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问答题答案

合集下载

关于生理学的试题与参考答案

关于生理学的试题与参考答案

关于生理学的试题与参考答案

导语:生理学是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以下是关于生理学的试题与答案。以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 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 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正反响调节

D. 体液调节

2.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 呆小症

B. 巨人症

C. 侏儒症

D. 肢端肥大症

生理问答题

生理问答题

第一章 1.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人体的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是通过各种反射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客观存在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具有迅速、短暂和精确等特点。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经过体液的运送,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体液因素主要是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组织、靶细胞。某些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也属体液因素,主要在局部起作用。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和广泛。自身调节则是指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发生的自身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比较局限,调节幅度较小,但对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稳态有一定的意义。2.兴奋性和兴奋有何区别?机体或细胞对有效刺激发生的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兴奋则是指由相对静止变化为活动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兴奋性是活组织具有的生理特性,而兴奋是有兴奋性的组织对刺激发生的一种反应的形式变化。3.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它有什么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 ②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 在正常生物体内,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 内环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值、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相对恒定是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所必需的。一旦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机体新陈代谢将出现障碍。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载体易化扩散有什么特点? ①载体蛋白具有较高的结构特异性,即某种载体只选择性地与某种物质作特异性结合; ②具有饱和现象。膜上有关的载体数量或载体上能与该物质结合的位点数目有限,如超过限度,即使再增加待转运物质的浓度,也不能使转运量增加; ③竞争性抑制,即结构相近的物质可争夺占有同一种载体,一种物质可抑制结构相近的另一种物质的转运。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跨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 ①细胞膜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对离子具有选择通透性。 静息电位

生理问答题

生理问答题

2.简述人体机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10分)

参考答案是:

按照控制论的原理,人体的机能活动调节系统可以看做是“自动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闭合回路,亦即在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联系。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到达受控部分,而受控部分也不断地有反馈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从而不断地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以达到精确调控的目的。

人体的各种机体调节系统中的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部分(如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部分),可以看做是控制部分;而各种效应器、靶器官和靶细胞,则可看做是受控制部分,其所产生的效应变量可称之为输出变量。来自于受控部分的反映输出变量变化情况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它在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控制信息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从而达到了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的目的。

4.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

(10分)

参考答案是: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生理学问答题

生理学问答题

生理问答题

1.肌肉收缩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定义:指膜的动作电位过渡到肌丝的滑行的中间过程。

包括四个步骤:1、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T管膜传至肌细胞内部,钙诱导钙释放;2、触发钙释放机制,使连接肌质网内Ca2+顺浓度差释放到胞质中;3、Ca2+触发肌丝滑行;4、肌浆中Ca2+浓度升高,激活肌浆膜上钙泵,连接肌质网逆浓度差回摄Ca2+,肌浆中Ca2+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2.心输出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数值上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正常值为4.5~6.0L/min

影响因素:通过影响搏出量和心率来影响心输出量,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1)心室肌的前负荷:影响心肌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增多,心脏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心肌的前负荷和初长度增加,心室收缩能力加强,搏出量增加

受到静脉回心血量和射血后心室内剩余血量影响;

2)心室收缩的后负荷(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升高,心室等容收缩期内压的峰值增高,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射血期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都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搏出量减少。

3.心肌电生理

1)兴奋性:存在周期性变化,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影响因素:

①静息电位或最大负极电位水平:静息电位或最大负极电位水平升高,兴奋性降低

②阈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升高,兴奋性降低

③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状态

2)传导性:

定义: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

影响因素:

①结构因素:a.心肌细胞直径: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

生理问答题

生理问答题

生理问答题

1、当动脉血压升高,机体是如何进行反射性调节的?写出该反射的反射弧及具体调节过程。答: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加强2分

反射弧:窦弓感受器1分,2路传入神经1分,中枢变化2分,3种传出神经2分,心血管效应2分

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答:对代谢作用:产热;对物质代谢①蛋白质:促进蛋白质合成②糖代谢:双向调节。③脂类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4)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呆小症(克汀病)(2)

其他作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调制其它激素作用)(4)

3、心室射血与充盈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从心室状态、室内压的变化、压力差、瓣膜状态、血流方向等方面分析各期。

答:(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每个阶段1.5分,心房收缩期1分,列下表或用文字叙述均可)

4、试述血管升压素的来源、储存释放、靶细胞、生理效应及其释放的调节。

答:ADH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细胞合成(1.5分),由下丘脑-垂体束运送到神经垂体内贮存(1.5分)。它经常少量地释放,经组织液入血。其生理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2分)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通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ADH释放增加(2分);循环血量的改变,通过容量或压力感受器改变ADH的释放(2分);其他因素(1分)。

