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赵子龙12)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和问题。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国家的推动和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许多县域经济开始出现增长的迹象。
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乡村旅游等,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同时,一些县域还以自身资源禀赋为依托,发展了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县域品牌”,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县域经济依赖单一产业发展,缺乏多元化经济发展的动力,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县域经济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低下,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一些县域经济还存在政府管理不规范、营商环境不良、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最后,我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县域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
同时,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县域的科技水平,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最后,改善政府管理和营商环境,简化行政手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
总之,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只有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改善政府管理和营商环境,才能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谈十堰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与不足

十堰县域经济评价比较分析为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科学反映和统计监测,从2005年开始,省经委、省统计局每年通过测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方法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评。
我们据此对近两年来十堰市县域的考评情况做了对比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由7个二级指标即总量、人均、结构、速度、效益、后劲、环境建设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2007年为25个)构成。
二级指标权重是:总量指标19分,人均指标12分,结构指标16分,速度指标29分,效益指标3分,后劲指标8分,环境建设指标13分。
指标计算方法:首先把三级指标按照0-1法同趋化和无量纲化,即先用县市区该三级指标实际值减去该指标县市最小值,再除以该指标县市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然后由三级指标加权汇总成二级指标,最后再由7个二级指标得分相加而成一级指标即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
从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可以看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评侧重于从横向对比的角度评价各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体现了“不进则退,缓进亦退”的考评思路。
二、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考评情况2008年列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的县、市以及参照县级管理的区和武汉市4个县改区共计79个,比2007年增加了鄂州市的3个区。
十堰市所辖县市区中张湾、茅箭、白浪高新区没有参与考评,因此本文中全市县域即指十堰市所辖的5县1市。
按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得分高低进行排序,2008年,我市县域在全省79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位次最好的丹江口市排在44位,依次是竹山县58位,竹溪县59位,房县68位,郧西县77位,郧县78位。
按层次划分来看,即前20名作为一类县,21至60名为二类县,61至79名为三类县,我市有3个县市属于二类县,3个县属于三类县,其中有2个县(郧西县、郧县)排名居后。
2008年与2007年相比,综合指数排名进位的少,退位的多,表现为“2进1平3退”,“2进”的是:竹山县由64位进到58位,进6位;竹溪县由61位进到59位,进2位。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任凤娟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15期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对社会安定稳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决策权力的逐步下放,县域经济规模扩张,综合实力壮大,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
合肥市地处华东腹地,安徽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十二五”期间,经2011年的行政区划变动,县域经济单位由三县调整为四县一市,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和巢湖市,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1.县域总量不断扩张。
2015年,合肥市县域生产总值(GDP)1863.4亿元,比2010年净增加955.6亿元,现价增长1.95倍。
2.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3.2:61.5:25.3,与2010年比,一产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提高2.1和1.8个百分点。
3.县域工业地位凸显。
截止2015年末,县域规上工业企业1543家,比2010年末增加近500家,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7.3%,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县域财政较快增长。
2015年县域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92.05亿元、125.18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6倍和2.9倍,“十二五”年均增长分别达20.6%和23.3%。
5.县域人民生活改善。
2015年,肥东、肥西两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全市平均429元和746元,2010年五县市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县域发展好于全省。
2015年,县域GDP增长10.2%,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9个、1.1个和0.5个百分点,五县市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省9.3%的水平。
2024年县域经济市场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市场发展。
县域经济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当前县域经济市场发展的现状,并探讨应对挑战的策略和建议。
城乡发展差异县域经济市场发展面临着城乡发展差异的挑战。
城市地区的县域经济通常发展较为快速,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先进的产业基础。
