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评价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降脂中药实验临床研究进展

降脂中药实验临床研究进展

脂 肪 分 解 实 现 降 脂 。海 平 用 血 脂 灵 胶 囊 ( 明 子 、 花 、 决 红
山楂 、 旋 藻 ) 验 研 究 后 , 实 其 对 正 常 小 鼠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T T 螺 实 证 C, G无 明 显 影 响 , 对 高 脂 大 小 鼠 T , G 及 大 鼠 L L具 有 显 著 抑 制 作 而 CT D
究 , 索高脂血症 的治疗 , 有 深远意义 。 探 具 1 单 昧 中 药 及 有 效 成 分 实 验 研 究
仲 等 ) 老 年 前 期 大 鼠 血 脂 及 过 氧 化 脂 质 含 量 影 响 实 验 提 示 对 亦 存 在 剂 量 依 赖 有 效 结 果 。 菊 荷 冲 剂 ( 花 、 叶 、 楂 ) 显 菊 荷 山 明 降 低 大 鼠 血 清 T T L L 对 抗 H L 降 脂 作 用 与 Vt , 酸 C,G,D , D, iE 烟 . 酯 胶 囊 相 似 。 降 脂 宁 汤 ( 芍 、 泻 、 明 子 、 楂 、 芪 ) 使 赤 泽 决 山 黄 可 高脂 大鼠肝细胞 体积变小 , 中性 脂 肪 减 少 , 肪 酸 略增 。 考 虑 脂
陈 匡 , 郭 卉 , 学政 刘
( 津 中 医 学 院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 津 30 9 ) 天 天 0 13
关键 词 :降 血 脂 药 ;动 物 实 验 ;高 脂 血 症 ;中 医 药 疗 法

降脂药物——他汀的历史

降脂药物——他汀的历史

降脂药物——他汀的历史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有针对冠脉管腔口径狭窄而需要扩冠的硝酸类药物,针对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另外就是针对降低血脂的他汀类药物。在前面我们讲了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发明的历史,今天我们简略讲讲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发展过程。

继阿司匹林之后,他汀类药物逐渐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又一重要基石,在降低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是因为这类药物的英语的结尾都有一个词语statins(抑制素),国内便翻译成“他汀类药物”,他汀是目前降低血脂尤其是降低胆固醇的主要药物,而且其种类繁多。

1913年俄国科学家安尼什科夫用鸡蛋喂兔子,用70个鸡蛋喂兔子60天,最后兔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后来,人们就发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也促使人们寻找能抑制血脂升高的药物。

一、从美伐他汀、辛伐他汀到洛伐他汀

与很多药物是欧洲或者美国人发明的不一样,他汀类药物的第一个发明者是亚洲人,他就是出生于1933年的日本生物化学家远藤章。远藤章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后就职于东京药企三共公司(现在名为第一三共制药)。根据当时药理学的共识,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只要控制住这个酶,就能阻断胆固醇的合成。HMG-CoA还原酶就是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靶点。

他汀的作用机制

远藤章受发现青霉素的启发,设想真菌的生长也需要胆固醇,真菌为了保护自己,可能会生成一种物质,降解前来侵犯的细菌内的胆固醇,这个推理成立,就可以找到真菌产生的这种物质,从而发现人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抑制剂(真菌与人之间能够勾连起来的想象力,在药

中药降脂研究进展

中药降脂研究进展

综述

中药降脂研究进展

王宇辉 周超凡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 北京100700)

摘要 目的:介绍近年来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及中医对它的认识。方法:以查阅近几年国内文献资料为主,并进行统计、排列和汇总。结果与结论:许多中药有很好降低血脂的作用,而在药效上各有侧重,作用机理和途径也有所不同,多途径起综合疗效的中药往往是较好的降脂药。可见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中药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并且中医对其病因病机及治则已形成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药治疗 药理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不及时防治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降脂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经过广大医药科技人员的实验研究,已证实中药有很好的降低血脂作用,与西药相比毒副反应相对较小。现将降脂中药的药效、作用机理以及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概述如下:

1 降脂中药药效的研究

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几十种。从效果看,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胆固醇,有降甘油三酯作用的中药相对少一些。

