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解读

合集下载

《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一、前言偏头痛是最常见的致残性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常为搏动性,可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偏头痛有很多亚型,其诊断和分型应遵循2018年国际头痛协会发表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三版(ICHD-3),可参阅其中文翻译版。

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15%~30%患者头痛发作前出现先兆。

中国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

尽管有多种药物可用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和间歇期预防治疗,但是,许多需要药物预防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并未服用预防药物,导致急性镇痛药的滥用和头痛的慢性化。

此外,相当多患者对药物反应无效,或符合药物的禁忌证,或无法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是药物治疗依从性差。

能够推荐给儿童和妊娠期女性使用的药物也极其有限。

当偏头痛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难以通过药物疗法有效缓解,或是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是有药物禁忌证,或是有急性期镇痛药物滥用倾向时,应考虑非药物防治方法。

二、偏头痛症状及分期1. 急性期症状根据偏头痛国际诊断与分型,不同亚型偏头痛在急性期可表现为不同临床症状。

1)无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发作期典型特征是单侧搏动性头痛,中度或重度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畏光、畏声等症状,因理化因素加重,睡眠和休息可以缓解。

2)先兆偏头痛在头痛前有先兆症状,视觉先兆最为常见,多为暗点、闪光和黑蒙,部分有短暂的单眼盲或双眼的一侧视野偏盲。

其他可有思睡、烦躁和偏侧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

先兆症状持续10~20分钟,在头痛即将出现之前发展到高峰,消失后随即出现搏动性疼痛(多为一侧性,也可为双侧或交替性)。

头痛的部位可以是眶上、眶后或额颞部,偶尔出现在顶部或枕部。

性质多为钝痛,可以有搏动感,程度逐渐增强,达到最高峰后持续数小时或1~2天。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李玉宇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偏头痛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是慢性神经血管疾病中的特殊成份。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偏头痛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女性患者发病率为32%
~66%,男性发病率为7%~36%。

偏头痛对于人类生活、工作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这类病症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工作人员的精神和工作态度,是引发旷工和缺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从偏头痛的概念入手,通过对这一病症的分类、诊断分析,提出了有关防治措施。

【总页数】2页(P95-95,96)
【作者】李玉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15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
2.ACCF/SCAI/SVMB/SIR/ASIIN 2007年颈
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专家共识文件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特别工作组关于临床专
家共识文件的报告(ACCF/SCAI/SVMB/SIR/ASIIN颈动脉支架置人术临床专家共识文件委员会)与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血管医学和生物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联合发布3.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共病诊治
中国专家共识4.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5.医药企业复工复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专家共识《医药企业复工复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1年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1年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前言偏头痛是最常见的致残性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常为搏动性,可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偏头痛有很多亚型,其诊断和分型应遵循2018年国际头痛协会发表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3版(ICHD-3),可参阅其中文翻译版。

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15%~30%患者头痛发作前出现先兆。

中国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

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按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LDs)计算,头痛疾患是中国第8位致残性疾病;偏头痛所致YLDs占头痛疾患所致YLDs 的82.5%,其疾病负担在40~44岁达高峰。

尽管有多种药物可用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和间歇期预防治疗,但是,许多需要药物预防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并未服用预防药物,导致急性镇痛药的滥用和头痛的慢性化。

此外,相当多患者对药物反应无效,或符合药物的禁忌证,或无法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是药物治疗依从性差。

能够推荐给儿童和妊娠期女性使用的药物也极其有限。

当偏头痛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难以通过药物疗法有效缓解,或是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是有药物禁忌证,或是有急性期镇痛药物滥用倾向时,应考虑非药物防治方法。

随着临床医生对偏头痛认识的不断深入和非药物防治经验的积累,以针灸为主的非药物治疗策略在偏头痛的防治中发挥了较好的成效。

我国相继于2012年、2017年、2020年分别在CAMJ、JAMA Internal Medicine、BMJ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针灸防治偏头痛的中国临床研究结果,并于2014年颁布了《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

但是,针灸以外的非药物治疗策略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鉴于此,为提高我国偏头痛临床诊治水平,规范我国广大医生对偏头痛的非药物防治方法,经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共同起草和议定了本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一、偏头痛的相关概念偏头痛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

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运动等的缺损或刺激症状。

大多数先兆为视觉症状,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

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

先兆症状一般在5~20min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min。

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病疾患,患病率为5%~10%,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遗传背景。

偏头疼主要有无先兆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经典型偏头痛)。

以往曾将偏头痛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或“血管神经性头痛”。

1988年后,国际头痛学会(IHS)就不再推荐使用。

二.偏头痛的分类2004年IHS将偏头痛归为原发性头痛,包括6个亚型,以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为常见。

三、偏头痛的诊断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如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先兆表现以及活动对头痛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首先要排除继发性头痛,然后再考虑是否有其他类型的原发性头痛。

出现以下情况要进行神经影象学检查:①异常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②头痛频率或程度的急性加重;③头痛性质变化;④50岁后新发的头痛或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⑤多种治疗无效的头痛;⑥有头晕、麻木等其他症状。