而农村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和市场机制。
因此,促进城乡差异的缩小是县域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市场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传统的农业产业虽然在县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发展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资源约束和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
因此,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县域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市场拓展和融合市场拓展和融合是促进县域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策略。
县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拓展市场范围,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县域间市场的融合,建立市场联动机制,推动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流动,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对于县域经济市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出台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扶持、人才引进等,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机制。
同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升县域经济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引进和培养是推动县域经济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县域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对本地培养人才的支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和创业人才,为县域经济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论当前县域经济市场发展存在着城乡发展差异、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拓展和融合、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策略和政策,推动县域经济市场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二篇)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二篇)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篇1)近来,我局对全县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深入调研,综合分析了全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今年1-6月,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19亿元,同比增28.96%。
传统种植业稳步发展,完成农作物种植总面积__亩。
其中:粮食作物总播面__亩,经济作物面积460亩,蔬菜种植面积__亩,特色水果460亩。
充分发挥专合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全县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9家,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25家,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蔬菜4050亩、水果400亩、大球盖菇160亩、姬菌菇10万袋。
全面推行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上半年,各类牲畜存栏21.97万头(只),出栏2.67万头(只),肉类总产量511.94吨,禽蛋产量5吨,牛奶产量352吨。
饲养蜂群__余箱。
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规划编制,《中国.马尔康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规划(2014年-2023年)》已通过专家评审,正着手编制实施方案。
(二)工业转型初步见效围绕建设“阿坝州最大的水电工业基地”目标,扎实做好涉及双江口、巴拉等大型水电开发项目的移民安置规划工作。
切实加快小水电站建设进程,龙头滩电站、年克电站有望年内投产运行。
水电企业对全县工业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1-6月水电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162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6.5%。
推进矿产企业技改扩能,汇源硅业淘能技改进入检测检试收尾阶段,基本完成“产能成倍增长、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的目标。
加快农畜产品转化。
高度重视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启动雪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农畜产品生产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提高农畜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三)旅游产业巩固提升一是围绕州委、州政府加快构建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升级。
建立旅游项目储备库,规划储备项目25个,总投资130多亿元。
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及对湖北的启示

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及对湖北的启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较大,通过对比,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湖北县域经济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湖北省县城经济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湖北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县政策建议近几年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
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仍很大。
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全国百强县综合实力强劲,国富与民富兼顾,充满活力,既各具特色,又均衡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百强县具有以下特点:(一)经济总量可观,综合发展水平较高根据2004年分县统计结果,百强县国土面积仅占全国全部县域面积的1.3%,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但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域的23.5%,财政总收入占到3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24.5%。
全国百强县2004年县域平均GDP总值达到163亿元,平均财政收入为1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8.6亿元。
与上年相比,百强县的GDP总量增长了19%,财政总收入增长了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
以人均GDP衡量,前十强及部分百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京、津、沪以及江、浙、粤等地级以上城市的平均水平。
