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合集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四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四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引发作用 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 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 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 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2.定向作用 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 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 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 学习。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 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 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结构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 成的。 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 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 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 物,如家长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许 等。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 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
耶克斯和多德逊定律: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指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 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 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 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 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 一种动力。 外部学习动机是指指向学习结果的学习 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 联系。

北师大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课学习计划

北师大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课学习计划

2012届北师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专业课复习计划表

第 1 页共13 页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11年8月末)

本阶段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条目,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2011年9月初-2011年11月末)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总结冲刺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全面系统地对专业课知识展开回顾,总结所有重点难点知识点,包括重点部分及概念等,同时,对重点部分反复识记、练习。

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第 2 页共13 页

二、参考书目

一、汉语言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北师大版);★★★

3、《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北大版)★★★

*黄廖本的是重中之重,占专业课的大半壁江山,怎么重视也不过分。还有胡裕树的版本,也比较通行,不过我不太熟悉,建议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二)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重点前两册;★★★★★

2、《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2007-08-12 23:05:21|分类:ET- 教育技术|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

⒈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⒉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

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

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

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

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

1、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2、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1920 )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 ,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

——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观念

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论文选摘

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急剧发展向传统的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育和教育科学必须改革自身以适应这种挑战。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重要一员,它也必须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们还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不是一般的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教学规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比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的监控、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这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研究。与此相联系,教育心理学要以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为基础,来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应用研究,与学生学习紧密相连的还有教师心理。

教育改革要从教育目的、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方面作全面考虑,这需要多门学科协作来完成。教育心理不的研究对教育过程与方式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比如如何设计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熟练的技能,如何组织学生这间的合作学习等,在这些方面,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教育科学中的其它学科不同,教育心理学着重从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的角度来为教育改革提供建议,而这对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者、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支,它的研究会受到教育哲学、教育原理、教学论等学科思想的影响,并且需要和教育技术学、教学论、课程理论等多学科相互协作、相互渗透,在教育科学中,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效应越来越明显。而在以上诸多问题中,如何认识教与学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不同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对教与学的过程有不同的看法。然而,无论是传统的看法还是革新的看法,它们总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正如教育改革必然会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脱胎出新的教育模式一样。关于教棽还 蹋 逃 颐窃 岢龉 髦植煌 哪J剑 膊煌庠谝恍┚傻哪J交 ∩戏⒄钩鲂碌哪J健N颐亲酆狭四芸吹降囊恍┠J剑 衔 梢源雍旯酆臀⒐哿礁霾愦卫雌饰鼋虠学过程。

教育心理学大纲(莫雷)

教育心理学大纲(莫雷)

《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正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2.基本要求

1、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规范的学习以及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正确理解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4、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日后从事教育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培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绩测验的命题能力、研究能力。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二、三节讲学课件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二、三节讲学课件

(二)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 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 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三)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 行为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可以正确分 析学生行为的原因,并能采取一定的干预措 施。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日本清酒包装策划
策划人:XXX 工设1202
目录
• 日本清酒的历史与现状 • 日本清酒的特点 • 日本清酒的包装设计 • 经典的日本清酒包装 • 日本清酒的包装策划
日本清酒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 起来的日本国酒。
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1000多 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在 大型的宴会上,结婚典礼中,在酒吧间或寻 常百姓的餐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清酒。清 酒已成为日本的国粹。
(三)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 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 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价、在教学 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 的检验、反思。
教学过程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 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 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学对教学 和教师的意义
(四)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 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 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 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 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 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 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大纲(莫雷)

教育心理学大纲(莫雷)

《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正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2.基本要求

1、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规范的学习以及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正确理解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4、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日后从事教育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培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绩测验的命题能力、研究能力。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课程编码:1100002125

学分及学时:2学分理论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藩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下学与教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和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具体的教育心理问题,提高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丰富其专业知识奠定知识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获得的新观点、概念、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技能的形成、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心理等内容。第二,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小学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版本教材 教学大纲

小学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版本教材 教学大纲

《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20208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第6 学期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小学生心理学后续课程:教育研究方法大纲执笔人:胡志海

参加人:审核人:余南宁编写时间: 2012 年 9 月编写依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010 )年版

