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专业教学大纲【范本模板】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模具工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50~80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门化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有关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门化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成型、塑料成型等成型工艺的基础知识。
2. 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知识。
3. 理解冲压与塑料成型模具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
初步具备金属材料、塑料的成型模具设计的能力。
2。
初步具备编制金属材料、塑料的成型工艺的能力。
3. 初步具备查阅模具标准化资料及设计手册的能力。
4。
能够看懂一般模具图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模块(一)模具工程概述1。
绪论了解模具工程的基本概念、模具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有关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2。
冲压材料及冷冲压设备了解冲压材料的规格和性能及选用原则,了解冷冲压设备的型号、规格、参数及选用原则。
3。
冲压件与冷冲压工艺理解冲压件的工艺性及冷冲压工艺,初步掌握编制冷冲压工艺的方法.4。
塑料及塑料成型设备了解塑料的类型、性能及用途,了解塑料成型设备的型号、规格、参数及选用原则。
5。
塑料件与塑料工艺理解塑料件的工艺性及塑料工艺,初步掌握编制塑料成型工艺的方法。
(二)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功能1. 模具的基本结构掌握冷冲压模具、注射模具、压铸模具的基本结构。
理解各种典型模具的工作过程以及零部件所起的作用.2. 模具的零部件及其标准化掌握冷冲模、注射模、压铸模零部件的结构及其标准化.(三)模具的基本要求1。
模具的精度了解影响模具的精度的因素,理解制品的精度与模具的精度的关系.2。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代码:MPRC3009英文名称:Mou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模具制造技术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模具制造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制造技术为主,同时结合典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以及模具的装配、维修与管理技术,并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模具制造技术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艺基础、模具的传统机械加工、模具的数控加工、模具的特种加工、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典型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模具的装配、维修与管理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现代模具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加工工艺,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模具生产技术要求有关的初步技能;2.掌握模具零件一般加工方法,重点掌握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培养学生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3.掌握冷冲模及塑料模的装配方法及装配工艺,使学生具有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能够设计出工艺性能良好的模具结构。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1、绪论(1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1.2 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1.3 模具制造的特点及基本要求1.4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目标及要求:1) 了解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明确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 了解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3) 掌握模具制造的特点及基本要求★;4) 了解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主要参考资料。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课程目标•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能够独立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
3. 课程大纲3.1 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概念和分类•模具材料和工艺•模具设计流程•模具设计规范和标准3.2 模具结构与零件设计•模具结构原理•模具零件的设计原则•模具零件的尺寸与公差控制•模具零件的材料选择3.3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加工过程概述•模具加工机床与工具•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模具表面处理技术3.4 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装配工艺•模具调试流程•模具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模具使用和维护3.5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模具设计与制造案例分析•学生实际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 评估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期末项目: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并进行展示和答辩。
5. 参考教材1.《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李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2.《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张强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3.《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王建生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6. 授课教师•姓名:XXX•职称:XXX•联系方式:XXX以上为《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和性质和内容本书共七章,主要有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模具装配工艺三大部分内容。
工艺规程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零件的机械加工机械加工质量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厂冷挤压加工技术超塑性成形技术基础知识模具装配工艺应用范围总装配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熟悉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熟练掌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掌握模具制造中的机械加工质量,了解特种加工工艺及设备,熟练掌握模具装配工艺。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力求授课内容覆盖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要求。
2、着重讲清楚各零件的加工方法,工艺流程。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有关概念2、掌握模具制造的技术要求二、教材分析1、工艺过程的组成2、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N=Qn(1+2%+β%)3、模具制造的技术要求1)冷冲模的制造技术要求2)冲载模各零件的热处理3)弯曲模的加工制造要求4)塑料模制造的技术要求第二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模具结构零件的机械加工2、掌握凸模、型芯类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3、熟悉型孔的加工及型腔的加工二、教材分析模具结构零件主要由导柱,导套,模座及若干模板组成1、导柱的加工2、导套的加工3、导套加工过程的定位4、模板类零件的加工5、凸模、型芯类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第三章、模具制造中心机械加工精度一、教学要求1、掌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2、掌握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二、教材分析1、影响模具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2、提高模具零件加工精度的途径及措施3、表面质量对模具的影响第四章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及设备一、教学要求1、掌握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特点2、熟悉型孔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3、掌握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线切割加工的应用范围二、教材分析基本原理1、电火花加工基本条件加工特点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概述(1)基本原理(2)加工特点(3)加工应用范围第五章模具制造的其他方法及设备简介一、教学要求1、掌握冷挤压加工原理和加工特点2、了解型腔冷挤压加工方式,挤压设备3、了解冷挤压工艺及工具设计及超塑性成形技术二、教材分析1、冷挤压加工原理:在室温下,在油压机的高压下,使淬硬的挤压冲头缓慢挤入具有一定塑性的坯料中获得与冲头形状相同,凹凸相反的型腔的一种无切削的加工方法。
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大纲图文稿
