C=90°,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和点D,已知BD:CD=2:.(1)求∠ADC的度数;(2)利用已知条件和第(1)小题的结论求tan15°的值(结果保留根号).直击中考1、【2012•内江】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A.B.C.D.2、【2014•安顺】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接FB,则tan∠CFB的值等于()A.B.C.D.3、【2011•日照】在Rt△ABC中,∠C=90°,把∠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A.tanA•cotA=1 B.sinA=tanA•cosAC.cosA=cotA•sinA D.tan2A+cot2A=14、【2012•深圳】小明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他发现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和一斜坡上,如图,此时测得地面上的影长为8米,坡面上的影长为4米.已知斜坡的坡角为30°,同一时刻,一根长为1米且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则树的高度为()A.(6+)米B.12米C.(4﹣2)米D.10米S(Summary-Embedded)——归纳总结重点回顾1、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斜坡的坡度4、解三角形名师点拨1、sinA、cosA、tanA是一个比值(数值),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2、在几何图形中求解三角函数值或者解三角形,找出直角三角形或做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初一数学联赛秋季教师版讲义 全国版
;
把函数y = −2x + 4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
答案: y = −2x + 8 y = −2x − 2
解析: 解:y = −2 (x − 2) + 4,化简得y = −2x + 8;
y = −2 (x + 3) + 4,化简得y = −2x − 2.
例7
844998-
(1) 若直线y = kx(k ≠ 0) 经过点(1,3),则该直线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
2
2
AB = √(3 − 1) + (1 − 3) = √8 = 2√2
′
′
AB + AC +BC = AB + AC + B C = AB + AB = 2√2 + 2√5
844994-
(2) 如图⑵,在x轴上一点C ,在y轴上找一点D,使AD + CD + BC 值最小,求最小值.
4
2
解析: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 kx + b,
1
由题意可知{ −2k + b = 3 ,解得{ k = 4
2k + b = 4
7
b=
2
1
7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 x + .
4
2
845003-
7
(2) 求证:点A(2,2),B(−1, ),C(12,−3)在一条直线上.
2
答案: 见解析
例6
845000-
(1) 把函数y = −2x + 4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万能模板粉笔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初中数学万能模板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万能模板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初中数学万能模板的概念。
2. 掌握万能模板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万能模板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问题,找出万能模板适用的情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
2. 提出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解题思路?二、新课讲解1. 介绍初中数学万能模板的概念:万能模板是一种适用于初中数学各领域的解题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2. 讲解万能模板的应用方法:a. 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b. 根据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万能模板;c. 运用万能模板进行解题;d. 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
3. 举例说明万能模板的应用,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巩固万能模板的应用:a. 一元一次方程:3x + 5 = 14b. 二元一次方程组:$$ \begin{cases} {2x+y=7} \\ {3x-2y=1}\end{cases}$$c. 不等式:3x - 4 > 2x + 1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万能模板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万能模板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万能模板的应用。
2. 针对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万能模板进行解题。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初中数学万能模板的概念和应用方法?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万能模板解决问题?3. 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万能模板的应用能力?。
家教备课模板
学生姓名:_______年级:_______ 科目:_______ 上课老师:_______第一讲分式、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 1.分式的有关概念设A 、B 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A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 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 2、分式的基本性质,M B M A B A ⨯⨯= MB MA B A ÷÷=(M 为不等于零的整式) 3.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法则与分数的运算法则类似). bd bcad d c b a ±=± (异分母相加,先通分);;;bcadc db a dc ba bd acd c b a =⋅=÷=⋅ .)(n nn b a b a =4.零指数)0(10≠=a a 5.