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分类:
1、知识的学习: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特征 及其联系在人脑中的映象。
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 能两类。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 则要求的活动方式。
3、行为规范的学习:包括态度和品德的 学习。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1、一切学习都是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
5、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 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
注意:
1、这种分类不存在等级和顺序问题。
2、人类的学习不仅有知识的学习,也 有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和心智技 能),更有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3、这种分类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 程的设计的依据。
榜样行为的结果能够告知观察者某行为的功能性价值和适宜 程度。通过建立结果期望和提高自我效能感,榜样行为的结 果能够产生激励作用
榜样与自我强化
成人榜样
– 认知示范 – 说教式的指导
同伴榜样
– 观察相似同伴的成功 – 给观察者安排应对榜样 – 安排多个榜样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
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3 个体在这一过程中习得的是习惯。 4、习惯一旦形成,只要类似情景,行为
就会出现。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又称试误说):
桑代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授, 生于1874年,去世于1949年。他的学习理论在 美国整整影响了半个世纪。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笔录——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形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形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纪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教课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

包含学生、教师、教课内容、教课媒体和教课环境五种因素,和学习过程、教课过程和评论 / 反省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

二、学习与教课的因素(一)学生学生特点的多样化使得教课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别包含集体差别和个体差异。

集体差别包含:年纪、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别等;个体差别包含: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别。

(二)教师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其实不否认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课、协调其余各样因素中起要点作用。

教师这一因素包含: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以及教课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课中拥有异样重要的作用。

(三)教课内容教课内容是教课过程中存心传达的主要信息部分。

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农业社会侧重知识经验的教授,工业社会重申知识和技术的训练,信息社会侧重办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育。

教课内容一般表现为教课纲领、教材和课程。

(四)教课媒体教课媒体是教课内容的载体,是教课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达信息的工具。

过去,教课媒体被视为教课环境中的一个构成部分,跟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课媒体已成为教课中一个拥有独到意义的因素,不单影响着教课内容的表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并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课过程中的作用、教课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教课环境包含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双方面。

前者波及讲堂自然条件、教课设备等;后者波及讲堂纪律、讲堂氛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教课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课方法以及教课组织。

三、学习与教课的过程(一)学习过程学生在教课情境中经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课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取悉识、技术和态度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 第03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 第03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与学习理论的概述一、学习的实质(一)学习的概念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

纵观100多年“学习”研究的历史,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给学习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揭示了学习的实质。

综合来看,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学习。

目前对广义学习的定义,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实质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例如,儿童学习弹琴,这属于一种外显的行为变化。

还有一些学习则属于行为潜能的变化,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

例如,儿童从电视中或成人身上观察、习得的某些行为通常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来,而是在日后的某些场合或情境中展现出来。

道德规范的获得往往不是在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它却能影响人们未来的行为。

在行为潜能的变化中,虽然外在行为没有直接、明显的变化,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

疲劳会影响人的行为,降低工作效率,但这是短时间的,一旦解除疲劳,行为便表现如初,因此,疲劳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的特征。

我们学习驾驶车辆、学骑自行车、学游泳等行为变化都是比较稳定的,甚至终生不忘,这些才是学习的特征。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各种生理因素例如,身体的发育、衰老或受到伤害等都可以引起主体较大的变化,但这不是凭借经验习得的,而是非习得的变化,所以不能称之为学习。

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产生的比较正规的学习,例如,学生在校学习、运动员技能训练等都属于这一种;二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例如,路遇交通事故而学习了交通法规。

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是指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变化所产生的结果。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2007-08-12 23:05:21|分类:ET- 教育技术|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⒈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⒉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1、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2、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

