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生动地描绘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增强学生的生活幸福感。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例如亲情、友情、自然风光、人间真情等。
2.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例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描绘细节等。
3.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习作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描绘出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美好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描绘细节等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白如何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生动地描绘出来。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范文为例,示范如何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描绘出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方法。
4. 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习作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描绘出来。
5.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程度。
2. 学生习作质量:评价学生的习作内容是否丰富、描绘是否生动、情感是否真挚。
3. 学生写作技巧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引导学生关注和珍惜生活。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习作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5.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实情感,增强生活幸福感。
八上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说教材 马静PPT课件

17
立体式整合教材
横向
教 材 的 结 构
纵向
Page ▪ 18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一至二年级(低年级)
三至四年级(中年级) 五至六年级(高年级) 七至九年级(初中阶段)
18
教材结构的逻辑关系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创作倾向 于外化,欣赏偏重于内化。创作活动具体分为“造型·表 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 美术学习的基础,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 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既强调形成创意, 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 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 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
说教材
2011年10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Page ▪ 2
2
项目
▪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 ▪教学建议
Page ▪ 3
3
一、美术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课程总目标 ▪美术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
Page ▪ 4
4
课程的性质
1、人文性质:
– 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 体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广阔的世界,理解 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学生就能获得人文 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人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 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 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 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人教版课标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

①教材作为出发点,生活作为素材库,以学生身边常见的例子作引子,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突出美术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
1.猜猜看:这些都是什么物品?
2.七嘴八舌:(多媒体课件展示产品设计作品)
提问:你认识这些物品吗?(学生边欣赏边回答)
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新课,也是从学生兴趣出发,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精力也非常集中;“七嘴八舌”的活动设计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也不拘束,有效地拉紧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作业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水平与能力,由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创造广阔的创作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九、作业安排:
评一评:作品展览与讲评
1.自我介绍设计作品,学生自己介绍设计作品时由学生亲自拿上台来展示并且简单讲解作品的突出特点
2.评论其他优秀作品,评论其他学生作品取长补短。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美术素养。
4.产品设计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联系
谈一谈:你最喜欢哪件物品?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产品设计的特点——造型、颜色、构思等方面)
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性,从而使学生更加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审美素质。
作为生活用具,其实用功能就理所当然的居于首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审美功能。审美与实用绝不是界限分明的概念。(具体分析家具的实用与审美——家具的造型设计既要满足各种使用功能,使人感到方便、舒适,同时又要考虑对居室整体环境的影响。)
初中美术 让世界更美好教学设计 浙教版

初中美术让世界更美好教学设计——公益海报设计教材分析:一、环保意识应成为每个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青少年作为世界的未来,更应该成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积极宣传者。
公益海报艺术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为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让学生关注社会、设计公益海报、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本课教材的重点。
