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内容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习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3.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课时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联系“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研读列强侵华的史料,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的原因。
2.通过文本阅读,能列举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发展—高潮—转折—失败”的知识线索,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斗争史实。
3.阅读文本,列举太平天国的治国方略《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
4. 能设计表格,比较《天朝天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
5.阅读教师提供的史料,小组讨论“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6.回顾秦末农民战争的史实,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天平天国的新特点。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新特点
【教具准备】【课时安排】
多媒体课件1课时
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根本原因)
注:1、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起了刺激作用。
2、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洋货大量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破产
巨额战争赔款,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连年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过程兴起:1851、1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
江苏省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丰富栏
一: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
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
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
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国的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
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
(3)评价:①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
③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
2、后期:《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
(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
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及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及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一课。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它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对以后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通过分析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加深对这两个纲领的理解、认识。
(2)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时代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教学难点: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讲授法、对比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本课内容学生已在初中粗浅学过,已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本课教学有利。但如果不设臵“创新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就只是简单的重复以前内容,不能是学生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本课按照“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三部曲的主线展开,加上以上教学方法展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
二.《天朝田亩制度》
(二)教学难点
一.《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三)知识结构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a.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缴涨。
b.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②直接原因: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③导火线: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易错点】导致太平天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兴起/前期斗争
①金田起义
a.时间:1851年。
b.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②永安建制
a.概况:占领永安后,洪秀全整顿建制,分封诸王。
b.意义:初步建立政权。
③定都天京
a.背景:1852年春,天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
b.概况: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易错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易错点】初步建立政权和正式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时是初步建立了政权,而定都天京则是正式建立了政权,两者是有区别的,遇到问题时要看问的是哪一个,问的是初步,还是正式。
3.全盛
①北伐
a.进攻: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
b.失败: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总结】北伐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太平天国战略失误,推翻清政府是太平天国的主要任务,但太平天国领导对此重视不够,派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这课书,分四个部分阐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强盛、衰落和灭亡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与过程,要引导学生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进行评价。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特点。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和强盛的过程,从中剖析太平天国不断发展的原因。
(3)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理解两者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4)剖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2)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
(3)通过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
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衰弱,民众生活困苦。
外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
天地会:民间秘密组织,反清复明。
拜上帝教:洪秀全创立,主张信仰上帝,反对清朝统治。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1 金田起义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军队自称“太平军”,颁布《天朝田亩制度》。2.2 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
定都天京(南京),建立政权机构。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土地改革。
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衰落
3.1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
太平军连续取得胜利,占领南京、镇江、常州等重要城市。清政府组织洋枪队,联合外国势力镇压太平天国。
3.2 太平天国的内部分裂
太平天国内部出现权力斗争,导致分裂。
重要领导人李秀成、陈玉成等被清政府俘虏或杀害。
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4.1 天京陷落
1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被清政府攻陷。
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震撼了清朝政权,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为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展开戊戌变法。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
5.1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
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减轻民众负担。
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导致分裂和失败。
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埋下伏笔。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
第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和直接原因;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来源,传教过程中形成的六个领导核心;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三次军事行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资政新篇》的意义;天京变乱及之后领导核心的重建;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
①通过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3)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太平对天国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阶级首先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任务。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新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必修①教学设计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
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论从史出找原因。
(2)组织学生研读《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并作出正确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读分析太平天国的两大文献,感受太平天国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3)学习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认识时代呼唤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代表。【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两大文献及精神。
难点:对两大文献的评价;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此部分的学习内容涉及较少,感知也较我少。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课内容比较繁杂,且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所以应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思考讨论,教师加以归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太平天国爆发、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路线图等视频、太平天国路线图动画、及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教材,写成《同步作业》导学案;列出本课大事年表;查找相关本地区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
高中历史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3.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考试说明】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二、教学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定都天京: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2.《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
(2)内容:
A.土地分配——①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②分配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B.产品分配——①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②分配方法: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C.目的——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①进步性: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
(1)目的: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2)主要内容是: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②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③开设新式学堂等。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
(1)充分利用教材、辅导书籍、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实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遗迹,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
5.教学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历史素养。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太平天国的背景:讲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农民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以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过程。
2.太平天国的发展:详细介绍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和西征等重要事件,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3.太平天国的制度与思想: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探讨太平天国的平均地权思想及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
3.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理解民主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高中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变乱等。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农业。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教学难点: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
常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教材结构
1,原因
2,准备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3,兴起
4,发展
1,前期
太平天国运动二,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2,后期
1,天京变乱
三,天国悲剧——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重振国威
3,后期的保卫战
4,失败
教学过程
A、新课导入:
采用情境创设,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主题曲,调动学生情绪。然后以三种不同的观点引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认识: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泥腿子造反!又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还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你认为呢?