如果按汇率换算,前十强及部分百强县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接近中等收入国家,以购买力平价换算,人均GDP接近中上收入国家。
(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主要指标接近小康目标百强县2004年人均GDP为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600元,人均农民纯收入5400元,人均在岗职工工资收入1.6万元。
其他指标如通讯设备拥有率、高中入学率等也已达到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近年来,随着高速路网的建设,许多百强县与大都市的距离缩短到2小时之内,成功纳入大都市经济圈。
县域通讯设施、市政建设、环境美化也达到很高水平,公路密度达到0.82公里/平均公里,每百户拥有电话109门,每百户拥有民用汽车9.8辆。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背景县域经济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一次县域经济发展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
2. 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县域经济统计数据、相关政策文件等。
2. 实地调研:到不同的县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座谈交流。
调研结果和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较大。
一方面,县城地区人口密集,产业结构较为发达,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稀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短板,农业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滞后。
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在很多县域,农业仍然是主要的产业,占据着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
这种单一产业结构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一旦遭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容易受到较大的冲击。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设施落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将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人才流失是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吸引力,许多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进城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人才流失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加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政策建议1. 扶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
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农机装备更新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民贫困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对某县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某县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某县位于我国中南部地区,交通便利,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山区县。
其气候适宜,水土肥沃,是农业、林业、动物养殖等产业的宝地。
二、某县产业结构目前,某县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涉及到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其中,农业种植业、畜牧养殖、林业和水产养殖占据了较大比重。
而工业方面,主要涉及到纺织、食品、饮料等领域,其中小微企业居多。
服务业也比较发达,主要包括旅游、商贸、物流等领域。
在这些产业中,经济效益较好的是种植业和旅游业。
三、某县经济面临的问题尽管某县的经济状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某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农业方面存在着种植面积小、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
最后,某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缺乏多元化的企业和相关产业体系。
四、某县经济发展的建议为了促进某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科学创新能力;2. 拓展种植业规模,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3.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进优秀企业,建设多元化产业体系;4. 强化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品牌,提高县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总结本次调研发现,某县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面临一定的经济困难。
但是随着各种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我们相信,只要全力推进某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一定能推动某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基础设施建设在某县的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当前,某县的交通网络相对落后,对于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限制。
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县城市区到各个乡镇的道路网络,提高交通工具的通行能力,是关键的举措之一。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在国家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大局下,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首先,创新驱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紧紧抓住创新驱动的机遇,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不断培育新动能。
通过引进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和项目流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县域经济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并加强对创新重点领域的扶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其次,产业升级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县域经济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升。
同时,县域经济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提质增效,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
