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 解决问题 导学案
三年级第八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现在新课程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也正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所以本单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连乘连除”。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
检测、评讲2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人教新课标版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几倍。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讲述如何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而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案例,以及孩子们所需的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在开始上课之前,我先用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已知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6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华多几倍糖果?”我将12除以6,得到了2。
这就验证了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向孩子们解释了如何用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1. 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公式:问题:已知A和B,求A是B的几倍?公式:A ÷ B = 倍数2. 实际问题案例及解答过程:案例1: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6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华多几倍糖果?解答:12 ÷ 6 = 2,小明比小华多2倍糖果。
案例2:小红有8个苹果,小蓝有4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蓝多几倍苹果?解答:8 ÷ 4 = 2,小红比小蓝多2倍苹果。
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15个糖果,小华有7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华多几倍糖果?(2)小红有10个苹果,小蓝有5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蓝多几倍苹果?(3)已知一项是24,另一项是8,请问这两项相差几倍?(1)小明的年龄是小华的两倍,如果小华6岁,请问小明几岁?(2)小红的铅笔数量是小蓝的三倍,如果小蓝有6支铅笔,请问小红有多少支铅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
学生2:223大于220,234大于230,220+230=450,223+234一定大于441。
3.交流方法:分析哪种更合适。
4.得出结论:估算时要把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第6、7、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答案:589小于600,287小于300,589+287一定小于900,所以900元买这两样商品够。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4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1)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用哪种运算解决吗?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把算式中的加数看成什么样的数才便于口算出得数。
3.引导比较估算方法,哪种方法好要视情况而定。
4.小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1.(1)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信息。
(2)列出算式:223+234。
2.小组合作,尝试估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导学案)导入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讲义,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传达学习目标,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1.理解两位数可以除以一位数,并能正确应用方法进行计算。
2.学会将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并且能将整个过程写成“被除数÷除数=商”的形式。
3.学会站在问题的角度思考,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小明有142支铅笔,要分给同学,每人分6支,问他可以分给多少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初步想到用“被除数÷除数=商”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并记录计算过程,理解应用方法的重要性。
引导探究:出题:一个两位数可以被5整除,商是6,余数是多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5x6=30,30与所求两位数相差的数字可以表示为10xk,10xk+30就是所求的两位数,然后再通过试错得出,所求两位数是120。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编出一道题,共同理解、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互相学习。
例如:一个115cm的树苗,要种在园内每隔5m种一颗,问园内最多可以种几棵树?在组内合作讨论,先尝试出题,再通过“被除数÷除数=商”的方法计算得出答案,并记录计算过程,分析出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功课,展示自己所做的题目和思路,及编写题目的经验。
总结:通过学习,学生对“两位数可以除以一位数”的理解更加深入。
通过多种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得到了更加宝贵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作业1.完成练习册第几页的练习题。
2.收集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用“被除数÷除数=商”的式子来解决它。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作业质量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改进的机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3.分数的简单应用第1课时解决问题(1) 课题解决问题(1) 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分之几,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
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两方面:1.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做好铺垫。
本节课首先复习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义,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重温分数的内涵,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分数的认识。
学生有了上面的经验,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巩固强化中完成教材100页例1,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涂一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知道一个事物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掌握解决分数的简单应用问题的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几分之几的含义。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片、彩笔、剪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6分钟)1.复习旧知。
(1)让学生说出几个分数,并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让学生说一说34和57各表示什么意义。
2.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认识整体的几1.(1)说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交流汇报34和57所表示的意义。
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任务。
1.涂色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2)分之几。
答案:1412二探究新知。
(25分钟)1.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用彩笔涂色(涂色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14),并剪成4个小正方形,然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1份还能用分数来表示吗?(3)提问: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2.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课件演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1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2)让学生说一说13所表示的意义。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解决问题》 导学案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4。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1)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用哪种运算解决吗?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把算式中的加数看成什么样的数才便于口算出得数。
