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约集约用地方法的研究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措施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措施引言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需要采取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措施,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集约利用土地的措施推行土地整理和规划土地整理和规划是一种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
通过土地整理和规划,可以合理划分土地用途,统筹安排土地开发和利用。
例如,将农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区域,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将工业区和居民区分开,避免不同用途间的相互干扰,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发展高效农业技术农业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发展高效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利用效率。
例如,推广精细化农作物种植技术,采用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措施,减少对土地的浪费;利用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城市土地更新和再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是宝贵而有限的,因此,加强城市土地的更新和再利用至关重要。
城市土地更新是指通过改造和重建老旧地区,挖潜土地资源的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例如,将废弃工厂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将老旧住宅区改造为新型居住区,实现土地资源的再利用。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区域内,一些具有相关产业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产业群体。
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通过将相关产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例如,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多个企业可以共享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协作,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增加附加值。
经济与环境影响经济影响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
这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发展高效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的收入;加强城市土地更新和再利用可以激发城市经济的活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集约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集约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序言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急剧膨胀,建设用地供需缺口极大,稀缺性更为突出。
一方面土地资源需求巨大,而城市存量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现象突出,农村土地利用浪费更是明显;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两者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乡土地引起了理论界、规划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评述,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
二、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定性研究(一)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1.基本定义节约集约用地,笼统的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
节约集约用地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用地都要尽量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既要防止低效,也要防止高强度引起社会问题[1]。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集约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集约”和“粗放”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集约经营原指农业土地的一种经营方式,后引申到其它领域,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讲求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
粗放经营是集约经营的对称,是一种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强调外延扩散,牺牲效率的落后经营管理方式。
由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化的方向转化,不仅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我国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两个方面。
节约集约用地可行性分析
节约集约用地可行性分析节约集约用地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规划原则,旨在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在城市化进程中,用地资源的限制越来越严重,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用地成为各级政府和城市规划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节约集约用地的意义、可行性分析方法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节约集约用地的意义在于优化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城市空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能够减少用地浪费和过度建设,优化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节约集约用地还能够避免因大规模占用土地资源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节约集约用地还有助于提高城市人口和资源的集聚效益,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其次,在进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可行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市场因素、技术条件、政府政策等多个因素。
首先,通过对土地市场的研究,了解土地供需关系、土地价格水平以及土地流转机制等因素,可以评估节约集约用地的市场需求和潜在效益。
其次,在技术条件方面,需要评估当前的城市建设技术水平和可行性,确定可行的节约集约用地技术和手段。
此外,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是进行节约集约用地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方面,政府在土地保护、规划、执法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能够有效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
在城市规划中,节约集约用地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推动城市更新、节约土地资源等方式具体实施。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划定城市功能区、控制城市扩张边界,避免城市无序扩张和大规模的占地用地,实现用地的集约化。
