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表格教案
改写《木兰诗》表格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改写《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 表格型教案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木兰诗表格型教案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单位(学校)
授课班级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
下册的学生
章节名称木兰诗学时2
教材和内容分析一、教材关联:《木兰诗》是人教版七
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本单元五篇课文以多样的体裁,通过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事物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一样
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
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
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
代民歌的“双璧”。本课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已将主题呈现,本课时将进一步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是第一课时内容的延续和强化,是后面课时内容的铺垫。
二、内容分析:1.第一节课大致了解木兰诗的故事,本
课利用上一节课划分的段落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感情变化,
从而调节自己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本课时主要分析木兰的形象,体会文中详略处理的高
妙,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
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
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本节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
《木兰诗》表格式教案
《木兰诗》表格式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理解《木兰诗》的内容、结构和意义;
2. 掌握诗歌的表演技巧和朗诵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和分析《木兰诗》的主题;
2. 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特点;
3. 练习诗歌的朗诵技巧;
4. 进行诗歌的表演创作。
教学难点:
1. 分析诗歌中隐含的思想和意义;
2. 进行诗歌的表演创作。
教学准备:
1. 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2. 《木兰诗》的课件或纸本;
3. 学生准备的表演服装和道具;
4. 讲解诗歌语言特点和形式特点的PPT或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
1. 教师播放一段《木兰诗》的配乐,营造出古代战争场景的氛
围。
2. 教师呈现《木兰诗》的标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分析理解:
1. 教师按照诗歌的内容,简要介绍《木兰诗》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教师带领学生仔细阅读《木兰诗》,并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抒情和主题。
语言特点:
1. 呈现《木兰诗》的语言特点的PPT或教案,讲解“三叠”的韵律和“双调”的格律。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的音乐韵律和节奏感。
朗诵表演:
1. 教师给学生讲解朗诵诗歌的基本技巧,例如声音的掌握、节奏的把握、情感表达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表演创作:
1. 学生根据自己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诗歌的表演创作。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如独白、舞蹈、朗诵等,并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
3. 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并进行互动和评价。
《木兰诗》表格教案
《木兰诗》表格教案
章节
七下第二单元
日期
1、20
主备人
李文亚
课时
2课时
课题
10、木兰诗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
初步了解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
1、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2、
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
重点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难点
教学难点
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教学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板
书
设
计
木
兰
诗
理清故事: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以旧带新
确定目标
2分~5分
新课导入
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旧带新,在此基础上自然导入
师生互动
25分
师生
互
动25分
师
生
互
动25分
师生互动
25分
一、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
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
三、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四、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
《木兰诗》课堂记录表
《木兰诗》课堂记录表
《《木兰诗》课堂记录表》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韵律,背诵全文。
2、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是啊,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早在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就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千古,流传海外。(播放视频)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花木兰,去听一听她那动人的故事。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能够正确流利阅读课文(先指名读,再齐读)。
2、欣赏范读,注意朗诵节奏,整体感知全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木兰诗》表格式导学案设计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一一()写
出征前的准备一一()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一一()写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一一()写写英雄气慨
3.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
E地方写得简略?
?
合作 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 出?
2、品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
1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 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5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 操?
达标 检测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1策勋十二转()A.次B.回C.转动
2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
3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
4愿驰千里足()A•希望B.愿意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 归来。
形成结论: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木兰诗》表格式教案14
第一部分(1-3)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4)荣归故里
第三部分(5-6)全家团聚
第四部分(7)赞美木兰
指名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先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检验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分析第三部分
1、第五段的修辞手法以及具有的表现力。
2、第六段的修辞手法以及具有的表现力。
(三)分析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四)小结木兰形象。
在你眼中,花木兰是一个怎
样的女子?
(五)这首诗详略叙述处理得当。诗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品味凝练的语言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板书设计
10木Hale Waihona Puke Baidu诗
课题
《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常用的修辞手法。
3、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特点。
木兰诗新课改表格教案完整
木兰诗新课改表格教案完整
第一章:课程导入
1.1 教学目标
了解《木兰诗》的背景及作者
掌握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
介绍《木兰诗》的产生背景及作者简介
分析《木兰诗》的文学价值及历史意义
1.3 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
介绍《木兰诗》的背景及作者
分析《木兰诗》的文学价值及历史意义
学生提问、讨论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
2.1 教学目标
掌握《木兰诗》的诗歌结构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
分析《木兰诗》的诗歌结构,包括韵律、节奏等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2.3 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
分析《木兰诗》的诗歌结构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学生提问、讨论
第三章:词语解释
3.1 教学目标
掌握《木兰诗》中的重点词语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3.2 教学内容
解释《木兰诗》中的重点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生僻词等3.3 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解释、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
解释《木兰诗》中的重点词语
学生进行古文阅读练习
学生提问、讨论
第四章:诗句解析
4.1 教学目标
理解《木兰诗》中的重点句子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
解析《木兰诗》中的重点句子,包括修辞手法、意象等4.3 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解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步骤
解析《木兰诗》中的重点句子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练习
学生提问、讨论
第五章:综合练习
5.1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2 教学内容
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包括词语解释、句子解析等
《木兰诗》表格式教案
《木兰诗》表格式教案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课题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二、集体反思,互动质疑
三、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