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放大镜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点一、微小世界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
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
(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
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
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
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
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3篇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放大镜和望远镜(学生版)
放大镜和望远镜下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5、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6、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苍蝇的:有几千个小眼组成,观察范围广,易于发现周围的敌害;2、昆虫的:是他们的“鼻子”,可以分辨各种气味,是嗅觉器官;3、蟋蟀的“耳朵”在头上吗? 不是,蟋蟀的耳朵长在,可以迅速感知来自周围的动静。
4、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鳞片,其实是。
5、苍蝇落在竖直的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爬行,主要和他的脚的构造有关。
二、蚜虫的天敌——(草蛉是怎样消灭蚜虫的?)草蛉的幼虫用“镰刀”勾住蚜虫,把尖尖的嘴刺入蚜虫的体内,只用大约20多秒就可以把蚜虫的体内的汁液吸食一空;草蛉还会把蚜虫的空壳背在自己的背上伪装自己。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一、美丽的晶体1、食盐的晶体的形状是;白糖的晶体形状是;碱面的晶体是;味精的晶体形状是。
2、晶体的概念: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P8 )3、制作晶体方法有和两种方法。
4、减少水分的方法是把某种溶液风干,(即使其水分蒸发,)使物质重新析出;降低温度的方法是: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封面)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教学设计与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在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知道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正确使用放大镜,能够仔细观察物体。
(2)通过使用放大镜之后,来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不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放大镜的正确使用,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并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理解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难点】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学方法】推理探究法【课前准备】放大镜、平面镜、玻璃片、电视机、计算机、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谜语:故古变成方,一人无处藏。
金意心儿换,又见能力强。
(打一工具)谜底:放大镜。
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放大镜》。
二、新课学习(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有很多的应用。
下面展示放大镜的用途:农业科技人员: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观察病虫害;精密仪器修理工;公安人员:拆除危险物品;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仪器镜头;查看地图比例;用于考古研究;取火……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知道了放大镜的用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动画展示观察方法。
2.用放大镜观察图片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通过观察发现: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放大镜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
本课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科学现象有所了解。
但针对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放大镜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
2.难点:放大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放大镜实物和图片,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准备实践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放大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导入:“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放大镜吗?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放大镜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放大镜的形状和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放大镜的构造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观察放大镜的原理。
每组分配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尝试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如课本上的文字、桌面上的物品等。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让学生思考: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它是如何工作的?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放大镜,加深对放大镜原理的理解。
放大镜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放大镜教科版六年级科
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一、教材简析:
教科书共3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先是让学生回忆科学课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填写网状图和交流讨论,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
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活动目的是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希望学生观察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并比较它的镜片和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有什么不同,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教学背景:
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多少年来,发明一种能看到更小物体的工具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发明
了放大镜。
今天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
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
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
简单光学知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科学1-1《放大镜》
物体名称
报纸上的字 碎报纸的边
布料纤维 书本上的图
皮肤指纹 不同笔的笔迹
……
肉眼观察的发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放大镜的特点——
需要考虑的问题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 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也有放大的功能?
挑战任务: 放大镜的特点——
材料:
①1号放大镜片 ② 2号放大镜片 ③围棋子 ④玻璃片 ⑤近视眼镜片
聚光取火
观察植物的 花或种子
农业科技 人员
查看胚芽
考古学家 研究文物
部队指挥官 查看缩微地图
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
镜动,物不动。
物动,镜不动。
挑战活动:分别用2种方法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放放大大镜镜下下的的新新发发现现
百元纸钞
线条?沟壑?还是发丝?放大镜下 的百元纸钞,满满的都是海纳百川 的磅礴气势
有什么关系?
——苍蝇的脚
爪垫有毛 、粘液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的脚
苍蝇的脚上有爪子、垫子和 感应器官,这些能帮助苍蝇 爬行在各种表面上,而感应 器官则可以感觉到周围空气 的细微流动,从而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危险 。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的眼睛
在放大镜下能看清
苍蝇的复眼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昆虫复眼有什么作用?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 (1)蟋蟀 “耳朵” • (2)苍蝇 “脚” • (3)苍蝇 复眼 • (4)蝴蝶 翅上的鳞片 • (5)昆虫 触角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蟋蟀的“耳朵”
蟋蟀的“耳朵” 在前足的内侧。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落在竖直 光滑的玻 璃 上,
最新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一)》教案
放大镜一、教学目标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能将物体图像放大。
2.正确、熟练使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
3.根据放大镜的结构特征,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4.激发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周围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学生:①放大镜;②书写纸、吸水纸;③观察记载表;④玻片;⑤烧瓶、烧杯、塑料袋、塑料薄膜、水槽。
2.教师:同学生三、教学过程导放大镜用放大镜研放大镜做放大镜(一)导放大镜1.导入①出示单元提示语P1(课件:幻灯片)学生阅读。
②谈话:这段话中的哪个词或词组说明了我们将要探究的范围?2.揭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微小世界,我们必须借助一些观察工具,放大镜就是其中的一种。
(板题)3.复习:①还记得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过什么?②怎样拿放大镜观察效果最好?(二)用放大镜1.观察文字与手面(出示表一)①先用肉眼观察,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分组观察)②把用眼睛看到的与用放大镜看到的不同之处记载下来并汇报。
2.自主观察并作记载(出示表二)3.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引:放大镜有时还能帮助我们精细地区分物体。
①出示两幅图,讨论:图中所显示的可能是什么?这毛茸茸的丝毛是纸的什么?然后猜哪一张是书写纸,哪一张是吸水纸,并说明理由。
(学生对照实物分组讨论)②用放大镜实际观察这两钟纸,撕开、验证(实物投影)③结果反馈:你猜对了吗?你是怎么猜对的?4.课件出示:放大镜下的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描述一下感受)补充观察课本封面中的色块。
5.小结:放大镜的作用。
(板书)(三)研放大镜1.引:古希腊人把放大镜叫做魔镜,放大镜与一般的透明玻璃相比究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出示一般透明玻璃,表三)2.学生分组探究:一般透明玻璃与放大镜的观察比较、记载、汇报。
板画:3.根据放大镜的两个特点给放大镜取个科学名字。
4.凸透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大呢?(查资料——P3)课件出示(四)做放大镜1.出示(领取):烧瓶、烧杯、塑料袋、塑料薄膜、细线、导线圈,分小组讨论:制作放大镜时要考虑放大镜外形的哪两个特点?2.学生制作,并试着观察,上台演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放大倍(Bei)数与什么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 数也越大,由此推断 的透球明形物放大
倍数最大。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课堂(Tang)小结
•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 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 细节。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放大镜(Jing)的用途——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农业科技人(Ren)员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考古(Gu)学家
老人读(Du)报
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鉴定珠宝
