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其历史背景和影响深远。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源于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教案频发,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提供了社会基础。
3.通过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启示,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国运动的得与失。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通过播放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历史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素养。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敬意,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民族英雄,如洪秀全、杨秀清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教师注重对学生的长期观察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通过播放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
江苏省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丰富栏一: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三)太平天国的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主要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3)评价:①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②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③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
2、后期:《资政新篇》(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
(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六)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三、教学设计①导入设计教师可以利用本课导言,通过历史人物导入。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技术工具】板书、导学案、PPT
【板书设计】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其兴也悖焉
1、表现:金田起义——全盛时期
2、原因:矛盾、天灾、宗教
3、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二、其亡也忽焉
1、表现:天京变乱——天京陷落
2、原因:阶级局限、战略失误、中外联合
3、影响:积极、消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3、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了解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掌握识图和用图的方法。
2、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2、认识太平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建设,才能恰当的发挥农民的力量。
3、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鸦片战争》,我们了解到: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无耻地向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
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大家生不逢时,刚好处于那个时代,你们能感受到哪些变化?(情境体验法)学生活动: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自己感受到的种种变化。
社会更加混乱、政治腐败,矛盾重重。
银贵钱贱。
赋税沉重,生活困难。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探寻问题的答案。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教学设计1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后果,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作用尤大。
同时对于理解中国历代农民运动的特点和局限也很有帮助。
讲解清楚,对于学生把握近代历史的走向特别关键。
课程共有三个子目,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和天国悲剧。
分别从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过程,失败的原因、颁布的纲领多个角度去讲诉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始末。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意义。
2.难点: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农民斗争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首诗表达了洪秀全要领导农民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决心。
洪秀全出身于农民家庭,曾经和千千万万个学子一样,他的理想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
然而,我们并没有在清朝的官员中见到他的身影,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走上反清的道路,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一呼百应,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成为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呢?新课讲授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金田起义(时间、地点、标志)(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太平天国北伐和西征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3.评价:(1)进步性——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3)落后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探究二《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社会能否实现?为什么?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答案:不能实现。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南通市小海中学顾中华一.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原因;掌握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及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
通过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创设情景、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三.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难点: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异同及理解两纲领不能实行的原因;分析和论证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金田起义”的浮雕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多媒体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西方列强的侵略(2)腐朽的封建统治和自然灾害的严重(3)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和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思考2. 洪秀全是通过什么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宗教形式;农民阶级局限性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兴起、发展和全盛到衰落)让学生阅读教材,快速整理:(1)开始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2)初步建立政权:1851年永安建制(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4)全盛:北伐、西征后(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6)后期防御战:江北的大营、三河镇大捷、江南大营、上海近郊、安庆、天京保卫战。
第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和直接原因;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来源,传教过程中形成的六个领导核心;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三次军事行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资政新篇》的意义;天京变乱及之后领导核心的重建;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①通过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3)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太平对天国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阶级首先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任务。
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新的特点。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
(3)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3.了解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2.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3.红巾起义及其影响4.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 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1.洪秀全的王朝构想2.杨秀清的改革措施3.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4.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 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2.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3.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举例子的方式介绍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图片展示:通过PPT或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太平天国建立的新政权以及社会制度。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展开历史思考和历史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
教学难点1.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太平天国的思想、组织和作战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民众的反抗情绪和对清朝的不满,引出太平天国的兴起。
2. 正文(35分钟)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红巾起义及其影响–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洪秀全的王朝构想–杨秀清的改革措施–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3. 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讨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必修①教学设计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论从史出找原因。
(2)组织学生研读《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并作出正确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研读分析太平天国的两大文献,感受太平天国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3)学习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认识时代呼唤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代表。
【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两大文献及精神。
难点:对两大文献的评价;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此部分的学习内容涉及较少,感知也较我少。
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本课内容比较繁杂,且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所以应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思考讨论,教师加以归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关于太平天国爆发、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路线图等视频、太平天国路线图动画、及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教材,写成《同步作业》导学案;列出本课大事年表;查找相关本地区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一)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调研存在疑惑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近年来,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放在了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三农”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6页)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知识点。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小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要求:认真作答,书写工整,注意对历史事件、人物、纲领性文件等方面的掌握。
3.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高潮和失败等历史过程,强调关键人物洪秀全、杨秀清等的作用。
3.详细解读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析其主张和意义。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阶级斗争等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局限性在哪里?”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时,注意梳理历史线索,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家庭作业要积极参与,与家人共同学习,增进感情。
5.小组分享时,注意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事件、关键人物等。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民战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提高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4.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避免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5.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团结、进步、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朝田亩制度》等。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探讨农民起义的历史根源,理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体现。
5.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事迹及历史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及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及其内在矛盾;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人物评价和历史事件的辩证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2)新课内容学习:按照背景、过程、事迹、历史影响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验教训等方面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知
第11课__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通过分析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加深对这两个纲领的理解、认识。
(2)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时代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知识梳理】问题导入: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一、运动的发展——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兴起的原因: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请结合课本54页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材料二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激化材料三反映了自然灾害严重1.阶级矛盾: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
2.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存在片面性、表面化的现象,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容易受到影视剧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历史教训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600字。
3.选择以下两道题目中的一道进行论述:
a.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特点看,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要求:论述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600字。