另外,招商引资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县域经济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丰富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吸引境内外的投资者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通过引进外资和利用地域资源,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县域经济注重培育本土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壮大。
通过多方合作和交流,加强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互动,促进共同发展。
此外,县域经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县域经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同时,县域经济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创建生态示范县,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以晋中市祁县、左权县为例本文是对我的家乡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与邻县左权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对比分析,通过比较这两个县域的几项经济指标,以及对2009年和2010年这两个水平年的研究,剖析两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一、祁县与左权县基本情况简介(一)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太原盆地南部,汾河东岸。
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徐县毗连,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
因古时有昭馀祁泽薮而得名。
全县辖6镇2乡,160个村民委员会,289个自然村。
境域面积854平方公里。
2010年底人口26.55万人。
祁县山川秀丽,景色万千。
平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主要产粮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农田、水利、农机等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科技术逐步普及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全县90%的耕地集中在平川和丘陵地区。
粮食作物以小麦、高粱、玉米、谷子、豆类、薯类为主。
其中高粱品种全、质地优、产量高。
祁县县域图祁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这里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晋商发源地之一。
其中“晋商老街”2009年3月入围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评审推介”初选,有关方面将祁县古城概括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
其间有与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渠家、何家、马家等十二处。
祁县,将以其辉煌的历史,永垂史册,以其灿烂的今天,光照后人。
(二)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东南部,太行山主脉中段西侧。
北连和顺,西接榆社,南邻武乡、黎城东,与河北邢台、武安、涉县接壤。
左权县原名辽县,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2010年底总人口为16.14万人。
左权历为军事要地,战国时镣阳邑为赵国西部重镇。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太行抗日根据地之腹地,华北敌后抗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左权县也是工农业发展重县。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在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发展对策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在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发展对策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7期2002年区域经济概念被重新提出,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也在不断完善。
当前,发展区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切入点,也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方式。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发展现状严重影响着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而乡镇、农村民营企业中,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加工贸易型企业占据主导,这就意味着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粗放型经济为主,耗能高,污染较为严重。
此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农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农副产品的精加工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含量较低;而林业、矿业的初级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也较低,新型产业优势不突出。
这种第一、二、三产业之间比重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导致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
由于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经营比较分散,因而获得市场信息的能力稍显薄弱,而这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生产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对滞后,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性,也使得乡镇、农村产品滞销,损失巨大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县域内整体生产积极性也受到挫败,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二)滞后于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大任务,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县域经济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
但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滞后于城镇化建设的。
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民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但是较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并未转移到乡镇、附近城镇,而是选择外出务工,这就使得本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质量大大下降,留下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劳动者,这极大地制约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三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三县作为我国某省下属的三个县级市,承载着当地经济的重要责任。
本报告旨在对三县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当地政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建议。
