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促进建议
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促进建议
一、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1、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的形势和局限
1.1市场尚未发展成熟
目前,再保险市场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以国内外相关市场数
据来看,再保险市场仍然是一个新兴市场,再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尚未成熟,市场份额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1.2再保险渗透率和结构不合理
根据业界分析,我国再保险渗透率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且存在结构不
合理的现象,即特别再保险渗透率较低,水货再保险渗透率较高。
1.3再保险服务水平还不够高
再保险服务水平还不够高,部分大型再保险公司在服务、审核以及理
赔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2、再保险市场发展前景
尽管目前再保险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国家稳定的财务支持,再保险市场在未来还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1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
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再保险市场未来将会有长足
进步,从而推动再保险公司的发展。
2.2部分类保险产品的新增
随着政府采取更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部分新型的类保险产品也开始出现,如财产保险、环境保险等。
保险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保险监管存在的问题(一)监管对象不完全1.投保人质量参差不齐在我国保险市场上,有相当部分的投保人是用别人的钱来投保,风险和权利主要由别人来承担和享受,他们没有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愿望,投保的主要目的是在投保行为中为自己谋利。
其中很大一部分投保人是企业,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这些投保人选择保险公司不是看该保险公司是否经营比较稳健、信誉较好、服务质量高或者价格低,而是把保险公司给他的回扣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2.部分保险人产权依然不明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政府垄断的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我国保险公司产权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善。
合资保险公司和民营保险公司的兴起,使保险公司产权更加商业化和市场化。
部分保险公司上市,标志着保险企业产权市场自由交易的趋势。
但在保险市场中,政府的市场参与程度仍较强,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产权边界模糊。
这种情况造成在其经营上不但要追求微观盈利的目标,还要满足政府的偏好。
同时由于产权不清晰引起的约束机制的缺乏,导致保险企业不顾企业长期发展,追求企业短期指标。
(二)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1.保险价格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国内非寿险市场已经实行费率市场化,保险公司有了更多自主权。
除法定保险产品和涉及多方利益的保险产品(如投连险等)需要保监会特别审批外,很多保险产品只需要向保监会报备即可。
这也就意味着,在差异化竞争环境下,保险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自主定价,进而自主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出适合的险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放开对费率的统一管制。
费率还未能完全真正反应市场供求关系。
首先,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公司经营的灵活性,使保险公司不能根据风险单位的划分来对不同风险单位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和不同程度的风险保障,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采取违规经营方式来变相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
其次,保险公司很难对最终效益负责,微观主体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费率管制使保险公司不重视自己产品的价格、承保质量,因为经营亏损是政府定价的结果。
我国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蓉(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我国原有的保险体系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潮流,完善保险体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现有保险行业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保险业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保险行业;问题;对策一、我国现有保险业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保险业较之于过去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依旧存在着些许问题,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居民缺乏保险意识,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
在中国,多年来“卖保险”已成为坑蒙拐骗的代名词,广大居民对“买保险”望而止步。
调查显示,70%的居民对保险知识了解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只有少数人对保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导致我国的保险密度和深度都偏低,致使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不能够迅速扩大。
(2)保险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大物博,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的配置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些地区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与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比起来,都有明显的优势。
长此以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会加深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大量人、财、物流向发达地区,导致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保险业的发展空间被压缩,形成恶性循环,延缓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进程。
(3)保险公司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有很多家,但是这些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体制和营销方式、保险产品与服务对象的选择、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模仿和克隆现象比较严重,各保险公司之间经营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不够明显。
(4)我国的保险业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效率不高。
经过多年的保险业建设,可以说我国初步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但是较之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的保险体系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主要体现在:第一,保险监管的内部关系还不够清楚。