本课选用的是浙美版教材第十六册第四课,教材通过图形创意、设计内涵、表现形式、设计原理的欣赏探讨,从学科体系上建构学生的知识点。
继而分析海报的基本结构,强化知识结构,激发创作思维,创作公益海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整合前面介绍的知识点,设计一个公益活动。
最后学生尝试制作。
二、由于教材中内容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公益海报的内涵、图形设计原理、表现形式、文字、色彩、构图方案制作、等知识领域,同时公益海报是一项很好的道德情感素养教育,因此我觉得两课时无法将“公益”升华。
需要通过单元化教学设计才能较为充分的实施,在此背景之下,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展,设置一个学习单元,共五个课时。
(一)公益海报创意体现(认识公益海报、公益海报基本结构、设计原理、创意、尝试创作)(二)色彩与构图(色彩、构图、完善作品)(三)表现形式(泥塑、剪贴形式拓展创作)(四)公益活动(整合前面介绍的知识点,设计一个公益活动)(五)展示和欣赏(学校组织展览馆进行作品展示,由教师、学生填评价表共同参与评价并写体会)。
通过这五个课时活动,学生对公益海报的认识、内涵和创意的赏析进一步深化,并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基本结构、表现形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出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评析、引导和创作,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表现力,发挥艺术想象力与创造潜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同时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关心,以及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八年级美术下册《让世界更美好》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观点进行梳理,总结出以下要点:
1. 美术创作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关注社会问题,传递美好情感。
2. 学会运用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八年级美术下册《让世界更美好》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让世界更美好》这一课是八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关爱自然,将美术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本案例背景设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环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改变世界的愿望愈发强烈。结合这一背景,本教学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与不足,运用美术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激发他们为世界美好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过程方面: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将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观察与发现、思考与创意、实践与创作、展示与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方法方面:运用以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性教学、评价性教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1. 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介绍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雕塑、公共壁画等,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对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
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教案反思

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教案初二美术张楠2012.12一、导入课题:大屏幕展示车展场面,激发学生兴趣。
二、分析汽车的结构与发展1、大屏幕展示中外不同时期的汽车造型及其作用。
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汽车的设计原则及功能与形式关系。
场景适配选择汽车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挑选汽车得到什么样的启发?设计意图:设计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3、设计与制作:(1)引导学生思考设计汽车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总结并板书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用美观。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设计理念,(2)欣赏有创意的汽车。
设计意图:启发思维,形成创新设计意识。
(3)教师示范制作简洁的汽车。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兴趣。
视频启迪:再次启发学生,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
(4)课堂练习:动手实践制作要求:构思新颖,讨论制作,代表展示。
教师指导,给学生以鼓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展示评价,展示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评价过程以学生为主题。
让人们生活更美好反思初二美术张楠2012.12设计产品是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
产品设计随处可见,本课的学习即让学生关注生活周围的产品设计,认识工业产品设计的审美与实用功能的关系。
学生能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以审美的眼光发表对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看法,并适当的提出改进建议。
但有些作品设计实用性稍差,仍缺乏对产品功能与美观关系的理解,应加强学生技术意识的探索。
作为老师更应适时指导点拨。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本课是“设计、应用”模块当中的一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与设计的关系,培养生活中处处有设计的意识,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了解汽车的历史,及设计原理。
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
教学中设计探究插接方法的环节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的环节,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表现技能的形成。
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和热情。
还重点做好展示评价环节,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收获了成功的乐趣,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9让世界更美好 教案设计

让世界更美好————公益招贴画设计一、设计思想:以学论教立足学科兴趣引路突出审美注重实践多元综合提高能力二、课型:综合探索三、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地球环境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愿望,但事实上总有一些情况跟这种愿望格格不入,如过度砍伐森林、浪费水电等现象。