最新版高一历史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 重点与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完成民族革命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是他们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本来是资产阶级的革命任务,但是却由工人阶级领导完成,这一特殊情况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
定的。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鸦片战争使清政府和一系列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中国需要担负巨额的军费和赔款,而这些清政府都要强加到百姓身上,会加剧横征暴敛。阶级矛盾更加激化。而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更加认识到其自身负担的加重,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所以在阶级矛盾激化的同时,民族矛盾也在升温。这是导致中国社会矛盾尖锐的客观原因;
②主观原因: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洪秀全诞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小聪颖,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不第,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后,开始信奉上帝,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利用宗教来进行反清的宣传。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完美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出现的新特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比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进行复习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此引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下面店铺为大家推荐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欢迎大家参阅。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识方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②能力方面: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前后经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历史比较的学习法。
②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让学生学会列表归纳法。
③进行探索性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②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③ 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2、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第一个内容,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它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它既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同时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上承上一课题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又开启
了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对以后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篇一:太平天国运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和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识记内容。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
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课件,共4 份) 人教课标版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农民苦不堪言。
广东花县有个农家子弟,叫洪秀全,1814 年出生。洪秀全9岁开始读四书五经,14岁 就参加科举考试,但连连名落孙山。1843 年,洪秀全第4次应试又落榜了。这一年他 29岁,整整考了15年。 材料四:洪秀全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 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为宣传 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 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 《原道救世歌》等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基督教的理论基础和拜上帝教的组织准备。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 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 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 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 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 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 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 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 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 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 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
情景再现: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 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 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 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 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 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 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 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1模块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
周庄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执笔人:唐洪杰
【单元规划】
本单元导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本单元历史内容的基本认识。第一段指明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二段指明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由工人阶级领导完成的特殊情况,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第二部分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本单元的四个学习要点是四节课中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学习建议。教材从世界形势、学习实践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提出建议。
课时安排:
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二者都没有实现,但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技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
2、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前面我们学习鸦片战争时讲过鸦片战争的影响,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鸦片战争有何影响?
三个变化:社会性质变化-社会矛盾变化-人民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后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那么我们看第三单元的标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在这一单元我们将会具体学习中国人民是如何进行民主革命,是如何前赴后继地完成反侵略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的。
【推进新课】首先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那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合作探究】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一部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的原因是什么?(1)原因: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这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鸦片走私带来的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农民的负担更为沉重,矛盾尖锐。
【合作探究】洪秀全为你们起义做了哪些准备?
(2)准备:①创立宗教【合作探究】创立宗教目的何在?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把斗争矛头指向腐朽的清政府。
②建立理论:【合作探究】为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创作了哪些文章?宗教理论来源哪里?这些宗教理论有什么特点?
来源于西方基督教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思想,其特点是将西方的基督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③六人领导核心:【合作探究】领导核心的出现,对革命运动起什么作用?
领导核心的出现使运动能团结一致,为运动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与六人领导核心的出现有着密切联系。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
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
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
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
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组织准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
根据地建立:冯云山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2、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37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请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
金田→东乡(称天王)→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3、发展:
【合作探究】太平天国的发展主要写了三次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过程和结果。请大家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合作探究】北伐军失利的原因?
孤军深入,供应困难。清调兵围攻。
【合作探究】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六人领导核心的形成,领导集团的团结一致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广大将士的浴血奋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重要原因。清朝统治的腐败及其军队的涣散也是其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二、太平天国前后期的两个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合作探究】阅读《天朝田亩制度》分析其内容、目的,应该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1)土地分配问题: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产品分配问题: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