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
摘要: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流溢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情感。
本文旨在借助《走向女性主义诗学》浅析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而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与发展。
关键词:伊莱恩·肖瓦尔特女性主义批评《走向女性主义诗学》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不断深入,“男权”式理论已遭致女性主义批评家的强烈排斥,她们越来越认识到理论建构对于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性,构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迫在眉睫。
而伊莱恩·肖瓦尔特作为“女性主义文论之母”,于1979年发表的重要论文《走向女性主义诗学》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篇论文中,肖瓦尔特指出,过去习惯的约定俗成的文学批评理论实际是父权制度的根本体现,充分表达了作为男性的体验和感受,而女性则完全被排除在男性理论话语的边缘之外。
男性专制话语规定了男权理论的不可置疑性和对女性创作的忽视,严重束缚了文学研究的领地和范畴。
基于此,解构主义成为女性主义批评家开展诗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式,女性主义诗学强调女性的主体性地位,“女性主义运用解构主义策略,吸收精神分析学和符号学的成果,坚持从动态中把握破碎的同一性,坚持性别、阶级、种族文化等因素,以及语言和潜意识心理因素对文本建构女性主体性的作
用,对本质主义的女性主义,人文主义的女性主义都提出了挑战”。
[4]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肖瓦尔特看到了旧式文学理论的诸多不足,但并没有给予完全的否定。
针对男性文学批评中普遍存在的“厌女现象”,肖瓦尔特和其他女性主义批评家们竭力生成基于女性经验的批评理论,颠覆、瓦解男性传统批评标准,建构女性主义诗学。
此外,在《走向女性主义诗学》一文中,肖瓦尔特分析了女性主义批评与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三者间的内在联系,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批评是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互碰撞的结果。
肖瓦尔特认为,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后两者的对立,其“自然指向是改写颠覆相关的意识形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结构主义,改换他们的词汇和方法,代之以包含了可变化的性别的话语。
因为在她看来,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遮蔽了个体的体验,特别是遮蔽了女性的主体性体验”。
[5]而女性主义者旨在重审过往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撰写女性主体经验,开拓出一条两性和谐、共同发展的历史道路。
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念从多角度推动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快速发展。
肖瓦尔特在《走向女性主义诗学》中还阐释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观点,即将女性主义批评清楚地划分成女权批评和女性批评两部分。
其中,女权批评从女性读者的视角,提出转变女性的文本理解意识,探索作品中的性符号含义,同时强调了女性经验的重要性,要求以全新的理念进行阅读。
女权批评以男性为批评对象,将文学作品置于社会、历史之中,通过研究男性文学与批评对妇女形象的
漠视和歪曲,揭露了男人头脑中的女人“真实”面貌;而女性批评,是从女性作家的视角,研究女性文学的主题、结构等多重因素,涵盖了对心理动力学,语言学和妇女语言等女性写作相关方面的探讨,以及对女性作家群体和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
女性批评是以妇女亚文化群为根基,环绕女性创作展开研究的批评方式,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肖瓦尔特著有三部重要的女性文献——《她们自己的文学》《姐妹的选择》和《她的同性陪审团》,相继促进了女性批评的发展。
在肖瓦尔特看来,比起面向男性的女权批评,女性批评更能够反映充满女作家憧憬、追求、彷徨和挣扎的那一时代的女界的生活和心理信息,更能够帮助女性主义批评家成功开展各项学术活动与文学研究,并取得辉煌的成果。
肖瓦尔特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分类,使更多的女性主义者开始关注女性存在的主体地位,女性主义批评家已经着手构建女性自己的文学理论。
肖瓦尔特在《走向女性主义诗学》中提出了构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策略:“妇女批评的宗旨是妇女文学建构一个女性的框架,发展基于女性体验的新模式,而不是改写男性的模式和理论。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任务是发现一种新的语言、新的阅读方式,它能综合我们的智慧和体验。
”不仅于此,肖瓦尔特还划分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几个主要发展模式,有生物模式,语言模式,心理分析模式和文化模式,女性批评研究包括对妇女写作语言本身的分析和关于女作家创作精神动力学说的探索,不同时期的社会语言环境酿造了具有那个时代标志的女性作品特色,肖瓦尔特的《走
向女性主义诗学》给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带来深远意义。
与此同时,这篇论文的发表又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肖瓦尔特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女性文学的统一性上,而忽略了女性文学内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随着女性文学批评的繁荣,肖瓦尔特也对自己的理论做了补充和深化,以达到理论的鲜活性和正确性。
尽管长期以来,评论界对肖瓦尔特理论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但在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中,肖瓦尔特无疑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她勇于走出男性制造的性别囚笼,积极建构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女性主义批评理念,使踟蹰不前的美国女性主义批评能够一路扬帆而行。
研究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更能帮助我们在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同时,推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 彭荻.肖沃尔特与女性主义诗学建构策略[j].当代文坛,2007(5):71,71.
[3] 秦喜清.爱莱恩·肖瓦尔特与“妇女批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4(8).
[4] 王楠.性别与权力:肖沃尔特的女性主义诗学观阐释[j].外国文学,2009(6).
[5] 张京媛.女性主义与解构主义[a],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孙静(1988-),女,吉林敦化人,吉林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