脑电图、TCD等检查不推荐作为常规诊断检查。

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h;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或重度疼痛,④日常活动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针灸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多项研究表明,针灸对偏头痛具有一定疗效, 且安全性较高。
按摩
通过对头部、颈部等部位的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偏头痛症状。按摩可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配合药物治疗使用。
其他非药物方法如生物反馈等
生物反馈
饮食调整
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将与心理生理 过程有关的体内某些活动信息加以处 理,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于人( 即信息反馈),训练人们通过对这些 信息的认识,达到有意识地控制自身 的心理生理活动。对于偏头痛患者, 生物反馈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 身体状态,减轻疼痛。
04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心理干预在偏头痛管理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01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少偏头痛发作的
频率和严重程度。
放松训练
02
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等技巧,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和
减轻疼痛。
心理教育
03
提供偏头痛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增强
自我管理能力。
物理疗法如针灸、按摩等效果评估
辅助检查手段及应用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神经系统检查
通过神经系统查体,排除 其他潜在神经系统疾病, 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 等。
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CT、MRI等,有助 于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但对于偏头痛的诊断并非 必需。
实验室检查
常规血液检查、生化检查 等,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全 身性疾病。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与其他头痛的鉴别
偏头痛需与其他类型的头痛如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相鉴别,主要依据头 痛特征、伴随症状等进行区分。

2020年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共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2020年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共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2020年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共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抑郁障碍同样是严重的致残性疾病。

近日,《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共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发布,该共识就偏头痛与抑郁障碍的共病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并首次制定了筛查诊断路径,对治疗提供建议,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共病的识别诊断和综合管理能力,给予患者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改善预后。

专家共识一:偏头痛与抑郁障碍相互增加发病风险,两者存在双向相关性,需引起重视。

专家共识二: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大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神经递质功能异常、遗传因素(共享致病基因)、环境和应激因素等,也提示了未来的药物研发方向。

专家共识三:识别和筛查抑郁障碍患者是否共病偏头痛时,头痛病史、头痛预警信号及头痛特征是重要的判断标准。

识别和筛查偏头痛患者是否共病抑郁障碍,尤其对于慢性偏头痛患者、偏头痛规范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转诊至头痛亚专科门诊的患者,推荐使用PHQ-9 量表进行常规筛查。

专家共识四:当患者临床表现同时符合偏头痛和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时,即可诊断为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共病。

二者的诊断标准:偏头痛可依据ICHD-3 诊断,此外,应与紧张型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其他原发性头痛及其他继发性头痛相鉴别;诊断抑郁障碍目前最常用的是DSM-5诊断标准。

专家共识五:药物治疗是对偏头痛和抑郁障碍共病治疗的主要方式,方案的制订原则包括尽量使用对二者共同有效或机制作用可互补的药物,兼顾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及治疗的病程要求等。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神经调控技术,可进行联合使用或单独使用。

治疗应多学科全面综合有效评估,合理选择治疗手段,优势互补,形成个体化治疗方案。

专家共识六: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均属于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及全病程管理,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和复发风险和改善治疗预后,常见的管理策略包括:健康教育、危险因素管理及患者的康复期管理。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要点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要点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要点一、前言偏头痛和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两种疾患。

1999年,Dieterich和Brandt首次倡导使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这一术语作为此类病人的诊断,从而取代了所有之前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VM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有必要制定我国VM的诊疗专家共识。

二、流行病学在一般人群中,VM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年患病率为0.9%;社区内40~54岁女性VM年患病率达5%,在偏头痛病人中,VM的患病率为10.3%~21%。

三、发病机制VM的遗传学是异质的、不确定的、复杂的。

VM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已有学者提出一些理论来进行阐述。

VM的发病基础既和大脑相应皮层过度兴奋有关,也和传导束及外周前庭器官被激活有关。

总的来说,VM的发病基础可能是离子通道缺陷和CSD,这和遗传易感性有关。

四、临床表现1. 症状(1)前庭症状的形式:VM的前庭症状主要为发作性的自发性眩晕,包括内部眩晕(自身运动错觉)及外部眩晕(视物旋转或漂浮错觉);其次为头动诱发或位置诱发性眩晕或不稳,为数不少的病人也可表现姿势性不稳,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视觉性眩晕或头晕,另有病人表现为头部活动诱发的头晕伴恶心。

(2)前庭症状的持续时间:不同的VM病人,前庭症状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多数发作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很少超过72小时。

每次发作时间少于5分钟、小于1小时以及24小时的比率,分别约占18~23%,21.8~34%,21~49%。

(3)与头痛的关系:眩晕发作可以出现在偏头痛发作之前、之中或之后,部分病人甚至没有偏头痛发作。

(4)其他症状:2. 体征在VM发作间期,病人多无相应的异常体征,相对而言,平滑跟踪的纠正性扫视及位置性眼震较为多见,其它异常的表现依次为摇头诱发性眼震、凝视诱发性眼震以及前庭眼反射(VOR) 抑制失败等。

《癫痫共患偏头痛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

《癫痫共患偏头痛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

《癫痫共患偏头痛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偏头痛是癫痫患者最常见的共患病之一,二者共患增加了诊疗难度,严重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

1 癫痫共患偏头痛现状1.1 流行病学中国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成人癫痫共患偏头痛的比例为9.3%~12.53%。

1.1 危害癫痫共患偏头痛会增加癫痫发作频率,降低药物治疗反应性,增加难治性癫痫比例和致残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与癫痫共病时,偏头痛症状往往更严重,发生视觉先兆和畏声现象更频繁。

2 癫痫共患偏头痛发病机制癫痫共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其可能的机制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遗传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图1)。

