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谈之汉字的形体结构【精选】

合集下载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是汉字学习的重要部分。

正确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对于学习、使用和传承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字形和结构特点。

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形”和“体”两个层面。

1. “形”的层面汉字的“形”指的是字形,即汉字的外观形状。

汉字的字形丰富多样,有的字形独特,有的字形类似。

汉字的字形可以分为方块字、长方形字、横行字、竖行字等不同形态。

方块字是指字形呈方块状的汉字,如“口”、“田”等。

长方形字是指字形呈长方形状的汉字,如“门”、“马”等。

横行字是指字形主要是横线构成的汉字,如“人”、“日”等。

竖行字是指字形主要是竖线构成的汉字,如“木”、“水”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字形外,还存在许多其他形态的汉字,如“心”、“手”等。

每个字形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深入研究和理解每个字形的形态特点对于正确书写和优美书法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

2. “体”的层面汉字的“体”指的是字体,即汉字在实际书写时的具体表现形式。

汉字的字体有楷书、隶书、行书等不同形式。

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风格。

楷书是汉字书写的基本字体,也是现代汉字印刷的主要字体。

楷书字体端庄大方,笔画精细,结构清晰,是汉字书写的范本。

隶书是汉字书写的古老字体,笔画间有连笔,书写时常带有浓墨重彩的装饰性线条,书写速度较慢,行书是楷书与隶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形式,字形更加简化,书写速度较快。

汉字的“体”不仅仅是字形的表现,还包括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如笔画的书写顺序、大小比例等。

掌握汉字的体形规范是保证书写工整和美观的基础。

二、汉字的书写规范汉字的书写规范是指书写汉字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正确书写汉字不仅涉及到笔画的书写顺序和造型布局,还包括字形的比例、结构的平衡等因素。

1. 笔画书写顺序笔画书写顺序是指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哪几大类

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哪几大类

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哪几大类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六大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六大汉字形体结构详细说明
1、甲骨文:据考古发现,汉字最早成体系而流传至今的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指的是在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指铸或刻在铜器上的文字。

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所以把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3、篆书: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4、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经过西汉二百多年到东汉时隶书才算完成,象形的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的色彩。

5、草书:草书是与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人们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吸收了战国时期“草篆”的某些简省的写法。

6、楷书:楷书是取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由隶书演变而来。

楷书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楷书在东晋逐渐取代了隶书,成为通行至今的正体字。

汉字的七种结构

汉字的七种结构

汉字的七种结构
汉字是中文的书写符号,具有丰富的结构形式。

根据笔画的走向和构造方式,我们可以将汉字的结构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 横结构
横结构指的是汉字中包含水平方向的笔画。

典型的例子有“一”、“二”、“三”等字。

横结构的汉字常常表示数量、顺序等概念。

2. 竖结构
竖结构指的是汉字中包含垂直方向的笔画。

例如,“人”、“木”等字都属于竖结构。

竖结构的汉字通常表示人物、物品等。

3. 撇捺结构
撇捺结构指的是汉字中包含向左上方撇和向右下方捺的笔画。

典型的例子有“山”、“心”等字。

撇捺结构的汉字常常表示山脉、人体器官等。

4. 点画结构
点画结构指的是汉字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点及其它笔画的组合。

例如,“日”、“月”
等字都属于点画结构。

点画结构的汉字通常表示天文、时间等概念。

5. 捺折结构
捺折结构指的是汉字中包含向右上方捺和向左下方折的笔画。

典型的例子有“力”、“手”等字。

捺折结构的汉字常常表示人体动作、动态等。

6. 偏旁结构
偏旁结构指的是汉字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偏旁部首。

例如,“木”、“火”等字都属于
偏旁结构。

偏旁结构的汉字通常表示相关物体、属性等。

7. 复杂结构
复杂结构指的是汉字中包含多种结构形式的组合。

例如,“风”、“雨”等字都有多个结构组成。

复杂结构的汉字常常表示自然现象、复杂概念等。

通过了解汉字的七种结构,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书写汉字,也能够更深入地探究汉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形态结构