1.1 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

这类中药有:蒲黄、泽泻、人参、刺五加叶、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最近报道沙棘油能够降低老年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 C)、甘油三酯(T G)、低密度脂蛋白(L DL-C)含量,以降低T C效果更为突出,同时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L DL-C)的趋势[1]。利用荷叶生物碱制剂饲喂高脂血症小鼠,其血清T C含量有明显的降低[2]。以长梗薤白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脉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血清T C、动脉硬化指数(A I)下降和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而T G、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显著性变化[3]。半夏水煎液给大鼠灌胃,正常动物T C略降低,对给予高脂饲料动物能预防和延缓T C增高,并能降低高脂动物血清T C含量,而对T G的作用不明显[4]。怀牛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的三萜皂甙类、甾醇类、游离糖和多糖类,单组分对家兔均无抗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但糖与皂甙组分合用可降低血液中T C含量,三萜皂甙与P物质的混合物制剂牛膝亭能降低65%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中T C,对82%的高 / 脂蛋白血症患者有降低 / 的作用[5]。

2022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2022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2022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减轻个体和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ASCVD)负担,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最近得到更新并得到12 个学会的认可[1]。血脂异常管理是新预防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最终LDL-C 目标与2019 年ESC/EAS 血脂异常指南保持不变,但治疗决策更加个性化,采用逐步方法,考虑到患者概况、合并症和偏好[2]。新的风险分层已得到改进,SCORE2 和SCORE OP模型基于更现代的数据来确定老年人的总心血管风险,并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了调整。重点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已经为明显健康的人定义了特定年龄的风险阈值,并定义了新的风险修正值。为了传达降低LDL-C 的重要性,有图表可以计算健康人LDL-C每降低1 mmol/L 所获得的平均无心血管疾病年数。

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降胆固醇药物的研究,Akira Endo首次发现了他汀类药物。诺贝尔奖获得者Michael Brown和Joseph Goldstein 的研究证明了他汀类药物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与LDL 降低之间的关系。在经典模型中,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益处,如预防心肌梗死,归因于降低LDL。随着他汀类药物使用的扩大,新的生化和临床益处被发现,导致了多效模型的发展,该模型提出了多种积极作用机制。除胆固醇研究外,研究发现下游抑制类异戊二烯中间体形成可影响典型Ras和Rho级联反应,后来证明其对心脏纤维化有益。通过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

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1.1、材料

SD大白鼠(120-200g)、降血脂药物。

1.2、仪器与试剂

离心沉淀器(4000r/min)、高速离心机(6000~12000r/min)、752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盘称、注射器(5mL),大鼠灌胃器。

NaOH试液、10%AlCl3、5%NaHNO2、FeC13贮存液、显色剂、胆固醇标准贮存液,胆固醇标准应用液。

1.3、试剂的配制

1.3.1、5%亚硝酸钠溶液

取2.5 g亚硝酸钠,加水使溶解成50mL,即得。

1.3.2、氢氧化钠试液

称取氢氧化钠4.3 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1.3.3、FeC13贮存液

取FeC13 2.5 g,研碎后溶于87%浓磷酸,加至100mL,盛棕色瓶中,放室温下暗处保存。

1.3.4、胆固醇标准贮存液

精确称取胆固醇(重结晶)200.8mg,溶于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冰箱内备用。

1.3.5、胆固醇标准应用液

准确吸取上述贮存液2mL,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存冰箱内,用时预温至室温。

1.3.6、显色剂

取胆固醇标准用液8mL,加浓硫酸至100mL混合,放暗处保存,有沉淀,需重配。

1.4、方法

1.4.1、胆固醇的测定方法

乙醇提取,高铁-硫酸显色法。

1.4.2、血清的制备方法

取轻微麻醉过的大白鼠,从眼眶后静脉丛用毛细管采血0.5mL,放入用肝素处理过的离心管中,用6000r/min高速离心机离心3min,灰黄色的上清液为血清。

1.4.3、基本原理

用无水乙醇沉淀血清蛋白质,再加显色剂使胆固醇与浓硫酸及高铁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物质,该物质在550nm处有最大的吸收,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对照比色,计算胆固醇含量。

降血脂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降血脂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降血脂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根据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降血脂的实验方法作一综述,为降血脂药物的筛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脂血症;胆固醇;降血脂;实验方法

高脂血症是血脂代谢异常所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成为人类健康“隐形的杀手”,因血脂过高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人类健康“第一杀手”[1]。