【专家共识意见一】癫痫患者伴发偏头痛几率高于一般人群,临床医师应加强关注与识别。

3 癫痫共患偏头痛的诊断3.1 诊断及分类癫痫共患偏头痛的诊断应同时符合癫痫诊断和偏头痛诊断(参考附录1)。

若癫痫患者的偏头痛发作>72h,可诊断为癫痫合并偏头痛持续状态。

国际头痛协会(IHS)发布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2018)中介绍了3种与癫痫相关的头痛疾病类型:偏头痛先兆诱发的痫样发作(偏头痛癫痫)、癫痫发作期头痛和痫性发作后头痛,见表1。

3.2 鉴别诊断癫痫和偏头痛都是发作性疾病,二者发作前都可出现先兆,临床常见的偏头痛先兆和癫痫先兆可能存在一些区别;二者发作时也可能出现相似症状和症状的叠加,如视觉症状、头痛、胃肠道症状、感觉症状、意识状态变化等(表3)。

3.3 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电生理和影像学表现Todd麻痹与偏瘫性偏头痛患者会出现类似的EEG特点,均可出现偏瘫样表现,且对侧半球EEG波频率减慢。

同时视觉诱发偏头痛与枕叶癫痫也有相似的EEG表现,两者均可表现为起源于颞枕区域的发作性(不)对称的θ尖波,但两者的视觉先兆明显不同(表3),且光敏性癫痫易继发自主神经半身抽搐症状。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最常用于定位癫痫病灶,从而指导外科手术治疗,同时在急性期偏头痛患者中,PET和SPECT扫描也可显示脑灌注不足,结合EEG有助于偏头痛综合征的诊断。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解读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解读
• 典型先兆不伴头痛(1.2.3) ✓ 需与TIA,癫痫区别
•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1.2.4) ✓ 一级亲属有
• 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1.2.5) ✓ 一级亲属无
偏头痛的诊断(5)
• 基底型偏头痛(1.2.6) ✓ 原为基底动脉偏头痛 ✓ 有下列两种可完全恢复的先兆: 构音障碍、眩晕 、耳鸣、听力下降、复视、双鼻侧或颞侧视野同时 出现的视觉症状、共济失调、意识丧失、双侧感觉 异常等,但非肢体无力 ✓ 头痛表现同1.1标准
2800万
发作性偏头痛
1000万
慢性偏头痛
Loder E, Biondi D. Headache. 2003;43:135-143.
偏头痛还可伴随多种疾病
• 偏头痛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 • 偏头痛导致亚临床的脑的结构病变 • 偏头痛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相关 • 偏头痛与多种精神障碍相关 • 其他
行为治疗和针灸等) 5. 药物干预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治疗
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期望
完全止痛
87
无复发
85
快速起效
83
无副反应
79
缓解相关症状
76
0%
25%
50%
75%
100%
完全止痛和不复发是绝大多数患者的期望
偏头痛的诊断(6)
• 儿童周期性综合征(1.3) ✓ 周期性呕吐(1.3.1):持续1小时至5天,发作性且程度 刻板,发作间期无任何异常,1小时内呕吐至少4次,没 有其他胃肠道体征
✓ 腹型偏头痛(1.3.2): 为反复发作腹痛伴恶心、呕吐和 厌食。腹痛完全具备以下特点: 中线部位、脐周或难以 定位、性质为胀痛、程度中重度。发作中至少有两次恶 心、呕吐或面色苍白
头痛诊断流程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694・史堡凼型苤查!堂生!旦筮箜鲞筮!塑g!i!!!翌堡翌丛鲤:垒坚耻堕!Q堕:!!!箜,盟!:!.标准与讨论.【编者按】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10%,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遗传背景。

偏头痛有着相当的危害,它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导致患者的学习与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也与脑卒中、情感障碍等多种疾患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

当前,我国偏头痛诊治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诊断混乱和防治不规范,患者的就医率、正确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都很低。

为此,在参照多个国际性偏头痛防治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适用于神经科、普通内科和全科医师。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一、偏头痛的相关概念u。