汉字形态结构

汉字形体结构学习资料
汉字按形体结构可划分为单一结构和合体结构。

单一结构:也称独体结构,由一个部件构成,难以拆解分析其读音或字义。

如:一、人、及、册、事等。

一般来说,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如:东,不能拆分为“七”和“小”;
重,不能拆分为“千”和“里”,所以东和重均为单一结构。

x
其余为合体结构,合体结构根据拆分可以具体细分如下
1.左右结构。

如:修、挣、伟、休、妲等。

2.左中右结构。

如:湖,脚,溅,谢,做等。

3.上下结构。

如:志、苗、字、胃等。

“合”为上下结构的会意字,分为亼(jí)(三
面合闭的意思)和口两部分,本义是闭合、合拢。

4.上中下结构。

如:高、菩、簟、莽、煎等。

5.全包围结构。

有一个完整外框,框内有字,如:囚、团、因、囹等。

6.半包围结构。

外框不完整,上下左右有一边或多边不封闭,但至少要有两个边被
封住。

如:间、同、函、画等。

“肩”字的“户”部,“病”的“疒”部,“式、武、或”
的右上部等也被认为有两个边被包围,所以这些字也是半包围结构。

7.镶嵌结构。

如:坐、爽、夹、噩、巫、夷等。

存在争议,有人将这些镶嵌结构的
字归为独体结构。

8.品字结构。

如:品、晶、森、淼等。

存在争议,有人将这些品字结构的字归为上
下结构。

9.田字结构。

如:㗊、叕、朤、燚等,有争议。

x个别字因拆分方法或历史认识不同,对于它们是何结构存在争议。

汉字的结构范文

汉字的结构范文

汉字的结构范文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

每个汉字由一定数量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由
一到多个基本构件组成。

基本构件包括横、竖、撇、捺、点等。

这些基本
构件可以组合成各种结构,形成不同的字形。

1.横:横线由左至右,表示横向的方向。

2.竖:竖线由上至下,表示纵向的方向。

3.撇:由上左向下右的斜线,表示从左上到右下的方向。

4.捺:由上右向下左的斜线,表示从右上到左下的方向。

5.点:小圆点,表示点状的构件。

汉字的构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会意构造:由多种基本构件结合而成,通过组合来表示字义。

例如,汉字“人”由人像的头部构成,表示人。

2.形声构造:由形义和声音构成,一个部分表示字义,另一个部分表
示字音。

例如,汉字“安”由“宀”(表示房屋)和“女”(表示发音)
组成。

3.转注构造:利用类似或相同的形状来表示不同的字义。

例如,“门”可以表示“开门”,也可以表示“大门”。

4.假借构造:利用已有的汉字的音近字来表示新字。

例如,“精”本
身是一个汉字,但是在一些组合中也可以作为音近字来表示其他字。

总的来说,汉字的结构可以通过基本构件的组合、形状以及构造方式
来描述。

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意义。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指的是汉字的基本构造形式,它们包括:
1.单一形体结构:由一个单一的形体组成的汉字,如“日”;
2.层叠形体结构: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形体叠放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木”;
3.联结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联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门”;
4.合并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合并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囧”;
5.并列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并列而排列而组成的汉字,如“空”;
6.内含形体结构:一个形体的内部嵌入有其它形体而成为汉字,如“匚”;
7.复合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复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机”;
8.衍生形体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形体经过变形演化而成的新的形态,如“马”演化为“驭”。

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了汉字丰富的形态和表达方式。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是汉字中的常见结构。

占格规律:左右结构的字不一定分布均匀,以左窄右宽居多,如"洞"、"流"。

这类字一般左部贴菱形左边虚线,下踩菱形下部虚线,右边部分遇线则止。

【左中右结构】顾名思义,左中右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这种多结构的字一般穿插很讲究,长短、收放各呈姿态但是和谐统一。