近年来,降血脂药物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国内外学者对降血脂药物的作用途径、作用机理及筛选方法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简要概述近年来降血脂的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1 体外实验方法

1.1 分子水平胆固醇是动物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类脂分子,但过多的胆固醇会引起动脉硬化,已成为导致人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之一。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可分为3个阶段:甲羟戊酸的合成;鲨烯的合成;27C胆固醇的合成。其中参与第一阶段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2]。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可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从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分光光度法:李鹏等[3]研究了血脂康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HMG-CoA 还原酶抑制作用的比较,从猪肝中提取HMG-CoA还原酶,以NADPH、Cysteamine 为底物,HMG-CoA还原酶为催化剂,通过监测由于NADPH的氧化而使340 nm 吸收的下降率来测定可溶性酶的活性,测活体系(1 ml):70 mM磷酸缓冲液,pH 6.5,2 mM EDTA,2 mM Cysteamine,0.06%BSA,0.25 mM NADPH,抑制剂浓度0~200 μg/ml,酶制品50 μL。这种分析方法快速,不必分离底物与产物,以Cysteamine代替昂贵的HMG-CoA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但由于背景反应明显,且有光散射性,故只适用于测定可溶性还原酶活性,而不适用于微粒体。作者认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340 nm对NADPH进行分离测定,结果应该更加准确可靠,且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筛选,但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高血脂症实验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_倪鸿昌

高血脂症实验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_倪鸿昌

◎综述与讲座◎

高血脂症实验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倪鸿昌1

,李 俊

2■

(1.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镇江 212002;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系,安徽合肥 230032)

摘要:高血脂症是目前医药界研究的热点,而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制备在其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介绍了高血

脂症先天性、化学物质诱导和转基因三种实验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高血脂症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实验性;动物模型;高血脂症中国图书分类号:R9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469(2004)06-0401-03

Progress o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of hyperlipidemia

NI Hong -chang ,LI Jun

(1.Dept of Pharmacy ,Zhenjiang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Zhenjiang 212002,China ;

2.School of Pharmacy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China )A bstract :At present ,hy perlipidemia is the hot point in the medicine field ,while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play an impo 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disease .T 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choice of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hyperlipidemia ,con -genital ,chemical -induced and transgenic models w ere introduced in the review .Key words :ex perimental ;animal model ;hy perlipidemia ■

几种降脂减肥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比较_和兴萍

几种降脂减肥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比较_和兴萍
斑马鱼成鱼体型较小,体长 4 ~ 6 cm,胚胎透明且体外 发育,易于活体观察; 生长发育快,受精后 24 h 主要器官原 基基本形成,便于研究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2 ~ 3 个月 可长成成鱼,繁殖能力强且易于饲养,雌鱼每周可产卵 200 ~ 300 枚,可快速获得大量胚胎[21]。斑马鱼拥有许多与人 类相似的结构,而且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的基因保守度达 到 85% ,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现在已经被用于模拟许多的 人类疾病。由于 斑 马 鱼 具 有 体 积 小,样 本 量 大,繁 殖 周 期 短,操作简单,身体透明、饲养成本低、产卵量大、卵子体外 受精和发育、对药物及毒物敏感、适合高通量的药物筛选等 优点,因此斑马鱼幼鱼肥胖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发病机 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实验基础[15]。 1. 2 造模方法及评价
第 35 卷 第 7 期 2017 年7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5 No. 7 Jul. 2 0 1 7
DOI: 10. 13193 / j. issn. 1673-7717. 2017. 07. 030
Abstract: Obesity and its associated hyperlipidemia,atherosclerosis,hypertension,diabetes and so on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have become a group of primary diseases that harm people's health. The establishment of obesity animal model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m of obesity and related diseases. The present modeling method mainly includes the nutritional method,drug inhibition,vitamin D,the hypothalamus injury and bilateral ovaries removement. Nutritional obesity animals involved mice,rats,guinea pig,rat,rabbit and so on. The modeling evaluation indexes are primarily weight gain rate,serum total cholesterol ( TC) ,triglycerin ( T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LDL - 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HDL - C) ,etc. The model animal and building method,obesity indices and uses all have varied great.