二、三县的经济概况三县位于某省的西部地区,总面积达到XXXX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XXX万人。
三县以农业为主导,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较大。
此外,三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煤炭和铁矿石为主要矿业产品。
旅游业也是三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1. 农业产值:过去五年,三县的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X%。
这得益于政府对农业产业的大力扶持和引导。
但是,农业产值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而非农产品质量与附加值的提升。
2. 农业结构:农业中,粮食作物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耕地面积的XX%。
此外,蔬菜、畜牧等特色农产品也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农业结构的单一性使得农民收入依然较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困境。
3.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在三县的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和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采取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方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四、矿产资源现状分析1. 煤炭资源:三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当地的重要矿业产业。
但是,近年来受环保政策的影响,煤炭产业遭遇了一定的困境。
需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铁矿石资源:三县的铁矿石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是开采水平相对较低。
政府应积极引导与支持企业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铁矿石矿山的开采效率和环保水平。
五、旅游业现状分析1. 旅游资源:三县的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
这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 旅游规模:三县的旅游业规模较小,发展不充分。
政府可以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对象:岚县,柳林县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资源,公路密度概况岚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山区,吕梁地区的北端,介于北纬38°05′00″~38°36′11″,高,地势平坦,号称“天上云间”。
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地貌多姿,物产富饶。
岚县三分:西部,群峰耸峙,林茂草丰,是优良的林牧基地;中岚县属山西省吕梁市辖县。
位于省境中部西侧,为吕梁山北端重要的区域城市,位于吕梁北,部,土沃地平,华实蔽野,为著名的“米粮之川”;东部,峁梁起伏,岗毗峦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境内四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由于长期流水切割,沟壑纵横,地形十分破碎。
群山均属吕梁山脉,主要山峰西有白龙山,南有龙头山,北有饮马池山等,海拔均在2200米以上,其中白龙山高峻巍峨,坡陡河深,森林茂密,百草丛生,海拔2275米,为该县最高点,全县整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中、东部与静乐合成一个小盆地。
境内有岚河、岚漪河、蔚汾河等。
其中以岚河最大。
柳林县东邻离石,西靠黄河,北与临县交界,南与中阳、石楼接壤。
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中段西侧,属西北黄土高原地带,黄土丘陵沟壑区,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三川河横贯全境,由于流水切割,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沟谷走向多由东向西,南北羽毛状排列。
境内较大的垣面有东部龙门垣乡的东垣、中垣、西垣;西部石西乡的呼家垣、刘家垣等,其余大部分为梁峁沟壑地形。
只有三川河两岸有狭小川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该县主要蔬菜产区。
县东北王老婆山海拔1525米,为该县最高点。
境内主要河流有三川河、金家庄河等,均向西注入黄河。
该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年均气温9.2度,一月均温--7 度,七月均温22.7度,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80天至190天。
指标:1.交通柳林县交通便利,有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三线横穿境内,省沿黄公路纵侧西境而过,还有孝义至柳林穆村煤焦专线通入境内,太中银铁路吕临支线和三交(临县)至孟门(柳林县)煤焦专线也即将建成,使境内的煤焦等物资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以晋中市祁县、左权县为例本文是对我的家乡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与邻县左权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对比分析,通过比较这两个县域的几项经济指标,以及对2009年和2010年这两个水平年的研究,剖析两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一、祁县与左权县基本情况简介(一)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太原盆地南部,汾河东岸。
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徐县毗连,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
因古时有昭馀祁泽薮而得名。
全县辖6镇2乡,160个村民委员会,289个自然村。
境域面积854平方公里。
2010年底人口26.55万人。
祁县山川秀丽,景色万千。
平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主要产粮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农田、水利、农机等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科技术逐步普及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全县90%的耕地集中在平川和丘陵地区。
粮食作物以小麦、高粱、玉米、谷子、豆类、薯类为主。
其中高粱品种全、质地优、产量高。
祁县县域图祁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这里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晋商发源地之一。
其中“晋商老街”2009年3月入围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评审推介”初选,有关方面将祁县古城概括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
其间有与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渠家、何家、马家等十二处。
祁县,将以其辉煌的历史,永垂史册,以其灿烂的今天,光照后人。
(二)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东南部,太行山主脉中段西侧。
北连和顺,西接榆社,南邻武乡、黎城东,与河北邢台、武安、涉县接壤。
左权县原名辽县,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2010年底总人口为16.14万人。