完成教材第17页第6、7、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3.引导比较估算方法,哪种方法好要视情况而定。
4.小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1.(1)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信息。
(2)列出算式:223+234。
2.小组合作,尝试估算。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字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算。
1.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
1.算一算。
20+350=
500+300=
320+190=
480+200=
550+300=
340+500=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导学案
7 解决问题(一)预习指南: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1.在○里填上“>”“<”或“=”。
38×7○280 596×4○2400 841×6○4800472×3○1410 85×8○680 723×5○36002.教材第70页例7。
(1)思路分析。
每张门票8元,29人就是29个8元相加,用乘法计算,数量关系式是每张门票的价格×参观的人数,列式为( )。
求出结果后再和( )元做比较。
探究解题方法。
①估算。
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 )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29看作30 ( )×8=( )29×8≈( )(元)30比原数看( )了 29×8<( ) ( )<250,带( )元够。
②认识“≈”。
“≈”是约等号,读作( ),它是由两条一样的波浪线组成。
( )常用来估算所得的近似结果。
(2)解决问题。
( )×( )≈( )(元)( )<( ) 答:带250元买门票( )了。
3.选一选。
小小音乐启蒙班要买一些幼儿乐器。
张老师带了240元钱去乐器店。
买6个,够吗?买3个,够吗?每日口算20×7=70×9=400×7=200×5=230×5=320×4=150×7=450×2=610×5=330×4=答案:1.<<>>=>2.(1)29×8250①25030240240大240 240250②约等于≈(2)29×8≈240240<2503.(1)6×39≈240(元) 6×39<240答:够。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画线段图的概念和作用;2.学会通过画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3.培养调动思维、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梳理1. 画线段图的概念画线段图是指将数学问题中的数值、比例或图形等转化为线段的形式来表示的过程。
2. 画线段图的作用画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直观地展示数据和关系,从而更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它也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如何画线段图取一个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纸上画好x轴和y轴。
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数值或比例,在x轴和y轴上分别标出相应的线段,然后根据线段的长度和方向,画出所需的线段图。
最后根据线段图中的信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画线段图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尤其适用于一些需要理清关系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1. 比例问题小明有10只小鸟,小红有20只小鸟,小灰有30只小鸟,请画出它们拥有的小鸟的比例,并求出它们拥有的小鸟的总数。
我们可以在坐标纸上,通过标出不同长度的线段来表示这三个人所拥有的小鸟的数量,然后通过比较线段的长度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可画出它们拥有的小鸟的比例图。
按照比例计算,得出它们拥有的小鸟的总数为60只。
2. 比较问题小明考试得了75分,小红比小明多得5分,小灰比小明多得10分,请画出它们的分数情况,并判断出谁的分数最高。
我们可以在坐标纸上,以75作为起点,标出小红和小灰的分数线段,然后根据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显然,小灰的分数最高,为85分。
3. 面积问题如图,ABCD是一个矩形,AD=6cm,BD=8cm,点E在BC边上,且BE=4cm,请用线段图求矩形ABCD和三角形ABE的面积。
我们可以在坐标纸上,以AD为x轴,BD为y轴,将整个矩形画出来,并在BC 边上标出点E,画出AE和BE两条线段。
第5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5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能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 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有效方法。
2. 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解决。
2. 让学生和家长交流,了解家长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有效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方法的关键步骤,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案例分析”环节中,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年级数学6多位数乘一位数2笔算乘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1导学案
第6课时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分钟)3本单价为48元的书。
你认为她带多少钱合适?2.导入新课.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只需要估算出大概值,不需要准确值。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讨论:一本书大约50元,3本书大约150元,小明的妈妈带150元就够了。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39 41 52 48 63 59 1722最接近20的数:()最接近40的数:( )最接近50的数:()最接近60的数:( )答案:22 39、4152、48 63、592。
估一估。
405×9≈710×4≈399×2≈496×3≈答案:3600 2800 80015003。
解决问题.(1)买8辆玩具小汽车大约要多少钱?(2)买4架玩具飞机要多少元钱?答案:(1)97×8≈800二学习新知。
(25分钟)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7。
1.读题,明确题意.(1)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讨论:怎么列式子?2.根据题意估算这道题的得数。
你打算怎样估算呢?思考:能把29×8转化为学过的口算乘法吗?1.读题交流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9×8。
2.先集体交流,再仔细思考老师的板书.3。
听老师的讲解,认识约等。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乘法、除法的基本定义和运算规则;2.能够通过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2.如何通过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定义和运算规则在数学中,乘法(Multiplication)和除法(Division)是两个基本的运算。
乘法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结果,例如,3 × 4 = 12,表示将3和4相乘得到12。
除法则是乘法的逆运算,它表示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结果,例如,12 ÷ 4 = 3,表示将12除以4得到3。
在计算乘法和除法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运算规则:•乘积的交换律:a × b = b × a•乘积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除法的求商公式:a ÷ b = c,当且仅当a = b × c。
2. 如何通过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问题一小明每天喝300毫升鲜奶,他要喝一个月(30天)的鲜奶,一共需要多少毫升?通过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每天喝的鲜奶量为:300 毫升•一个月需要喝的总量为:300 × 30 = 9000 毫升因此,小明一个月需要喝9000毫升的鲜奶。
问题二一个蜜蜂工作一整天可以采集60毫升花蜜,现在要采集500毫升的花蜜,需要多少天?通过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蜜蜂一天可以采集的花蜜量为:60 毫升•采集500毫升花蜜需要多少天:500 ÷ 60 ≈ 8.33 天因此,需要大约8.33天才能采集完500毫升的花蜜。
四、课堂练习1.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以下问题:–一年有365天,那么四年一共有多少天?–一串香蕉原来有36个,如果每天吃3个,吃多少天可以吃完?–书店有300本数学书,每个学生最多能买3本,最多能有多少学生买书?–小红做了140道数学题,每天做10道,需要几天才能做完?2.练习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苏教版前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解决问题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画线段图的策略。
这种策略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问题,并且有利于我们找到解题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
画线段图的基本步骤画线段图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它的基本步骤如下:1.读懂问题,明确给出的条件。
2.根据问题中所给的信息,在图上面画出相应的线段。
如果问题中给出的是比例关系,可以用比例尺来画出线段。
3.观察线段图中已知的信息,分析问题的性质,确定所需要求解的大小关系。
4.利用已知的大小关系,以及以往所学过的知识,推导出未知的大小关系。
5.根据问题所要求的内容,求解出所需要的数值。
