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版)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学案练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学案练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学案练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练案

萍乡三中:刘长风

班级小组姓名

评价:A、B、C、D、E(90、80、70、60、60分以下)

自评: 组评: 师评:

第一课时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课文《李清照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早读或课外)

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早读或课外)

1.《醉花阴》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声声慢》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

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含答案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李清照(1084—

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作品前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评价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宗。

(二)人物轶事

夫妻妙对

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

赵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已。

(一)背景链接

1.《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7 李清照词两首

一、读准字音

纱厨.

(chú) 销.魂(xiāo) 东篱.(lí) 憔.

悴(qiáo) 玉枕.(zhěn) 戚戚.(qī) 堆.

积(duī) 二、一词多义

急⎩

⎨⎧怎敌他、晚来风急.

(形容词,快,急速)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逼迫)县官急.

索租,租税从何出(《兵车行》) (副词,迫切,紧急) 道⎩⎨⎧莫道

.不销魂(动词,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名词,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

(《过秦论》)(名词,学说,思想) 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

.息(动词,保养,调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名词,将领)皮之不存,毛将.

焉附(《新序·杂事》)(副词,将要) 过⎩⎨⎧

雁过.也,正伤心(动词,经过)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动词,拜访)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名词,错误)裘马过.

世家焉(《促织》)(动词,超过) 三、词类活用

1.乍暖.还寒.

时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暗香盈.

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变暖;变寒 2.形容词作动词 充满

四、古今异义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

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请看两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目标一】 鉴赏《醉花阴》的语言与手法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是如何渲染词人的愁苦之 情的? 参考答案:“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既写 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 愁情。 2.“半夜凉初透”的凉意从何而来?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 样的作用?
4.分古今
例句
古义
今义
憔悴源自文库次第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
枯萎,凋零。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光景,状况。
形容人瘦,气色不好。 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5.积名句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016·浙江高考)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2015·四川高考) (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015·浙江高考)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2013·天津高考)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2013·山东高考)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14·江西高考)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08 1430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完成本学案。

2、认真思考,规范书写,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知识链接】

一.写作背景及简介: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李清照词两首》课后习题答案

《李清照词两首》课后习题答案

《李清照词两首》课后习题答案

一背诵这两首词,研讨下列各题.

1.《醉花阴》作于什么时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

2.仔细品味《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3.这两首词一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这两首词的主要内容,品味其中的意境,把握女词人的情思,并通过对前后期创作风格的比较,体会生活遭际对词人创作的巨大影响.

参考答案:

1.《醉花阴》写于重阳节的时候.词中作者写初秋的时候白天还很长,气候已经开始变凉,尤其是夜里会更觉得凉意袭人.这时西风不断地吹卷着窗帘,东篱边的菊花正在开放.作者是紧紧抓住初秋时候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盛开等自然现象来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的.

2.《声声慢》开头三句,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字.这七组叠字一直为词论家所盛赞,说这样连叠七字是“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的.这个开端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

境.“寻寻觅觅”表现了作者由于远离故乡,飘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她此刻已是人到晚年,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祛寒解愁,就只有苦挨着来打发这残年余岁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心情当然是极度的凄惨、悲戚的.作者用这七组叠字,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她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

[基础巩固层次 A ]

1.改正下列词句中的错别字。【导学号:32672063】

怎敌它晚来风急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

元宵佳节,融合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它”应为“他”,“壁”应为“璧”,“合”应为“和”。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养休息

B.憔悴损.损:极,甚

C.次第

..岂无风雨次第:情形,光景

D.簇带争济楚

..济楚:整齐

【解析】次第:转眼。

【答案】 C

3.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⑥/②④

【解析】①③⑥属于婉约派风格,②④⑤属于豪放派风格。

【答案】 B

4.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32672064】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重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雁过也”写北雁南飞,暗示词人也是北人,避难南下,词人见“雁过”似乎有“旧时相识”之感,因而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新人教版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第三课时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第三课时导学案(二)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第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探究体味作者情感,掌握艺术手法。

2、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陶冶自身情操。

3.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4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学习重难点】

1、诵读两首词,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风格,比较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异同。