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使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的来说,缺少环保意识、对现实的漠不关心造成了我们现在的环境困境。
青少年作为世界的未来,更应该成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积极宣传者,环保意识正成为每个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因此让学生关注社会、设计公益海报、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本课教材的重点。
本课的第一部分从图形创意出发,将形象生动的几幅公益作品展示给学生,在感性认知中了解生活中的环保等各种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公益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公益海报设计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并说明设计原理,从学科体系上建构学生的知识点。
然后分析事例《心灵之窗——目染篇》,详细了解海报的基本结构,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创作一幅公益海报。
从这个结构安排上,可以见到本课的编排体系采用建构主义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从学生兴趣出发,逐渐由兴趣过渡到知识的学习,逐步巩固知识。
在本课的第二部分以各种形式的公益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借鉴学习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引入了环保小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本课的第三部分主要整合前面介绍的知识点,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设计一个公益活动。
这里包括宣传活动的各个环节的介绍制作等,这些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成为宣传环保的重要内容,同时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下,理解公益活动方案的制作过程,真正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并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运用于生活实际。
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发布者:吴良飞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的艺术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掌握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3、尝试进行工业造型内容之一——沙发的设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三、教具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橡皮泥、彩色卡纸、牙签等四、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你的家肯定是温馨的,因为你拥有父母的爱、美丽的家园……是的,无论是简约的中国明式家具布置,还是奢华的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布置,或者是明艳的色点,还是冷峻的黑与白,都能从不同的感官上给人与温馨的感觉。
而营造这种温馨感觉的不可或缺的主角便是沙发,有多少种流行方式,就有多少种沙发样式,舒适且造型新颖……沙发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出示课题)(二)观察归类1、沙发的温馨体现在什么地方?能窝在沙发里看书、看电视;能倚着椅子的靠背听音乐;能躺在上面小憩片刻……正由于沙发的这些功能也就决定了它的结构。
2、沙发的结构是怎样的?基本结构:靠背(有时可能被简约的没有了)椅座(不可或缺的部分)舒适的椅座、合适的靠背,这些是沙发的基本“零件”,从无到有是一种发明,从有到无是设计的变异,也是形式感的极致需求,喜欢创造的人们乐意在沙发的扶手、靠背、支撑腿上进行大胆的改造,而那些喜欢事项的人们也会被这些沙发的独特气质所打动,不可否认,这类创意沙发一旦进入居室,便旁若无人的将居室的风格一锤定音。
3、欣赏一组沙发,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沙发的设计,尝试归纳这些沙发的设计灵感来哪里?(1)师生共赏(2)小组讨论(3)师生共同归纳娇艳可爱的鲜花充满野性的动物方正有力的几何体柔美诱人的曲线形形象美观的五官活力四射的运动可口香溢的蔬果圆润细腻的瓷器古老凝重的中国文化华丽绚丽的欧洲风情……(三)欣赏提高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创意沙发,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创作思路。
(四)作业第一周:设计一款沙发要求:1、有创意的且有可行性。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八年级美术教案一等奖2篇

4、《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八年级美术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从色彩的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二)新课讲授进入作品欣赏。
播放一组图片,由大自然的色彩和具象形象的绘画作品入手,逐步向抽象的作品过渡,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某种情感。
1、色彩的心理联想通过对生活中人们视觉经验的联想,体会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心理作用。
请同学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红、橙、黄、绿、蓝、紫。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前面六种色彩的心理联想。
2、绘画中色彩的.表现形式欣赏探究:请同学们欣赏并分析下面三幅绘画作品,说一说画家在运用色彩表现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装扮森林》(东山魁夷日本)《松树林》(希施金俄国)《灰色的树》(蒙德里安荷兰)师生共同总结:装饰色彩:运用装饰手法进行色彩表达的形式,强调大幅度的概括、提炼,作品体现出浪漫抒情、唯美化的视觉风格。
写实色彩:通过学生方式,对客观对象的真实色彩进行记录和描绘,色彩表现与客观对象十分相似,表现手法偏重具象再现与个性化的细节真实。
表现色彩:画家不是描绘实际看见的色彩,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又称“概念色”或“情感色”。
课堂反馈:欣赏下面的绘画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主要采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
3、欣赏实践绘画中色彩对于情感的表达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
色彩在作品中是怎样表现情感的?下面我们通过鉴赏一组作品来分析体会:《初踏黄金路》(现代李焕民)《早春之路》(东山魁夷日本)《松林的早晨》(希施金俄国)《星月夜》(凡·高荷兰)《红色的和谐》(马蒂斯法国)《呐喊》(蒙克挪威)讨论问题:(1)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画面中色彩的主色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3)你感受到作品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学生交流:从作品的内容、色彩特点、情感表达几方面交流对作品的分析感受。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让世界更美好》说课稿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让世界更美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让世界更美好》是适用于八年级学生的美术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1.2 教材内容本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自然与艺术、经典之美、当代艺术、文化传承、人文艺术、美的表达。