左权历为军事要地,战国时镣阳邑为赵国西部重镇。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太行抗日根据地之腹地,华北敌后抗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左权县也是工农业发展重县。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比较分析报告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比较分析报告摘要:比较分析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认清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给出了推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新农村建设,特色经济近几年,奉新县周边县(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为更好地学习周边兄弟县(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为奉新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我与有关部门利用工作方便时间对周边县(市)进行了工作调研。
本次调研,时间跨度为5月至7月份;参加调研部门有政府办、水务局、环保局和水电开发管理中心;调研的主要县(市)包括安义、丰城、铜鼓、万载、宜丰、永修、武宁、修水、靖安、高安等;调研的内容主要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农村水利等方面。
通过此次调研,交流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习了经验,促进了工作,现将这次调研的有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各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特点1. 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从全省县域经济情况来看,2006年,江西省县域实现生产总值2672.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7.2%,按现价比是2000年的2.4倍;财政收入217.2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41.9%,是2000年的2.8倍;县域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县域经济己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仅从调研中的我县周边县(市)及宜春兄弟县市来看,县域经济发展迅速,近几年经济总量增长均超过12%,目前大多县(市)已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和可靠的财税来源。
比如,永修的有机硅厂,每年的财税超过1亿元,武宁的民营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69%。
上高的民营科技园区贡献了全县六成以上的财政增收额,已成为上高县工业崛起的脊梁骨、县财政收入的增长极、安置就业的主渠道,等等。
从奉新周边县(市)的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2006年,奉新及周边县(市)安义、靖安、高安、铜鼓、宜丰、永修、武宁、修水9个县(市)经济总量共实现258.97亿元,县均28.78亿元,比2005年增长15.3%。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产业结构现状
01
农业主导地位
部分县的农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这 可能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和转型 升级。
02
工业发展不足
部分县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具 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这 可能制约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03
服务业发展迅速
部分县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 服务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等 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公共服务的影响
教育
是否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医疗
是否有足够的医疗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健康保障。
环境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治理能力
县域内环境保护的治理能力是否强大,是否能够确保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04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建立健全县域经济监测和预警机制, 及时掌握县域经济发展动态,为制定 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
THANKS
03
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政策环境的影响
政策扶持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是否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体制机制
政府管理体制是否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是否有利于激发县域经济的活力。
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交通设施
县域内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如公路、铁路、水路等,是否能够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讯设施
县域内的通讯设施是否先进,是否能够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信息需求。
02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多个县域经济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发现当前我国县域经 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03
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方面,我国县域经济仍存在不够均衡的问题,需要进一 步完善和优化。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推动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20xx3 年,我市县域经济的总虽有所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总体来说发展的差距在拉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1、自然资源状况**市国土面积2228平方公里,辖7镇4乡、86个村(居)委会、11个城市社区居委会、691个自然村、992个村民小组,共有汉、彝、苗、壮、回等19种民族,总人口42.53 万人。
2、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0xx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3加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在20xx2年突破白亿元大关,20xx3年达118.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年增长在21%以上,其中20xx3 年增长38.55%,发展后劲逐年增强。
20xx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9亿元,同比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 6亿元,同比增长18.1%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4 元,增长13.8% 农民人均纯收入6863元,增长18.8%。