负整数指数 ).,0(1为正整数p a aa p p≠=- 注意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nn n mn n m n m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a a a a ==≠=÷=⋅-+)(,)(),0(,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也就是上述等式中的m 、 n 可以是O 或负整数.6、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7、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1. (-5)0 =_____; 2. 3-2=________;3. 当x_________时,分式 1x+1 有意义;4. 写出等式中未知的式子:( )c 2+7c = 1c+7; 5. 约分:10a 2b4ab2 =______________;6. 分式:1x-1 、1x-2 的最简公分母为:______;7. 若方程x x-4 =2 + ax-4 有增根,则增根为x=______;8. 当x=______时,分式32x-1的值为1 ;9. 若x=2是方程 x-a x+1 = 13的解,则a=______; 10. 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0.0000003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米;11. 已知公式:1R = 1R 1 + 1R 2,若R 1 =10,R 2=15,则R=___________;12. 观察下列各式:22-4 + 66-4 =2,55-4 + 33-4 =2,77-4 + 11-4 =2,1010-4 + -2-2-4=2,依照以上各式形成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数,使等式2020-4 + ( )( )-4=2成立 13. 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A. 3x=12B. 1x =2C. x+25 = 3+x4 D.3x-2y=114. 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 = y xyB. m 6m 2 = m 3C. a 2x bx = a 2b D. a+12a- 12= a+1a-115. 要把分式方程:32(x-2) = 1x化为整数方程,方程两边需同时乘以( )A. 2(x-2)B.xC. 2x-4D. 2x (x-2)18. 若有m 人a 天可完成某项工程,且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是相同的,则这样的(m+n )人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为( )A. a + mB. am m+nC. a m+nD. m+nam19.计算:x+1x 2 -2x+1 ÷x+1x-1 ; 20.计算:x 2+9x x 2 +3x + x 2-9xx 2 +6x+922.解方程:7x +2 +2 = 1-3xx+224.已知y = x 2-2x+1x 2 -1 ÷ x 2-x x+1 - 1x +1,试说明在等号右边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不论x 为何值,y的值不变。
高中数学老师完整讲义及对应作业课件
04
CHAPTER
数学思想与方法
总结词:数形结合思想是高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通过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总结词:化归与转化思想是高中数学中另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通过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或已解决的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THANKS
通过圆心和半径来表示圆的方程,公式为 ((x - h)^2 + (y - k)^2 = r^2)。
椭圆的标准方程
通过焦点和长轴、短轴来表示椭圆的方程,公式为 (frac{x^2}{a^2} + frac{y^2}{b^2} = 1) 或 (frac{y^2}{a^2} + frac{x^2}{b^2} = 1)。
高中数学老师完整讲义及对应作业课件
目录
代数部分几何部分解析几何数学思想与方法
01
CHAPTER
代数部分
介绍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等基本概念,并解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的表示方法
映射的概念
介绍函数的图象表示、表格表示、解析表示等方法,并举例说明。
解释映射的基本概念,以及映射与函数的关系和区别。
03
02
01
02
CHAPTER
几何部分
基础概念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性质和判定。
角度的概念和性质,包括补角、余角和邻补角。
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和判定。
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和判定。
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进阶概念
圆的性质和判定。
坐标几何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高二数学最新教案-北京四中数学讲座讲义 精品
构造的例子
历史上构造思想解题的著名事件
• 判断: 267
67
1
是合数还是质数?
2 1 147573952589676412927 193707721 761838257287
• 1903.美国纽约.科尔(数学家)
图形构造——无字证明的美
• 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证明勾股定理
瞧!
b c a
图形构造——无字证明的美
• 1+2+3+……+n的和
图形构造——无字证明的美
• 证明均值定理
ab ab (a 0, b 0) 2
a
b
图形构造——无字证明的美
• 已知图中的ABCD,DCEF,FEGH都是 。 正方形,求证∠1+∠2+∠3=90
1 2 3 1 2 3
3
1 2
高中数学的转化和构造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 与 高中数学学习
什么是数学思想?
• 数学思想应当是人们在建立数学理论或 解决数学问题时用到的一些思想。 • 数学思想从来就不是数学家的专利,也 不是只有在数学领域中才能发挥它的作 用。数学思想与各个学科思想互相渗透。
三个层次的数学思想
• 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方面的思想 数学是什么? • 关于数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面的思 想 数学向何处去? • 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思想 数学怎样论证?
高中数学的转化和构造思想
• 求和
2
1 2 3
n
1 2 3
2 2 3 3 3
n
2 3
n(n 1) 2
1 2 3 n 4 4 4 4 1 2 3 n 5 5 5 5 1 2 3 n