其次,通过推动城市更新来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对老旧工业区、城市破败地区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实现土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开发,提升土地使用效益。
再次,推行节约土地资源的措施。
例如,鼓励高层建筑、绿色建筑和集中用地等方式,减少单位建筑面积所需的地块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关于节约集约用地方法的研究
关于节约集约用地方法的研究一、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其表现为城市数量的不断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造成耕地面积的锐减。
同时,大多数城市的发展采用的是粗放式的外延扩张模式,盲目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忽视城市内部土地的集约利用。
因此,无论是从保护耕地资源,还是从城市发展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来看,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都非常重要。
二、节约集约用地的含义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三、我国研究现状随着我国相关研究的兴起,学者们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构建了基于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城市土地资源集化配置模式,指出土地置换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并对产业用地置换做了初步研究。
同时立足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土地利用集约化的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现为从劳动力资本型集约到资本技术型集约,再到结构型集约,最后随着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城乡融合,土地利用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生态型集约的发展过程。
部分学者引入城市可持续发理论,探讨城市士地可持续利用与集约利用关系,研究指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发展观是城市土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与依据,城市土地利用既要求节约用地,追求士地产出效益,又要注重土地力的适度和可持续挖掘,应避免矫枉过正造成城市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
措施 节约集约用地
措施节约集约用地概述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是有限的资源。
为了解决土地紧张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需要采取措施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来节约和集约用地。
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合理控制土地使用强度,防止滥用和浪费土地资源。
•建立土地利用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并评估土地利用效益,为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促进土地利用的多元化和综合化•提倡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共存,如将工业园区与居住区、商业区相结合,实现用地的集约利用,减少用地面积。
•倡导土地多功能利用,如在农田上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兼顾农业生产和能源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3. 推进土地节约用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展土地节约用地技术的研发,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推广应用土地节约用地技术,鼓励使用集约化的建筑设计,如小户型住宅、高密度住宅,减少土地浪费。
4.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土地整理和再开发,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如鼓励开展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支持发展创新型农业和城市农业,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5. 加强土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意识的培养•加强土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侵占和破坏土地资源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强土地资源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土地节约用地的认识和意识。
•强化土地节约用地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土地资源的浪费行为。
6.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安排生态保护用地和生态修复用地。
•控制恶化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防止土地污染和生态破坏。
•倡导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实现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结论节约集约用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设想和建议
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设想和建议一、思路设想和建议(一)科学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和前提。
在永仁县内深入调研、超前预测、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永仁县要制定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4-2024年)》、《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等一系列土地利用规划,把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作为刚性要求,分别针对县城、村镇、工业园区的用地特征,按照“三集中”用地模式(居民向社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统筹规划,前瞻引导,实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发展目标。
(二)增强规划的调节作用。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注重衔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永仁县要科学编制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县起建设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实现土地保护“多规合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向时间要土地,要定期深入开展闲置、空闲、低效利用、未利用土地调查工作,详细掌握存量土地具体情况,绘制存量土地现状图,并分区位、面积、权属性质等登记造册,建成数据库,为存量土地挖潜利用提供依据。
对土地出让或划拨后一年未动工建设的,征收土地出让或划拨价款20%的土地闲置费,并责令限期开工建设。
对土地闲置满2年的,依法予以收回。
(四)向项目要土地,结合永仁县产业特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将产业分为鼓励、允许、禁止、淘汰四类。
在项目引进上,从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转变,发挥用地计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优先保障低污染、高产出等鼓励项目的用地需求,利用存量土地或租赁标准厂房满足允许类项目用地,禁止类、淘汰类项目一律不安排用地计划。
(五)日常监管制度化。
立足及时有效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以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出台有关土地管理的《共同责任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国土资源、乡镇和有关部门联合监管的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确保将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压力和挑战。