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艺术领域和创作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1.3 教材特点•融合中西方艺术形式和风格,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特点,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了解中西方艺术经典作品,培养对艺术的欣赏眼光。
•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培养艺术创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对美的追求和品味。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合作创作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提高绘画技巧和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培养对艺术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独特艺术观点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模拟真实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美术馆等。
4.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合作创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初中美术人教课标版 -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设计·应用)—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器物的观察和对设计艺术作品的欣赏,认识环境艺术设计和对工业产品设计,理解设计艺术与创造美好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学会认识环境设计。
学具图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稳定学生学习情绪。
2、组织、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1、习以前学过的有关设计的内容。
2、启发学生观察一下教室环境,校园环境以及眼前所见的物品,说一说它们的布局、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设计因素。
三、发展阶段1、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在摄取或村庄、公共场所、学校以及所见到的任何室内、室外环境中,有那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B. 在你见过或用过的人造物品中那些你感到既美观又实用,让你爱不释手?为什么?C. 以一个环境场景或一件生活实用品为例,描述一下你理想中它的样子是什么样的?2、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讨论中自己谈到的实例。
3、帮助学生归纳出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与大设计类别的概念和特点。
4、师生共同讨论设计艺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启发学生总结出结论--人们的生活处处与设计有关,生活离不来设计;设计应该满足生活的需要,实用、美观、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物质资源的节约,美的设计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5、欣赏课本上的图片。
引导学生对这些实际作品进行分析评述。
巩固提高1、分析课本中的图例。
2、请学生尝试一下,将自己所谈到的实例在纸上画一画,画成一幅简单的实际效果图。
3、设计稿完成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展示。
课堂小结1、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摄取环境及生活常见物品,注意它们的设计特点。
感受优秀设计的美感特征。
2、搜集设计作品图片,同时鼓励学生平时画一些小设计稿。
作业设计请学生尝试将自己所了解的实例画成一幅简单的设计效果图。
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发布者:吴良飞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的艺术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掌握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3、尝试进行工业造型内容之一——沙发的设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三、教具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橡皮泥、彩色卡纸、牙签等四、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你的家肯定是温馨的,因为你拥有父母的爱、美丽的家园……是的,无论是简约的中国明式家具布置,还是奢华的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布置,或者是明艳的色点,还是冷峻的黑与白,都能从不同的感官上给人与温馨的感觉。
而营造这种温馨感觉的不可或缺的主角便是沙发,有多少种流行方式,就有多少种沙发样式,舒适且造型新颖……沙发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出示课题)(二)观察归类1、沙发的温馨体现在什么地方?能窝在沙发里看书、看电视;能倚着椅子的靠背听音乐;能躺在上面小憩片刻……正由于沙发的这些功能也就决定了它的结构。
2、沙发的结构是怎样的?基本结构:靠背(有时可能被简约的没有了)椅座(不可或缺的部分)舒适的椅座、合适的靠背,这些是沙发的基本“零件”,从无到有是一种发明,从有到无是设计的变异,也是形式感的极致需求,喜欢创造的人们乐意在沙发的扶手、靠背、支撑腿上进行大胆的改造,而那些喜欢事项的人们也会被这些沙发的独特气质所打动,不可否认,这类创意沙发一旦进入居室,便旁若无人的将居室的风格一锤定音。
3、欣赏一组沙发,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沙发的设计,尝试归纳这些沙发的设计灵感来哪里?(1)师生共赏(2)小组讨论(3)师生共同归纳娇艳可爱的鲜花充满野性的动物方正有力的几何体柔美诱人的曲线形形象美观的五官活力四射的运动可口香溢的蔬果圆润细腻的瓷器古老凝重的中国文化华丽绚丽的欧洲风情……(三)欣赏提高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创意沙发,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创作思路。
初中美术课例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美术优秀课例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制造性的开发,丰富,使用教材。
如:注重学科整合。
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感情和体验,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以“观赏、启发——联想、感情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通过直观观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法猎取更多的艺术营养。
〔2〕提供表现参与的时机,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感情移入,为心境共鸣制造条件。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年少期,已具备肯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时期的知识面更为扩展,思维由童话式梦想转向理性、科学的梦想和想象。
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法而展开。