我国的保险监管体系基本上是实行分业监管,虽然成立了保险监会,但是他与保险机构的职能关系不够明确,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演变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元(198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42%和3.16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为4591.07亿元,较1992年增长了8倍;保险中介机构170家。
此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14个城市设立了200余个代表处。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80~1985年的恢复阶段。
中国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恢复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
这一阶段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产寿统一经营,险种单一,且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2)1986~1991年的平稳发展阶段。
以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兵保”)成立为标志,区别于前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包括新疆兵保、太平洋、平安等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形式上被打破;(3)1992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为标志。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明显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业实现产寿分业经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身险份额超过财产险;保险险种迅速增加,保险服务改善;保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二、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和构成(一)保险市场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增长很快。
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人身保险是指以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和生存为保险标的,以发生意外伤害、疾病、残疾或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保险。
人身保险的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达到3.84万亿元,同比增长9.5%。
其中,个人寿险保费同比增长15.6%,成为人身保险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
同时,我国人身保险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和升级,例如长期护理保险、重疾保险、医疗保险等。
这些新型保险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
人身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然而,在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与保障水平不匹配。
人身保险市场需求巨大,但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水平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不够及时,导致保障水平滞后。
二是产品信息透明度不高。
人身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消费者难以全面了解产品条款和保障范围,从而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保险的积极性和信心。
三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较低。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导致资金收益低下,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回报和保障。
对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监管,规范市场。
完善人身保险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市场透明度。
二是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保险公司可以增加新型保险产品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三是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增加保险回报率。
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多样化、高效化的资金运用方式,提高资金收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和回报。
综上所述,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只有在政府、保险公司、消费者共同发力的情况下,才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人身保险市场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优质、高效的保障服务。
中国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费用的上升,医疗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中国医疗保险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1. 覆盖范围不够广目前,中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还存在差异性。
虽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农村居民和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仍未得到充分保障。
这导致了一些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报销比例低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很难满足参保人员的实际需求。
特别是对于药品、耐用设备和高昂手术费用等方面,报销比例更低。
这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阻碍了他们及时就医和得到适当治疗。
3. 物价上涨与保险费用增长不匹配随着社会物价的上涨,医疗服务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然而,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医疗保险费用并没有相应调整。
这导致保险金无法跟上实际需求,并影响到参保人员利益。
4. 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资源在中国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衡问题。
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则面临着医生数量不足、设备落后等问题。
这导致了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依然存在。
5. 医药分家带来的问题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实行了“以药养医”的政策,将药品销售作为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导致一些大型公立医院过度依赖药品收入,注重药品销售而忽视了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此外,由于医生药品回扣等问题,虽然导致药价高企,但医疗保险却难以有效控制这些费用。
三、对策1. 扩大覆盖范围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居民和其他未覆盖的社会群体纳入到医疗保险的范围内。
通过建立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类似的机制,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障。
