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百大经典例题——棱锥(新课标)

合集下载

9.5.1 棱锥练习题及答案

9.5.1 棱锥练习题及答案

棱锥作业
1、下面描述中,不是棱锥的结构特征的为 ( B )
A .三棱锥的四个面是三角形
B .棱锥都有两个面是互相平行的多边形
C . 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 D.棱锥的侧棱相交于一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棱锥的侧棱长都相等
B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
C 在所有棱锥中,面数最少的是三棱锥
D 由六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是五棱锥
3、以下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D )
(1)正棱锥的侧高相等;(2)所有棱锥中,棱数最少的是三棱锥
(3)过棱锥顶点的一个平面把棱锥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形成的几何体仍是棱锥
(4)棱台上下底面是相似多边形且相互平行
A 、1
B 、2
C 、3
D 、4
4、 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四个顶点,它们能构成__矩形_或_三棱锥____
5、 下列图形中,是棱柱的有_(1)、(3)__;是棱锥的有__(5)______。

6、一正四棱锥各棱长均为1,则其表面积为多少?1+√3
2323214a a a S =⨯⨯⨯=侧222)31(3a
a a S +=+=。

棱锥和棱柱应用题

棱锥和棱柱应用题

棱锥和棱柱应用题在数学中,棱锥和棱柱是常见的几何体,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应用题目来推进我们对棱锥和棱柱的理解。

1. 某座棚户区的住房改造工程中,需要制作一个顶面为正方形的房顶,房顶的高度为6米,正方形的边长为8米。

求制作该房顶需要的铁皮面积。

首先,这个房顶可以看作是一个棱柱的底面,加上一个等边棱锥。

那么我们可以分别计算棱柱和棱锥的表面积,最后相加得到所需的铁皮面积。

棱柱的表面积为$2 \times 底面积 + 侧面积 = 2 \times 8 \times 8 + 4 \times 8 \times 6 = 256 + 192 = 448 m^2$棱锥的表面积为$底面积 + 侧面积 = 8 \times 8 + 4 \times \sqrt{8^2 + 6^2} = 64 + 4 \times 10 = 104 m^2$所以,制作该房顶需要的铁皮面积为$448 + 104 = 552 m^2$2. 一根棱柱形的木棍,高度为10米,底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底边长为12米,一直棍需要涂刷,除顶部和底部外,其余部分都需要涂刷。

求木棍的总涂刷面积。

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直角三棱柱的表面积问题。

我们先计算底面直角三角形所需的面积,然后计算侧表面积。

底面直角三角形面积为$12 \times 5 / 2 = 30 m^2$侧面积需要计算三个矩形的面积,分别为$12 \times 10, 5 \times 10, 13 \times 10$,共计$120 + 50 + 130 = 300 m^2$所以,木棍的总涂刷面积为$30 + 300 = 330 m^2$通过以上两道应用题目的实际计算,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棱锥和棱柱的应用,也提升了我们对几何体计算的能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勇于挑战更多数学难题。

中考数学棱锥的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棱锥的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棱锥的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本文档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中考数学棱锥题目,以及详细的解答。

问题1已知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高为$h$,斜高为$sl$,求棱锥的体积$V$。

解答我们知道正方形的面积为$A$,棱锥的体积$V$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frac{1}{3}A \times h$$根据已知信息,正方形的面积$A$为边长$a$的平方,即$A =a^2$。

斜高$sl$可以使用勾股定理计算,即$sl = \sqrt{a^2 + h^2}$。

代入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V = \frac{1}{3}a^2 \times h$$问题2已知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三角形,高为$h$,底面边长为$a$,求棱锥的体积$V$。

解答与问题1类似,我们先计算正三角形的面积$A$,然后使用公式$V = \frac{1}{3}A \times h$计算棱锥的体积$V$。

正三角形的面积$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 \frac{\sqrt{3}}{4}a^2$$代入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V = \frac{1}{3} \cdot \frac{\sqrt{3}}{4}a^2 \times h$$问题3已知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五边形,高为$h$,底面边长为$a$,求棱锥的体积$V$。

解答与问题1和问题2类似,我们先计算正五边形的面积$A$,然后使用公式$V = \frac{1}{3}A \times h$计算棱锥的体积$V$。

正五边形的面积$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 \frac{5a^2}{4\tan{\frac{\pi}{5}}}$$代入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V = \frac{1}{3} \cdot \frac{5a^2}{4\tan{\frac{\pi}{5}}} \times h$$总结本文档介绍了中考数学中关于棱锥的综合经典题目,包括底面为正方形、正三角形和正五边形的棱锥。

数学百大经典例题——棱锥(新课标)

数学百大经典例题——棱锥(新课标)

