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进气道唇缘钝化流动的波系配置及热 负荷特性研究
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与实验研究
2、计算机模拟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可以有效地预测和优化高超声速 进气道的性能。通过流体力学软件和商业软件的二次开发,可以实现进气道的参 数化设计、结构优化和性能预测等功能。
3、实验研究是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的重要环节,可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 可靠性。通过实验设备的搭建、实验流程的制定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以 全面评估进气道的性能表现、稳定性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实验设备搭建需要依据进气道的实际工作场景,通常包括风洞、传感器、数 据采集系统和实验模型等。风洞主要用于模拟飞行过程中的气流环境,传感器用 于监测进气道的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模型则用于展 示进气道的设计效果。
实验流程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通常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的控制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然而,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与实验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进气道的效率、降低成本并缩短研发周期仍需进一步探讨 和研究。此外,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更高速度和 更复杂环境下的研究需求。
感谢观看
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 与实验研究
目录
01 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03
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实 验研究
02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计 源自机模拟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超声速进气道作为飞行器的重要部件,对其设计、计算与实验研究显得尤为重 要。本次演示将围绕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与实验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 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商业软件的二次开发则主要是为了提高进气道的适应性、降低成本以及 缩短研发周期。常用的商业软件包括ANSYS、SolidWorks和CATIA等,这些软件 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实现进气道的参数化设计、结构优化和性能预测等功能。
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问题研究
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未来空天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超声速进气道作为飞行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整体性能。
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问题成为了航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其启动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进气道启动性能的方法。
文章首先介绍了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然后重点分析了进气道启动过程中的气流分离、激波结构变化等关键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进气道启动性能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些改进进气道启动性能的措施,包括优化进气道设计、改进控制系统等。
文章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基本原理与分类高超声速进气道是超音速飞行器的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在高速飞行时,有效地将外界的空气引入发动机,并进行压缩,以满足发动机燃烧室的需求。
进气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性。
基本原理: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基本原理基于流体动力学。
当飞行器以高超声速飞行时,前方的空气受到强烈的压缩和加热,形成激波。
进气道的设计需要确保这些激波能够稳定地形成,并有效地将压缩后的空气引入发动机。
同时,进气道还需处理由于高速度产生的气流分离、激波振荡等问题,以确保气流的稳定与连续。
分类:根据进气道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高超声速进气道主要分为两大类:内进气道和外进气道。
内进气道:内进气道通常位于飞行器的机身或发动机内部。
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器的整体性能。
内进气道的设计复杂,需要精确控制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以确保其能够稳定地工作。
外进气道:外进气道位于飞行器的外部,通常与机身或机翼融为一体。
这种设计相对简单,但可能会增加飞行器的空气阻力。
外进气道通常适用于速度较低或需要更大空气流量的场景。
无论是内进气道还是外进气道,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优化,以确保其在高超声速飞行时能够提供稳定、连续的气流,满足发动机的需求。
AUSM+格式在高超声速进气道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AUSM+格式在高超声速进气道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作者:杜磊孙波代春良来源:《航空科学技术》2020年第11期摘要: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中的密度基求解器rhoCentralFoam植入典型混合格式AUSM+。
求解器通过两组算例进行验证:二维圆柱绕流数值模拟和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数值模拟。
与圆柱绕流模型相似的高超声速进气道钝化前缘,是高超声速进气道典型流动特征。
数值计算结果分别与商业软件CFD++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OpenFOAM植入的AUSM+格式可以精确捕捉脱体激波、准确构建流场结构,并得到可靠的流场参数,与商业软件CFD++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满足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计算需求。
关键词:高超声速流动;OpenFOAM;AUSM+;通量分裂;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V211.3文献标识码:ADOI:10.19452/j.issn1007-5453.2020.11.015对于高超声速流动数值计算而言,一般认为求解器的数值格式应具备激波捕捉、高黏性分辨率以及避免出现“粉刺现象”等特性[1]。
通量差分分裂(FDS)格式,对接触间断和边界层都有很高的分辨率,但其鲁棒性较差。
矢通量分裂(FVS)格式在激波捕捉方面有较好的鲁棒性,但在接触间断和边界层内有较大的數值耗散[2]。
AUSM类格式兼有FDS格式的高分辨率特性和FVS格式的强鲁棒特性。
高超声速进气道作为吸气式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场上游区域,其流动特性对下游流场具有重要影响。
高超声速进气道的钝化前缘,与圆柱绕流形成的脱体激波流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
钝化前缘在引起进气道流场结构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影响进气道的工作特性,准确预测前缘钝化后的流场特性,对进气道的修正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3]。
OpenFOAM中的求解器大多数为压力基求解器,主要用于求解不可压问题;为了准确预测高速流动的流场结构及参数,OpenFOAM发展了密度基求解器rhoCentralFoam,并应用了Kurganov和Tadmor[4]的中心迎风格式。
高超声速动力能热管理技术综述
第 50 卷第 2 期2024 年 4 月Vol. 50 No. 2Apr. 2024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高超声速动力能热管理技术综述梁义强,范宇,周建军,刘太秋(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沈阳 110015)摘要:高超声速飞行器因良好的高速突防和快速打击能力成为重要的装备发展方向,但高超声速飞行工况的特殊性使其动力系统对热管理和能源供给提出了严苛的需求。
通过分析文献对高超声速动力的热防护、燃油热管理和进气预冷等技术进行了详细评述。
热管理对高超声速动力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但其目前在该领域研究技术的成熟度较低,飞发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通过文献综述对能源供给的生成及利用等技术与传统飞行器进行了对比,概述了现有高超声速动力主要的能源供给方式的关键技术为燃油裂解气涡轮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能热(能源与热)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热电转换等,为高超声速动力能量综合能热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超声速动力;能热管理;推进系统;发电技术中图分类号:V231.1文献标识码:A doi:10.13477/ki.aeroengine.2024.02.002Overview of Power and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Hypersonic EngineLIANG Yi-qiang, FAN Yu, ZHOU Jian-jun, LIU Tai-qiu(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110015,China)Abstract:Hypersonic aircraft represents a crucial focus in equipment development, owing to their exceptional high-speed penetra⁃tion and swift strike capabilities. However, stringent requirement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and power supply are imposed by hypersonic flight condition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thermal protection, fuel thermal management and inlet air precooling is conducted. Thermal management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of hypersonic engines, but its current technical maturity level in this field is relatively low. The integration of airframe and engine is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for addressing these challenges. A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genera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of power supply with traditional aircraft. Key technologies of primary power supply methods in existing hypersonic engines are outlined, including the fuel vapor turbine. The future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power and thermal management are summarized, such as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power and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for hypersonic engines.Key words:hypersonic engine; power and thermal management; propulsion system;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0 引言未来战争要求战机在极具复杂的空天战场态势下“快速响应、远程打击”、“先敌发现、先发制敌”,形成对敌全面压制的战略优势[1-2]。
