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劳动法简答题

合集下载

劳动法学简答题整理

劳动法学简答题整理

劳动法学简答题整理1、简述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答:(1)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

(2)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

(3)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4)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

(5)其他有关管理机构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

2、简述各国劳动法立法的趋势。

答:(1)世界各国均已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3)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

(4)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

(5)为保障劳动者的最基本权利,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定了各项主要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

(6)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的影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基本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如劳动合同制的实施,经济性裁员的规定等等。

(2)该法内容体系结构完整,囊括了涉及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所有内容,并规范了解决争议的程序、法律责任、监督检查等内容。

(3)该法原则上规范了最低工资、工时休假、职业安全与卫生、女工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工奖惩等重要劳动标准。

(4)该法为适应现阶段我国劳动就业的总体形势特点,在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等项规定上,突出了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4、简述国院劳工组织的性质。

答: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劳动立法组织,它不是民间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必须是独立的国家,现在已有一百多个会员国。

简述《国际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

(1)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人的劳动不应视为商品;(2)工人和雇主都有结社的权利,只要其宗旨合法;(3)工人应该得到足以维持适应生活水平的工资;(4)工厂的工作时间以每日8小时或每周48小时为标准;(5)工人每周至少有24小时的休息,并尽量把星期日作为休息日;(6)工商业不得雇佣14岁以内的童工,并限制14-18岁男女青年的劳动;(7)男女工人做同等工作应得到同等的报酬;(8)各国法律所规定的劳动状况标准,应给合法居住该国的外籍工人以同样的待遇;(9)各国应设立监察制度以保证劳动立法的实施,监察人员应有妇女参加。

(完整版)劳动法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劳动法试题和答案

劳动法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B.劳动关系)A.劳动经济关系B.劳动关系 C 劳动合作关系 D .社会保障关系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 个月不满 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B、二倍)的工资。

A. 、一倍B、二倍C、三倍 D 、四倍3、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为( A. ) A.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B. 工会与企业C.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B. 用工之日) A.劳动部门审批通过之日 B. 用工之日 C. 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之日 D. 提交公证之日5、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 D. 已满 16 周岁未满18 周岁的劳动者)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前提是连续缴费满( C.15年)A.5年 B.10年 C.15年 D.20 年7、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以下哪项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 C.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8、《劳动法》是法律体系中的( A.基本法 )A.基本法B.根本法C.下位法D. 上位法1、根据国际通用的就业标准,不属于就业人员的有(A.退休人员)A.退休人员B.有职业但临时没工作的人 C 雇主 D .个体经营者2、目前我国劳动就业的形式不包括( A )A.、自驾游B、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C、自谋职业D、国家安置就业3、特殊和困难群体具体包括( B. 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役军人等)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童工是指( B. 未满 16 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5、现在我国实行由企业直接面向社会招用工人的招工制度,与之相对应的是( A. 劳动合同制)6、在我国,招收外国劳动者的年龄条件为( A ) A. 年满 18 周岁7、外国人(包括港澳台人)在我国就业必须办理(D.就业证)8、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 B.强制性)1、每周应工作的天数叫(B.工作周)2、(C、工作时间)作为法律范畴,既包括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也包括劳动者某些非实际工作时间。

《劳动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劳动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劳动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2.集体合同3.劳动纪律4.工资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法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2.劳动合同的履行应遵循哪些原则?3.工会如何参与劳动争议的处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议,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代表)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雇主组织)就各项内部劳动关系问题进行集体协商而缔结的协议。

3、劳动纪律:是用人单位制定的、旨在保证劳动过程的有序进行、要求劳动者遵守的关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程序、质量和方法方面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4、工资:工资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

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法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一、劳动法对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1、劳动者范围的限制。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怀孕7个月以上和哺乳期内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延长工作时间。

2、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限制。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特殊情况延长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用人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劳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5、延长工作时间支付补偿待遇标准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6、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1、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

2、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以强制性规范为主。

3、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

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章。

当代各国劳动法的发展:(1)世界各国普遍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法规(2)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4)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5)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定了各项最低劳动标准(6)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的影响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1.普遍性。

也称为全面涵盖性。

2.高度权威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既然是“法律原则”,就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地位”。

3.相对稳定性。

4.一般规范性。

5.独有性。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1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2 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3 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4 劳动者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 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的权利6 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原则7 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1.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要履行的义务2.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第一,两者所属的范畴不同。

