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精编版
精编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含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
(附全国百强校模拟卷情境默写题50套汇编)
(一)高中必背14篇
1 劝学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
“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逍遥游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2015-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2-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2015年-2017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项
专题2:文学类阅读
2017年高考
一、【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
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
专题09文言文阅读-2011-2018年高考语文精编版分项汇编(浙江专版)(解析版)(Word版)
2011年-2018年高考试题精编版分项汇编之浙江专版
一、【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
..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
..,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2022精编高考12套语文答案
2022精编高考12套语文答案
1、“自惭形秽”中“秽”、“扣人心弦”中“弦”的读音分别是“shu씓xuán”。[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2、以下对《红楼梦》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
A.《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刻画了种种人情世态。(正确答案)
B.《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C.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她贪婪、凶狠、狡诈,设计害死贾瑞,因此王熙凤身上没有丝毫人性之美。
D.在《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给作品增添神秘气息,吸引读者兴趣。
3、1电话交谈中,一般由打电话的一方先提出结束谈话,致告别语。[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4、1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渲染(xuàn)抽噎(yè)逞能(chěnɡ)自惭形秽(huì)
B.迸溅(bènɡ)荣膺(yīnɡ)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正确答案)
C.殷红(yīn)阔绰(chuò)惩戒(chéng)戛然而止(jiá)
D.缄默(jiān)追溯(sù)栈桥(zhàn)鲜为人知(xiān)
5、1“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与原文一致。[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
A.适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
B.谢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
(精编)202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精编)202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上课时教室里很安静,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
B.他们常说爷爷是个老师,而且还教过好多学生。
C.军人们冲进去,立刻就把坏人们抓了起来。
D.早上,他下了公车,匆匆朝公司走去。
2. 小说《水浒传》中有“丢三落四”的故事,其中“丢三落四”的意义是()
A.不扎实,不牢固
B.不专心,不细心
C.不停留,不满足
D.不自觉,不自重
3. 下列句子中是否包含修辞手法?
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乙、壮岁正当盛,共谋天下事。
丙、我心永恒,情同手足。
丁、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A.甲、乙、丙
B.丙、丁
C.只有甲
D.甲、丙、丁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本部分包括21至24小题,为必答题,共计60分。
21. 为什么说爱情是人类灵魂的蜕变?
22. 什么是金句?金句有哪些作用?
23. 对于青年读者,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还有多大的生命力?
24. 在当今社会,如何才能推动家庭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阳光化?
......
高考汇编与组合精编卷2022语文答案
高考汇编与组合精编卷2022语文答案
一、高中语文语言表达
1. [示例1]里公正秤,投出手中公平票
[示例2]培育优秀苗;
[示例3]让虚假的爱天折明天的花;
[示例4]筹的爱,成长的碍;拉来的票,成长的害;
[示例5]头微利不足取,蜗角虚名莫贪图;
解析:
[示例1]里公正秤,投出手中公平票;
[示例2]培育优秀苗:
[示例3]让虚假的爱天折明天的花;
[示例4]筹的爱,成长的碍;拉来的票,成长的害;
[示例5]头微利不足取,蜗角虚名莫贪图;
[示例6]情的海载不动成长的船;
[示例7]其人情轰炸,不如自丰羽翼;
[解析] [分析]首先概括材料内容,材料核心事件是家长替孩子拉票,这一做法的危害如下:拉票风潮会让孩子无法正确、喜观地看待自己和同伴的能力,影响自我认知;影响孩童的正确竞争观,以为家长包办天经地义:影响孩童的价值观,以为人情交换理所当然;会扭曲了孩子的心灵,寒了那些真正优秀孩子的....然后明确态度:拉票风潮可以休矣;愿以公正心,培育优秀苗;面对拉票,“残忍”拒绝;莫让孩子陷入功利漩涡;莫让“爱”溺毙公平之苗;变味的评选活动贻