高超声速二维前体/进气道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
Ab t c : y t e rt n ls d n m r a c c lt n ,a p i m e i eh d frh p ro i i s a t B h oe i a ay i a u e c l a u ai r c sn i l o lot l mu d s n m to o y es n c t d - g wo me s n oe o y,c w n n e f h l ti f u e u a e n t e hg e ttt r ̄u c v r d n i a frb d ol o l d i n r e i e g rd o t s d o i s oa p a o t n si b h h l e r r o ey a e e n c n ie n e l oc d te d a oc . I l e e n t t te a v t e .h e i s c mp rd o s r g t i fre a h rg fre n od r t d mo sr e h d a a s t e d s di h t f n o a n g n g i o ae w t h r e w d e e tra o rs i fe u h c a e i tn i d te pa e c w .T e c luain i te te e g xe n c mp e s n o q a s o k w v ne st a l o 1 h a c lt s h h l o l yn h n o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
57第2卷 第16期产业科技创新 2020,2(16):57~59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蔡 佳1,2,徐 白1,崔 杰1,成 诚1(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摘要:从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几何构型出发,分析进气道流场与几何结构的关系,分别从外压段、内通道和隔离段三个部分展开设计,提炼出能够控制进气道型面的重要气动参数,初步实现了对进气道型面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为缩短进气道的设计周期和改善进气道性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参数化;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V2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16-0057-03近年来,为了实现更快、更高的飞行,各国对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超燃冲压发动机由于在飞行速度和比冲上的突出优势,广泛应用在高超声速飞行的动力装置中。
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进气道可为发动机超声速燃烧提供所需的空气,并尽可能实现高的流量捕获和对来流的高效压缩。
高超声速进气道结构形式较为多样,包括二维进气道、侧压进气道、轴对称进气道、Busemann进气道以及REST进气道等。
其中二元进气道由于其型面设计较为简单,流动情况易于分析,结构容易制造加工并且便于设计能够倾转的唇罩来实现进气道内收缩比的控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当前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发动机地面试验方案中。
但是,即便二元进气道结构较为简单,设计一款适合于工程使用的进气道型面也必须经历初步设计、性能计算后调整参数再设计这一反复迭代设计的过程。
因此,开展二元进气道型面的参数化设计并提炼出一套较为通用的设计方法对缩短进气道的设计周期和改善进气道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二元进气道的几何构型出发,总结出能够控制进气道型面的重要气动参数,实现对进气道型面的参数化设计。
大内收缩比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配置特性
大内收缩比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配置特性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内收缩比(LDR)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配置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当LDR为1.0时,可达到最佳效果。
实验中,我们采用压力测试、流量计和声速计来衡量系统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当LDR增加到1.5时,高超声速设计容易引起不可预期的振荡。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建议,以用于实施更高效的进气道天然波系统。
关键词: 大内收缩比,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实验,压力测试,流量计正文:本文旨在探讨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配置特性,特别是大内部收缩比(LDR)对其性能的影响。
为此,我们采用压力测试、流量计和声速计量测系统性能。
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LDR增加可带来更低的压力损失和更大的排气量,而LDR的最佳值为1.0。
随着LDR的继续增加,系统的振荡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差,最终导致波系统的性能降低。
因此,在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的设计和实施中,我们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LDR,并采取改善措施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大内收缩比(LDR)是用于优化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减少噪声的重要系统参数。
在设计实施这样一个系统时,大内收缩比是十分重要的。
在应用中,它可以帮助系统更有效地产生高超声速流。
例如,它可以用于改善涡轮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放性能,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降低飞行器的燃油消耗,使其飞得更远,飞得更快。
另外,LDR的正确使用还可以降低飞行器的隐身性,使飞机更加隐蔽,从而躲避可能对它们造成危害的其他飞机或系统。
此外,在宇宙航行中,LDR也被用于接近运载物体和行星等,以便在较短的距离内将运载物体带入轨道。
由此可见,在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配置特性中,LDR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油消耗,提高发动机性能,隐蔽飞行器,并接近运载物体等。
因此,在实施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统时,我们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LDR,以确保波系统的最佳性能。
在实施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统时,应特别注意LDR的正确设置。
变几何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与调节规律研究
图 2 二元变几何进气道原型模型示意图
为了尽可能提高进气道在低马赫数下的流量系数,前 2 道楔角选取的比较小,合计偏转角只有 10°,
为了控制内压段的长度,设置了第三道压缩面,这样在设计状态时,前两道激波相交于唇口,第三道激波 打入进气道内压段,而在接力点马赫数条件下,第三道激波打在唇口处。这样设计不同于常规进气道的所 有波系都在设计点时相交于唇口,后者在低马赫数情况下,外压段激波角增大形成溢流,流量系数由 3 道 外压激波共同决定,而采取在接力点下第三道激波封口的设计,流量系数主要由前 2 道外压激波决定,能 大幅度减小低马赫数下进气道的流量损失,提高了进气道在低马赫数下的流量捕获特性,使得飞行器能满 足在低马赫数下的加速性能得到保障。
微小变化时就不能自起动,并且旋转部分的长度是可行选项中最短的,降低了执行机构的操作难度。综上 可知,采用旋转唇口的调节方案,使得进气道内收缩比改变至 1.4,能较好的解决进气道在接力点马赫数 下的自起动问题。
5 接力点大攻角下的调节规律与性能
为了实现进气道在大攻角条件下达到通流起动状态,本文采取了向顶板旋转唇口的方案,以降低进气 道在大攻角时吸入的气体量,以避免进气道发生不起动现象。以唇口初始位置为参照点向下旋转唇口,每 次向下旋转 1°,计算发现当唇口向顶板旋转 3°以后,进气道才能在 8°攻角状态下实现通流。下图为在 进气道在 8°攻角能正常工作后继续向下旋转时进气道性能与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
(b) 喉道马赫数随攻角改变的变化规律
(c) 喉道总压恢复随攻角改变的变化规律
(d) 喉道增压比随攻角改变的变化规律
图 7 进气道性能参数在调节唇口方案下随攻角的变化规律 图 7 为进气道在上述调节方案下性能参数随攻角变化的规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进气道进入 4°攻 角的飞行条件唇口向顶板旋转 7°后,进气道性能参数较之前出现了一个阶跃,但之后参数的变化趋势和 唇口旋转之前随攻角改变的变化趋势一致。 从图 6(a)中可以看到在实行旋转唇口方案后, 进气道在 4°~8° 大攻角范围内的流量系数较之旋转唇口前2°~4°攻角范围内的流量系数要低不少,说明旋转唇口方案 能大幅减少进气道在大攻角状态时进入的流量,有效避免进气道堵塞出现不起动现象。
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特性数值研究
第28卷第6期2007年11月 宇 航 学 报Journal of As tronauticsV ol.28N ov ember No.62007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特性数值研究丁海河,王发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 要:进气道的起动能力决定着冲压发动机可能的工作范围,针对由于来流马赫数引起的进气道不起动现象,采用CFD 技术开展了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起动与不起动过程的数值计算,并检验了一种改善进气道起动性能的边界层抽吸法。
结果表明,进气道不起动的主要原因是非定常过程引起的内收缩段边界层分离和分离激波,进气道性能变化的突跃点为起动和不起动的分界点,边界层抽吸可以明显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
关键词:进气道;起动特性;边界层抽吸中图分类号:V21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328(2007)0621482206收稿日期6225; 修回日期28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556)0 引言进气道的主要作用是压缩来流,在设计和非设计状态下满足燃烧室入口要求。
吸气式超燃或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对于进气道的选择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高效的进气道可以显著增加飞行器的有效载荷,而性能差的进气道甚至会导致推进系统产生净负推力。
进气道的起动能力决定着其可能的工作范围,因此,对进气道起动性能的研究至关重要,而影响其起动的关键问题在于内进气道的面积收缩比。
引起进气道不起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来流马赫数、背压、几何喉道或热力喉道。
目前对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背压引起的不起动[1,2]和几何喉道引起的不起动[3],而对于来流马赫数引起的不起动研究较少。
本文主要针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来流马赫数引起的不起动问题。
研究表明,对于固定几何高超声速进气道,存在一个上临界马赫数和下临界马赫数,根据进气道初始状态的不同会出现起动和不起动两种状态。
当进气道在不起动状态下由低马赫数向高马赫数飞行,马赫数低于上临界马赫数时,进气道是不能自行起动的;当进气道在起动状态下由高马赫数向低马赫数飞行,在马赫数高于下临界马赫数时,进气道处于起动状态。
高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J u a fS l c e e h oo y o r l o oi Rok t c n lg n d T
高超 声 速 进 气 道 再 起 动 特性 及 其 影 响 因素数 值 模 拟①
游 进, 夏智勋 , 王登攀 , 方传波
4 07 ) 10 3 ( 国防科技大学 航天 与材料 工程学院 , 长沙