典型例题一例1 正六棱锥的底面周长为24,侧面与底面所成角为60,求:(1)棱锥的高;(2)斜高;(3)侧棱长;(4)侧棱与底面所成角.分析:本题涉及了正棱锥的若干基本量,可以把基本量放置到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量求未知量.解:正六棱锥的底面周长为24. ∴正六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 在正棱锥ABCDEF S -中,取BC 中点H ,连SH ,BC SH ⊥, 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 连SO ,则⊥SO 底面ABCDEF ∴BC OH ⊥.∴SHO ∠是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60=∠SHO . (1)在Rt △SOH 中,3223==BC OH , 60=∠SHO , ∴660tan ==OH SO .(2)同样在△SOH 中,斜高342==OH SH , (3)Rt △SOH 中,6=SO ,4==BC OB . ∴13222=+=OB SO SB .(4)∵⊥SO 底面ABCDEF ,∴SBO ∠是侧棱与底面所成角, 同样在△SOB 中,23tan ==∠BO SO SBO ,∴23arctan =∠SBO , 说明:在立体几何中,要善于把长度和角度放到三角形中去解决,正棱锥中有关长度、角度主要在两上重要的直角三角形中,本题中的方法也可用于其它正棱锥中.比如:已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a ,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为120,求正棱锥的高、斜高、侧棱长.正四棱锥相邻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利用这个性质先落实相邻侧面所成二面的平面角,先计算侧棱长为a 23,然后利用底面边长和侧棱长在两个重要的直角三角形中,计算出高为a 21,斜高为a 22. 典型例题二例2 如图所示,正四棱锥ABCD P -棱长均为13,M ,N 分别是PA ,BD 上的点,且85:::==ND BN MA PM .(1)求证:直线//MN 平面PBC ;(2)求直线MN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 分析:(1)要证明//MN 平面PBC ,只需证明MN 与平面PBC 内某一条直线平行.为此连AN 并延长交BC 于E ,连PE .可考虑证明PE MN //.(2)若能证明PE MN //,则PEO ∠即为直线MN 与底面所成的角.解:(1)连AN 并延长交BC 于E ,再连PE . ∵AD BE //,∴ND BN AN EN ::=, 又MA PM ND BN ::=, ∴MA PM AN EN ::=, ∴MN PE //,又⊂PE 平面PBC ,⊄MN 平面PBC ,∴//MN 平面PBC .(2)设O 为底面中心,连PO ,EO ,则⊥PO 平面ABCD .又PE MN //,则PEO ∠为直线MN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由85:::==ND BN AD BE 及13=AD ,得865=BE ,在△PBE 中,60=∠PBE ,13=PB ,865=BE ,由余弦定理,得891=PE .在Rt △POE 中,2213=PO ,891=PE ,则724sin ==∠PE PO PEP . 说明:本题(2)若直接求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计算就比较复杂,而平移为求PE与底面所成的角,计算就易得多.可见,平移是求线线、线面所成角的重要方法.典型例题三例3 斜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ABC 是直角三角形, 90=∠C ,侧棱与底面成60角,点1B 在底面的射影D 为BC 的中点,cm 2=BC .(1)求证11BC AB ⊥;(2)若C BB A --1为30的二面角,求四棱锥11-BCC B A 的体积.分析:证11BC AB ⊥关键在于证出其中一条线垂直于另一条线所在的平面;而求棱锥的体积关键在于求出其底面积和高.这两个问题可由题设及线与线、线与面的位置关系求得.解:如图所示,(1)∵⊥D B 1平面ABC ,⊂AC 底面ABC ,∴D B AC 1⊥. ∵BC AC ⊥, ∴⊥AC 平面BC B 1, ∴1BC AC ⊥.∵1B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D 为BC 的中点,侧棱与底面成60角, ∴四边形11B BCC 是菱形, ∴11BC CB ⊥, ∴⊥1BC 平面1ACB , ∴11AB BC ⊥.(2)过C 作B B CE 1⊥,连结AE . ∵⊥AC 平面C C BB 11,∴CE 是AE 在平面C C BB 11上的射影, ∴B B AE 1⊥,∴AEC ∠是二面角C B B A --1的平面角, ∴30=∠AEC .在Rt △BEC 中,360sin =⋅=BC EC ,在Rt △ACE 中,由 90=ACE 可得130tan 3tan ==∠= AEC EC AC .∴23312121=⨯⨯=⋅=∆CE AC S ACE , ∴ACE B ACE B BC B A V V V ---11+= EB S E B S ACE ACE ⋅+⋅=∆∆31311()EB E B S ACE +=∆131131BB S ACE ⋅=∆22331⨯⨯=33=. ∴ 3322111--==BC B A BCC B A V V (体积单位). 说明:证明线线垂直转化成证线面垂直是证明时常用的方法之一,而证线面垂直时又涉及线与线的垂直,因此线与面各种位置关系经常贯穿问题的始终.当遇到一线垂直于一截面,而截面面积又能计算时,将几何体分割成两个体积之和计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结果便转化成截面与此线相乘的关系,因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典型例题四例4如图,在三棱锥ABC P -中,⊥PA 底面ABC ,BC AC =,D 、G 分别是PA 和AB 的中点,E 为PB 上一点,且PB BE 31=,21::=AB AP . (1)求证:⊥EG 平面CDG ;(2)求截面CDE 分棱锥ABC P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分析:由⊥PA 底面ABC ,可以判定平面⊥PAB 平面ABC ,且相交于AB ,因为G 是AB 的中点,且AC BC =,所以AB CG ⊥,于是有⊥CG 平面PAB ,EG CG ⊥.若证⊥EG 平面CDG ,只需EG 与平面CDG 中的另一条直线垂直就可以了.为此,就要从已知的数量关系着手,找到新的线与线的垂直关系.平面CDE 把三棱锥ABC P -分成两部分,显然这两部分具有相同的高线CG .所以,只要找到△PDE 和四边形ABED 的面积之比,就可以确定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了.证明:(1)∵⊥PA 平面ABC ,且⊂PA 平面PAB ∴平面⊥PAB 平面ABC ,且相交于AB在△ABC 中,∵BC AC =,CG 是AB 边上的中线 ∴AB CG ⊥.∴⊥CG 平面PAB ∵⊂EG 平面PAB ,∴CG EG ⊥利用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证明⊥CG 平面PAB 在Rt △PAB 和△GEB 中设x PA =,则x AB 2=,x PB 3=,x BE 33=,x BG 22=∵61322==x xPB BG ,61233==x x AB BE ∵PBA GBE ∠=∠,∴△PAB ~△GEB ∵90=∠PAB ,∴90=∠GEB ∴PB EG ⊥.∵PB DG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90=∠GEB ∴DG EG ⊥∵G CG DG = ,∴⊥EG 平面CDG . 解:(2)∵APB PD PE S PDE ∠⋅⋅⋅=∆sin 21APB PB PA S PAB ∠⋅⋅⋅=∆sin 21∵PA PD 21=,PB PE 32=∴13sin 21sin 21=∠⋅⋅⋅∠⋅⋅⋅=∆∆APB PE PD APBPB PA S S PDE PAB ∴133131--=⋅⋅⋅⋅=∆∆PDE PAB PDEC PAB C S CG S CG V V 三棱锥三棱锥∴12---=-PDE C PDE C PAB C V V V 三棱锥三棱锥三棱锥∴截面CDE 分棱锥ABC P -为两部分,三棱锥PDE C -与四棱锥ABED C -的体积之比为1:2.典型例题五例5四棱锥ABCD P -,侧面PCD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是面积为32的菱形,ADC ∠为菱形的锐角.(1)求证:CD PA ⊥;(2)求二面角D AB P --的大小;(3)求棱锥ABCD P -的侧面积与体积.分析:取CD 中点H ,侧面⊥PC D 底面ABC D ,从而CD PA ⊥可利用三垂线定理转化为证明CD HA ⊥,线面垂直也为二面角D AB P --平面角的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棱锥的侧面积可通过抓侧面三角形的特殊性来解决.证明:(1)取CD 中点H ,连PH 、AH ,∵△PCD 是等边三角形,∴CD PH ⊥,∵面⊥PCD 底面ABCD ,∴⊥PH 底面ABCD , ∵等边△PCD 的边长为2,∴2=CD∴菱形ABCD 的边长为2,又菱形的面积是32,∴32sin 22=∠⨯ADC ,∴23sin =∠ADC ,又ADC ∠是锐角, ∴60=∠ADC ,∴△ADC 是等边三角形,∴CD AH ⊥,PA 在平面AC 上射影为HA ,∴CD PA ⊥. 解:(2)∵AB CD //,由(1)HA CD ⊥,PA CD ⊥, ∴AH AB ⊥,PA AB ⊥.∴PAH ∠是二面角D AB P --的平面角, 在Rt △PHA 中360sin 2===AH PH , ∴45=∠PHA ,即二面角D AB P --的大小为45. (3)由(2)在Rt △PHA 中,可得6=PA ,在Rt △PAB 中,6=PA ,2=AB ,∴10=PB ,66221=⨯⨯=∆PAB S ,在△PDA 中,2==DA PD ,6=PA ,可得215=∆PAD S , 在△PCD 中,2==BC PC ,10=PB ,可得215=∆PBC S , 又正△PCD 边长为2,∴32432=⨯=∆PCD S , ∴3156321526++=+⨯+=侧S , ∵3=PH ,∴23323131=⨯⨯=⨯=PH S V 菱形. 说明:抓线面垂直关系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非特殊棱柱、棱锥的侧面积,往往要通过逐个计算每个侧面的面积相加而得到,这就需要分析每个侧面的具体特点,比如是否为矩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可以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四棱锥ABCD V -的高为1,底面为菱形,侧面VDA 和侧面VDC 所成角为120,且都垂直于底面,另两侧面与底面都成45角,求棱锥的全面积.这里由相交平面VDC 与VDA 都与底面垂直得到VD 垂直于底面,利用⊥VD 底面ABCD ,一方面落实了棱锥的高为1=VD ,另一方面几个二面角的平面角都能方便地落实,四个侧面中,有两个是等腰三角形,有两个是直角三角形,通过计算可得,全面积为()22332+.典型例题六例6 已知三棱锥ABC P -中,PA 、PB 、PC 与底面ABC 所成角相等,90=∠CAB ,a PB AB AC ===,D 为BC 中点,E 点在PB 上且//PC 截面EAD ,(1)求AE 与底面ABC 所成角;(2)求PC 到平面EAD 的距离.分析:由PA 、PB 、PC 与底面所成角相等可得P 点在面ABC 上射影为△ABC 的外心,由于△ABC 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到⊥PD 面ABC ,//PC 面EAD 可转化为DE PC //,E 是PB 中点,找出E 到面ABC 的垂线落实EA 与面ABC 所成角.C 到面EAD 的距离可从两方面得到,一方面直接找C 到面EAD 的垂线,另一方面,用等积法可求点到面的距离.解:(1)∵PA 、PB 、PC 与底面ABC 成相等的角,设P 在面ABC 上射影为O ,则有PCO PBD PAO ∠=∠=∠,∴△PAO ≌△PBO ≌△PCO ,∴PC PB PA ==且OC OB OA ==, ∴O 是△ABC 的外心.∵△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O 是斜边BC 的中点, ∴O 点和D 点重合,即⊥PD 面ABC ,∵//PC 截面EAD ,过PC 的平面PBC 与平面EAD 交于ED , ∴ED PC //,∵D 是BC 中点,∴E 是PB 中点, 取BD 中点F ,则PD EF //,∴⊥EF 平面ABC , ∴EAF ∠为EA 与底面ABC 所成角.∵a PB PA AB ===,∴a AE 23=, ∵a AC AB ==且90=∠BAC ,∴a BC 2=.又a PC PB ==,∴△BPC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 BC PD 2221==,∴a EF 42=, 在Rt △AEF 中,662342sin =÷=∠a a EAF , ∴66arcsin=∠EAF ,即A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66arcsin .(2)方法一:∵⊥PD 平面ABC ,∴AD PD ⊥. 又∵BC AD ⊥,∴⊥AD 平面PBC ,∴PB AD ⊥.由(1)△PBC 是直角三角形,90=∠BPC ,∴PC PB ⊥,∵PC ED ⊥,∴ED PB ⊥,∴⊥PB 平面EAD .∵a AB PB ==,∴a PE 21=. 即PC 到平面EAD 的距离为a 21.方法二:∵PD AD ⊥,BC AD ⊥,∴⊥AD 平面PBC ,∴DE AD ⊥,又a BC AD 2221==,a PB DE 2121==.∴282212221a a a S ADE =⨯⨯=∆, ∵24121a S S ABC ACD ==∆∆,a PD EF 4221==, 设C 到面EAD 的距离为h , ∴EF S h S ACD AD E ⋅=⋅∆∆,∴a a h a 42418222⋅=. a h 21=,即PC 到平面EAD 的距离为a 21.典型例题七例7 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BC S -中,SA ⊥底面ABC ,BC AB ⊥,DE 垂直平分SC ,且分别交AC 、SC 于D 、E ,又AB SA =,BC SB =.求以BD 为棱,以BDE 和BDC 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分析:从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入手.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时图形中没有给出,需要我们自己作出,有时平面角在图形中已经存在,只需要将其找出来.解:∵SA ⊥平面ABC ,BD ⊂平面ABC ,∴BD SA ⊥. ∵DE 是SC 的垂直平分线,∴SC DE ⊥,且E 是SC 的中点.又BC SB =,∴SC BE ⊥.又E DE BE = ,∴SC ⊥平面BDE ,∴BD SC ⊥.又S SA SC = ,∴BD ⊥平面SAC ,∴CD BD ⊥,DE BD ⊥. 从而EDC ∠为二面角C BD E --的平面角. 设a SA =,则a AB =.∵SA ⊥平面ABC ,∴AB SA ⊥,AC SA ⊥,从而a SB BC 2==.又BC AB ⊥,∴a AC 3=. 在SAC Rt ∆中,333tan ===∠aa AC SA SCA ,∴︒=∠30SCA , 又SC DE ⊥,∴︒=∠60EDC .因此所求的二面角的度数为︒60.说明:本题是通过三棱锥来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二面角、解三角形等知识,并考查了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定EDC ∠是二面角C BD E --的平面角.这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且要给出严格的证明.学生很可能发现不了EDC ∠即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自己再作二面角的平面角,使问题复杂化.本题所给条件较多,所以恰当地选择所需条件进行论证和计算也是解决本题的一个难点.典型例题八例8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A 、PB 、PC 两两垂直,3===PC PB PA .求P 到平面ABC 的距离.分析:利用三棱锥的性质、体积以及线面关系求解.解法一:∵3===PC PB PA ,∴P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O 是ABC ∆的外心.又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ABC ∆是等边三角形,∴O 是ABC ∆的重心.如图,在POA ∆中,3=PA ,623233260sin 32=⋅⋅=︒⋅⋅=AB AO∴3)6(32222=-=-=AO PA PO .解法二:设P 点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h .∵PA 、PB 、PC 两两垂直,3===PC PB PA , ∴293332131=⋅⋅⋅⋅=-PBC A V ,23===AC BC AB ,329)23(432==∆ABC S . 又ABC P PBC A V V --=, ∴h ⋅⋅=3293129,∴3=h . ∴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3.解法三:取BC 的中点D ,连PD 、AD .∵PC PB =,AC AB =,∴BC AD ⊥,BC PD ⊥, ∴BC ⊥平面PAD ,BC ⊂平面ABC ,ABC .ABC 平面于交作过平面平面平面平面⊥⇒⎪⎭⎪⎬⎫⊥=⊥∴PO O AD AD PO P AD PAD ABC PAD , ∴PO 就是P 到平面ABC 的距离. 在PAD ∆中,3=PA ,223=PD , 263232323=⋅==AB AD . 又∵︒=∠90APD ,∴36232233sin =⋅=⋅=∠⋅=AD PDPA PAD PA PO .说明:本题难度并不大.但是这里所给出的三种方法非常典型.方法一利用PC PB PA ==确定P 在底面内射影为ABC ∆的外心;方法二利用体积转化的方法;方法三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垂足定位.典型例题九例9 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BC P -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3=AC ,4=BC 三棱锥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都为︒60.求此三棱锥的侧面积.分析:本题可利用面积射影定理求解.若一棱锥各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都为α,且已知底S ,则由面积射影定理知:αcos 底侧S S =. 解法一:过P 作底面ABC 的垂线,垂足为I ,过I 在底面ABC ∆内作AB 的垂线,垂足为D ,连结PD .由三垂线定理知AB PD ⊥,∴PDI ∠为侧面PAB 与底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60PDI .又可知I 为ABC Rt ∆的内心.∵3=AC ,4=BC ,5=AB ,从而12543=-+=ID .在PID Rt ∆中,由︒=∠60PDI ,得2=PD ,从而各侧面三角形的高均为2.∴122)345(21=⨯++=++=∆∆∆PCA PBC PAB S S S S 侧. 解法二:PCA PBC PAB S S S S ∆∆∆++=侧1221432160cos 60cos 60cos 60cos =⨯⨯=︒=︒+︒+︒=∆∆∆底S S S S ICA IBC IAB . 说明:本题考查了三棱锥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在三棱锥中,过一条侧棱和高的截面有许多重要性质,而这个截面又把棱锥的许多有线段、高、角都集中到同一个平面内,所以常常通过研究这个辅助平面来解决问题.解法二是求棱锥侧面积的一种简捷解法,用到了面积射影定理.典型例题十例10 三棱锥ABC P -中,AC AP =,2=PB .将此三棱锥沿三条侧棱剪开,其展开图是一个直角梯形A P P P 321.如图所示.(1)求证:侧棱AC PB ⊥;(2)求侧面PAC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θ的余弦值.分析:(1)折叠与展开是互逆过程,将直角梯形折成三棱锥时,B P A P 11⊥,B P C P 22⊥的关系不变,于是在三棱锥ABC P -中有PA PB ⊥,PC PB ⊥故PAC PB 平面⊥,从而AC PB ⊥.