降脂中药研究进展(1)解析

降脂中药研究进展(1)解析

降脂中药研究进展(1)

】阐述了高脂血症的有关概念,综合分析了降脂中药的研究进展,包括降脂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近年来降脂中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概况等。

【关键词】降脂中药;高脂血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Progress in study of lipid-lowering Chinese medicines

【Abstract】 The origin and mechanism of hyperlipidemia are introduced.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lipid-lowering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is reviewed, which consists of study of lipid-lowering Chinese herbs and their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of their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uses.

【Key words】 lipid-lowering Chinese medicines; hyperlipidemia; 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脂血症又是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重因素。因此寻找高效无毒的降血脂药物有重的现实意义。目前对高脂血症的药物研究很多,中药在这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药源丰富,毒副作用小,疗效比较确切,又有多种降血脂作用途径,能够灵活组方、因人制宜,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SD大鼠高血脂模型建立方法的验证以及造模时长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

一种SD大鼠高血脂模型建立方法的验证以及造模时长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

2021年2月

第31卷㊀第2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

February,2021Vol.31㊀No.2

蔡拓,张慈,易吉平,等.一种SD 大鼠高血脂模型建立方法的验证以及造模时长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1,31(2):74-79.

Cai T,Zhang C,Yi JP,et al.Establishment of a hyperlipidemia Sprague-Dawley rat model and investigation of relevant indicators [J].Chin J Comp Med,2021,31(2):74-79.doi:10.3969/j.issn.1671-7856.2021.02.011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J50341)㊂

[作者简介]蔡拓(1985 ),男,硕士,研究方向:食品㊁农药㊁化学品安全性评价㊂E-mail:63950740@

[通信作者]余晓巍(1984 ),男,博士,研究方向:食品㊁农药㊁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及质量管理㊂E-mail:yuxw0714@

一种SD 大鼠高血脂模型建立方法的验证以及

造模时长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

蔡㊀拓1,张㊀慈2,易吉平1,余晓巍1∗

(1.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长沙㊀410007;2.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长沙㊀410013)

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通过喂养SD 大鼠高脂饲料诱导高血脂动物模型,比较造模8d 和14d 的差异,探讨模型中

中药降脂的研究进展

中药降脂的研究进展

中药降脂的研究进展

江苏省中医院石磊

一.具有降脂作用的常用中药

1.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蒲黄、泽泻、人参、刺五加叶、灵芝、当归、川芎、山楂、红曲、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

2.降甘油三酯为主的中药:黄连、黄芩、刺五加叶、甘草等。

3.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中药:大黄、何首乌、绞股蓝、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虫草、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大蒜、姜黄、虎杖、决明子、马齿苋、熊胆、月见草等。

二.常用降脂中药的中药药理

1.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人参对血脂有双向调节作用,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Rc,Rd,Re,Rg能刺激脂质代谢,一方面能显著促进大鼠胆固醇及血中脂蛋白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也能加速其分解,所以对血浆和肝脏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较小。其作用以Rb最强,Rg和Re次之,Rc 和Rd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而起作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主要含有植物类固醇及蒽醌类物质,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降血脂效果显著。

3.何首乌

何首乌为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根块,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加快胆固醇排泄,从而起到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何首乌提取物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甘油三脂(TC)、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一c)含量及LDL一C/HDL一C比值,表明何首乌提取物具有明

显的降血脂作用。

4.泽泻

降血脂中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降血脂中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66

202投稿邮箱:sjzxyx88@

1 降血脂类中药的研究现状

虽然西药有肯定的治疗高血脂症的作用,但降血脂中药在临床应用方面却有中医辩证分型的独特优势。因此近年来降血脂中药的开发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而这其中又分为单味药的研究和复方制剂的研究。

1.1 单味降血脂中药的研究

降脂中药药效研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期间发现了几十种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从效果方面来看,降低胆固醇是降血脂作用的主要表现。①以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主要有:泽泻、蒲黄、灵芝、人参、当归、五加皮、山楂、川芎、荷叶、沙棘、大豆、薤白、陈皮、怀牛膝、半夏、漏芦和柴胡等。②以降甘油三脂为主的中药主要有:绞股蓝、大黄、何首乌、女贞子、银杏叶、枸杞、三七、冬虫夏草、葛根、桑寄生、茶叶、水蛭、姜

黄、大蒜、虎杖、马齿苋、决明子和月见草等[1,2]