5、分别从耳缘静脉处给兔子注射30毫升生理盐水、抗利尿激素1毫升、25%葡萄糖溶液5毫升、速尿1毫升、万分之一的肾上腺素1毫升,兔子的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1)注射生理盐水30ml,兔子尿量增多。

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第二章:之蔡仲巾千创作

局部电位有何特点和意义(简答):

(1)无“全或无”, 在阈下安慰范围内, 去极化波幅随安慰强度的加强而增年夜.一但到达阈电位水平, 即可发生举措电位.局部兴奋是举措电位发生的必需过渡阶段.(2)不能再膜上作远距离传布, 只能呈电紧张性扩布, 在突触或接头处信息传递有一定意义.(3)可以叠加, 暗示为时间性总和或空间性总和.在神经元胞体的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静息电位?其发生机制如何?静息电位是指宁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发生机制:静息状态下, 细胞内高K+

细胞外高Na+,膜对K+的通透性较年夜, 对有机负离子小.K+外移使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K+外移的增加会阻碍K+进一步外移, 从而到达平衡, 最终形成静息电位.

第三章: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简答).

血浆中年夜大都晶体物质不容易透过红细胞膜, 水分子可自由透过, 故相对稳定的血浆晶体渗透压, 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年夜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胶体物质分子量年夜, 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 因此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维持正常血容量.

运用红细胞生成部位、原料、成熟因素及生成调节的知识, 解释

临床上罕见贫血的主要原因.

(1)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2)造血原料如铁缺乏, 或营养不良造成的卵白质缺乏, 可引起缺铁性贫血;(3)红细胞成熟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4)胃液中内因子缺乏, 将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影响红细胞的有丝分裂, 招致巨幼红细胞贫血;(5)肾病时, 合成的促红细胞的生成素减少, 引起肾性贫血;(6)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破坏增加, 引起脾性贫血.

生理问答题

生理问答题

1.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有何不同?

答:(1)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两个主要特征:①“全或无”特性,即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刺激需要有一定强度,刺激达不到阈强度,动作电位就不出现;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就引发动作电位,而且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达到最大值,再继续加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随刺激的加强而增加;②可传播性,即动作电位产生后并不局限于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围传播,直至整个细胞都依次产生一次动作电位(2)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则不具“全或无”特性,这是因为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尽管每一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但由于神经干中各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因而其阈值也各不相同。

2. 细胞膜上钠泵的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答: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须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④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点活动的前提条件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3.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答: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发→Ca2+进入神经末梢→突触囊泡与接头前膜融合、Ach释放→

↓↓

Ach结合并激活Ach受体通道→Ach被胆碱酯酶分解

终板膜对Na+、K+通透性增高→终板电位→肌膜动作电位

4.局部反应有何特征?(局部电位的电学特征)

答:①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因而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②只在局部形成向周围逐渐衰减的电紧张扩布,而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播③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总和和时间总和。

生理问答题整理

生理问答题整理

1.动脉血压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答:形成条件:

(1)循环系统内血液充盈:前提

(2)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基本因素

(3)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辅助因素。

影响因素:

(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大时,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对较小,脉压增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大小)

(2)心率:心率加快时,舒张压、收缩压都升高,但收缩压升高幅度不如舒张压升高显著,脉压减小。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大时,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4)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动脉硬化,作用减弱,脉压升高。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调控机制)

答:(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a.下丘脑分泌TRH促进TSH释放和合成,血中T3对TRH有反馈调节作用。

b.TSH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生长,刺激TH合成分泌;

c. TH反馈调节:血中游离TH水平是调节TSH的经常性负反馈因素;

(2)甲状腺自身调节:甲状腺根据碘水平自身调节摄碘和合成TH的能力。

(3)神经免疫调节:交感&副交感。交感N促进TH分泌。

3.静脉注射…对家兔尿量影响

(1)一次快速注射20ml生理盐水:血容量增加15%,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滤过率↑→尿量增多

容量感受器↑→反射ADH分泌↓→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多

(2)静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GFR) ↓→尿量减少

(3)葡萄糖3ml注入后

血糖值超过肾糖阈(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 →小管液中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全部重吸收→肾小管液渗透压→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渗透性利尿)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生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人体结构

B. 人体功能

C. 人体结构与功能

D. 动植物结构

答案:C

2. 下列哪个器官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A. 甲状腺

B. 胰腺

C. 肾上腺

D. 脑垂体

答案:A

3. 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功能是()。

A. 携带氧气

B. 吞噬病菌

C. 凝血

D. 调节体温

答案:A

4. 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方式是()。

A. 电信号

B. 化学信号

C. 机械信号

D. 热信号

答案:B

5. 下列哪个系统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并排出二氧化碳?()