Ab ta t Us g t e t — v rg d N- q a o s te c n r le u t n,a d u ig t e t e mal e f c a d l h - s r c : i i a e a e S e u t n a h o t q ai n h me i o o n sn h h r l y p re tg s mo e ,t e 2 D l fh p ro i n e u g t e r sa t g wa u rc y smu ae y me n fk o S u b l n e mo e n d p i s f w o y es n c i ltd rn h e tr n s n mei al i l td b a so -J S T tr u e c d la d a a t e me h o i i l v tc nq e e h iu .T e r s l h w a ei l t i o e tr h e u t s o t t h n e l n t sa t mme i tl v n i p r t n s o k h se tr d t el wh n t e i tr a s h t w l r i d aey e e s a a i h c a n e e i fe o h p, e h e n n l c nr c in r t s lr e e o g wh c a st a e e i a u s r f w i o ma s s i i g h e p y r s a c h w h tt e o ta t ai i a g n u h, ih me n h t r s n t t o w t n s p l n .T e d e l e r h s o s t a o o h t a l h l e h
高超声速进气道动稳态攻角特性研究
高超声速进气道动/稳态攻角特性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攻角特性与高超声速飞行器性能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背景,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俯仰姿态可能发生大幅度改变或振荡的特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攻角导致的来流条件定常、非定常变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内部流场特征和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其形成机理,为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估计及有效控制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论文首先研究了稳态攻角变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针对Ma6.5一级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在相同约束条件下(相同设计马赫数、等进口面积、相同出口马赫数),设计了一组包括二元式、侧压式、轴对称式、三维内收缩式的高超声速进气道方案,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攻角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气动特性的影响,揭示了典型高超声速进气道方案的内部流动特征、性能参数随攻角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攻角变化改变了进气道压缩量、内通道的附面层厚度和入口气流品质,从而影响了进气道流量捕获特征、压缩能力和出口总压恢复性能;进气道攻角的增加还会使得进气道抗反压能力提高,起动能力下降。
对于不同的进气道构型而言,攻角对轴对称式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其它进气道类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别。
本文接着探索了动态攻角变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影响。
采用非定常、动网格数值模拟方法,考虑了不同攻角动态变化方式,分析了攻角动态频率/速率、幅值、来流马赫数、振荡转轴位置、起始振荡攻角、进气道尺度、前缘钝化、总收缩比和飞行高度等参数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攻角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攻角动态变化时:受到气流的可压缩性、粘性作用等带来的气动迟滞效应的影响,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特征和性能参数会存在一定滞后现象,且不同性能参数之间的滞后规律不同;对于攻角变化造成的进气道不起动问题,随着动态攻角速率/频率的增加,进气道发生不起动的攻角值变大,进气道再起动的攻角值减小,即攻角动态变化对进气道起动过程存在一定的迟滞效应。
高超声速进气道复杂内流热气动弹性研究
第8卷㊀第6期2023年11月气体物理PHYSICSOFGASESVol.8㊀No.6Nov.2023㊀㊀DOI:10.19527/j.cnki.2096 ̄1642.1053高超声速进气道复杂内流热气动弹性研究叶㊀坤ꎬ㊀张艺凡ꎬ㊀叶正寅(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ꎬ陕西西安710072)ResearchonAerothermoelasticityforHypersonicInletwithComplexInternalFlowYEKunꎬ㊀ZHANGYi ̄fanꎬ㊀YEZheng ̄yin(CollegeofAeronauticsꎬ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ꎬXiᶄan710072ꎬChina)摘㊀要:高超声速进气道在复杂波系的气动载荷和气动热作用下非常容易诱发热气动弹性问题ꎬ深入理解复杂内流下热气动弹性机理对未来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ꎮ建立了静/动热气动弹性动力学分析框架ꎬ深入研究了静/动热气动弹性对三维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结构和性能影响的规律和机理ꎮ静热气动弹性分析结果表明ꎬ双向耦合方法得到的气动热弹性变形相对较大ꎬ入口唇前缘变形量最大ꎮ结构变形改变了唇缘附近的激波结构ꎬ增强了进气道内部的激波强度ꎬ增加了分离区长度和外壁面温度ꎬ改变了出口流场ꎮ同时ꎬ热气动弹性变形会导致质量流量系数和压升比的增大ꎬ降低了总压恢复系数ꎮ动热气动弹性分析结果表明ꎬ对于模型ꎬ不考虑气动加热时ꎬ结构位移响应逐渐呈现收敛趋势ꎻ考虑气动加热后ꎬ结构位移响应呈现极限环的趋势ꎮ气动加热可能会改变进气道结构动态响应特征ꎮ由于进气道结构频率非常接近ꎬ结构动力响应中存在着 拍 现象ꎮ前缘变形较大而振幅较小ꎬ尾缘变形较小而振幅较大ꎮ结构振动导致流场结构产生明显的动态变化ꎬ且导致性能参数存在明显的波动ꎬ尤其是出口反压比波动幅度较大ꎮ希望通过研究加深对进气道中复杂波系结构中热气动弹性问题的理解与认识ꎬ以期为未来进气道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参考ꎮ关键词:高超声速ꎻ进气道ꎻ热气动弹性ꎻ非线性动力学ꎻCFD/CSD㊀㊀㊀中图分类号:V211.47㊀㊀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3 ̄04 ̄20ꎻ修回日期:2023 ̄05 ̄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2306ꎬ52175510)第一作者简介:叶坤(1987 ̄)㊀男ꎬ副研究员ꎬ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超声速流固热耦合㊁气动弹性力学ꎮE ̄mail:yekun@nwpu.Abstract:Hypersonicinletisveryeasytoinduceaerothermoelasticproblemsundertheaerodynamicloadandaero ̄thermalactionofcomplexflow.Deeplyunderstandingtheaerothermoelasticitymechanismofcomplexinternalflowisofgreatsignifi ̄canceforthedetaileddesignofhypersonicinletinthefuture.Inthispaperꎬastatic/dynamicaerothermoelasticanalysisframeworkwasestablishedꎬandthemechanismoftheinfluenceofstatic/dynamicaerothermoelasticityontheflowfieldstructureandperformanceofthree ̄dimensionalhypersonicinletwasstudiedindepth.Theresultsofstaticaerothermoelasticanalysisshowthattheaerothermoelasticdeformationobtainedbythetwo ̄waycouplingmethodisrelativelylargeꎬandthedeformationoftheleadingedgeoftheinletlipisthelargest.Thestructuraldeformationchangestheshockwavestructurenearthelipedgeꎬenhancestheshockwaveintensityinsidetheinletꎬincreasesthelengthoftheseparationzoneandthetemperatureoftheouterwallꎬandchangestheflowfieldattheoutlet.Atthesametimeꎬtheaerothermoelasticdeformationwillleadtotheincreaseofmassflowcoefficientandpressureriseratioꎬandreducethetotalpressurerecoverycoefficient.Theresultsofdynamicaerothermoelasticanalysisshowthatthedisplacementresponseofthestructureconvergeswhentheaerodynamicheatingisnottakenintoaccount.Afterconsideringaerodynamicheatingꎬthestructuraldisplacementresponsepresentsalimitcycletrend.Aerodynamicheatingmaychangethedynamicresponsecharacteristicsoftheinletstructure.Becausethestructuralfrequenciesoftheintakeportsareveryclosetoeachotherꎬᵡbeatᵡphenomenonexistsinthedynamic气体物理2023年㊀第8卷responseofthestructure.Theleadingedgedeformationislargeandtheamplitudeissmallꎬwhilethetrailingedgedeforma ̄tionissmallandtheamplitudeislarge.Thestructurevibrationleadstosignificantdynamicchangesintheflowfieldstruc ̄tureandsignificantfluctuationsintheperformanceparametersꎬespeciallyforthepressureriseratioattheoutlet.Itishopedthattheresearchinthispaperwilldeepentheunderstandingoftheaerothermoelasticityinthecomplexflowstructureoftheinletꎬ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taileddesignoftheinletinthefuture.Keywords:hypersonicꎻinletꎻaerothermoelasticꎻnonlineardynamicsꎻCFD/CSD引㊀言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系统是新一代高性能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ꎬ超燃冲压发动机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吸气式推进系统之一[1]ꎮ高超声速进气道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其内部存在诸多复杂的流动现象ꎬ如激波㊁膨胀波㊁激波反射ꎬ激波与附面层干扰以及流动分离ꎮ这使得进气道内的气动载荷和气动热分布相比于外流更加复杂[2 ̄4]ꎮ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讲ꎬ受结构质量的限制ꎬ壁板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结构设计中ꎬ壁板结构在这种复杂的气动载荷和气动热载荷环境下将更加容易产生变形和振动ꎮ从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讲ꎬ高超声速流动对气动外形非常敏感ꎬ热气动弹性变形和振动将对进气道内的波系结构和进气道的性能参数产生影响ꎬ最终影响推进系统的性能ꎮ因此ꎬ深入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热气动弹性问题ꎬ从学术的角度讲ꎬ对深入理解进气道内复杂波系结构下的结构变形和振动特征ꎬ以及其对流场结构和性能参数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ꎻ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讲ꎬ这对未来进气道的精细化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ꎮ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历程中ꎬ在早期的总体设计以及地面风洞实验阶段ꎬ为了高效地提出设计方案ꎬ飞行器的大部分部件被假设为刚体ꎬ忽略弹性变形和弹性振动对设计结果的影响ꎮ在地面风洞实验中ꎬ为了准确测量关注的各项性能参数ꎬ如飞行器的气动力参数㊁进气道以及燃烧室的性能参数等ꎬ同时ꎬ为了便于模型加工ꎬ通常采用刚度较大的实心模型ꎮ尽可能地避免弹性变形和弹性振动对实验测量的影响[5 ̄6]ꎮ因此ꎬ地面风洞实验中也较少出现相关气动弹性问题ꎮ然而ꎬ近年来ꎬ随着高超声速研究的不断深入ꎬ进气道相关的气动弹性问题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重视ꎮLamorte等[7]研究了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中机体和进气道静热气动弹性变形的不确定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ꎬ结果表明:相比于机体的变形ꎬ进气道的变形在不确定性和灵敏度分析中起主导作用ꎮKline等[8]基于响应面模型研究了三维进气道变形对其性能影响的灵敏度ꎬ结果表明: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中非常有必要考虑进气道的变形影响ꎬ进气道外形的设计需具有较强的鲁棒性ꎮCuller等[9]基于单向/双向耦合方法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入口斜面的薄壁结构热气动弹性问题进行了研究ꎬ发现薄壁内的温度梯度对动态响应有较大的影响ꎮDuzel等[10]研究了二维进气道中的静气动弹性问题ꎮYao等[11 ̄12]研究了不同厚度壁板下进气道静变形和动态气动弹性问题ꎬ研究表明ꎬ进气道壁板的振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下游发动机的燃烧效率ꎮ张胜涛等[13]基于CFD和CSD建立了流场-热-结构的分析框架ꎬ研究了高超声速进气道前缘结构的气动热与结构耦合特征ꎮ靖建朋等[14]研究了气动弹性变形对独立模块薄壳进气道性能的影响ꎮ张云峰[15]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冲压发动机壁板气动弹性问题ꎮ叶坤等[16]采用CFD/CSD耦合的方法研究了动气动弹性对二维进气道性能的影响ꎬ发现结构动态响应存在 拍 效应ꎬ气动弹性对进气道性能参数和波系结构影响较大ꎮ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Dai等[17]基于CFD/CTD/CSD分析方法研究了静热气动弹性变形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ꎮ鉴于进气道热气动弹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数值模拟中计算量大的问题ꎬ在大部分现有的研究工作中对进气道的气动弹性和热气动弹性问题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ꎮ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为了降低计算量ꎬ广泛采用二维模型ꎮ实际当中进气道模型为三维模型ꎬ为了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果ꎬ有必要进一步对三维进气道模型进行分析ꎮ2)为了方便提取变形参数ꎬ采用模态方法ꎮ然而ꎬ薄壁的结构动力学分析中通常要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ꎮ模态方法是一种线性方法ꎬ忽略了几何非线性的影响ꎮ因此ꎬ有必要进一步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方法对薄壁结构进行分析ꎮ3)大部分的文献中主要研究气动弹性静变形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ꎬ没有研究动气动弹性对进气2第6期叶坤ꎬ等:高超声速进气道复杂内流热气动弹性研究道性能的影响ꎮ4)与传统外流部件的气动弹性分析中关注的气动特性不同ꎬ进气道设计中的主要设计指标为流量系数㊁总压恢复系数以及出口反压比等ꎬ同时流场中的激波结构也是其关心的主要内容ꎮ大部分文献没有定量地分析气动弹性对进气道主要性能参数以及流场结构的影响ꎬ这将导致无法深入指导进气道的设计ꎮ因此ꎬ随着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研究进一步深入ꎬ非常有必要采用更加准确的方法细致地研究三维进气道中静/动热气动弹性对进气道性能及流场结构的影响及机理ꎮ热气动弹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耦合问题[18 ̄21]ꎮ因此ꎬ通常将气动力㊁气动热和结构动力学之间的耦合分解为两个部分:1)气动热与结构之间耦合的气动热分析部分ꎬ2)气动力与结构之间耦合的气动弹性分析部分ꎮ大部分文献的研究中通常忽略气动弹性变形对气动热的影响ꎬ也即气动热部分与气动弹性部分采用单向耦合的思路进行简化处理[20]ꎮ然而ꎬ这种简化处理方式对进气道的热气动弹性分析是否合理ꎬ目前没有相关文献对此问题进行定量研究ꎬ且大部分文献主要关注静变形的影响ꎬ很少研究进气道动气动弹性的影响ꎮ综上所述ꎬ本文建立了基于CFD/CSD的静/动热气动弹性分析框架ꎬ深入研究了进气道静/动热气动弹性问题对结构变形㊁结构动态响应㊁波系结构㊁分离涡结构以及进气道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和机理ꎬ以期为未来进气道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参考ꎮ1㊀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图1为本文的静/动热气动弹性分析框架ꎮ将气动力㊁气动热和结构动力学之间的耦合分解为两个部分:1)气动热与结构之间的耦合对应图中的气动热分析模块ꎻ2)气动力与结构之间的耦合对应图中的气动弹性分析模块ꎮ定义单向耦合为不考虑气动弹性分析模块对气动加热模块的影响ꎬ双向耦合为考虑气动弹性分析模块对气动加热模块的影响ꎮ图1(a)为静热气动弹性分析框架ꎬ为了研究耦合模式(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对分析结果的影响ꎬ增加的红色部分为考虑结构变形对气动热的影响ꎮ图1(b)为动热气动弹性分析框架ꎮ图中TawꎬhꎬPꎬwꎬw 分别为绝热壁面温度㊁壁面热交换系数㊁壁面压力㊁物面位移㊁物面运动速度ꎮ(a)Staticaerothermoelasticity(b)Dynamicaerothermoelasticity图1㊀热气动弹性分析框架Fig.1㊀Aerothermoelasticanalysisframework1.1㊀气动热加热方法在热气动弹性研究中ꎬ在流体与结构交界面上的热流分为4个主要部分:q aeroꎬq radꎬq condꎬq strdꎮ其中ꎬq aero为气动对结构表面的输入热流ꎬ且其是流体对固体进行加热ꎬ因此为对流传热ꎬq rad为结构表面辐射到外部环境中的热流ꎬq cond为结构向内部进行热传导而产生的热流ꎬq strd为结构由于温度增加而储存的热流[18]ꎮ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各部分热流计算方法如下所示q aero=q rad+q cond+q strdq rad=σεT4wq cond=λs∂T∂næèçöø÷sq strd=ρscps∂T∂tìîíïïïïïï3气体物理2023年㊀第8卷其中ꎬTw为结构物面温度ꎻσ为StefanBoltzmann常数ꎬ为5.6697ˑ10-8[W/(m2 K4)]ꎻε为物体辐射发射率ꎬ本文取0.8ꎻλs为结构热传导系数ꎻT为结构温度ꎻρs为结构的密度ꎻcps为结构的比热ꎮ采用参考文献[22]中的方法计算q aeroꎮ确定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对流换热系数hw㊁周围流体的温度Tf以及物面的表面温度Twꎬ即可计算出热流ꎬTf通常采用绝热壁面温度Tawꎮ气动热的计算为q aero=hw(Taw-Tw)可以看出ꎬ气动热的求解主要是计算对流换热系数hw以及绝热壁面温度Tawꎬ其中ꎬ物面的表面温度Tw是通过结构热传导分析之后得到的ꎮ因此ꎬ本文参考文献[22]中基于CFD求解两次RANS方程分别得到Taw和hw进而计算热流ꎮ首先ꎬ绝热壁面边界条件下求解RANS方程得到Tawꎮ其次ꎬ在等温壁面边界条件下求解RANS方程得到热流ꎬ进而得到hwꎬ物面的温度分布可采用均匀温度分布ꎮ该方法仅进行两次定常流场的计算ꎬ计算量相对较小ꎬ且对于实际中三维模型下的复杂流动ꎬ可以充分利用CFD计算得到的流场信息进而预测热流ꎮ值得说明的是ꎬ真实物面上的对流换热系数hw与物面温度是相关联的ꎬ其为物面温度的函数ꎬ结构热传导过程中ꎬ物面温度是随时间变化的ꎮ因此ꎬ理论上讲ꎬ对流换热系数hw也是随时间变化的ꎮ而如果需要得到更新之后的hwꎬ必须再次基于CFD方法求解RANS方程ꎬ这同样将导致巨大的计算量ꎮ因此ꎬ为了减少计算量ꎬ现有文献中均对这一参数进行了简化ꎬ假设其不随壁面温度变化ꎬ仅基于CFD求解一次RANS方程得到hwꎬ这是由于相对而言ꎬhw随温度的变化波动较小[20]ꎮ因此ꎬ本文也采用这种仅计算一次流场得到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ꎮ1.2㊀CFD方法三维非定常N ̄S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积分守恒形式为∂∂t∬ΩQdΩ+ɥ∂ΩF(Q) dS=ɥ∂ΩG(Q) ndS其中ꎬΩ为控制体ꎬ∂Ω为控制体单元边界ꎬQ为守恒变量ꎬF(Q)为无黏通量ꎬG(Q)为黏性通量ꎬ采用Sutherland公式对分子黏性系数进行计算ꎬ如下μ=μɕT+S0Tɕ+S0TTɕæèçöø÷32其中ꎬμɕ和Tɕ分别为远场的黏性和温度ꎬS0=110KꎬT为流场中的温度ꎮ采用有限体积方法进行空间离散ꎬ空间格式采用AUSM+ ̄upꎬ通量重构采用基于面节点平均的Green ̄Gauss方法ꎬ伪时间中隐式时间推进方法采用LU ̄SGSꎬ采用的k ̄ωSST湍流模型ꎮ1.3㊀CSD方法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数值离散技术ꎬ主要用于对复杂结构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ꎮ该方法将结构近似为一系列离散的有限元素的集合ꎮ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的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求解ꎮ离散的结构动力学方程为Mü+Cu +Ks(T)+Kσ(T)()u=Q其中ꎬM为结构的质量矩阵ꎬC为结构阻力矩阵ꎬKs(T)为传统的结构刚度矩阵ꎬ考虑到结构材料属性随温度变化ꎬ故而为温度T的函数ꎬKσ(T)为热应力引起的附加热应力刚度矩阵ꎬu为结构变形矢量ꎬQ为结构表面上的气动载荷ꎮ2㊀验证算例由于热气动弹性问题的复杂性ꎬ目前公开的文献中还没有相关的高超声速热气动弹性实验数据ꎮ因此ꎬ为了验证本文分析方法的可靠性ꎬ采用几个验证算例分别对热气动弹性分析框架中各部分的可靠性进行验证ꎮ2.1㊀进气道验证算例为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ꎬ对文献[23]中Häberle在DLR高超声速风洞H2K中进行的GK ̄01进气道实验进行验证ꎮ该实验包含高超声速进气道内通常存在的多次激波反射和激波/边界层干扰等复杂流动现象ꎬ且有详细的实验数据ꎮ实验条件为:来流Mach数为7.0ꎬ来流静压为170Paꎬ来流静温为46Kꎬ单位Reynolds数为4.0ˑ106m-1ꎮ第1层网格高度满足壁面y+小于1ꎮ图2为计算的上下壁面压力分布与实验数据的对比ꎬ可以看出两者吻合较好ꎬ这说明本文计算方法对进气道内流动的预4第6期叶坤ꎬ等:高超声速进气道复杂内流热气动弹性研究测是可靠的ꎮ(a)Upperwall(b)Lowerwall图2㊀计算的压力分布与实验数据的对比Fig.2㊀Comparisonofpressurecoefficientbetweencalculatedresultsandexperimentaldata2.2㊀CFD/CSD静气弹验证算例为了验证本文CFD/CSD耦合方法对静气动弹性分析的可靠性ꎬ选择NASA在2012年举行的第1次气动弹性专题会议AePW中的高Reynolds数气动结构动力学(highReynoldsnumberaero ̄structuraldynamicsꎬHIRENASD)翼身组合体静气动弹性实验作为本文CFD/CSD静气动弹性分析的验证算例[24]ꎮ采用官方网站提供的几何模型和网格ꎮ模型的展长为1.28571mꎬ参考长度为0.3445mꎬ参考面积为0.3926m2ꎮ计算中采用官方网站提供的外形以及网格ꎬ对来流Mach数为0.8ꎬ迎角为3ʎꎬ单位Reynolds数为Re=4.8ˑ106m-1ꎬq/E为0.47ˑ10-6的状态进行模拟ꎮ其中ꎬq为来流动压ꎬE为结构的杨氏模量ꎮCFD计算中采用官方网站提供的非结构混合网格ꎬ面网格节点总数为83893ꎬ体网格节点总数为2932525ꎬ体网格总数为7851519ꎬ附面层为26层棱柱网格ꎬ第1层网格高度为弦长的5.0ˑ10-6ꎬ湍流模型采用SST模型ꎮ图6为有限元分析网格ꎮ有限元计算中ꎬ网格节点总数为113429ꎬ单元总数为56770ꎬ结构约束的边界条件中ꎬ对机翼结构的根部进行固支ꎮ机翼结构材料的密度为7920kg/m3ꎬ弹性模量为181.3GPaꎬPoisson比为0.264ꎮ图3(a)为计算变形云图ꎬ可以看出ꎬ翼尖处的变形量最大ꎬ变形量达到了机翼厚度的3~4倍ꎮ图3(b)为计算得到的机翼前缘和后缘处的变形量与实验数据的对比ꎬ可以看出ꎬ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ꎬ由此验证了本文CFD/CSD静气弹计算方法的可靠性ꎮ(a)Deformationcontour(b)Comparisonofthedeformationalongthespan图3㊀机翼变形云图和展向变形量的对比Fig.3㊀Deformationcontourandcomparison2.3㊀CFD/CSD动气弹验证算例为了验证本文CFD/CSD耦合方法对动气动弹性分析的可靠性ꎬ采用典型壁板颤振作为验证算例ꎬ并与Dowell[25]的壁板颤振分析结果进行对比ꎮ计算状态中ꎬ来流Mach数为2.0ꎮ图4为不同无量纲动压下CFD/CSD计算结果与Dowell分析结果的对比ꎮ可以看出ꎬ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良好ꎮ5气体物理2023年㊀第8卷由此验证了本文CFD/CSD动气弹计算方法的可靠性ꎮ图4㊀计算极限环幅值随动压的变化与文献结果的对比Fig.4㊀Comparisonofthevariationoflimitcycleamplitudewithdynamicpressure3㊀三维进气道模型及收敛性验证3.1㊀进气道结构模型参考文献[21]中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尺寸ꎬ将二维DLRGK ̄01实验模型进气道的尺寸放大20倍ꎬ然后ꎬ沿展向拉伸1.6mꎬ并增加两侧壁板ꎬ由此得到本文的分析模型ꎮ图5为本文设计的三维进气道气动模型ꎬ进气道总长度为12.6mꎬ壁板厚度为0.025mꎮ本文进行气弹分析的来流条件为:Mach数为7.0ꎬ高度为25kmꎬ来流静温为221.55Kꎬ来流总温为2392.74Kꎬ迎角为0ʎꎮ图5㊀进气道模型(单位:mm)Fig.5㊀Three ̄dimensionalinletaerodynamicmodel(unit:mm)图6为本文的有限元模型及网格ꎮ结构建模中将结构模型进行简化ꎬ假设结构的材料为TC4钛合金ꎬ材料属性已在文献[26]中说明ꎮ图中的红色部分为结构约束边界条件ꎬ将进气道模型与进气道主体连接的面进行固支ꎬ壁板厚度为25mmꎬ结构模型的有限元网格单元总数为15746ꎬ节点总数为96076ꎮ热传导分析中ꎬ材料的初始温度为298Kꎮ为了对结构进行充分热传导ꎬ热传导分析的总时间为2000sꎮ图6㊀有限元模型及网格Fig.6㊀Finiteelementmodelandgrid3.2㊀网格收敛性验证三维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存在复杂的激波结构ꎬ网格对CFD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ꎮ因此ꎬ本文采用4套网格进行网格收敛性验证ꎬ网格单元总数分别为1.5ˑ106㊁3.0ˑ106㊁4.7ˑ106和6.1ˑ106ꎬ为了准确模拟进气道内的激波结构ꎬ对进气道内的网格进行加密ꎮ图7为最密网格对应的边界网格以及体网格中间剖面ꎬ附面层第1层高度为1.0ˑ10-6mꎬ附面层的总层数为35层ꎬ增长率为1.25ꎮ图8为3套网格下进气道中间剖面上的压力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对比ꎮ可以看出ꎬ4套网格对应的压力分布和温度分布的规律基本相同ꎬ且所有结果均趋于密网格的结果ꎮ最密网格计算结果中由反射激波打在物面上产生的压力峰值高于稀网格和中等网格的计算结果ꎬ说明密网格对激波结构的模拟更加准确ꎮ为了在本文的气动弹性分析中尽量准确地模拟进气道中的流动ꎬ气动弹性分析中均采用最密网格ꎮ值得说明的是ꎬ图8(b)中前缘处的温度较高ꎬ达到了2000ħꎬ这主要是本文进气道模型前缘处没有钝化ꎬ前缘处的外形比较尖锐ꎬ导致压力和温度存在一个较大的峰值ꎮ(a)Boundarygrid6第6期叶坤ꎬ等:高超声速进气道复杂内流热气动弹性研究(b)Sectionofspacegrid图7㊀计算网格Fig.7㊀Computationalgrid(a)Pressurecoefficient(b)Temperature图8㊀不同网格尺度下中间剖面上压力和温度分布的对比Fig.8㊀Comparisonofthepressurecoefficientandthetemperatureunderdifferentgridscales4㊀静热气动弹性结果与分析4.1㊀耦合模式对热气动弹性变形的影响为了研究气动加热㊁气动热与气动弹性之间单向耦合以及双向耦合对热气动弹性分析结果的影响ꎬ分别采用以下3种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对本文涉及的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数值模拟ꎮ1)忽略气动热效应ꎻ2)考虑气动热效应ꎬ且气动热与气动弹性之间进行单向耦合ꎻ3)考虑气动热效应ꎬ且气动热与气动弹性之间进行双向耦合ꎬ即考虑静变形对气动弹性的影响ꎮCFD/CSD分析中通过对中间剖面前缘处的位移进行监测以判断CFD/CSD耦合计算是否收敛ꎮ图9为监测点处位移变化历程ꎬCFD/CSD耦合总步数为50步ꎬ可以看出ꎬ3种状态下监测点的位移均已收敛ꎮ图9㊀监测点位移变化历程Fig.9㊀Displacementchangeoftheobservationpointwithcouplingstepinthreecases图10为3种计算状态下中间剖面上的位移对比ꎬ由于x和z方向的位移量很小ꎬ本文的变形量均指y向的变形量ꎮ可以看出ꎬ3种计算结果的位移分布规律基本一致ꎮ且与文献[27]的位移分布规律相同ꎬ前缘处的位移最大ꎬ这主要是前缘处的压力载荷最大ꎻ同时温度最高ꎬ气动热效应对结构的刚度影响最显著ꎬ从而导致前缘处的气动弹性变形量最大ꎮ前缘至后缘的位移随x的变化并不是呈现单调的变化ꎬ在中间位置以及出口位置ꎬ均存在位移量较大的点ꎮ图11为物面气动弹性变形云图ꎬ可以看出ꎬ三者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ꎬ进气道唇口处变形量最大ꎬ且主要集中在中间剖面处ꎬ变形量沿着进气道两侧逐渐递减ꎮ通过压力分布可知ꎬ这主要是进气道内存在复杂的激波结构ꎬ反射激波打到壁面上ꎬ在壁面产生一个局部的温度和压力的峰值所导致ꎮ在忽略气动热的计算结果中ꎬ热气动弹性变形量相对较小ꎬ前缘处变形量为17.2mmꎮ双向耦合计算得到的热气动弹性变形量最大ꎬ前缘处变形量达到了52.8mmꎬ设计的进气道结构厚度7气体物理2023年㊀第8卷为25mmꎬ变形量达到了厚度的2.112倍ꎬ这表明气动热效应对气弹变形的影响较大ꎮ同时ꎬ单向耦合的结果与双向耦合的结果非常接近ꎬ说明对于本文进气道模型而言ꎬ耦合模式对气动加热的影响相对较小ꎮ图10㊀中间剖面位移量的对比Fig.10㊀Comparisonofdisplacementdistributionatthemiddlesectioninthreecases(a)Withoutheating(b)One ̄waycoupling(c)Two ̄waycoupling图11㊀不同耦合方法下的热气动弹性变形云图Fig.11㊀Aerothermoelasticdeformationcontourbydifferentmethods4.2 对流场结构的影响为了研究热气动弹性变形对进气道流场结构的影响ꎬ对3种计算状态下的压力分布㊁温度分布以及分离涡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ꎮ图12为进气道变形前后压力系数分布的对比ꎮ可以看出ꎬ进气道内存在3次明显的激波反射ꎬ第1次激波反射强度最大ꎬ位置在前缘x=7.6m处ꎬ第2次和第3次激波反射强度逐渐减小ꎬ且分别位于x=10.2m和x=12.4m处ꎮ整体来看ꎬ相对于刚性模型的结果ꎬ考虑气动弹性变形后ꎬ激波后的压力分布均增加ꎮ当气动弹性中忽略气动加热效应时ꎬ压力分布的增加相对较小ꎮ采用双向耦合分析方法条件下ꎬ压力分布的增加最大ꎬ且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的结果比较接近ꎮ图13为不同计算状态下物面压力系数云图的对比ꎮ可以看出ꎬ考虑气动弹性变形后ꎬ靠近前缘处的高压区域变化比较明显ꎬ高压区域的面积增加了ꎬ且向进气道的内部扩大ꎬ尤其是对于考虑气动热效应条件下的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的结果ꎮ这表明气动弹性变形增加了前缘处反射激波的强度ꎬ同时ꎬ进气道内其他的反射激波强度也增加了ꎮ进气道内部激波强度的增加将导致总压恢复系数减小ꎬ这对于进气道的性能是不利的ꎮ图12㊀进气道中间剖面上的压力分布的对比Fig.12㊀Comparisonofpressurecoefficientatthemiddlesection(a)Rigidmodel8第6期叶坤ꎬ等:高超声速进气道复杂内流热气动弹性研究(b)Withoutheating(c)One ̄waycoupling(d)Two ̄waycoupling图13㊀不同计算方式下物面压力系数云图的对比Fig.13㊀Comparisonofpressurecontouronthewallbydifferentmethods图14为不同计算方式下流场中间剖面压力云图的对比ꎮ可以看出ꎬ对于刚性模型ꎬ压缩面产生斜激波在唇口略微靠前的位置ꎬ并没有直接打到唇口上ꎬ气流存在一定程度的溢出ꎮ热气动弹性导致进气道前缘向下的变形ꎬ使得压缩面产生斜激波几乎正好打在唇口上ꎬ从进气道设计的角度讲ꎬ更接近 shockonlip 的设计结果ꎬ有利于进气道流量的捕捉ꎮ值得说明的是ꎬ本文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的三维进气道模型是由二维实验模型发展而来的ꎬ三维效应的影响使压缩面产生的斜激波向进气道的前缘方向移动了ꎮ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讲ꎬ这对刚性模型有所不公平ꎬ但是ꎬ这并不影响本文得出的结论ꎮ文献[17]采用与本文相同的二维模型ꎬ在二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获得的规律与本文一致ꎬ即热气动弹性变形导致进气道流量增加ꎮ结构的温度分布将直接指导结构热防护设计ꎬ因此ꎬ为了更加合理地进行热防护设计ꎬ热气动弹性变形对结构最终温度分布的影响也有必要进行考虑ꎮ图15为进气道变形前后温度分布的对比ꎮ对于内部物面而言ꎬ温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ꎬ在激波与壁面相交处变化较大ꎮ对于外部物面而言ꎬ忽略气动加热状态下温度分布的改变较小ꎬ与原始状态基本相同ꎮ而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状态的结果变化较大ꎬ从x=9.0m至出口处ꎬ相对于原始状态ꎬ温度分布增加约100ħꎮ(a)Rigidmodel(b)Withoutheating9。
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
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近年来,随着飞机技术的持续进步,飞机的飞行速度增加,重复出现高超声速飞行。
高超声速飞行带来的气动热分析是当今气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高超声速范围内,飞机的设计比较复杂,且外形结构常常变化,钝头体结构也是重要的结构之一。
因此,对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一般来说,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包括气动特性分析和热环境分析。
气动特性分析可以根据解析或者数值模拟方法来实现,目的是求解钝头体各种气动参数,如活塞效应、涡卷效应、涡粘数等等,求解出的参数对于进行后续的热环境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热环境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空气流动的传热机理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流体传热、绝热换热、辐射换热等。
有了上述气动参数,可以准确计算出传热机理,从而得出钝头体的热环境参数。
在解决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问题时,很多因素需要考虑,特别是外形的影响。
钝头体的几何形状非常复杂,因此飞机的设计者需要搞清楚钝头体应该如何设计,以便获得最佳的气动特性和热环境,并考虑到其成本和重量。
在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到钝头体可能会遇到的环境,如极端温度、气压、湿度等,以及可能出现的特殊现象,如电离层扰动等,都会对钝头体的气动特性和热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钝头体气动热分析还要考虑钝头体表面材料的热平衡,包括表面绝热性能和光辐射性能。
这两个指标是决定钝头体热环境参数的重要因素,也是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技术指标。
设计者需要提出合乎要求的材料,并以此作为依据来进行设计。
最后,要完成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还需要考虑钝头体的气动阻力性能,因为它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会受到气动阻力的影响。
钝头体的气动阻力性能主要取决于外形结构,因此设计者必须仔细研究和分析钝头体的几何形状和曲面结构,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安全性。
总之,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其中很多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超声速稀薄流尖前缘平板气动性能分析
2020年第38卷12月增刊西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of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Dec.Vol.382020Supplement收稿日期:2020⁃09⁃01作者简介:张帅(1995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超声速稀薄流流域飞行器分析研究㊂高超声速稀薄流尖前缘平板气动性能分析张帅,方蜀州,许阳(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北京㊀100081)摘㊀要:采用DSMC方法对尖前缘平板在高超声速稀薄流中的气动性能进行分析㊂选取前缘楔角角度为10ʎ 90ʎ的前缘无限尖化平板以及固定楔角角度α=45ʎ的钝化半径为0.1 0.9mm前缘尖点钝化平板进行计算分析,旨在揭示高超声速稀薄流中楔角角度与钝化半径对尖前缘平板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内在机理㊂数值结果表明,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对前缘流场结构的影响较为一致,这也使得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对平板表面气动参数的影响规律极其相似㊂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对传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较小,相比之下对压力系数的影响更为明显㊂在较小的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时,气动参数最大值均出现在唇缘顶点之后的位置,切向上气动参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㊂随着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的增大,气动参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断前移,直至唇缘顶点㊂除此之外,平板表面气动参数的最大值也随着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的增大不断升高㊂关㊀键㊀词:高超声速稀薄流;DSMC;尖前缘平板;气动特性中图分类号:F407.5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0⁃2758(2020)S0⁃0027⁃08㊀㊀20 