1.2 中药降血脂的主要机制

①抑制胆固醇吸收,如泽泻、豆类、蒲黄、海藻等等;②促进胆固醇排泄,如柴胡、茵陈、姜黄、黄连、枳壳等等;③调整血

脂代谢,如蜂蜜、冬虫夏草、女贞子、山楂等补益类中药[3,4]

2 复方降血脂中药的研究

因为高脂血症会并发各种心血管疾病,而根据不同症型设立不同的复方制剂能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所以目前对复方制剂的研究较多。复方制剂的治法大多主要进行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滋阴养血、疏肝利胆和利水消痰。

金智生等[5]

对正常和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由山楂、白术、泽泻、五加皮、姜黄、柴胡和水蛭组成的健脾降脂灵能够降低正常大鼠血清TC、TG,可升高HDL-C,但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 和LDL-C 都能起到明显的降低效果,可明显升高

降脂评价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降脂评价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降脂评价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通量降血脂活性成分筛选为高脂血症治疗药物和保健品开发提供了便捷通道。本文简述动物模型的建立,并从胆固醇代谢筛选模型、模拟胆汁胶束法和脂质代谢调控酶的抑制剂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降血脂成分体外筛选方法进行了介绍,为降血脂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血脂;降血脂;动物模型;体外模型

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脑中风。所以,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膳食补充、干预是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基础治疗。以传统中草药或提取物、普通食品浓缩物及新兴的多肽蛋白类为主,研发多种新型功能性食品,通过膳食补充的方式进行高脂血症。本文就合理高效的评价模型的建立即有效成分的筛选进行综述。

1降血脂动物模型[1-3]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观察小鼠进食高脂饲料60d内血脂变化情况,从而评价高血脂小鼠模型在60d内的稳定性。将大鼠与小鼠在同一时间,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降血脂功能检测实验,观察两种保健食品对高血脂小鼠和高血脂大鼠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

通过动物实验,对喂食高脂食料的小鼠进行不同膳食纤维降血脂功能比较,通过测定TC、AI等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血脂方面有着显著效果。

2降血脂体外评价模型

目前为止,降血脂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降血脂动物模型,动物模型虽然更能够模拟人类高血脂的情况,但是周期长、花费大,不适合化合物的广泛筛选。因此建立一种高血脂细胞体外评价技术,快速筛选、研究和开发具有降低高脂血症的功能因子非常重要。

强化降脂与调脂新进展

强化降脂与调脂新进展

强化降脂与调脂新进展

【摘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与心血管疾病有着

密切关系,积极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本文就目前调脂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强化降脂脂蛋白胆固醇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的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DL_C能显着降低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是冠心

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HDL_C水平同样可以对机体带来益处。随着对血脂异常的进一步研究和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发布,调脂治疗的目标和理念发生了变化。

1 强化降脂

强化降脂的临床试验

强化降脂是指在冠心病及其冠心病等

危症等高危、极高危人群中通过积极的降脂治疗使LDL_C降至/L以下。近2年来,一些

强化降脂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降低LDL_C可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大的保护作用。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开始倡导强化降脂的治疗理念。

大样本病例(41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接受80mg阿托伐他汀的强化降脂治疗或40mg普伐他汀的常规降脂治疗)随访2年的结果表明,强化降脂治疗可以使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进一步减少16%(P <),复发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显着减少[1]。

随后TNT、IDEAL研究均验证了强化降脂治疗对改善冠心病高危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价值。TNT研究表明接受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发生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及致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下降22%(P=)[2]。IDEAL试验结果也表明强化降脂治疗组的主要冠心病事件显着少于常规治疗组,相对危险减少16%()[3]。

高脂血症药效学实验及评价

高脂血症药效学实验及评价

高脂血症药效学实验及评价

1、研究目的

现发现一种新药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欲初步检测其抗血脂的效果,现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来检测和评价其药效。

2、动物模型的选择、理由以及造模原理

选择模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选择理由:大鼠饲养方便,抵病力强,食性与人类相似,易得到规格一致的动物,且费用较低,经济性能较好,用于复制高脂血症模型有其独特的优点。

造模原理:动物饲喂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加入少量胆酸盐,可增加胆固醇的吸收,如再加入甲状腺功能抑制药甲硫氧嘧啶或丙硫氧嘧啶,可进一步加速高脂血症的形成。

3、实验设计

⑴实验动物

体重150g~250g的雄性SD大鼠

⑵实验分组

实验总共分为4组,每组均为随机抽取的10只大鼠,分为: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③阳