(2)由(1)可知PAC PB 平面⊥,∴在平面PAC 内作AC PD ⊥于D ,连BD ,则P D B ∠即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且PBD ∆为∆Rt ,∴只需求出两条边即可.而边长可以考虑在侧面展开图中求解.证明:(1)见上述思路分析.解:(2)作AC PD ⊥,则由三垂线定理知AC BD ⊥,于是PDB ∠是二面角B AC P --的平面角,即θ=∠PDB .再作3CP AE ⊥于E ,则4=AE ,且E 是3CP 的中点,设x AC A P A P ===31,y EP CE ==3.在ACE Rt ∆中,2224=-y x .且由C P C P32=,得y y x 2=-,解得23=x ,2=y .由AE C P AC D P ⋅=⋅33,得38232243=⨯==D P PD . 由2=PB ,38=PD ,310=BD ,知54cos ==BD PD θ. ∴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54.说明:折与展是一对互逆的过程.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充分注意折叠或展开前后各元素(主要是直线、线段、角)的相对位置和数量变化,注意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一般来说,位于同一半平面内的元素相对位置和数量关系不变.位于两个不同半平面内的元素,位置和数量要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常用的添辅助线方法是作棱的垂线.典型例题十二例12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两相邻侧棱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2)两相邻侧面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3)侧棱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4)侧面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A .3个B .2个C .1个D .0个分析:有些同学错解的原因在于未能很好地理解正棱锥的定义以及正棱锥的性质,正棱锥的定义不同于正棱锥的性质,正棱锥的性质可以由其定义结合有关知识推导得到. 对照定义,构造反例.如图所示,ABC S -是正三棱锥,两相邻侧棱所成之角相等,两相邻侧面所成之角相等.在SB 、SC 上分别取异于B 、C 的点1B 、1C ,连1AB 、1AC ,则三棱锥11C AB S -均满足命题(1)、(2)的条件,但显然不是正三棱锥,所以命题(1)、(2)为假命题.命题(3)中,侧棱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外心.外心不一定是中心,因为底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因此命题(3)也是假命题.在命题(4)中,侧面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内心,而内心不一定是中心,所以命题(4)也是假命题. 综上可知应选D .典型例题十三例13 .如图,已知三棱锥ABC P -中,PC PB PA ==,P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O . 求证:O 为ABC ∆的外心.证明:连结PO 、OA 、OB 、OC ,则⊥PO 底面ABC ∵PC PB PA ==(斜线相等), ∴CO BO AO ==(射影相等), ∴O 为ABC ∆的外心.说明:(1)同理可证,如果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也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2)上述两结论对一般棱锥也成立,即棱锥的侧棱均相等或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典型例题十四例14 如果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内心.如图,已知三棱锥ABC P -,三侧面PAB 、PAC 、PBC 与底面所成二面角都相等,P 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求证:O 为ABC ∆的内心.证明:连结PO ,则⊥PO 平面ABC .在底面上作AB OD ⊥、BC OE ⊥、AC OF ⊥,垂足分别为D 、E 、F . 连结PD 、PE 、PF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AB PD ⊥、BC PE ⊥、AC PF ⊥.∴PDO ∠、PEO ∠、PFO ∠分别为二面角C AB P --,A BC P --,B AC P --的平面角.又∵PFO PEO PDO ∠=∠=∠,PO PO PO ==,∴PDO Rt ∆≌PEO Rt ∆≌PFO Rt ∆,∴OF OE OD ==, ∴O 为ABC ∆的内心.说明:(1)同理可证,如果三棱锥的顶点到底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内心(若射影点在多边形内部的话).(2)上述两结论对一般棱锥也成立,即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之角均相等或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切圆的圆心(射影在多边形内部).(3)不要误论为棱锥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一定在底面多边形的内部,顶点在底面的射影可以在底面多边形的外部,也可以在多边形的一边上.典型例题十五例15 如果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已知三棱锥ABC P -的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垂直,O 为P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求证:O 为底面三角形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连结PO 、AO 、BO .∵PB PA ⊥,PC PA ⊥,且P PC PB = , ∴⊥PA 平面PBC . ∴BC PA ⊥.又⊥PO 平面ABC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BC AO ⊥. 同理,AC BO ⊥.∴O 点为ABC ∆的垂心.说明:同理可证:如果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那么第三组对棱也垂直且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典型例题十六例16 三棱锥ABC V -的各面积分别为3=VAB S ,4=VBC S ,5=VAC S ,6=ABC S ,且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求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分析:首先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α,转化到平面中去,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列有关α的等式.解:如图,作⊥VO 平面ABC 于O ,连结AO 、BO 、CO .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设者为α, ∴O 为底面ABC ∆的内心,∴过O 在底面ABC ∆内作AB OD ⊥,BC OE ⊥,AC OF ⊥, 垂足分别为D 、E 、F ;连结VD 、VE 、VF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AB VD ⊥,BC VE ⊥,AC VF ⊥. ∴α=∠=∠=∠VFO VEO VDO . ∵AB OD S AOB ⋅⋅=∆21,AB VD S VAB ⋅⋅=∆21,而αcos =VDOD , ∴αcos ==∆∆VDOD S S VAB AOB ,∴αcos ⋅=∆∆VAB AO B S S . 同理αcos ⋅=∆∆VBC BO C S S ,αcos ⋅=∆∆VAC AO C S S , ∴αcos )(VAC VBC VAB AO C BO C AO B S S S S S S ∆∆∆∆∆∆++=++, 即αcos ⋅=∆侧底面S S ABC . ∴αcos )543(6++=, ∴21cos =α,∴3πα=.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为3π. 说明:(1)根据本题的推导过程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与底面成等角θ,三棱锥的底面积为底S ,侧面积为侧S ,那么θcos ⋅=侧底S S .(2)可以进一步证明:如果棱锥的各个侧面与底面成等角θ,那么θcos ⋅=侧底S S .典型例题十七例17 如图,已知正三棱锥ABC S -的高h SO =,斜高l SM =.求经过SO 的中点平行于底面的截面'''C B A ∆的面积.分析:求出底面正三角形的边可得其面积,再利用棱锥截面性质,得截面面积. 解:连结OM 、OA .在SOM Rt ∆中,22h l OM -=.因为棱锥ABC S -是正棱锥,所以点O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223260tan 22h l OM AM AB -=︒⋅⋅==,)(33)(34434322222h l h l AB S ABC -=-⨯⨯==∆. 据一般棱锥截面的性质,有4122''''==∆∆h h S S ABCC B A .∴)(43322'''h l S C B A -=∆. 说明: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叫做中截面.典型例题十八例18 如图,已知棱锥ABC V -的底面积是264cm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是24cm ,棱锥顶点V 在截面和底面上的射影分别是1O 、O ,过O O 1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求各截面的面积.分析:顶点到已知截面的距离1h 与原棱锥高h 的关系,可由已知截面面积与底面积的量的关系得到,从而各截面对应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关系可以求出,再运用一般棱锥截面性质可以求得各截面面积.解:设棱锥的高为h ,其顶点到已知截面之距11h VO =,1OO 的三等分点为2O 、3O ,由已知得644221=h h ,∴411=h h ,∴h h 411=∴h h h VO VO O O 434111=-=-=, 而O O O O O O 33221==,则h h O O O O O O 41433133221=⋅===. ∴241412h h h VO =+=,h h h h VO 434141413=++=.设过2O 、3O 的截面面积分别为2S 、3S ,底面面积为S 则222)21(h h S S ∶∶=,∴16412==S S (2cm ).223)43(h h S S ∶∶=,∴36641693=⨯=S (2cm ).∴两截面的面积分别为216cm 和236cm .说明:本题还可以求得以V 为顶点,分别以过1O 的截面、过2O 的截面、过3O 的截面为底面的棱锥,以及原棱锥的侧面积之比,这四个棱锥的侧面积之比依次为1694164361644321∶∶∶∶∶∶∶∶∶锥锥锥锥==S S S S .典型例题十九例19 正三棱锥底面边长和高都是4,它的一个内接三棱柱的三个侧面都是正方形.求内接三棱柱的全面积.分析:如图所示.三棱柱的上底面'''F E D ∆与正三棱锥的底面ABC ∆相似,它们的相似比等于PO PO ∶'.设三棱柱的棱长为x ,则有444xx -=,得出2=x ,侧全S S S F E D +='''2.解:设三棱柱的棱长为x ,由于三棱柱的上底面'''F E D ∆∽ABC ∆,则有PAPD AB E D '''=,即444x x -=,∴2=x ,360sin 212'''=︒=x S F E D ,1232==x S 三棱柱侧, ∴12322'''+=+=三棱柱侧全S S S F E D .典型例题二十例20 如图(1)设正三棱锥ABC P -的底面边长a ,侧棱长为a 2,过A 作与PB 、PC 分别交于D 和E 的截面,当截面ADE ∆的周长最小时,求截面的面积.分析:因为截面ADE ∆的三个顶点都在正三棱锥的侧面上,现若沿侧棱PA 将棱锥展开,则截面ADE ∆的周长为最小时,就是线段'AA 的长,如图(2)所示.解:将正三棱锥ABC P -沿侧棱PA 展开,当截面ADE ∆的周长为最小值时,其周长即是展开图中线段'AA 之长.在侧面展开图中,∵'CA BC AB ==,且CB A ABC '∠=∠.∴四边形'ABCA 是等腰梯形,BC AA //',∴PAB BDA PBC ∠=∠=∠,∴BD A '∆∽'PBA ∆,PB BA BA BD ∶∶''=.∵'2BA PB =,∴BD BA 2'=.∵a BD PB PD 23=-=,又PB PD BC DE ∶∶=,∴a DE 43=. ∴a EA DE D A AA 411''=++=. 在三棱锥中,取截面ADE ∆的边DE 的中点为H ,∵AE AD =,∴DE AH ⊥,∴a a a HD AD AH 855)83(2222=-=-=, ∴26455321a AH DE S ADE =⋅=. 说明:本例中,求侧面展开图中'AA 之长时运用了平面几何知识,过程较为简明.若在三角形'PAA 中,由a PA PA 2'==,计算出'APA ∠的余弦后,再用余弦定理求'AA 之长,就麻烦得多了.典型例题二十一例21 已知正三棱锥ABC P -的底面边长为a ,过BC 作截面DBC 垂直侧棱PA 于D ,且此截面与底面成︒30的二面角,求此正三棱锥的侧面积. 分析:先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由正三棱锥的一些线面关系,把要求的斜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直角三角形.解:如图,作⊥PO 底面ABC 于O . ∵ABC P -为正三棱锥,∴O 为底面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AO 交BC 于M ,连结PM , 则BC AM ⊥,BC PM ⊥,∴BC ⊥平面APM ,DM BC ⊥,∴AMD ∠为截面DBC 与底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30AMD .∵⊥PA 平面DBC ,∴DM PA ⊥,︒=∠60PAM . ∵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a AO 33=,a MO 63=. 在PAO Rt ∆中,a a AO PO 33360tan ⋅=︒⋅=.在POM Rt ∆中,∵a a a OM PO PM ==+=+=639)63(2222, ∴2439639321a a a S =⋅⋅=侧. 说明:(1)在多面体中,求边长、侧棱长、高和斜高等长度以及距离、角等等,要充分注意各多面体的概念,在多面体中首先画出所求元素,其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辅助线(注意经常用到三垂线定理),然后加以解决.典型例题二十二例22 棱锥的底面是等腰三角形,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cm 12,腰长为cm 10,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是︒45,求这个棱锥的侧面积.已知三棱锥ABC V -的底边是等腰三角形,cm AC AB 10==,cm BC 12=,侧面VAB 、VBC 、VCA 与底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都是︒45.求棱锥ABC V -的侧面积.解法1:作点V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O ,如图,则O 是底面ABC ∆的内心,作AB OE ⊥于E 点,连接VE , 则AB VE ⊥(三垂线定理),故VEO ∠是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45VEO ,∵ABC ∆内切圆半径3)101012(21610122122=++-⨯⨯==∆l SOE ,其中)(21CA BC AB l ++=,∆S 是ABC ∆的面积.∴斜高232==OE VE ,∴248)(21=++⋅⋅=CA BC AB VE S 侧. 即棱锥ABC V -的侧面积为248cm .解法2:还可用面积射影定理:由于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均为︒45,故24822610122145cos 22=-⨯⨯=︒=底侧S S说明:(1)求棱锥侧面积,关键是求各个侧面三角形的高,即斜高,要熟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ah S 21=∆;C ab S sin 21=∆;lr S 21=∆,)(21c b a l ++=. (2)在棱锥中,若侧棱相等或侧棱与底面的夹角相等,则该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外心;若斜高相等或侧面与底面的夹角相等,则该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内心.典型例题二十三例23 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A .1B .2C .3D .4解:如图,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取四棱锥ABCD A -1,则此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应选D .说明:本题对给出的四棱锥没有带任何附加条件,只给出了思考、探索的方向,即思考、探索侧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应是怎样的模型,让人们展开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去思考、探索问题,确实是一道好题,也是今后命题的方向,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完整)棱锥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棱锥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棱锥练习题(含答案)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长为4cm 宽为3cm 的矩形,侧棱长都为5c m .求:【解析】连AC 、BD ,AC ∩BD=O ;连SO ,则S O ⊥面ABCD ;取AC 、BD 的中点E 、F ,连ES 、EO 、FS 、FO ,则S E ⊥AB 、O E ⊥AB ,F S ⊥BC 、F O ⊥B C .(1) 易知AC=BD=5,即△SAC 与△SBD 都是边长为5的正三角形, 又∵S O ⊥面ABCD ,∴∠SAO=600即为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2) 易知∠SEO 与∠SFO 即为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23560sin 0==SA SO ,2122=-=AE SA SE ,29122=-=BF SB SF , ∴,9.78,9449.01475sin 0≈∠≈==∠SEO SE SO SEO 故或1421cos =∠SEO ,2.65,9078.0912735sin 0≈∠≈==∠SFO SF SO SFO 故或91914cos =∠SFO (3));(2913214)29132121421(22cm S +=⨯⨯+⨯⨯=侧 (4);122913214S 2)(底侧全cm S S ++=+= (5)).(3102353431313cm S V =⨯⨯⨯=⨯=高底附:求侧二面角C-SB-A 的平面角的方法(各侧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 过A 作A G ⊥SB ,垂足为G ,过C 作CH ⊥SB ,垂足为H ,过F 作FM ∥AG ,交AB 于M ,连CM ,则∠CHM 即为二面角C-SB-A 的平面角, 易知,5214=AG ,10913=CH , ∴,109,58==BH BG 由AG HMBA BM BG BH ==,20219,49==⇒HM BM ∴,41522=+=BC BM CM在△CHM 中,,1373.0803.1162.12cos 222-≈-≈⨯⨯-+=∠HM CH CM HM CH CHM∴∠CHM=09.97,即二面角C-SB-A 的平面角的度数为09.97﹒。

