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三年级科学第四课吸热与散热

合集下载

【国测备考资料】苏教旧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国测备考资料】苏教旧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一、物质科学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苏教版)】

(一)空气的性质

1.空气的性质:①有重量、②具有流动性、③能被压缩、④能够占据空间。

(结合课本2-3页实验插图,能说出一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例如:竖直倒扣在水里的玻璃杯底处的纸不湿,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 ;吊在小棍两端呈水平状态的两只气球,放掉一只气球里的气后,小棍翘起来了,这说明了空气有重量;放开气球的喷嘴,气球里的气吹到脸上,感觉有风,说明了空气会流动;用手把气球压扁,松手后,气球恢复原状,说明了空气容易被压缩;等等)

2.压缩空气有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给自行车轮胎、篮球充气、玩空气枪等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3.空气和水的异同:

相同: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

不同: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二)热空气和冷空气

1.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也就是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孔明灯是中国人发明的,热气球是法国人发明的。)

3.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4.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1)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2)取暖器应放置在下方,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单元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单元教案

1、冷热与温度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的概念;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难点:。

教学准备:

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铁架台。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

第2课时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冷热与温度

温度

温度计

温度逐渐下降,由快到慢。

思考:曲线图的绘制如果能和观察记录结合在一起可能更好。有好的操作方案吗?

2、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教学重难点

3、重点: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热在金属中是沿着金属传递的,在水中则是由

下向上,进行冷热对流。

4、难点:想到借助有形有色的物体来帮助观察水的对流。

从水的对流联想到空气的对流。

教学准备:试管夹,涂了蜡的铝片、蜡烛、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茶叶,热水。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

第2课时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2、热的传递

固体――传导

液体对

空气流

辐射

3、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苏少 四年级 科学 第二单元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苏少 四年级 科学 第二单元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宝应县桃园小学四年级(上)科学教案

课题

冷和热对

物体的影响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给糖加热认识到物体会融化和凝固。能够通过给铁圈加热和冷却认识到固体的热胀冷缩。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受热以后会改变形状、体积和其他一些物理性质。知道有一些物体受热会融化成液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避免许多危害。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知道有一些物体受热会融化成液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具用雪碧或者可乐的罐子做成的小锅、糖、铝箔、铁圈、木板、铁钉、滴管、饮料瓶、气球皮、易拉罐、吸管、橡皮泥、水槽、毛巾、热水、弯玻璃管、蜡烛或者酒精灯、玉米粒等。

预习

要求

看课本《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章节内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内容、方式)旁注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题回顾:

复习《吸热和散热》,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三、精讲探究:

(一)导入新课

物体受热以后会产生什么变化?(糖、生鸡蛋、玉

米粒)

冷和热对物体到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看糖

加热以后会有什么变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复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空气的性质

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第二课热空气和冷空气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4、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5、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6、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第三课空气中有什么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空气中支持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四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吸热和散热|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吸热和散热|苏教版

《吸热和散热》说课稿

【说教材】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构建的。本单元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1.形成温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水温。2.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3.物体受热和冷却后会发生很多变化。4. 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5.了解自然界中水体的不同存在形式,认识水的三态。

本课分析

《吸热和散热》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本节课学生讲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和话曲线图,了解油和水吸热、散热的特点,以及颜色深浅不同的纸袋吸热、散热的性能。学生还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想象。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1、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2、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否相同。3、吸热和散热想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设计一个保温杯,看哪个小组的保温杯效果最好。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设计实验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特别是实验中所要注意到的问题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老师必须要进行辅导,让他们逐步学会怎么来做对比实验,提高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冰融化了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冰融化了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冰融化了教案教学设计

4、冰融化了

【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三年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冰融化了»

【学习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学习重点】

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学习难点】

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学习准备】

烧杯,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冰块。

【学习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分组观察体验:取一小块冰,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说一说冰块融化的原因。

3、请大家一起看书P11,观察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1)、取一个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2)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

4、吸热和散热

4、吸热和散热
昔阳县东关小学盟区教学设计
科目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乔凤鸣
单位
昔阳县武家坪小学
授课教师
宋华林
单位
昔阳县东关小学
课题
4、吸热和散热
课时
第一课时
评论或修改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2.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3、带领学生到室外分组活动。
4、谈话: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三、展示
三、了解生活中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1、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四、延伸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大胆发言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2.拓展作业
设计一个保温杯,看哪个小组设计的保温杯效果最好。
3.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重点难点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教具学具
沙、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彩色笔或墨汁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吸热和散热 2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吸热和散热 2