性对照组;④受试药组。

⑶实验设计

Ⅰ制造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后述);

Ⅱ造模完成后对每个实验组进行以下处理

①空白对照组:该组为正常大鼠,在与模型动物相同的饲养条件下,

连续4天正常饲喂,不做处理;

②模型对照组:每只高脂血症大鼠每日灌胃400mg/kg的生

理盐水,连续灌胃4天;

③阳性对照组:每只高脂血症大鼠每日灌胃400mg/kg的血

脂康,连续灌胃4天;

④受试药组: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

A、高剂量组:每只高脂血症大鼠每日灌胃浓度为10%的受

试药400mg/kg,连续灌胃4天;

B、中剂量组:每只高脂血症大鼠每日灌胃浓度为30%的受

试药400mg/kg,连续灌胃4天;

B、低剂量组:每只高脂血症大鼠每日灌胃浓度为90%的受

试药400mg/kg,连续灌胃4天

Ⅲ给药4天后,对每组大鼠由尾部取血,分离血清后测定血清TC浓度和TG(三酰甘油)浓度,从而测定出每组的平均浓度,计算出每组的血

用高血脂小鼠模型评价降血脂保健食品可行性的探讨

用高血脂小鼠模型评价降血脂保健食品可行性的探讨

feed on high lipids food for 30 days can be used as hyperlipemia model. In 30 days continuing feeding, the high blood lipids level
stays steadily. The level changes of three kinds of lipids selected for indicators between mice and rats models make no
康。因此,研究能够调节血脂的保健食品对预防疾病,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1 ~5 ] 。然而,在高血脂 症的机制研究、新型保健食品开发及新药研究中,都 需要快捷、准确、质量稳定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目 前制备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有表面活性剂法、免疫学 法、同型半胱氨酸法、转基因法及高脂饲料喂养法等 等[6,7]。其中高脂饲料喂养法由于其简便易行是目前国内 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的常用方法。由于大鼠代谢较稳
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 T C 、T G 和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根据 TC 水平将小鼠分为四组:正常对 照组﹑高脂对照组﹑功能红曲醋 1 号组﹑功能红曲醋 2 号 组,每组 1 2 只。功能红曲醋 1 号组﹑功能红曲醋 2 号组 饲喂高脂饲料(78.8% 基础饲料、1% 胆固醇、10% 蛋黄粉、 10% 猪油、0.2% 胆盐),同时每日一次灌胃按 1:4(醋:水)稀 释的功能红曲醋,小鼠灌胃体积为 0.2ml/10g bw。高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脂评价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通量降血脂活性成分筛选为高脂血症治疗药物和保健品开发提供了便捷通道。本文简述动物模型的建立,并从胆固醇代谢筛选模型、模拟胆汁胶束法和脂质代谢调控酶的抑制剂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降血脂成分体外筛选方法进行了介绍,为降血脂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血脂;降血脂;动物模型;体外模型

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脑中风。所以,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膳食补充、干预是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基础治疗。以传统中草药或提取物、普通食品浓缩物及新兴的多肽蛋白类为主,研发多种新型功能性食品,通过膳食补充的方式进行高脂血症。本文就合理高效的评价模型的建立即有效成分的筛选进行综述。

1降血脂动物模型[1-3]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观察小鼠进食高脂饲料60d内血脂变化情况,从而评价高血脂小鼠模型在60d内的稳定性。将大鼠与小鼠在同一时间,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降血脂功能检测实验,观察两种保健食品对高血脂小鼠和高血脂大鼠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

通过动物实验,对喂食高脂食料的小鼠进行不同膳食纤维降血脂功能比较,通过测定TC、AI等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血脂方面有着显著效果。

2降血脂体外评价模型

目前为止,降血脂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降血脂动物模型,动物模型虽然更能够模拟人类高血脂的情况,但是周期长、花费大,不适合化合物的广泛筛选。因此建立一种高血脂细胞体外评价技术,快速筛选、研究和开发具有降低高脂血症的功能因子非常重要。