如果不能有效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就将会给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和方法,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和环境功能土地不仅是经济资源,也是生态资源。
土地生态系统对于生产生态物质、维持水循环、适宜气候、控制氧气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土地草地生态、森林生态和湿地生态等的保护需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2.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稳定土地利用规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对于增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此,保持城市和乡村之间农产品、原材料等的平衡来源,改善农村居民和农民的生产与生活。
3. 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土地利用不仅是国际社会对于自然环境的和治理理念的主流,同时也是新领域对于生态文明发展和建设的创新成果。
以此,实现资源利用优化、生产能力提升和社会资源效益提高等,为未来人群保留资源。
1. 实施土地利用整理土地利用整理是利用整理技术,对土地进行分类、整合、规划和开发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整理合并不必要的地块,拓展土地利用规模;通过整地改善,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规划调整,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 推行节约用地战略节约用地战略是在确保生态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减少用地面积。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地下室、高层建筑、地上公共设施共享等。
3. 推行土地流转和产业集群土地流转是指把土地的经营权或使用权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行为。
实行土地流转,可以使地理位置相近、资源能够共享的农户、企业或居民进行联合开发,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和资源优化。
4. 加强土地监管加强土地监管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之一。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日益凸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及必要性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但是它是有限的,无法无限制地增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土地资源的紧缺性变得愈发显著,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土地的消耗主要来自于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生产等,这些活动都在加速土地的消耗和破坏,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使用的浪费和盲目开发,从而减缓土地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也能够提高土地资产的价值,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1.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实现,包括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等。
在国土规划中,要严格控制土地资源利用总量,合理划定各类用地功能区,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避免土地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城市规划要科学设置城市用地布局,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农村规划要科学规划农村用地,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同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耕地、林地、水域等重要土地资源的保护,禁止盲目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和自然特征。
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监管,整合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3. 推动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通过整合城乡土地资源, 强化土地功能的协调性和集约性,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浅谈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浅谈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强化用地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做好结合文章,科学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
关键词:节约节约;利用;土地;措施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近年来,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制止浪费和粗放利用土地,珍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土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集约用地就是提高每宗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比,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一、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首先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让闲置土地无处藏身。
然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主要对城市内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置土地进行疏理,找准分析原因,提出每一块地的处置方案,推动整体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
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实际情况,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又考虑历史因素,本着重在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使闲置土地充分发挥出土地效益。
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
全面掌握城镇和开发区存量土地面积、类型、用途、权属与分布等状况,开展城市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定盘活存量土地的实施方案和积极稳妥的政策措施,促进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
凡利用城镇存量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制订鼓励政策。
对申请增资扩建的用地单位,要优先使用已有的建设用地,在核定供地面积时,要将已使用土地与新申请的用地数量一并计算,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当代社会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从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析。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面临限量化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因此节约利用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若不加以节约利用,将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度浪费,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