棱锥与棱台计算练习题

棱锥与棱台计算练习题

棱锥与棱台计算练习题一、棱锥计算练习题1. 某棱锥的侧面积为120平方厘米,棱长为5厘米,底面周长为20厘米,求棱锥的体积和底面积。

解析:首先计算棱锥的体积,使用公式 V = 1/3 * 底面积 * 高。

然后计算棱锥的底面积,使用公式 S = 底面周长 * 高 / 2。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底面积 = 20 * 20 / 4 = 100平方厘米体积 = 1/3 * 100 * 5 = 166.67立方厘米所以,该棱锥的体积为166.67立方厘米,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

2. 某棱锥的高为8厘米,底面积为60平方厘米,侧面积为96平方厘米,求棱锥的体积和底面边长。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和公式,我们可以先计算棱锥的体积,使用公式 V = 1/3 * 底面积 * 高。

然后求解底面边长,使用公式 S = 底面边长* 高 / 2。

计算过程如下:体积 = 1/3 * 60 * 8 = 160立方厘米底面边长 = 2 * 底面积 / 底面周长 = 2 * 60 / 底面边长 = 20厘米所以,该棱锥的体积为160立方厘米,底面边长为20厘米。

二、棱台计算练习题1. 某棱台的上底面积为40平方厘米,下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高为6厘米,求棱台的体积和侧面积。

解析:首先计算棱台的体积,使用公式 V = 1/3 * (上底面积 + 下底面积+ √(上底面积 * 下底面积)) * 高。

然后计算棱台的侧面积,使用公式 S = (上底面积 + 下底面积+ √(上底面积 * 下底面积)) * 斜高 / 2。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体积= 1/3 * (40 + 100 + √(40 * 100)) * 6 = 480立方厘米侧面积= (40 + 100 + √(40 * 100)) * 6 / 2 = 390平方厘米所以,该棱台的体积为480立方厘米,侧面积为390平方厘米。

2. 某棱台的上底面积为80平方厘米,下底面积为120平方厘米,高为10厘米,求棱台的体积和斜高。

(完整版)棱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精选

(完整版)棱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精选

(完整版)棱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精选一、棱锥的表面积问题1:已知棱锥的底面边长为10厘米,侧面面积为36平方厘米,求棱锥的表面积。

解析:设棱锥的高为h,则侧面的面积为底面周长乘以棱锥的高的一半。

侧面面积 = 36平方厘米 = 底面周长 * h / 2由于底面边长为10厘米,则底面周长为40厘米。

36 = 40 * h / 2h = 3厘米底面面积 = 10平方厘米 * 6 / 2 = 30平方厘米棱锥的表面积 = 底面面积 + 侧面面积 = 30平方厘米 + 36平方厘米 = 66平方厘米所以,棱锥的表面积为66平方厘米。

问题2:已知棱锥的底面半径为8厘米,侧面积为54平方厘米,求棱锥的表面积。

解析:底面半径为8厘米,则底面直径为16厘米。

侧面面积 = 54平方厘米 = 底面周长 * h / 2由于底面周长为底面直径乘以π,所以底面周长为16 * π厘米。

54 = 16 * π * h / 2h = 54 / (8 * π) = 2.157厘米底面面积= π * 8平方厘米= 64π平方厘米棱锥的表面积 = 底面面积 + 侧面面积= 64π平方厘米 + 54平方厘米= 54 + 64π平方厘米所以,棱锥的表面积约为54 + 64π平方厘米。

二、棱锥的体积问题3:已知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厘米,高为8厘米,求棱锥的体积。

解析:底面面积 = 6平方厘米 * 6 / 2 = 18平方厘米棱锥的体积 = 底面面积 * 高 / 3 = 18平方厘米 * 8厘米 / 3 = 48立方厘米所以,棱锥的体积为48立方厘米。

问题4:已知棱锥的底面半径为5厘米,高为10厘米,求棱锥的体积。

解析:底面面积= π * 5平方厘米= 25π平方厘米棱锥的体积 = 底面面积 * 高/ 3 = 25π平方厘米 * 10厘米 / 3 = 250π / 3立方厘米所以,棱锥的体积约为250π / 3立方厘米。

最新棱锥体积练习题(题型全面)

最新棱锥体积练习题(题型全面)

最新棱锥体积练习题(题型全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最新的棱锥体积练题,以帮助您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练和巩固知识。

题型一:计算棱锥体积题目:已知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高度为8cm,请计算棱锥的体积。

解答: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 V = (1/3) * 底面积 * 高度,可以得到:V = (1/3) * (5cm)^2 * 8cmV = 13.33cm^3题型二:根据棱锥体积计算高度题目:已知一个棱锥的体积为60cm^3,底面边长为3cm,求该棱锥的高度。

解答: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 V = (1/3) * 底面积 * 高度,可以得到:60cm^3 = (1/3) * (3cm)^2 * 高度高度 = 60cm^3 / (1/3 * 9cm^2)高度 = 20cm题型三:已知棱锥的底面积和高度,求体积题目:已知一个棱锥的底面积为12cm^2,高度为6cm,请计算该棱锥的体积。

解答: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 V = (1/3) * 底面积 * 高度,可以得到:V = (1/3) * 12cm^2 * 6cmV = 24cm^3题型四:已知棱锥的底面积和体积,求高度题目:已知一个棱锥的底面积为16cm^2,体积为32cm^3,请计算该棱锥的高度。

解答: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 V = (1/3) * 底面积 * 高度,可以得到:32cm^3 = (1/3) * 16cm^2 * 高度高度 = 32cm^3 / (1/3 * 16cm^2)高度 = 6cm题型五:已知棱锥的高度和体积,求底面积题目:已知一个棱锥的高度为10cm,体积为80cm^3,请计算该棱锥的底面积。

解答: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 V = (1/3) * 底面积 * 高度,可以得到:80cm^3 = (1/3) * 底面积 * 10cm底面积 = 80cm^3 / (1/3 * 10cm)底面积 = 240cm^2以上是最新的一些棱锥体积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您提高在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初一数学综合算式棱锥练习题

初一数学综合算式棱锥练习题

初一数学综合算式棱锥练习题题1:如图所示,一个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通过其中一条棱与一个底面是边长4 cm的正方形底棱锥相连接,则这个锥体的侧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解:在正方体的一个面上,以其中一条棱为直径,作一个圆,将这个圆与正方体切割后得到的曲线就是棱锥的侧面。

由于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6 cm,所以这个圆的直径也是6 cm,半径为3 cm。

因此,棱锥的侧面积可以通过计算这个圆的周长再乘以棱长得到。

这个圆的周长为2πr,即2π×3 cm = 6π cm。

而棱长为6 cm,所以棱锥的侧面积为6π×6 cm² = 36π cm²。

另外,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所以底面积为4 cm × 4 cm = 16 cm²。

因此,这个棱锥的侧面积和底面积之和为36π cm² + 16 cm² = (36π + 16) cm²。

另外,棱锥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减去底面积再除以3得到。

正方体的体积为6 cm × 6 cm × 6 cm= 216 cm³,所以棱锥的体积为(216 cm³ - 16 cm²) ÷ 3 = (216 - 16) cm³ ÷ 3 = 200 cm³ ÷ 3 = 66.67 cm³。

题2:如图所示,一个棱长为8 cm的正方体,通过其中一条棱与一个底面是边长6 cm的正方形底棱锥相连接。

已知这个锥体的侧面积为180 cm²,求棱锥的体积。

解:对于这个题目,我们需要根据棱锥的侧面积来求解棱锥的体积。

已知棱锥的侧面积为180 cm²,而这个锥体的侧面是一个切割正方体得到的曲线。

我们可以先计算这个曲线的周长来进一步求解棱锥的体积。

由于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8 cm,所以在正方体的一个面上,以其中一条棱为直径,作一个圆。

中考数学易错题系列之立体几何棱锥棱柱与圆柱体易错题目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系列之立体几何棱锥棱柱与圆柱体易错题目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系列之立体几何棱锥棱柱与圆柱体易错题目解析在中考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其中,棱锥、棱柱与圆柱体是常见的几何体,在解题中常会出现易错的情况。

本文将针对立体几何的棱锥、棱柱与圆柱体的易错题目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题目一:已知一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侧面全是等边三角形,若该棱锥的体积为18cm³,求该棱锥的高。

解析:首先考虑棱锥的体积公式:V = (1/3) ×底面积 ×高。

已知该棱锥的底面积为6² = 36cm²,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则得到18 = (1/3) ×36 ×高,即高 = 3cm。

答案:该棱锥的高为3cm。

题目二:一个圆柱体的半径为2cm,高为5cm。

求该圆柱体的体积。

解析: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为:V = 底面积 ×高。

已知该圆柱体的半径为2cm,高为5cm,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则得到V = πr² × 高 =π(2²) × 5 = 20π cm³。

由于π 是无理数,所以最终结果用π表示。

答案:该圆柱体的体积为20π cm³。

题目三: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一个直径为4cm的圆,高为8cm。

求该棱柱的体积。

解析:棱柱的体积公式为:V = 底面积 ×高。

已知该棱柱的底面为直径为4cm的圆,则底面积为πr² = π(2²) = 4π cm²。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则得到V = 4π × 8 = 32π cm³。

由于π 是无理数,所以最终结果用π表示。

答案:该棱柱的体积为32π cm³。

通过以上三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在解立体几何题时,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来选取正确的公式,并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注意无理数π的运算和结果表示。

一年级数学的棱锥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的棱锥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的棱锥应用题题目一:计算棱锥的体积已知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棱锥的高度是8厘米。

求该棱锥的体积。

解:根据棱锥的定义,我们知道棱锥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体积 = 底面的面积 ×高 ÷ 3其中,底面的面积可以通过正方形的边长求得:底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棱锥的体积:体积 = 5 × 5 × 8 ÷ 3= 200 ÷ 3≈ 66.67厘米³因此,该棱锥的体积约为66.67厘米³。