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因为一定的劳动关系最直接地联系着一定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而劳动法律关系则是一种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依据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律而形成,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第二,两者产生的前提不同。

劳动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有共同劳动存在就会有劳动关系的存在。

劳动法律关系则是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所以它的形成必须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从事劳动的法律文书。

B.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无需书面形式。

C. 劳动合同无需明确约定工资待遇。

D. 劳动合同在约定期限届满后可以自动续签。

答案:A.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从事劳动的法律文书。

2.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人单位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B. 用人单位随时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C.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D. 劳动合同解除需遵循法定程序和条件。

答案:D. 劳动合同解除需遵循法定程序和条件。

3.下列关于劳动报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报酬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B. 劳动报酬只包括基本工资,不包括津贴、奖金等福利待遇。

C. 劳动报酬应当按月支付。

D. 劳动报酬支付时间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

答案:C. 劳动报酬应当按月支付。

4.下列关于劳动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B. 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C. 劳动者可以无限制地加班加点工作。

D.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完全由用人单位决定,与法律无关。

答案:B. 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5.下列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益,并不受年假和带薪病假的限制。

B.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侵权时,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C. 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可以无视法律程序直接予以曝光。

D. 劳动者受到歧视和虐待时,可以随时辞职离开工作岗位。

答案:A.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益,并不受年假和带薪病假的限制。

二、简答题1. 试述劳动合同签订的要素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劳动合同签订的要素包括:- 劳动合同的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内容。

(完整版)劳动法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劳动法试题和答案

劳动法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B.劳动关系)A.劳动经济关系B.劳动关系 C 劳动合作关系 D .社会保障关系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 个月不满 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B、二倍)的工资。

A. 、一倍B、二倍C、三倍 D 、四倍3、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为( A. ) A.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B. 工会与企业C.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B. 用工之日) A.劳动部门审批通过之日 B. 用工之日 C. 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之日 D. 提交公证之日5、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 D. 已满 16 周岁未满18 周岁的劳动者)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前提是连续缴费满( C.15年)A.5年 B.10年 C.15年 D.20 年7、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以下哪项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 C.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8、《劳动法》是法律体系中的( A.基本法 )A.基本法B.根本法C.下位法D. 上位法1、根据国际通用的就业标准,不属于就业人员的有(A.退休人员)A.退休人员B.有职业但临时没工作的人 C 雇主 D .个体经营者2、目前我国劳动就业的形式不包括( A )A.、自驾游B、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C、自谋职业D、国家安置就业3、特殊和困难群体具体包括( B. 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役军人等)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童工是指( B. 未满 16 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5、现在我国实行由企业直接面向社会招用工人的招工制度,与之相对应的是( A. 劳动合同制)6、在我国,招收外国劳动者的年龄条件为( A ) A. 年满 18 周岁7、外国人(包括港澳台人)在我国就业必须办理(D.就业证)8、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 B.强制性)1、每周应工作的天数叫(B.工作周)2、(C、工作时间)作为法律范畴,既包括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也包括劳动者某些非实际工作时间。

劳动法(答案解析)

劳动法(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调整劳动人事法律规范的总称C.调整管理劳动力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及与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2.我国《劳动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4年7月1日B.1994年7月5日C.1995年1月1日D.1995年7月5日3.下列有关劳动法渊源说法错误的是()。

A.各国的立法所表现的形式基本相同B.劳动法的渊源也称为劳动法的形式C.在有的国家判例法可以成为劳动法的渊源D.我国一直以来以成文法为表现形式4.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B.两个企业因合并而发生的关系C.劳动者甲被某饭店录用为服务员而发生的关系D.劳动者按国家房改政策购买用人单位原分配住房而发生的关系5.以下社会关系中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的是()。

A.因承揽产生的关系B.因职业培训产生的关系C.因生育保险问题而产生的关系D.工会因对劳动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关系6.下列错误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的“劳工法规”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B.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C.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不靠法律来调整D.奴隶制社会中,奴隶向奴隶主提供的劳动,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7.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一立法一般被认为是()。

A.资本主义劳工立法的开端B.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C.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确立的开端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立法的开端8.1918年,苏维埃政府通过的第一部的法律是()。

A.《苏俄劳动法典》B.《苏俄劳动法》C.《劳动立法纲要》D.《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劳动立法纲要》9.下列不是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进行的劳动立法是()。

