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版)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7 李清照词两首一、读准字音纱厨.(chú) 销.魂(xiāo) 东篱.(lí) 憔.悴(qiáo) 玉枕.(zhěn) 戚戚.(qī) 堆.积(duī) 二、一词多义急⎩⎨⎧怎敌他、晚来风急.(形容词,快,急速)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逼迫)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兵车行》) (副词,迫切,紧急) 道⎩⎨⎧莫道.不销魂(动词,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名词,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名词,学说,思想) 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动词,保养,调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名词,将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新序·杂事》)(副词,将要) 过⎩⎨⎧雁过.也,正伤心(动词,经过)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动词,拜访)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名词,错误)裘马过.世家焉(《促织》)(动词,超过) 三、词类活用1.乍暖.还寒.时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暗香盈.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变暖;变寒 2.形容词作动词 充满四、古今异义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枯萎,凋零。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 7 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提示与建议: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感受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的变化。

【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关于李清照(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

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著有《漱玉集》。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薄.()雾重.()阳东篱.()把.()酒寻觅.()戚戚..()乍.()暖还.寒()将.()息堆.()积憔悴..()堪.()摘2.解释下列词语(1)暗香盈.袖(2)莫道不销魂..(3)凄凄惨惨戚戚..(4)乍暖还寒....时候(5)最难将息..(6)怎生..得黑(7)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名句默写(1)莫道不销魂,(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3) ,到黄昏、点点滴滴,,?§文本精要探究一、朗读两首词1.诵读指导:读《醉花阴》时语速要缓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5. 李清照词二首参考答案:第一课时课堂研读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

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

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

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批评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

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

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第二课时课堂研读1、了解词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全词今与昔,人与我,对比鲜明;工致语、寻常语,自然融会,其思想艺术深感于后辈词家。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首先是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这是贯穿全篇的。

与此同时,又用他人与“我”作对比,乐与悲作对比。

“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

在今年的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

在对比中含有反衬,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这一主题思想更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了解此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却都是哀伤的情感。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里就是用“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哀情。

这首词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有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

2、前期:由于生活比较安定,词作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多表现少女、少妇相思闺怨、离愁别恨等内容,也有描写对自然的喜爱等题材。

前期的代表作品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李清照导学案(答案)

李清照导学案(答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答案:(1)一种香料。

(2)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3)充满。

(4)寒冷萧条。

(5)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冷了起来。

(6)光景,情形。

】2、【答案:词周邦彦姜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漱玉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3、【答案:易安南宋赵明诚诗词书画别是一家闺情相思孤寂凄凉】4、【答案】B(A.薄:bó;C.将:jiānɡ;D.枕:zhěn)5、【答案】A(次第:文中指光景,状况;今指次序,依次,一个接一个地)6、【答案】 D[课文鉴赏]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瘦”字并且是词眼。

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

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

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

人物到最后才出现。

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

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2.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1)理解《醉花阴》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二.学法指导1.阅读策略:诵读法2.思考策略:背景解读法三、知识链接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

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有《漱玉词》。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

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2.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

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

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3.写作背景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7.《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导学过程】一、1、bóyínɡzhàcuìzhāi zhěn 2、A(次第:文中指光景,状况;今指次序,依次,一个接一个地) 3、李清照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易安《漱玉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4、李清照5、(略)二、2、“愁”(“薄雾浓云愁永昼”)感情基调:寂寞、忧郁。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独的愁绪。

3、“永昼”“半夜”“黄昏”(夜以继日,无休止,写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风”“黄花”(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愁永昼”(独坐)、“玉枕纱厨”(孤眠)、“把酒”(自斟),渲染空虚无聊的心情 4、“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

点出了愁的长久。

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透”——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5、东篱——藏头(“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后泛指赏菊之处。

隐去了“采菊”二字。

东篱:种有菊花的田圃。

)把酒——省略“菊花”二字,“把菊花酒”。

暗香——幽香,菊花香气。

黄花——菊花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A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B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C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四、2、“愁” 3、①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总结:七组叠字,描绘了一个心神不宁、郁郁寡欢、孤苦无依、若有所失的愁妇形象。