3o偏头痛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

儿童期偏头痛多见男性,发作时间较短,双侧头痛和胃肠道症状多,少有先兆,畏光、畏声症状可由他们的行为来推断。

有时表现为周期性呕吐或腹痛。

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运动等的缺损或刺激症状。

大多数先兆为视觉症状,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

感觉症状多呈面一手区域分布。

先兆症状一般在5—20IIlin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min。

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

偏头痛主要有无先兆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经典型偏头痛)。

以往曾将偏头痛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或“血管神经性头痛”。

1988年后,国际头痛学会(IHs)就不再推荐使用。

而现在的“血管性头痛”则属于继发性头痛。

二、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1.偏头痛的分类。

1’31:2004年IHs的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乏)将偏头痛归为原发性头痛,包括6个亚型(表1),以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为常见。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 无先兆偏头痛: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头痛,疼 痛逐渐加重,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疼痛常为搏动性,可伴有恶心、呕吐、畏 光、畏声等症状。
• 有先兆偏头痛:一种较为严重的偏头痛类型,患者在头痛发作前可出现先兆症 状,如视觉障碍(如闪光、暗点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或运动障 碍等。先兆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之后出现头痛发作。此类偏头痛对患 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需积极治疗。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可适当调整随访频率。
效果评价指标设置
疼痛程度
01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
疼痛程度。
发作频率
02
记录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以评估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03
采用头痛影响测评问卷(HIT-6)等工具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时机把握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体格 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引起的头痛。
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 的辅助检查方法,如头颅 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以明确诊断。
03
治疗原则及方法论述
药物性治疗策略
急性偏头痛药物
包括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及
处方药如曲坦类药物和麦角胺类 药物。
预防性药物
用于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 程度,如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 和抗癫痫药等。
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遵循医嘱,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增加 运动,改善饮食等。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生物 反馈等,有助于减轻偏头痛症状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1.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 2.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
连出现≥5分钟 3.每个症状≥5分钟并且≤60分钟 D.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符合无先兆性偏头痛的B-D 标准头痛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偏瘫性偏头痛(家族性、散发性)
A.至少2次发作符合标准B~C B.先兆包括可完全恢复运动功能减弱,和至少以下一条:
8.意识水平的下降
9.同时双侧感觉异常
C. 至少符合以下1条:
1.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 连出现≥5分钟
2.每个症状≥5分钟并且≤60分钟
D.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符合1.1 无先兆性偏头痛的 B-D标准的头痛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儿童周期综合征 周期性呕吐
偏头
头痛
? 头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名
– 200多种疾病会导致头痛:无害 危及生命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 为何要重视头痛
–多发 –信号 –可治
偏头痛
?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人群患病率约为 5%~20%
? WHO将严重的偏头痛、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定 义为四大最致残的慢性疾病。
1.完全可恢复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表现(如闪烁的光、斑点或线) 和/或阴性发作(如视野缺损)
2.完全可恢复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表 现(如麻木)
3.可完全恢复言语障碍 C. 至少符合以下2条:
1.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 连出现≥5分钟
2.每个症状≥5分钟并且≤24小时 3.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符合 1.1 无先兆性偏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李玉宇(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㊀151400)ʌ摘要ɔ偏头痛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是慢性神经血管疾病中的特殊成份.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偏头痛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女性患者发病率为32%~66%,男性发病率为7%~36%.偏头痛对于人类生活㊁工作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这类病症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工作人员的精神和工作态度,是引发旷工和缺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偏头痛的概念入手,通过对这一病症的分类㊁诊断分析,提出了有关防治措施.ʌ关键词ɔ偏头痛;呕吐;脑电图㊀㊀ʌ中图分类号ɔR 49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674-361X (2015)01-0095-02㊀㊀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偏头痛做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偏头痛治疗方案[1].经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偏头痛除了疾病本身造成人类身体损伤之外,还能进一步导致其他病症的出现,是脑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途径.1头痛的相关概念偏头痛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这种疾病的常见发病率为5~10%.偏头痛是一种危害程度相当高的病症,它不仅会造成人们学习㊁工作能力降低,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是造成脑猝死㊁情感障碍以及精神病的主要原因.1头痛概念偏头痛是一种突发性㊁多发性且具备着偏侧性㊁中重度的头痛病症,通常在发病之后都会持续4~72小时,还会伴有恶心㊁呕吐以及活动加重头痛的现象,而在一些环境安静的地方休息则可以有效的缓解头痛.这种症状最早出现于儿童期和青春期,其中在儿童期发病的患者主要以男性为主,而青春期则男女相差无几,过了青春期则主要以女性为主.经过分析,偏头痛有着发作时间段㊁双侧头痛㊁肠胃症状多的特点,在发病之前很少会出现先兆,但是在发病之后会产生畏光㊁畏声等症状,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偏头痛的推断依据,甚至在有些时候还会表现出周期性呕吐或者腹痛.2头痛特点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定义为最为严重的致残慢性疾病,它的地位等同于痴呆㊁四肢瘫痪以及精神病.当前,我国偏头痛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其中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诊断工作混乱㊁防治不及时㊁正确诊断率低的特点.同时偏头痛在发病之后,本身先兆不明显,病情变化速度快等特点也严重影响着治疗工作的开展.3头痛先兆分析偏头痛的先兆主要指的是头痛之前或者是伴随着头痛一起发生的局部性神经症状,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视觉㊁感觉㊁言语以及运动方面,经常会出现这些方面损缺等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感觉症状都呈现出区域分布现象,且一般都会在5~20分钟定性,但是持续时间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2头痛的分类和诊断1头痛的分类经过国内外专家的不懈努力和刻苦研究,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头痛疾病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将偏头痛症状归纳为原发性头痛,其中包含了6个亚型,并以有无先兆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2].2头痛的诊断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头痛的部位㊁性质㊁程度㊁持续时间㊁伴随症状㊁先兆表现以及活动对头痛的影响.患者头痛日记有助于诊断.在临床实践中,首先要排除继发性头痛,然后再考虑是否伴有其他类型的原发性头痛.出现以下情况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l)异常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2)头痛频率或程度的急性加重;(3)头痛性质变化;(4)50岁后新发的头痛或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5)多种治疗无效的头痛;(6)有头晕㊁麻木等其他症状.脑电图㊁T C D 等检查不推荐作为常规诊断检查.3头痛的治疗[下转96页]㊀㊀对所有患者采取阴道彩超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药物的保守治疗:确诊为C S P 的患者,若患者要求尽量保留其子宫,并且愿意接受治疗后随访者,在无急腹症与阴道大量出血,经化验血常规与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正常,并且无心㊁肺㊁肝及肾等靶器官疾病㊁无药物禁忌症㊁盆腔炎症等情况之下进行,给予患者50m g 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每日两次,50m g 甲氨蝶呤行肌肉注射,或在B 超的监视之下经过阴道或者腹部穿刺到子宫前壁的切口疤痕处妊娠囊中,将囊内积液抽出之后,给予局部折射25~50m g 甲氨蝶呤治疗.手术治疗:由于一些患者病灶比较大,其向着宫外凸出去或病灶与浆膜层距离很近时,采用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患者由于停经的时间比较长,阴道流血量比较大,并伴有剧烈的腹痛情况等,应该考虑其是否出现子宫破裂症状,对于确诊为子宫破裂的,应该直接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或者在腹腔镜下将局部妊娠物清除,修补子宫或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全子宫的切除术治疗:对于一些阴道出血量大,并存在失血性休克可能或者已经发生失血性休克情况的患者,为了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在实施抗休克治疗同时应该立刻实施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1.3统计学处理对本组所有的数据采取S P S S 15.