通过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的多功能性利用,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生态环境、能源等多方面的需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土地的价值逐渐提高。
通过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生产要素,提升土地的产出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严格控制城市土地的扩张。
城市化进程中常常伴随着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要注重合理布局,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尽量避免过度开发。
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
农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承载体之一,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产出率。
可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旅游等方式,提高农村土地的价值,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要推动土地资源的跨界整合利用。
土地资源的利用常常受到行政区划限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因此需要加强跨界整合,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可通过推行“一区一策”、建立土地资源整合机制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也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
要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土地是任何发展的基础,其资源的集约利用将能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
1.优势利用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土地资源的优势利用是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优势利用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绿色利用效益。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开发,可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从而提高经济增长。
2.节约集约利用有助于改善生存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变得尤其重要。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合理化、集约化以及高效化可有效减少土地的污染和破坏。
同时,还可以将荒地和废弃土地转换为生产力,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降低生活成本。
3.节约集约利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效的土地利用成为关键的一环。
只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才能使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高效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规划的实施需要考虑土地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性、可操作性等因素。
同时,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增长、城市发展以及资源利用的需要,使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化。
2.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优化空间布局、整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
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合理的建设规模、布局优先顺序、资源利用等,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
整合用地,使得多种功能的土地协同利用,达到高效益。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优化农业用地和城市用地、开发土地建设回收系统,推进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3.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基础。
关于推进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推进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研究与思考摘要:国土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是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当前我国土地利用问题上产生的问题较多,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民忽视土地生态价值,进而出现了生态问题。
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了土地利用中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问题的基本表现,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回答了在开发和利用土地问题上如何重视土地资源价值的对策,切实搞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推进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研究与思考一、当前土地利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表现第一,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成因。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实质上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一对矛盾统—体,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宰体,生态系统类型在土地利用中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各类、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及导致了各种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由于土地开发利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土地的生态价值,很多土地类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出现了生态问题。
所以忽视土地生态价值是土地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
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
在工业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其分布广、资金技术缺乏,大量污染物质随“三废”排入河流、农田。
2、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耕地减少的原因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所致。
另—类则是非农业建设占地所造成的耕地永久性流失,特别是很多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民失地严重,比如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等。
3、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
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比例不合理,而且表现在行业内部不合理,有限土地不能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土地资源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必要性和方法两个方面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分析。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土地的使用寿命,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降低环境压力。