4.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讨论,绘制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轴,标注关键事件、人物和地点,并简要说明每个事件的意义。
5.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天平天国史》、《近代中国与太平天国》等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其他方面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注意事项: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3.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理性看待现实问题。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要求包括背景、过程、主要人物、关键事件、性质、特点、历史地位等方面内容,不少于800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场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设计2: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变乱等。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农业。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教学难点: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常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韩磊主唱的《浩荡乾坤》。
问学生:刚才大家听的歌曲你知道吗? 200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央视热播大型历史剧《太平天国》,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中国的农民阶级是安于现状的,是保守的,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却会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中国“世间不太平”。
中国当时到底有哪些不太平的现象呢?反映了哪些社会矛盾呢?请大家根据课本第一段来概括。
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板书)在这些不太平的现象和矛盾中哪个才是引起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呢?请大家根据材料来分析。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
但是外国侵略和自然灾害又加剧了这对矛盾。
外国侵略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自然灾害【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分析应该结合鸦片战争后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关系。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1提供《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教给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以更好地理解“论从史出”的道理。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兵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教学难点]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完成填空练习,巩固上一课的知识[导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二)新课讲授一、从金田起义建国道定都天京1、兴起的原因:[展示史料]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四:洪秀全(1814―1864),曾几次赴广州应考秀才,均名落孙山。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3.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形成独立见解。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农民起义等历史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战役、政策制度有哪些?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兴起、发展、失败及其影响,理解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物、重要战役、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3.能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评价其在历史上的意义。
4.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难点问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5.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现实关怀。
6.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运用比较法,将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和历史地位。
教学设计6: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激化④严重的自然灾害教师总结:“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二)《天朝田亩制度》4、《天朝田亩制度》何时颁布?为什么要颁布?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1853年冬;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物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共余归圣库。
四有二无的社会是实现的目的。
5、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答案:评价:性质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合作探究: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不能。
①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②主观上,该纲领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延伸思考:《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
(1)革命性:——革命纲领,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其背后的社会矛盾有哪些?
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纲领有哪些?这些纲领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3.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教训?
4.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启发,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社会矛盾、阶级斗争、民族问题等,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避免片面、偏激的观点,使学生形成理性、客观的历史观念。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分析能力。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这一章节时,学生已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有所了解,但可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深入内涵和影响认识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片面、主观的倾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1.作业要注重史论结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述。
2.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4.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保证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课堂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列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件,并简述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1模块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周庄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执笔人:唐洪杰【单元规划】本单元导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本单元历史内容的基本认识。
第一段指明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第二段指明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他们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种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由工人阶级领导完成的特殊情况,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第二部分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本单元的四个学习要点是四节课中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学习建议。
教材从世界形势、学习实践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提出建议。
课时安排: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达到全盛时期。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二者都没有实现,但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
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点: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技能: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
2、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前面我们学习鸦片战争时讲过鸦片战争的影响,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鸦片战争有何影响?三个变化:社会性质变化-社会矛盾变化-人民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后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那么我们看第三单元的标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在这一单元我们将会具体学习中国人民是如何进行民主革命,是如何前赴后继地完成反侵略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的。
【推进新课】首先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那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背景:【合作探究】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一部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的原因是什么?(1)原因: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这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鸦片走私带来的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农民的负担更为沉重,矛盾尖锐。
【合作探究】洪秀全为你们起义做了哪些准备?(2)准备:①创立宗教【合作探究】创立宗教目的何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把斗争矛头指向腐朽的清政府。
②建立理论:【合作探究】为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创作了哪些文章?宗教理论来源哪里?这些宗教理论有什么特点?来源于西方基督教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思想,其特点是将西方的基督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③六人领导核心:【合作探究】领导核心的出现,对革命运动起什么作用?领导核心的出现使运动能团结一致,为运动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与六人领导核心的出现有着密切联系。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
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组织准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
根据地建立:冯云山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2、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合作探究】(阅读课本37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请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
金田→东乡(称天王)→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发展:【合作探究】太平天国的发展主要写了三次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请大家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合作探究】北伐军失利的原因?孤军深入,供应困难。
清调兵围攻。
【合作探究】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六人领导核心的形成,领导集团的团结一致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广大将士的浴血奋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重要原因。
清朝统治的腐败及其军队的涣散也是其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二、太平天国前后期的两个治国方案: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合作探究】阅读《天朝田亩制度》分析其内容、目的,应该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土地分配问题: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2)产品分配问题: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评价:a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b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
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
(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合作探究】《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得到真正实施?主观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是一种空想,所以无法实现。
(根本原因)客观原因: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
2、《资政新篇》1859【合作探究】《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有何特点?(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内容:(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3)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合作探究】《资政新篇》为何不能实施?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这是洪仁玕个人才华和学识的体现。
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
因而它不能满足农民要求,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天国后期的问题。
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
(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1、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合作探究】天京变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农民阶级局限性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3)影响:天京变乱的结果是导致太平天国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信仰危机”和“人才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清军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2、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领导核心的重建尽管不能挽救天京变乱造成的损失,但暂时稳定了太平天国的政权。
3、后期的防御战: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合作探究】江北大营、三河镇、江南大营战役目的何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目的是打破清军对太平天国的包围,战役能够胜利是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之间的军事配合和正确的战略战术,也与清政府面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有关。
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
【课堂小结】【合作探究】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合作探究】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具体表现有哪些?(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2005全国文综3)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①西方基督教教义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③农民的平均主义④儒家大同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2、(2005广东历史)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洪秀全宗教理论的思想来源的是A.西方基督教教义B.儒家大同思想C.农民的平均主义D.道家无为思想【答案】D3、(2005江苏历史)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答案】A4、(2003·全国)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内实际推行的土地措施不包括A.禁止地主收租B.承认耕者有其田C.没收地主土地D.按农村人口重新分配土地【答案】 D5、(2003·上海)《世载堂杂忆》:“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