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x 2检验计数资料,t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若P <0.05,就代表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结果在20例患者当中,对所有患者首先实施药物的保守治疗,其中,有12例患者成功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血β-G C G 也逐渐的下降,经过1周至6周随访,皆恢复到正常水平;有2例患者在采取甲氨蝶呤治疗之后,采取宫腔镜下的胚胎切除手术;有3例患者用药之后血β-G C G 下降效果不显著,加大用药剂量并在麻醉情况下实施子宫疤痕处的剔除术;有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之后阴道有大出血情况,并发生失血性休克,给予患者抗休克同时,实施子宫下段腹部探查剖宫取胚胎术;无1例患者因治疗失败选择子宫切除术.3讨论C S P 病情比较危急,患者随着会有大出血的危险,一旦确诊之后就要立刻住院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临床上,对C S P 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药物治疗方法常见的用药的甲氨蝶呤,通过局部或者全身用药,让患者的妊娠囊活性消失,这种治疗方法的疗程比较长,患者的机体组织对于药物吸收较为缓慢,并且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全身用药的缺点是无法确定药物的剂量与治疗疗程,失去活性的妊娠物难以完全排除,对排除不彻底的妊娠物实施刮宫时,会存在大出血的危险[2].在本组研究的20例患者中,对所有患者早期实施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保守治疗的关键是在最短时间内杀死胚胎与抑制胚胎的发育,避免因胚胎的继续生长而造成子宫破裂.胚胎切除手术治疗方法虽然安全性可靠性比较高,但是其治疗的费用也相对较高.对于阴道出血量比较多,并且妊娠囊比较大的患者以实施子宫疤痕处的剔除术为宜;对于希望能够尽快止血与清除病灶,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以实施子宫下段腹部探查剖宫取胚胎术为宜,但是其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3].由此可知,对于C S P 患者,采用阴道彩超确诊之后,采用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有效治疗病症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张黎敏,罗新.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23(04):405-406.[2]董乃俊,潘宇,王凌霞.阴道穿刺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8(29):847-849.[3]张海燕,王天成.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误诊7例分析[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28(05):358-360.(收稿:2014-09-16修回:2014-10-13)(收稿编辑:金凤)温阳利水法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房凌海㊀黄海荣㊀孙伟(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㊀123000)作者简介:房凌海(1975.7-)男,副主任医师,阜新,研究方向:心内科疾病治疗.ʌ摘要ɔ目的:对温阳利水法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共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案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采用加服自拟温阳利水方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达到了89.8%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7.8%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温阳利水法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ʌ关键词ɔ温阳利水法;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临床疗效㊀㊀ʌ中图分类号ɔR 54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674-361X (2015)01-0096-01㊀㊀作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冠心病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心室重塑㊁瘢痕组织形成以及心肌细胞坏死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心力衰竭,就会使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大大增加[1].我院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中药温阳利水方针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共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计有49例,16例女性,33例男性,平均年龄为(66.70ʃ7.30)岁,平均病程为(1.23ʃ0.36)年;观察组患者共计有46例,15例女性,31例男性,平均年龄为(67.70ʃ7.80)岁,平均病程为(1.15ʃ0.39)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以A C C -A HA 相关指南作为根据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标准治疗方案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标准方案为利尿㊁降低心肌耗氧㊁改善心肌重构㊁降脂稳定斑块以及抗血小板.同时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在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采用加服自拟温阳利水方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组成为15g 仙鹤草㊁15g 桂枝㊁15g 车前草㊁15g 车前子㊁10g 大枣㊁10g 葶苈子㊁15g 茯苓皮㊁15g白术㊁10g 干姜以及5g制附子;将全部药物加水至500m L ,然后煎至150m L ,采用温服的方式,1天1剂.随症加减:针对胸闷患者加用10g 檀香;针对浮肿患者加用15g 腹皮;针对痰多咳嗽的患者加用20g 薏苡仁以及15g 苇茎[3].1.3疗效判定心功能达到I 级标准为显效;心功能有提升,然而没有达到I 级为有效;心功能分级没有任何变化为无效;心功能出现1级或1级以上恶化为加重[4].1.4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表示.疗效用X 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 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中18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没有患者病情加重,达到了89.8%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当中26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并无患者病情加重,达到了97.8%的总有效率.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讨论作为常见的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心力衰竭会严重的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因为心肌急剧降低的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再加上心肌细胞的大量坏死,导致心机梗死的患者往往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心功能不全以及左心室扩大的症状,如果不能够对之进行很好的治疗,就可能导致上述病症的不断加重.大量的研究表明,使患者预后受到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心功能不全以及左心室扩大,所以必须要重视对心功能不全以及左心室扩大等症状的治疗.现在医学技术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心肌梗死的血运重建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能够有效的使病死率降低,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并且可以很好的控制症状[5].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采用加服中医温阳利水方的方式针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并且具有较少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29(12):706-709.[2]2005年A C C /A HA 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国急救医学,201227(3):257.[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54.[4]黄伯梯,王志强,李文英.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衰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3(7):52-53.[5]韩履祺.中医肾心相关理论与慢性肾衰竭并心脏病变证治[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1(9):1002-1003.(收稿:2014-10-31)(收稿编辑:李珍)[上接95页]偏头痛防治的基本原则:(l)帮助患者确立科学的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3)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4)充分利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按摩㊁理疗㊁生物反馈治疗㊁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5)药物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两大类.中药被广泛应用,但尚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3].1.急性发作期治疗非特异性治疗药物包括:(l )非街体类抗炎药(N A I D ),如对乙酞氨基酚㊁阿司匹林㊁布洛芬㊁蔡普生钠等及其复合制剂;(2)巴比妥类等镇静药;(3)阿片类药物.后两类药物易成瘾,应慎用,仅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2.预防性治疗: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㊁减轻发作程度㊁减少功能损害㊁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预防性治疗的原则:(1)排除止痛药物的滥用;(2)循证地选择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3)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4)在4一8周内综合评估疗效;(5)应坚持足够的疗程,一般为3一6个月;(6)确立正确的预防期望有助于提高治疗顺应性.4结束语总之,在未来的偏头痛治疗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治疗环节,要以放松㊁不放过的治疗原则进行诊疗,并对患者病情和患者医院分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偏头痛,使其能有效的配合医生治疗.但是由于我国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因此在偏头痛治疗中多借鉴与国外经验,今后你,随着国内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人们对偏头痛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和彻底,其治疗方法必然会得到人们重视.参考文献[1]王大巍.结扎头皮颅外动脉治疗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2]梁建.平肝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4).[3]宋丽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32例[J ].中国药业.2013(20).(收稿:2014-10-25返修:2014-11-7)(收稿编辑:李珍)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作者:李玉宇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151400刊名:中国农村卫生英文刊名:China rural health年,卷(期):2015(2)引用本文格式:李玉宇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期刊论文]-中国农村卫生 2015(2)。