2. 提高报销比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以及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来提高报销比例。
同时,也需要引导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合作,降低药品价格和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比照欧美市场的发展经验,我国保险市场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整个行业大体上要经历从单纯追求保费收入规模、到追求实际利润、再到实现个性化服务的三个阶段。
从当前保险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来看,我国保险市场在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以后,目前整体上正处于过渡转型关键时期:一、我国保险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有效供给不足。
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少、垄断程度高;保险商品少,且不对路。
由于垄断程度高、缺乏竞争,带来险种少,服务质量受限制。
一方面有些保险商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有些保险商品过剩。
(二)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源于国民保险意识较淡薄、收入水平较低和保险费率偏高。
(三)寿险业面临较严重的利差损、财产保险业务增速减缓。
自去年以来先后对资金运用方面允许同业拆借、购买经过中国保监会批准的买卖中央企业债券、保险资金间接入市,虽然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投资收益,但由于过去的预定利率较高,同时资金运用方式仍然有限,实际利率较低,从而导致了较大的利差损,增加了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
(四)保险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带来了保险业发展也不平衡:上海、深圳、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供给主体多、需求量大,竞争也激烈;而中西部地区,保险需求量小、保险意识淡薄,其保险业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因而政府一方面加快东部发展,另一方面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保源。
(五)保险法规尚需完善。
虽然我国颁布了《保险法》,其后公布了《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保险纪纪人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但仍然未形成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保险法实施细则;管理规定不完备;原有的《保险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内容陈旧,从而使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规范保险行为。
(六)保险监管有待加强。
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中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一、市场竞争加剧挑战目前,中国保险业竞争激烈。
国内外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市场份额分散,利润空间逐渐减少。
同时,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兴起也给传统保险公司带来了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保险公司应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首先,加强产品创新,针对不同人群和需求开发个性化保险产品。
其次,注重服务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
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打造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平台,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风险管理挑战中国保险业在面对复杂的风险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巨大的损失。
此外,金融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也给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保险公司应加强风控管理和科技支持。
首先,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其次,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准确性。
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风险管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监管环境挑战中国保险业在监管环境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近年来,监管力度加强,监管政策频繁调整,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保险公司也面临着不同地区监管标准不一、监管法规缺乏统一等问题。
为了应对监管环境的挑战,保险公司应加强内部合规管理。
首先,严格遵守监管政策要求,确保公司经营合规。
其次,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及时掌握和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
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加强行业协会的影响力,积极参与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规范建设。
四、人才短缺挑战中国保险业在人才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目前,保险行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相对匮乏。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保险)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壹是市场主体数量少,规模小,国有独资保险X公司主导的市场主体结构不利于有效竞争市场格局的形成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仅有52家商业保险X公司,这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数以千计的保险X公司数量相去甚远;而4591亿元的总资产规模仍不及世界排名前50位的保险X公司单个资产总额。
在市场主体数量和资产规模偏小情况下,4家国有独资X公司的资产总额占到总资产的60%之上,占有的市场分额也在60%之上,而其资金运用收益率却普遍低于股份制保险X公司。
这种由于非市场竞争因素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垄断竞争市场,有效竞争明显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壹是80年代以前保险业长期由国家垄断,国有独资保险X公司在市场中的位置在短期内难以动摇;二是目前保险市场准入受到严格管制,使许多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保险市场受到限制;缺乏市场退出机制又使已获取保险执照的X公司事实上受到保护,非凡是在目前中资保险X公司基本为国有或国有控股X公司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三是保险市场已有的X公司主要依靠自我积累实现扩张,融资途径有限,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规模上的快速扩张。
二是保险投资渠道过窄,投资收益较低,不利于保险X公司的发展从国外保险业发展的经验来见,保险业运营活动已经从单纯运营负债业务发展到同时运营资产业务阶段。
依靠多渠道的投资所获收益不仅使保险X公司能弥补保险业务运营的亏损,得以发展壮大,而且保险投资也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保险投资范围极其狭窄,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和国债等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上,投资收益低下,抗利率变动能力低。