3、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4、理解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

【学习内容】

一、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一、分析释疑

研读课文,对译课文并将加点字词解释出来

二、研读课文,对译课文并将加点字词解释出来。

寻寻觅

...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

....时候,

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

..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诵读探究:

同学们对于这首词可能比较熟悉,尝试概括词写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时间: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教案,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祐党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

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三)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三)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三)

教学参考

1208 1447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其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2、反复诵读《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体味所表达的情感。

3、探讨这两首词中共同的意象“酒”、“风”、“黄昏”、“黄花”的象征意义,并把握两首词共有的情感“愁”。

重点难点

探讨这两首词中共同的意象“酒”、“风”、“黄昏”、“黄花”的象征意义,并把握两首词共有的情感“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及工具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写的是谁?

沈谦《古今词话》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二李是婉约词杰出代表,我们来学习李易安的《李清照词两首》。

二、介绍李清照其人其词

1、前期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

通音律。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后期的李清照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词两首》考点练兵

《李清照词两首》考点练兵

《李清照词》考点练兵

《李清照词两首》考点练兵

引导语:对于知识点的考查,最好的方法是做练习题了,下面是《李清照词两首》的知识考点,大家可以来这里练兵。

1.根据诗词诵读节奏的知识,选出下面节奏划分正确的一组:()

A.①坎坎ㄧ伐檀兮,置之ㄧ河之ㄧ干兮

②山ㄧ峻高ㄧ而ㄧ蔽日兮,下ㄧ幽晦ㄧ以ㄧ多雨

③采菊ㄧ东篱ㄧ下,悠然ㄧ见ㄧ南山

④东临ㄧ碣石,以观ㄧ沧海

B.①云ㄧ青青兮ㄧ欲雨,水ㄧ澹澹兮ㄧ生烟

②好雨ㄧ知ㄧ时节,当春ㄧ乃ㄧ发生

③夜久ㄧ语声ㄧ绝,如闻ㄧ泣幽ㄧ咽

④绿树ㄧ村西ㄧ合,青山ㄧ郭外ㄧ斜

C.①却看ㄧ妻子ㄧ愁何ㄧ在,漫卷ㄧ诗书ㄧ喜欲ㄧ狂

②南朝ㄧ四百ㄧ八十ㄧ寺,多少ㄧ楼台ㄧ烟雨ㄧ中

③银瓶ㄧ乍破ㄧ水浆ㄧ迸,铁骑ㄧ突出ㄧ刀枪ㄧ鸣

④蒌蒿ㄧ满地ㄧ芦芽ㄧ短,正是ㄧ河豚ㄧ欲上ㄧ时

D.①江山ㄧ如画,一时ㄧ多少ㄧ豪杰

②元嘉ㄧ草草,封ㄧ锒居胥

③念去去ㄧ千里ㄧ烟波,暮霭ㄧ沉沉ㄧ楚天阔

④淮左ㄧ名都,竹西ㄧ佳处

2.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⑤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李清照

扬州慢柳永忆江南张志和西江月范仲淹

B.沁园春柳亚子扬州慢柳永如梦令张志和

雨霖铃姜夔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

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头李清照清平乐辛弃疾

西江月苏轼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张志和

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李清照

扬州慢姜夔渔歌子张志和西江月辛弃疾

3.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理解正确的是:()

人教版李清照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2

人教版李清照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2

人教版李清照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0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②,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③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间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④何曾专美。

(注)①晋师胜淝上;东晋以数万军队在淝水击败前秦苻坚的几十万大军,取得大胜。

②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下。③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④周雅:指《诗经·小雅》中赞颂周宣王中兴功绩的诗篇。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险难逾,人谋克壮”,指出了晋军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B.“结阵当蛇豕”,写晋军布阵对抗敌军,称赞了晋军战斗力之强。

C.“夜间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军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D.“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军之功堪比周宣王中兴之功。

2.前人评价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写“淝水之战”的用意。

3.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①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②,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导学案新人教必修4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导学案新人教必修4

《声声慢》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初步把握作者的愁情。

2. 通过解读诗歌意象来把握作品的意境,从而领悟词人国破家亡的“愁”情。

3.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词。

声声慢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乍暖/还寒③/时候,最难/将息④。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⑤/堆积,憔悴/损⑥,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⑧,怎一个/“愁”字/了得⑨!