占格规律:尽管字形复杂,但是繁而不乱。

除了特别舒展的"捺"以外,所有的笔画都不会超越菱形虚线,且重心必在竖轴线上。

我们可以看到,中间部分基本落在竖轴线上,以"收"为主,左右部分脚踩虚线,顶天立地、遇线则止。

【上下结构】顾名思义,字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时汉字中常见结构。

占格规律:结体上,一般上半部分落于横轴上方,下半部分落于横轴线下方。

字的中轴与格子竖轴线高度吻合,有中心感。

【上中下结构】顾名思义,上中下结构的字大体由三部分组成。

书写时由上而下。

就其结体而言,若非"束腰"则为"展翅"。

也就是说,如果中部"收"贝I」上下"放";如果中部“放〃则两头必"收"。

"苦"、"草"、"鲁"、"高"、"算"等字便是。

占格规律:不管收放,字体基本都在“菱形格"中,舒展时不逾左右两极,伸展时不逾上下两极,且重心在竖轴线上。

【品字结构】品字结构又叫"三叠字",有三个相同的部件叠加,形似品字。

如"晶"、"众"、占格规律:这类字,一上二下。

上面部分居中位于横轴之上,下面部分分别码在竖轴两边,托起上方部首。

重心落在竖轴线上。

【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围而不堵。

常见的"麻"、"司"、"还"即是。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2010-09-04 10:16:35)转载▼标签:杂谈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即体现造字意义的字形结构。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汉字的结构,如“章”字,从书写结构讲,分为立、早两部分,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立早章”。

古汉语讲汉字的结构,主要是从造字角度讲的。

章是由音、十两部分组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乐竟为一章。

从音,从十。

十,数之终也。

”书写结构只能告诉人们一个字的写法,造字结构则能体现一个字的本来意义。

“乐竟”是指音乐告一段落。

先人造字之初,就是根据事物的一定意义来造字的。

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

”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头脑中,先有对某种事物形成的观念,即意义;然后有词的语音形式,即字的读音;最后才依据意义和读音造字,即字的形体结构。

所以,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二、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结构分析汉字结构,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字的本义。

如:“沙鸥翔集”的“集”,本作“”,从三个隹的在木上,会意,本义是群鸟聚集在树上。

“春和景明”的“景”,从日,京声,形声,本义是日光。

“夸父逐日”的“逐”,甲骨文从止在豕后,止是人的脚,在猪的后面,会意,表示追逐的意思。

“晴初霜旦”的“旦”,甲骨文写作,金文,小篆,像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本义是早晨。

分析汉字结构,还有助于了解汉字的古代读音和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如“夸父逐日”的“父”,通“甫”。

“甫”字从用父声,因此二字古代读音相同或相近,故相通。

又如都邑的“都”,从邑者声,以“者”为声符;上古汉语里d与zh、p与f不分。

这些形声字及其声符的读音,反映了形声字产生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我们将在“音韵学”部分做一般性的讲解。

此外,识字教育、正字法、古籍整理、字典编纂、检字法等,都要求能正确地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关于结构,有两个意思:(1)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例如:文章的结构、语言的结构、原子结构等。

(2)建筑物上承担重力或外力的部分的构造:如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里,我们所讲的结构指的是第一种意思。

我们要认识汉字的形体结构,也就是要了解汉字形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怎样搭配和排列的,它们是按什么方式搭配和排列的。

也就是说要重点掌握汉字的造字方式、方法。

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我们除了介绍传统的“六书说”、唐兰的“三书说”和陈梦家的“新三书说”外,还介绍近年来王宁先生提出的“汉字构形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汉字结构功能”分析法。

一、“六书说”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

也就是说汉字的构成可以分为六种构字的情况。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一)“六书”的来源“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具体细目(也就是具体项目),到汉代才有记载。

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三家的说法不同: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的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关系,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也是刘歆的学生。

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是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是各书次第不同。

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笔形四个层次。

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次低层次,笔形是最低层次。

[扩展知识]
根据汉字中部件的多少,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

合体字有多个部件,根据部件与部件的方位关系,独体字结构又称为单一结构。

合体字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左右结构)
如:挣、伟、休、妲
2.⿱(上下结构)
如:志、苗、字、胃
3.⿲(左中右结构)
如:湖,脚,溅,谢
4.⿳(上中下结构)
如:奚、髻、禀、亵
5.半包围结构:
(1).⿹(右上包围结构)
如:句、可、司、式
(2).⿸(左上包围结构)
如:庙、病、房、尼
(3).⿺(左下包围结构)
如:建、连、毯、尴
(4).⿵(上三包围结构)
如:同、问、闹、周
(5).⿶(下三包围结构)
如:击、凶、函、画
(6).⿷(左三包围结构)
如:区、巨、匝、匣、臣
6.⿴(全包围结构)
如:囚、团、因、囹、圆
7.⿻(镶嵌结构)
如:坐、爽、夹、噩
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