题目二:计算棱锥的表面积已知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棱锥的高度是10厘米。

求该棱锥的表面积。

解:棱锥的表面积由底面积和侧面积组成。

底面积可以通过正方形的边长求得:底面积 = 边长 ×边长侧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侧面积 = 底边周长 ×棱锥的高 ÷ 2底边周长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乘以4:底边周长 = 边长 × 4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棱锥的表面积:底面积 = 6 × 6= 36底边周长 = 6 × 4= 24侧面积 = 24 × 10 ÷ 2= 120因此,该棱锥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积加上侧面积:表面积 = 36 + 120= 156厘米²所以,该棱锥的表面积为156厘米²。

题目三:计算棱锥的斜高已知棱锥的底边长为7厘米,棱锥的高度为9厘米。

求该棱锥的斜高。

解:棱锥的斜高指的是棱锥顶点到底边中心的直线距离。

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斜高。

勾股定理表达式为:斜高² = 底边的中线² + 棱锥的高²底边的中线可以通过底边长除以2求得:底边的中线 = 7 ÷ 2= 3.5厘米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棱锥的斜高:斜高² = 3.5² + 9²= 12.25 + 81= 93.25因此,该棱锥的斜高等于斜高的平方根:斜高≈ √93.25≈ 9.66厘米所以,该棱锥的斜高约为9.66厘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棱锥棱柱应用题专项练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棱锥棱柱应用题专项练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棱锥棱柱应用题专项练习题目1问题描述:一个棱锥的底面是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高为15厘米。

请计算这个棱锥的体积和表面积。

解题思路:要计算棱锥的体积和表面积,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棱锥的体积公式为 V = 1/3 * 底面积 * 高- 棱锥的表面积公式为 S = 底面积 + 1/2 * 周长 * 斜高计算过程:首先计算底面积:底面半径 = 直径 / 2 = 10 / 2 = 5厘米底面积= π * 半径^2 = 3.14 * 5^2 ≈ 78.5平方厘米接下来计算棱锥的体积:体积 = 1/3 * 底面积 * 高= 1/3 * 78.5 * 15 ≈ 392.5立方厘米最后计算棱锥的表面积:周长= π * 直径= 3.14 * 10 ≈ 31.4厘米斜高= √(半径^2 + 高^2) = √(5^2 + 15^2) ≈ 15.81厘米表面积 = 底面积 + 1/2 * 周长 * 斜高 = 78.5 + 1/2 * 31.4 * 15.81≈ 454.88平方厘米结论:该棱锥的体积约为392.5立方厘米,表面积约为454.88平方厘米。

题目2问题描述: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高为10厘米。

请计算这个棱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解题思路:要计算棱柱的体积和表面积,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棱柱的体积公式为 V = 底面积 * 高- 棱柱的表面积公式为 S = 2 * 底面积 + 侧面积计算过程:首先计算底面积:底面积 = 边长^2 = 6^2 = 36平方厘米接下来计算棱柱的体积:体积 = 底面积 * 高 = 36 * 10 = 360立方厘米最后计算棱柱的表面积:侧面积 = 周长 * 高 = 4 * 边长 * 高 = 4 * 6 * 10 = 240平方厘米表面积 = 2 * 底面积 + 侧面积 = 2 * 36 + 240 = 312平方厘米结论:该棱柱的体积为360立方厘米,表面积为312平方厘米。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特级教师整理《棱锥》典型例题十(人教版).pdf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特级教师整理《棱锥》典型例题十(人教版).pdf

典型例题十
例10 三棱锥中,,.将此三棱锥沿三条侧棱剪开,其展开图是一个直角梯形.如图所示.
(1)求证:侧棱;
(2)求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分析:(1)折叠与展开是互逆过程,将直角梯形折成三棱锥时,,的关系不变,于是在三棱锥中有,故,从而.
(2)由(1)可知,∴在平面内作于,连,则即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且为,∴只需求出两条边即可.而边长可以考虑在侧面展开图中求解.
证明:(1)见上述思路分析.
解:(2)作,则由三垂线定理知,于是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再作于,则,且是的中点,设,.在中,.且由
,得,解得,.
由,得.
由,,,知.
∴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说明:折与展是一对互逆的过程.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充分注意折叠或展开前后各元素(主要是直线、线段、角)的相对位置和数量变化,注意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一般来说,位于同一半平面内的元素相对位置和数量关系不变.位于两个不同半平面内的元素,位置和数量要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常用的添辅助线方法是作棱的垂线.。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人教A版必修②作业 1.1.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人教A版必修②作业 1.1.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课时作业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关于棱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三棱柱的底面为三角形B.一个棱柱至少有五个面C.若棱柱的底面边长相等,则它的各个侧面全等D.五棱柱有5条侧棱、5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解析:显然A正确;底面边数最少的棱柱是三棱柱,它有五个面,故B正确;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柱,有一对侧面与底面垂直,另一对侧面不垂直于底面,此时侧面并不全等,所以C错误;D正确,所以选C.答案:C2.下列关于棱锥、棱台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棱台的侧面一定不会是平行四边形B.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C.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D.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解析:选项A正确,棱台的侧面一定是梯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正确,由棱锥的定义知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选项C正确,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选项D错误,如图所示四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都是棱锥.答案:D3.下列三种叙述,正确的有()①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本题考查棱台的结构特征,①中的平面不一定平行于底面,故①错;②③可用如图的反例检验,故②③不正确.故选A.答案:A4.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五棱柱共有对角线()A.20条B.15条C.12条D.10条解析:由题意五棱柱对角线一定为上底面的一个顶点和下底面的一个顶点的连线,因为不同在任何侧面内,故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2条,五棱柱共有对角线2×5=10条.答案:D5.有下列说法: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的侧棱一定不相交于一点,故一定不是棱台;②两个互相平行的面是平行四边形,其余各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不一定是棱台;③两个互相平行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各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台.其中正确的说法的序号有()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①正确,因为具有这些特征的几何体的侧棱一定不相交于一点,故一定不是棱台;②正确,如图所示;③不正确,当两个平行的正方形完全相等时,一定不是棱台.故选C.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6.面数最少的棱柱为________棱柱,共有________个面围成.解析:棱柱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底面,其侧面至少有3个,故面数最少的棱柱为三棱柱,共有5个面围成.答案:三 57.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则过各侧棱中点的截面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底面积为34a2,由题意知S34a2=⎝⎛⎭⎪⎫122.所以S=316a2.答案:316a2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一个正方形,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沿折痕DE,EF,FD折起得到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这个空间几何体是________(只填几何体的名称).解析:折起后是一个三棱锥(如图所示).答案:三棱锥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如图所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 cm,4 cm,3 cm.一只蚂蚁从A点到C1点沿着表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解:依题意,长方体ABCD-A1B1C1D1的表面可有如图所示的三种展开图.展开后,A,C1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3+4)2+52=74 (cm),(5+3)2+42=4 5 (cm),(5+4)2+32=310 (cm),三者比较得74 cm为蚂蚁从A点沿表面爬行到C1点的最短路程.10.如图所示是一个三棱台ABC-A′B′C′,试用两个平面把这个三棱台分成三部分,使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三棱锥.解析:过A′,B,C三点作一个平面,再过A′,B,C′作一个平面,就把三棱台ABC-A′B′C′分成三部分,形成的三个三棱锥分别是A′-ABC,B-A′B′C′,A′-BCC′.(答案不唯一)|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11.纸质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为上、下、东、南、西、北.现在沿该正方体的一些棱将正方体剪开,外面朝上展平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则标“△”的面的方位是() A.南B.北C .西D .下解析:将所给图形还原为正方体,并将已知面“上”、“东”分别指向上面、东面,则标记“△”的为北面.答案:B12.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作斜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作正棱柱.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叫作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叫作直平行六面体.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作长方体.棱长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作正方体.请根据上述定义,回答下面的问题(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1)直四棱柱________是长方体;(2)正四棱柱________是正方体.解析:根据上述定义知:长方体一定是直四棱柱,但是直四棱柱不一定是长方体;正方体一定是正四棱柱,但是正四棱柱不一定是正方体.答案:(1)不一定 (2)不一定13.(2017春·黄陵县校级月考)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M 为BD 1的中点,N 在A 1C 1上,且满足|A 1N |=3|NC 1|.(1)求MN 的长;(2)试判断△MNC 的形状.解:(1)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设正方体边长为a , 则B (a ,a,0),D 1(0,0,a ),A 1(a,0,a ),C 1(0,a ,a ),C (0,a,0),M (12a ,12a ,12a ),N (14a ,34a ,a ),∴|MN |=(14a -12a )2+(34a -12a )2+(a -12a )2= 64a .(2)∵MN →=(-14a ,14a ,12a ),MC →=(-12a ,12a ,-12a ),NC →=(-14a ,14a ,-a ),∴MN →·MC →=18a 2+18a 2-14a 2=0,∴MN ⊥MC ,∴△MNC 是直角三角形.14.在以O 为顶点的三棱锥中,过O 的三条棱两两的交角都是30°,在一条侧棱上有A ,B 两点,OA =4,OB =3,以A ,B 为端点同一条绳子紧绕三棱锥的侧面一周(绳和侧面无摩擦),求此绳在A ,B 之间的最短绳长.解析:作出三棱锥的平面展开图,如图,A ,B 两点间的最短绳长就是线段AB 的长度.OA =4,OB =3,∠AOB =90°,所以AB =5,即此绳在A ,B 间最短的绳长为5.。

棱锥的练习题

棱锥的练习题

棱锥的练习题棱锥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其拥有棱、面和顶点。

在数学中,棱锥是一个有足够多的面和棱的特殊多面体。

通过练习棱锥的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棱锥的性质和相关计算方法。

下面是一些棱锥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棱锥的理解。

问题一:棱锥的定义和特点请你简要定义棱锥,并描述其特点。

解答一:棱锥是一种几何体,它由一个多边形的底面和顶点连线所形成。

棱锥的特点包括:1. 底面:棱锥的底面是一个多边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

底面的形状决定了棱锥的名称,例如三棱锥、四棱锥等。

2. 侧面:棱锥的侧面是由底面的每个顶点与棱锥的顶点相连形成的线段。

侧面的数量取决于底面的边数。

3. 顶点:棱锥的顶点是连接底面各顶点与顶点的线段的交点。

4. 高度:棱锥的高度是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

问题二:棱锥的分类根据棱锥的底面形状,我们可以将棱锥分为不同类型。

请你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棱锥:解答二:1. 三棱锥:底面是一个三角形的棱锥被称为三棱锥。

2. 四棱锥:底面是一个四边形的棱锥被称为四棱锥,也叫做四面锥。

3. 五棱锥:底面是一个五边形的棱锥被称为五棱锥。

4. 六棱锥:底面是一个六边形的棱锥被称为六棱锥。

问题三:棱锥的体积计算根据棱锥的形状和给定的参数,我们可以计算棱锥的体积。

请你计算以下棱锥的体积:解答三:1. 已知底面边长为3cm,高度为4cm的三棱锥。

解析: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为V = (1/3) ×底面积 ×高度。

底面为三角形,可以使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底边长 ×高度计算底面积。

代入已知值计算可得:底面积S = 1/2 × 3cm × 4cm = 6cm²体积V = (1/3) × 6cm² × 4cm = 8cm³2. 已知底面边长为5cm,高度为6cm的四棱锥。

解析:四棱锥的体积计算可以使用与三棱锥相同的公式,代入已知值计算可得:底面积S = 1/2 × 5cm × 6cm = 15cm²体积V = (1/3) × 15cm² × 6cm = 30cm³问题四:棱锥的侧面积计算除了体积,棱锥的侧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质。