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1920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 ,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二、发展时期(1920~60 )弗洛伊德杜威维果斯基三、成熟时期(60~80 )布鲁纳罗杰斯四、完善时期(1980~ )布鲁纳 1994 年总结十几年来的成果:1、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_PPT幻灯片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_PPT幻灯片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完形-顿悟说。 格式塔学派又名完形学派,1912年产生于德国,代
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整体心理观 “当其部分之间获得一种具体的相互依存时,整体
便具有了意义。”“事实离开结构便不能存在。”
苛勒的黑猩猩“顿悟”实验介绍
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
1、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二)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
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 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 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 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 过程。
2、学习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 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1)新知识的获得:指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新输入 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代表的 事物或现象的意义。
(2)知识的转化:即对新知识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用获得 的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构,转化的目的在于推导 出更多的知识,其实质是对新知识所描述的现象或事物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类别化(归类),并从与之发生相属关系 的类别的相应规则中获得更多信息。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视频2: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图解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的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学习是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反复结合形成 条件反射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3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经典实验: ——主要揭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4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泛化与分化: (1)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 (2)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 (3)必须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才能形
成分化。
18
模仿的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子过程
子过程
活动
注意 保持 复制 动机
突出任务的相关特征,把复杂任务分成细小的部分,使用能 力高的榜样以及演示出榜样行为有效性等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复述要学习的信息,以视觉和象征的形式进行编码,把新学 的材料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可以提高保持的效果
将复制的行为与个体的认知(心理)表征相对照。反馈能够 帮助纠正行为的不足。
可以说: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 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5
(三)特殊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是凭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而实现的
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体
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情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 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 有准备而无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以 活动也感到烦恼。
12
这一学说的借鉴意义: 1、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
确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 功之母”的观念。 2、要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 “学业成就感”。 3、注意练习在巩固学习效果中的作 用。
大家好
1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2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一、学习的本质意义 (一)广义的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学习的本质一、什么是学习〔一〕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历并由经历引起相对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二〕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地获得社会社会及个体经历的过程。

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类除了能够以直接的方式获取经历外,还能通过社会交往等形式获取大量的间接经历。

第二,人类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经历的载体。

第三,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并求得生存和开展的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历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方案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开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室指导下展开的。

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历为主。

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开展。

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

二、学习的种类〔一〕依学习水平划分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响学习。

3.系列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区分学习。

6.概念学习。

7.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二)依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及学习者原有知识构造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及机械学习,有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承受学习及发现学习。

(一)依学习内容和结果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最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及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三、学习理论〔一〕刺激-反响理论刺激-反响理论是由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创立的。

猫的迷笼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他用S和R表示刺激和反响,从而得出结论:。

第三至四章学习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第三至四章学习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会唱歌
呱呱叫
危险
逆水游

发现学习的特征及教学策略
• 强调学习过程
– 教学是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现成的知识。
• 强调直觉思维
– 帮助学习者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 强调内在动机
–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 机。
• 强调信息提取
– 要对信息进行组织,以便于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 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
发现学习课例
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 • 学 习者:二年级(8岁左右)。 • 材料:积木块。
• 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 的边长不知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x,短 边边长为1。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 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

1 小方 长方

1
X

x2+2x+1=(x+1)(x+1)

X长
X

方 大方


x
x
x
1
布鲁纳发现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
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 正方形的面积( x2 )加上两个长方形面积 (1x+1x),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12)。
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 法,即(x+1)(x+1)。学生很快会列出:
–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 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 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二)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基本规律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心理实质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来源:考试大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3 第6章 认知
学习理论
4 第7章 建构
主义与人本主 义学习理论
5 第8章 学习
动机
4.1 复习笔 记
4.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5.1 复习笔 记
5.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6.1 复习笔 记
6.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7.1 复习笔 记
7.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8.1 复习笔 记
8.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 育心理学》(修订版)笔
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第一部分 绪 论
目录
02
第二部分 学生与教师 心理
03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 理
04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 理
05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琦、刘儒德所著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 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习题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教育类 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 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 但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 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 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并对课(章)后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陈琦、刘儒德主编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并被教育部 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 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为主并结合 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主要对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 (修订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本书的笔记整理了 部分高校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参考书,如 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基本遵循陈琦、刘儒德著的《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三章 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本章重点在理解。

有意义的学习是重点)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内涵(一)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填空题】(二)学生的学习:人类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人类学习除了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特点:1. 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只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4.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学习的分类【填空题】多种学习分类学说:1. 从学习的主体来说,学习可以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2. 按学习的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填空、选择分辨属于哪种】3. 按学习的意识水平,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4. 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 按学习的内容,我国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填空题】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由于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形成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巴甫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第二步是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消退、泛华与分化。

(分辨四种)。

习得: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学习?⼈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义的学习指⼈和动物在⽣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的⾏为或⾏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定义说明:1、学习表现为⾏为或⾏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为或⾏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狭义的学习指⼈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活实践中,以语⾔为中介,⾃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类学习vs. 动物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 ⼈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为经验外,还要掌握⼈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化知识。

2. ⼈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实践中,在与其他⼈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的中介作⽤⽽进⾏的。

3. ⼈类的学习是⼀种有⽬的、⾃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学⽣的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什么?(⼈类学习和学⽣学习有什么区别)含义:学⽣的学习是⼈类学习中的⼀种特殊形式,它是在⽼师的指导下,有⽬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所积累的⽂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的过程。

学习内容:⼀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是问题解决能⼒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理的培养。