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大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负责人: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2学时学分:3.5学分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先修课程: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材料成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与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有重要关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知识,包括模具制造基本方法、选材、装配、工艺规程编制以及各种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各种现代模具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加工工艺,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以提高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1. 绪论内容:模具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模具制造技术的历史及现状;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要求;重点: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难点:要求(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知道模具在我们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现代模具制造的发展趋势。
2. 模具制造概论内容:模具制造过程及生产条件特点;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模具零件的毛坯选择;试模鉴定;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重点:模具制造过程;模具零件的机构工艺性;难点:掌握不同模具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合理性设计要求(要点):1、了解精度获得的方法2、掌握工艺规程的概念及工艺规程制订的方法、原则、步骤3、掌握工艺卡、工序卡的填写4、掌握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看懂并会填写模具工艺卡和工序卡,会对一些模具零部件进行合理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3. 模具机械加工技术内容: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其他加工重点:各种加工工艺的加工过程及设备难点:模具的仿形加工,一般孔和深孔的加工过程要求(要点):模具零件的一般机械加工在生产应用也较多,注意引导学生对各种模具零件复杂型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它主要以冲压模和和塑料模的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精密异型加工、特种加工为教学重点的一门学科。
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以《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冲压成型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二门课程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加工工艺相关的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能够进行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和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
使学生形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的制订,分析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岗位技能。
本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1)具备进行模具零件结构、材料、精度的工艺性分析的能力;(2)掌握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3)具备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4)具备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5)能够制订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6)能够进行工艺指标控制;(7)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8)能够承担模具加工基层生产技术管理任务。
2.知识目标(1)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如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热处理要求等。
(2)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过程、确定切削用量等。
(3)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及装配要求和方法。
(4)应用工艺编制的基本知识,制订符合技术规范的工艺文件,并评价、完善工艺方案。
3.能力目标(1)会各类模具零件工艺流程的制订方法,具有对模具各类典型零件常见加工方法正确选用的能力。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Mould & Die课程代码:050114学时:32 学分:2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试卷考查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具材料》、《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模设计》等。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CAD/CAM)专业开课院系: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教材:傅建军. 模具制造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手册》(六)、《工模具制造》、《冲压工艺学》、《现代模具加工技术》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本课程是叙述模具加工方法及工艺的专业技术课。
主要叙述模具加工专用设备(坐标镗床、立铣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成型磨削机床、电加工机床等)及其使用。
除讲解冷冲模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外,还兼叙锻模、注塑模等模具型腔的加工制造方法。
任务:1.掌握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与装配调试方法。
2.了解模具专用设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3.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1绪论1.1本课程的内容、性质1.2模具的基本要求、特点1.3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组成1.4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2模具的机械加工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的加工 2.1注塑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简介2.22.3坐标镗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2.4成型磨削加工数控机床及其应用2.53特种加工概述 3.1 3.2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3.3.4电解加工与电铸简介4冷冲模的装配与调试5模具测量(穿插在相关章节中讲述)5.1测量技术基础5.2模具零件的测量5.3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学会编制合理的模具加工工艺。
2.学会根据模具结构和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
3.初步了解模具常用的测试与试验的方法。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将全面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任务。
二、教学目标1.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理解常见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学会使用相关的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4.掌握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5.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工程师。
三、教学内容1. 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定义和分类•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流程与方法•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2. 模具结构与工作原理•塑料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压铸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冲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型腔和零件的设计原则3. 模具制造工艺与加工方法•模具材料的选用与表面处理•模具加工工艺和设备介绍•模具配套设备的选用与使用•模具加工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塑料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压铸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冲压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实际中遇到的模具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使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锻炼模具设计的实际能力;3.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并解决模具设计中的问题;4.课程项目:设置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制作。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导论》2.《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3.《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4.《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六、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要求完成模具设计和制造项目;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七、教学资源支持1.