也有人将上下结构中形如“品、晶、森”的汉字的结构称为“品字结构”;把形如“㗊、字形结构”。

汉字的形体与结构

汉字的形体与结构
(一)古今字 1.定义 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 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 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 注意:古今是相对的概念,秦为古则汉 为今,汉为古则宋为今。
例: 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大,后来写作“太” ②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共,后来写作“供”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后来写作“高兴”。 ④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责,后来写作“债”;反,后来写作 “返”。
磴形。
登, 宫殿的台阶 地势不平坦 上 多与阶梯和高大障碍物有 关,例如: 除、险、陟
左阜右邑
右阝
:“邑”

本义:人所居之处。 多与城邑、地名、姓氏有关。 例如:邦、郭、郑
形声字中意符和声符组合的位置
1.常见结构 (1)左形右声 (2)右形左声 (3)上形下声 (4)上声下形 (5)外形内声 (6)外声内形 江 河 鞭 桃 鸠 鸽 锦和 草 花 篇室 婆 娑 想盟 圃 国 问 闻 闷
5.小篆:
是秦代的文字,又称秦篆,秦统一六国 后在省改六国的文字的基础上发明了小篆。
篆,引书也。《说文》 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说文段注》 篆的本义就是一种书写的方式。
6.隶书:
起源于秦代,通行于汉代。 汉重要的变革。
賈——價
(2)从所表示的词来看,今字所表示的都只
是古字所兼表的数词数义中的一项。
(二)异体字
1.定义

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 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 异体字。
2.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①不同地域的人可能把同一个字写成不同的形 体,造成异体字。
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可能使用不同的形体 来表示相同的读音和意义,也会形成异体字。 ③汉字在自身的演变过程中也会产生异体字。

各种汉字的结构范文

各种汉字的结构范文

各种汉字的结构范文
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字形结构和字义结构。

1.字形结构:
-部首:汉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基本部分(称为部首)组成,部首有
一定的象形或象声意义。

例如,字母“人”和“入”都是由部首“人”组
成的。

-部件:除了部首外,汉字还由其他构件组成,称为部件。

例如,“休”字由“人”和“木”两个部件组成。

部件可以包括线条、点、横、竖、撇、捺等形状。

-结构特点:汉字的结构特点可以有横竖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例如,“井”字就是由四个方块组成的横竖结构。

2.字义结构:
-意符:汉字的字义由意符组成,意符可以是具体的物体、抽象的概念、动作或状态等。

例如,“日”字的意符是太阳。

-义符:意符形成词义的基本单位是义符,也叫做“字义”。

一个汉
字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义符。

例如,“明”字的义符有光明、清楚、明白等。

-合成义:当一个汉字的意符和义符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汉字的整体
意义,称为合成义。

例如,“车”字的合成义就是表示载人或货物的交通
工具。

总的来说,汉字的结构是由字形结构和字义结构所组成的,字形结构
是汉字的外部形态,而字义结构是汉字的内部意义。

这些结构对于理解和
学习汉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汉语,汉字的形体结构

古代汉语,汉字的形体结构

三、四體二用
清代戴震認為六書中只有前四種才與造字有
關,後两種是與用字有關而不是造字法,故 提出“四體二用說”。
四、三書說
“三書說”的提出者是近人唐蘭。三書指:
一、象形文字,二、象意文字,三、形聲文 字。
唐蘭解釋說:“象形象意是上古期的圖畫文字,形聲文字 是近古期的聲符文字,這三類可以包括盡一切中國文字。……
4、形聲
許慎對形聲字的解釋是:“形聲者,以事為
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 名,即字,這裏指形符。譬,指與所要造的 形聲字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形聲是一種能產性最強的造字方法, 許慎在《說文· 序》中說:“倉頡之初作書, 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其後形聲相益, 即謂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 形 聲字是在獨體的“文”的基礎上孶生繁衍 出來的。 《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约占 80%以上,在现存的汉字中形声字约占 90%。
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结合形式,其 中多数都容易辨别,也有少数较难区别。大体可以 分为以下八类: (1)左形右声:江 棋 詁 訪 飽 握 松 結 理 (2)右形左声:攻 期 胡 邵 頂 敵 難 甌 救 (3)上形下声:空 箕 罟 苔 草 房 霧 簡 茅 (4)下形上声:汞 基 辜 照 背 架 翁 恐 姿 (5)内形外声:辯 哀 問 閩 鳳 讎 岡 (6)外形内声:閣 國 固 裹 術 匱 街 衷 (7)形占一角:勝 栽 聖 荊 穀 雜 賴 條 脩 穎 務 佞 疆 (8)声占一角:徒 寶 旗 從 寐
2、指事 許慎對指事的解釋是:“指事者,視而可 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1)純粹符號性質的指事字
例如: 一: 《說文》:“惟初太始,道 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 屬皆从一。” 二: 《說文》:“地之數也。从偶 一。” 三: 《說文》:“天地人之道也。 从三數。”