一、课程介绍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教育理论课。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师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一起为学生构筑了一个必备的、较为完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并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小学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形成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的基本趋向以及研究的新热点,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去理解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不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懂得观察与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掌握提高学与教效率的有效方法,并逐步学会预测和引导小学生的学习行为。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属于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前期已学了《教育原理》、《小学生心理学》等专业课,对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已有了一定了解,这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课程则试图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小学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将来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3 第6章 认知
学习理论
4 第7章 建构
主义与人本主 义学习理论
5 第8章 学习
动机
4.1 复习笔 记
4.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5.1 复习笔 记
5.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6.1 复习笔 记
6.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7.1 复习笔 记
7.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8.1 复习笔 记
8.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第9章 知识 1
的学习
第10章 技能 2
的学习
3 第11章 问题
解决的学习与 创造性
4 第12章 学习
策略
5 第13章 品德
的形成
9.1Biblioteka Baidu复习笔 记
9.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10.1 复习 笔记
10.2 课后 思考题详解
11.1 复习 笔记
11.2 课后 思考题详解
12.1 复习 笔记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一部分 绪 论
1.1 复习笔 记
1.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第二部分 学生与教师心理
第2章 学生 心理
第3章 教师 心理
2.1 复习笔 记
2.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3.1 复习笔 记
3.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4章 学习 1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2007-08-12 23:05:21| 分类:ET-教育技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

⒈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⒉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1、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2、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1920)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相关参考书: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概论》叶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教育学概述见《教育学》“绪论”部分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见《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概念”部分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见《教育概论》“第一章第三节”

1.教育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一节”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五)教育的发展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三节”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见《教育学》“第三章”;又见《教育概论》“第二、三章”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见《教育学》“第二章”;又见《教育概论》“第四、五章”

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见《教育学》“第四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三章”;《现代教育论》“第五章”

六、教育制度见《教育学》“第五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四章”

七、课程见《教育学》“第六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六章”

八、教学见《教育学》“第七、八、九、十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七章”

九、德育见《教育学》“第十一、十二章”;又见《现代教育论》“第九章”

十、教师与学生见《教育学》“第十九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九、十章”

中外教育史

相关参考书: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

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54学时

6.总学分:3学分

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

二、课程目标

1.认识教育心理学与教师工作的密切关系以及在自身成长中的重要性,理解教育在学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与教这一个系统过程中影响教学过程的五种要素和三种活动过程,并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去体验各要素的作用以及三种活动过程的相互作用。

2) 理解教学即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双重意义,以便使自己既掌握科学的教学规律,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事件。3)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特别是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

学研究的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其中行动研究法不失为教师参与研究的可行方法。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三、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和教师的意义

一、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则是:个体在 某种环境中作出某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 这种反应的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一种强化 物,那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 会增加。
(三)强化原理 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 因此通过对强化的控制就能控制人的行为。 1.强化物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 做强化物。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他们 都导致反应概率的增加。导致反应概率降低 的才是惩罚。
(四)新行为的塑造 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子反馈来帮助学习者 形成新行为的方法。 1.链式塑造 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完成每一步时 都给予强化。其步骤为:(1)终点行为; (2)起点行为;(3)步调划分;(4)即时 反馈。
2.逆向链式塑造 就是“倒序”地习得复杂的行为。这种 策略的优势在于,每一次联系的结果都是一 段完好的文字,以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 看见全貌,并且强化的路线较短。
观察学习可以归纳为三类: (1)直接的观察学习:即对示范行为的 简单模仿。 (2)抽象性观察学习:从他人的行为中 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以后并不表现 出所看到的具体反应方式,而是在百度文库定条件 下作出体现所获得的原理或原则的行为。 (3)创造性观察: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 抽取出不同的行为特点,组合成新的行为方 式。
(五)程序教学 这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 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次设计了教学 机器。它适合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它 也特别适合那些差等生的自学需要。但它基 本上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学生与教师之间 的互动。

北师大远程教育考研-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远程教育考研-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远程教育考研-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考研参考书目

专业介绍

远程教育专业为北京师范大学自主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正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为040122),北师大远程教育考研,由教育部正式授权于2005年12月设立为国内第一个远程教育专业的硕士点。

远程教育专业主要专注于远程教育基本原理、在线学习与认知发展、远程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远程教育经济与管理这四个方向的研究,从而进行远程教育实践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合作。

要求专业学生对远程教育教与学的基本规律、远程学习中教学交互的规律、远程教育中的媒体传播与应用、远程教育中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及远程教育宏观管理和质量保证方法等范畴进行系统深入的研习,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北师大考研并具备从事远程教育实践领域工作与业务的专业素养。