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公(Gong)安人员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Shi)我们获得更多 的信息。
•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
•
A、凸度 B、材料 C、面积
A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是 凸透,镜凸透镜具有
放大物功体能图,像的用放大镜观
察物体(Ti) 能看到更多的
。
细节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2、过程与方法
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
同。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三种
颜色组成。
2、放大镜红的、特征绿是、蓝
。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透生明、 中。央厚、 边缘薄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折射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
• 因为印刷上采用的是网点技术。彩色画稿或彩色照片,其画面 上的颜色数有成千上万种。若要把这成千上万种颜色一色色地 印刷,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刷时先将原稿进行色分解,分成青、 品红、黄、黑四色色版,再进行加网。原稿图像一经加网以后, 就把图像分割成无数个规则排列的网点,构成网点负片,最后 拷贝、晒成各色印版。印刷时再进行色的合成,由于我们眼睛 的分辨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分辨不出来。
我们的新发现
•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 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 放大物体的像--物体并未变大 • 聚光作用--聚太阳光点燃火柴或纸张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 泛使用。
• 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
放大镜
农业科 技人员
观察土壤 观察病虫害
光学仪器的镜头
考古研究文物 古玩收藏
珠宝玉石检验 科学课学习
牙医 汇聚光线取火
珠宝首饰鉴定买卖 查看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 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 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 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
放大镜的特点
•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 •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放大镜镜面凸度越 大
• 放大镜镜片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凸起)边缘薄广 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 许多方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放大镜的放大效果,并探索放大镜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能够进行自主操作和观察。
但是,对于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2.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通过讲解和讨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放大镜器材: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放大镜。
2.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片、小纸片等。
3.教学PPT或其他辅助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放大镜吗?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对放大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展示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通过PPT或其他辅助教学材料,讲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放大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放大镜的放大效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点评,强调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的准确性。
让学生再次观察和操作,巩固放大镜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放大镜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让学生对放大镜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与放大镜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放大镜找出其中的细节,并记录下来。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学课件
本课要点: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 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
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放大镜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有哪 些收获呢?
同学们,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课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望批评 指正,提出您的四宝、贵意见!
下 课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本课要点:
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来自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 成,这些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 草蛉 )。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放大镜的特点 课件含练习
2、过程与方法
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放大镜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 、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烧杯
玻璃杯
集气瓶
7
实验研究
8
知识拓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把透 明的水晶或宝石磨成“透镜”, 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也称为凸 透镜。玻璃放大镜是直到十三世 纪才有的事。罗杰·培根用玻璃 片制作成放大镜,并推荐别人用 它们来阅读。
9
放大镜
本课要点: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 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本课要点:
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 成,这些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 草蛉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1.1放大镜|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说课-1放大镜教科版一、教学设计特色和效果(一)教材分析:《放大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1课内容。
本单元是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编排的,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很了解。
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放大镜》一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起始课,对激发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领悟观察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凸起;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过程与方法: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情感目标: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更多细节,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三)教法学法:1、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学生经科学探究过程,并综合运用比较法、发现法,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同时运用讲解、点拨、启发、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2、学法:为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素质融为一体。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科学概念,经历过程。
(四)教学策略与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了调整,使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不断探究,使学习流程更流畅、自然。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1.1 放大镜
老光镜是凸透镜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 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 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 大而清楚。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折射)
用放大镜看计算机和电视屏幕
•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 实是由 红 、绿 、蓝 三种颜色组成。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判断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
放大镜的结构图片
凸透镜
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 、中间厚 、边沿薄 。
放大镜的结构
•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 间较厚(凸起)来自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眼镜
光线通过透镜要发生折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 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我们的研究成果
放大镜镜片
特点是透明、 中央厚边缘 薄。
下面的器具有没有放大作用?说说自己的 理由,然后实际验证一下。
玻璃杯 广口瓶 烧杯 烧瓶 水滴
塑料袋
放大镜能放大的秘密
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
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
镜片具有“凸”、“透”的特
点。
其它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
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 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
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 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 球形 的透 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常见能放大物体的仪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
放大镜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人们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呢?
放大镜与玻璃片、平面镜的区别在哪里?
1-1
科学概念
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
物体图像的功能。
放大镜的用途——
目不动 镜不动
物动
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物体的像--物体并未变大
聚光作用--聚太阳光点燃火柴
或纸张
用放大镜观察照片和电视机、计算机的屏幕
不仅图像放大了,而且还 会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秘密, 那就是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我们的新发现
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 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 泛使用。
工业、农业、公安等
2016/2/29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 目、镜、物三者,目不动, 镜动或物动。
观察方法一的距 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 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目不动 镜动 物不动
观察方法二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 大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