汉字的构造——精选推荐

汉字的构造——精选推荐

汉字的构造1、笔画是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特定的点和线。

笔画的基本形式是点和线。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

东汉许慎经过对汉字的分析,在《说文解字》中把有相同偏旁的字排列在一起,共划分为五百四十部,每部都以其相同的偏旁为首,做标目字,这个为首的偏旁便称为部首。

偏旁和部首的关系是: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部首属于偏旁,偏旁包括部首。

2、笔顺:写字时下笔的先后顺序叫笔顺。

大体有以下几种:先横后竖,如:干、十、王;先横后撇,如:厂;先撇后捺,如:八、人、入;先撇后横,如:长;先上后下,如:文、三、音;先左后右,如:你、利、明、胡;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再左下:医、巨、匠、区;先里边后封口,如:日、国、园、圈;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先两边后中间,如:火、脊;点在上或左上先写,在右上或内下后写,如:文、头、衣、立、为,太、犬、发、我、瓦;竖在中间有平分左右之势,穿底者后写,不穿底者先写,如:中,山;横贯左右者后写,如:卅,但“世”字先写横;半包围结构中下包上时,先写上,如:幽;全包围结构中特殊的是“母”字;附录一: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附录二:笔画笔顺易错字:一、横1、末笔为二: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汉字趣谈之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趣谈之汉字的形体结构

24

像羊头之形, 甲骨文字作:
25

鹿
像鹿之形, 古文字作
26



பைடு நூலகம்像豪猪之形, 古文字作:
27
鸟,鸟
像尾巴较 长的鸟, 古文字作:
28
凡乌之 属皆从 乌。古 文乌, 象形。

29
据说,小乌雏出生后,其母要喂养它 六十天,待羽毛丰满可以独立觅食时,它 要叼食六十天报养其母。这叫反哺。因此 乌在古诗文中成为孝道的象征。在传说中 也有许多与它有关的。
77
会意字又分两种: 1.同体会意
同体会意是重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符号, 表示一种新意,比如,两木为“林”,三木为 “森”。两口为“吅xuān”(“喧”之本字大声 叫)、三口为“品”
,四口为“
jí”喧哗“
三鱼为“鱻”,三日为晶(此为“星”之本 字,后引申出“晶莹”等义以后,加一声符 ——“生”,构成从晶、生声的后起形声字— —曐,后来简化成“星” )。两人相随为从 ,两人相北为北,三人为众。
75
(三)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谊即义, 按照要记录的语词的概念,会合 两个字的意义),以见指撝(撝 同挥,以见出所指向的新义), 武、信是也(《左传》:“止戈 为武。”又“人言为信。”)。 会意是比合两个形体的意义来表
达一个新的意义的一种造字方 法。
76
但这种比合,不是简 单的相加,例如:止和 戈放到一起,就不是 “止”加“戈”的意 思,它比合的是一种 尚武的精神。甲骨文 字作: 表示的是“挥戈前进”的意思。人 和言放到一起,也不是“人的话”的意思, 而是表达的是“诚实”的意思。 就是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放到 一起,其意义也不是算术的一加一那样简单 ,例如:两个侧面的人放到一起,就有从和 北之分,前者表示相随之意,后者表示相背之意。

例谈汉字字形结构

例谈汉字字形结构

例谈汉字字形结构例谈汉字字形结构一些汉字的字形分析存在着不同意见。

我这里陆续说说自己的看法,算是“例谈汉字字形结构”。

一、“喜、嘉、善”究竟是什么结构?“喜”字是什么结构?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说“喜”是上下结构,因为“喜”是由“壴”“口”两部分组成的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喜”的上部“壴”像鼓形,和下部的“口”合起来表示闻鼓乐而开口欢笑,也就是欢悦、喜欢的意思。