100km的近空间流域是未来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的飞行空域[1]㊂这类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具有尖化前缘㊁气动外形复杂等特征㊂而对于未来采用升力体或乘波体构型[2]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由于其外形特征多为扁平状升力面,在55km高度,尖化前缘等局部区域就已经存在稀薄气体效应㊂近空间稀薄流流域气体流动已经不再遵循连续性介质假设,较之连续流流域,飞行器的热流㊁摩擦力等气动参数发生很大的变化,适用于连续介质假设的经典公式㊁数值方法将会失效㊂因此正确预测未来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的气动特性成为气动设计研究中的先决条件㊂在传统的设计研究中,出于简化问题的考虑,主要将飞行器简化为平整的薄模型并研究其表面的气动力㊁气动热分布情况㊂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明飞行器前缘的构型会对表面流场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㊂国外,Dogra等[3]基于航天飞机再入大气层的背景,利用直接模拟蒙特卡洛(DSMC)方法分析了在H=175km,Vɕ=7.5km/s工况下40ʎ攻角时理想化无限薄平板的气动特性㊂结果表明,在自由分子流流域内会出现明显的过渡效应且计算结果合理㊂之后Dogra和Moss等[4]又利用DSMC方法分析了100 200km高度零厚度与大长宽比钝头平板的流场结构与气动性能,得出了钝头前缘对气动性能的影响㊂Tsuboi等[5]对高超声速稀薄流中二维20ʎ前缘尖化平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平板周围的三维流场结构㊂Palharini等[6]采用DSMC方法分析了80km高度处稀薄过渡流区域理想化无限薄不平整表面的流场结构和壁面气动参数,结果表明缝隙会影响表面热流且缝隙内部会出现涡结构㊂国内,黄飞等[1]对近连续流到自由分子流的二维小尺寸平板表面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攻角的增加,波阻的急剧增加会导致摩阻所占比重下降㊂之后,黄飞㊁张亮等[7]分别采用N⁃S方法和DSMC方法,对超声速尖前缘结构气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面压力分布对稀薄效应的敏感性较弱,局部热流对这种局部稀薄效应非常敏感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超声速稀薄流飞行器表面气动性能的研究主要以平整的平板模型为主,而对有前缘构型的平板气动性能缺乏系统性的研究㊂西㊀北㊀工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38卷考虑到实际的升力体飞行器尖前缘的构型特点,有必要分析不同尖前缘构型对平板表面气动参数以及前缘附近流场结构的影响㊂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飞行器尖前缘的构型特点,采用DSMC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楔角角度理想无限尖化前缘和不同钝化半径实际尖点钝化前缘对平板上表面气动参数以及局部流场的影响㊂旨在揭示高超声速稀薄流中楔角角度与钝化半径对平板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内在机理㊂1㊀计算方法校验与模型1.1㊀计算方法稀薄流中的计算一般采用DSMC方法[8]㊂该计算方法是在计算机中用大量模拟粒子代表真实气体分子,在计算机内存中保存模拟粒子的位置坐标㊁速度矢量等信息,并在模拟粒子互相碰撞以及粒子与表面碰撞的过程中改变这些信息的数值,根据文献[9⁃10],能量按自由度分配原则采用取舍法进行抽样分配,进而达到求解宏观流动特性的目的㊂根据文献[11],网格维度取为Δx 13æèçöø÷λ,其中λ为网格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如此便能得到理想的网格划分㊂本文计算中,分子间的相互碰撞采用硬球模型(VHS);分子与壁面之间的碰撞选用完全漫反射模型,这是一种以物面温度为平衡条件的非弹性碰撞模型[12],模拟粒子碰撞物面之后遵循平衡的Maxwell散射㊂硬球模型的反射角[13]和漫反射模型的粒子分布函数分别满足x=2cos-1(b/d)1/α(1)f(Cr)=nrm2πkTæèçöø÷1.5exp-m2πkTC2ræèçöø÷(2)式中,α是介于1和2之间的系数㊂文中物体表面压力系数定义为Cp=(Pw-Pɕ)12ρɕv2ɕæèçöø÷(3)其中物面压力Pw是由每个时间步长内入射和反射的粒子在物面上的法向动量通量决定的,SPARTA中的计算公式如下Pw=Pi-Pr=FNAΔtðNj=1{[(mv)j]i-[(mv)j]r}(4)式中:FN为每个模拟粒子代表的真实粒子个数;Δt为时间步长,A为物面面积;N是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相碰撞的粒子个数;m为粒子的质量;v是j粒子物面法线方向的速度;i,r分别为入射粒子与反射粒子㊂物面摩擦阻力系数(下文简称为 摩阻系数 )定义为Cf=τw/(12ρɕv2ɕ)(5)其中物面剪切力τw是由每个时间步长内入射和反射的粒子在物面上的切向动量通量决定的㊂考虑到本文选取的碰撞模型,反射粒子的切向动量为零,则计算公式可简化为τw=τi=FNAΔtðNj=1{[(mu)j]i}(6)式中,u为j粒子物面切线方向的速度㊂物面传热系数定义为Ch=qw12ρɕv3ɕæèçöø÷(7)SPARTA通过计算碰撞壁面的模拟粒子的净能量通量来计算qw,热流qw与入射和反射粒子的平动能㊁转动能和振动能有关,定义如下qw=qi-qr=FNAΔtðNj=1[φj]i-ðNj=1[φj]r{}(8)式中:φj=0.5mjc2j+eRj+eVj;c为粒子的速度;eRj与eVj分别代表粒子的转动能和振动能㊂克努森数与无量纲长度分别定义为Kn=λ/Lc(9)LH=L/Lt(10)Lc为特征长度(基于平板上表面长度);L为局部长度;Lt为总长度;LH值恒为1㊂1.2㊀算例校验本文DSMC计算程序采用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的SPARTA程序㊂对文献[14]中L/H=1的缝隙平板算例进行了仿真校验,模型和计算状态与文献[14]完全相同㊂模型参数如图1所示,缝隙上游平板长度Lu与下游平板长度Ld均为45.15mm,缝隙的深宽均为3mm㊂计算状态由表1列出[15]㊂采用硬球模型,漫反射壁面,气体成分为76.3%N2和23.7%O2,不考虑气体化学反应,采用恒温壁面,Tw=800K㊂图2和图3分别给出了SPARTA程序与文献[14]计算得到的缝隙底面和侧面的气动参数结果82增刊张帅,等:高超声速稀薄流尖前缘平板气动性能分析对比㊂由图可知,仿真结果与文献[14]中计算的数据结果在整体上一致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SPARTA计算程序的正确性与可靠性㊂除此之外可以看到气动参数分布的以下特征:在缝隙底部平面上,传热系数与摩阻系数大致呈现对称分布,在底部平面拐点附近,传热系数有所下降而摩阻系数有所上升㊂在缝隙下游侧平面上,传热系数与摩阻系数仍然呈对称分布,由缝隙底部到平板上表面,沿着侧面的传热系数不断减小,而摩阻系数不断增大㊂表1㊀计算状态工况条件参数数值高度H/km70速度vɕ/(m㊃s-1)7456温度Tɕ/K220.2压力Pɕ/(N㊃m-2)5.582密度ρɕ/(kg㊃m-3)8.753ˑ10-5粘度μɕ/(Ns㊃m-2)1.455ˑ10-5粒子数密度ηɕ/m-31.8209ˑ1021平均自由程λɕ/m9.03ˑ10-4图1㊀缝隙平板结构示意图图2㊀缝隙底面(S3)气动参数分布图3㊀缝隙侧面(S4)气动参数分布1.3㊀计算模型考察带有尖化前缘构型的二维平板模型,为了便于分析,取计算域内平板长度L=100λ㊂前缘无限尖化楔角角度α=5ʎ㊁10ʎ 90ʎ,Δα=10ʎ;前缘尖点钝化半径Rn=0.1 0.9mm,ΔRn=0.2mm,模型结构如图4所示㊂克努森数Kn=0.01,此时流体处于稀薄流的滑移流区域㊂当Kn值大于0.01时开始出现滑移流,当Kn值达到0.1和10时,其流动特征分别处于过渡流区和自由分子流区[16]㊂坐标原点位于唇缘尖点㊂计算网格采用基于自由程正交自适应结构网格,为了方便宏观气体性质取样,网格尺寸要小于当地平均自由程[17]㊂计算域为Xl=-18.0mm,Xh=90.3mm,Yl=-13.0mm,Yh=30.0mm㊂上下以及右边界条件采用自由出流边界,左边界条件为自由来流边界,来流方向平行于X轴与平板上表面㊂图4㊀前缘平板结构与计算域示意图2㊀结果与分析本文的计算工况条件参照文献[14],时间步长取2ˑ10-8s,网格尺寸为1ˑ10-4m,局部自适应细化网格尺寸为2ˑ10-5m㊂2.1㊀楔角角度对平板气动特性影响首先考虑不同尖化前缘楔角角度对平板上表面气动特性的影响㊂图5至图7给出了不同楔角角度平板上表面的传热系数㊁摩阻系数和压力系数分布图㊂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攻角的不断变大,平板上表面前缘附近的最大热流值随之不断升高㊂在αɤ40ʎ时,上表面最大热流值并不在尖化唇缘的顶点上,而是出现在唇缘顶点之后的位置㊂表2给出了不同楔角角度平板上表面传热系数最大值以及其出现的位置㊂由表可知,楔角角度越大,对应的最大热流值越高,最大热流出现的位置略有前移㊂在α>40ʎ时,最大热流值发生突变,并且最大热流已经开92西㊀北㊀工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38卷始出现在尖化唇缘的顶点上,而且位置不再随楔角角度的增大而变化㊂整体来看,传热系数沿着上表面切向方向不断下降㊂楔角角度对平板的传热系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唇缘附近,而平板下游受楔角角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随着楔角角度的增大,传热系数在数值上未有明显变化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楔角角度α>40ʎ时,尖化唇缘附近激波层变厚引起了激波层与边界层的重叠干扰,从而导致驻点处热流相对于非干扰情况下的边界层情况有所升高㊂而在平板下游,激波层与边界层的相互干扰减弱直至消失,使得不同楔角角度平板上表面的传热系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㊂除此之外可以发现,DSMC方法计算的驻点传热系数已经明显偏离了气动加热预测中经典的Fay⁃Riddell公式预测的结果,显示出了明显的稀薄气体效应的影响㊂图5㊀平板上表面传热系数分布㊀㊀㊀㊀图6㊀平板上表面摩阻系数分布㊀㊀㊀㊀图7㊀平板上表面压力系数分布㊀㊀表2 最大传热系数值与其出现的位置参数α5ʎ10ʎ20ʎ30ʎ40ʎChmax0.0300.0310.0340.0370.042LH0.0880.0810.0620.0330.023对比图5和图6可以看出,沿着平板上表面摩阻系数分布情况与传热系数分布十分相似㊂在αɤ40ʎ时,上表面摩阻系数最大值出现在唇缘顶点之后的位置,且最大值随楔角角度增大而变大㊂当α>40ʎ时,摩阻系数最大值出现在唇缘顶点且随着楔角角度的增大逐渐变大㊂此外,楔角角度对下游平板(切向位置LHȡ0.1)表面的摩阻系数也有略微的影响㊂当楔角角度在αɤ20ʎ范围内变化时,摩阻系数变化幅值不大,在而较大楔角角度时,变化情况较为明显,当楔角由α=60ʎ变化到α=70ʎ时,切向LH=0.4的位置上变化幅值为3%左右㊂整体来看,摩阻系数沿着上表面切向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㊂由图7可知,平板表面压力系数分布情况与以上讨论相一致㊂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传热系数和摩阻系数,压力系数的分布情况受楔角角度的影响较大㊂在αɤ40ʎ时,下游压力系数值变化幅值不明显,而在α>40ʎ时,当楔角以同一角度增量变化时,压力系数值增幅很大,在楔角角度由α=50ʎ变化到α=60ʎ时,压力系数最大值增量高达67%㊂在αɤ40ʎ时,沿着切向压力系数略有下降,但较之于传热系数和摩阻系数,下降趋势可以忽略不计㊂而当时,沿着切向压力系数值下降趋势明显㊂由以上对气动热和气动力参数的分析可以看出,气动参数受前缘楔角的影响规律极为相似,楔角角度对气动参数的影响在唇缘附近表现最为剧烈㊂整体上,相较于气动热参数,气动力参数受楔角角度的影响更大㊂这是气动力,尤其是压力对唇缘附近的激波形态较为敏感导致的㊂当楔角角度由α=40ʎ变化到α=50ʎ时,唇缘附近处气动参数会发生突变,为了进一步分析楔角角度对流场结构的影响,图8给出了平板唇缘附近处的压力云图㊂03增刊张帅,等:高超声速稀薄流尖前缘平板气动性能分析图8㊀平板唇缘处压力分布云图㊀㊀图9和图10分别给出了不同楔角角度时唇缘尖点处法向的流场压力与流场温度分布曲线㊂由图可知,当楔角较小时(α=10ʎ和α=20ʎ),波后的温度最大值以及压力最大值均出现在平板表面处,且流场结构受楔角角度影响较小㊂当楔角由α=40ʎ变为α=50ʎ时,波后的温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已经开始上移,脱离物面,而波后的压力最大值未表现出这种趋势,仍然出现在平板表面处㊂在较大攻角时,波后的最大温度和压力值出现的位置已经明显脱离了物面,当楔角角度由α=80ʎ变为α=90ʎ时,激波脱体距离变大,波后的压力最大值也随之变大,而温度最大值变化则不明显㊂图9㊀唇缘尖点处法向的流场压力分布㊀㊀图10㊀唇缘尖点处法向的流场温度分布㊀㊀图11㊀平板上表面传热系数分布2.2㊀钝化半径对平板气动特性影响考虑同一楔角角度情况下不同前缘钝化半径对平板上表面气动特性的影响㊂图11至图13给出了楔角角度α=45ʎ时不同钝化半径尖化前缘平板上表面的传热系数㊁摩阻系数以及压力系数分布图㊂从图中可以看出,平板上表面的气动参数随前缘钝化半径的变化规律与随楔角角度的变化规律极为相似㊂此外,3种气动参数随着钝化半径的改变规律也十分一致㊂但整体来看,前缘钝化半径对气动参数的影响不如楔角角度的影响剧烈㊂13西㊀北㊀工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38卷当Rn=0.1mm时,最大气动参数均未出现在平板唇缘顶点,而是出现在平板唇缘顶点之后的位置㊂而当Rnȡ0.3mm时,上表面气动参数发生突变,并且最大值已经开始出现在平板唇缘顶点上㊂随着钝化半径的增加,平板上表面气动参数的最大值也在随之升高㊂除此之外可以发现,前缘钝化半径对传热系数㊁摩阻系数的影响局限于唇缘附近,而其对压力系数的影响范围则更大,随着钝化半径的增加,压力系数的增加幅度较大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钝化半径改变了唇缘的激波形态,压力系数对激波形态敏感,受其影响较大,而传热系数对激波形态敏感性较弱㊂图12㊀平板上表面摩阻系数分布图13㊀平板上表面压力系数分布针对以上