过度开发和浪费土地资源会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而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减少土地开垦、减少土地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态系统的压力。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的多样化功能。
可以将农田用地转为工业用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同时保证农业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一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
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
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明确土地用途,合理布局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管理,监管土地使用行为,保护农田、森林和生态环境,防止乱占乱用土地。
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田的灌溉水平,减少土地灌溉的浪费,提高农田的产出。
加强节水农业的推广,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
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
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减少农地占用,同时节约人力资源。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加强土壤保育工作,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产能力。
加强退耕还林还湿、草原生态保护等工作,保护和恢复土地资源,有效减缓土地资源的消耗。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浅谈如何节约集约用地
2 6 6 ・
பைடு நூலகம்
管 理科 学
浅谈如何节约集约 用地
张 悦 董廷 慧
( 齐 齐哈 尔市龙 江县 国土 资 源局 , 黑 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6 1 0 0 0 )
摘 要: 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 城市用地面积越 来越 紧张 , 经济的发展 与土地 资源的 需求 已经成为社会 的主要 矛盾之一 。再加 E A  ̄ 4 J ' J 在建设过程 中对 于土地的粗放 利用、 土地 闲置等现 象非 常严重 , 这就要求 国家制定相 关法律 法规 来节约集约 用地 , 提 高人们 的用 地意识 , 在促进经济增 长的基础上充分利 用土地资源。本文就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进行 分析 , 以供参 考。 关键词: 土地管理 ; 节约 ; 集约用地
_
国土资源是一个 国家与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 物质基础。 是夯实耕地保护管理制度基础 。完善耕地保 护相 关制度 , 明 乡、 村、 农户各级耕地保护责任 , 制定耕地保护具体实施 办法 , 但是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 中 , 随着城市建设 的不 断发展 , 人们在建设 确县 、 与活动过程中大量利用土地资源 ,导致土地资源越来越趋于紧张 , 保证耕地 保护工作“ 有人管 、 有 人做” , 形成富有实 效的耕地保 护长 这就给人均 占有面积不大的 中国带来 了更大的压力 。 经济的发展与 效管理机制 。二是重点做好基本农 田保护工作 。 重点抓好基本农 田 土地 资源 的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 国土资源部提 保护示 范区建设 , 建立基本农 田保 护 目标 责任考核机制 , 明确政府 出, 要不断完善 土地 调控政策与机制 , 建设并完善节 约集约用地机 把手 ” 负总责 的具体 内容 , 制定 行之有效的 目 标责任 考核办法 。 是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政 策宣传。充分利用报 纸 、 广播 、 电视等媒 制, 通过转 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 1 节 约集 约 用 地 的 重 要 意义 体, 广泛宣传耕地保护 , 尤其是基 本农 田保 护的相关政策 , 用一些群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 中, 我国经济 、 科技都得到 了飞跃 的发展 , 此 众喜 闻乐见的“ 明 白卡” 、 “ 一张纸” 等方式 , 提高干部群众耕 地保护 时土地资源也逐渐趋于 紧张 , 人均 占有 面积越来越小 , 这就要求 我 的 自觉性 和主动意识 。 们在实际工作 中加强土地 资源 的管 理 , 优化 土地利用架构 , 充分 发 3 . 3盘活存量挖潜力 , 全力做好执法监察 挥土地资源 的利用价值 ,节约 集约用地不仅能够转 变经济发 展方 是要注重 旧城镇 、 旧村庄 、 旧厂房改造 , 从存量 上找增量 , 向 式, 推 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 还能够解决土地利用 与经济发展 之间的 效益要空 间 , 提升传统 产业 , 淘汰落后 产能 ; 加大 闲置土地 处置力 矛盾 , 使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度, 鼓励新上项 目通过兼并 、 收购 、 转让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进 2 节 约 集 约 用地 存 在 的 问题 及原 因 行开发建设 , 或 由政府通过收 回 、 收购 的方式纳人土地储备库 、 重新 通过长期实践证明 , 在节约集约用地过程 中遇到 以下问题 : ( 1 ) 供应土地 , 从而积极盘活破产 、 停产企业 的土地 ; 向空间要土 地 , 发 我国还没有完全树立土地 国情意识 以及解决集约用地方 面的意识 , 展立体用地 , 充分利用 “ 地上 ” 和“ 地 下” 空间, 实行 “ 零增地招 商” 搂 再加上土地执法机构没有落实好 工作 , 导致人们在生产与生活过程 宇经济等做法 , 积极 鼓励建设 多层标准建筑 , 提高单位土地容积率 。 中闲置大量土地 , 建设用地过于粗放等现象 ; ( 2 ) 国家及政府相关部 二是要坚 持节约集约用地 、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 规用地行 为。健全 门并没有制定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条约 ; ( 3 )规划局并没有对 和完善土地 执法 监察体系 , 认 真履行执法监察 职责 , 落实土地执法 整个 区域进行合理规 划 , 导致各地 的布局不合理 , 浪费 大量 土地资 动态巡查责任制 度 , 健全 联舍查案协调机制 , 保证 土地开发利 用的 源; ( 4 ) 被 限制 的土地过于分散 , 规划局无法将其统一规划 ; ( 5 ) 我 国 依法有序进行 。 j 三 是要建立信息 、 化 的动态监测体系 , 及时评测土地 在土地整理置换方 面还没有建立健全的法律规定 , 导致相关部 门无 利用效益 , 及 时发现 土地集约化利用 的薄 弱环 节 , 改进和调整 土地 法对土地资 源严格 管理 ; 6 ) 我 国市 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健 全 , 还无法 利用方式 , 加强对 土地使用情况 的监督 , 对土地撂 荒和擅 自改 变用 通过市场机制来规范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 途者进行严厉惩罚 , 征收高额 土地 占用税 ; 强化社会舆论 监督 , 邀请 在实际工作 中, 土地 资源 出现粗放利用 以及被 闲置等现象并不 社会各 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 , 广泛接受群 众举 报 , 以共 同推进 土地 是短期形成的 , 而是一个 漫长 的过程 , 是 由于社会经济而导致的 , 出 执 法 监 察 工 作 。 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由于经济增 长方式过于粗放。 其原因体现 结束语 在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地方政府为 了获取更多 的利益 , 知识追求土 总之, 推行 节约集 约用 地 , 是一 项长期 的研 究课题 , 它需 要政 地 收益来促 进社会经济 的发展 ; 第二 , 地方政府并没有 对区域 的提 府 、 企业甚 至全社会共同去探索和实践 。 对 于企业而言 , 最直接 的贡 地进行 合理的规划 , 即使规划 , 也无法对节约集约用 地起到指导作 献就是节能降耗 , 提高资源利用率 ; 对 于政府 而言 , 就是深入学 习实 用; 第三, 地方政府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建立健全 的配置机制 , 进 践科学 发展观 , 贯彻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严格 土地管理 的决定》 , 而造 成市场机制污垢完善 , 最终导致建设用地 的成果过低 , 土地流 落实 “ 十分珍惜 和合 理利用土地 、 切实保护耕 地” 的基本国策 , 坚持 转 的门槛越来越高。除了上述 几种原 因之外 , 我国没有建 立健 全的 开源 与节流并举 ,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观念 , 优化 土地 资源配置 , 引导 建设项 目标准体系 、 涉及范同过小 、 没有相关 的法律政策等 , 导致 集 企业实现土地利用方式 的根本转变 。 约用地存在着各种问题 。 参考文献