近几年来,县域经济各项指标连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经济实力逐年得到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相继被授予中国西部最具特色城市、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白强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平安县、省级园林县城、中国石榴之乡、中国过桥米线之乡和中华特色美食名城等称号。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根据县委的安排,前往调查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并填写本次调研报告。
在本次调研中,我对该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该县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主要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
近几年来,该县政府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同时也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的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现在,该县的GDP逐年增长,财政收入也在逐年攀升。
二、存在的问题1.传统产业发展较慢:该县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特别是农业,仍然是本县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与此相比,该县的服务业和工业发展相对较快,新型农业产业缺乏比较明显。
2.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弱,县域内的公路、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3.不充分的人才优势:该县的人才优势还不够充分,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发展,这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为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以下是我的建议:1.要加快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特色农业,以增加农村收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的发展。
2.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包括修建公路,改进交通,提高电力、通信设施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质量,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后盾。
总之,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从农业经济向全产业链多元化的中高端经济转型。
下一步,该县政府应努力推进有关改革措施,改善公共服务,调整产业结构,以便更好地发挥既有优势,扭转和克服短板。
我相信,在县域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县的经济发展将会更加迅速并且稳定。
四、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新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岢岚县与神池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
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
本文在对汾西县与蒲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分析,运用相关经济系数对比法,对岢岚县和神池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分层比较,剖析两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一、岢岚县和神池县基本概况(一)两县简介1、岢岚县岢岚县位于忻州地区西南部,南与吕梁地区为邻,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北依五寨、河曲,南靠兴县、岚县,东邻宁武、静乐,西与保德相连。
面积19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2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3.9%。
全县辖2镇10乡204个行政村,8.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8066人,非农业人口14980人是全市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畜牧大县。
岢岚县是山西省忻州地区辖县。
岢岚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山地以岢岚山主峰荷叶坪为最高,海拔2783米,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良好。
西南部为烧炭山,山上牧草繁茂,宜于放牧。
西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
中部沿岚漪河两岸形成带状平川区。
全县山地为1140平方公里,丘陵为799平方公里,平原为45平方公里。
岢岚地域辽阔,交通便利,矿藏丰富。
全县人均土地11.2亩,在全国2000多个县份中首屈一指;境内三大流域水量丰富,是晋西北少有的富水县。
岢岚交通便捷,公路铁路均通过本县,乘坐铁路客运可达太原,大同,忻州,原平等县市。
209国道贯穿本县,路况较好。
此外,已建好的忻保高速公路途径岢岚,按计划将在岢岚设3个出口,到时,岢岚的交通将更加便捷,到太原的时间可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
209国道途经县境47公里,干线公路店临线纵贯南北55公里。
宁(武)岢(岚)铁路由北入境直通县城,计有31公里。
晋西北循环公路横贯东西82公里。
各乡镇均能通行汽车。
2、神池县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踞管涔山北麓,地跨东经111°—112°18′,北纬38°56′—39°24′之间,境内群山绵亘,沟壑纵横,和邻近县市分界线分明。
东北隔内长城与朔州为邻,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宁武县为界,西与五寨县毗连,北与偏关县的大部分和平鲁县的部分接壤。
全县东西宽约44公里,南北长约56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218.63万亩),人均0.1472平方公里(21.86亩),辖3镇7乡,,254个村民委员会,人口共94711人,农业人口85477人。
耕地面积100万亩,人均10亩,天然牧草地60万亩。
神池县全境有宜农地75万余亩,宜林地35.3万余亩,宜牧地区性17.1万余亩。
南部山区植被以森林覆盖为主。
主要树种有落叶松、云杉和桦树。
山麓灌木丛生。
神池工业、乡镇企业基础十分薄弱。
神池具有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
3条铁路宁岢线、神河线、神骅线横穿全县。
通过县境的两条干线公路,是连接晋、陕、蒙的交通要道。
神池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显,宁(武)岢(岚)、神(池)河(曲)、朔(州)黄(骅港)、神(池)朔(州)四条铁路,崞(阳)水(泉堡)、阳(方口)河(曲)两条公路横穿而过,是连结晋陕蒙的交通要道,旱码头的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兴建了同煤塘涧煤炭集运站、贺职装煤站、神华南装煤站、庄儿上装煤站、德能庄儿上万吨装车线、秦发集团塘涧煤炭集运站等六个煤台,还组建了一批民营运输合作社,构建起了现代物流枢纽基地,不久这里就是晋西北的主要物流集散基地。
(二)经济发展状况1、岢岚县岢岚境内白云岩储量丰富,约为10亿吨,品味较高,历经30年改革开放,岢岚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县域品牌打响全国。
岢岚是“中国绒山羊第一县”。
发展养羊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岢岚县山多坡广,牧草资源比较丰富。
全县可供放牧的草坡达1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5% ;其中四级以上优质牧坡77.8万亩,300亩以上的大片牧坡94块,年产草量达50万吨,载畜量可达31万只羊单位。
