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7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
[图文助记1.分析平原对聚落形态影响的原因:
一般来讲,平原地区是聚落的理想环境,但并非所有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分布,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2.影响绿洲地区聚落分布的因素:
在干旱地区,聚落多分布于绿洲,因为该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理解—要点突破]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2
3
考向1 地形对聚落数量的影响
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导学号:92040050】
图1
图2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 .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 .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 .黄土高原 B .三江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江南丘陵
1.C 2.A [第1题,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海拔小于1 25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在1 500~1 700 m 之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坡度<2°或≥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第2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海拔在1 000m 以上;三江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200 m 以下;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聚落多分布在山麓地带或有水源的地区,地形较平坦;江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m ;故A 正确。]
3.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 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项错误。]
考向2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读下图,完成下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解析]分析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甲区域所在地区纬度略高,冬季气温偏低,聚落沿河谷分布,热量条件好,取水便利。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发展;山区和高原自然条件较差,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乙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密布,聚落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交通便利。长江以南水网、道路密集,所以聚落密度较大;长江以北水网、道路较稀,聚落密度较小。
[答案]甲区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5~6题。
5.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6.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
5.D 6.C[第5题,由材料可知,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受洪
涝灾害的影响,故A项错误。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故B、C 项错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陡坡易发生崩塌、滑坡,聚落的选址应避开,故D 项正确。第6题,在农业社会,决定川地聚落发展规模的是地形条件,地形越平坦越开阔,农业和聚落的发展受限越小,聚落发展的规模越大,因此选项C正确。川地一般都具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
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79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图文助记]
1.修建道路时,采取“以桥代路”的原因:
修建道路时,采取“以桥代路”的目的不尽相同。如青藏铁路中“以桥代路”是为了给生物留过往通道;
京沪高铁中“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少占耕地。
2.在山区,线路多呈“之”字形的原因:
在山区陡坡上,道路修建尽量呈“之”字形,目的是让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且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减少建设成本。
[理解—要点突破]
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与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