小学数学棱锥

小学数学棱锥

小学数学棱锥
让我们回顾一下小学数学中有关棱锥的知识。

棱锥是由一个多边形的底面和通过底面顶点引出的多条直线段(棱)组成的立体图形。

根据底面的形状,我们可以将棱锥分类为正棱锥和斜棱锥。

正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多边形,斜棱锥的底面是一个任意多边形。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图是一座棱锥,请问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棱锥?
A. 正棱锥
B. 斜棱锥
2. 棱锥的底面是一个五边形,它应该是什么类型的棱锥?
A. 正棱锥
B. 斜棱锥
3. 棱锥有多少个顶点?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下面哪个选项是描述一个棱锥的特点?
A. 有四条棱
B. 有一个底面
C. 有五个顶点
D. 有三个侧面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一个棱锥的底面是一个三角形,它有 ______ 个顶点。

2. 下图是一个正四棱锥,它有 ______ 个面。

3. 正六棱锥的底面是一个 ______。

4. 一个斜棱锥的底面是一个五边形,它有 ______ 个侧面。

第三部分:解答题
1. 描述一个正四棱锥的特点,包括几条棱、几个顶点和几个侧面。

2. 给定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棱锥,其边长为 6 cm,棱锥的高度为 8 cm,请计算出这个棱锥的体积。

写完之后,请检查文章中是否有禁止词汇出现。

如果有,请及时更正。

希望这份习题和试卷能帮助到你的学生。

祝你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棱锥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棱锥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棱锥练习题问题一某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三角形,三个底角分别为60度,柱的高度为10cm。

请问这个棱锥的体积是多少?解答一由于底面是正三角形,可以计算出底面的面积。

底面面积为(底边边长 ^ 2)* √3 / 4。

根据给出的信息,底边边长为x,则底面面积为(x ^ 2)* √3 / 4。

高度为10cm,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体积为底面面积 * 高度 / 3。

将计算公式代入得到体积的表达式为(x ^ 2)* √3 * 10 / 4 / 3。

问题二某棱锥的底面为一个边长为8cm的正方形,棱锥的高度为12cm。

请问这个棱锥的体积是多少?解答二由于底面是正方形,可以直接计算底面的面积。

底面面积为底边边长 ^ 2。

根据给出的信息,底边边长为8cm,则底面面积为8 ^2 = 64cm²。

高度为12cm,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体积为底面面积* 高度 / 3。

将计算公式代入得到体积的表达式为64 * 12 /3 =256cm³。

问题三某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底边边长为6cm。

请问这个棱锥的侧面积是多少?解答三由于底面是正方形,可以直接计算底面的面积。

底面面积为底边边长 ^ 2。

根据给出的信息,底边边长为6cm,则底面面积为6 ^ 2 = 36cm²。

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棱锥的高度的一半。

底面周长为底边边长 * 4,所以底面周长为6 * 4 = 24cm。

棱锥的高度为12cm,所以侧面积为24 * 12 / 2 = 144cm²。

问题四某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侧面的高度为10cm,正方形的边长为8cm。

请问这个棱锥的体积是多少?解答四由于底面是正方形,可以直接计算底面的面积。

底面面积为底边边长 ^ 2。

根据给出的信息,底边边长为8cm,则底面面积为8 ^ 2 = 64cm²。

侧面的高度为10cm,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体积为底面面积 * 高度 / 3。

高二数学棱锥例题解析试题

高二数学棱锥例题解析试题

高二数学棱锥例题解析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 本周教学内容:棱锥二. 重点、难点:〔1〕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一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棱锥的分类:按底面边数可把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3〕棱锥性质:假如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截面和底面相似,并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和棱锥的高的平方比。

过高的中点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叫做中截面。

〔4〕特殊的棱锥——正棱锥:假如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有下面一些性质:①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假如正棱锥的底面周长是c,斜高是h′,那么它的侧面积是:【典型例题】例1. 如图1,三棱锥S-ABC,以下命题中假命题是[ ]①假设SA=SB=SC,那么点S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ABC的外心;②假设SA=SB=SC,那么三棱锥为正三棱锥;③假设点S到△ABC各边的间隔都相等,那么点S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ABC的内心;④假设SA,SB,SC两两垂直,那么点S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SBC的垂心。

A. ①B. ②③C. ②④D. ④③解:设点S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点O,假设SA=SB=SC,那么OA=OB=OC。

所以O为△ABC的外心。

所以①是真命题。

尽管O是外心,但是由于不能确定△ABC是否是正三角形,所以不能确定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所以②是假命题。