在目前赔付水平较低,保险业务运营仍有较大盈利空间的情况下,依靠银行存款、国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收益稳定,矛盾仍不突出。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保险业务运营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亏损时,保险X公司通过合法的保险投资不能有效增强其偿付能力,壹旦面临投资收益不足以弥补保单亏损时,可能进行地下非法投资活动,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使保险X公司的运营风险加大,造成金融市场混乱,也加大了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2024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范文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已成为保险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不仅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还对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1. 保险资金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规模持续扩大。
保险公司通过保费收入、资本公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等方式积累的保险资金,为资金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政策的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保险公司不仅投资于传统的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还涉足基础设施、不动产、私募股权等领域。
3. 资金运用效率逐步提高在市场竞争和监管压力下,保险公司逐渐加强了资金运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资金运用效率逐步提高。
同时,科技的应用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手段。
三、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1. 投资风险管控不足虽然保险公司逐渐加强了风险管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保险公司过于追求高收益,忽视了风险控制,导致投资损失。
此外,一些新兴投资领域如私募股权、互联网金融等,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
2. 投资渠道受限尽管监管政策逐渐放宽,但目前仍有一些投资领域对保险公司存在限制。
这限制了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和效率,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缺乏专业人才和经验保险资金运用需要专业的投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
然而,目前一些保险公司缺乏专业的投资人才和经验,导致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和准确。
四、应对策略1. 加强风险管控保险公司应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风险评估、监控和报告机制,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加强对新兴投资领域的研究和了解,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 拓宽投资渠道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允许保险公司涉足更多领域。
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产 保 险 的 市 场 潜 力 挖 掘 不 够 ,寿 险 平 稳 ,原 因 : 要 在 于 财 产 保 险 保 费
公 司 的 利 差 损 较 严 重 因 此 ,正 确 收 入 的 增 速 趋 缓 ,而 人 身 保 险 业 务
分 析 和 认 识 中 国 保 险 市 场 状 况 及 增 长 较 快 。 具 体 情 况 见 表 1.1。
产 总 值 9.7% 的 增 长 速 度 。产 寿 险 度 ,其 主 要 原 因 在 于 :1980 年 才 恢
的 比 例 也 发 生 了 变 化 ,转 向 寿 险 为 复 国 内 保 险 业 务 ,起 点 较 低 。 但 目
主 的 格 局 ,但 也 遇 到 一 些 问 题 :财 前 ,整 个 保 费 收 入 现 在 已 逐 步 趋 于
维普资讯
王 绪 瑾
王绪瑾 ,北京工 商大学保险学 系 主任 、保 险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保 险 学 教 授 ;兼 任 :北 京 保 险 学 会 常务 理 事 、中 国保 险学 会 理 事 、中 国 社 会 保 险 学 会 理 事 、亚 太 地 区 风 险 与 保 险 学 会 常 务 理事 、北京 仲裁 委员会仲裁员
险 市 场 现 状 和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务 , 当 期 的 保 费 收 人 为 0.016 亿
挖 掘 中 国 保 险 市 场 潜 力 的 对 策 。
元 。 由 于 中 国 人 口 基 数 大 、人 身 保
险 业 务 刚 刚 恢 复 ,同 时 , 1996 年 5 月 1 日 至 2000 年 间 , 中 国 的 银 行 存 款 利 率 下 调 了 8次 ,而 同 期 资 本 市 场 欠 发 达 ,许 多 国 民 将 投 保 人 寿 保 险 作 为 一 种 重 要 的 投 资 方 式 ,从 而 ,加 速 了 人 身 保 险 保 费 收 入 的 增 长 ; 而 2001年 上 半 年 人 身 保 险 保 费 收 入 增 长 36.78% ,高 于 中 国 全 部 保 费 收 入 增 长 27.69% 、财 产 保 险 保 费 收 入 增 长 14.76% 的 速 度 , 2000 年 以 来 人 身 保 险 业 务 增 长 快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由 投 资 型 险 种 (包 括 投 资 连 接 保 险 、万 能 寿 险 、分 红 保 险 )的 业 务 增 加 所 引 起 的 。
当前我国保险业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保险业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经营思想的基本特征应表现如下:(1)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保险市场的需求来安排保险经营活动;(2)以竞争为手段,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3)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处理好保险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4)以法律为准绳,规范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
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不长,受传统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作为在较短时期内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金融产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与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保险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问题有:1.风险防范问题。
风险防范可以说是保险行业的生命线,受保险行业特性的影响,保险业风险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保险业风险的识别、预警、防范和化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保险公司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在寿险领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利差损。
上世纪90年代末在利率连续下调的情况下,我国寿险业曾经出现过利差损。
2003年以来中国人寿通过改制上市,盈利能力逐步提高,股价不断攀升,不仅实现了国有保险资产保值增值,也为化解利差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他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问题通过业务发展、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投资收益等多种途径正逐步得到解决。
二是投资风险。