实例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实例,看看如何使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问题:小明骑自行车,上学要走6公里,下午回家要走2公里。
他每小时的速度相同,每小时可以骑行10公里。
求他上学和放学分别需要多少时间?解析:按照画线段图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1.明确问题的条件:小明上学要走6公里,放学要走2公里,每小时的骑行速度为10公里。
2.在线段图上画出小明上学和放学的两个线段:上学:--------- (6公里)放学:----- (2公里)3.观察线段图中已知的信息,发现小明上学和放学的距离是已知的,需要求解的是他在上学和放学时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利用已知的距离和速度来求解时间。
4.根据公式:时间=路程÷速度,可以计算出小明上学和放学所需要的时间:上学时间:6÷10=0.6小时放学时间:2÷10=0.2小时5.根据问题所要求的内容,得出小明上学和放学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0.6小时和0.2小时。
总结画线段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解题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要想使用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掌握其基本步骤,并能够熟练运用已学习的数学知识,从而推演出未知的大小关系。
人教2022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导学案】
第4课时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表内乘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了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本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实现知识的迁移。
选材范围的扩大,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的扩大是这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如下:1.注重复习铺垫,实现温故知新。
在教学中,先出示两道情境相同、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再提出问题:如果把两题合二为一,变成一道题,你能解决吗?这样的设计既为进一步学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注重数量关系的梳理,形成深刻烙印。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印上深刻的烙印,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数量关系的梳理,使学生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找出这类问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学习重点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决“连乘”问题的策略。
学习难点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
(6分钟)1.解答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1)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教室折纸鹤。
每两个同学一组,每个同学折3只纸鹤,每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2)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教室折纸鹤。
每个小组折6只纸鹤,8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2.如果将这样的两道题合在一起,你能解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1.观看课件,独立分析,口述答案。
乘法解决问题(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乘法解决问题(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前言在学习数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需要运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
学习乘法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乘法。
一、什么是乘法?在数学中,乘法是指一个数或多个数相乘得到另一个数的运算。
乘法的符号为“×”,例如:3 × 4 = 12。
二、乘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当碰到需要运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按照以下的基本思路来解决问题。
2.1 确定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是什么,弄清楚需要求的是什么。
例如:某小组有 4 个人,每人有 3 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几支铅笔?2.2 分析问题在弄清楚问题后,要仔细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某小组有 4 个人,每人有 3 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几支铅笔?答:分析问题可得,这道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数为四个人和每人三支铅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每人三支铅笔,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乘法运算来解决。
2.3 运用乘法解决问题根据分析结果,运用乘法公式计算得出答案。
例如:某小组有 4 个人,每人有 3 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几支铅笔?答:根据分析结果,可得到计算公式:4 × 3 = 12。
所以,他们一共有 12支铅笔。
三、练习题1.有 5 个篮球,每个篮球的重量是 200 克,它们一共重多少克?2.一个饮料厂生产一种饮料,每一瓶饮料的容量是 500 毫升,它生产 200 瓶饮料,一共有多少升的饮料?3.某班有 3 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 5 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几支铅笔?四、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什么是乘法,更可以掌握乘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接下来,在练习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应不断探索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解决问题导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5课时: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正确运用竖式笔算三位数的连加。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1、出示习题:50+200= 90+50= 150+50= 600+200=650-150= 350-200= 360-230= 470-150=2、自学第43页例4 。
阅读并理解情境图:收银员应收多少钱?小红爸爸应准备多少钱?3、阅读与理解: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那些信息?4、分析与解答:先估算一下需要多少钱?只估算行吗?为什么?5、列式:558+225+166=二、深入学习1、怎么估算?怎么交流。
2、笔算。
3、汇报交流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再进行计算,取()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
4、完整解答问题。
三、迁移应用1、估算203≈ 195≈ 447≈ 463≈ 114≈2、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3、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
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4、邮局、电影院和学校在创业大路的一旁,邮局距学校280米,电影院距学校350米,邮局距电影院多少米?5、一本书共237页,小华已读了14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
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过程】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下面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二(1)班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
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说一说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探究案
【合作交流展示质疑】
1.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立观察画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么想?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意见。
3.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1)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用( )×( )=( )(人); 再用( )×( )=( )(人)。
(2)也可以先求3个方阵的一行有多少人,用( )×( )=( )(人);再用( )×( )=( )(人)。
(3)还可以先求3个方阵有几行,用( )×( )=( )(人);再乘以每行的人数,用( )×( )=( )(人)
4.比较这几种思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说一说你的见解。
【达标测试】
(1)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并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盘鸡蛋有5行,每行有6个,共有8盘鸡蛋,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方法一: 方法二:
(2)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星期(7天)跑多少米?