2.1 胆固醇代谢筛选模型

2.1.1 降低细胞中胆固醇含量

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对维持细胞胆固醇平衡、促进胆固醇逆转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用。以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为模型,不同浓度及时间姜黄素处理细胞,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4]。结果表明,姜黄素可降低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且这种作用跟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Ⅰ的表达上调有一定关系。以3T3-L1脂肪细胞为模型[5],给予不同浓度的烟酸干预后,收集细胞,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表明,烟酸可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张露等[6]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GBE50对培养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采用胆固醇氧化酶终点法检测GBE50对培养细胞HepG2、HUVEC、SH-SY5Y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BE50 可有效降低部分培养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

2.1.2 阻止胆固醇的吸收

Caco-2细胞模型已经成为一种预测药物人体小肠吸收以及研究药物转运机制的标准体外筛选工具。体外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系法,可应用于多类药物研究,帮助了解药物的吸收机制,预测体内吸收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的小肠代谢情况,从而促进新药研发。向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aco-2细胞添加含有药物和14C同位素标记的胆固醇胶束溶液,共培养后裂解细胞,放射定量检测细胞中胆固醇的含量;计算加药物处理与未处理细胞中胆固醇含量的比值。Nagaoka 等[7]报道了β-乳球蛋白肽对Caco-2 细胞胆固醇吸收的影响,胰蛋白酶水解后的β-乳球蛋白多肽Ile-Ile-Ala-Glu-Lys可以明显降低Caco-2 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van Heek等[8]发现Ezetimibe可以选择性的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对于胆固醇的吸收。

2.2 模拟胆汁胶束法

2.2.1 胆汁酸结合

肠道中的胆汁酸经过内部循环,阻断肝胆循环,结合胆汁可使肝脏中的胆固醇减少。胆汁酸结合能力测定:适量样品溶于牛磺胆酸盐缓冲溶液,振荡摇匀后37℃孵育[9],然后室温下透析,检测透析液中牛磺胆酸盐的含量,计算样品胆汁结合能力。考来烯胺(消胆胺)和考来替泊(降胆宁)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肠道与胆汁酸形成络合物随粪排出,故能阻断胆汁酸的重吸收,影响胆固醇吸收。因此具有胆汁酸结合能力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降血脂活性。

2.2.2 胆固醇吸收抑制

胆固醇只有溶于混合胶束,才会被运至小肠绒毛进行吸收,因此其溶于胶束是胆固醇吸收的关键。植物甾醇、活性多肽、活性多糖类物质能降低胆固醇在油相和胶束相中的溶解度,与胆固醇竞争进入胆盐胶束,竞争混合胶束的空间并取代胆固醇,干扰其吸收。体外模拟人体的肠道,用超声波乳化的方法制备出一种人造胆汁胶束溶液。此方法可以对这类降血脂活性物质进行筛选。Nagaoka等[10]从β-乳球蛋白水解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了第一条降血脂多肽(IIAEK)。Zhong等[11]先后采用此方法进行了大豆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并分离到了具有显著降低胆固醇活性肽组分Try-Gly-Ala-Pro-Ser-Leu。此法不足之处是样品需要量在毫克级,不利于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

2.3 脂质代谢调控酶的抑制剂

研究较多的参与脂质代谢的酶与蛋白质主要有脂蛋白脂肪酶、肝脂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等。

2.3.1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HMG-CoA还原酶是体内催化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生成二羟甲基戊酸(MV A)的关键酶,这一步是体内合成胆固醇的限速步骤,也是目前最主要的高血脂症临床药物的靶点。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是降血脂功效成分和药物筛选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抑制剂对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分光光度法。从猪肝中提取HMG-CoA还原酶,以NADPH、Cysteamine为底物,于波长339nm处测定NADPH 光吸收的下降可代表酶活力大小及反应速度。但是此法反应条件难以控制,背景干扰无法去除,会造成测定结果的不准确;2)同位素标记法。如以[14C]-乙酸、D,L-[14C]HMG-CoA或D,L[14C]-甲羟戊酸作为底物,反应后测定形成的固醇中同位素的掺入率,可计算出样品抑制固醇脂质合成能力[12]。方法简便、不需分离步骤,且灵敏度高,定位定量准确,但对实验人员要求较高;3)薄层层析法。胡海峰等[13]建立了体外酶反应系统,以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美伐他汀为阳性对照,使用TLC 分析胆固醇合成量,筛选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其他分离方法如纸层析法和柱层析法,同样可以有效地将底物与产物分离;4)液相色谱法。通过检测反应体系中NADPH浓度的变化,测定HMG-Co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