害匪浅;莫让“变味评选”衰渎孩子心灵;众筹的爱,成长的碍;拉得来选票,得不到成长;网络营销莫绑架孩子;莫让为儿拉票沦为“人情绑架”;莫让家长虚荣心污染稚嫩童心;孩子网选不应成人情交换所;友情的海载不动成长的船;与其人情轰炸,不如自丰羽翼;变相拼爹事件,应携手共...... 最后根据这些内容给家长写忠告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1]里公正秤,投出手中公平票
[示例2]培育优秀苗;
[示例3]让虚假的爱天折明天的花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背诵内容整理精华版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背诵内容整理精华版
名著阅读
0915 1609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背诵内容整理精华版
一、《论语》选读背诵基本篇目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知其不可而为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2015浙江高考语文《论语》题失分例析
2015浙江高考语文《论语》题失分例析
名著阅读
0925 2140
2015浙江高考语文《论语》题失分例析
【真题再现】: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参考答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求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评分细则】:
正确引用《论语》的话给1分,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或“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可给分,分析正确给3分。
【试题解读】:
作为全国高考独一无二的对《论语》的考查,本题另辟蹊径,一改去年命题方式,不是机械地选几则《选读》中的章节,考查成语概括与孔子的思想,而是着重考查学生对《论语》思想精髓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在充分理解欧阳修名言的基础上,写出“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巧妙地融合了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名句熟练程度、品评分析的角度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达到知识迁移,巩固与应用的目的,可谓一题多赢。该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因为两条题目前后的关联性,容易一错全错。
本题考查的出发点是要求考生写出思想分析,体现《论语》对后人在思想上有深刻的影响,即要求分析出《论语》和《朋党论》思想上的共性,只要认真分析题目,应该很容易得到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高考试题 【精编Word版含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情景默写20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情景默写20题(全国百强校预测)
新课标全国Ⅰ卷,2024届高考语文精编预测系列一、情景默写
(1)《登泰山记》中“ ,”描写了日出时云色变化的瑰丽美景。
(2)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在中国古代诗歌里也能寻到它的身影,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 ,”两句。
(3)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这样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余地。
【答案】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须臾”“采”“矮”“哺”“胥”等。
4.(2023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诗经》当中两种不同体例诗歌的风格特点,即
“ ,”来评价《离骚》的风格,认为《离骚》兼而有之。
(2)今夏八月,第19届亚运会举办地——杭州,钱江潮格外汹涌、广袤,似向全世界展示杭州的繁盛。这江潮让人想起了宋代柳永在《望海潮》中说的“ ,”。
(3)古人写声,常不直言其妙,而是间接、侧面地加以表现,请说出以衬托或烘托手法表现声音之妙的两句诗“ ,”。
【答案】《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淫”“堑”“舫”“幽”“壑”“嫠”。
5.(2023秋·浙江·高三镇海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语文拼音训练题精编(附答案)
高考语文拼音训练题精编
(一)选出各题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1.
A. 僭(jiàn)越鸟瞰(kàn)忍俊不禁(jīn)
B. 商榷(què)奇葩(bā)戛(jiá)然而止
C. 沉疴(kē)熨(yùn)贴渎(dú)于职守
D. 整饬(shì)确凿(záo)时乖命蹇(jiǎn)
2.
A. 咆哮(xiāo)对峙(zhì)提纲挈(qiè)领
B. 内疚(jiù)攻讦(jié)色厉内荏(rěn)
C. 混淆(xiáo)碑帖(tiè)余勇可贾(jiǎ)
D. 稽(qǐ)首渊薮(shù)矫(jiǎo)枉过正
3.
A. 尽(jǐn)管矜(jīn)夸开门揖(yí)盗
B. 尽(jìn)力癫痫(jiǎn)呱呱(gū)坠地
C. 押解(jiè)剖(pōu)析安步当(dàng)车
D. 虚妄(wàng)机械(jiè)(xuǎn)赫一时
4.
A. 粗糙(cāo)狡黠(xiá)擢(zhuó)发难数
B. 牟(móu)利泊(bó)船腹(fǔ)背受敌
C. 罹(lí)难皲(jūn)裂反璞(pǔ)归真
D. 惬(qiè)意龋(yǔ)齿亘(gèn)古未有
5.
A. 马厩(jiù)觊觎(yú)戎马倥(kōng)偬
B. 垂涎(xián)投奔(bēn)运筹帷幄(wò)
C. 电荷(hé)阔绰(chuò)放荡不羁(jī)
D. 斡(wò)旋龃(jǔ)龉醍(tí)醐灌顶
6.