2018版数学《课堂讲义》北师大版选修4-4讲义:第一讲 坐标系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综合评价】通过直角坐标系,平面和空间中的点与坐标(有序数组)、曲线与方程建立了联系,实现了数形结合,这些数所表示的几何含义是不同的,同一曲线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方程也有不同形式.因此我们研究几何图形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坐标系.本讲介绍了极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其中极坐标系是重点内容,同学们要认真领会极坐标系下直线和圆的方程,理解它们的特点、意义.【学习目标】1.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2.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3.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4.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体会在用方程刻画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5.了解在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刻画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体会它们的区别.【学习计划】§1 平面直角坐标系1.坐标系(1)坐标法:根据几何对象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建立它的方程,通过方程研究它的性质及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2)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第一步,建立适当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使平面上的点与坐标(有序实数对),曲线与方程建立联系,从而实现数与形的结合.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表示图形,那么平面图形的伸缩变换就可归结为坐标伸缩变换,这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变换.(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在变换φ:⎩⎨⎧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思维导图】【知能要点】1.回顾坐标系有关概念,体会坐标系的作用.2.了解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和原则.3.坐标伸缩变换φ:⎩⎨⎧x ′=λx ,λ>0,y ′=μy ,μ>0.题型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系是现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起过划时代的作用.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利用坐标系,我们可以方便地用代数的方法确定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也可以方便地确定空间内一个点的位置.它使几何概念得以用代数的方法来描述,几何图形可以通过代数形式来表达,这样便可将抽象的代数方程用形象的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又可将先进的代数方法应用于几何学的研究.建立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如函数问题就常常需要借助直角坐标系来解决.【例1】 如图所示,圆O 1与圆O 2的半径都是1,|O 1O 2|=4,过动点P 分别作圆O 1、圆O 2的切线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使得|PM |=2|PN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分析 本题是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问题,由题意建立坐标系,写出相关点的坐标,由几何关系式:|PM |=2|PN |,即|PM |2=2|PN |2,结合图形由勾股定理转化为|PO 1|2-12=2(|PO 2|2-12).设P (x ,y ),由距离公式写出代数关系式,化简整理可得.解 以O 1O 2的中点O 为原点,O 1O 2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O 1(-2,0),O 2(2,0).由已知|PM |=2|PN |,得|PM |2=2|PN |2.因为两圆的半径均为1,所以|PO 1|2-1=2(|PO 2|2-1). 设P (x ,y ),则(x +2)2+y 2-1=2[(x -2)2+y 2-1], 即(x -6)2+y 2=33,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x -6)2+y 2=33(或x 2+y 2-12x +3=0).【反思感悟】 本题求点的轨迹,考查建坐标系和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勾股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知识,巧妙探求动点P 满足的条件.1.一种作图工具如图①所示.O 是滑槽AB 的中点,短杆ON 可绕O 转动,长杆MN 通过N 处铰链与ON 连接,MN 上的栓子D 可沿滑槽AB 滑动,且DN =ON =1,MN =3.当栓子D 在滑槽AB 内作往复运动时,带动N 绕O 转动一周(D 不动时,N 也不动),M 处的笔尖画出的曲线记为C .以O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试求曲线C 的方程.解 设点D (t ,0)(|t |≤2),N (x 0,y 0),M (x ,y ),依题意,MD →=2DN →,且|DN →|=|ON →|=1,所以(t -x ,-y )=2(x 0-t ,y 0),且⎩⎨⎧(x 0-t )2+y 20=1,x 20+y 20=1. 即⎩⎨⎧t -x =2x 0-2t ,y =-2y 0,且t (t -2x 0)=0. 由于当点D 不动时,点N 也不动,所以t 不恒等于0, 于是t =2x 0,故x 0=x 4,y 0=-y 2.代入x 20+y 20=1, 可得x 216+y 24=1,即所求的曲线C 的方程为x 216+y 24=1.【例2】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A (-1,3),B (-3,-2),C (4,-2),D (3,4),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析 本例是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点的坐标.点的坐标还可以表示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A (a ,b )到x 轴的距离为|b |,到y 轴的距离为|a |),从而得出某些我们需要的线段的长度.将四边形ABCD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其中BE 的长度等于B 到y 轴的距离减去A 到y 轴的距离,AE 的长度为A 到x 轴的距离加上B 到x 轴的距离,依此类推可以求出DF ,CF ,EF 的长度,从而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 作AE ⊥B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S △ABE =12·BE ·AE =2×52=5;S △CDF =CF ·DF 2=1×62=3; S 梯形AEFD =(AE +DF )·EF2=(5+6)×42=22,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5+22+3=30.