A.《八小时工作制案》B.《工人运动决议案》C.《劳动立法原则》D.《劳动法案大纲》10.我国是()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也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劳动法考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考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劳动法的范畴?A.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B.工资和福利C.社会保险和福利D.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答案:C.社会保险和福利。

2、根据劳动法,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如果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职工有权要求什么?A.赔偿损失B.经济补偿C.经济赔偿D.支付违约金答案:C.经济赔偿。

3、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合同的法定形式?A.书面形式B.口头形式C.电子邮件形式D.录音录像形式答案:D.录音录像形式。

二、简答题1、请简述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哪几种?并分别说明其适用范围。

答案: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

标准工时制适用于一般情况,综合计算工时制适用于因工作性质需要连续作业的情况,不定时工时制适用于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工作情况的情况。

2、请简述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支付日期。

答案: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为一个月,支付日期为每月的至少一日。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支付周期或者按照周期支付工资,则按照约定执行。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则视为拖欠工资。

三、案例分析题某公司招聘了一名员工,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

在工作三个月后,公司突然宣布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请问该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答案:该公司的行为不合法。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审查,以确保该员工的行为符合公司的规定。

如果公司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员工存在违法行为或者严重违反公司的规定,则不能随意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因此,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法期末考试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劳动法的制定和实施已经成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本次期末考试将围绕劳动法展开。

一、选择题1、在劳动合同中,下列哪一项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A.按时支付劳动报酬B.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C.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D.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2、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A.协商B.调解C.仲裁D.审判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劳动者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多少小时内因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A. 48小时B. 24小时C. 12小时D. 6小时二、简答题1、请简述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列哪项不是劳动者享有的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和休假的权利C. 无理解雇的权力D.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答案:C2.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B. 劳动合同可以不包含劳动报酬条款C.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D.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答案:B3.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B. 用人单位变更了劳动者的工作岗位C. 用人单位名称变更D. 用人单位法人代表变更答案:A4.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B. 劳动者连续请病假超过一个月C.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5. 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的,享有哪些假期?A. 带薪年休假B. 婚假C. 产假D. 丧假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________年实施,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发展_________的劳动制度。

答案:1995;和谐稳定2.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_________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_________小时。

答案:8;403.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其中,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_________个月。

答案:64.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缴纳_________等社会保险费。

答案:五险一金5.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日或者小时工资的_________倍的工资报酬。

答案:300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答案: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可以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1、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在这两类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2、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3、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的对象是以商品关系为主的财产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则是劳动关系(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3)调整的原则不同: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商品关系,财产转移依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而劳动法中调整工资的是按劳分配原则。

4、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

(2)任务不同。

5、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1)调整的对象不同。

(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3)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不同。

6、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亦称我国劳动法的效力范围,指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

(1)我国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2)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适用于基于订立劳动合同而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我国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劳动法生效的时间,劳动法失效的时间。

7、劳动法的作用:(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2)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2)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

(4)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

(5)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6)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7)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1.简述《费城宣言》的原则P33(1)劳动不是商品;(2)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是不断进步的条件;(3)任何地方的贫穷对一切地方的繁荣构成威胁;(4)反对贫困的斗争既需要在各国内部坚持不懈的进行,还需要在国际间进行持续一致的努力。

2.简述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P54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它的特征:(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称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2)它的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它是人身关属性和财产关系属结合的社会关系;(4)它是平等性质与不平等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5)它是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

3.简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P56劳务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约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并获得劳务报酬的关系。

即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劳动关系的客体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劳务关系的客体是作为产品的劳务,即运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产品)(2)劳动关系属于生产要素组织关系,即用人单位组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关系,劳动者的劳动被用人单位纳入其生产(业务)系统;劳务关系属于产品(劳务)交换关系,劳务行为独立于接受方生产(业务)系统以外。

(3)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成员而与用人单位有组织(人格)上的从属关系;在劳务关系中。

劳务提供方不是劳动接受方的成员,与劳务接受方无组织(人格)上的从属关系。

(4)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义务转让劳动力使用权,一般表现为给付劳动行为,有权获得劳动力再生产条件(如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士等);在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有义务给付劳务行为的成果或使用价值,有权获得劳务费。

(5)劳动过程和劳务过程的风险承担主体、劳动报酬和劳务报酬的确定规则也有所不同。

劳动法简答题[全]