当前形势下怎样实行节约集约用地论文
浅谈当前形势下如何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与此同时,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闲置以及废弃等现象严重,节约集约用地程度还很不够,基层合法合规用地意识淡薄,随意承诺用地现象严重。
国土资源部提出要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完善土地调控政策和机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土地管理节约集约用地问题和原因笔者就当前节约集约用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粗浅的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1.节约集约用地意义何在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通过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实施节约集约用地,不但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土地制约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机制、新方法,为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羸开创新的道路。
2.节约集约用地中存在哪些问题及原因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在实行节约集约用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土地国情意识、节约集约和依法用地意识尚未全面树立,加之土地执法监察还不到位,导致乱占滥用土地,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闲置以及废弃和耕地撂荒等现象并存;二是节约集约土地相关机制还不完善;三是建设用地规划不够科学,执行不够严格,各类用地布局不够合理,利用结构不够协调;四是闲置土地分布散乱,盘活存量难;五是土地整理置换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六是市场不健全,通过市场机制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需耍进一步规范。
土地利用粗放和闲置浪费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谈谈节约和集约用地
谈谈节约和集约用地范俊明经济学认为,一切经济问题都是由稀缺性引起的。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面临一对矛盾,一方面感到可利用的资源稀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能充分利用稀缺资源,难免有浪费资源的现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生活和劳动场所,其中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最重要物质——粮食,只能来自于土地。
土地数量有限、位置固定、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土地满足人类需求的稀缺性。
如何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课题。
土地的稀缺性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70%是山地,人均耕地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截止2004年,全国有13亿多人口,耕地只有18.51亿亩,其中,基本农田16亿亩。
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已有666个县(含县级行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
与加拿大的人均耕地1700多亩、澳大利亚的人均耕地1600多亩、美国的人均耕地800多亩相比,我们的人均耕地资源确实少得可怜。
我们利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既是中国创造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上必须实行节约和集约用地原则。
为加强土地管理,早在1986年国家就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于1998年通过立法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作出规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200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随后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围绕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集约用地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探索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节约用地促进经济发展道路。
浅谈节约集约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措施
浅谈节约集约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措施浅谈节约集约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措施摘要: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分析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指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改善措施及对策建议。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设用地;节约集约;供地1前言土地是各项建设用地能否顺利落地的前提,我们必须要拓宽视野,创新思路,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现行土地管理政策,积极破解建设用地这一难题。
2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及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城市建设用地以粗放型用地为主,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不深、思想意识不强、土地闲置;二是土地利用率、容积率不高、工业企业厂房以单层厂房为主、企业布局分散、部分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过低;三是土地市场优化配置还有待加强;四是违法乱占滥用土地行为时有发生、土地浪费严重等现象。
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措施(1)认真做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
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控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保护基本农田、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质量,确保规划期限内重点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
编制出符合实际需要,可操作性强的各级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加强土地年度计划管理,严格土地供应政策。
一是每年制定储备和出让土地计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限制类项目控制供地数量、对鼓励类项目优先供地,鼓励建设标准厂房。
二是加强国有企事业单位土地资产的管理,对其划拨土地处置时均纳入政府收购储备土地后,再盘活出让。
对出让地块严格执行招、拍、挂,明确出让年限、土地用途、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和投资强度等,有力地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
探索如何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措施
一
画
施 堡 器
是要注 重旧城镇 、 旧村庄 、 旧厂房改 造 , 从存 量上找增 量 ,