【反思感悟】 本例是坐标系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在求面积时要尽量利用图形中的垂直关系,将原图形分割求得面积.2.一直角梯形的上、下底边分别为12和15,两腰分别为33和6,选择适当的坐标系,表示各顶点坐标及较短对角线的长.解 如图所示,以D 为原点,CD 边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33),B (12,33),C (15,0),D (0,0), |BD |=319.题型二 坐标伸缩变换平面几何图形的伸缩变换可以归结为坐标的伸缩变换,学习中可结合坐标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在伸缩变换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保持不变,在同一坐标系下对坐标进行伸缩变换,展示了坐标法思想.在伸缩变换下,直线仍然变为直线,抛物线变为抛物线,双曲线变为双曲线,而椭圆可以变为圆,圆可以变为椭圆.【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x ′=12x ,y ′=13y 后的图形.(1)5x +2y =0;(2)x 2+y 2=1.分析 根据变换公式,分清新旧坐标即可.解 (1)由伸缩变换⎩⎪⎨⎪⎧x ′=12x ,y ′=13y ,得⎩⎨⎧x =2x ′,y =3y ′.将其代入5x +2y =0,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的方程是5x ′+3y ′=0. 经过伸缩变换后,直线仍然是直线. (2)将⎩⎨⎧x =2x ′,y =3y ′代入x 2+y 2=1,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的方程是x ′214+y ′219=1.经过伸缩变换后,圆变成了椭圆.【反思感悟】 伸缩变换要分清新旧坐标,直接利用公式即可,变换后的新坐标用x ′,y ′表示.3.伸缩变换的坐标表达式为⎩⎨⎧x ′=x ,y ′=4y .曲线C 在此变换下变为椭圆x ′2+y ′216=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设P (x ,y )为曲线C 上任意一点.把⎩⎨⎧x ′=x ,y ′=4y代入x ′2+y ′216=1,得x 2+y 2=1.故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1. 【例4】 求满足下列图形变换的伸缩变换:由曲线4x 2+9y 2=36变成曲线x ′2+y ′2=1.分析 求满足图形变换的伸缩变换,实际上是求出其变换公式,将新旧坐标分清,代入对应的曲线方程,然后比较系数就可得了,椭圆伸缩变换之后可得圆或椭圆.解 设变换为⎩⎨⎧x ′=λx ,λ>0,y ′=μy ,μ>0,可将其代入第二个方程,得λ2x 2+μ2y 2=1.与4x 2+9y 2=36比较,将其变为436x 2+936y 2=1,即19x 2+14y 2=1,比较系数得⎩⎪⎨⎪⎧λ=13,μ=12.∴⎩⎪⎨⎪⎧x ′=13x ,y ′=12y ,即将椭圆4x 2+9y 2=36上的所有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3,纵坐标变为原来的12,可得到圆x ′2+y ′2=1.【反思感悟】 对于图形的伸缩变换问题,只要搞清新旧坐标,区别x ,y 和x ′,y ′,比较公式中的系数即可.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x 2-36y 2-8x +12=0变成曲线x ′2-y ′2-4x ′+3=0,求满足图像变化的伸缩变换. 解 x 2-36y 2-8x +12=0可化为 ⎝ ⎛⎭⎪⎫x -422-9y 2=1.① x ′2-y ′2-4x ′+3=0可化为 (x ′-2)2-y ′2=1.②比较①②两式得x ′-2=x -42,y ′=3y .故所求伸缩变换为:⎩⎪⎨⎪⎧x ′=12x ,y ′=3y .1.已知一条长为6的线段两端点A 、B 分别在x 、y 轴上滑动,点M 在线段AB 上,且AM ∶MB =1∶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解 (代入法)设A (a ,0),B (0,b ),M (x ,y ), ∵|AB |=6,∴a 2+b 2=36.①M 分AB -的比为12.∴⎩⎪⎨⎪⎧x =a +12×01+12=23a ,y =0+12b1+12=13b .⇒⎩⎪⎨⎪⎧a =32x ,b =3y .②将②式代入①式,化简为x 216+y 24=1.2.已知B 村位于A 村的正西方向1公里处,原计划经过B 村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埋设一条地下管线m .但在A 村的西北方向400米处,发现一古代文物遗址W .根据初步勘察的结果,文物管理部门将遗址W 周围100米范围划为禁区.试问:埋设地下管线m 的计划需要修改吗?解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遗址W 与地下管线m 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以A 为原点,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分别为x 轴和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0),B (-1 000,0).由W 位于A 的西北方向及|AW |=400,得W (-2002,2002),由直线m 过B 点且倾斜角为90°-60°=30°,得直线m 的方程是x -3y +1 000=0.于是,点W 到直线m 的距离为|-2002-3·2002+1 000|2=100(5-2-6)≈113.6>100,所以,埋设地下管线m 的计划可以不修改.3.阐述由曲线y =tan x 得到曲线y =3tan 2x 的变化过程,并求出坐标伸缩变换. 解 y =tan x 的图像上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得到y =tan 2x ,再将其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得到曲线y =3tan 2x . 设y ′=3tan 2x ′,变换公式为⎩⎨⎧x ′=λx ,λ>0,y ′=μy ,μ>0.将其代入y ′=3tan 2x ′得⎩⎪⎨⎪⎧λ=12,μ=3,∴⎩⎪⎨⎪⎧x ′=12x ,y ′=3y .[P 2思考交流]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坐标为(2,3),5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答 (x -2)2+(y -3)2=25.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a ,b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答 (x -a )2+(y -b )2=r 2. [P 5思考交流]我国1990年至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如表1-2(单位:亿元)表1—2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生产总值 43 800 57 733 67 795 74 772 79 553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生产总值82 05489 40495 933102 398116 694特点. 