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指语言运用中用以达到细腻、生动、美感效果的一种技巧。
修辞手法通常以修饰和增强叙述效果为目的,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创作和修辞演讲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12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用以加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比喻可以使听者或读者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强修辞的效果。
例句:他是我的太阳,给我温暖和希望。
2.拟人:将非生物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句:风儿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好像一个细心的母亲。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和现象,以增加表达效果和激起读者的感受力。
例句:那个西瓜大得像一颗天文引力超强的行星。
4.对比:通过对两个相对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句:他的笑容像夏日阳光,她的笑容像冰山上的花朵。
5.并列:将同等重要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明确性。
例句:他的毅力、智慧和勇气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6.排比:通过并列结构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节奏感和力度。
例句:不仅仅是勇敢,不仅仅是智慧,不仅仅是慷慨,他们拥有的是一种不言退缩的精神。
7.借代:用一些事物来代替另外一个事物,以传达一种深刻的意象或隐喻。
例句:中国的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的爱国精神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8.修辞问句:是一种以表达感情或强调其中一观点的修辞手法,不需要回答,只是提出一个反问的问题。
例句: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和平而努力吗?9.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用一个与事实相反的事实提问,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句:难道这不是一个对人类的耻辱吗?10.比较: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正面或负面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并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句:与其无谓地争吵,不如彼此理解与包容。
11.借代:用一些事物来代替另外一个事物,以传达一种深刻的意象或隐喻。
高考语文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
高考语文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
2021-08-30
十大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反复、比拟等。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强烈的印象。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衬映,互相补充。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比拟:感情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更加丰富。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艺术手段,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言语的艺术效果。
下面是十大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举例说明。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进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例子:他的眼睛如同一池清泉。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感觉和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特点。
拟人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打动读者的情感。
例子:秋天的落叶轻轻飘落,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蹈者。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句式结构或词语来强调并列的事物,加强语气表达力,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直接、有力。
排比能够使文章的修辞效果更加突出。
例子:求其友,如求其水;求其爱,如求其光;求其心,如求其真。
四、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人物或情感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烘托出一种戏剧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夸张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例子: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碎玻璃。
五、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相关的词语或事物来代替自己讲述的词语或事物,起到替代和提醒的作用。
借代能够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避免重复。
例子:我闻到了梨花的香气,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陈述时向对方提问并以此提醒或强调自己的观点。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达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子:难道生活中只有胜利和失败吗?七、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对照,从而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比较能够使文章的描述更具有说服力,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例子:她像一只雀儿般灵动的跳舞,飞舞在舞台上。
八、倒装倒装是将句子中的主谓语调换位置,使语序上与正常的语序相反。
倒装能够突出句子中的一些成分,使语气更加强烈,语言更富有节奏感。
例子:Into the room walked a man,his tall figure casting a shadow on the floor.九、设问设问是在文章中故意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和回答,从而达到引发共鸣和提醒的作用。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高考语文知识点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高考语文知识点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在散文的鉴赏常识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三、借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也叫做“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四、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五、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而背离了修辞的根本目的。
六、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答题模式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答题模式
以下是修辞手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
1. 比喻: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拟人: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 夸张: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 排比: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使语言更加流畅有力,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和思想。
5. 对偶: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两个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使语言更加鲜明有力。
6. 反复: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突出某个重点或细节,使语言更加流畅自然。
7. 设问:通过设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文章更加有趣味性。
8. 反问: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某个观点或事实,表达出强烈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更加有力。
9. 借代:通过借代的修辞手法,可以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突出某个重点或细节。
10. 双关:通过双关的修辞手法,可以在语言中表达出双重意义或幽默感,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以上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
在实际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要求进行分析和应用。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运用中,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感和说服力。
下面是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其中一个。
比喻使得语言更具有形象感,可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抽象概念或动物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拟人,可以使一个概念或对象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和共情。
3.排比:使用连续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以增强语境中表达的力度和重要性。
排比可以使得文字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易于被读者记忆和体会。
4.对比: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中的差异或相似之处,达到强调的效果。
对比有助于清晰地传达信息和观点,使文章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5.夸张:对其中一事物或情况进行夸大和放大,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可以使语言更具有戏剧效果,强调叙述中的特定部分。
6.反问: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说话者的观点或意义。
反问用于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参与,使读者更加关注和思考问题的核心。
7.修辞问答:使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表达,以达到更加生动的效果。
修辞问答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有条理和易于理解,加强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8.倒装: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以突出句子主语或表达情感的目的。
倒装引起读者的注意,使文章更具有节奏感和煽动力。
9.比较: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的差异或相似之处,达到强调的效果。
比较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论证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观点。