2019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2019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VM的诊疗工作。
前庭性偏头痛定义
• 专家共识一:VM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遗传 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有恶 心、呕吐,伴或不伴头痛症候的一种可以 诊断的独立疾病体。
流行病学
✓VM是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在 眩晕相关疾病中居第3位。由于对其认识不 足,VM患病率被严重低估。VM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其男女比例为1:1.5~1: 5,女性更 多见。
✓国内尚无VM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目前的一 些数据显示VM是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之后,导致复发性眩晕的第2大常 见病因。
• 专家共识二:VM是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
疾病之一,其中以中年女性更多见。随着 对VM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在眩晕相关 疾病中VM识别率会大大增加。
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 1. 临床症状
• 不同的VM病人,前庭症状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多数发作时间为数分钟 到数小时,很少超过72小时。每次发作时间少于5分钟、小于1小时以及24小时的比率, 分别约占18%~23%,21.8%~34%,21%~49%。每次发作时间超过1天的比率,不同研 究之间的差别较大,早年Neuhauser等的单中心研究报道接近30%,新近的多中心研究 报道为7%左右。与BPPV有所不同,VM病人位置性眩晕单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一般稍长, 但也有少数病人单次发作的时间小于1分钟。
• VM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有以下几种主 要假说:皮质扩布抑制、神经递质异常、三叉 神经。血管功能异常、离子通道缺陷、中枢信 号整合异常及遗传基因异常等。
• 专家共识三:VM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涉 及多种理论,有家族聚集发病倾向。部分女性 患者在更年期阶段VM现的偏头痛向VM发作的转 变或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2023)要点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2023)要点

申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申华医学会神经病学货会第-版)( 2023)要点【摘要】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偏头痛发病率高,病程长,在神经系统疾病负担中位居第二位。

目前我国偏头痛患者存在就诊率低、正确诊断率高待提高、预防治疗不足及止痛药物过度使用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偏头痛疾病的认识、管理与规范化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专家结合国内外临床实践,反复讨论后制订本指南,内容包括偏头痛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发作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严重的健康损失、生活质量下降和生产力的损耗,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柳叶刀》杂志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偏头痛导致的残疾损失寿命年在人类全部疾病中排名第二,也是15~49岁女性人群伤残调整生命军排名居首位的疾病,对患者及冥家庭和社会均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全球约10.4亿人患高偏头痛,男性终身患病率约10%,女性约22%。

我国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9%,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每年治疗成本超过2994亿元。

分类2018年国际头痛协氨IHS殷布了《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X TICHD-3),将偏头痛分为无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慢性偏头痛(C M L偏头痛并发症、很可能的偏头痛和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6个类型表2),冥中最常见的是无先兆偏头痛。

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是偏头痛有效治疗的前提,需要结合详尽的头痛病史问诊、可靠的体恪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判断,冥中详细和准确的病史采集对偏头痛的诊断至关重要。