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模具设计软件和相关的模具制造设备;2.图书馆:提供教材和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资源;3.网络资源:提供模具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案例分析。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模具制造工艺英文名称:Mould/Die Manufacturing Process二、课程编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809754课程性质:选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学分:2.0四、先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加工工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包括:1. 系统全面掌握模具制造方向的专业知识,具备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的复杂问题的能力;2. 掌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数控加工及热处理加工工艺,具备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制定模具装配、调试、修复方法的能力;3. 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沿,掌握其发展特点与动向,具备研发高端材料成型模具的基础与能力。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模具的种类繁多,模具制造方法很多、工艺各异,本课程以介绍模具的制造工艺为主体、以讲述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特种加工、数控加工和模具的装配工艺为重点;2)在全面了解与掌握模具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冲压模具、注塑成形模具、压铸模具的制造技术及装备;3)课程将重点或详细介绍各模具零件的加工制造工艺,根据模具制造工艺发展,重点介绍快速经济模具制造、高速铣削加工及数控加工等工艺,而对次要制造工艺或较落后的工艺(如仿形加工、电铸、蚀刻、压印挤压制造工艺等)只作简要介绍或自学。
4)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3章“模具的常规加工方法”(4学时)、第4章“模具的数控加工与编程”(4学时)、第5章“模具的特种加工”(4学时)、第9,10章“注塑、冲压模具制造工艺”(6学时)。
教学难点:1)模具制造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之一,本课程将密切结合学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模具制造系统的认识及加工工艺设计能力,提高授课质量与效果。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43003,学分:3,学时:48,实验学时:8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模具制造》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特种加工方法,模具装配工艺等。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并将所学的工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1)熟悉机械与模具零件精密加工、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2)掌握机械与模具零件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 (包括定位和基准、工艺和装配尺寸链、加工精度和误差分析、表面质量等)注重理论应用。
3)掌握典型零件制造工艺及典型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绪论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1、了解零件的结构工艺和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材料和毛坯的种类和选择原则;2、掌握基准的分类,粗、精基准选择原则;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方案的确定。
机加工顺序安排及热处理及辅助工序的安排;3、熟悉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工艺尺寸链计算;(二)模具的数控加工1、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控加工的优点、常用数控标准。
2、了解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加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
3、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和内容、会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进行分析。
4、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三)模具的特种加工1、了解电火花加工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型孔加工和型腔加工技术;2、了解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和数字控制原理;熟悉典型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3、了解电化学(电解、电铸)化学、超声、激光和其它成形(模具铸造、挤压)方法加工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4、掌握线切割加工程序(3B、ISO代码)的编制;掌握典型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
(四)快速制模技术1、了解快速成型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快速成型技术典型方法;2、了解熔模制造加工原理、特点和数字控制原理;3、熟悉硅胶模具制造方法特点,电铸成型工艺过程。
模具教学大纲
模具教学大纲模具教学大纲引言:模具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模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模具教学大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模具制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模具教学大纲的编制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模具教学大纲的编制内容1. 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模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对模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材料与工艺:详细介绍模具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艺流程,包括模具材料的选用、热处理、精密加工等内容。
3. 模具设计: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模具结构设计、零件设计和装配设计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4. 数控加工技术:介绍数控加工在模具制作中的应用,包括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5. 模具试模与调试:详细介绍模具试模与调试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模具组装、调试和优化等,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模具的试模工作。
二、模具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模具制作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习实训:将学生安排到企业或模具制造工厂进行实习实训,亲身参与模具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三、模具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模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3. 项目评估:根据学生参与的模具设计和制作项目,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制定一份完善的模具教学大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模具制作人才至关重要。
通过编制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估方式的科学性,可以提高学生的模具制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模具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标准图文精.doc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号:学时数:90学时学分数:6执笔人:吴明清编写日期:2010年1月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高职)一、职业行动领域:模具制造企业接受模具订单后,模具制造工艺员必须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具及各种零件的特点和加工技术要求,根据现有生产条件、相应技术标准及技术资料,编制出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模具装配工艺及加工程序,处理模具制造现场技术问题,根据模具制造情况设计和制造二类工具,并能进行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及模具装配,获得符合技术要求的模具产品。
二、学习目标:1.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如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热处理要求等。
2.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过程、确定切削用量等。
3.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及装配要求和方法。
4.应用工艺编制的基本知识,制订符合技术规范的工艺文件,并评价、完善工艺方案。
5.应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知识,手工编制加工程序,并利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加工及程序检查。
6.遵守操作规范,文明生产。
三、能力目标:1.具有正确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工艺性要求的能力;2.具有正确选择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加工设备与工装、工艺参数的能力;3.具有正确选择模具装配方法、完成模具零部件的组装及模具总装的能力;4.具有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文件的能力;5.具有设计制造二类工具的能力;6.具有操作机床及相关工艺装备,完成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能力;7.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主动查阅资料的能力;8.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安全文明生产习惯、正确的质量意识和较强的计划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