过点S分别作SE⊥AB,SF⊥BC,SM⊥AC,垂足分别为E,F,M。

连结EO,OF,OM易证OE⊥AB,OF⊥BC,OM⊥AC,且OE=OF=OM。

假设点O在△ABC内部〔如图2〕,那么O为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为内心;假设点O在△ABC外部〔如图3〕,那么显然O不是△ABC的内心,O是△ABC一条内角平分线和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O 是旁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一例1 正六棱锥的底面周长为24,侧面与底面所成角为60,求:(1)棱锥的高;(2)斜高;(3)侧棱长;(4)侧棱与底面所成角.分析:本题涉及了正棱锥的若干基本量,可以把基本量放置到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量求未知量.解:正六棱锥的底面周长为24. ∴正六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 在正棱锥ABCDEF S -中,取BC 中点H ,连SH ,BC SH ⊥, 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 连SO ,则⊥SO 底面ABCDEF ∴BC OH ⊥.∴SHO ∠是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60=∠SHO . (1)在Rt △SOH 中,3223==BC OH , 60=∠SHO , ∴660tan ==OH SO .(2)同样在△SOH 中,斜高342==OH SH , (3)Rt △SOH 中,6=SO ,4==BC OB . ∴13222=+=OB SO SB .(4)∵⊥SO 底面ABCDEF ,∴SBO ∠是侧棱与底面所成角, 同样在△SOB 中,23tan ==∠BO SO SBO ,∴23arctan =∠SBO , 说明:在立体几何中,要善于把长度和角度放到三角形中去解决,正棱锥中有关长度、角度主要在两上重要的直角三角形中,本题中的方法也可用于其它正棱锥中.比如:已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a ,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为120,求正棱锥的高、斜高、侧棱长.正四棱锥相邻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利用这个性质先落实相邻侧面所成二面的平面角,先计算侧棱长为a 23,然后利用底面边长和侧棱长在两个重要的直角三角形中,计算出高为a 21,斜高为a 22. 典型例题二例2 如图所示,正四棱锥ABCD P -棱长均为13,M ,N 分别是PA ,BD 上的点,且85:::==ND BN MA PM .(1)求证:直线//MN 平面PBC ;(2)求直线MN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 分析:(1)要证明//MN 平面PBC ,只需证明MN 与平面PBC 内某一条直线平行.为此连AN 并延长交BC 于E ,连PE .可考虑证明PE MN //.(2)若能证明PE MN //,则PEO ∠即为直线MN 与底面所成的角.解:(1)连AN 并延长交BC 于E ,再连PE . ∵AD BE //,∴ND BN AN EN ::=, 又MA PM ND BN ::=, ∴MA PM AN EN ::=, ∴MN PE //,又⊂PE 平面PBC ,⊄MN 平面PBC ,∴//MN 平面PBC .(2)设O 为底面中心,连PO ,EO ,则⊥PO 平面ABCD .又PE MN //,则PEO ∠为直线MN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由85:::==ND BN AD BE 及13=AD ,得865=BE ,在△PBE 中,60=∠PBE ,13=PB ,865=BE ,由余弦定理,得891=PE .在Rt △POE 中,2213=PO ,891=PE ,则724sin ==∠PE PO PEP . 说明:本题(2)若直接求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计算就比较复杂,而平移为求PE与底面所成的角,计算就易得多.可见,平移是求线线、线面所成角的重要方法.典型例题三例3 斜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ABC 是直角三角形, 90=∠C ,侧棱与底面成60角,点1B 在底面的射影D 为BC 的中点,cm 2=BC .(1)求证11BC AB ⊥;(2)若C BB A --1为30的二面角,求四棱锥11-BCC B A 的体积.分析:证11BC AB ⊥关键在于证出其中一条线垂直于另一条线所在的平面;而求棱锥的体积关键在于求出其底面积和高.这两个问题可由题设及线与线、线与面的位置关系求得.解:如图所示,(1)∵⊥D B 1平面ABC ,⊂AC 底面ABC ,∴D B AC 1⊥. ∵BC AC ⊥, ∴⊥AC 平面BC B 1, ∴1BC AC ⊥.∵1B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D 为BC 的中点,侧棱与底面成60角, ∴四边形11B BCC 是菱形, ∴11BC CB ⊥, ∴⊥1BC 平面1ACB , ∴11AB BC ⊥.(2)过C 作B B CE 1⊥,连结AE . ∵⊥AC 平面C C BB 11,∴CE 是AE 在平面C C BB 11上的射影, ∴B B AE 1⊥,∴AEC ∠是二面角C B B A --1的平面角, ∴30=∠AEC .在Rt △BEC 中,360sin =⋅=BC EC ,在Rt △ACE 中,由 90=ACE 可得130tan 3tan ==∠= AEC EC AC .∴23312121=⨯⨯=⋅=∆CE AC S ACE , ∴ACE B ACE B BC B A V V V ---11+= EB S E B S ACE ACE ⋅+⋅=∆∆31311()EB E B S ACE +=∆131131BB S ACE ⋅=∆22331⨯⨯=33=. ∴ 3322111--==BC B A BCC B A V V (体积单位). 说明:证明线线垂直转化成证线面垂直是证明时常用的方法之一,而证线面垂直时又涉及线与线的垂直,因此线与面各种位置关系经常贯穿问题的始终.当遇到一线垂直于一截面,而截面面积又能计算时,将几何体分割成两个体积之和计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结果便转化成截面与此线相乘的关系,因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典型例题四例4如图,在三棱锥ABC P -中,⊥PA 底面ABC ,BC AC =,D 、G 分别是PA 和AB 的中点,E 为PB 上一点,且PB BE 31=,21::=AB AP . (1)求证:⊥EG 平面CDG ;(2)求截面CDE 分棱锥ABC P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分析:由⊥PA 底面ABC ,可以判定平面⊥PAB 平面ABC ,且相交于AB ,因为G 是AB 的中点,且AC BC =,所以AB CG ⊥,于是有⊥CG 平面PAB ,EG CG ⊥.若证⊥EG 平面CDG ,只需EG 与平面CDG 中的另一条直线垂直就可以了.为此,就要从已知的数量关系着手,找到新的线与线的垂直关系.平面CDE 把三棱锥ABC P -分成两部分,显然这两部分具有相同的高线CG .所以,只要找到△PDE 和四边形ABED 的面积之比,就可以确定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了.证明:(1)∵⊥PA 平面ABC ,且⊂PA 平面PAB ∴平面⊥PAB 平面ABC ,且相交于AB在△ABC 中,∵BC AC =,CG 是AB 边上的中线 ∴AB CG ⊥.∴⊥CG 平面PAB ∵⊂EG 平面PAB ,∴CG EG ⊥利用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证明⊥CG 平面PAB 在Rt △PAB 和△GEB 中设x PA =,则x AB 2=,x PB 3=,x BE 33=,x BG 22=∵61322==x xPB BG ,61233==x x AB BE ∵PBA GBE ∠=∠,∴△PAB ~△GEB ∵90=∠PAB ,∴90=∠GEB ∴PB EG ⊥.∵PB DG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90=∠GEB ∴DG EG ⊥∵G CG DG = ,∴⊥EG 平面CDG . 解:(2)∵APB PD PE S PDE ∠⋅⋅⋅=∆sin 21APB PB PA S PAB ∠⋅⋅⋅=∆sin 21∵PA PD 21=,PB PE 32=∴13sin 21sin 21=∠⋅⋅⋅∠⋅⋅⋅=∆∆APB PE PD APBPB PA S S PDE PAB ∴133131--=⋅⋅⋅⋅=∆∆PDE PAB PDEC PAB C S CG S CG V V 三棱锥三棱锥∴12---=-PDE C PDE C PAB C V V V 三棱锥三棱锥三棱锥∴截面CDE 分棱锥ABC P -为两部分,三棱锥PDE C -与四棱锥ABED C -的体积之比为1:2.典型例题五例5四棱锥ABCD P -,侧面PCD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是面积为32的菱形,ADC ∠为菱形的锐角.(1)求证:CD PA ⊥;(2)求二面角D AB P --的大小;(3)求棱锥ABCD P -的侧面积与体积.分析:取CD 中点H ,侧面⊥PC D 底面ABC D ,从而CD PA ⊥可利用三垂线定理转化为证明CD HA ⊥,线面垂直也为二面角D AB P --平面角的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棱锥的侧面积可通过抓侧面三角形的特殊性来解决.证明:(1)取CD 中点H ,连PH 、AH ,∵△PCD 是等边三角形,∴CD PH ⊥,∵面⊥PCD 底面ABCD ,∴⊥PH 底面ABCD , ∵等边△PCD 的边长为2,∴2=CD∴菱形ABCD 的边长为2,又菱形的面积是32,∴32sin 22=∠⨯ADC ,∴23sin =∠ADC ,又ADC ∠是锐角, ∴60=∠ADC ,∴△ADC 是等边三角形,∴CD AH ⊥,PA 在平面AC 上射影为HA ,∴CD PA ⊥. 解:(2)∵AB CD //,由(1)HA CD ⊥,PA CD ⊥, ∴AH AB ⊥,PA AB ⊥.∴PAH ∠是二面角D AB P --的平面角, 在Rt △PHA 中360sin 2===AH PH , ∴45=∠PHA ,即二面角D AB P --的大小为45. (3)由(2)在Rt △PHA 中,可得6=PA ,在Rt △PAB 中,6=PA ,2=AB ,∴10=PB ,66221=⨯⨯=∆PAB S ,在△PDA 中,2==DA PD ,6=PA ,可得215=∆PAD S , 在△PCD 中,2==BC PC ,10=PB ,可得215=∆PBC S , 又正△PCD 边长为2,∴32432=⨯=∆PCD S ,∴3156321526++=+⨯+=侧S , ∵3=PH ,∴23323131=⨯⨯=⨯=PH S V 菱形. 说明:抓线面垂直关系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非特殊棱柱、棱锥的侧面积,往往要通过逐个计算每个侧面的面积相加而得到,这就需要分析每个侧面的具体特点,比如是否为矩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可以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四棱锥ABCD V -的高为1,底面为菱形,侧面VDA 和侧面VDC 所成角为120,且都垂直于底面,另两侧面与底面都成45角,求棱锥的全面积.这里由相交平面VDC 与VDA 都与底面垂直得到VD 垂直于底面,利用⊥VD 底面ABCD ,一方面落实了棱锥的高为1=VD ,另一方面几个二面角的平面角都能方便地落实,四个侧面中,有两个是等腰三角形,有两个是直角三角形,通过计算可得,全面积为()22332+.典型例题六例6 已知三棱锥ABC P -中,PA 、PB 、PC 与底面ABC 所成角相等,90=∠CAB ,a PB AB AC ===,D 为BC 中点,E 点在PB 上且//PC 截面EAD ,(1)求AE 与底面ABC 所成角;(2)求PC 到平面EAD 的距离.分析:由PA 、PB 、PC 与底面所成角相等可得P 点在面ABC 上射影为△ABC 的外心,由于△ABC 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到⊥PD 面ABC ,//PC 面EAD 可转化为DE PC //,E 是PB 中点,找出E 到面ABC 的垂线落实EA 与面ABC 所成角.C 到面EAD 的距离可从两方面得到,一方面直接找C 到面EAD 的垂线,另一方面,用等积法可求点到面的距离.解:(1)∵PA 、PB 、PC 与底面ABC 成相等的角,设P 在面ABC 上射影为O ,则有PCO PBD PAO ∠=∠=∠,∴△PAO ≌△PBO ≌△PCO ,∴PC PB PA ==且OC OB OA ==, ∴O 是△ABC 的外心.∵△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O 是斜边BC 的中点, ∴O 点和D 点重合,即⊥PD 面ABC ,∵//PC 截面EAD ,过PC 的平面PBC 与平面EAD 交于ED , ∴ED PC //,∵D 是BC 中点,∴E 是PB 中点, 取BD 中点F ,则PD EF //,∴⊥EF 平面ABC , ∴EAF ∠为EA 与底面ABC 所成角.∵a PB PA AB ===,∴a AE 23=,∵a AC AB ==且90=∠BAC ,∴a BC 2=.又a PC PB ==,∴△BPC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 BC PD 2221==,∴a EF 42=, 在Rt △AEF 中,662342sin =÷=∠a a EAF , ∴66arcsin=∠EAF ,即A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66arcsin .(2)方法一:∵⊥PD 平面ABC ,∴AD PD ⊥. 又∵BC AD ⊥,∴⊥AD 平面PBC ,∴PB AD ⊥.由(1)△PBC 是直角三角形,90=∠BPC ,∴PC PB ⊥,∵PC ED ⊥,∴ED PB ⊥,∴⊥PB 平面EAD .∵a AB PB ==,∴a PE 21=. 即PC 到平面EAD 的距离为a 21.方法二:∵PD AD ⊥,BC AD ⊥,∴⊥AD 平面PBC ,∴DE AD ⊥,又a BC AD 2221==,a PB DE 2121==.∴282212221a a a S ADE =⨯⨯=∆, ∵24121a S S ABC ACD ==∆∆,a PD EF 4221==, 设C 到面EAD 的距离为h , ∴EF S h S ACD AD E ⋅=⋅∆∆,∴a a h a 42418222⋅=. a h 21=,即PC 到平面EAD 的距离为a 21.典型例题七例7 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BC S -中,SA ⊥底面ABC ,BC AB ⊥,DE 垂直平分SC ,且分别交AC 、SC 于D 、E ,又AB SA =,BC SB =.求以BD 为棱,以BDE 和BDC 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分析:从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入手.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时图形中没有给出,需要我们自己作出,有时平面角在图形中已经存在,只需要将其找出来.解:∵SA ⊥平面ABC ,BD ⊂平面ABC ,∴BD SA ⊥. ∵DE 是SC 的垂直平分线,∴SC DE ⊥,且E 是SC 的中点.又BC SB =,∴SC BE ⊥.又E DE BE = ,∴SC ⊥平面BDE ,∴BD SC ⊥.又S SA SC = ,∴BD ⊥平面SAC ,∴CD BD ⊥,DE BD ⊥. 从而EDC ∠为二面角C BD E --的平面角. 设a SA =,则a AB =.∵SA ⊥平面ABC ,∴AB SA ⊥,AC SA ⊥,从而a SB BC 2==.又BC AB ⊥,∴a AC 3=. 在SAC Rt ∆中,333tan ===∠aa AC SA SCA ,∴︒=∠30SCA , 又SC DE ⊥,∴︒=∠60EDC .因此所求的二面角的度数为︒60.说明:本题是通过三棱锥来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二面角、解三角形等知识,并考查了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定EDC ∠是二面角C BD E --的平面角.这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且要给出严格的证明.学生很可能发现不了EDC ∠即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自己再作二面角的平面角,使问题复杂化.本题所给条件较多,所以恰当地选择所需条件进行论证和计算也是解决本题的一个难点.典型例题八例8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A 、PB 、PC 两两垂直,3===PC PB PA .求P 到平面ABC 的距离.分析:利用三棱锥的性质、体积以及线面关系求解.解法一:∵3===PC PB PA ,∴P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O 是ABC ∆的外心.又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ABC ∆是等边三角形,∴O 是ABC ∆的重心.如图,在POA ∆中,3=PA ,623233260sin 32=⋅⋅=︒⋅⋅=AB AO∴3)6(32222=-=-=AO PA PO .解法二:设P 点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h .∵PA 、PB 、PC 两两垂直,3===PC PB PA , ∴293332131=⋅⋅⋅⋅=-PBC A V ,23===AC BC AB ,329)23(432==∆ABC S . 又ABC P PBC A V V --=, ∴h ⋅⋅=3293129,∴3=h . ∴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3.解法三:取BC 的中点D ,连PD 、AD .∵PC PB =,AC AB =,∴BC AD ⊥,BC PD ⊥, ∴BC ⊥平面PAD ,BC ⊂平面ABC ,ABC .ABC 平面于交作过平面平面平面平面⊥⇒⎪⎭⎪⎬⎫⊥=⊥∴PO O AD AD PO P AD PAD ABC PAD , ∴PO 就是P 到平面ABC 的距离. 在PAD ∆中,3=PA ,223=PD , 263232323=⋅==AB AD . 又∵︒=∠90APD ,∴36232233sin =⋅=⋅=∠⋅=AD PDPA PAD PA PO .说明:本题难度并不大.但是这里所给出的三种方法非常典型.方法一利用PC PB PA ==确定P 在底面内射影为ABC ∆的外心;方法二利用体积转化的方法;方法三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垂足定位.典型例题九例9 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BC P -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3=AC ,4=BC 三棱锥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都为︒60.求此三棱锥的侧面积.分析:本题可利用面积射影定理求解.若一棱锥各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都为α,且已知底S ,则由面积射影定理知:αcos 底侧S S =. 解法一:过P 作底面ABC 的垂线,垂足为I ,过I 在底面ABC ∆内作AB 的垂线,垂足为D ,连结PD .由三垂线定理知AB PD ⊥,∴PDI ∠为侧面PAB 与底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60PDI .又可知I 为ABC Rt ∆的内心.