注释:

①【声声慢】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②【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③【乍暖还(huan)寒】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

④【将息】调养,保养。

⑤【黄花】指菊花,李清照常常以黄花自比。

⑥【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这里“煞”就是“憔悴煞”的意思

⑦【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怎生,怎么、怎样。

⑧【次第】光景,状况。

⑨【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二、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

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李清照不得不和丈夫赵明诚一起离开家乡,南下逃难。不幸的是,在南下第二年,丈夫赵明诚便染上疾病去世。经历了国破家亡双重打击的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三、找一找

(一)词中表现作者心情的字是“______”,直接体现了作者这种心情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这种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抒情方式被称为“_________”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

词的背景

李清照,北宋女词人,出生于一个文化显赫的家庭。她的词文以清丽脱俗、动人凄婉著称,融汇了唐诗宋词的精华,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档将介绍李清照所创作的两首词曲《如梦令》和《如梦令》的背景及分析。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首词曲写的是几个朋友夜宿时的情景。雨下得很大,风也很大,但是他们的酒量够大就一直喝到天亮。后来,有人问他们家的卷帘人现在在哪里,他们以为问的是花园里的海棠树,就回答道:“海棠依旧”。

这首词曲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并钦佩朋友们的豁达乐观精神。同时,她也通过海棠的比喻,道出了青春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想带妆花入宫。月明箫鼓夜,皎皎空中寒。

另一首同名的词曲,描述的是女主角在宫中回忆旧友於轩师的故事。他们曾在清新的溪亭中共话心声。女主人公在观看春燕,夏蝉,秋霜,冬雪时,静静地想着於轩。她想把带妆的花赠送给当时的於轩师,并留下许多思念。然而,她那苍凉的命运,让她无法实现她的梦想。

这首词曲也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她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爱情之中美好的向往与祈盼,也传达了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鸣响。

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清照的词歌不断迎合着读者的品味和需要进行着深远的变化。她把自己的感受融进了她的词曲之中,创造出了不可复制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她的作品在诗歌史中形成了经典,经久不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答案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2.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1)理解《醉花阴》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二.学法指导

1.阅读策略:诵读法

2.思考策略:背景解读法

三、知识链接

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有《漱玉词》。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2.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3.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4.《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李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

四.自测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薄雾(báo)永昼(zhòu)重阳(chóng)纱厨(shā chú)

B. 东篱(lí)盈袖(yín)销魂(hún)瑞脑(ruì nǎo)

C. 凄惨(qī)还寒(hái)将息(jiāng)杯盏(bēi zhǎn)

D. 憔悴(cuì)堪摘(kān)了得(liǎo)梧桐(wú tóng)

2. 解释下列词语

(1)永昼:

(2)戚戚:

(3)将息:

(4)次第:

(5)怎生得黑:

3.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五.当堂训练

1.《醉花阴》这首词写出了词人的哪些愁绪?请概括一下。

2、这首词哪几句为全词最精彩之笔?请作简要分析。

3、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的朋友也认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请分析一下这个比喻的妙处。

点拨:分析词人与“黄花”的相似之处,明确词人的情感。

六、知识清单

薄雾浓云愁永.昼()怎敌他、晚来风急(

..).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大王必欲急.臣()

永.为仪则()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思维导图】

愁永昼:薄雾加浓云,瑞脑销金兽——孤独寂寞

醉花阴思行人: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思念难免闺愁

人更瘦:东篱黄昏酒,暗香销魂后——自怜愁闷

《李清照词两首》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2.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1)理解《声声慢》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法指导

1.阅读策略:诵读法

2.思考策略:背景解读法

三、知识链接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以下作者便一层层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天气忽暖忽寒,几杯淡酒哪里能抵挡住冷风的袭击,更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飘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引起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这也可以说是对开头几句的阐释和补充。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四、自测题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戚戚

..()乍.暖还.寒()()有谁堪.摘()

五、当堂训练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词人为什么强调是“旧时相识”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