③酒秋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A、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学习目标 1.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会新奇的比喻和叠词的表达效果。

3.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词中营造的意境以及词中凝聚的感情。

1.字音辨识(1)玉枕.纱厨.()(2)堆.积()(3)暗香盈.袖() (4)寻觅.()(5)戚.戚() (6)乍.暖()答案(1)zhěn chú(2)duī(3)yínɡ(4)mì(5)qī(6)zhà2.词语解释(1)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戚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乍暖还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2)悲愁、哀伤的样子。

(3)调养,保养。

(4)枯萎,凋零殆尽。

(5)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6)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3.古今异义(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李清照词二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二首》导学案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点拨:联系词人前期词作《一剪梅》中的句子来理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赏析下阙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点拨:黄花即菊花,词人在《醉花阴》中曾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描写思念丈夫的闲愁,注意对比两首词的不同。)
二、合作探究
(一)赏析上片
1.具体说说词的上片的内容。(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2.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3.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4.上片小结:
(二)鉴赏下片
1.翻译下片的大意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高二必修4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必修4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背景。

【学习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难点: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解决办法:鉴赏、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阅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将理解深入化。

1、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南宋著名词人.词集有《漱玉词》.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母亲也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2、相关诗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分组探究:(1)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哪些意象?(3)两首词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谈谈你的感想?(4)同是写“愁”《醉花阴》和《声声慢》有何不同?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探究1(不同,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赵名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家庭美满。

因此词风较明快,即使写愁,也只是“闲愁”而后期因靖康之变,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又因丈夫病卒,饱受国破家亡之痛,晚年生活孤独凄苦,因此词风哀婉,凄凉。

)《醉花阴》写于前期。

李清照词两首 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 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读赏析,体会诗歌语言美,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二、过程和方法先知其人,再品其诗。

先整体感知,再细细品味,通过炼字炼句和意象分析法,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增强诗词鉴赏能力【学习重点】把握作者情感,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学习难点】通过炼字炼句及意象分析法,品味诗词的语言,体会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习方法】诵读品悟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入新课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写的是谁?李是婉约词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易安的《李清照词两首》。

二、介绍李清照其人其词1.前期的李清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通音律。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

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后期的李清照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3.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

李清照词二首复习导学案

李清照词二首复习导学案

李清照词二首复习导学案制作人:崔建勇审核人:刘庆忠一、名句默写:1.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

东篱把酒黄昏后, 。

,人比黄花瘦。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三杯两盏淡酒,、?雁过也,正伤心,。

满地黄花堆积。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这次第, !二、填空:2.《醉花阴》描写借酒浇愁的词句是"_______ ,"。

以花喻人的词句是" ,,"。

3.《声声慢》中开头的叠字句是"_ ,_ ,_ "。

中间是"_ __,__ ____、___ _"。

4.《醉花阴》点出词眼的词句是"____ __"。

《声声慢》点出词眼的词句是"__ ___,___ ___"。

5、对《醉花阴》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中写愁的手法为“移情于景”,这种“愁”是女子思夫之愁。

写的是大清早刚起床,发现天气阴沉沉的,作者便坐在那雕着兽形的香炉旁,看着慢慢燃着的瑞脑香来消磨一天难熬的时光,一种无可宣泄的孤寂之感、相思愁绪也便从这些景语中浮离出来。

B.“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写作者睡在碧纱帐里,枕着玉制的枕头,半夜突然感到有点凉了。

这淡淡的叙述,不假修饰,明白如话,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悠悠思夫情,为了传神地写出思念丈夫不能入睡的神态,却假言托词天气“凉”,何其凄婉,又何其淡泊!C.“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

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销魂”带动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的警句来。

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

D.从本词提供的信息看,写离愁有三个切入点:“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但后两个却被词人邀来后,略事提醒,又旋即推掉了,紧紧抓住重阳佳节这个特定日子来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8 李清照词两首 2 六中王伟《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高一语文编写人:王伟【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风格,比较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异同。

【目标难点】1、诵读两首词,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理解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学法指导】诵读法,背景解读法【资料链接】公元1084年出生的李清照,距今快一千年了,但我们对她一点都不感到陌生。