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感情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感情也得到升华。
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感情,使之获得再制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开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觉、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应我们的艺术素材;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根底,〔通过观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援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感情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根底,〔通过观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援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感情体验。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感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的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相互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观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八年级美术教案一等奖3篇

1、《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八年级美术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情感:通过对常见生活用品的欣赏评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生活用品的设计,掌握实用和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3)能力:能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常见的生活用品,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评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
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课件展示几组质地不同(不锈钢、塑料、再生纸、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
游戏规则:同学都是采购员,根据特定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餐具并说出理由。
二、欣赏评述(课件展示几组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1、果盘:枝条交缠,鸡冠花纹,构图大方简洁,红、蓝、白三色搭配古朴典雅,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枝、叶、花、果实在内容上形成一种统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
2、坐椅: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给人稳固、安全的感觉,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纹和色彩缤纷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铝合金的椅架,造型简洁大方,可以折叠打包,携带方便。
帆布面料比较耐磨,深蓝的色彩又较耐脏,真不失为现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组:单纯的颜色,简洁的造型,给人舒适的感觉,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
同时,不用时要尽可能节省空间的问题设计者也为你想到了,看,几把椅子叠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体构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现代雕塑,不也觉得很美吗?三、合作交流(一)想一想、谈一谈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应如何进行选择?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3、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课件逐一展示问题,分别请同学发言)(二)看一看、比一比手机:(分组训练,相互讲解)A款:外形方正规整,蓝色的屏幕和银色的机壳形成色彩的差异,喜欢它的人应该是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机盖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更显得高雅尊贵,是很多女士的掌中爱物。
八年级美术让世界更美好实用教案

题
水资源缺乏
紫外线辐射量增大
矿产资源耗竭
耕地面积减少
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减少
沙漠面积扩大
人口(rénkǒu)膨胀
粮食需求可能超出地球的供给极限
第3页/共18页
第四页,共19页。
_____公益(gōngyì)海报设计(一)
第4页/共18页
第五页,共19页。
公益(gōngyì)海报 的概念
八年级美术让世界(shìjiè)更美好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19页。
第1页/共18页
第二页,共19页。
请你谈谈(tán tán):
在现实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 (nǎxiē)破坏环境、破坏自然的现 象?你会如何去做?
第2页/共18页
第三页,共)十大全球性问
石油告急 全球气温升高
具有(jùyǒu)视觉冲击力 的主图
第13页/共18页
第十四页,共19页。
表达(biǎodá)主题的文字
第14页/共18页
第十五页,共19页。
第15页/共18页
第十六页,共19页。
第16页/共18页
第十七页,共19页。
表达(biǎodá)希 望:
第17页/共18页
第十八页,共19页。
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
第18页/共18页
第十九页,共19页。
第5页/共18页
第六页,共19页。
第6页/共18页
第七页,共19页。
第7页/共18页
第八页,共19页。
第8页/共18页
第九页,共19页。
第9页/共18页
第十页,共19页。
第10页/共18页
第十一页,共19页。
第11页/共18页
《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

《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审题,恰当选材,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2.能学习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融入自己的感情,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3.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习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重点: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材,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融入自己的感情,用恰当的修辞,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美好生活的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美景、美食、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用文字记录这美好生活吧。
板书课题:让生活更美好。