在诊断过程中需识别继发性头痛的预警信号以鉴别真他头面痛疾病,并筛查是否合并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 L还应根据偏头痛的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偏头痛亚型诊断,并评估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和失能程度等,为制订准确、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和长期管理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 阶梯治疗:首先给予治疗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或 NSAIDs,根据患者需求 和药物反应,逐步升级或直接给予曲普坦类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受体拮抗剂和高选择性的 5-羟 色胺 1F 受体激动剂 Ditans 等特异性药物治疗。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与预防性治疗。 01、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 1)治疗目标: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快速持续止痛、 恢复患者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经济及医疗资源消耗。 2)头痛评估:偏头痛发作程度的评估可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数字评定量表(NRS)、偏 头 痛 残 疾 程 度 评 估 问 卷(MIDAS)、 头痛影响测评量表 6(HIT6)等量表。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02、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03、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04、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பைடு நூலகம்M)的诊断标准
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的鉴别
注:a 偏头痛可以是单侧痛 (约占 60%),也可以是双侧 痛(约占 40%); b 丛集性头痛可表现为颞部的 剧痛,注意与继发性头痛鉴别; c 包括流泪、结膜充血、眼睑 水肿、流汗、流涕、上睑下垂、 瞳孔缩小等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 一般认为患者在最近 1 个月中偏头痛发作的天数 ≥ 8 d 或发作天数 < 8 d 但满足:
① HIT6 评分 ≥ 60 分或 ② 多于半数发作使患者丧失工作、家务、学习及娱乐能力者,视为重度偏头痛。
3)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应根据头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和 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阶梯治疗或分层治疗原则选用急性期治疗药物;避 免使用安乃近,以及含有巴比妥类和阿片类成分的止痛药;并警惕发生急 性止痛药过度使用和 MOH 的风险。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ppt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ppt
基因突变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发展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研究可能会探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性。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治疗
心理社会因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如情绪压力、生活事件等对偏头痛的影响。
心理治疗方法
针对心理社会因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心理治疗方法的应用,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畏光畏声、视觉异常等。
偏头痛症状
偏头痛的诊断
02
VS
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ICHD-3)标准:对于无先兆的偏头痛,符合以下标准至少5次发作,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且至少具有以下特点中的两个:单侧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下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疑似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需要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诊断方法
与其他头痛疾病鉴别
如紧张型头痛、颈源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与非头痛疾病鉴别
如颞颌关节紊乱、眼源性头痛等。
鉴别诊断
偏头痛的防治
0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调整饮食
避免诱发因素预防措施 Nhomakorabea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可减轻疼痛。
对于伴有先兆的偏头痛,至少出现过一次先兆症状,且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小于72小时,并至少具有以下特点中的两个:单侧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活动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诊断标准
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性精神疾患与偏头痛
重症抑郁
OR 2.2— 4.0
95%CI 1.1- 4.8 —2.2-7.2
双向情感障碍 焦虑症 惊恐症或恐怖症
2.4—7.3 4.1—5.5 2.4—10.4
0.5-11.9 —2.224.6
Headache 2004;44:8-19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不同性别和种族的偏头痛患病率
25
20
15
%
10
5
0 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
北美
男性 女性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的影响
• 发作频繁:
–美国患者平均发作次数1.5次/月 –50%大于2次/月 –10%大于1次/周 –平均持续时间24小时 –50%持续时间超过1天 –25%持续时间超过2天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与脑卒中
对照研究结果
• 比较308例偏头痛患者和591对照,年龄小于 35岁 –卒中只与偏头痛有关 –女性和吸烟者危险增加
• 偏头痛者发生卒中,MA的OR为3.6-6.2,吸烟 者增加3倍为10.2 ,口服避孕药则增加4倍达 13.9,三者均有则OR为34-35 –主要是缺血性而非出血
Cephalalgia. 2000;20:396
偏头痛者的PFO是正常人群的2倍,有报道关闭 PFO后头痛发作降低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与眩晕
• 偏头痛患者中,28-30%有头晕,25-26%有眩晕 • 头晕和眩晕与偏头痛特异相关,远高于紧张型头痛 • 200例连续的头晕患者中,38%被诊断有偏头痛,而在200例
住院高血压者,年龄性别 IHS标准
OR4.3
匹配
72例15-44岁IS, 173例 神经科医师问讯 MA者OR3.0
年龄匹配对照
IHS标准
692例登记卒中女性,