再说,“喜”和“嘉、鼓、彭”等字一样,都有偏旁“壴”。

所以,“喜”和“嘉”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另一种意见认为,按书写的间架结构分析“喜”是上中下结构。

还以“善”字为左证:“喜”和“善”一样,中部和下部分别是点撇横和“口”。

不过“善”字的字源不支持这种意见。

《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善”是“羊”的一竖从两个“言”中间穿过,还收入了另一个篆文,是上“羊”下“言”。

“说文”解释说:从两个“言”组成的字从“羊”,是会意字,表示羊咩咩地互相争着叫。

古时人们认为羊是善良、吉祥的动物,羊争着叫自然是吉祥的意思。

所以按字源分析,“善”却是上下结构的字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是分析的依据不同。

我们最常用的是字源分析法和书写分析法两种方法。

字源分析法又叫造字分析法,它追溯字源,着眼于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探明字理,为理解字义、认读字音、辨明字形提供了线索。

书写分析法又叫字根分析法,它从楷书形体出发,着眼于汉字的笔划组合方式和部件的间架位置,有助于书写的正确与工整。

中师教材《现代汉语基础知识》里有关汉字结构的内容,是分为两个部分说的。

一个是在讲汉字字形时,从识字的角度把汉字字形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字源分析法。

另一个是在“汉字的书写”中讲汉字的间架结构时,把汉字结构方式划分为独体、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品字形等八种,依据的是书写分析法。

这是从写字的角度来说的。

两种方法的分析角度不一样,于是一些字就可以分析为不同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汉字的形体结构
一、 “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理论
汉字的形体构造是指汉字通过什么样 的组合方式构造起来表达字义的。汉字是 表意文字,它的形总是与一定的义联系在 一起的。形、音、义三者之中,义是处于 核心地位的。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 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
2
东汉许慎是一个博通经 籍的古文经学大家,用二十 余年间写成《说文解字》。 这是一部系统地运用六书的 理论来说解字形、探求字词 本义的语言文字学专著。许 慎在这本书的自叙中不仅对 六书作了定义,还举了代表 例字,是今天研究六书的主 要依据。
11
1.有关人体的: 人、大、子、 巳、女、夫、 目、耳、口、 自、眉、而、 手、足、止、 心、胃等。
12
,,
人,甲骨文字作
, 像一侧面的人形。
大 ,大像正面的人形,古文字作 ,在文
献中用作“大人”之义。
子, 像一襁褓中的婴儿的形状,甲骨文
字作: 只见两手露在外面,而两脚被裹 起来了。子,最初是指不能下地走路的小孩。
女,像两手被捆起来,跪着的一个人形,
甲骨文字作: ,显然是女子在父系氏族社会
地位低下的一个印证。
13

夫 表示男子的夫,是在正面
人形——“大”的基础上加一
短横,这一短横像插于男子头
上的簪子,甲骨文字作:
目 是眼睛的象形,甲骨文字
作:
耳 像人耳之形,甲骨文字作 ,
金文
不仅外像耳轮,而且把耳孔眼
也画出来了。
9
让人不知画的是 何物,但只要把连带 的部分画出来了:
人们一看就知 道是树上结的果了。
树上结的为果, 藤蔓上长的是瓜, 瓜也是一个衬体象 形字,是在像瓜之 形的形体加上藤蔓 构成的:
10
象形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所占 的比重不大,据有人对《说文解字 》所收的9353个汉字作的统计,象 形字为264个,仅占总数的2.8%,但 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其它三种构 字法是在象形的基础上或加某一抽 象的符号(指事),或合两个独体 象形字以会意(会意),或以一个 象形字表示义类,一个象形字表示 声类(形声)这样形成的。因此, 大量地接触形象性很强的汉字,是 掌握六书与汉字形体结构的关键。
25