随着保险资金的快速积聚,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不断加大,保险资产期限错配风险、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和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都值得重点关注。
随着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业正在逐步进入一些全新的领域,对这些领域,保险业在投资经验、专业技术人才和风险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比较缺乏,对其中潜在的风险,必须慎之又慎。
三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风险。
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管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为人民群众未来养老和身故积累的准备金,可以说责任重于泰山。
一旦公司治理结构出了问题,这些钱就可能被违规使用,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2.增长方式问题。
目前保险业的粗放发展主要体现在“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
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责任保险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责任保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整个商业保险中所占比例较低,其保险品种、技术含量、偿付能力、服务水平都与保险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需要认真反思。
1、我国责任保险投保率极低。
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滞后。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责任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34.8亿元,占全国财产总保费的4%左右,相比国际上责任保险占财产业务总量的15%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更大。
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甚至高达30%以上,像英国、德国等保险业发达的国家,责任保险占财产保险业务的30%左右;美国的责任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竟占到整个非寿险业务的40%至50%。
与国外相比,显然我国责任保险的差距还很大。
2、责任保险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责任保险产品少,承保范围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在4%的责任保险业务中。
绝大部分是产品责任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而直接关系到千百万人切身利益的公众责任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则少之又少。
责任保险的投保率虽低,然而,频发的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却触目惊心。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中石油付出了3000多万元的责任赔偿;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密云县政府的财政也付出了几百万元的赔偿。
然而,在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事故中,由于责任方存在侥幸心理,投保不积极,保险并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公益性,大部分损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补偿,最终只能由政府善后处理,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3、外资抢占中国市场。
在国内责任保险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时候,在保险企业对责任保险的推广还没有积极性的时候,外资保险公司已开始抢滩中国市场。
我国在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已完全对外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
我国保险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保险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保险行业是一种以风险转移为核心的金融服务行业,其主要职能是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和服务。
保险行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部分,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激烈化,保险营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保险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保险营销中存在的问题1.营销手段单一我国保险营销方式主要集中于传统银保渠道和个人线下营销,缺乏多元化营销手段。
例如,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网上购买保险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也使得市场推广和营销不够灵活。
因此,创新营销手段、扩大营销渠道是未来市场获得利润的重要方式。
2.保险理念过于简单我国一些保险公司在产品宣传中,忽略了保险保障的核心意义,只强调保险的投资回报率,并通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服务费用和恶性竞争套路来吸引客户。
这会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导致保险产品的滥用和市场的混乱。
3.保险销售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由于保险专业知识门槛相对较高,保险销售人员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客户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保险产品咨询,从而错失更好的产品保障。
4.保险公司服务体系不完善保险公司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且没有足够的专业素质与激励机制,导致客户服务不完善。
另外,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大幅增加经纪代理的中介渠道,分红电子难以实现有效控制,经纪代理与消费者的利益往往不能兼顾,从而导致信任危机和信誉降低。
二、保险营销的对策1.加强保险营销的整体规划和创新在整体规划方面,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购买习惯,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并制定相应的营销计划。
在营销创新方面,保险公司应该多元化营销策略,包括线上和线下营销、移动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险公司应对销售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销售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能力。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中国保险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行业,但在近几年稳步增长,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根据2019年年报,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超过了4.6万亿元。
其中,人身保险业务是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2019年人身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
而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4.1%。
中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保险机构投资总资产超过60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较高,同比增长26.36%,股票类资产占比较低,增速为10.7%。