问卷
OR2.8
591例住院年龄性别匹配
308例15-44岁卒中/TIA, 神经科医师问讯 <35岁女性,OR3.7
591例年龄性别匹配
IHS标准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近期有关青年女性脑卒中与偏头痛的对照研究
作者
人群
偏头痛诊断 卒中危险
Tzourio1993
Tzourio1995 Lidegaard1995 Carolei1996 Chang 1999 Schwaad2003
212IS, 15-80岁212例 神经科医师问讯 45岁以下女性
BMJ 2005;330;63
不同偏头痛类型,使用口服避孕药与年龄组的缺血性卒中相对危险
偏头痛 所有 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MA 对照
口服避孕药的偏头痛人群 对照
45岁以下人群 对照
女性45岁以下人群 对照
研究数
14 11 3
6
3
9
7
相对危险
2.16 2.18 2.10
1.83
8.72
2.36
2.76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的流行病学
患病率 –American Migraine Study II 对3万人10年的 问卷调查:女性18%,男性6%;8-40岁间呈增加 态势 –日本对5758例农村居民调查,1年的患病率在男 性是2.3% (MA0.4%, MO1.9%), 女性是9.1% (MA1.0%, MO8.1%).劳累,紧张和睡眠差是主要 诱因;61%MA和71.8%MO者从未就医.
–偏头痛是梗死的危险因素: 2个队列研究,9个对照研究和
MRI研究证实
NEUROLOGY 2005;64:1496–1497 偏头痛诊断与防S治tro专k家e共. 2识004;35[suppl I]:2652-2656
偏头痛的MRI表现
入选45例偏头痛患者(MA20例,MO25例),平均年龄40.91 岁.MRI结果: –13例(28.8%)有改变, MA8例(40%), MO5例(20%) –13例中10例的病史达10年 –发作频率与MRI改变率相关
缩 –偏头痛发作时的局部改变,如神经元的过度活动、神
经源性炎症、神经肽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兴奋性氨基 酸毒性作用等都可能导致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发作时的脱水可促进局部血栓的形成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JAMA. 2004;291:427-434
偏头痛与心绞痛
男性
女性
终生心绞痛患病率%
MA 345 MO 663 HA-4H 1676 N-HA 9917
• 50%止痛剂完全有效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的影响
• 头痛期--81%有功能损害,53%需要休息, 30.5%女性和22.9%男性活动受限1-2天
• 31% 在前3月内有因头痛而导致的旷工或 旷学
• 51%有因头痛而导致工作或学习活动减少 一半以上
• 76%在前3月内有1天以上不做家务活动 • 67%家务活动减少一半以上
偏头痛与脑卒中
偏头痛与卒中的相互关系:
–偏头痛引起卒中: 偏头痛样梗死
–偏头痛与卒中共有病因(症状性偏头痛)
• 血液病,PFO,线粒体病,CADASIL,常显血管性网膜病偏头痛-Raynaud现象
–脑缺血诱发偏头痛: 动脉夹层诱发偏头痛先兆
–偏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加促了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 发 作时CBF下降40%
每月头痛发作次数
出现脑白质病变的人数(%)
1-2 3-4 ≥5 总计
2(15.3) 3(23.0) 8(61.5) 13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是亚临床脑病变的危险
JAMA. 2004;291:427-434
Kruit等研究荷兰30-60岁435人(MA161例, MO134例,对照140例),均没有梗死病史,进行 MRI检查 结果: –偏头痛者发生梗死为8%,对照为5%;小脑梗死率
偏头痛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1000人年) –Stewart报道12-29岁人群中,女性 MA 14(高峰年龄12-13岁),MO 18.9(1417岁);男性MA 6(5岁),MO10(1011);男性很少在20岁后新发。 –另一研究观察10-30岁人群,男性5,女 性22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P.E. Stang, A.P. Carson, K.M. Rose. NEUROLOGY
2005;64:1573–1577
• 选择ARIC研究中的黑人和白人
–MA发生卒中症状的OR 5.46(3.64-8.18), TIA的OR 4.28(3.02-6.08),明确的卒中事 件OR 2.81(1.6-4.92)
Juang (2000) Selby (1960) Kashiwagi(1972) Couch (1975) Morrison (1989) Glover (1990)
偏头痛例数
73 152 500 100 236 46(女) 40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抑郁症(%)
46.3 57.0 3.8 50.0 11.9 54.3 40.0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伴随有MRI上的脑白质病变
—Meta分析
Richard H. Swartz, Ralph Z. Kern, Arch Neurol. 2004;61:1366-1368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与皮质下白质病变
机制:
–反复或持续的灌注压下降、血流量减少、脑低灌注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介导或诱发凝血系统激活或血管收
MA者OR8.6
291例20-44岁IS,736例 神经科医师问讯 MO者OR3.5,MA者
年龄匹配
IHS标准
OR3.8
160例46岁以下首发卒中 神经科医师问讯 OR2.11,女性OR
或TIA,160例年龄性别匹配 IHS标准
2.68
对照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头痛,脑血管症状和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社区研究
在偏头痛为5.4%,对照为0.7% –发作频繁(大于1次/月)者的OR为9.3 –MA发生后循环梗死的O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发作频繁者为15.8 –PVWML无差别 –DWML与女性和发作频繁有关(OR2.1-2.6)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伴随有MRI上的脑白质病变
—Meta分析
Richard H. Swartz, Ralph Z. Kern, Arch Neurol. 2004;61:1366-1368
Headache. 2001;41:646-657.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患者体验严重的疼痛和残疾
Lipton RB et al. Headache. 2001;41:638-645; Lipton RB et al. Headache. 2001;41:646-657
疼痛
轻度1%
中等18% 严重 47%
–其他伴先兆的头痛中,发生卒中症状的OR 3.68(2.26-5.99),TIA的OR 4.53(3.086.67)
–MO则无此现象。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与脑卒中
• 比较1995-1999年美国130411例偏头痛和 130411例对照者,发现偏头痛者发生卒中的相对 危险RR是1.67,不稳定心绞痛(1.33)和TIA(2.44) 的发病亦高.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与行为障碍的相关
疾病类型
抑郁症 躁狂 广泛焦虑
3.3 2
7.3 8.8
9.8
14.7
伴偏头痛 无偏头痛
社交恐惧
6.6 2
患病率(100例年)
Merikangas, et al. 1997.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患者中抑郁症终生患病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