鹿
像鹿之形, 古文字作
26

豕 , 像豪猪之形, 古文字作:
27
鸟,鸟
像尾巴较 长的鸟, 古文字作:
28
凡乌之 属皆从 乌。古 文乌, 象形。

29
据说,小乌雏出生后,其母要喂养它 六十天,待羽毛丰满可以独立觅食时,它 要叼食六十天报养其母。这叫反哺。因此 乌在古诗文中成为孝道的象征。在传说中 也有许多与它有关的。
3
许慎《说文解 字叙》把六书 之名定为: 象形、指事、 形声、会意、 转注、假借。
4
(一)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诘诎,弯
曲之意,随物体的轮廓而弯曲),日、月是也 (日、月二字就是用这种造字方法构成的)。 象形脱胎于图画,古文字中的象形字大多保留 图画的味道。例如:
5
但象形字不等于是图画,大都带有写意性质 的,例如:
14
口像人张口之形,
甲骨文字作:
自是鼻子的象形,
甲骨文字作:
像人鼻梁鼻准之形。由于这个字后来 作为反身代词,表示鼻子这个意义时 ,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声符构成从 自畀声的后起字——“鼻”。
15
眉 。
是一个衬体 象形字,甲骨 文字作:
单画出
, 不足
以表示其义,故连带把目画
出来,就能让人一看就明白
了象形的意味:20胃最初也是一个独体象形字,《说文· 肉部》:“榖府也,
从肉,象形。”
战国文字有作:”
则上面的
就像胃之形,“肉”为后加的构件。
21
2.有关动物 的:马、牛、 羊、鹿、豕、 鸟、隹、象、 犬、虎等
22
马,像马之形,
甲骨文字作:
23

牛象牛
头之形, 甲骨文字作

24

像羊头之形, 甲骨文字作:
8

一般说来,象形字都为 独体字,即不能拆成两个 构字部件的形体,但有的 象形字却需要以另外的形 体来作陪衬,这样才使该 字所像之物明白无误地展 示给读者。例如:
其本义是“人头”。按说,只要画出上面的
就可以表示头了,但单就这一形体不足以让人明白是人的头,还是别的动
物的头,故在此基础上加上有了这个表示人的肢体的形体,就不 会让人把“人头”误会为“狗头”了。这类衬体象形字在汉 字中不在少数,又比如:单画
32
隹 。 , 像短尾巴 的鸟,小 篆作:
33

象,像
长鼻大象 之形,甲 骨文字作
34

犬,像
狗之形, 甲骨文字 作
6
“马”突出地表现了它 的头和鬃毛,而身体的其 它部分却以简单的几笔画 出其轮廓。“鹿”则突出其 头,尤其是头上有枝桠的 角。而身体部分则以简笔 画的形式表达。这与写实 的绘画是不同的。
7
有时还可把肢体部分省掉,只画 头部,例如:
“牛”字像牛头之形,“羊”字像羊头之形, 但又不是把头部的所有面貌形状都画出来,只 是表现头部最具区别性特征的部分,牛头和羊 头都突出地表现它们的角,牛头的角是斜刺向 上,羊头的角则卷曲朝下。这就是象形字不同 于图画之处。
16
而,最初的意思是下巴
上的胡须,甲骨文字
作 ,也是一个衬体
象形字,单画胡须会让 人看不懂,故连带着把 下巴也画出来。
17
手,在甲骨文中是
以侧面的右手形表 示的: 。到了小篆
则用一叉开五指的 手表示 。. 。
18


甲骨文字 像有股 有胫有趾之形:
止(止)为脚
趾的象形,
甲骨文字作
19
心 。
像人的心脏, 小篆还保留了
30
浙江省有个义乌县 (现为义乌市),在汉代 称乌伤县。相传有个叫颜
羊羔跪乳, 乌鸦反哺
乌的孝子,当父亲去世后,
独个儿一筐一筐地背来黄
土,为父亲垒坟。这时群
乌也赶来相助。试想乌的
嘴能叼多少土呢?结果乌
的嘴都受了伤。人们便将
这个县取名为乌伤。到唐
武德年间,改为义乌县,
名字显得更为典雅含蓄。
31
乌是一种喜欢群居的鸟类,它 们在田野中生活。有这样的一故事: 春秋时代郑国和楚国交战,楚国在 夜里偷偷撤了兵,故意留下军帐没 有拆除,以便迷惑郑军。郑国并不 了解楚军的底细。这时郑军中有个 士兵远远瞭望一下,便肯定地说: 楚军撤走了。别人问他:楚国的军 帐尚在,何以见得楚军退走了?他 说:楚军帐幕上落满了乌鸦,如军 队尚在,是不可能有这种现象的。 由此可见,古人对乌的生活习性是 观察得何等细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