1.两只黑白纸罩的玻璃杯 中各插一支温度计。 2.同时放在阳光下,观察温 度上升的情况。
实 验 设 计 二
1. 准备一只钢笔水和饮用 水,各插一支温度计。
2.同时放在阳光下,观察 温度上升的情况。
我的结论
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也快;
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我的结论
1.深色物体的吸热性能优于浅色 物体。 2.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优于浅色 物体。
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 板都被漆成黑色?
深色物体的 散热性能更好。
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 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白色长袍吸热 性能差,而且宽大 的长袍中可形成气 体对流,因此会使 人感觉凉爽。
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 度不一样?
海水和沙子的吸热性能不 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 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 快,而沙滩温度高。
用 纸 板 和 金 属 片 来 做 实 验 。
1.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纸盒。
2.各剪一块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金属 片,放在纸盒上。 3.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 测一测盒子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 一样。
我的结论
金属的物体吸热、 散热性能优于纸板。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 性能是不一样的。
实 验 设 计 一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吸热和散热
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用 水 和 油 来 做 实 验 。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复习题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局部

第一单元第一课空气的性质

1.空气具有〔〕、〔〕、〔〕、〔〕等

性质。

2.空气与水的一样点有:〔〕、〔〕、〔〕、〔〕;不同点有:〔〕、〔〕、〔〕、〔〕。

3.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喷气式飞机运用了空气的〔〕推进飞机飞行。

4.日常生活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地方有〔〕、

〔〕。

5.空气具有〔〕,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

〔〕。

第一单元第二课热空气与冷空气

1.冷空气〔〕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制冷空调应该挂在房间〔〕方,取暖器应该放在房间〔〕

方。

3.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的原理创造了〔〕;1783年,法国人利用〔〕的原理成功制造出( )。

4.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冷空气总要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就形成了风。

5.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

答:因为烟是受过热的空气即热空气,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烟总是向上升。

第一单元第三课空气中有什么

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占空气体积的〔〕%,其他的主要是〔〕占空气体积的〔〕%,此外还有少量的〔〕〔〕等。

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石灰水外表出现了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

3.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

4.二氧化碳的性质①.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②.灭火。

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

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不支持燃烧与比空气重的原理来工作的。第一单元第四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单元分析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单元分析 苏教版

第二单元冷和热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2。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1.4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2.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2。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3。1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敢于大胆想象.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4。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巾的问题,改善生活,

本单元是一个实验密集的单元:虽然内容比较经典,但活动新颖丰富,而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曲线图、分析解释、大胆想象等多项科学能力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力争让学生都有动手动脑、亲历探究的机会,并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年级科学 第二单元 冷和热(作业)

四年级科学  第二单元    冷和热(作业)

第二单元冷和热(作业)

第一课冷热与温度

一、填空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其温度下降的规律是是(先快后慢,逐渐降低)。

二、简答

1、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段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三、根据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的曲线图

热水降温曲线图

70 ↑(温度℃)

第二课热的传递

一、填空

二、简答题

1.什么叫传导?

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2.什么叫对流?

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3.什么叫辐射?

答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加热和冷却会影响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三、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答(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或打火机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第三课加热和冷却

一、填空

1、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

第二单元冷和热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冷热与温度》一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一杯热水在常温下降温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其温度变化的规律,建立温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搜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热的传递》一课通过大量实验探究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使学生认识到热传递的一般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为传导,液体和气体中的热传递主要方式为对流,不需要任何物质做媒介的热传递为对流。《加热和冷却)一课通过大量的活动探究了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形态和体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人们对这些规律的利用。《吸热和散热》一课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了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能力,以及颜色对物体吸热和散热能力的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记录、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课引领学生了解了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形态,并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探究了水的三态变化条件,了解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单元学习目标:

1.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

现象。

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3.了解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4.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5.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单元课时安排:

1、冷热与温度………………………………………………………………1课时

小学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吸热和散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吸热和散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吸热和散热

学情分析

泰安市岱岳区

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设计实验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特别是实验中所要注意到的问题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老师必须要进行辅导,让他们逐步学会怎么来做对比实验,提高探究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吸热和散热

效果分析

泰安市岱岳区

学生通过讨论,逐步了解了对比实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一环节的讨论,为设计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打下基础,学生可以利用讨论所学到的方法,去设计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这样,学生在科学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科学方法和技巧,相比较而言,方法和技巧远比知识更重要,特别是对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生来说。