劳动法简答题[全]
1. 劳动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特定生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劳动法学的一个分支。劳动法学的研究对象与劳动法有着直接的联系。劳动法学就是以劳动法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劳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意个独立部门,因此劳动法学在我国法学体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9.劳动法与经济法有什么区别?
劳动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不隶属于经济法,二者是平等的两个独立的法律独立。
1)调整的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的是以纵向经济管理关系为主和与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而劳动法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发生是基于双方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横向设定的。
17.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相同和区别?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是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立法文件,一向采取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两种形式。一般来说,对同一问题要同时通过一个公约和一个建议书,公约包括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的和主要的规定。建议书则包括关于这一问题的具体和补充的规定,两者有所分工又相互配合。两者相同之处为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文件,其制定程序也大体相同。但两者有所分工又相互配合,两者相同之处为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文件,其制定程序也大体相同,但两者有所分工又相互配合,两者相同之处为都是劳工组织的立法文件,其制定程序也大体相同。但两者又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其效力的不同,公约是提交会员国批准的,在会员国批准该公约后,就对其具有约束力,会员国负有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义务。对未批准的会员国,虽然尚未产生约束力,但是会员国有义务向劳工局提交为什么尚未批准的报告,而建议书对会员国并没有约束力,只是供会员国制定法律和采取其他措施时参考。
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但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公民。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三、名词解释 3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答: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即 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它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 第一要素。) 32.标准工作日 答:指在一般情况下法律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我国现行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不超 过 40 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 33.无效劳动合同 答: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它从订立的时候起, 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34.社会保险? 答: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疾、生育、死亡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或失去职业岗位等客 观情况,导致经济困难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保障制度。 四、简答题 5.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及其主要机构有哪些? 答:一、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组织上的三方原则。即在国际劳工各种组织和会议上, 各国代表团必须由政府、雇主、工人三方代表组成,参加讨论,进行表决。?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 (1)国际劳工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2)理事会;是执行机构; (3)国际劳工局是常设秘书处。 此外,国际劳工组织还设有许多产业性、专门性、地区性的委员会 36.什么是劳动合同?它有哪些特点? 答: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 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特点有五: (1)劳动合同主体有特定性;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37.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考核的种类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考核的种类,依考核的目的和内容不同,可分为以六种: (1)录用考核; (2)转正定级考核; (3)上岗、转岗考核; (4)本等级考核; (5)升级考核; (6)技师任职资格考核。

劳动法简答题

劳动法简答题

1、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为什么不直接通过诉讼解决而必须先进行仲裁?我的答案:这是法定的程序,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于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条款赋予了当事人如果对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第5、47、48、49、50条对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可以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情形做了不同规定,区分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不同主体所享有的不同诉权,也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对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平衡划分,从程序上给予当事人权利以公平、有力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的几种情形分别在该法第48、49条中作出了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不同主体所享有的不同诉权的划分。

该法第48条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条款赋予了劳动者对47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但此处仅限于劳动者为适格主体。

对于单位能否向法院针对于第47条的规定的仲裁裁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问题,该法作出了第49条规定该条款赋予了用人单位针对六种法定情形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用人单位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同时,该法第五十条赋予了劳动争议双方平等的诉权,即当事人对本法第47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解释的方法之一即为体系解释,从上述法律规定上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总则中第5条规定的“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劳动法的特点?P18-19
①私法与公法相兼容。

劳动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部门法,突破单一私法理念束缚,注入一系列公法理念和调整方法;
②自愿约定与强制标准相结合。

在劳动法强制性标准面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的约定收到限制;
③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统一。

劳动法是综合性的部门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在劳动法律规范体系中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许多实体性劳动法权利义务,必须依赖程序性规定才能将其界定清晰。

2、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P20-21
①主体资格法定;
②产生于社会化生产过程中
③具备财产与人身双重属性
④平等性与从属性相互交织
3、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P25-29
①劳动自由原则。

劳动者按照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参加社会劳动以及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特长、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劳动者权益保障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劳动立法的宗旨。

③劳动协调原则。

劳动协调原则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准则。

4、简述集体劳动权P49
集体劳动权是劳动者集体享有并通过劳动者组织行使的权利,包括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与资方进行集体协商以改善劳动条件的权利以及为实现正当集体协商或其他权利进行罢工的权利。