10.反转:改变原有思维方式或观点的转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反转在文章中尤其是辩论类文体中常用,可以打破读者的固有思维定式,使得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每种修辞手法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效果,可以使得文章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和有说服力。
在文学创作、演讲和辩论中,修辞手法是增加表达艺术性和引起读者共鸣的重要工具。
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和定义
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和定义修辞手法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艺术,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下面将介绍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和定义。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对比,以达到引起读者共鸣和理解的目的。
比喻常常使用“如同”、“好比”等词语进行引导。
比喻的作用是丰富语言表达,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给读者以形象感受。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行为和感情,使其具有人类的形象。
拟人的作用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排列,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排比的作用是强调并列事物之间的对比和关系,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夸张夸张是对事物进行过分的描述或夸大其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夸张的作用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印象。
五、反问反问是提出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来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
反问的作用是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表达的冲击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六、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进行对比,以达到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的目的。
比较的作用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七、设问设问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一个问题,但并不立即回答,而是通过后续的论述和分析来回答。
设问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参与,增加文章的引导力和说服力。
八、讽刺讽刺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嘲笑、挖苦或讽刺,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讽刺的作用是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使读者对事物产生反思和思考。
九、夸张夸张是对事物进行过分的描述或夸大其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夸张的作用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印象。
十、对比对比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进行对比,以达到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的目的。
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和定义
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和定义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作者在表达时所使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加表达的力度和说服力。
下面将介绍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和定义。
一、比喻作用: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观点。
定义:比喻是通过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一个事物用另一个事物来说明,以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二、拟人作用: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定义: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思维、感情和行动,使其具有生命一样的形象和特征的修辞手法。
三、夸张作用: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和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定义:夸张是指在表达中对事物的特征、情感等进行放大处理,以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四、对比作用: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对比,突出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增加表达的力度。
定义:对比是指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或相似之处,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表达作者的观点的修辞手法。
五、排比作用: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结构或相似意义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定义:排比是指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词语,使其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的修辞手法。
六、反问作用:通过提出反问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表达的深度和说服力。
定义:反问是指在文章中提出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期望得到回答,而是通过问题本身来表达某种观点或强调某种情感的修辞手法。
七、设问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定义:设问是指在文章中提出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八、比较作用:通过比较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
定义:比较是指通过对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进行对比,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的修辞手法。
九、揭示作用: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特征,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语文修辞手法是考试时常见的考点,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下面就和淘教中国网一起来学习下关于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吧。
1.比喻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使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水准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修辞方法,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情感和意味。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用来通过两种事物之间的类比来表达其中一种含义。
比喻可以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比如“他的心如冰”就用来形容一个人冷漠无情。
2.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生物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特征的修辞手法,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化。
例如“树叶在风中轻轻地低语”中,把树叶拟人化,使得描述更具有情感和生动性。
3.夸张:夸张是一种故意夸大事物或情况的修辞手法,用来引起读者注意并产生强烈的效果。
夸张常常用于幽默或讽刺作品中,例如“他高兴得飞起来了”。
4.暗喻:暗喻是一种隐含含义的修辞手法,通过隐晦的语言暗示其中一种观点或情感。
读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背景来理解暗喻的含义。
例如“扬一把细沙,让她爱上你”,暗示的是温柔细致的方式能够赢得对方的心。
5.反衬:反衬是通过对比来突出主题或人物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强调事物的特点或差异。
例如在描述一个勇敢的人时,可以与一个胆怯的人进行对比,以凸显出前者的勇气和果断。
6.排比:排比是一种将相同结构的语句或短语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用来强调其中一种情感或情节。
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加表达的力量。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皆不祥”中的排比结构使得句子更加引人入胜。
7.借景:借景是一种利用大自然景物来抒发感情或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自然的形象和景物的描写,可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
例如“望穿秋水,凄凉的画面把人的心都冻结了”。
8.反衩:反讽是一种用表面正面的语言表达负面含义的修辞手法,通过讽刺或嘲讽来批评一种观点或情况。
反讽常常被用于讽刺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评意味。
例如“这次选举真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好机会,人人都有机会买票”。
9.对偶:对偶是一种对称结构的修辞手法,通过对称的排列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高考语文复习之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这个风 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 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这个风格是 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为那遥远的 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 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 它是地地道道的“ 它是地地道道的“人”渠。 一个姓林 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 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 间,龙飞凤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 。(01春 “人”字。( 春) 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常见的修辞