A. 循环系统

B. 消化系统

C. 泌尿系统

D. 神经系统

答案:A

二、填空题

1. 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答案: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2. 人体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它是所有生命活动发生的场所。

答案:细胞

3.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答案: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保持稳态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人体肌肉的类型及其功能。

答案:人体肌肉主要有三种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主

要负责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如消化道,负责器官的自主运动;心肌则构成心脏,负责泵血功能。

2. 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处,为细胞提供氧

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回收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

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第二章:

局部电位有何特点和意义(简答):

(1)无“全或无”,在阈下刺激范围内,去极化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一但达到阈电位水平,即可产生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必须过渡阶段。(2)不能再膜上作远距离传播,只能呈电紧张性扩布,在突触或接头处信息传递有一定意义。(3)可以叠加,表现为时间性总和或空间性总和。在神经元胞体的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静息电位?其产生机制如何?

静息电位是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产生机制: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高K+ 细胞外高Na+,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对有机负离子小。K+外移使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K+外移的增加会阻碍K+进一步外移,从而达到平衡,最终形成静息电位。

第三章: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简答)。

血浆中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红细胞膜,水分子可自由透过,故相对稳定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运用红细胞生成部位、原料、成熟因素及生成调节的知识,

解释临床上常见贫血的主要原因。

(1)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2)造血原料如铁缺乏,或营养不良造成的蛋白质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3)红细胞成熟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4)胃液中内因子缺乏,将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5)肾病时,合成的促红细胞的生成素减少,引起肾性贫血;(6)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脾性贫血。

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肌肉生理学

1. 解释肌肉收缩的过程。

答案: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纤维时,肌纤维释放钙离子,钙离子与肌纤维上的肌球蛋白结合,使肌球蛋白

发生构象变化,导致肌头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肌动蛋白在肌球蛋白

上滑动,导致肌纤维缩短,即肌肉收缩。

2. 什么是乳酸阈值?它与肌肉疲劳有什么关系?

答案:乳酸阈值是指运动中产生乳酸的速率超过清除乳酸的速率,

导致乳酸在肌肉中积累的临界点。乳酸阈值与肌肉疲劳密切相关。在

高强度运动时,肌纤维需要更多能量,从而增加乳酸的产生。当乳酸

积累超过肌肉清除能力时,造成酸化环境,影响肌纤维的正常功能,

导致肌肉疲劳。

3. 简要解释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肌肉骨骼系统由肌肉和骨骼组成。肌肉通过肌腱连接到骨骼上,起到产生力和控制骨骼运动的作用。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来变化

骨骼的位置和姿态。骨骼提供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它们共同

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

练习题二:心血管生理学

1. 解释心脏的自律性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心脏的自律性是由心脏起搏细胞产生的。心脏起搏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膜通道,能够自动形成动作电位。这些动作电位会引发心肌收缩。心脏起搏细胞位置集中在窦房结和房室结,由窦房结发出的自律性冲动通过传导系统沿着心脏传导,最终触发心肌收缩。

2. 什么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周期?

答案: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周期被称为心脏的心跳周期。心跳周期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舒张期是心脏松弛和充血的阶段,此时心房和心室放松,血液被充满。收缩期是心脏收缩和泵血的阶段,此时心房和心室收缩,将血液推向全身循环。

生理学问答题

生理学问答题

生理学问答题

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P4

答:内环境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房水和脑脊液等。稳态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疾病就会随之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2、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P5-6

答: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具有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等特点。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但对维持某些组织细胞功能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作用。

3、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P6-7

答:负反馈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其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如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其意义在于促使某些生理活动一旦发动,就迅速加强,直到其生理过程完成为止。如排尿、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P9-11

答:单纯扩散、易化扩散(载体、通道)、主动转运(泵)、出胞、入胞(吞噬、吞饮)等。

2、对比说出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P12-14

答: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前提是:细胞内外某些离子的分布和和浓度不平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①静息电位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细胞处于静息状态,表现为极化,主要是由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

生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生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生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1、当血流通过下列哪一部位时,血压的降落最大? ( )

A、毛细血管

B、微静脉和小静脉

C、主动脉和大动脉

D、小动脉和微动脉

E、大静脉和腔静脉

答案:D

2、唯一不存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

A、因子XII

B、因子II

C、因子I

D、因子VII

E、因子III

答案:E

3、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由哪种离子的流动造成的 ( )