答 统计图从表中统计数据可看到,我国的生产总值年年增长,1994~1997年增长较快,1997~2001年放慢了增长速度,2001年之后又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P 6思考交流]1.观察例3(2)中y =sin x 的图像与(1)中y =2sin 3x 的图像,讨论它们的关系? 答 y =sin x 的图像和y =2sin 3x 的图像可以通过伸缩变换相互得到:y =sin x 的图像――————————————→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3得y =sin 3x 的图像―——————————―→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得y =2sin 3x 的图像. y =2sin 3x 的图像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得y =sin 3x 的图像.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得y =sin x 的图像2.试将上述讨论引申为坐标轴单位长度任意伸缩的情况.答 设函数y =f (x )与函数y =μf (ωx )(其中ω>0,μ>0)图像之间的关系为:y =μf (ωx )的图像.它们的图像可以通过伸缩变换相互得到. 【规律方法总结】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利用未知点满足条件的坐标形式,求点的轨迹方程.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将平面图形坐标化,进行证明或计算.3.在伸缩变换中,要分清新旧坐标,然后代入公式比较系数即可.4.在伸缩变换⎩⎨⎧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抛物线变为抛物线,双曲线变为双曲线,圆可以变为椭圆,椭圆可以变成圆,我们可以把圆作为椭圆的特例.一、选择题1.▱ABCD 中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1,2)、(3,0)、(5,1),则点D 的坐标是( )A.(9,-1)B.(-3,1)C.(1,3)D.(2,2)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对边互相平行,即斜率相等,可求出D 点坐标.设D (x ,y ), 则⎩⎨⎧k AB =k DC ,k AD =k BC ,即⎩⎪⎨⎪⎧2-0-1-3=y -1x -5,2-y -1-x =0-13-5.∴⎩⎨⎧x =1,y =3.,故D (1,3). 答案 C2.要得到函数y =sin ⎝ ⎛⎭⎪⎫4x -π3的图像,只需将函数y =sin 4x 的图像( )A.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 B.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 C.向左平移π3个单位D.向右平移π3个单位解析 由y =sin ⎝ ⎛⎭⎪⎫4x -π3=sin 4⎝ ⎛⎭⎪⎫x -π12得,只需将y =sin 4x 的图像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即可,故选B. 答案 B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x ′=5x ,y ′=3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x ′2+4y ′2=1,则曲线C 的方程为( ) A.25x 2+36y 2=1 B.9x 2+100y 2=1 C.10x +24y =1D.225x 2+89y 2=1解析 将⎩⎨⎧x ′=5x ,y ′=3y 代入x ′2+4y ′2=1,得25x 2+36y 2=1,为所求曲线C 的方程. 答案 A4.将一个圆作伸缩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不可能是( ) A.椭圆B.比原来大的圆C.比原来小的圆D.双曲线解析 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 变换为⎩⎨⎧x ′=λx ,y ′=μy ,化为⎩⎪⎨⎪⎧x =1λx ′,y =1μy ′,(λ,μ不为零).⎝ ⎛⎭⎪⎫1λx ′-a 2+⎝ ⎛⎭⎪⎫1μy ′-b 2=r 2, 1λ2(x ′-λa )2+1μ2(y ′-μb )2=r 2, ∴(x ′-λa )2(λr )2+(y ′-μb )2(μr )2=1.此方程不可能是双曲线.答案 D 二、填空题5.△ABC 中,B (-2,0),C (2,0),△ABC 的周长为10,则A 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解析 ∵△ABC 的周长为10, ∴|AB |+|AC |+|BC |=10.其中|BC |=4, 即有|AB |+|AC |=6>4.∴A 点轨迹为椭圆除去长轴两端点, 且2a =6,2c =4.∴a =3,c =2,b 2=5. ∴A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5=1 (y ≠0). 答案 x 29+y 25=1 (y ≠0)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 2+y 2=1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后的图形所对应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解析 代入公式,比较可得x ′24+y ′29=1. 答案 x ′24+y ′29=17.y =cos x 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3y后曲线方程变为________.解析由⎩⎨⎧x ′=2x ,y ′=3y ,化为⎩⎪⎨⎪⎧x =12x ′,y =13y ′,代入y =cos x 中得:13y ′=cos 12x ′,即:y ′=3cos 12x ′. 答案 y ′=3cos 12x ′8.台风中心从A 地以20 km/h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 km 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 在A 地正东40 km 处,则城市B 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________h.解析 以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 (40,0),以点B 为圆心,30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x -40)2+y 2=302,台风中心移动到圆B 内时,城市B 处于危险区,台风中心移动的轨迹为直线y =x ,与圆B 相交于点M ,N ,点B 到直线y =x 的距离d =402=20 2. 求得|MN |=2302-d 2=20(km),故|MN |20=1,所以城市B 处于危险区的时间为1 h. 答案 1 三、解答题9.已知▱ABCD ,求证:|AC |2+|BD |2=2(|AB |2+|AD |2).证明 法一 坐标法 以A 为坐标原点O ,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则A (0,0),设B (a ,0),C (b ,c ),则AC 的中点E ⎝ ⎛⎭⎪⎫b 2,c 2,由对称性知D (b -a ,c ),所以|AB |2=a 2,|AD |2=(b -a )2+c 2, |AC |2=b 2+c 2, |BD |2=(b -2a )2+c 2,|AC |2+|BD |2=4a 2+2b 2+2c 2-4ab =2(2a 2+b 2+c 2-2ab ),|AB |2+|AD |2=2a 2+b 2+c 2-2ab , ∴|AC |2+|BD |2=2(|AB |2+|AD |2).