及政府 相关部 门并没 有制定 关于节 约集约 用地 的相关 条约 ; 三 向效益要空间 , 提升传统产业 , 淘汰落后产能 ; 加大 闲置土地处置
证 土地 资 源利用 的合 理性 ,就需 要 我们 对 总体 规划 进行 全 方 位 管理 , 从 而节 约集 约用地 。三 是认 真执行 总体规 划 。土地 资
昌点 L
= { 暑 = { } =
通过 长期 实践证 明 , 在节 约集约 用地过 源 合 理利 用 的规 划 是 国家 针 对某 一 个 区域 而实 施 的政 策 , 也
程 中遇 到以下 问题 : 一是我 国还没有 完全树 就 是说 , 将过 去在 土地 资源 计划 外 的土地 变成计 划 内 的土地 , 立 土 地 国情意 识 以及 解决 集 约用 地方 面 的 通 过 土地 资源 的合理 利用 而获得 上 级部 门 的审核 ,从而 有效 意识, 再加上土地执法机构没有落实好工 的节约集 约用 地 。
是规划局并 没有 对整个 区域进 行合理规划 ,导致各地 的布局不 力度 , 鼓励新上项 目通过兼并 、 收购 、 转让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合理 , 浪 费大量 土地资 源 ; 四是被 限制 的土地过 于分散 , 规 划局 并进行开 发建 设 , 或由政府通过收 回 、 收购的方式纳入 土地储备 无法将其统一规 划 ;五是我 国在土地整理 置换方面还没 有建立 库 、 重新供应土地 , 从而积极 盘活破产 、 停产企业 的土地 , 向空 间 健全的法律规定 , 导致相 关部门无法对 土地资源严 格管理 ; 六是 要土地 , 发展立体用地 , 充分利用 “ 地上 ” 和“ 地下 ” 空间 , 实行 “ 零 我 国市场经济体 制仍不够健全 ,还无法通过 市场机制来 规范土 增地招商” 搂宇经济等做法 , 积极鼓励建设 多层标 准建 筑 , 提高单 地资源 的合理使 用。 位土地容积率。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研究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研究**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研究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保护土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地根紧缩,加之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使原本就十分紧张的用地矛盾更加突出:重点项目、公益事业、小城镇建设……每个项目都在“挤”有限的用地指标。
如何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来化解土地供应“瓶颈”制约,成了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就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土地175.4322万亩。
其利用状况为:农用地120.4505万亩,其中耕地100.3997万亩、林地0.1万亩、园地1.724万亩;建设用地37.0281万亩;未利用地17.9536万亩,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8.7%、21.1%和10.2%。
人均占有耕地0.83亩,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显示,2020年至2020年,国家分配**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为25408.8亩,平均每年仅有2540亩规划建设用地指标。
近几年,**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在4000亩左右,有限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显然不能满足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需求。
近几年国家下达**的年度耕地转用计划仅700亩左右,与**每年的实际用地相比,缺口在3000亩以上。
自2020年以来,省国土厅采取了一系列压控措施,如提高供地门槛,点供和单独选址指标重点安排省以上核准项目;压缩挂钩规模,全省挂钩周转指标由8万亩下调至3万亩等。
土地上争难度加大,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做法近年来,**以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为契机,围绕“节约集约保发展,创新机制促转型”创建主题,积极探索适合地域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新机制,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五坚持、五依靠”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研究
产能经济34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研究赵 涛 白城市土地整理中心摘要: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而土地不是可再生资源,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我国的耕地资源更是逐渐减少,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现在不重视节约集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那么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目前,我国在利用土地资源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践中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
本文将从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办法。
关键词: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必要性;方法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6-0341-01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耕地资源短缺是最大的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多数土地都投入到城市化的建设中去了,但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是土地的浪费和资源的逐渐减少。
从严格意义上讲,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工程在投入建设时都要尽量少占或者不占耕地,而集约用地是需要每个建筑用地提高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从而提高其集约化程度,另外,还需要调整、配合以便可以合理的安排土地的利用率,从而也提高了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只有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向前,让资源利用不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一)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早期,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规划比较落后,无规划的开发使得土地被消耗得很严重,由于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制约,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很难再继续下去了,大力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
2019 年8 月13 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修改后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严格的土地资源利用制度既可以更好的保护耕地和挖掘存量,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土地的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节约集约用地方法的研究
一、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其表现为城市数量的不断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造成耕地面积的锐减。
同时,大多数城市的发展采用的是粗放式的外延扩张模式,盲目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忽视城市内部土地的集约利用。
因此,无论是从保护耕地资源,还是从城市发展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来看,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都非常重要。