A. 挑(tiāo)拨暂(zàn)时瑕瑜互见(jiàn)
B. 联袂(mèi)执拗(niù)悄(qiǎo)然无声
C. 戏谑(xuè)辞藻(zǎo)啼饥号(hào)哭
D. 亵(xiè)渎属(shǔ)意严惩(chéng)不贷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精编浙江新高考专用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精编(浙江专用)
(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1分)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一)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二)不一样。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则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孔子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精编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精编高考语文句子理解赏析题分析含答案
句子理解赏析题
【经典问法】
1.解释(理解)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文中提到某句话,你如何理解?
3.探究(分析〉文章某句话在文中的内涵(含义广)。
【高考典例】
例1:怎样理解第⑩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义?〔4分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参考答案:①爸爸在沙漠中执着于科技实验,倾尽心血和智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分),就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1分)②表达了对爸爸奉献和牺牲精神的赞颂。(1分)
例2: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3分)(2012年天津卷《掐辫子》)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比喻句,“他”的讲述使“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带给“她”温暖。“陆续”“一缕一缕”说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例3: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分)(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
参考答案:①韦素因这样的人由对当时封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因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例4: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2012年浙江卷《母亲中的药铺》)
参考答案: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母亲的爱与美德,如同中药的药理,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例5: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含义。(6分)(2013年福建卷《瓦》)
语文2023版试题精编(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
语文2023版试题精编(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考情简述】
对小说语言艺术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常设题型有以下两类:体会重要语句含意、品味小说语言艺术。
【概念阐述】
【必备常识】
1.常见现当代作家的语言风格
鲁迅:犀利辛辣、凝重洗练、冷峻深刻。
巴金:热烈、明快、朴素的,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青春激情的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以《家》为代表;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
老舍:语言风格风趣幽默、俏皮洒脱、生动活泼、简洁朴茂、雅俗共赏。其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
沈从文: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诗意、含蓄、唯美的语言形式,又成就了他健康、高雅的美学追求。
赵树理:通俗化,大众化,诙谐幽默。
孙犁:诗化小说。淡雅聪俊,清新隽永,优美洗练,“质以传真”,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王安忆:清丽单纯,素淡粗朴,冷峻理智,细腻平实。
铁凝:语言风格是诗意、温情、风趣。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用中国传统的创造意境的手法以呈现,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宗璞:其语言如诗般优美,有诗般韵味,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字字锤炼,句句经营。
汪曾祺:清新自然,韵味悠长,散文化的语言风格,语言与人物的身份贴近。
2013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解析(精编版)
【试卷总评】
浙江是新课改较早的省份,因此试卷命题成熟稳定。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设题灵活。如古诗鉴赏和《论语》解读,均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内容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看似平常,却见匠心,激活了“静止”的语文知识,实现了能力“互通”。尽管这种“填空”的结果呈现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恶衣恶食”等样式,但命题着陆点并非识记,而是理解和迁移,跟通常的“背诵默写”形似实非。此类题型,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选材典范。如第5题的《幽梦影》、实用类文本《社会建筑》和文学类文本《牛铃叮当》,均系名家手笔。而文言文《送丁琰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佳作,古诗《秦中吟·歌舞》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讽刺诗名篇。这些阅读材料,也是崇尚经典的积极尝试,为语文命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是对学生结合语境辨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第2题中“登陆”的“陆”是否该写为“录”,仅仅盯着“登陆电子邮箱”很可能产生莫衷一是的感觉,结合“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需输入密码”来辨析,正确答案才能水落石出。
四是写作考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模式。以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为材料,从而引出“童真泯早”“拯救童真”等跟考生“零距离”,又非常“生活化”的话题,让考生容易“发声”,可写性很强。而审题应该较去年稍难。虽一作家国籍有误,但不影响考生根据三作家的话写作答题。
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卷命题稳中有变,变化中透露的新鲜信息值得关注:与去年相比,语言运用板块有三题更新,分别是第5题词语排序、第6题寓意概括、第7题诗句仿写。这不是简单的考点轮换,对考生来说,第5题可能从未模拟,第7题即便大量的模拟也于事无补,该题仿写示例由青天、芭蕉叶、露珠等意象构成一个有诗意的整体,这为形象思维能力强、语言表现力丰富的考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仿得好就是一首诗,假如只会机械模仿句子形式,充其量可得基本分。写作考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模式,以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为材料,从而引出“童真泯早”“拯救童真”等跟考生“零距离”,又非常“生活化”的话题,让考生容易“发声”,可写性很强。审题应该较去年稍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
大全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
B、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
C、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
D、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