比喻: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渲染, 比喻: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 具体、形象; 动、具体、形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说明,易于理解。 的道理加以说明,易于理解。 比拟: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印象, 比拟: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印象, 易于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易于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 起共鸣。 起共鸣。 借代: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 借代: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 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扩大、缩小、超前) 夸张(扩大、缩小、超前):能深刻地表现 作者对事物的鲜明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作者对事物的鲜明感情,从而引起共鸣,通 过对事物的渲染,引起人们的想象, 过对事物的渲染,引起人们的想象,有利于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用了排比,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 用了排比,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 瀑布倾泻四溅。 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 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 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 也陶醉。 也陶醉。 分析表达效果
当我们平心静气地,实事求是地看待长 当我们平心静气地 实事求是地看待长 城时,我们不得不承认 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旁观者的伏 城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 作为旁观者的伏 尔泰的眼光的尖锐和深刻。 尔泰的眼光的尖锐和深刻。他说长城 不能证明中华民族的卓越才能,言外之 不能证明中华民族的卓越才能 言外之 意,中华民族还是有一些能证明其聪明 中华民族还是有一些能证明其聪明 才智的东西的。 才智的东西的。例如都江堰和这个伟 大水利工程旁边立的一块写有"深淘滩 大水利工程旁边立的一块写有 深淘滩 低作堰"铭文的纪念碑 铭文的纪念碑,就足以证明中 低作堰 铭文的纪念碑 就足以证明中 华民族的才智。 华民族的才智。…… 文章最后引入都江堰作为例子, 文章最后引入都江堰作为例子,其用 意是
高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高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修辞手法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修辞手法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修辞手法3、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修辞手法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示例: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修辞手法5、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示例: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汇总
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汇总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基本的就是掌握好基础知识。
高中学习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希望帮助同学们学好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等相关基础知识。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细节描写: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便于表达感情。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等。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作用大全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用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更加富有节奏感,更加美丽动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详细解释。
1.比喻:通过运用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的方式,使得原始概念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被读者理解和感受。
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2.比拟:通过找到两个相似但并非同一种类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而揭示和说明原始概念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比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主题,使文章更加明了和深入。
3.排比:通过列举相同或类似的事物、现象或观点,使文章具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从而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4.对比:通过将不同事物相互对照、彼此突显,以显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矛盾。
对比有助于阐明和强调原始概念,使文章更加鲜明和生动。
6.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形象来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7.拟人:将非人物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或特征,以增加形象感和感情色彩。
8.借代:用一个现实的事物代表另一个抽象的事物或概念,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感。
9.暗喻:通过运用一种与表面意思不直接相关的隐喻,以达到增强表达力和神秘感的效果。
10.反问:以一种反常的方式提问,引起读者的思考,突出主题的重要性和矛盾之处。
11.倒装:通过改变语序,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从而增强表达力。
12.排比叠加:通过多次使用排比手法,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表达的力度。
13.讽刺:通过使用嘲笑、讥讽或反语等方式,以揭露和批评一些事物或观点的荒谬和错误。
14.借代:借用名人名言、故事或历史事件等外部资源,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5.反衬:通过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物或概念进行对比,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或价值。
16.借题发挥:通过对一个事物或概念的陈述进行引申和发散,展开更广泛的思考和表达。
这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手法可以运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一些言辞上的变化和修饰,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表达方法。
下面是18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 比喻: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共同之处,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形象化,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行为和性格特征,使描述更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效果。
4. 反问:以疑问的方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引起读者思考,并达到强调观点的效果。
5.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使语言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6. 对偶:通过呼应、呼唤,使前后呈现的词语或短语形成对比,加强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7. 手眼:通过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8. 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阐述抽象概念或隐喻,使语言更具艺术性和形象感。
9. 押韵:通过词语的发音和韵律的呼应,使语言具有音乐性和感染力。
10. 典故:引用名人、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以丰富表达内容,增强文化内涵,使语言更富有深度和内涵。
11. 比拟: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以便更好地阐述抽象概念或隐喻,使语言更具艺术性和形象感。
12. 推断: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和论证,使语言更具说服力和逻辑性。
13. 省略:在表达中有意忽略一些信息,使意义更加隐晦、深远,增强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14. 真假:通过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5. 反复:通过特别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具有重复的效果,强调表达的内容和观点。
16. 对称:通过词语、句子结构等的对应和呼应关系,使语言更具和谐感和美感。
17. 激起:通过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8. 揭示:通过揭示隐含的意义或真相,使语言更具说服力和启示性。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使表达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增强读者对文章的共鸣和理解。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作用如下: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拟人:把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
排比:增加文章气势。
用来状物,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紊;用来说理,充分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恻。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给人以启示。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句意。
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映衬,或补充)。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双关:富有寓意,含蓄委婉,尖锐犀利。
引用:语言凝练,言简意明;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加强真实性(如引资料);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及表达手法的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如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令文章更生动。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修辞是指修饰语言的具体方法。
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更加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双关、反复……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2.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一座座矗立的小山。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3.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注意区别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
2019-10-06 gfergfer阅 33 转 14
十大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反复、比拟等。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强烈的印象。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衬映,互相补充。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
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比拟:感情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更加丰富。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