她天生丽质犹如一朵带露的花,美丽的双眸总是渗满迷人的清泪;她娇花照水好像一弯遮云的月,妩媚的面庞总是挂着深沉的愁绪。

曹雪芹笔下同样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资格和她媲美,但林黛玉只是儿女情长的女儿愁,太单一也太狭隘。

李清照为爱情而愁,为婚姻而愁,为家国而愁,为民族而愁。

她像一缕带香的风,越过历史的时空朝我们款款走来,走进人们空旷而幽深的心灵;她又像一片轻盈的云,隔着岁月的清流离我们盈盈远去,可永远也走不出人们追随的视线。

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

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有《漱玉词》。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

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背景信息《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

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

【最新推荐】李清照,答案word版本 (7页)

【最新推荐】李清照,答案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李清照,答案篇一:李清照导学案(答案)《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答案:(1)一种香料。

(2)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3)充满。

(4)寒冷萧条。

(5)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冷了起来。

(6)光景,情形。

】2、【答案:词周邦彦姜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漱玉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3、【答案:易安南宋赵明诚诗词书画别是一家闺情相思孤寂凄凉】4、【答案】 B(A.薄:bó;C.将:jiānɡ;D.枕:zhěn)5、【答案】 A(次第:文中指光景,状况;今指次序,依次,一个接一个地)6、【答案】 D[课文鉴赏]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瘦”字并且是词眼。

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

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

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晨读在线】孤雁儿李清照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③。

注:①藤床纸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

纸帐,亦名梅花纸帐。

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

②“吹箫人去”: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见《列仙传》。

(1)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最少指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

(4分)答案:(1)《孤雁儿》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自己的凄冷孤苦之情,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孤雁儿》①以哀景衬哀情,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②“伴我情怀如水”一句,用比喻手法,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③衬托,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

④用典,两处用典,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表达了深重的哀思。

(或答借景抒情等均可给分) 【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教师用

李清照教师用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第一课时醉花阴【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一)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

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

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的。

3.词中哪些字能体现出来作者的愁的?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李清照词二首复习导学案答案

李清照词二首复习导学案答案

李清照词二首复习导学案答案
1、提示:本题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而是要求把理解和记忆结合,在记忆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答案:1.略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D
二、问题探究:
1.“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 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龙脑香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个字:愁!
4、“寻寻觅觅”叙写精神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的身世,漂零、孤寂、悲伤、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5.、雁、黄花、梧桐、雨等意象,表现了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6、《醉》主要写伤春悲秋,伤离怨别。

《声》中不是生离之短暂,而是死别之永恒;不是暂时的空虚,而是长久的寂寞。

而且,丧夫之痛与国家残破、故土难回的深切哀愁凝聚交织,沉痛无比。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6月10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6月10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课前检测【答案:周邦彦姜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易安《漱玉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预设问题答案整体感知1.这两首词的中心句(词眼)分别是哪句?《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醉花阴》——孤独寂寞(轻);《声声慢》——凄惨悲凉(重)。

1、上片:重阳思亲而不得下片:2、重阳佳节(“佳节又重阳”);天气转凉(“半夜凉初透”),秋风渐起(“帘卷西风”),喝菊花酒(“东篱把酒”),观赏菊花(“人比黄花瘦”)。

3、明确:“永昼”;“半夜”;“黄昏”。

“愁”——“凉”——“消魂”,程度不断加深;说明对丈夫的思念不断加深4、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

“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

“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

“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5、“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

“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6、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7、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李清照词二首》精品导 精品学案(含答案解析)

《李清照词二首》精品导 精品学案(含答案解析)

◆15李清照词二首不要对他说不行美国洛杉矶道奇棒球队领队汤米·拉索达谈怎样应付状态不好的球员,他说:我记得有个球员来问我:“干吗不派我上场?”要是我对他说“小伙子,不派你上场是因为你这不行,那也做不好”,这对他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对他说不行,而对他说:“小伙子,我现在派上场的是本队最好的球员,也许明天你也是其中之一。