二、中国保险业的问题虽然中国保险业在近年来保持了强劲增长,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1. 保险公司一些保险产品的费率设置过高,导致被保险人保费过高,这一问题被部分消费者诟病;2. 保险公司理赔速度偏慢,同时一些理赔流程较为繁琐,使理赔成本较高,降低被保险人的满意度;3. 监管政策偏紧,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灵活性,进一步挤压了保险公司的的利润,一些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较弱;5. 行业颠覆性创新未得到充分实现,导致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赖以生存的产品创新难度大。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1. 费率过高的原因部分保险公司过度追求高额保费,设定过高的费率,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动力。
同时,消费者的风险厌恶心理比较强,如果保险产品的费率超过了一定水平,往往会采取自我保护的策略,从而导致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下降。
2. 理赔速度慢的原因一些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过于繁琐,使消费者在等待理赔结果和赔款到账时感到不满,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口碑和声誉。
同时,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风险管控和利润考虑,使得理赔速度过慢挤压了被保险人的利益,影响了市场对于保险业务的信心。
3. 监管政策偏紧的原因在当前监管环境下,监管机构出于对市场稳定的考虑,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进行严格的监管,这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缺乏灵活性,同时加大了部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身的生命、财产、家庭的安全。
因此,保险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保险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保险市场存在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暴露。
本文主要对保险市场的相关概念、内容、现状作了简要的概述,让大家熟悉下保险市场,重新树立对保险业的认识和印象。
而对保险市场所存在的弊端、不完善之处,本文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个人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保险保险市场保险是一种以经济保障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安排,通过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数理预测和收取保费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通过合同的形式,多数人分担少数人的损失,已达到投保人转移风险和理财的计划目标。
保险市场是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原保险市场业务的交易、再保险市场业务的交易,以及国内保险市场和国际保险的业务活动。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有中国人保一家保险公司;而到2008年末已有130多家保险主体群雄争霸,另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45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882家,保险经纪人350家,保险公估机构273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尤其“十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年均增幅已超过25%;其中寿险保费年均增幅超过30%。
这种快速增加的势头在2001—2003年间达到顶峰,增幅分别为32%、45%和27%,其中寿险增幅分别为44%、60%和32%。
2004年起,由于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平安三大保险公司上市后对利润追求的重视超过对规模追求的重视,带动了主要保险公司开始调整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使对2001-2003三年增速贡献较大的银代业务增速明显放慢;同时由于2003年的基数已经较大,使得2004年的增速降低较大,增幅为11%,其中寿险增幅仅为7%。
而目前,又重拾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原保费收入9784.1亿元,接近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了39%,高出我国GDP增加速度3倍,显示出了强劲的内在发展动力。
中国保险市场供需错配分析_结构不合理
中国保险市场供需错配分析_结构不合理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迅速,但供需错配的问题也愈发突显。
供需错配指的是保险市场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一方面保险公司供给的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保险市场中存在过多的同质化产品,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但保障水平低下。
首先,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保险市场供需错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保险市场的供给方面,过多保险公司偏重于提供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产品,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健康保险、教育保险等新型保险需求的增长。
这导致保险市场中供给的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一些特殊群体,如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由于收入较低或就业情况不稳定,对于保险的需求较大,但目前的保险产品在保障这部分人群的风险方面存在不足。
其次,保险市场中存在过多的同质化产品,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但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过多,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导致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下降。
特别是在车险市场,保险公司普遍推出低价产品以吸引消费者,但这些低价产品的保障范围较窄,对损失较大的事故保障力度不够,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全面保障的需求。
另外,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也是导致供需错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信息不足,不了解产品的具体内容和保障范围,容易受到误导或选择不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而保险公司则在产品信息披露和销售推广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公司对于产品的介绍不够透明,缺乏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了解,导致供给和需求无法有效匹配。
为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和引导,推动保险公司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产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保险公司研发推出健康保险、教育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保险公司应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提供更具保障性和差异化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30%的平均增长率,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保险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好的发展成绩,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保险市场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10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4528亿元,其中人身险10632亿元,财产险3896亿元,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357亿元。