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更加直观地分析不同钝化半径对唇缘激波结构的影响,图14到图17分别给出了前缘尖点处切向与法向的压力分布以及温度分布情况㊂由图14和图15可知,在任一前缘钝化半径情况下,唇缘处压力均在驻点处达到最大值,沿平面的切向与法向压力值不断降低㊂随着前缘钝化半径的增大,激波不断前移,压力在距离唇缘更远的位置处开始升高,且驻点处的压力最大值也不断升高㊂图14㊀前缘尖点切向压力分布㊀㊀㊀㊀㊀图15㊀前缘尖点法向压力分布㊀㊀㊀㊀㊀图16㊀前缘尖点切向温度分布㊀㊀从流场温度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前缘处激波的形态,随着前缘半径的增大,激波的脱体距离不断变大,波后的温度也随之不断升高,温度在距离驻点处更远的地方开始激发,温度升高的位置距离驻点越来越远,温度在驻点前的激波后区域形成了明显的高温带㊂这种变化与楔角对前缘附近激波形态的影响规律趋于一致,由此可见,前缘钝化半径与前缘楔角角度对平板上表面气动参数影响的机理相同,均是通过影响前缘激波的形态进而影响气动参数㊂即增大前缘楔角角度与增大前缘钝化半径都是使得激波形态朝着同一方向变化,较大的前缘钝化半径的钝化尖前缘与较大的楔角角度尖锐尖前缘均会对上表面气动参数产生相同的影响㊂23增刊张帅,等:高超声速稀薄流尖前缘平板气动性能分析图17㊀前缘尖点法向温度分布3㊀结㊀论本文利用直接模拟蒙特卡洛方法(DSMC)对尖前缘平板在高超声速稀薄流中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前缘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对平板表面气动参数的影响规律和内在机理㊂数值结果表明:1)在楔角角度αɤ40ʎ时,上表面气动参数最大值并不出现在尖锐唇缘顶点,而是出现在尖锐唇缘顶点之后的位置㊂随着楔角角度增大,气动参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断前移,当楔角角度α>40ʎ时,气动参数发生突变,最大值开始出现在尖锐唇缘顶点㊂气动参数达到最大值后沿着切向不断下降㊂2)随着楔角角度的不断增大,前缘流场激波形态逐渐由斜激波转化为弓形激波,激波厚度不断增加,脱体距离逐渐增大,激波强度不断减弱,但是波后高压区最大压力不断变大㊂在大楔角角度时,流场压力等值线逐渐趋于弧状㊂3)平板上表面气动参数受钝化半径的影响规律与受楔角角度的影响规律相似㊂当Rn=0.1mm时,气动参数最大值均未出现在钝化唇缘顶点,而是出现在钝化唇缘顶点之后的位置㊂而当Rnȡ0.3mm时,气动参数发生突变,并且最大值已经开始出现在钝化唇缘的顶点㊂4)随着钝化半径增大,激波厚度不断增加,脱体距离逐渐增大,波后压力与温度均在距离钝化唇缘较远处开始激发,且波后最大值随着钝化半径增大而升高㊂5)传热系数受楔角角度和钝化半径的影响较小,所受影响范围较为局限于唇缘附近,而气动力系数对其较为敏感,尤其是压力系数,数值变化幅度更大,且范围更广㊂楔角角度与钝化半径对平板上表面气动参数影响的机理相同,均是通过影响前缘激波的形态进而影响气动参数㊂参考文献:[1]㊀黄飞,程晓丽,沈清.高超声速平板近空间气动特性的计算分析研究[J].宇航学报,2009,30(3):900⁃907HUANGFei,CHENGXiaoli,SHENQing.NumericalInvestigationofHyersonicAroedynamicsofFlatPlateFlyinginNearSpace[J].JournalofAstronautics,2009,30(3):900⁃907(inChinese)[2]㊀李健,侯中喜,刘新建,等.基于扰动大气模型的乘波构型飞行器再入弹道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7(14):3283⁃3285LIJian,HOUZhongxi,LIUXinjian,etal.ReentryTrajectoriesSimulationsforWaveriderConfigurationHypersonicVehicleBasedonPerturbationAtmosphereModel[J].JournalofSystemSimulation,2007(14):3283⁃3285(inChinese)[3]㊀DOGRAV,MOSSJ,PRICEJ.RarefiedFlowPastaFlatPlateatIncidence[C]ʊInternationalSymposiumonRarefiedGasDynamics,1989[4]㊀DOGRAVK,MOSSJN.HypersonicRarefiedFlowaboutPlatesatIncidence[J].AIAAJournal,1989,29(8):1250⁃1258[5]㊀SCIENCEA,TSUBOIN,YAMAGUCFFLH,etal.Three⁃DimensionalDSMCSimulationofHypersonicRarefiedGasFlowaroundaSharpFlatPlate[C]ʊ10thAIAA/NAL⁃NASDA⁃ISASInternationalSpacePlanesandHypersoincSystemandTechnologiesConference,2001[6]㊀PALHARINIRC,SCANLONTJ,REESEJM.AerothermodynamicComparisonofTwo⁃andThree⁃DimensionalRarefiedHypersonicCavityFlows[J].JournalofSpacecraft&Rockets,2014,51(5):1619⁃1630[7]㊀黄飞,张亮,程晓丽,等.稀薄气体效应对尖前缘气动热特性的影响研究[J].宇航学报,2012,33(2):153⁃159HUANGFei,ZHANGLiang,CHENGXiaoli,etal.EffectsofContinuumBreakdownonAerothermodynamic[J].JournalofAstronautics,2012,33(2):153⁃159(inChinese)3343西㊀北㊀工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38卷[8]㊀BIRDG.MolecularGasDynamicsandtheDirectSimulationofGasFlows(Book)[M].Oxford:ClarendonPress,1995[9]㊀MEHTAPM,MCLAUGHLINCA,SUTTONEK.DragCoefficientModelingforGraceUsingDirectSimulationMonteCarlo[J].AdvancesinSpaceResearch,2013,52(12):2035⁃2051[10]许啸,王学德,黄飞,等.高超声速连续/稀薄流自适应界面推进重叠网格方法及应用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5,33(4):563⁃571XUXiao,WANGXuede,HUANGFei,etal.AnOverlappingGridAdaptiveInterfaceAdvancementMethodforHypersonicContinuum⁃RarefiedFlowandItsApplication[J].ActaAerodynamicaSinica,2015,33(4):563⁃571(inChinese)[11]吴其芬,陈伟芳,黄琳,等.稀薄气体动力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WUQifen,CHENWeifang,HUANGLin,etal.RarefiedGasDynamics[M].Changsha:NationalDefense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2004(inChinese)[12]RAULTDFG.AerodynamicCharacteristicsofaHypersonicViscousOptimizedWaverideratHighAltitudes[J].JournalofSpacecraft&Rockets,1992,31(5):719⁃727[13]KANDLIKARS,GARIMELLAS,LID,etal.HeattransferandFluidFlowinMinichannelsandMicrochannels[M].Oxford:OxfordElsevier,2005[14]PALHARINIRC,SANTOSWFN.TheImpactoftheLength⁃to⁃DepthRatioonAerodynamicSurfaceQuantitiesofaRarefiedHypersonicCavityFlow[J].AerospaceScienceandTechnology,2019,88:110⁃125[15]PALHARINIRC,SANTOSW.ComputationalAnalysisofHypersonicFlowoverCavities[C]ʊ3rdSourthern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Modelling,2009[16]PITAKARNNOPJ,WONGPITHAYADISAIR,PHANAKULWIJITS.AlternativeModelsandNumericalSimulationsofRarefiedGasFlowinVacuumSystems[J].Measurement,2018,126:417⁃420[17]ALEXANDERFJ,GARCIAAL,ALDERBJ.CellSizeDependenceofTransportCoefficientsinStochasticParticleAlgorithms[J].PhysicsofFluids,1998,10(6):1540⁃1542AerothermodynamicsandAerodynamicsAnalysesofPlateswithSharpLeadingEdgeintheHypersonicRarefiedFlowZHANGShuai,FANGShuzhou,XUYang(SchoolofAerospaceEngineering,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Theaerothermodynamicsandaerodynamicsofthetwo⁃dimensionalplateswithasharpleadingedgewereanalyzedinhypersonicrarefiedflowviaDSMCmethod.Themodelswithdifferentwedgeangleandbluntnessradiuswereselectedforcalculationandanalyses,aimingtorevealtheinfluenceruleandmechanism.Thenumericalresultsshowthatwedgeangleandbluntnessradiushavethesameinfluenceontheflowfieldstructureneartheleadingedge,whichinducestheinfluenceruleofwedgeangleandbluntnessradiusonaerothermodynamicsandaerodynamicsonthesurfaceverysimilar.Wedgeangleandbluntnessradiushavelesseffectonheattransfercoefficientandskinfrictioncoefficient,whilethepressurecoefficientwasmoreinfluencedbythat.Whenthewedgeangleandbluntnessradiusarerelativelysmall,themaximumvalueofaerothermodynamicsandaerodynamicsparametersappearsdownstreamfromthelipedge.Withtheincreaseofwedgeangleandbluntnessradius,thepositionofthemaximumvalueoftheparametersmovesforwardcontinuouslyuntilthelipedge.Inaddition,themaximumvalueofaerothermodynamicsandaerodynamicsparametersalsoincreaseswiththat.Keywords:hypersonicrarefiedflow;DSMC;sharpleadingedge;aerothermodynamicsandaerodynamic。
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
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高超声速钝头体(Hypersonicblunt-body)是指在高超声速运动流场中的体件,因其前端呈钝头形状而得名。
它的气动热分析通常包括流场分析、声场分析、热场分析和参数化热分析。
这些分析相关的技术主要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运用,被广泛应用于设计、改进及诊断多种航空相关结构。
流场分析用于模拟高超声速钝头体处于高超声速流场中的气动特性,如压力、温度、流场和湍流等,从而评估钝头体的运动特性和振动性能等。
一般来说,偏角和安放角等特殊参数会影响钝头体的气动特性。
借助流固耦合理论和湍流模型,可实时模拟钝头体在急流和湍流分子碰撞中恢复气动力学性能,从而准确评估现有设计。
声场分析则是模拟高超声速流浪场中的声场特性,以计算声压力振幅和噪声源特征等力学性能,从而评估声损失、声粘度损失的影响以及钝头体的噪声特性。
热场分析则是用来研究钝头体在高超声速流场中温度分布的热力学性能,以及钝头体的内部温度场的特性,有助于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评价。
此外,参数化热分析通常利用非定常有限元方法,来描述高超声速钝头体内部气动热分布情况,以评估飞行时体内及表面温度场变化,以及体内及表面热流的特性分布,从而收集钝头体性能数据,为技术改进和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钝头体是高超声速航行技术的核心元素,许多研究者和专家们一直在积极研究和改进它,致力于创造更佳的性能和参数。
因此,钝头气动热分析包括流场分析、声场分析、热场分析和参数化热分析等技术,为钝头体的设计、诊断和优化提供了可靠、持久的依据。
首先,在模拟钝头体处于高超声速流场中的气动特性时,要研究偏角和安放角等特殊参数如何影响钝头体的运动特性和振动性能,以及实时模拟钝头体在急流和湍流分子碰撞中恢复气动力学性能的方法,从而评估其现有设计的正确性。
其次,研究钝头体处于高超声速流浪场中的声场特性以及计算声压力振幅和噪声源特征,以评估声损失、声粘度损失的影响以及该钝头体的噪声特性,也是高超声速钝头体气动热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前缘钝化对二维高超音速进气道影响的实验研究