”微感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赏读:人总是要死的,但为国捐躯,光照史册,那么虽死犹生。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赏读:男儿何不佩挂刀剑从戎,为国家平定被割据的五十州。

抒发了为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赏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

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一、作者视窗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作品有《漱玉词》等。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夏日绝句》等。

二、写作背景《鹧鸪天·桂花》:北宋末年受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

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研究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

他们忘名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特定情怀的反映,是一种寄寓和隐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2.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1)理解《醉花阴》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二.学法指导1.阅读策略:诵读法2.思考策略:背景解读法三、知识链接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

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有《漱玉词》。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

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2.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

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

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3.写作背景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4.《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

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

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李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

四.自测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 薄雾(báo)永昼(zhòu)重阳(chóng)纱厨(shā chú)B. 东篱(lí)盈袖(yín)销魂(hún)瑞脑(ruì nǎo)C. 凄惨(qī)还寒(hái)将息(jiāng)杯盏(bēi zhǎn)D. 憔悴(cuì)堪摘(kān)了得(liǎo)梧桐(wú tóng)2. 解释下列词语(1)永昼:(2)戚戚:(3)将息:(4)次第:(5)怎生得黑:3.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

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五.当堂训练1.《醉花阴》这首词写出了词人的哪些愁绪?请概括一下。

2、这首词哪几句为全词最精彩之笔?请作简要分析。

3、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的朋友也认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请分析一下这个比喻的妙处。

点拨:分析词人与“黄花”的相似之处,明确词人的情感。

六、知识清单薄雾浓云愁永.昼()怎敌他、晚来风急(..).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大王必欲急.臣()永.为仪则()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思维导图】愁永昼:薄雾加浓云,瑞脑销金兽——孤独寂寞醉花阴思行人: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思念难免闺愁人更瘦:东篱黄昏酒,暗香销魂后——自怜愁闷《李清照词两首》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2.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1)理解《声声慢》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法指导1.阅读策略:诵读法2.思考策略:背景解读法三、知识链接《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

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

“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

“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

“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

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以下作者便一层层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

天气忽暖忽寒,几杯淡酒哪里能抵挡住冷风的袭击,更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

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

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飘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引起她伤心的原因。

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

这也可以说是对开头几句的阐释和补充。

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

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

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四、自测题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戚戚..()乍.暖还.寒()()有谁堪.摘()五、当堂训练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

词人为什么强调是“旧时相识”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有什么作用这几句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六、知识清单【思维导图】冷清:黄花堆积,黄昏细雨,点点滴滴颠沛之苦声声慢凄惨: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憔悴不堪丧夫之痛忧戚:雁过伤心,怎敌风急,怎生得黑亡国之恨【整体感知】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的灾难与不幸。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反映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请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第一课时答案自测题: 1. D ,A 薄雾 bò、B 盈袖(yíng)、C 还寒(huán)2. (1)永昼:漫长的白天;(2)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3)将息:调养、保养;(4)次第:光景、状况;(5)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

怎生,怎么、怎样。

3.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

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当堂训练:1、《醉花阴》这首词写出了词人的哪些愁绪?请概括一下。

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不在,夜晚难眠,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老,此三愁也。

2、这首词哪几句为全词最精彩之笔?请作简要分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全词最精彩之笔。

“莫道”一句直接对“东篱把酒”而言,使“人比黄花瘦”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而且极有情思;“帘卷西风”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做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3、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的朋友也认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请分析一下这个比喻的妙处。

点拨:分析词人与“黄花”的相似之处,明确词人的情感。

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比较确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表达是时摒绝浮花浪蕊,而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也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逸韵。

第二课时答案:自测题:戚戚..(qī)乍.暖还.寒(zhà)(huán )有谁堪.摘(kān)当堂训练: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

此人为什么强调是“旧时相识”表现的是坐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正在酒后感到寒气袭人之时,最让她伤心的是又见到了飞过的鸿雁,而这南来的大雁,却是当年在北方的旧相识!作者这时是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只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以烘托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点点滴滴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像打在自己心上,是那么强烈的敲击着、震撼着作者的心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