(3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游泳池长25米,游了3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归纳小结 我的收获】
【学习反思】
【学习目标】
2013-2014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张蓉 审核: 授课教师:
1、让生进一步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观察找出题目中数学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
课本102页,第5、 6题,生独立解决,讨论订正: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习过程】
预 习 案
【自主学习】
1.听算
小组内由组长组织以结对子形式进行听算,拟定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范
围内。
2. 看图,解决问题。
探 究 案
【合作交流 展示质疑】
1、学校图书室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可放85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放多少书?
2、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我家三口人,一年要产生多少垃圾?
3、看图,解决问题。
4、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
对子说,组内说,全班说。
【达标测试】
1、水果店运来香蕉多少千克?
35千克是橘子的4倍是梨的3倍
2、
我家五口人去公园玩,大人票是每人15元,儿童票是每
人7元,我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归纳小结我的收获】
【学习反思】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013-2014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张蓉审核:授课教师:
2、会用两步除法或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
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探讨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
预习案
【自主学习】
1、60名同学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多少人?
2、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以上两题你是什么方法解决的?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探究案
【合作交流展示质疑】
1、观察例题图(60个人表演团体操)
(1)我知道了有60个人表演团体操,他们平均分成了()个大圈,每个大圈又分成了()个小圈。
(2)每个小圈的人数相等吗?
2、怎样求每个小圈里有多少人?
(1)要求每个小圈里有多少人,可以先求
再求
(2)列式:()÷()=()(人)这一步求的是
()÷()=()(人)这一步求的是
也可以列式:()÷()=()(人)这一步求的是
()÷()=()(人)这一步求的是(3)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说说你的方法。
3、有960个杯子,6个装一盒,8个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1)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能装多少箱,你是怎么想的?
(3)你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吗?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方法一:
综合算式: 方法二:
综合算式: 【达标测试】
1、9600千克货物,两辆车4次能运完,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方法一:( )÷( )=( )(千克) 先求
( )÷( )=( )(千克) 方法二:( )÷( )=( )(千克) ( )÷( )=( )(千克) 2、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① ( )÷( )=( )(只) ( 答: ②( )÷( )=( )(只) ( 答: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害虫( )只
③说说你是先算什么的?每一步式子求出的是什么? 【归纳小结 我的收获】
【学习反思】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 活动经验。
2013-2014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张蓉 审核: 授课教师: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
课本p104 13题,生独立解决。
小组内订正: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习过程】
预 习 案
【自主学习】
1、听算。
小组内由组长组织以结对子形式进行听算,拟定在多位数除以一位数范围内。
2、看图完成任务。
探 究 案
【合作交流 展示质疑】
1、
2、 7人租了两条四人船,玩1个小时,每人要付多少钱?
双人船:4元/小时
四人船:7元/小时
3、根据图文完成试题。
【达标测试】
1、一共240个苹果,每箱装3层,每层装8个,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40÷8=30()是求:
30÷3=10()是求:
2、
3、用一根绳子绕柱子2圈,则绳子多40厘米,如果绕柱子3圈则绳子少20厘米,这根绳子有多长?
【归纳小结我的收获】
【学习反思】
我们车间6个工人两天
装订《趣味数学》504本。
平均每个工人每天
装订多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