尽管保险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比,我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社会大众保险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人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认为自己不会发生事故、或者认为保险公司是赚钱为目的,保险实际并没有什么好处,没有充分认识到保险是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手段,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人身与财产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这导致对保险的需求不足。
同时,有部分人又错误地认为保险可以赚更多的钱,可以令人暴富,或者把保险单纯地当作投资手段,忽视了保险产品的本质特征。
2、保险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供给主体少、垄断程度高、保险商品少等情况。
全国人寿保险公司与财产保险公司总共不足100家,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70%—80%,其余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20%左右,这说明中国保险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
由于垄断程度高、有效竞争不足,导致险种少、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低劣。
一方面有些保险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有些保险产品过剩。
3、保险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保险祛律法规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基本涵盖了保险合同行为、保险经营和监管的各个环节。
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建立了适应我国保险实践的法律法规体系。
保险监管机构的严格执法对于规范保险经营行为、提高保险的经营管理水平、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地推动了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但我国保险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表现为:(l)法规体系的层次不高。
我国目前仅有一部保险法律,大量指导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的规范属于规章和一般规范性文件,低层级的法规影响了对保险市场进行规范的权威性。
当与别的相关法律发生冲突时,就不能适用专为保险市场制定的法规,这将影响到保险市场的调整。
(2)部分法规不能适应保险市场创新和发展变化的需要。
目前,针对保险市场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还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调整。
特别是对保险市场的日新月异的业务创新,缺乏预见性,有时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
随着保险业内外情况的变化,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保险实际的需要,与保险市场发展相脱节,一些新的保险违法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予以规定,原有的相关规定需要加以修改。
(3)部分法律法规与上位法相冲突,比如某些监管方面、市场准人方面的规定,实际上与保险法或其他法律相冲突。
监管部门存在扩权冲动,导致保险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存在障碍。
同时,一些法律法规过于教条,缺少可操作性,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节。
4、市场竞争还不充分。
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普遍现象,为了达到快速增长的目标,很多保险公司都或多或少地通过高返还、高手续费、提高保障范围等手段在市场上争揽客户。
这种不计后果的竞争行为不仅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经营风险日益加大,而且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了保险公司的信誉。
5、保险市场主体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很多保险公司虽然重视服务,但服务质量不高,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服务内容、形式、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次,公司违规现象严重,弄虚作假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保
险公司擅自提高或降低费率,扩大承保责任,增加无赔款返还,超规定增加保险代理手续费,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开设新的保险品种。
6、保险投资渠道过窄,投资收益较低。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自2010年8月31日起施行,此次投资渠道的放开比之前的预期更宽松,保险投资压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与国外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业仍然存在投资渠道过窄,投资收益较低的问题。
从国外保险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保险业经营活动已经从单纯经营负债业务发展到同时经营资产业务阶段,依靠多渠道的投资,如国外保险资金通常可投资债券、抵押贷款、股票、不动产及保险贷款等,所获收益不仅使保险公司能弥补保险业务经营的亏损,得以发展壮大,而且保险投资也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保险业务经营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亏损时,保险公司通过合法的保险投资可以有效增强其偿付能力。
今后,在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还要进一步放开,对委托资产管理进行规范,促进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
7、保险中介市场发育不足。
我国的保险中介机构的业务规模、市场地位等都处于起步阶段;保险中介市场目前发展还很不规范;保险中介市场占有率过低,在我国保险市场上应有的作用还没得到充分的发挥等等。
尽管近两年我国保险中介队伍迅速扩张,但市场现存的不和谐现象仍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在发展中寻求突破也成为当前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健康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保险业务来源有74.5%是通过保险中介,但主要是通过保险营销员和银行等机构的兼业代理,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占有率较低。
其中,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在财产险业务来源中占有的比重还不足3%,寿险所占比重则更低,而在西方一些保险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一比例已接近80%。
另外,保险中介自身发展的不规范和创新力度的不足,也是造成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占有率较低主要原因。
一方面,我国有些保险中介机构还存在擅自扩大承保范围等不规范的现象,理赔时公估机构很难站在中立的角度,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手续费结算不规范等。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给保险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中介机构涉足的业务大多与保险公司的业务重叠,中介机构对新领域开拓力度相对不足,市场定位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