#####学院高超音速推进系统(小论文)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教授2015年4月前缘钝化对二维高超音速进气道影响的实验研究摘要:本文基于一种典型的高超音速二维进气道研究了前缘钝化对入口边界层转捩的影响。
在FD-07风洞实验中试验了四种前缘半径(R= 0.05mm, R = 0.1mm, R = 0.2mm, R = 0.25mm),包括自然转捩和人工转捩。
边界层转捩的位置是通过折角处压力的分布特性和进气道是否启动来确定,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到了边界层转捩位置和前缘半径之间的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在风洞的条件下,边界层转捩位置随着前缘半径的增加向下游移动。
在前缘半径R=0.25mm时进气道不能启动,因此我们基于线性稳定理论(LST)设计了一种人工转捩带使得进气道能够成功启动。
关键词:高超音速进气道前缘钝化边界层转捩1、介绍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前缘因为热防护的问题需要钝化处理,研究表明前缘钝化对边界层转捩有非常强的影响。
Brinich是第一个发现在Mach=3.1的实验中当圆筒的前缘半径有很小的增长时,边界层转捩位置会向下游移动。
Stetson在一个半锥角为7°的椎体上利用热线风速计实施了Mach=8的边界层稳定性实验。
与尖锥相比,微小的头部钝化可以明显的改善边界层的稳定性。
基于Stetson的实验,Malik等人分析了前缘钝化对边界层不稳定性的影响,线性稳定分析结果表明些许的钝化可以将临界转捩雷诺数提高一个数量级。
Rosen boom等人利用Stetson的实验条件在尖锥和不同钝化程度的椎体上研究边界层的不稳定特性,基于e-N方法,发现转捩点随着钝化程度的增加线性的向下游移动。
同样基于Stetson的实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Xiaolin Zhong等人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在钝化条件下边界层的感受性问题,对更好的理解边界层转捩提供了理论支持。
Sanator,Cubbage 和Benson研究了前缘钝化对高超音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高超声速气动热弹性分析降阶研究
高超声速气动热弹性分析降阶研究
晏筱璇;韩景龙;马瑞群
【期刊名称】《振动工程学报》
【年(卷),期】2022(35)2
【摘要】高超声速气动热弹性分析涉及流场、结构场和热力场间的相互耦合,计算复杂且耗时长。
根据分层求解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模型的高超声速气动热弹性分析框架。
分别采用系统辨识法和本征正交分解法对高超声速气动力和气动热建立降阶模型,并与模态叠加法耦合实现热配平状态下气动热弹性问题的快速计算。
以典型高超声速三维机翼为例,预测热结构的颤振动压,并与全阶流⁃固⁃热耦合计算结果对比吻合较好。
所提出的气动热弹性分析框架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精度高,可应用于工程分析中。
【总页数】12页(P475-486)
【作者】晏筱璇;韩景龙;马瑞群
【作者单位】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5.3
【相关文献】
1.基于气动力降阶模型的高超声速舵面颤振分析
2.高超声速热气动弹性中结构热边界影响研究
3.高超声速飞行器舵面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研究
4.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热研究现状
5.基于代理模型的高超声速气动热模型降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体距离
/R
0.41 0.42 0.42 0.43 [2] 0.42
4 超临界态的波系配置及热负荷分析
Y/R=-2、-1.5、-1、-0.5、0、0.125 时,入 射斜激波打在唇口驻点的下侧,入射斜激波波 后气流全部被进气道捕获,进气道的流量捕获 系数等于 1 ,将其记为超临界态。马赫数云 图、壁面热负荷及压力分布分别如图 6、 7 所 示。其中热流和压力分别用无斜激波入射时的 驻点 Qst 4.06MW / m 、 Pst 1.02 10 Pa 无量纲 处理,下文相同,不另作说明。斜激波交于弓
图 1 理想进气道模型
发现钝化半径的大小与进气道起动性能息息相 关。国内也做了相关的跟踪研究,王晓栋 [5] 和 周忠平 [6] 也分析了前缘钝化半径对下游流场的 影响。前缘钝化的问题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一 体化设计要求进气道前缘钝化与飞行器前缘耦 合考虑。 唇罩前缘(唇缘)钝化问题除了存在与前 缘类似的现象外,还存在其独特的流动现象— —激波 / 激波相干问题。 Edney[7] 根据入射斜激 波与弓形激波相互作用的位置不同,提出了六 类激波相干结构。Keyes 和 Hains[8]对六类激波 相干结构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考察了壁面 压力与热流分布,发现第四类相干结构是非定 常的,其引起的压力抬升量、热流增量最大。
2 5
次,夹杂剪切层的掺混与反射,流动损失比较 大。气流经过激波的数次反射,进气道出口处 的气流静温提高,不利于燃烧室的释热。剪切 层两侧除了压力和速度方向相同外,其他参数 一般均不相同。剪切层两侧的速度大小的不同 使得两侧流体存在很大的剪切力,剪切力作用 下剪切层将会卷起、转捩,形成开尔文-赫姆霍 兹不稳定性,导致进气道内的流场品质下降。 激波在进气道内流道数次反射,在反射位置与 边界层相互作用,极容易引起边界层分离,进 一步降低进气道的气动流道面积。 随着入射斜激波交于弓形激波的位置逐渐 向下声速线靠近,二者相互作用的波系形态与
表 1 钝头体驻点热流、压力与壁面第一层网格雷诺数变化关系 压力 壁面第一层网格 热流 网格雷诺数 Q st ( MW / m 2 ) Re n Pst / p n ( 106 m)
10 5 1 0.1 245.8 122.9 24.6 2.5 3.51 3.92 4.06 4.07 [14] 4.49 46.25 46.52 46.58 46.74 46.82
Kn / R ,其中 为分子平均自由程,R 钝 化 半 径 。 Kn 0.2 , N-S 方 程 成 立 ; Kn 0.03 ,无需考虑滑移效应。为了便于分 析不同飞行高度下的 Kn 数,将其转化为 Ma 与 Re 的关系式。假设不同海拔高度下,气体
分子在微观上满足波尔兹曼分布律,于是有:
形激波的下声速线附近及以下位置,二者相互 作用产生斜激波和剪切层。斜激波和剪切层均 被进气道捕获,激波在进气道内流道反射数
350
LHD 2011 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
热流分布也随之变化。Y/R=-2、-1.5 时的马赫 数云图如图 6(a)、(b)所示。斜激波交于弓形激 波下声速线的远下游,产生的是两道弱斜激波 和一道剪切层,剪切层位于进气道内流场的核心 区。从图 7(a)、(b)中的 Y/R=-2、-1.5 曲线可以 看出,唇罩壁面热流、压力分布完全相同,峰 值热流、压力和驻点的热流、压力完全相同, 这说明斜激波打在唇口脱体激波下声速线远下 游,基本不影响唇口的热流与压力分布,只影 响进气道的内流场。Y/R=-1、 -0.5 时的马赫数 云图如图 6(c)、(d)所示。斜激波交于弓形激波 下声速线的近下游,产生的是一道略强的斜激 波和一道剪切层 , 剪切层与唇罩内壁形成收缩 的喷管,驻点亚声速气流经其膨胀加速到超声 速,进入进气道内部。图 7(a)、(b)中的 Y/R=1、-0.5 的曲线表明,随斜激波作用在唇口的位 置向驻点区域靠近,唇口内侧壁面的热流和压 力逐渐增加,而峰值热流有所下降,激波脱体 距离有所增加,详细机理分析见 7 节。 Y/R=0、0.125 时的马赫数云图如图 6(e)、(f)。 斜激波相交于弓形激波的下声速线附近,产生 的是一道稍强的斜激波和一道剪切层,剪切层 与唇口内壁面摩擦流过,驻点附近的亚声速气 流经剪切层与壁面作用位置转而流向唇口外 侧。图 7(a)、(b)中的 Y/R=0、0.125 的曲线表 明,其唇口壁面热流与压力分布呈现双峰,一 个峰值位于驻点附近,另一峰值位于剪切层与 壁面相互作用处。Y/R=0 时,最大值峰值热流 在 驻 点 附 近 , 比 驻 点 热 流 下 降 了 20% 。 Y/R=0.125 时,最大值峰值热流在剪切层与壁 面相互作用处,比驻点热流抬升了 30%,另一 峰值热流下降了 40%,位于驻点上侧 20°处。 超临界态时,入射斜激波与弓形激波相互 作用的区域位于进气道内流道,对进气道的流 场影响较大,唇口壁面热流分布比较小、与驻 点热流量级相当。
(c) 亚临界态 图 3 入射斜激波与进气道唇口的相对位置
k BT
,
为进一步分析唇缘钝化对进气道的影响, 结合某二元进气道外压段由两道外压波与等熵
m UR
,
卢洪波等:高超声速进气道唇缘钝化流动的波系配置及热负荷特性研究
349
Ma 推得: Kn R 2 Rg T Re 2
图 4 数值计算模型
2 流动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的适用性分析
唇缘钝化尺度直接关系到进气道的性能, 钝化半径越大对进气道气动性能影响越大,因 此钝化尺度必须选择合适,即在气动热可承受 的范围内须尽量小。本文利用数值分析来研究 唇缘钝化流动,必须考虑流动控制方程及边界 条件的适用性。无量纲参数 Kn 是衡量连续介 质假设及边界条件的适用性依据。
[2] [1]
的关键技术,由进气道、隔离段、燃烧室、尾 喷管组成。高超声速进气道主要任务的是:在 流动损失尽可能小、流场尽可能均匀的前提 下,为发动机捕获足够的空气流量并提供有效 地压缩。为达到这一任务,进气道的压缩面前 缘及唇缘通常设计成尖楔状,如图 1 所示。
。 Ambrosio 和
Wortman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建立了与钝化半 径相关的弓形激波脱体距离经验公式, Billig[3] 拟合了与钝化半径相关的弓形激波形状经验关 系式,而 Ault 和 Van wie[4]初步实验研究了前 缘钝化半径对进气道外压及起动性能的影响,
1 问题与建模
工艺与气动热使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唇口普 遍存在 1~3mm 的钝化,唇口钝化势必影响进 气道的流场和性能。根据斜激波打在进气道唇 口的位置,分为三种状态:超临界态、临界 态、亚临界态。超临界态如图 3(a)所示,入射 斜激波打在唇口内侧,唇口前缘处在自由来流 状态。临界态如图 3(b)所示,入射斜激波打在 唇口前缘附近,唇口处在激波相互作用区域。 亚临界态如图 3(c)所示,入射斜激波打在唇口 外侧,唇口处在斜激波后来流。
Re n U n / ,数值格式采用 CFD++
软件的二阶 TVD 格式+连续型限制器,流通矢 量采用黎曼法求解。表 1 表明,当壁面第一层 网格小一定程度即网格雷诺数小于 30,壁面热 流不随壁面第一层网格的减小而变化,但是数 值计算所得二维圆柱驻点热流比 Fay-Riddell[14] 公式预测的小 9.3%。数值计算所得驻点压力与 理论预测的吻合得很好,误差不到 1‰。激波 脱体距离相对误差也相当小,最大误差不到 2%。气动热一直是计算流体力学的难题,相对
LHD 2011 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
347
高超声速进气道唇缘钝化流动的波系配置及热 负荷特性研究
卢洪波 岳连捷 肖雅彬 陈立红 张新宇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北京海淀区 100190)
摘要 本文通过数值方法,计算研究了超临界、临界、亚临界态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唇缘钝化流动的波 系结构和热负荷特性。研究表明,超临界态的波系结构位于进气道内流道,对进气道的内流场影响 比较大,峰值热流与驻点热流相当;临界态的波系结构作用于进气道唇口驻点附近,引起壁面热流 与压力骤增,而且流动是非定常的,进气道容易喘振;亚临界的波系结构位于进气道唇口外侧,对 进气道的内流场影响比较小,峰值热流与波后气流的驻点热流相当,但流量捕获能力稍弱一些。此 外,还发现超临界态的峰值热流与弓形激波脱体距离呈负相关特性。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钝化唇缘,激波相干,气动热
兹曼常量, m 分子质量。
(1)
果相差一个量级 [12,13]。流动和计算条件不同, 热流计算所需的网格也不相同。根据进气道实 际钝化尺寸及典型工作状态,取钝化半径为 1mm 、 飞 行 马 赫 数 Ma 6 、 飞 行 高 度 为 值分析,参数下文相同,不另作说明。不同壁 面第一层网格大小的计算结果如表 1 所示,其 中壁面第一层网格大小以壁面网格雷诺数 Re n 来 衡 量 , 壁 面 网 格 雷 诺 数 定 义 为 26Km 、壁面温度为 Tw 294 .44 K ,进行数
由于进气道位于飞行器的迎风面,高速气 流被减速和滞止、巨大动能转化为内能,气体 温度骤增,对进气道表面进行气动热加热,使 得尖前缘与唇缘等部位极容易烧蚀。因此必须 对进气道压缩面前缘和唇缘进行钝化,避免气 动烧蚀。此外,工艺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尖楔 状。可见实际的进气道普遍存在钝化现象,如 图 2 所示。
引
言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
进气道压缩面前缘(前缘)钝化之后,附 体斜激波变成脱体弓形激波,前缘附近存在局 部高温高压的亚声速区,流场的不均匀性增 强。伴随脱体弓形激波产生的激波层和熵层直 接影响钝头下游边界层的发展,进而影响下游 的外压缩波。国外众多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的研 究,获得了很多成果
[11]
根据进气道唇口存在多
激波相干问题研究了双斜激波与弓形激波相干 模型,发现汇聚的入射激波与弓形激波相干引 起的热流最严重。然而前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 激波/激波相干的热特性,未考虑其流动特性对 进气道性能的影响,无法解答唇缘钝化后进气 道的流动特性。因此很有必要结合激波/激波相 干的流动与热特性,对钝化唇缘的进气道流动 特性展开研究。 本文结合高超声速进气道实际唇缘钝化尺 寸及典型工作状态,数值分析了钝化唇缘的波 系配置与热负荷特性,为高超声速进气道唇缘钝 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