法二 向量法 在▱ABCD 中,AC→=AB →+AD →,两边平方得AC →2=|AC →|2=AB →2+AD →2+2AB →·AD →,同理得BD →2=|BD →|2=BA →2+BC →2+2BA →·BC →, 以上两式相加,得|AC →|2+|BD →|2=2(|AB →|2+|AD →|2)+2BC →·(AB →+BA →) =2(|AB→|2+|AD →|2), 即|AC |2+|BD |2=2(|AB |2+|AD |2).10.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可以把椭圆(x -1)29+(y +2)24=1变为中心在原点的单位圆,求上述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以及这两种变换的合成变换.解 先通过平移变换⎩⎨⎧x ′=x -1,y ′=x +2把椭圆(x -1)29+(y +2)24=1变为椭圆x ′29+y ′24=1.再通过伸缩变换⎩⎪⎨⎪⎧x ″=x ′3,y ″=y ′2把椭圆x ′29+y ′24=1变为单位圆x ″2+y ″2=1.由上述两种变换合成的变换是⎩⎪⎨⎪⎧x ″=13(x -1),y ″=12(y +2).习题1-1 (第7页)A 组1.由两点式写直线的方程为35x +36y -41=0.2.直线x 6+y4=-2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以及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2,0)、(0,-8)、-23.3.解 △ABC 是以∠A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且AB 平行于x 轴,AC 平行于y 轴. ∴∠A 的平分线的斜率为1,所在直线方程为x -y +1=0. 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 +3y -29=0, 解⎩⎨⎧x -y +1=0,4x +3y -29=0,得⎩⎪⎨⎪⎧x =267,y =337.∠A 的平分线的长为1227.4.解 法一 由两点式写出直线AB 的方程为3x +y -6=0. 将点C (4,-6)代入方程3×4+(-6)-6=0, 点C 在直线AB 上, ∴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 法二 ∵k AB =-3,k BC =-3 ∴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5.解 与x 轴交点 令y =0,2x -10=0,x =5, 与y 轴交 点令x =0,-5y -10=0,y =-2, S △=12×5×2=5.6.证明 如图:矩形OABC .设OA =a ,OC =b ,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O 、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0),(a ,0),(a ,b ),(0,b )|OB |=a 2+b 2,|AC |=b 2+(-a )2=a 2+b 2, ∴|OB |=|AC |. 结论得证.7.解 (1)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2=r 2代入C 、D 两点得⎩⎨⎧(-1-a )2+1=r 2,(1-a )2+9=r 2,解得a =2,r =10, ∴方程为(x -2)2+y 2=10 (2)设圆心为(0,b )m则5=|b -6|,b =1或11,∴方程为x 2+(y -1)2=25或x 2+(y -11)2=25. (3)设方程为(x -a )2+(y -b )2=r 2, ∵过A 、B 两点,圆心在2x -y =3上,∴⎩⎨⎧(5-a )2+(2-b )2=r 2,(3-a )2+(-2-b )2=r 2,2a -b =3,解得a =2,b =1,r =10. ∴方程为(x -2)2+(y -1)2=10. (4)设圆方程为(x -a )2+(y -b )2=r 2,由题意可得⎩⎨⎧(3-a )2+(2-b )2=r 2,b =2a ,r =|2a -b +5|1+4,解得:⎩⎨⎧a =2,b =4或⎩⎪⎨⎪⎧a =45,b =85,r =5,∴圆的方程为(x -2)2+(y -4)2=5或⎝ ⎛⎭⎪⎫x -452+⎝ ⎛⎭⎪⎫y -852=5,图略.8.解 以底边中点为原点,底边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BC ,底边BC =8,高为AD =5,则B (-4,0),C (4,0),D (0,0),A (0,5), 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则⎩⎨⎧(-4-a )2+b 2=r 2,(4-a )2+b 2=r 2,a 2+(5-b )2=r 2,得a =0,b =910,r 2=412100, ∴圆方程为x 2+⎝ ⎛⎭⎪⎫y -9102=1 681100.9.解 |A 1F 1|+|A 2F 1|=2+14=16=2a ,a =8,F 1(-6,0),F 2(6,0),c =6,∴b 2=28. ∴椭圆标准方程为x 264+y 228=1. 10.解 (1)由题意知a 2=8,b 2=5, 椭圆方程为x 28+y 25=1. (2)由题意知a =3b当焦点在x 轴上时a =3,b =1,椭圆方程:x 29+y 21=1; 当焦点在y 轴上时b =3,a =9,椭圆方程:x 29+y 281=1. (3)由题意知c =23,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P (5,-6)在椭圆上. ∴⎩⎪⎨⎪⎧5a 2+6b 2=1,a 2-b 2=12,解得a 2=20,b 2=8, ∴椭圆方程为x 220+y 28=1. 11.略B 组1.证明 ∵圆直径的端点是A (x 1,y 1),B (x 2,y 2) ∴圆心坐标为⎝ ⎛⎭⎪⎫x 1+x 22,y 1+y 22,半径为(x 1-x 2)2+(y 1-y 2)22∴圆的方程为⎝ ⎛⎭⎪⎫x -x 1+x 222+⎝ ⎛⎭⎪⎫y -y 1+y 222=(x 1-x 2)2+(y 1-y 2)24,x 2-x (x 1+x 2)+(x 1+x 2)24+y 2-y (y 1+y 2)+(y 1+y 2)42=(x 1-x 2)2+(y 1-y 2)24,x 2-x (x 1+x 2)+(x 1+x 2)24-(x 1-x 2)24+y 2-y (y 1+y 2)+(y 1+y 2)24-(y 1-y 2)24=0, x 2-x (x 1+x 2)+x 1x 2+y 2-y (y 1+y 2)+y 1y 2=0, (x -x 1)(x -x 2)+(y -y 1)(y -y 2)=0,∴圆的方程为(x -x 1)(x -x 2)+(y -y 1)(y -y 2)=0. 2.解由⎩⎨⎧(x -3)2+(y -5)2=4,⎝ ⎛⎭⎪⎫x -322+(y -5)2=1得x -54=0,∴直线方程为x -54=0.3.解 以地球球心与距地最近点所在直线为x 轴,以最近点与最远点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2a =6 636+8 196=14 832,a =7 416,a 2=54 997 056, c =8 196-7 416=780,∴b 2=54 388 656. ∴椭圆方程为x 254 997 056+y 254 388 656=1.。
博奇教育必修四数学讲义.doc