二、审题指导1.自读50页,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明确要求:(1)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围绕一个话题,补充题目,完成习作。
(2)写完后,开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班会,共同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2.回忆生活中的美好画面,想-想,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相机板书:微笑、诚信、梦想、创意、运动、集邮、旅行、种花……3.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美好?小组内交流。
班内交流。
小结:本次习作,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感悟,用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能表现生活的内涵,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合理选材1.本次习作和以往的习作有什么不同?明确: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立意选材范围广,更要注意合理选材。
2.怎样选材才更能吸引读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的事物很多,可以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
家庭生活:美食、亲情、母爱……学校生活:同学情、师爱……个人爱好:养花、运动、集邮……为人处事:谦让、诚信、爱心、宽容……哪些事物是你最熟悉的?哪些事物让你有与众不同的感受?要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新颖、典型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吸引读者。
3.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次选材,补充题目。
四、探究方法1.有了好的题目,有了好的题材,怎样才能融入自己的感情,将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呢?2.回忆课文《竹节人》第一部分,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交流预设:先点出主题“斗竹节人”让生活更美好,接着写出“我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斗竹节人”的乐趣,表现了“我们”对“斗竹节人”游戏的入迷。
教案2 人教版 美术 初中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案2: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三: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教材版本: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三课型: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综合教材分析:《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第二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教材选材上实用性不强,与生活联系不够密切。
因此,从生活中的美术装饰品讲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课时安排:一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第一环节试试看欣赏生活中的室内装饰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解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初步建立技术意识。
能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巧为自己和家人、同学和朋友设计制作一件室内装饰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认识美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创造和谐温馨的生活中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室内装饰品的设计要素及相关的审美原理有一定的认识。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情趣。
难点:1、所学设计美学原理的运用。
2、对生活中废弃物品再利用创造的自觉。
教学准备:教具:玻璃瓶、茶叶桶、剪刀、胶带、多媒体课件等学具: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玻璃瓶、茶叶桶、瓦楞纸等)、剪刀、颜料、笔、胶带等。
教学过程:引导阶段:教师播放课件进入第一环节“试试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尝试回答:欣赏、评述下列室内装饰品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用途?图片:本身造型不错的可乐空瓶,洗净后,通过削减的手法处理便是漂亮的花瓶哦!图片:房子造型的牛奶空盒,洗净后,通过添加的手法处理便是漂亮的闹钟哦!图片:用纸板按照这个形状剪下来,上点颜色就行了。
家里有不用的废纸盒子吗,自己动手做个书桌上可爱摆设吧,省钱又环保。
发展阶段:了解室内装饰品的设计要素(造型、色彩、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
案教学设计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者:吴良飞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的艺术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掌握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3、尝试进行工业造型内容之一——沙发的设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三、教具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橡皮泥、彩色卡纸、牙签等
四、教学过程
回忆导入
你的家肯定是温馨的,因为你拥有父母的爱、美丽的家园……
是的,无论是简约的中国明式家具布置,还是奢华的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布置,或者是明艳的色点,还是冷峻的黑与
白,都能从不同的感官上给人与温馨的感觉。
而营造这种温馨感觉的不可或缺的主角便是沙发,有多少种流行方式,就有多少种沙发样式,舒适且造型新颖……沙发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观察归类
1、沙发的温馨体现在什么地方?
能窝在沙发里看书、看电视;能倚着椅子的靠背听音乐;能躺在上面小憩片刻……
正由于沙发的这些功能也就决定了它的结构。
2、沙发的结构是怎样的?
基本结构:靠背
椅座
舒适的椅座、合适的靠背,这些是沙发的基本“零件”,从无到有是一种发明,从有到无是设计的变异,也是形式感的极致需求,喜欢创造的人们乐意在沙发的扶手、靠背、支撑腿上进行大胆的改造,而那些喜欢事项的人们也会被这些沙发的独特气质所打动,不可否认,这类创意沙发一旦进入居室,便旁若无人的将居室的风格一锤定音。
3、欣赏一组沙发,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沙发的设计,尝试归纳这些沙发的设计灵感来哪里?
师生共赏
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
娇艳可爱的鲜花
充满野性的动物
方正有力的几何体
柔美诱人的曲线形
形象美观的五官
活力四射的运动
可口香溢的蔬果
圆润细腻的瓷器
古老凝重的中国文化
华丽绚丽的欧洲风情……
欣赏提高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创意沙发,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创作思路。
作业
第一周:设计一款沙发
要求:
1、有创意的且有可行性。
2、课后及时收集可以制作你说设计的沙发模型的材料,以备下节课上使用。
第二周:根据第一周的设计图,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沙发模型。
作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