二、节约集约用地的含义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三、我国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相关研究的兴起,学者们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构建了基于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城市土地资源集化配置模式,指出土地置换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并对产业用地置换做了初步研究。
同时立足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土地利用集约化的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现为从劳动力资本型集约到资本技术型集约,再到结构型集约,最后随着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城乡融合,土地利用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生态型集约的发展过程。
部分学者引入城市可持续发理论,探讨城市士地可持续利用与集约利用关系,研究指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发展观是城市土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与依据,城市土地利用既要求节约用地,追求士地产出效益,又要注重土地力的适度和可持续挖掘,应避免矫枉过正造成城市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
各类指标在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程度上必须具有明确的意义。
必须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处理方法的科学性。
数据的取得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数据测定处理以及权重确定和指标聚合的方法必须标准规范。
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能够充分揭示各类间接、直接不可持续的因素。
从而达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原则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很难用一两个指标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效益的统一,同时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另外,指标体系内的各指
标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可以降低信息的冗余度,即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应相互关联,同时又彼此独立。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土地可持续利用有着空间特点,在全面考虑生态、经济、社会因素的基础上,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强调不同的因子,即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过程中的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静态水平指标与动态水平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现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当前的环境资源状态是否可持续,要综合分析各影响要素的静态水平和动态趋势才能做出合理的评判。
在指标体系中也必须紧密结合表征与可持续性相关的各类要素的本底水平(存量)和变化速率(流量)这两类指标。
五、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控制方法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着保护耕地资源和城市开敞空间的问题, 多数国家对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仍比较重视, 在实践上对集约化利用土地的方法和途径也作了较多的探索, 其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分区管制、税收调节和规划控制三种。
1、分区管制
分区管制是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方法, 具有法律效力, 是西方最著名的土地利用管理形式。
根据需要, 分区管制可以将土地集约的规划意图落实在空间上。
分区管制制度创始于1692 年, 盛行于20 世纪30 年代美、英等国家城市化急速扩张阶段, 一般通过分区条例来
实施。
其中分区条例由社区规划师和规划咨询部门来制定,当社区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采纳分区条例后, 便获得了法律效力。
分区条例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规划图则,把该社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 每一区域内的每一地段位置十分清楚, 并标明不同的使用功能;第二部分是文本, 具体而详细地规定每一分区中的建设项目及用途, 详细到具体建筑的最大高度、退后红线以及底层面积等。
美国是典型的通过分区进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国家, 通过确定土地使用密度和容积率实现对土地用途的管制, 管制对象集中在建筑物及其布局, 同时还包括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的高度、层数、规模、建筑线, 最小空地率、建筑密度、最小容积率等。
通过土地使用密度和容积率进行“量”的控制, 可以达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的目的。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 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城市规划法》、《市街地建筑物法》、《农地法》、《新城市规划法》、《建筑标准法》等, 逐步确立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程度, 防止投机性囤积土地, 日本政府还对空闲土地进行了管制,日本政府规定, 凡符合空闲地制度中关于确认为空闲地条件的土地, 都道府县知事有权要求其所有者提出这块土地的利用处理计划, 并监督其利用方式是否符合规划用途。
2、税收调节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也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房地产权变化,普遍实行较高的不动产税政策, 并对粗放利用的土地施以重税, 对集约利用的土地施以轻税,这一机制十分有效, 可以促进更加集约地利用土地。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来鼓励集约用地是美国各州政府、联邦政府以
及地方政府采用的主要经济手段。
如美国的地方政府经常采用开发影响税、改良税以及不动产转移税的征收抑制局部地区的土地开发活动, 从而促进土地的集
约利用。
征收开发影响费也是美国地方政府经常采用的经济手段。
开发影响费是美国地方政府对新的区域进行开发收费的形式之一。
尽管征收开发影响费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发建设筹措资金, 但同时也是政府调控土地开发利用的手段。
如果地方正府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计划对某些“白地”区域的开发活动进行抑制, 就会提高征收开发影响费的数量; 反之, 如果鼓励对某一地区的开发, 就降低
这一地区的开发影响费。
双轨税率是另外一种已经被提议的用以促进城市地区填充和再开发的经济鼓励措施之一。
根据这一制度, 对土地价值以较高的税率征税, 而对建筑物的改良价值征以较低的税费,从而降低土地集约利用的税负, 提高土地粗放利用的税负。
3、规划控制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北美和欧洲部分城市的郊区化演变成了低密度的城
市蔓延, 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效益下降、中心城市衰退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近年来美国各州政府以“精明地扩展”理念为基础, 提出了多种规划措施, 以提高现有建成区的开发密度, 以减少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倡土地混合利用, 将工作、娱乐、休憩、商务和居民生活结合在一起; 二是建筑设计的紧凑原则,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倡导紧凑的建筑设计, 主张提高建筑密度, 提倡向空间方向的发展, 而不是水平方向的扩展; 三是采取各种手段对需要保护的区域, 如农田、开放空间、自然景观以及生态脆弱区进行严格保护; 四是强调城市中心的作用, 提倡建成区
再开发。
一些国家还采取激励措施实现“棕色地带”和“灰色地带”的整理和再利用, 在建成区的现有资源和设施基础之上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