修曇徘【內部资料他密切勿外泄】通采報籍裟备篇(_) ................................................ 号通矣秘籍攻略篇(_) .. (4)(一)通果報籍实战篇通矣秘籍通矣薦(-) (5)通关秘籍一-1、任意角 '正角 <负角 零角 「象限角装备篇(一)通关 籍裝备丿............................................&通臬秘籍攻略篇(二) ........................... (7)通关 籍实 ).......................................................................... 8 臬 籍 关為()........................... ........................ 乡关 籍囁备 (三丿 (10)通臬秘籍攻略篇(三丿 ........................... .................................................. U 通-M 籍实战為(三丿 .......................... .. (1)2 通-M 籍通关為(三)........................... (14)通-M 籍裝备為(四丿 .......................... ................................................. 15 通臬秘籍攻略篇(四丿 ........................... ................................................. 17 通-M 籍实战為(四丿 .......................... ................................................. 19 通-M 籍通关為(四),,,,,,,,,,,,,,,,,,,,,,,,,,,,, (20)刃月~ (21)M 月 (— 1) .................................. . (25)**终边相同的角: [与弧度制之间的转化公式2、 弧度制J 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3、设角a的终边上一点为P(x,y),则sing_________ ,cosa = _______ 9 tana = ____________若角a的终边上一点为P(x,y),则sina= _______ ,cosa = _______ , tan a = ____________还记得sina, cosa , tan a在各个象限的函数值符号特征吗?4、单位圆中:则sina= _______ ,通关秘籍----------- 攻略篇(一)1、设扇形的周长为8 c m,面积为4,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___________2、与— 2002°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_____________3、设&分别是第二、三、四象限角,则点P(sin0,cos0)分别在第—、_____ 、________ 象限4、若cost/ = -—,且a的终边过点P(x,2),贝!|a是第______2—象限角5、在(0,2时内,使sin x > cos x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TC7 TC . 3兀、./ 3兀、.sin ---- c os ------ F tan( --- )一sin( ) + cos( --- )—3 64 4 3 ----------------通关秘籍---------- 实战篇(一)1、若角600°的终边上有一点(一4, a),则a的值是_________2、一-—L;2 sin(- —) + 4ab cos - + A2 tan(-—)]=a +艸 2 3 u 4 ------------3、sin 1, cos 1, tan 1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4、已知sin 200 = a »则tan]60°= _______________5、设角a属于第二象限角,且cos纟一cos?,贝咚属于2 2 2第_____ 象限角通关秘籍----------- 通关篇(一)1、设角a的终边上有一点P (5, - 1 2 ),则sin—_______ 9 cosa = ________ 9 tan a - _____________o . 7龙/ lbr、/ 15龙、7龙Z、sin — cos( ------ ) + tan( ------- ) tan —=3 64 3 ---------------------3、求f(x) = 71^2 sinx 的定义域通关秘籍 ---------- 装备篇(二)1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①平方关系:sin2«+cos2fl = 1②商数关系:竺巴=tan acos a2、诱导公式:口诀:_______________ , ------------------小试一下:sin(TT-Q)= ___________cos(-a) = __________sin(— + a) = ___________23龙—cos( ----- a)——_________2tan(2^ + a) = ___________3、①两角和与差公式:sin(a ± 0) = ___________cos(a ± 0) = ______________tan(a ± /?) = ___________ _②倍角公式:通关秘籍sin 2a = ___________ cos la = ___________ tan la = _________________4、几种常见化简模型%1 J1 土 si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第11讲 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知识点讲解: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
(1)、方程是整式方程; (2)、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含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数是2,即化简为:20ax bx c ++=,且0a ≠。
2、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分清各部分各是什么? 一般形式:20ax bx c ++= (a 、b 、c 为常数,0a ≠)
二次项:2
ax ; 二次项系数:a (0a ≠; 一次项:bx ;一次项系数:b ;常数项:c 注意:(1)、每一项都不能漏掉这一项本身的性质符号;
(2)、当0a =,0b ≠时,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当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则隐含了条件:0a ≠;
(3)、要准确找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把它先化为一般形式。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或解)的定义:
使一元二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或解)。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二、各类题型解析:
题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应用
例1、把方程2
2
(32)4(3)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例2、当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2(1)0a x bx c --+=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分别是什么?当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2(1)0a x bx c --+=是一元一次方程?