A、Cl-内流

B、K+外流

C、Mg+外流

D、Na+内流

E、Ca2+内流

答案:B

4、将离体小肠置于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良好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表明小肠平滑肌( )

A、收缩性强

B、伸展性好

C、传导性好

D、有自律性

E、兴奋性高

答案:D

5、大量饮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主要是由于

A、动脉血压增高

B、血量增多

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血管紧张素Ⅱ减少

E、心钠素增多

答案:C

6、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

A、血流速度加快

B、动脉血压升高

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低

答案:D

7、通气/血流比值指的是 ( )

A、每分肺泡通气量与心输出量之比

B、肺活量与肺血流量之比

C、每分肺通气量与肺血流量之比

D、每分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之比

E、每分肺通气量与心输出量之比

答案:D

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顺应性增加

A、气道阻力减小

B、肺弹性阻力增加

C、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D、肺弹性阻力减小

E、气道阻力增加

答案:C

9、传导速度最快的是 ( )

A、心房肌

B、房室交界

C、心室肌

D、窦房结

E、浦肯野纤维

答案:E

10、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Na+和K+浓度差的维持有赖于( )

A、膜上Na-K泵的作用

生理学试题答案

生理学试题答案

生理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生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人体结构

B. 人体功能

C. 人体结构与功能

D. 人体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C

2. 下列哪个器官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A. 胰腺

B. 甲状腺

C. 肾上腺

D. 脑下垂体

答案:B

3. 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功能是()。

A. 携带氧气

B. 携带二氧化碳

C. 促进血液凝固

D. 调节血液pH值

答案:A

4. 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A. 脑干

B. 脊髓

C. 小脑

D. 大脑皮层

答案:A

5.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

A. 肌纤维

B. 肌原纤维

C. 肌球蛋白

D. 肌动蛋白

答案:B

二、填空题

1.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

答案:细胞

2.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答案:反射

3. 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的氧化分解。

答案:食物

4. 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重要激素是______。

答案:抗利尿激素

5. 人体中负责感受味觉的感受器位于______。

答案:舌头

三、判断题

1. 人体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保护身体。()

答案:正确

2. 人体中的胆固醇完全是有害物质,应该尽量避免摄入。()

答案:错误

3.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区分自身组织和外来物质。()

答案:正确

4. 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下,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

答案:正确

5.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

1. 简述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

答案:人体血液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

经主动脉流出,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最终汇集

生理学问答题

生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

1.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

2. 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3. 反应、反射和反馈的概念有何区别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比较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

2.试述钠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3.什么是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4.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

5.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

6.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不同。

7.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第三章血液

1.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不能用蒸馏水

2.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

3.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4.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什么

5.测定血沉的意义是什么

>

6.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7.血凝过程分为哪两条途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输血的原则是什么重复输同型血液时,为什么还要作交叉配血试验

第四章血液循环

1. 何谓血液循环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2. 试述评价心脏功能的指标及它们的生理意义。

3. 心脏本身是如何控制心输出量的

4. 试述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

5. 试述心肌细胞中的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

6. 试述浦肯野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及窦房结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的形成机制。

7. 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哪些

8. 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将发生什么变化

9. 什么是期前收缩为什么期前收缩后会出现代偿间歇

10.什么是正常起搏点、潜在起搏点和异位起搏点

11.窦房结是如何控制潜在起搏点的

12.试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及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生理学问答题

生理学问答题

生理学问答题40题

1.试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

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分子,它本身具有A TP酶的活性,其本质是Na+-K+依赖式ATP 酶的蛋白质。作用是能分解A TP使之释放能量,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而形成和保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其生理意义主要是: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②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③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即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势能。其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可供细胞的其它耗能过程利用,是其它许多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④钠泵活动对维持细胞内pH值和Ca++浓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⑤影响静息电位的数值。

2. 什么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1)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动作电位是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迅速发生的膜电位的一过性波动。

(2)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是在安静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其中细胞外液中的Na+、Cl-浓度比细胞内液要高;细胞内液中K+、磷酸盐离子比细胞外液多。此外,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而对其它离子的通透性极低。故K+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顺浓度梯度移向膜外,而磷酸盐离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且其它离子也不易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于是随着K+的移出,就会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的状态,即静息电位。可见,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接近于K+外流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①峰电位的形成原因:细胞受刺激时,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由于细胞膜外高Na+,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内流起吸引作用→Na+迅速内流→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但由于膜外Na+的较高浓度势能, Na+继续内移,出现超射。故峰电位的上升支是Na+快速内流造成的,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由于Na+通道激活后迅速失活,Na+电导减少;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K+通道开放,K+电导增大;在膜内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K+迅速外流。故峰电位的下降支是K+外流所致。②后电位的形成原因: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外流所致。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问答题答案