∵3=AC ,4=BC ,5=AB ,从而12543=-+=ID .在PID Rt ∆中,由︒=∠60PDI ,得2=PD ,从而各侧面三角形的高均为2.∴122)345(21=⨯++=++=∆∆∆PCA PBC PAB S S S S 侧. 解法二:PCA PBC PAB S S S S ∆∆∆++=侧1221432160cos 60cos 60cos 60cos =⨯⨯=︒=︒+︒+︒=∆∆∆底S S S S ICA IBC IAB . 说明:本题考查了三棱锥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在三棱锥中,过一条侧棱和高的截面有许多重要性质,而这个截面又把棱锥的许多有线段、高、角都集中到同一个平面内,所以常常通过研究这个辅助平面来解决问题.解法二是求棱锥侧面积的一种简捷解法,用到了面积射影定理.典型例题十例10 三棱锥ABC P -中,AC AP =,2=PB .将此三棱锥沿三条侧棱剪开,其展开图是一个直角梯形A P P P 321.如图所示.(1)求证:侧棱AC PB ⊥;(2)求侧面PAC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θ的余弦值.分析:(1)折叠与展开是互逆过程,将直角梯形折成三棱锥时,B P A P 11⊥,B P C P 22⊥的关系不变,于是在三棱锥ABC P -中有PA PB ⊥,PC PB ⊥故PAC PB 平面⊥,从而AC PB ⊥.(2)由(1)可知PAC PB 平面⊥,∴在平面PAC 内作AC PD ⊥于D ,连BD ,则P D B ∠即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且PBD ∆为∆Rt ,∴只需求出两条边即可.而边长可以考虑在侧面展开图中求解.证明:(1)见上述思路分析.解:(2)作AC PD ⊥,则由三垂线定理知AC BD ⊥,于是PDB ∠是二面角B AC P --的平面角,即θ=∠PDB .再作3CP AE ⊥于E ,则4=AE ,且E 是3CP 的中点,设x AC A P A P ===31,y EP CE ==3.在ACE Rt ∆中,2224=-y x .且由C P C P32=,得y y x 2=-,解得23=x ,2=y .由AE C P AC D P ⋅=⋅33,得38232243=⨯==D P PD . 由2=PB ,38=PD ,310=BD ,知54cos ==BD PD θ. ∴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54.说明:折与展是一对互逆的过程.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充分注意折叠或展开前后各元素(主要是直线、线段、角)的相对位置和数量变化,注意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一般来说,位于同一半平面内的元素相对位置和数量关系不变.位于两个不同半平面内的元素,位置和数量要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常用的添辅助线方法是作棱的垂线.典型例题十二例12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两相邻侧棱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2)两相邻侧面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3)侧棱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4)侧面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A .3个B .2个C .1个D .0个分析:有些同学错解的原因在于未能很好地理解正棱锥的定义以及正棱锥的性质,正棱锥的定义不同于正棱锥的性质,正棱锥的性质可以由其定义结合有关知识推导得到. 对照定义,构造反例.如图所示,ABC S -是正三棱锥,两相邻侧棱所成之角相等,两相邻侧面所成之角相等.在SB 、SC 上分别取异于B 、C 的点1B 、1C ,连1AB 、1AC ,则三棱锥11C AB S -均满足命题(1)、(2)的条件,但显然不是正三棱锥,所以命题(1)、(2)为假命题.命题(3)中,侧棱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外心.外心不一定是中心,因为底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因此命题(3)也是假命题.在命题(4)中,侧面与底面所成之角相等,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内心,而内心不一定是中心,所以命题(4)也是假命题. 综上可知应选D .典型例题十三例13 .如图,已知三棱锥ABC P -中,PC PB PA ==,P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O . 求证:O 为ABC ∆的外心.证明:连结PO 、OA 、OB 、OC ,则⊥PO 底面ABC ∵PC PB PA ==(斜线相等), ∴CO BO AO ==(射影相等), ∴O 为ABC ∆的外心.说明:(1)同理可证,如果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也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2)上述两结论对一般棱锥也成立,即棱锥的侧棱均相等或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典型例题十四例14 如果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内心.如图,已知三棱锥ABC P -,三侧面PAB 、PAC 、PBC 与底面所成二面角都相等,P 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求证:O 为ABC ∆的内心.证明:连结PO ,则⊥PO 平面ABC .在底面上作AB OD ⊥、BC OE ⊥、AC OF ⊥,垂足分别为D 、E 、F . 连结PD 、PE 、PF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AB PD ⊥、BC PE ⊥、AC PF ⊥.∴PDO ∠、PEO ∠、PFO ∠分别为二面角C AB P --,A BC P --,B AC P --的平面角.又∵PFO PEO PDO ∠=∠=∠,PO PO PO ==,∴PDO Rt ∆≌PEO Rt ∆≌PFO Rt ∆,∴OF OE OD ==, ∴O 为ABC ∆的内心.说明:(1)同理可证,如果三棱锥的顶点到底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内心(若射影点在多边形内部的话).(2)上述两结论对一般棱锥也成立,即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之角均相等或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切圆的圆心(射影在多边形内部).(3)不要误论为棱锥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一定在底面多边形的内部,顶点在底面的射影可以在底面多边形的外部,也可以在多边形的一边上.典型例题十五例15 如果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那么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已知三棱锥ABC P -的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垂直,O 为P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求证:O 为底面三角形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连结PO 、AO 、BO .∵PB PA ⊥,PC PA ⊥,且P PC PB = , ∴⊥PA 平面PBC . ∴BC PA ⊥.又⊥PO 平面ABC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BC AO ⊥. 同理,AC BO ⊥.∴O 点为ABC ∆的垂心.说明:同理可证:如果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那么第三组对棱也垂直且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典型例题十六例16 三棱锥ABC V -的各面积分别为3=VAB S ,4=VBC S ,5=VAC S ,6=ABC S ,且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求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分析:首先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α,转化到平面中去,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列有关α的等式.解:如图,作⊥VO 平面ABC 于O ,连结AO 、BO 、CO .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设者为α, ∴O 为底面ABC ∆的内心,∴过O 在底面ABC ∆内作AB OD ⊥,BC OE ⊥,AC OF ⊥, 垂足分别为D 、E 、F ;连结VD 、VE 、VF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AB VD ⊥,BC VE ⊥,AC VF ⊥. ∴α=∠=∠=∠VFO VEO VDO . ∵AB OD S AOB ⋅⋅=∆21,AB VD S VAB ⋅⋅=∆21,而αcos =VDOD , ∴αcos ==∆∆VDOD S S VAB AOB ,∴αcos ⋅=∆∆VAB AO B S S . 同理αcos ⋅=∆∆VBC BO C S S ,αcos ⋅=∆∆VAC AO C S S , ∴αcos )(VAC VBC VAB AO C BO C AO B S S S S S S ∆∆∆∆∆∆++=++, 即αcos ⋅=∆侧底面S S ABC . ∴αcos )543(6++=, ∴21cos =α,∴3πα=.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为3π. 说明:(1)根据本题的推导过程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与底面成等角θ,三棱锥的底面积为底S ,侧面积为侧S ,那么θcos ⋅=侧底S S .(2)可以进一步证明:如果棱锥的各个侧面与底面成等角θ,那么θcos ⋅=侧底S S .典型例题十七例17 如图,已知正三棱锥ABC S -的高h SO =,斜高l SM =.求经过SO 的中点平行于底面的截面'''C B A ∆的面积.分析:求出底面正三角形的边可得其面积,再利用棱锥截面性质,得截面面积. 解:连结OM 、OA .在SOM Rt ∆中,22h l OM -=.因为棱锥ABC S -是正棱锥,所以点O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223260tan 22h l OM AM AB -=︒⋅⋅==,)(33)(34434322222h l h l AB S ABC -=-⨯⨯==∆. 据一般棱锥截面的性质,有4122''''==∆∆h h S S ABCC B A .∴)(43322'''h l S C B A -=∆. 说明: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叫做中截面.典型例题十八例18 如图,已知棱锥ABC V -的底面积是264cm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是24cm ,棱锥顶点V 在截面和底面上的射影分别是1O 、O ,过O O 1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求各截面的面积.分析:顶点到已知截面的距离1h 与原棱锥高h 的关系,可由已知截面面积与底面积的量的关系得到,从而各截面对应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关系可以求出,再运用一般棱锥截面性质可以求得各截面面积.解:设棱锥的高为h ,其顶点到已知截面之距11h VO =,1OO 的三等分点为2O 、3O ,由已知得644221=h h ,∴411=h h ,∴h h 411=∴h h h VO VO O O 434111=-=-=, 而O O O O O O 33221==,则h h O O O O O O 41433133221=⋅===. ∴241412h h h VO =+=,h h h h VO 434141413=++=.设过2O 、3O 的截面面积分别为2S 、3S ,底面面积为S 则222)21(h h S S ∶∶=,∴16412==S S (2cm ).223)43(h h S S ∶∶=,∴36641693=⨯=S (2cm ).∴两截面的面积分别为216cm 和236cm .说明:本题还可以求得以V 为顶点,分别以过1O 的截面、过2O 的截面、过3O 的截面为底面的棱锥,以及原棱锥的侧面积之比,这四个棱锥的侧面积之比依次为1694164361644321∶∶∶∶∶∶∶∶∶锥锥锥锥==S S S S .典型例题十九例19 正三棱锥底面边长和高都是4,它的一个内接三棱柱的三个侧面都是正方形.求内接三棱柱的全面积.分析:如图所示.三棱柱的上底面'''F E D ∆与正三棱锥的底面ABC ∆相似,它们的相似比等于PO PO ∶'.设三棱柱的棱长为x ,则有444xx -=,得出2=x ,侧全S S S F E D +='''2.解:设三棱柱的棱长为x ,由于三棱柱的上底面'''F E D ∆∽ABC ∆,则有PAPD AB E D '''=,即444x x -=,∴2=x ,360sin 212'''=︒=x S F E D ,1232==x S 三棱柱侧, ∴12322'''+=+=三棱柱侧全S S S F E D .典型例题二十例20 如图(1)设正三棱锥ABC P -的底面边长a ,侧棱长为a 2,过A 作与PB 、PC 分别交于D 和E 的截面,当截面ADE ∆的周长最小时,求截面的面积.分析:因为截面ADE ∆的三个顶点都在正三棱锥的侧面上,现若沿侧棱PA 将棱锥展开,则截面ADE ∆的周长为最小时,就是线段'AA 的长,如图(2)所示.解:将正三棱锥ABC P -沿侧棱PA 展开,当截面ADE ∆的周长为最小值时,其周长即是展开图中线段'AA 之长.在侧面展开图中,∵'CA BC AB ==,且CB A ABC '∠=∠.∴四边形'ABCA 是等腰梯形,BC AA //',∴PAB BDA PBC ∠=∠=∠,∴BD A '∆∽'PBA ∆,PB BA BA BD ∶∶''=.∵'2BA PB =,∴BD BA 2'=.∵a BD PB PD 23=-=,又PB PD BC DE ∶∶=,∴a DE 43=. ∴a EA DE D A AA 411''=++=. 在三棱锥中,取截面ADE ∆的边DE 的中点为H ,∵AE AD =,∴DE AH ⊥,∴a a a HD AD AH 855)83(2222=-=-=, ∴26455321a AH DE S ADE =⋅=. 说明:本例中,求侧面展开图中'AA 之长时运用了平面几何知识,过程较为简明.若在三角形'PAA 中,由a PA PA 2'==,计算出'APA ∠的余弦后,再用余弦定理求'AA 之长,就麻烦得多了.典型例题二十一例21 已知正三棱锥ABC P -的底面边长为a ,过BC 作截面DBC 垂直侧棱PA 于D ,且此截面与底面成︒30的二面角,求此正三棱锥的侧面积. 分析:先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由正三棱锥的一些线面关系,把要求的斜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直角三角形.解:如图,作⊥PO 底面ABC 于O . ∵ABC P -为正三棱锥,∴O 为底面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AO 交BC 于M ,连结PM , 则BC AM ⊥,BC PM ⊥,∴BC ⊥平面APM ,DM BC ⊥,∴AMD ∠为截面DBC 与底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30AMD .∵⊥PA 平面DBC ,∴DM PA ⊥,︒=∠60PAM . ∵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a AO 33=,a MO 63=. 在PAO Rt ∆中,a a AO PO 33360tan ⋅=︒⋅=.在POM Rt ∆中,∵a a a OM PO PM ==+=+=639)63(2222, ∴2439639321a a a S =⋅⋅=侧. 说明:(1)在多面体中,求边长、侧棱长、高和斜高等长度以及距离、角等等,要充分注意各多面体的概念,在多面体中首先画出所求元素,其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辅助线(注意经常用到三垂线定理),然后加以解决.典型例题二十二例22 棱锥的底面是等腰三角形,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cm 12,腰长为cm 10,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是︒45,求这个棱锥的侧面积.已知三棱锥ABC V -的底边是等腰三角形,cm AC AB 10==,cm BC 12=,侧面VAB 、VBC 、VCA 与底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都是︒45.求棱锥ABC V -的侧面积.解法1:作点V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O ,如图,则O 是底面ABC ∆的内心,作AB OE ⊥于E 点,连接VE , 则AB VE ⊥(三垂线定理),故VEO ∠是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45VEO ,∵ABC ∆内切圆半径3)101012(21610122122=++-⨯⨯==∆l SOE ,其中)(21CA BC AB l ++=,∆S 是ABC ∆的面积.∴斜高232==OE VE ,∴248)(21=++⋅⋅=CA BC AB VE S 侧. 即棱锥ABC V -的侧面积为248cm .解法2:还可用面积射影定理:由于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均为︒45,故24822610122145cos 22=-⨯⨯=︒=底侧S S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1 - 说明:(1)求棱锥侧面积,关键是求各个侧面三角形的高,即斜高,要熟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ah S 21=∆;C ab S sin 21=∆;lr S 21=∆,)(21c b a l ++=. (2)在棱锥中,若侧棱相等或侧棱与底面的夹角相等,则该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外心;若斜高相等或侧面与底面的夹角相等,则该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内心.典型例题二十三例23 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A .1B .2C .3D .4解:如图,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取四棱锥ABCD A -1,则此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应选D .说明:本题对给出的四棱锥没有带任何附加条件,只给出了思考、探索的方向,即思考、探索侧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应是怎样的模型,让人们展开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去思考、探索问题,确实是一道好题,也是今后命题的方向,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