变式题:
1、关于x 的方程22(1)260a 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若关于x 的方程22(2)1k x x x -++=中二次项的系数为3,则k 的值为 。
题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的应用
例1、已知m 、n 都是方程2200620080x x +-=的根。
试求22(20062007)(20062007)m m n n +-++的值。
变式题: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
0x bx a ++=有一个根是(0)a a -≠,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数的
是( )
A 、ab
B 、
a
b
C 、a b +
D 、a b - 2、若两个一元二次方程20x ax b ++=和2
0x bx a ++=只有一个公共根,则( )
A 、a b =
B 、0a b +=
C 、1a b +=
D 、1a b +=-
例2、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的一个根是−3 ,且a 、b
满足4b =
,
求abc 的值。
题型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
1、直接开平方法:适合2()x m n +=(0n ≥)的形式。
(1)、2
723)28x -=
(; (2)、2(2)8x -=
2、配方法:通过配方,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2()x m n +=(0n ≥)的形式,再求出方程的根。
关键:配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1)、2410x x -+= (2)、2214x x +
=
(3)、20(0)a x b x c a ++=≠
方法提炼:
3、公式法:
求根公式、x =(240b ac -≥)
(1)、2520x x --= (2)、2287x x -=-
方法提炼:
4、因式分解法: (1)、2(2)x xx -=- (2)、229(23)4(25)0x x +--=
方法提炼:
变式题: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
510x x -+= (2)
、2
220x -
-=
(3)、2
2
(2)(31)y y +=- (4)
21)1x x -=-
三、课堂自测: (一)、判断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在括号内划“√”,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划“×”)
1、2510x +=( )
2、21
310x x
++=( ) 3、24x ax = (其中a 为常数) ( ) 4、2
230x x +=( ) 5、
231
25
x x +=( ) 6
2x =( ) (二)、填空题
1
、方程25(1)2x +=-+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其二次项是__________,一次项是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
2、如果方程25(2)(1)ax 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
270x += B
、2210x ++= C 、2
1
540x x
+
+= D
、23(140x x ++= 2、方程22(32)(1)0x x x --++=的一般形式是( )
A 、2550x x -+=
B 、2550x x ++=
C 、2550x x +-=
D 、2
50x +=
3、一元二次方程2
720x x -=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依次是( )
A 、27x ,2x ,0
B 、27x ,2x -,无常数项
C 、27x ,0, 2x
D 、27x ,2x -,0 4
、方程2x x =化为一般形式,它的各项系数之和可能是( ) A 、 B 、-
C 、
D 、
5、若关于x 的方程2
()()ax b a cx m +-=(0ac ≠)的二次项系数是ac ,则常数项为( )
A 、m
B 、2ba -
C 、2ba m -
D 、2
()ba m --
6、若关于x 的方程2
2
(1)22a 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值是( )
A 、2
B 、-2
C 、0
D 、2a ≠
7、若1x =是方程20ax bx c ++=的解,则( ) A 、1a b c ++=
B 、0a b c -+=
C 、0a b c ++=
D 、0a b c --=
(四)、解答题
1、 已知m 、n 是方程2
1
04x x +-= 的根,求35432
1m m m m m
-+--的值。
2、先化简再求值:2
22
214(
)(2)244x x x x x x x x x
+---÷⋅---+,再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 义,而你又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3、(1)、 计算:342234222()()()c a a c a b b c b
⨯-÷ (2)、 解分式方程:242
12x x x -=--
223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