全县绒山羊饲养量近50万只,2007年畜牧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200元,畜牧业五项主要指标连续十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县畜牧业条件较好,近年来发展较快,尤以养羊较为突出。
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县”之美称。
扶植起芦峰肉品、暖神绒毛、佑铭皮革三个龙头企业,年加工活羊10万余只、皮革20万张、绒毛300余吨,形成了集皮、绒、肉于一体的绒山羊系列加工销售体系。
岢岚是“中华红芸豆第一县”。
以红芸豆为主的优势小杂粮已形成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格局,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出口量占全国的1/4,是全国最大的红芸豆种植和出口基地。
红芸豆、葵花、架豆、莜面、豆面等7个小杂粮通过了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在“中国·五台山杂粮论坛”上引起了轰动。
全县红芸豆播种面积11.15万亩,总产量达1.5万吨,销售收入1.4亿元,人均纯收入380元,占到种植总收入的58.9%,成为国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大、岢岚是“中国沙棘加工第一县”。
境内有野生沙棘林58万亩、人工沙棘林10万亩,山地阳光公司年加工沙棘果1万吨,沙棘饮料6万吨,投资8600万元新上的沙棘黄酮、沙棘油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成为全国最大的沙棘加工企业。
2、神池县神池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3581”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创先争优、奋发崛起、转型跨越、强县富民”的主旋律,做大做强“风光电、新型建材、胡油、燕麦、月饼、羔羊、煤炭物流和休闲养生旅游”八大产业,着力构建“清洁能源示范、绿色食品生产、现代物流枢纽、生态旅游服务”四大基地,合力打造开放和谐、风光无限、绿色宜居、文明富裕的新神池。
县政府立足农民增收规划一产:打造东湖设施农业示范区,发展日光温室大棚3000 个;发展羔羊产业;高起点布局月饼加工和文化产业,冷榨胡麻油综合开发、设施休闲观光农业、小杂粮加工、羔羊肉加工项目进入工业园区。
神池工业、乡镇企业基础十分薄弱。
全县统计数字国有工业固定总值3777万元。
主要产品有煤、水泥、机砖、地毯、铝矾土熟料等。
乡镇企业统计数字固定资产1790万元,年总产值3126万元。
主要产品有青砖、石灰、铝钒土等。
政府立足兴工强财规划二产:规划150 万千瓦的风电场;规划温家山等13 个太阳能开发利用项目区。
立足商贸旅游活县规划三产:全力推进有落户基础的10 家煤台的建设。
二、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图(表1)中统计列出了岢岚县、神池县08-10年财政收入、GDP、粮食产量等五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分别对两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进行说明、分析和比较,达到对两县各方面经济发展有更全方位的了解。
下面对两县经济指标进行如下分析:1、财政收入表2 财政收入比较从上表(表2)可以得出岢岚县、神池县在08-10年三年间财政收入都在平稳上升,而且神池县在08、09年高于岢岚县。
岢岚县08-09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9%,在09-10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0.6%;神池县08-09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9%,在09-10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7%。
岢岚县在09-10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达到40.6%,追平了神池县的财政收入;神池县在09-10年虽有所增长,但是增长有所下降,甚至低于前一年的增长率。
经分析2009年岢岚县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时,对工业经济运行制定了政策措施:充分用足中央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岢岚县借助中央投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动力,努力开发高质量的工业加工项目,努力将原有工业做大做强,加强引资上项工作,扩充第二产业总量,一制定宽松的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二加大优惠政策,优势资源和优势项目的宣传,包装和推介工作,使广大客商认识岢岚,了解岢岚,适应岢岚。
三重视企业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学会以商招商、借鸡下蛋,为投资者合作交流和跨区域经营提供便利条件。
四以项目带动为主,拉长产业链,发展产业链,一是壮大现有和在建的煤焦运销为主的企业规模,在保证正在运营的煤台正常运营的同时,创造条件促使正在建设的洗、选和焦化等加工企业健康发展,逐步转变由卖原煤到具有高附加值的煤焦等化工产品,形成集约型经济。
二是加快推进鑫宇煤气化技改扩建和山地阳光、暖神公司、佑铭公司、芦峰公司的技改扩建,不断扩大规模和开发新产品。
加快新型工业发展,扩张产业链。
三是从发展循环经济出发,支持山地阳光公司新上高密度板材建设项目和宋长城旅游开发项目,力争尽早建成,填补我县旅游开发和建材加工领域的空白。
神池县工业、乡镇企业本身基础就比较薄弱,再加上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冲击,所以神池县在09-1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有所有所下降。
2、人均GDP比较表3 人均GDP折线图从上表(表3)可以清晰的得出岢岚县和神池县人均GDP在08-10年都在持续平缓的增长,而且岢岚县人均GDP高于神池县。
岢岚县人均GDP在09年增长较低,仅同比增长5.8%,2010年增长较快回升,同比增长了41.5%;神池县09年人均GDP同比增长48.2%,远高于岢岚县的同比增长率,2010年同比增长26.1%。
经分析,岢岚县在09年人均GDP同比增长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发了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岢岚县发展相对较慢:首先实体经济生存困难:通货膨胀带来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资料的全面上涨,使得成本急剧上升。
而中小型企业提价困难,利润几乎被挤光;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明显减弱。
工业企业利润和上年同期比明显下降。
其中主要是受需求减弱及成本因素影响(受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政策调整、资金趋紧融资困难等影响)。
尤其是中小企业受到的能源(煤炭、原油)价格先升后将的大幅度震荡形成的冲击力的影响,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虽然近期宏观政策在向偏松的方向调整,但在外需趋弱、经济景气面临周期性收缩以及高成本的三重压力下,未来一段时期,企业盈利能力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这必然会造成整个社会投融资萎缩以及影响就业和消费需求缩减,进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出现内生性收缩。
尽管内外环境变化对经济增长构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长期因素依然在起作用。
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于长期性加速期,将会继续推动投资较快增长。
神池县工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反而依据基本的工农业基础,在经融危机的影响下抓住发展的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稳步持续的发展。
3、粮食产量比较表4 粮食产量柱状图从上图(表4)可以得出明显的数据,同作为晋北的两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八成之多,但是,岢岚县的粮食产量远远的低于神池县,神池县每年的粮食产量成倍的多于岢岚县,在2010年神池县的粮食产量甚至是岢岚县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