⼈类学习和学⽣学习之间是⼀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的学习既与⼈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有其特点: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的性和组织性;③具有⼀定程度的被动性。

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那些类型?1、⾔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运动技能。

4)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个是学习进⾏的⽅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

并且每⼀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

5)我国⼼理学家对学习是怎样分类的?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是开创性的, 而且他的实验方法与研究结果被后来的心理 学家所广泛接受,因此,他的条件反射理论 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第一个打出了行为主义的旗帜,他 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及其研究作为学 习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 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通 过条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反应联结,从 而形成了新的行为习惯。华生所做的一个让 婴儿形成对兔子的恐惧的实验说明了这为一门科学, 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表现于外的 行为。(2)经典条件反射研究所得出的行为 原则不但可用以解释动物的行为,也可用以 解释人的行为。(3)人类的一切行为的基本 要素是反应,一切行为表现只是反应的组合。 (4)只要了解了刺激与个体的关系,就可以 设计并控制刺激,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建 立起所要建立的反应。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是后期行为主义对学习心理学最 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 射学习理论。 (一)斯金纳的学习实验 斯金纳发明了一种叫“斯金纳箱”的学 习实验装置,进行白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 实验。
(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个体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 为,前者由先行的刺激所引发,后者是由机 体对环境发出的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针对 的是应答性行为,而操作性条件反射针对的 是操作性条件行为。
(四)新行为的塑造 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子反馈来帮助学习者 形成新行为的方法。 1.链式塑造 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完成每一步时 都给予强化。其步骤为:(1)终点行为; (2)起点行为;(3)步调划分;(4)即时 反馈。
2.逆向链式塑造 就是“倒序”地习得复杂的行为。这种 策略的优势在于,每一次联系的结果都是一 段完好的文字,以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 看见全貌,并且强化的路线较短。

(完整版)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笔记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

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一)学生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二)教师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注重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四)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陈琦版教育心理学笔记

陈琦版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识记】P3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包含:(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2)学校教与学情境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题,都是心理与行动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3)教育心理学不但应揭示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应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促进策略。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广义的教育泛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改进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活动。

从空间范畴分,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内容范畴分,它包括社会规范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

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育人活动。

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要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另一方面要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心理学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心理科学的特点和规范,又是教育与心理有机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所以教育心理学又具有教育科学的某些特点。

从学科任务看,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自然科学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特点。

教育心理学陈琦主编 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陈琦主编 ppt课件

• 新时代教师标准: 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 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 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 网。解的了忧伤,破得了迷惘。Hold得住 多动,控得住轻狂。受得了奇葩,护得住 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还 有一点是,忍得住工资不涨。
• 1、学习过程---核心内容

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表述、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 策略的、学习环境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测评等
• 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 学生心理: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生的个体
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
• 教师心理:教师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发展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 教师被试:排除无关因素----教学次序 • 时间与场所: • 效果评估:同组对比(前测、后测)、等
组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
第二章 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
• 本章要点:认知发展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理论与教育);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个别差异与 因材施教(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风格差异 与因材施教)
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 经验。“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 • 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当个体已有图式 或认知结构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会在心理上 感到平衡。若不能同化环境中的新知识经验时, 心理上感到失衡,心理失衡的结果,使得个体产 生一种自我调节的内驱力,经过顺应,个体的心 理状态又达到新的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将现有的心理模式运用 到新的情境中。

陈琦《教育心理学》内容介绍

陈琦《教育心理学》内容介绍

陈琦《教育心理学》内容介绍序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从国外流行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可以看出,教育心理学的主题趋于集中,体系结构、章节设置以及格式规范上各种版本虽略有差异,但内容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中所涉及的主题由于研究材料的积累而越来越细化,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如学习理论、学习动机、教育社会心理学、教学心理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几乎变成了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门导论课,进一步强化了其基础课的性质和定位。

教育心理学需要具备清晰的知识架构、宽广的知识范围、厚实的知识基础、新近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教育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首先,研究者对学习的实质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第二,研究者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学习的基本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第三,研究者对于智力、创造性等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出现了多元智力、三元智力等理论和新的思维教学方法。

第四,研究者深入研究了数学、科学、语言等不同领域中的学习,与各科课程和教学改革更密切地结合起来。

第五,在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策略(包括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评价、教师心理等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教育心理学直接面向实际教学的需求。

另外,教育心理学家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进行了有特色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吸纳这些新研究、新主题、新概念与新材料。