所有人离不开教育:早期教育、课外辅导、少儿英语、职业教育、出国留学、商学院、移民服务等等,而在信息化爆发式发展的趋势下,在线教育越来越凸显出优势:1、在线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了学习效率;2、在线教育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基于在线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学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各类新兴的网校及相关网站也越来也不断涌现。北师大远程教育考研,显然,这代表着网校已经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并成为一种学习的主流趋势。因此很多人开始选择在线教育,特别是白领一族和大学生们。仅2012年一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23亿元,且在线教育用户呈规模性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班杜拉,他基本 沿用了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但同时又吸收 了许多认知学习理论的思想。他提出行为是 环境、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行为三者交 互决定的。他提出“观察学习”的理论,强 调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和认知过程等。
Leabharlann Baidu
(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人本主义 的出现
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行为主义的 机械论、还原论等弊端日益暴露,而认知学 派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同时由于计算机 科学的兴起,认知学派的影响越来越大。
2.智慧技能的学习 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 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 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 加工。辨别技能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的学习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 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 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智慧技能指向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指向学 习者内部。
首先,是以华生为主的行为主义学派批 评冯特的内省法。行为派同意研究元素,但 他们不同意冯特用以发现这些元素的内省法。 华生认为唯一可以被观察、并用以科学研究 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 行为主义者主张,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 应之间建立联结,即S—R,就是形成行为习 惯或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以 华生为激进的代表,又经过格思里、赫尔等 的发展,之后斯金纳又对他作了总结和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还有一派即人本主义 思想,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强调学习者的自 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 其代表人物包括马斯洛、罗杰斯等。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皮亚杰、 维果斯基等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从行为注意到信息加工论基本都以客观 主义为基础,即把事物的意义看成是存在与 个体之外的东西,是完全由事物自己决定的, 而对事物的认知就是单项的刺激或欣喜地接 受过程,是从事物到心理的过程。
再次,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有些主 体的变化,如疲劳,创伤等引起的变化是暂 时的,经过一段时间或一旦条件改变就会自 行消失,这种变化不能称作学习。
最后,上述定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 包括人类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学习 与生命并存,学习广泛地发生于每个个体的 生活之中。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 别,主要表现在: (1)人类学习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体 现着人的社会性。 (2)人类学习具有能动性。 (3)人不仅可以获得直接经验,而且可 以借助语言来获得人类的间接经验。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 心的问题之一。但由于学习问题本身的复杂 性,和研究者本身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各种 不同的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相对持久 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变化。
首先,学习必须使个体产生某种变化。
其次,这种变化是由于经验而引起的。
托尔曼自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他 强调: (1)行为的目的性和整体性:动物的行 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的,不是胡乱尝试错 误。
(2)中介变量:从刺激到做出反应,这 之间需要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动物需要形成 对某个情境的预期,把某些事情当成最终事 件的信号线索。
(3)潜伏学习:他认为不能完全以外显 的行为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又是学习并不 直接反映在学习中,他只是导致学习者对某 个情境的理解。
(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 学社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 他们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其学 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 将来的环境要求。当学生意识不到当前的学 习与将来的实践之间的关系时,就难以认识 到学习的必要性。
三、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 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是主要的,学生的 学习不可能事事从直接经验开始。在教学组 织和教学方法上,特别要求教师能把学校学 习和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 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一体化。
(二)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 织的条件下进行的,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并达到社会的要求;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实 现,并存在与其他学习者的互动。
(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 与初步发展 19世纪晚期,冯特建立第一个实验心理 实验室,心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理论主要特点有: (1)还原论(或要素主义) (2)内省法 冯特的探究既是现代学习理论的摇篮, 又是后来学习心理学家的靶子。
(一)针对冯特的内省法和元素主义的 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反对意见:
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 单由事物自己决定的,信息要被人理解,依 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者通过新 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调整自己的 经验结构的一个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 验从外部装到头脑中的一个过程,而是从原 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
建构主义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的观点, 在教育心理学界日益受人关注,是“教育心 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但建构主义包括诸如 极端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理解, 我们应该吸收其中的合理内容。
(二)奥苏贝尔的分类 一个纬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 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一个纬度是学习材料 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 的和有意义的。这两个纬度互不依赖,彼此 独立。
四、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学习理论主要回答三方面的问题: (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
4.态度的学习 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 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 采取的行动。加涅提出三类态度:(1)儿童 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2)对某种 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3)有关 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
5.运动技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也是能力的 一个组成部分。
对冯特的另一个批评来自与行为主义相 对立的一个学派:德国的格式塔学派,他们 集中批评冯特的要素主义,认为他看不到人 类经验的真实面貌,就好像音乐家如果把每 个音符分开就永远听不到主旋律一样,他们 强调经验的整体性,主张研究内部过程和人 的经验。
(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 相互吸收
在与格式塔学派进行论战中,一些行为 主义者开始吸收认知派的思想,从而出现了 折衷倾向的学习理论,其中典型代表是:早 期的托尔曼和后来的班杜拉。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两种倾向: (1)认知结构理论:把人的认知看成是 整体的结构,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 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造的过程。它的形 成也是受到了皮亚杰思想的影响。
(2)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它主要是受 到计算机科学的启发,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 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存贮和提取 的流程来分析学习的认知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