在权利构成上,一般以团结权为基础或前提、以集体谈判权为核心、以集体争议权为保障,由此形成有机的权利统一体。

5、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P64
国际劳工组织机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①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②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③国际劳工局(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秘书处)
6、简述就业歧视的认定P79-80
就业歧视主要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其认定需同时具备六大要素:①歧视原因;②歧视行为;③歧视类型;④歧视领域;⑤造成歧视后果;⑥歧视例外。

7、简述就业歧视的救济P82
(1)、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外国的实际经验:①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机制
②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③强化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
8、简述劳动合同的特点P91-93
①从属性合同
②继续性合同
③不完全合同
④关系性合同
⑤符合合同
9、简述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定环节P98
①职工参与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②报送有关国家机关审查或备案
③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10、简述经济性裁员的法律规制P131
①裁员规模:一次裁减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员总数10%以上
②许可条件: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③程序: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④优先留用:在选择裁员对象和安排裁员顺序时,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将特定类型的人员优先留用,即将其安排在裁员的较后顺序(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


⑤裁员后优先录用:用人单位在裁员后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11、简述惩戒性辞退的法定事由P130
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③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④因劳动者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简述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意义P151-153
①集体劳动关系调整实现了劳资意思自治的力量对等性,是劳动者提高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的重要手段;
②集体劳动关系调整通过确定合法产业行动的边界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
③集体劳动关系调整可以有效缓和劳资冲突,促进劳资合作。

13、简述集体协商的原则p168
①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⑤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14、简述我国职工民主参与机制p184
我国职工民主参与机制,是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以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为补充的制度体系。

15、简述劳动基准的特点p191
①底线性。

劳动基准是由国家直接规定或授权规定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的最低标准;
②法定性。

劳动基准由国家法律、法规或规章直接规定;
③强制性。

劳动基准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凡是违反劳动基准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都应受法律的追究。

16、简述管理类的劳动安全之制度p218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劳动安全教育与培训制。

③劳动安全认证。

④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

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17、简述工资支付规则p213
①工资法定货币支付规则。

②工资定期支付规则。

③工资支付凭据。

④直接支付规则。

⑤足额支付规则
18、简述劳动监察的特征p227-228
①法定性。

劳动监察必须依法实施,行使劳动监察权的主体为法律明确授权的主体,劳动监察主体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在法律规定的监察范围内,依法实施劳动监察;
②行政性。

行使劳动监察权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的范畴,是行政权力对劳动关系的介入;
③专门性。

劳动监察是法定的专门机关、人员,依据法定的专门程序,针对劳动法的遵守所实施的专门监督。

19、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p234
①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准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②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中,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根据事实,忠于法律来处理争议。

③及时原则。

劳动需要劳动才能维持生存,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争议得不到及时解除,会影响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

④注重调解原则。

在劳动争议发生后,采用调解方式处置双方的矛盾和纠纷,既有利于快捷地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也有利于维系和稳定劳动关系。

20、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p250
①安全性。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社会成员在遭受意外和风险时免除生活之虞,从而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必要的安全保障;
②强制性。

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强制性规范,明确国家、用人单位、劳动者等各方在社会保障中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社会性。

社会保障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社会风险问题。

④互助性。

社会保障是借助国家力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是国民收入在不同群体间的转移。

21、简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p256-258
①生存权保障原则。

②普遍性原则。

③可持续原则。

④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⑤强制性原则。

22、简述养老保险的基本特征p279
①运行机制上的代际性。

养老保险是现代社会代际养老关系法治化的需要,是代际公平在养老关系的具体体现;
②功能作用上的养老性。

养老保险能为依法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具有直接的养老保障功能;
③法律事实上的退休性。

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险待遇的前提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与用人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

23、简述工伤保险的特点p311
①责任性质的无过错性。

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工伤事故的构成与雇主和受害劳动者的主观过错无关;
②覆盖主体的特定性。

工伤保险仅覆盖劳动者;
③补偿内容的有限性。

工伤保险补偿仅限于明确经济损失。

24、简述社会福利的特征p372
①保障对象的普遍性。

社会福利面向全体国民,具有普惠性;
②保障水平的高层次性。

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普遍提高生活质量,使国体国民在既有生活水平上锦上添花;
③待遇标准的一致性。

社会福利待遇的给付标准,与国民个体劳动贡献、经济状况等无太多联系,而是全民保持一致,强调公平和人人有份;
④保障方式以提供服务为主。

社会福利的保障方式具有多样,大多是通过提供福利设施和相应服务来提升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