四、学习项目规划:项目一:模具导向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学习项目一:模具导向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任务1合模导柱加工工艺编制学时:8任务2合模导套加工工艺编制学时:81.能力目标能根据给定的模具导向零件图样进行加工工艺分析,会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会拟定加工工艺方案;会合理选用设备及工装;会编制工艺过程卡。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怎么写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怎么写模具制造教学大纲怎么写模具制造是一门重要的工艺技术,它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有效地教授和传授模具制造的知识和技能,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编写一份完善的模具制造教学大纲。
一、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能够反映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模具制造方面,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熟悉模具制造所需的材料和设备;3. 能够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和制作模具;4. 具备模具加工和调试的能力;5. 熟悉模具维护和保养的方法。
二、确定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综合考虑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教学内容应该有层次感,从基础知识逐渐深入,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的教学内容:1. 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模具制造的材料和工艺;3. 模具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步骤;4. 模具加工和调试的技术要点;5. 模具维护和保养的方法。
三、确定教学方法在编写教学大纲时,还需要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
模具制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授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基础概念;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模具制造相关的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3. 实习:安排学生到模具制造企业进行实习,让他们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模具制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确定教学评价方式教学大纲还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价方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评价方式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评价方式:1. 笔试:通过考察学生对模具制造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正确应用于实际问题;2. 实习报告: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际操作和工作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3. 项目作业:布置模具设计和制作的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说明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模具制造工艺》是为配合学校开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而开发的专业课教材, 包括:模具的生产技术、模具的机械加工、模具的特种加工等方法与设备等。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 加工技术,初步具有设计简单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等方面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模具加工设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制造技术的发展动向, 初步形成应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理论联系生产实际, 突出应用,讲清原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本课程涉及面广,教学中要结合专业、工种的特点,组织现场参观,充分利用实物、教具和 电化教学等手段,避免抽象地作理论推导。
二、学时分配表主要内容了解现代模具 并在教学、课程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模具发展历史,模具制造业的发展和先进模具制造技术。
教学内容:模具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模具生产技术综述教学要求:掌握基本的模具生产知识,了解模具的生产技术要求和特点,会对简单模具的加工进行分析,会核算该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
教学内容:1 .模具的生产过程和特点;2 .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3 .模具加工分析;4 .毛坯设计和质量要求教学建议:本章的难点在于模具加工分析,毛坯的设计和质量要求分析,可以讲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做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
第二章模具成形表面的机械加工教学要求:理解模具零件的一般机械加工、仿形加工、成形加工、数控加工等的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能合理选择模具零件的加工方式。
教学内容:1 .一般机械加工;2 .成形磨削;3 .精密机械加工;4 .数控机床加工; 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模具加工特别是一般机械加工,要帮学生总结各种机械加工所能达到的精度 等级以及综合运用各种机械加工的能力;本章教学中应举一些模具零件的实例让学生分析, 培养其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Mould & Die
课程代码:050114
学时:32 学分:2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试卷考查
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具材料》、《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模设计》等。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CAD/CAM)专业
开课院系: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教材:傅建军. 模具制造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手册》(六)、《工模具制造》、《冲压工艺学》、《现代模具加工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是叙述模具加工方法及工艺的专业技术课。
主要叙述模具加工专用设备(坐标镗床、立铣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成型磨削机床、电加工机床等)及其使用。
除讲解冷冲模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外,还兼叙锻模、注塑模等模具型腔的加工制造方法。
任务:
1.掌握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与装配调试方法。
2.了解模具专用设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3.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1绪论
1.1本课程的内容、性质
1.2模具的基本要求、特点
1.3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1.4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
2模具的机械加工
2.1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的加工
2.2注塑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简介
2.3坐标镗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2.4成型磨削加工
2.5数控机床及其应用
3特种加工
3.1概述
3.2电火花成型加工
3.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4电解加工与电铸简介
4冷冲模的装配与调试
5模具测量(穿插在相关章节中讲述)
5.1测量技术基础
5.2模具零件的测量
5.3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学会编制合理的模具加工工艺。
2.学会根据模具结构和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
3.初步了解模具常用的测试与试验的方法。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习题讨论课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一次
1.成型磨削应用与举例。
2.数控机床程序的编制。
(二)参观(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
去模具制造厂或车间参观一次,了解模具零件加工、装配与调试的实际情况。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课内教学贯彻内容教育与方法教育相结合,通过讲课、例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的能力。
2.课外作业有小作业、大作业,培养学生的工艺处理能力。
六、说明
1.应注意与《冲压模具设计》、《注塑模设计》、《模具专业实习》之间的衔接关系,尽可能安排在上述课程之后进行。
2.本课程的重点:
(1)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工艺。
(2)坐标镗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3)模具加工中尺寸换算、数控指令编制、测量数据处理等计算应用技能。
3.本课程的难点:
(1)模具各种型面加工方法综述。
(2)成型磨削工艺图的编制。
(3)数控线切割指令的编制。
4.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试卷考查的方式,并参照作业、课堂练习与提问、上课情况等平时成绩,最终总成绩由30%的平时成绩与70%的考查成绩组成。