内容简介《教育心理学》由绪论、学生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六部分组成,共17章,以丰富多彩的体例形式系统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大量案例阐释了这些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冯特的另一个批评来自与行为主义相 对立的一个学派:德国的格式塔学派,他们 集中批评冯特的要素主义,认为他看不到人 类经验的真实面貌,就好像音乐家如果把每 个音符分开就永远听不到主旋律一样,他们 强调经验的整体性,主张研究内部过程和人 的经验。
(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 相互吸收
在与格式塔学派进行论战中,一些行为 主义者开始吸收认知派的思想,从而出现了 折衷倾向的学习理论,其中典型代表是:早 期的托尔曼和后来的班杜拉。
再次,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有些主 体的变化,如疲劳,创伤等引起的变化是暂 时的,经过一段时间或一旦条件改变就会自 行消失,这种变化不能称作学习。
最后,上述定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 包括人类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学习 与生命并存,学习广泛地发生于每个个体的 生活之中。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 别,主要表现在: (1)人类学习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体 现着人的社会性。 (2)人类学习具有能动性。 (3)人不仅可以获得直接经验,而且可 以借助语言来获得人类的间接经验。
托尔曼自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他 强调: (1)行为的目的性和整体性:动物的行 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的,不是胡乱尝试错 误。
(2)中介变量:从刺激到做出反应,这 之间需要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动物需要形成 对某个情境的预期,把某些事情当成最终事 件的信号线索。
(3)潜伏学习:他认为不能完全以外显 的行为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又是学习并不 直接反映在学习中,他只是导致学习者对某 个情境的理解。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是主要的,学生的 学习不可能事事从直接经验开始。在教学组 织和教学方法上,特别要求教师能把学校学 习和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 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一体化。
(二)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 织的条件下进行的,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并达到社会的要求;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实 现,并存在与其他学习者的互动。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 心的问题之一。但由于学习问题本身的复杂 性,和研究者本身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各种 不同的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相对持久 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变化。
首先,学习必须使个体产生某种变化。
其次,这种变化是由于经验而引起的。
(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 与初步发展 19世纪晚期,冯特建立第一个实验心理 实验室,心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理论主要特点有: (1)还原论(或要素主义) (2)内省法 冯特的探究既是现代学习理论的摇篮, 又是后来学习心理学家的靶子。
(一)针对冯特的内省法和元素主义的 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反对意见:
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班杜拉,他基本 沿用了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但同时又吸收 了许多认知学习理论的思想。他提出行为是 环境、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行为三者交 互决定的。他提出“观察学习”的理论,强 调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和认知过程等。
(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人本主义 的出现
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行为主义的 机械论、还原论等弊端日益暴露,而认知学 派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同时由于计算机 科学的兴起,认知学派的影响越来越大。
4.态度的学习 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 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 采取的行动。加涅提出三类态度:(1)儿童 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2)对某种 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3)有关 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
5.运动技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也是能力的 一个组成部分。
(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 学社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 他们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其学 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 将来的环境要求。当学生意识不到当前的学 习与将来的实践之间的关系时,就难以认识 到学习的必要性。
三、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 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
(二)奥苏贝尔的分类 一个纬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 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一个纬度是学习材料 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 的和有意义的。这两个纬度互不依赖,彼此 独立。
四、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学习理论主要回答三方面的问题: (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
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 单由事物自己决定的,信息要被人理解,依 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者通过新 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调整自己的 经验结构的一个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 验从外部装到头脑中的一个过程,而是从原 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
建构主义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的观点, 在教育心理学界日益受人关注,是“教育心 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但建构主义包括诸如 极端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理解, 我们应该吸收其中的合理内容。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两种倾向: (1)认知结构理论:把人的认知看成是 整体的结构,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 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造的过程。它的形 成也是受到了皮亚杰思想的影响。
(2)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它主要是受 到计算机科学的启发,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 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存贮和提取 的流程来分析学习的认知过程。
首先,是以华生为主的行为主义学派批 评冯特的内省法。行为派同意研究元素,但 他们不同意冯特用以发现这些元素的内省法。 华生认为唯一可以被观察、并用以科学研究 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 行为主义者主张,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 应之间建立联结,即S—R,就是形成行为习 惯或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以 华生为激进的代表,又经过格思里、赫尔等 的发展,之后斯金纳又对他作了总结和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还有一派即人本主义 思想,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强调学习者的自 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 其代表人物包括马斯洛、罗杰斯等。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皮亚杰、 维果斯基等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是存在与 个体之外的东西,是完全由事物自己决定的, 而对事物的认知就是单项的刺激或欣喜地接 受过程,是从事物到心理的过程。
2.智慧技能的学习 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 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 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 加工。辨别技能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的学习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 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 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智慧技能指向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指向学 习者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