学生对吸热和散热现象并不是一无所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他们已经了解了一杯冷水要变热,必须要加热,冷水是吸收了热才变成热水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学生通过测量沙和水在阳光下和阴凉处温度的变化、测量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下温度的变化,来了解不同的物体和不同颜色的同一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同时训练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技能。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吸热和散热

教材分析

泰安市岱岳区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构建的。本单元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1.形成温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水温。2.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3.物体受热和冷却后会发生很多变化。4. 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5.了解自然界中水体的不同存在形式,认识水的三态。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1

第一单元

1空气的性质

(1)能举例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如一空杯塞进一团纸垂直倒扣进装满水的水槽内,结果纸不会湿;像书上P2那样对瓶内吹气球,气球吹不大都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内(瓶内)的空间,使得其他物体无法进入杯内(瓶内)

(2)把杯口朝下压入水中,在慢慢倾斜,空气在水中向上“跑动”说明空气比水轻。

(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两个气球)

(4)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举例说明其应用:如空气枪利用了压缩空气原理;皮球、排球、足球、篮球都冲进了压缩空气;自行车胎冲打气也是压缩空气。

(5)空气与水比较都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没有一定形状、会流动、要占据空间。但空气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6)证明空气的存在的方法:注射器在水中压出空气和用塑料袋装空气。

(7)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压缩后有弹性的混合气体。

(8)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2热空气和冷空气

(1)如书上6页在纸蛇下方点上蜡烛,纸蛇会转起来,这是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变轻上升带动了纸蛇转动。

(2)空气流动的规律是热空气上上升,冷空气下降。

如冬天空调热风应向下吹才能让整个屋内的温度上升,而夏天空调应该将冷风向上吹;冰箱内的冷气总是向下飘的。

(3)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热汽球(1783年法国人发明),孔明灯(三国时发明)等。(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苏教四年级上册科学问题参考答案

苏教四年级上册科学问题参考答案

1、空气的性质

一、问题解答

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答: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现象?答: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说明(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3)空气可以被压缩。(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冷和热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

用温度计才可以准确的测定出

物体的温度。

让生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

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

什么。

师适当创设一些错误情景,让学

生分析。

利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

(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

热水)。

二、预测水的温度变化

师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

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

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

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

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

是什么样的规律?怎么才能做

好这个实验?

三、作热水变凉的曲线图,并学

习分析数据

1、选择一组记录表,讲述:记

录表有时不能很明显的看出变

化规律,我们可以用一条曲线图

来表示温度的变化,这样的图就

叫做曲线图.

2、讲解曲线图的作法.

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

教师示范作出曲线图。

①描点;②连线.

学生尝试用温度计

测量水的温度,同

时交流:测量过程

中总结要注意的事

项.

学生进行测量并记

录,教师注意巡视。

小组研究,收集数

据,学生取热水和

记录表;

学生作曲线图。

1)学生根据各自的

表格作出曲线图。

并分析曲线图,研

究温度变化的规

律。

2、讨论:温度是怎

样变化的?

3、把各组的曲线

图贴在黑板上,作

比较

通过自身观察,讨

论、总结,形成能力

让学生了解数据收

集方法

让学生了解到数据

收集后还需要分析

比较。

第2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2课时

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

提问: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如小铁圈,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

师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

小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
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种物质,如果 表面颜色不同, 的吸热和散热性 能一样吗?
研究 下面这些相同的方块,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什么不同?
06
我的结论
1、深色的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2、浅色的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案例
07
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是黑色的? 答:深色物体散热性能更好 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且宽大的 衣服? 答:白色衣服吸热慢,宽大的衣服通风好
4.吸热与散热
十堰市广东路小学
提问
01
同学们,不同物 质的吸热和散热 性能一样吗?
实验一 用水和油来做实验,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02
同时加热等 重量的水和 油6分钟
每隔一分钟 测量并记录 水油的温度
停止加热后, 每隔一分钟 测量并记录 水油的温度, 记录6分钟
对温度变化 进行对比 得出结论
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子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 光照条件下,沙子升温快,海水升温慢, 所以水中凉快,而沙中温度高
我的结论
01
我的结论
1、油的吸热性能比水强 2、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 3、水吸热慢散热也慢
实验二
03
用纸板和金属片来做实验,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准备两只同样大的纸盒 各剪同样大的金属和纸板放在纸盒上
我的结论
1、金属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把他们放在阳光下晒 2、纸板吸热慢散热也慢
十分钟后测一测盒子的温度 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