1、试述微循环的概念、组成、三条主要通路及各通路的作用。(5

分)

答:微循环指的是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典型的微循环包括七个组成部分,即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微循环的三条主要通路是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迂回通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直捷通路的作用是使血液尽快通过微循环回心,动-静脉短路的作用是调节机体散热。

2、小肠作为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优

势?(6分)

答:小肠之所以成为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因为小肠具有以下有利条件:(1)成人小肠约4-5米。它的粘膜有许多环形皱褶伸向肠腔。

皱褶上拥有大量绒毛,绒毛上又有大量微绒毛,使小肠的表面积达到同样长度的简单圆筒的表面积的600倍左右,约达200平方米,为食物的吸收提供了巨大的面积。(2)绒毛的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还有平滑肌,其中平滑肌的舒缩,可使绒毛发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也有利于吸收。(3)食物在消化道内已被消化成适合于吸收的小分子。

(4)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大约3-8小时,使营养物质

有足够的时间被吸收。

3、简述胃液的成分及作用。(6分)

答: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和粘液。

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活动提供合适的酸性环境。(2)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3)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4)随食糜进入小肠后,间接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进入小肠的盐酸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胃蛋白酶原被激活变成胃蛋白酶,后者可将蛋白质水解为饰shi和胨。内因子的作用是与VB12结合成复合物,使后者免遭肠内水解酶的破坏,并促进VB12的吸收。粘液则可保护胃粘膜免受损害。

4、血浆渗透压的正常值、组成和作用。(5分)

答:血浆渗透压的正常值为280~320mmol/L。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5、简述脊休克的概念及主要临床表现。(5分)

答: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脊髓会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的主要表现为:(1)躯体运动反射消失、骨骼肌紧张性下降。(2)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出汗反射被抑制。(4)粪尿潴留。

6、安静情况下和应急情况下,肾血流如何调节,有何生理意义?

(6分)

答:安静情况下,肾血流量主要靠肾脏的自身调节,即当血压波动在80~180mmHg时,肾血流量保持恒定,其意义主要是保证肾脏泌尿机能的正常进行。应急情况下,肾血流量主要靠神经-体液调节,控制肾血管舒缩的神经因素主要是交感神经,体液因素主要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应急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其生理意义是优先保证心、脑和活动器官的血液供应。

7、何为胆碱能神经纤维,外周哪些神经纤维属于这类神经纤维?

(5分)

答: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下列神经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1)植物性神经的节前纤维。(2)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3)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4)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8、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机理。(8分)

答: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严重缺碘。由于碘的缺乏,使甲状腺素的合成减少,导致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降低,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使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

多,促甲状腺激素有两方面的作用,它既可以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又可以促进甲状腺腺体的增生,由于碘这种原料缺乏,第一种作用无法实现,因而导致甲状腺腺体不断增生,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

9、对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停药时应注意什么?为什

么?(8分)

答:停药时应先逐渐减量,最后再停药。因为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处于高水平,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增强,使腺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ACTH的主要作用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由于其分泌量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自身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能力很弱,如果突然停药会造成血浆中糖皮质激素不足的严重后果。

10、试述抗利尿激素(ADH)的来源、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6分)

答:ADH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贮存,当机体需要时,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其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ADH的分泌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调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或(和)循环血量减少时,ADH的分泌增加;反之,亦然。

11、试述醛固酮的来源、作用和分泌的调节。(8分)

答:醛固酮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分泌,简单地说即具有“保钠排钾”作用。醛固酮的分泌受循环血量和血钠、血钾水平的调节。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血压下降。若血压低于肾脏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范围,使肾血流量减少,引起肾素分泌,后者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I、III,其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最为突出,主要是使血管收缩,同时促使醛固酮分泌。

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而血钠、血钾水平反过来又影响醛固酮的分泌,当血钠降低或(和)血钾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增多,反之,亦然。

12、何谓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8分)

答:肺换气是指肺泡内的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气体进行交换的过程。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概括如下:(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当呼吸膜的面积减小和(或)厚度增加,都使肺换气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前者常见于大面积肺切除、肺不张或肺实变等情况,后者常见于肺水肿和肺纤维化等。(2)通气/血流:指的是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是0.84,这种情况下,换气最为有效。若比值下降或升高,都将影响换气,造成机体缺氧。前者常见于慢性肺炎、支气管哮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